论萨特的 介入文学 与罗兰 巴特的 作者之死
罗兰巴特--作者已死
羅蘭巴特與「作者已死」巴特(Barthes)的文學理論跨越所謂的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他最著名的斷言為「作者已死」1。
這句話反對傳統將「作者」放文本詮釋的首要地位,也就是說將作者的個人經驗或創作意圖作為解釋作品意義的來源的這類看法,予以抨擊。
這對後形將詮釋作品的重點從「作者」轉向「文本」,甚至轉向「讀者」的當代各種文學藝術理論產生重大影響。
1.誰在說話?在<作者之死>一文中,他以巴爾扎克(Balzac)的小說《薩拉辛》(Sarrasine)的一段描述開始。
這部小說描述雕塑家薩拉辛和閹人歌手(castrato)贊比內拉(Zambinella)的奇情故事。
巴特在1968-69在巴黎高等研究實驗學院開班專門研究這部小說,其後整理為《S/Z》一書,於1970年出版,此書名指的便是Sarrasine 和Zambinella。
贊比內拉為了博取薩拉辛的愛情而偽裝成女人,小說中如此形容他:「那是一位女人,她經常突然露出驚怕,經常毫無理智地表現出任性,經常本能地精神恍惚,經常毫無原因地大發脾氣,她愛虛張聲勢,但感情上卻細膩而迷人。
」在這段描述之中,巴特追問:這是誰在這樣說?是故事中那個不知道這個女人實際上是閹人歌手偽裝的主角嗎?還是巴爾札克依照他自己對女人的個人經驗所做的評述?還是巴爾扎克作為一個作者對何謂女子氣質所作的文學觀念的表示?這種描述是依據對女人的普遍智慧所給出?還是依照浪漫的心理來陳述?在這段開頭的論述之中,巴特想要指出對於文中的某段描述的來源有多方可能,對於它真正的起因,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因為「寫作是對任何聲音、任何有關來源的觀點之摧毀。
寫作是中立的、混合的、不坦率的空間──在這裡,我們的主體溜走了,寫作同時也是否定性的(空間)──原來肇始於主體寫作(the body writing)所要確定的同一性,在這裡所有的同一性都喪失了。
」事實上,情況總之如此:「一旦一件事實被陳述,便不再提供直接作用於實在的觀點,而是間接地,這就是說,最終除了符號自身的十足運作之外沒有其他的功能,這種斷裂發生了,聲音失掉它的根源,作者進入他自己的死亡,寫作開始。
论罗兰·巴特的语言观
论罗兰·巴特的语言观巴特的文学语言观。
巴特认为,文学语言作为含蓄意指,语言遭到了“多格扎”的浸透,语言的所指和能指均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的扩大化的阐释。
巴特以审慎的思维梳理文学语言之后发现,形容词是虚伪的;对所使用的名词要慎重;句子由于具有表意的稳固性,所以,其中往往凝结着“多格扎”;巴特宣称了传统小说的死亡,其原因是传统小说中具有不可靠的因素:虚伪的第三人称视角和一般过去时态。
巴特设想了一种没有“历史”的语言,以现代诗歌为代表。
当然,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巴特自己也知道透明、纯洁的语言是一种幻想。
虽然巴特从各种角度探索了语言的危机和语言的出路,但文学的语言不免沦为“语言的乌托邦”。
罗兰·巴特是西方当代文论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理论跨越了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对西方尤其是法国的当代批评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近年来,在我国文学理论界,巴特的名字不仅并未随着结构主义的衰落而消失,恰恰相反,被引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著作的翻译也达到了一个高潮,但对于巴特理论的某些方面仍缺乏专门的研究,比如其语言观。
语言无疑是罗兰·巴特终生思考的主题,也是研究其理论与写作的基础,符号学是巴特思想的基础,巴特还把对符号学的思考与语言学结合了起来,提出符号学是语言学的分支这一理论。
在实践上,巴特运用符号学方法对神话语言、政治语言、书面服装语言等进行了分析,直至最后的《明室》中,仍存在着符号学的影子。
符号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这是巴特受索绪尔影响而又逆索绪尔提出的一个理论,体现出了巴特一生中极为少见的建立体系的愿望。
二级意指系统。
这是巴特从叶尔姆斯列夫处得来的一个概念,即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
对二级符号系统的划分成了巴特研究语言问题的有利武器;符号与意义。
巴特对符号学的探究以及对二级意指系统划分的目的即探究符号是如何产生意义的,巴特的贡献在于强调了语言的多义性。
语言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巴特语言观及其整个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巴特看来,通过不及物性写作,语言可以摆脱意识形态而到达自由,同时,语言尤其是语言结构,又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外壳,是一种暴力性的存在。
【文学】罗兰·巴特作者之死
【文学】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导读:如果要举出罗兰·巴特最有名的一篇论文,就非“作者之死”莫属了。
这篇形式论最雄辩的辩护之作,发表于1968年。
此文已经开始越出结构主义的边界,结论貌似哗众取宠,理论上却步步为营,讨论周密。
否定作者的重要性似乎是形式论诸派的共同倾向,因为作者把大量社会的文化的个人心理的因素带入作品,文学批评不得不走向作者的生活与时代。
巴特认为,只有坚决把作者排除在外,文本的意义才不会被固定化。
批评的任务是“解开”而不是“解释”作品。
用这样的方法,意义就成为阅读与批评的产物,文本的同一性不在其起源而在其终点。
由此巴尔特说出他的名言“作者死而后读者生”。
巴特指出:从历史上看,作者成为写作的主宰人物(他称为“上帝作者”)只是近代发生的事,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巴特指出作者不可能是主体性的唯一源头:叙述作品中许多语句,实际上不能当作是作者说的。
