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生活与科学》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主题学习三单元口语交际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主题学习三单元口语交际课](https://img.taocdn.com/s3/m/702f5ddf2cc58bd63186bd64.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文的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文。
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1.重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协调、应对、表达等能力。
通过习作灵活运用本组课文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物品。
2.难点:学会写说明文,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1.搜集一些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
2.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并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
3.准备一段推销商品的录像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引起话题1.生活中,或者在电视中,你有没有看到过推销员?你知道推销员是怎样推销产品吗?2.生说说见到的推销员推销产品的情景。
3.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研究话题明确方法1.生自由阅读口语交际的内容,边读边想:推销商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师生交流,明确一下两点:(1)熟悉“商品”。
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
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4)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哪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等。
(2)表述要清楚流畅、形象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热情有礼貌。
三、围绕话题互动交流1.根据学生学习小组组成交易小组,让学生扮演推销员与顾客,轮流推销自己的商品,进行面对面的买卖交流。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讨论》教案(多篇)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讨论》教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69f34b0066f5335b812110.png)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讨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讨论的技巧,学会讨论。
过程和方法:根据情境,进行讨论练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情境,进行讨论练习。
【教学难点】:能根据各种问题进行讨论。
【教法学法】: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就某些问题与他人进行讨论,以表达意见,寻求共识或解决问题。
二、讨论的原则讨论的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十二字:紧扣议题,言无不尽,包容合作。
紧扣议题与一般意义上的交谈不同,讨论要围绕着议题展开,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切不可东拉西扯,离题万里。
在课堂讨论时,有些小组看起来说得热火朝天,却难以形成成果,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讨论时偏题跑题,甚至把讨论变成了漫无边际的聊天。
言无不尽每个参与讨论者都要积极发言。
只有参与者积极发言讨论才能成功。
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没想好”而缄口不言,讨论本身就是一个从“没想好”逐渐走向“想好”的过程,“不成形”的观点同样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只要大胆地说出来,就有可能互相启发。
包容合作讨论问题时,会出现不同观点的碰撞甚至交锋,要理性客观地发表意见,坦诚谦虚地对待不同看法,