因此作者不可能限于作品而存在,只能与作品同时出现。
作品不是作者思想的表现或记录,而是语言的一个“表演形式”。
当代文学理论的总趋势,是把重点从作者转向读者,巴特的这篇文章是对这个趋势的有力辩护。
巴尔扎克在小说《萨拉辛》中描写一个男扮女装的阉人,他写了以下句子:忽然的恐惧,怪诞的想法,爱焦急的本能,性急莽撞,唠唠叨叨多愁善感,这活脱脱是个女人。
”这是谁在说话?是一直不知道此人男扮女装的小说主人公吗?是由于本人经历而对女人性格的思想活动有深刻了解的巴尔扎克这个人吗?是“在文学上表示女性思想”的巴尔扎克这个作者吗?还是普通适用的慧言?是浪漫式的心理学?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原因是可靠的:写作就是声音的毁灭,就是始创点的毁灭。
写作是中性、混合、倾斜的空间,我们的主体溜开的空间;写作是一种否定,在这种否定中,从写作的躯体的同一性开始,所有的同一性都丧失殆尽。
毫无疑问,情况从来都是如此,一旦一个事实得到叙述,从间接作用于现实的观点出发,也就是说,最后除了符号本身一再起作用的功能以外,再也没有任何功能,这种脱节现象就出现了:声音失去其源头,作者死亡,写作开始。
《作者之死》
罗兰· 巴特
罗兰· 巴特
O 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
是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著名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早期 的著作在阐述语言结构的随意性及对大众文化的一些现象提供 类似的分析。在《神话学》(Mythologies, 1957)书中分析大 众文化。《论拉辛》(On Racine, 1963)在法国文学界造成轰 动,使他成为敢与学院派权威相抗衡的人物。他后来有关符号 学的作品包括较激进的《S/Z》(S/Z, 1970)、研究日本而写 成的《符号帝国》(The Empire ofSigns, 1970),以及其他一 些重要的作品使他的理论在1970年代受到广大的注目,并在 20世纪有助于把结构主义建立为一种具领导性的文化学术运动。 1976年在法兰西学院担任文学符号学讲座教授,成为这个讲座 的第一位学者。
O 其次,巴特区分了“作品”与“文本”。它们的区别在
O
《作者之死》的重要观点
O 2、文本即编织 O “文(Texte)的意思是织物(Tissu);不过迄今
为止我们总是将此织物视作产品,视作已 然织就的面纱,在其背后,忽隐忽露地闪 现着意义(真理)。如今我们以这织物来强调 生成观念,也就是说,在不停地编织之中, 文被制就,被加工出来;主体隐没于这织 物——这纹理内,自我消融了,一如蜘蛛叠 化于蛛网这极富创造性的分泌物内。”
O 每个文本都会成为另一文本的引文,每一
文本都从无数已经写过的文本中引取段落。 一切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新织品,文本成 了没有引文的引文,复数性由此产生。文 本的复数与作品的多义性是有区别的。作 品的多义性显然是与阐释学有关的概念, 它意味着一部作品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 是有多种理解。文本的复数并不指一篇文 本有多种不同的意思,它是超越意义的能 指的无限增殖和扩散传播。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 题。
材料一:微软小冰出版诗集给诸多领域带来新挑战,挑战之一就是将“作者是什么”的困惑再次带到文学理论面前,使之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
小冰在某种程度上似乎验证了结构/ 后结构主义理论:作者不过是一个现代神话,他/ 她只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
在文学批评中,一劳永逸的思维懈怠就是将文学的意义、价值与作者的生平、感情、心理和趣味关联起来,这就不再需要思考文学的复杂性、多样性。
作者作为文本的过去,并非文学价值的根源所在。
我们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就能发现,《俄狄浦斯王》的价值、意义、美感并非根源于那个叫索福克勒斯的作者,也并非根源于作者和解释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而是源自作品自身结构、语言和各种辅助手法。
文学面向未来,那里作者已死,文本的意义犹在。
即使在面向现实的写作中,作者的意义也是可疑的。
巴尔扎克被誉为最伟大的小说家,而他只不过是历史的书记。
文学就是记录现实、摹写现实,文学的意义就是现实的意义,巴尔扎克越过了他自己,越过了作者,将文学的意义与现实勾连起来。
作为书记员的作者,也就只剩下诚恳、忠实的美德。
罗兰·巴特借助巴尔扎克的《萨拉辛》宣布作者已死,这显然并非随机的选择。
恰恰是巴尔扎克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家,而非那些前卫的现代与后现代作家证明了,“写作是中性、组合和间接的空间,我们的主体已经从中溜走;写作也是一个否定性的空间,那里以身体书写的确定身份开始,却又以所有身份的消失告终”。
读者、批评家只是在书本的符号交织物中寻找写作安放于其中又在其中被不断否定的意义。
作者作为文本意义的终极指定者,在书写的始发处就是存疑的。
回到文学的原始出发点,从来就不是回到作者动笔写下文本第一字符的时刻。
福柯在《作者是什么?》中恰如其分地举出了两个例证:马克思和弗洛伊德。
浅谈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
浅谈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作者:许洪淦来源:《大观》2014年第07期摘要:罗兰·巴尔特的著作《作者之死》一发表就引起轩然大波,作者的主宰地位被颠覆,读者获得了完全的自由。
在实现自由的同时,这也对文本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性。
读者、作者文本这三者的关系也是许多文艺理论关注的问题,本文在阐述“作者之死”的深刻内涵之后也对作者、读者、文本三者关系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作者之死;读者;自由;文本特里·伊格尔顿曾经把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总趋势分为三个阶段:专注作者,专注文本,专注读者。
传统的作者中心论认为批评家的任务就是找出作品的作者,文学批评的目的就是要挖出作者的意图。
接受美学是注重读者接受能力的一种理论,是读者中心主义的代表性理论,代表人物是尧斯。
而起源于法国的结构主义理论更是流行各种领域。
根据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二分,“言语”只有在系统里才显示其意义,这种意义是在系统的组合和聚合中生成的,与作者并无关系。
1968年,罗兰·巴尔特“The Death of Author”(《作者之死》)一发表就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了各种争论与思考。
作者又通过《S/Z》来给这套理论佐证。
通读《S/Z》,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读者从传统的客体成为主体,获得了解放,读者可以对文本进行“自由”地“可写性阅读”。
“可写性阅读”借助“作者之死”之后文本的开放性,获得文本的“意义复数”,这种“可写性阅读”是相对于“可读性阅读”来说的,在前者中,读者的创造性地位得到了彰显。
“作者之死”最终使得人们达成一种新的创作观念共识,即作者不是作品的源泉,作者并不优先于作品,任何一种试图以全知全能的作者身份进行写作的人,只能是限制情感的自动涌动和灵感的自由奔放,起到阻碍、限定和缩编无限多样的话语表达的作用,最终妨碍作品意义的增殖和扩散。
[1]“作者之死”这一观点与其“写作的零度”是密切相关的。
巴尔特所言“这种中性的新写作存在于各种呼声和判决的环境里而又毫不介入其中;它正好是由后者的…不在‟所构成。
浅析罗兰·巴特《作者之死》
浅析罗兰·巴特《作者之死》作者:罗家欣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04期摘要:1968年,罗兰·巴特发表《作者之死》,文中强烈反对文学研究中以“作者为中心”的思想,强调颠覆作者的中心地位,实现文本的独立和读者的自由。
本文将浅析《作者之死》产生的背景,作品内容,以及其局限。
关键词:《作者之死》;作者;读者;文本1前言罗兰·巴特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也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968年,罗兰·巴特发表了著名的《作者之死》,宣布“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
”,强调文本的独立和读者的自由。
从此,西方文学理论界对作者“生死”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莫衷一是。
本文将对《作者之死》这篇文章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做一个分析。
2《作者之死》产生的背景纵观文学理论的发展历史,关于作品的诞生和意义是取决于作者、读者还是文学形式、文学符号等的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
巴特在文中写道:“尽管作者的王国仍十分强大(新批评仅仅通常是加强这种王国),不言而喻,某些作家长期以来已试图动摇这个王国。
”他认为这个问题历经马拉美、瓦莱里、普鲁斯特、超现实主义,一直都是西方文学理论家们探讨的重要话题之一。
而且,语言学的发展也为破坏作者提供了工具:“从语言学上讲,作者从来就只不过是写作的人……言语活动认识‘主语’,而不认识‘个人’……”可见,巴特提出“作者之死”观点,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
除此之外,“作者之死”的产生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现代的产物。
在古典时期,作者是一个抄写者,是作品的“父亲”:“作者被认为筹划书籍,也就是说他在书籍之前存在……他与其作品之间存在着一种父与子的先后关系。
”而现代的作者则应该疏远自己与作品,让自己与文本之间产生一种真正的“间距”。
可以说,巴特的《作者之死》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做支撑的。
3《作者之死》内容《作者之死》中,巴特强调颠覆作者的中心地位,实现文本的多维度和读者的自由。
重看结构主义:罗兰巴特——作者之死
重看结构主义:罗兰巴特——作者之死2017年注定是⼀个⼤师陨落的年份,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著名学者托多罗夫去世,使得法国结构主义阵营⼜少了位⼤师级别的⼈物,法国结构主义兴起于上世纪50/60年代,以托多罗夫、罗兰巴特为代表,以结构主义语⾔学为基础,逐渐建构起⾃⼰的理论体系。
今天,笔者重读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重新进⾏思考,关于结构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
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是对于作者与⽂本之间的关系的颠覆或者是分离。
以往⼈们所固有的认识中,作者创造了⽂本,⽂本是作者的个⼈经验的集合和加⼯,其⽂学批评也主要是通过“知⼈论世”的⽅式进⾏,试图通过对于作者的研究来找到⼀些关于⽂本的内在内容的合理性。
这种研究⽅法古来有之,⾃从作者这个词产⽣,便有了这样的看法。
但是罗兰巴特所要做的就是分离⼆者的关系,认为作者创作⽂本只是在触发了⽂本产⽣的机关,⽂本不是作者个⼈经验堆积的场所,⽽是在创造⼀种⽂本结构。
完全否定了作者在⽂本创作中的地位,甚⾄是将之淡化称⽂本中⼀个主语,不再具有实指性。
以⾄于⾛向极端,认为只有以作者死亡的代价才能换取读者的诞⽣。
这样的观点很多⼈认为有些极端,确实,如果把作者彻底驱赶出⽂本,那么⽂本的产⽣便失去了合理性,假如⼀个作者不去写作,那么⽂本从何⽽来,所谓的⾃动写作也不复存在。
但是我们也不难理解罗兰巴特创作此⽂的动机,结构主义需要打破新批评对于⽂学研究的固有⽅法和模式,只有“破”才会“⽴”,另外,20世纪60、70年代,以姚斯、伊泽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产⽣,开始将视线转向读者,通过对接受端的研究来阐释⽂学的价值。
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中将落脚点放置于读者⾝上,作者是触发端,读者是接收端,既然触发端已没有存在的价值,那么必须有⼀个接收端将之阐释和吸纳。
读者是⽂本阐释的重要主体,读者也分为⼀般读者和批评家,罗兰巴特所提到的批评家的任务就是在⽂本中寻找作者,既然作者不复存在,那么批评家的地位也就摇摇欲坠,但是批评家说到底也是读者,只是其⽬的不同,我觉得,批评家的任务绝不是简单的在⽂本中寻找作者,更重要的使⽂本的⽂学价值外化和直观化。
西方文论选读之罗兰·巴特和他的《作者之死》
762016年第11期总第168期No.11. 2016Sum 168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作者简介:赵秋楠(199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罗兰·巴特是20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之一。
他在欧美文学研究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他的第一部书《零度写作》,它是对法国存在主义和左翼文学提出了深刻的批评,显著影响了其后西方当代文学思想的发展。
1957年,罗兰·巴特发表《神话学》,书中分析了大众文化;其代表作品还有《符号学基础》,《批评与真理》,《S/Z》,《文本的快乐》,《作者之死》。
其中《作者之死》和《S/Z》为视为是最具文学批评价值的文学作品。
西方文学理论学者们通常在不同的研究方法上给他加以“存在主义者”,“结构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的标签。
因此,罗兰·巴特被认定是最重要的法国结构主义者之一和后结构主义的先驱。
在他的著名文章《作者之死》中,罗兰·巴特宣称“读者的诞生必定以作者之死来作为代价”。
作者死了,不是指作者的不存在,而是指作者的隐蔽。
巴特寻求的只是一个空间,一个无作者亦无读者的空间。
作者的主宰地位为颠覆,文本恢复自由,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但是,作者之死,不是将阐释的自由完全交给读者,而是交给文本本身,读者跟作者一样,只是一个吐露的场所,一个接纳物,真正的自由还是交给文本自身。
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提出了文本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多维的一系列写作。
一旦作者离开,解释一篇文本就失效了,给予文本一个作者就是给文本强加一个限制条件。
这就是作者与书写者之间的区别,作者是主观的,书写者是客观的。
巴特提出语言的操演性,虽然作者的影响依旧存在权力,但是不言而喻的是一些书写者已经对此放下权力了。
为此,巴特引用梅洛庞蒂的话即语言是自己在说,而不是作者。
从语言学上讲,作者从来就不过是一个写作的人,语言陈述的过程可以在不需要主体个人来充实的情况下出色地自行运转。
论罗兰_巴特的_作者之死_叶雯雯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文学概论和儿童文学)-试卷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文学概论和儿童文学)-试卷2(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二部分专业知识(总题数:35,分数:66.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以下关于“韵味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韵”本是指与听觉相关音乐的术语,后来用到文学上B.“味”本是与味觉相关的概念,后来用到文学上C.宋代把韵味推崇为一种审美极致D.韵味的美学特征是情景交融、意与境浑、虚实相兼等,是艺术辩证法的充分体现√解析:解析:D项所述是“意境”的美学特征,不是“韵味”的美学特征。
“韵味”的特征应该是“有余意”。
3.“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命题由( )最先提出。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解析:解析:“以意逆志”始见于《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知人论世”始见于《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4.以下不属于接受美学的概念的是( )。
A.期待视野B.召唤结构C.隐含读者D.意图谬见√解析:解析:“意图谬见”是新批评派的理论家维姆萨特的主要观点。
其他概念都是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
5.英美新批评的重要理论词汇不包括( )。
A.含混B.张力C.悖论D.讽刺√解析:解析:英关新批评的重要理论词汇有六个,即含混、张力、悖论、反讽、隐喻和细读法,因此ABC 三项是正确的,D项不属于英美新批评的重要理论词汇。
6.在“阐释循环”这个命题上未做出过重要理论贡献的是( )。
A.伏尔泰B.施莱尔马赫C.海德格尔D.索绪尔√解析:解析:伏尔泰、施莱尔马赫和海德格尔都对“阐释循环”做出过论述,而索绪尔则没有。
7.对伊瑟尔的“隐含读者”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
作者之死意味着读者的诞生?——论罗兰·巴特《作者之死》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作者之死意味着读者的诞生?——论罗兰·巴特《作者之死》周莉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摘 要: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提出在阐释文本时,作者的作用不再重要。
此观点的出现颠覆了以作者为批评中心的传统文学话语体系,使得二十世纪的文学研究开始关注文本,强调读者。
而如何看待作者的主体性是当前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作者之死》进行梳理,提出不能将作者与读者置于二元对立中,在文本阐释时,作者的主体性不容否认,而读者的作用也不能夸大。
关键词:罗兰·巴特;作者;读者作者简介:周莉(1984.12-),女,苗族,湖南张家界人,硕士,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134-02一、前言1967年,罗兰·巴特在《占卜术》杂志上发表了他最为著名的文章《作者之死》。
此文是“巴特后结构主义发展中的对批评、书写、文本和组成它的符号的关系的一种有用的、压缩的表达。
”[1] 在这篇文章中,巴特梳理了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由此来探讨文本阐释是如何产生的。
在此过程中,作者和读者谁更重要,谁更应放在首位呢?为回答这一问题,巴特借用巴尔扎克的小说《萨拉辛》中描述一位装扮成女人的被阉割的男歌手所写的一段话,说明“写作是对任何声音、任何起因的破坏。
”[2]由此,巴特提出了著名的“作者之死”的观点。
他认为作者与文本解释无关,写作开始时他就已经死了,由读者负责阐释文本。
只有通过作者的死亡,写作才成为可能,意义的产生才成为可能。
这与传统“以作者为中心”的文学批评方法完全相反。
巴特革命式的观点使“作者之死”成为了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和后结构主义的重要话题。
巴特确实帮助恢复了长期被文学批评忽视的读者的位置。
但在此文中,他实际是将作者和读者置于了一种二元对立中。
当巴特重视读者并宣布作者已死时,他否认了作者的主体性而强调读者的重要性。
罗兰·巴特:作者的死亡
作者的死亡[1]羅蘭·巴特巴爾扎克的中篇小說《薩拉辛》談到了一位裝扮成女人的被閹割男人,他寫有這樣的句子:“那是一位女人,她經常突然露出驚怕,經常毫無理智地表現出任性,經常本能地精神恍惚,經常毫無原因地大發脾氣,她愛虛張聲勢,但感情上卻細膩而迷人。
”是誰在這樣說呢?是樂於不想知道以女人身相出現的那位被閹割男人的小說主人公嗎?是巴爾扎克本人因其個人經驗而具有女人的哲學嗎?是宣揚女性“文學”觀念的作者巴爾扎克嗎?是普遍都有的智慧嗎?是具有浪漫色彩的心理嗎?人們將永遠不會知道,其實在的原因便是,寫作是對任何聲音、任何起因的破壞。
寫作,就是使我們的主體在中其銷聲匿跡的中性體、混合體和斜肌,就是使任何身份——從寫作的軀體的身份開始——都會在中消失的黑白透視片。
情況大概總是這樣:一件事一經敘述——不再是為了直接對現實發生作用,而是為了一些無對象的目的,也就是說,最終除了象徵活動的練習本身,而不具任何功用——,那麼,這種脫離就會產生,聲音就會失去其起因,作者就會步入他自己的死亡,寫作也就開始了。
不過,對這一現象的感覺是多種多樣的;在人種志社會裏,敘事從來都不是由哪個人來承擔的,而是由一位仲介者——薩滿或講述人來承擔,因此,必要時,人們可以欣賞“成就”(即對敘述規則的掌握能力),而從來都不能欣賞“天才”。
作者是一位近現代人物,是由我們的社會所產生的,當時的情況是,我們的社會在與英格蘭的經驗主義、法國的理性主義和個人對改革的信仰一起脫離中世紀時,發現了個人的魅力,或者像有人更鄭重地說的那樣,發現了“人性的人”。
因此,在文學方面,作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概括與結果的實證主義賦予作者“本人”以最大的關注,是合乎邏輯的。
作者至今在文學史教材中、在作家的傳記中、在各種文學雜誌的採訪錄中、以及在有意以寫私人日記而把其個人與其作品連在一起的文學家們的意識本身之中,到處可見;人們在日常文化中所能找到的文學的意象,(都專橫地集中在作者方面,即集中在他的個人、他的歷史、他的愛好和他的激情方面;在多數情況下,文學批評在於說明,波德萊爾的作品是波德萊爾這個人的失敗記錄,凡高[2]的作品是他的瘋狂的記錄,柴可夫斯基[3]的作品是其墮落的記錄:好作品的解釋總是從生產作品的人一側尋找,就好像透過虛構故事的或明或暗的諷喻最終總是唯一的同一個人即作者的聲音在提供其“秘聞”。
萨特文学介入理论研究综述
萨特文学介入理论研究综述张鑫松摘要:“介入文学”是上个世纪法国的重要文学现象之一,在二战期间由萨特正式提出,在其《什么是文学》中详细阐述。
历史上对萨特文学介入理论持反对观点的著名文学家有加缪、巴塔耶、巴特等。
国内外对于萨特文学介入理论的研究十分丰富,但也存在些许不足。
关键词:萨特;介入文学;研究现状;反对;不足一、绪论(一)选题原因文学与现实、审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向来是文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萨特的“文学介入理论”则偏向于文学服务社会、作家介入政治的理论阵营。
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人类社会物质与心灵越发不平衡,人类“异化”严重,关于文学的功用、文学与现实以及文学介入理论的研究,在中西方文学理论界又重新提上日程。
(二)研究思路本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本文的选题原因、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后三部分为正文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对介入文学的界定及文学介入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中心部分,为20世纪以来中外对萨特文学介入理论的研究综述,分为五个角度:历史上关于文学介入理论的著名反对观点、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诠释、对《什么是文学》的详细论述、从萨特的哲学思想出发阐释、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介入理论。
第三部分笔者对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三)研究意义通过学习“介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梳理并对比20世纪以来理论家们对萨特文学介入理论的研究,将学术界对文学介入理论的研究作了大体归纳与分类,并提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完善意见,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借鉴。
二、界定及主要内容广义的介入文学指的是宣扬普世价值观、目的是为社会与政治服务的文学,狭义的介入文学指的是由萨特提出,通过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推动,在二战后的十年中发展至顶峰,60年代后逐渐衰弱的法国文学现象。
本文探讨的介入文学是狭义的介入文学,即萨特的文学介入理论。
萨特的“介入”首次出现于1943年的《存在与虚无》中,后在《什么是文学》中系统加以论述。
从“作者之死”到“作者回归”——对罗兰·巴特作者理论的思考
从“作者之死”到“作者回归”——对罗兰·巴特作者理论的思考陈银珠(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罗兰·巴特在其代表作《作者之死》中提出“作者之死”这一重要文学批评理论,瓦解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父权式”的绝对权威地位,随之诞生的读者转化为文本的主人。
如果执意“谋杀”作者,就意味着“死亡”了的作者可以不对作品负责,文本可以肆意狂欢,读者可以任意阐释文本及其意义,那么所谓的文本误解根本不会存在。
本文通过梳理“作者之死”理论对作者主体地位的消解、读者的诞生与文本的狂欢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探讨作者是否应该“回归”与“回归”的可能性。
[关键词]罗兰·巴特;“作者之死”;“作者回归”;文本狂欢[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82(2021)01-0050-04收稿日期:2021-01-19作者简介:陈银珠(1993—),女,广东雷州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方文论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6382.2021.01.007现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在二十世纪发生了转向,作者的主体地位先后受到俄国形式主义流派、新批评学派与结构主义理论的质疑和批评。
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罗兰·巴特虽然不是反抗传统作者理论的第一人,然而他在1968年发表的《作者之死》一文,真正完成了“谋杀”作者实践的致命一击,直接地、彻底地、正式地宣告了作者的“死亡”。
在巴特看来,作者的在场限制了文本意义的生成,只有“埋葬”了作者,人们才能将关注的焦点凝聚在文学本身。
但作者作为文学活动的四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至此我们不免要问:作者是否真的已“死”?文本意义的阐释能否完全逃离作者?作者能否“回归”?一、“作者之死”理论对作者主体地位的消解罗兰·巴特在研究“零度写作”阶段已表现出消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强调作家要进行一种直陈式、新闻式、非语式的写作,即零度写作。
从“作者之死”到“文本之生”——罗兰·巴特“作者之死”观念的理论呼唤
从“作者之死”到“文本之生”——罗兰巴特“作者之死”
观念的理论呼唤
王啟泽
【期刊名称】《阴山学刊》
【年(卷),期】2024(37)1
【摘要】“作者之死”是罗兰·巴特文本理论中极具破坏力和感召力的一个理论观点,“文本之生”是罗兰·巴特通过对参与文学活动的读者的呼唤所期冀的新的文学氛围和文论环境。
对写作本身的讨论表现了罗兰·巴特对写作者和作者这两种身份的理论认识,进而也为其连接写作实践与接受实践的文本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作者之死”理论在今天的文论构建过程中具有理论层和实践层的意义,不同于作品的文本概念不仅能够将“作者之死”和“文本之生”统一在整体的文学活动中,也实证了作者和读者围绕文本展开的文学实践的延续性与同一性。
【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王啟泽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03
【相关文献】
1.后时代"作者"的命运——对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的一种解读
2.作者虽死,其魂犹存——浅议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
3.从“作者之死”到“作者回归”——对罗兰·巴特作者理论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之死” 论萨特的 “介入文学” 与罗兰·巴特的
是说,最终除了象征活动的练习本身,而不具 任何功用,那么,这种脱离就会产生,声音就 会失去其起因, 作者就会步入他自己的死亡, ⑤ ” 写作也就开始了。 这似乎彻底否定了萨特在 介入文学中所体现的身为知识分子的作者自主 意识。写作的确是一种介入,但这种介入是受 到语言和风格这两种必然因素所决定的介入, 更进一步来讲,一部作品的介入是率先就被决 定好的,在这一先决条件下,作者的死亡也就 来临了。 在论述巴特的 “作者之死 ” 这一说法时, 我们须从他所谓制约写作的双重因素谈起 。尽 管语言结构在历史长河中始终趋于比较稳定的 状态,但谁也无法否认,古老的语言与今日的 语言确实存在着许多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巴特 看来不构成对写作的巨大影响,因为它是如此 稳定,以至于作者根本无法在写作中去反映语 言的更替这一事件本身。可是,写作风格却并 非如巴特所说的那般稳定。关于巴特对写作风 格的理解,詹姆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 “对巴尔特来说, 风格是一种个人现象, 一种 改不掉的习惯和 ‘不为人知的、 隐秘的情欲 , 它完全来自人体。 ” 我们并没有 的装饰音 ’ 发现巴特有对风格的无法更改、必然如此的判
论萨特的 “ 介入文学 ” “作者之Leabharlann ” 与罗兰 · 巴特的毕
晓
内容提要 “写作” 作为文学中必不可少的中介因素, 自始至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萨特与 罗兰·巴特就此提出过各自不同的观点。 前者以 “介入 ” 为口号提出以 “自由 ” 为目的的写作 观,后者以语言和风格之必然为前提形成了 “零度写作 ” 这一概念。 然而, 萨特的自由包含着 自由之背叛,巴特的零度实质则是以必然论为依托来逃避作者的责任 。在此基础上,结合巴赫金 的相关理论,一直以来被忽视 的以 “同 情 ” 为 标准 的写作观 需 要重 新被引 入 人们 的 视野, 这 有 利于学界对 “文学写作” 这一观念进行更加细致的审视。 关键词 萨特 “介入文学” 罗兰·巴特 自由 必然 20 世纪对于文学来讲是一个纷繁复杂的 多事之秋,于 19 世纪大行其道的浪漫主义和 现实主义写作观逐渐受到各种思潮的质疑 。在 这些思潮当中,存在主义与符号学占据着非常 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代表人物萨特和罗兰·巴 特就分别从各自立场提出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 写作观。 前者以 “介入文学 ” 为口号, 呼吁作 者在写作过程中要有实践意识与社会责任 ,进 而强调一种以单一实用目的为最高宗旨的写作 模式; 后者则继承自索绪尔开始的现代西方语 言学传统,在此基础上将个人风格归入意识形 态神话学的领域, 提出了 “作者已死 ” 这一 非常新颖的观点。 自尼采 19 世纪宣布 “上帝 死了 ” 之 后, 巴 特 在 20 世 纪 宣 布 “作 者 死 了” 这一举动对欧洲思想大陆来说无疑又是 一次震撼。同时,巴特以此作为对存在主义哲 学家萨特的一种回应,他认为写作在此意义上 已经不是作者自由选择的结果,而变成了语言 结构和个人风格的社会遗产。可是,事实果真 如此吗? 笔者认为, 写作既非单纯地服从 实 用 目 的,也非伴随作者之死而降为零度,而是一种 以 “同情 ” 作为其终极目的的努力。 按照巴 赫金的分析,写作被划分为作者与主人公两个 层面,而作 者 正 是 通 过 对 主 人 公 的 “外 位 ” 而得以获得一种 “同情 ” 的写作方式。 写作 既受制于作者层面的审美与伦理因素 ,也包含 有主人公层面的伦理因素,涉及语言学与伦理 学乃至美学等诸多问题。它是作者通过文字传 递意识的方式,也是作者与语言持久较量的场 所。它介入社会,同时含有关怀与同情,秉承 一种开放多元的思想价值。
⑥
的,相反,必然性是为条件制约的、从而可理 解的 必 然 性 ( non datur fatum [不 存 在 命
⑦ )。 ’ ” 定]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巴特把风格
归结于生物学的说法其实是思想史上的常见 现象。 但是,生物学并不能完全解释风 格 必 然 论,这种论调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既然语言 与风格都是必然,那或许就意味着作者不需要 对他所写的作品负责,在此意义上,作者便已 经死亡了。显然,这种对写作的解释并不能通 行于所有作家的写作之中,一旦如此,作家的 责任感、道德感都会荡然无存。根据以赛亚· , “它把人 伯林的分析, 相信决定论的理由是 们做的好多事情的责任, 推到非人的原因上 面,从而使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无需负责 的感觉。当我犯了一个错误,或者做了一件坏 事,或犯了什么罪,或做了我或其他人认为是 : ‘我怎么能够避 坏的或不幸的事情,我会说 ; 或者, 免得了呢? 我就是被教育这样做的 ’ ‘这是 我 的 天 性, 自 然 规 律 应 该 对 此 负 责 ’ ; , ‘在 我 所 属 的 那 个 社 会、 阶 级、 教 会、 或者 民族中,每个人都是这样做的,而且没有人谴 ,或者 , ‘从心理学上, 我是受我的 责这样做’ 父母彼此之间的行事方式以及他们对我的行事 方式决定的,是受我置身其中的经济与社会状 况决定的,或者是被迫这样做的,无法做其他 ⑧ ; 或者干脆 , ‘我 是 在 执 行 命 令。 ’ ” 选择的 ’ 这种思维方式也就是巴特风格必然论的思维方 式,可以肯定地说,巴特正是利用了这种决定 论,从而免去了身为作者的责任,他把写作从 对外部世界的介入变成了一种对自我风格的迷 恋,一种语言之上的狂欢。文学作品并没有对 边界 予 以 规 范, 它 不 断 地 与 其 他 作 品 发 生 “互文 ” , 产生各种不同的透视角度, 一直缩 小到消失不见的投射角度。在这个过程中,作 者已经不能明确任何意义,作者已经死亡。没 有意义的作品便产生一种近乎疯狂的对自我的 迷恋,也免去了任何社会价值的表现。 可是, 5
二、作者之死?
萨特强调的是作者在文学活动中的责任问 题,所谓介入文学,乃是一种十分强调伦理与 道德乃至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文学,对此,巴特 并不完全认可。 在 《写作的零度 》 发表之后, 巴特 又 进 一 步 阐 释 了 他 的 写 作 观, 提 出 了 “作者已死 ” 这一惊世骇俗的说法。 他声称: “一件事一经叙述— — —不再是为了直接对现实 发生作用,而是为了一些无对象的目的,也就
定有任何详尽的证明,他似乎想通过类似语言 结构的稳定性这种直观现象来类比风格的必 然,甚至把它抛给生物学。
三、“ 风格必然论” 的根源
所谓风格的必然,在巴特这里,与一种起 源于古希腊哲学、 被称为 “决定论 ” 的认识 方式颇为相似。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近现代的 许多哲学家,都以决定论为他们思想中不可缺 少的重要部分。它在康德那里得到了系统的论 : “ ‘没有任何东西通过一种盲目的偶然发 述 生 ( in mundo non datur casus [ 世界上不存在 ] ) ’ , 偶然 这个命题是一条先天的自然规律; : 同样还有 ‘自然中没有任何必然性是盲目
国外文学 2014 年第 2 期 ( 总第 134 期)
巴特的写作观始终无法正确面对社会责任 。作 者社会身份的重要意义在这里被完全消解了。 : “写 正因如此,伊格尔顿对巴特这样评价道 作在一个深刻的自恋行为之中转向到自身之 上,却始终被它对自己的无用性所怀有的社会 ” 这种写作观正是萨 有罪感烦扰着、笼罩着。 特所极力反对的。 从古希腊开始,各种一元决定论思想散布 在哲学史的每个角落,它们最成功的创造者有 柏拉图、莱布尼茨、黑格尔、海德格尔。在他 们中间,究竟谁所找到的万物之源是正确的, 我们一直无从得知。 这也是一直困扰着人类 的、无法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可是,一旦试 图以任何一种一元论思想来解释世界, 那么,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无法进行下去, 强盗无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小偷偷东西的理 由是他不得不如此,杀人犯侵犯他人的原因是 绝对精神让他这么干的。 同理, 作者这么写, 是因为语言和风格让他无从选择 。我们无法证 明哪一种一元论的观点是错的, 也无须这样 做,因为我们并不想绝对否定它们,同样,我 们也并不打算完全遵从它们,每个人都有保持 自由选择的权利。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则可解 释为,风格也许在某些时刻受到了生物本性的 决定,如激情、欲望、迷狂,在另一些时却并 非如此。作者的写作始终是游离于偶然与必然 之间的事情,也许对于每一个作者来说各种因 素所占的比例完全不同,但风格绝对不是由单 一因素决定的。 譬如, 在风格的表现形式上, 杜拉斯、罗伯格里耶是一种,狄更斯、巴尔扎 克则是另一种。
一、萨特的选择与巴特的回应
1947 年,萨特在 《现代 》 杂志上发表了 以 “写作 ” 为核心问题的著名论文 《什么是 3
国外文学 2014 年第 2 期 ( 总第 134 期)
?》 。 “什么是写作” 、 “为什么写作 ” 、 文学 “为谁写作 ” 是 此 文 展 开 论 述 的 三 个 主 要 方 面。萨特首先将写作分为 “散文的 ” 和 “诗 的” 两种, 他认为, 散文写作是一种 “把词 ,而 诗 歌 的 写 作 则 是 一 种 看作工具 的 写 作 ” “把词看作物的写作 ” 。 散文作者像穿过玻璃 一样穿透词,追逐它所指涉的物,内容是作品 的主要对象。诗人将目光停留在词本身,把词 当作一种与其他物体处于同一水平的东西 ,任 由其以物的本性出现在作品中。散文作者越过 了词,从而靠近物体,诗人则没有达到词。对 于散文作家,词是仆人; 对于诗人,词还没有 被驯化。萨特 想 谈 论 的 是 前 一 种, 即 散 文 写 作。他认为,在散文写作中,词变成了作者的 工具, 那 么, 写 作 的 目 的 只 有 一 个, 就 是 “介入 ” , 从而改变世界。 如果我们承认萨特 的说法,那么,站在谁的立场上去介入,也就 是为谁写作,便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萨 特认为, 为了人的 “自由 ” 写作是写作的唯 。 “萨义德认为 , 《什么是文学? 》 中 一题材 ‘使用的 字 眼 是 作 家, 而 不 是 ‘知 识 分 子 ’ , 但所 说 的 显 然 是 知 识 分 子 在 社 会 中 的 角 ① “萨特虽然一直在拿作家说事, 但他 。 ” 色’ 赋予作家一种浓郁的知识分子意义 ,所以他才 ② ” 会大谈介入、参与、 责任承担。 因此, 萨特 的写作观是一种知识分子式的写作观 ,他强调 的是 一 种 身 为 知 识 分 子 的 社 会 责 任, 摒 弃 “为艺术而艺术 ” 的虚伪观点。 在任何时代, “每位知识分子的职责就是宣扬、 代表特定的 看法、观念、意识形态,当然期望它们能在社 会发挥作用。宣称只是为了他或她自己、为了 纯粹的学问、 抽象的科学而写作的知识分子, ③ 。 不但不能相信,而且也一定不可以相信” 正是在此基础上, 罗兰 · 巴特于 1953 年 以他的第一部著作 《写作的零度 》 对萨特的 写作观作出了有力的回应。 在其日后的论著 中,我们仍旧可以看到巴特一以贯之的写作态 度。巴特认为,写作活动始终受制于 “语言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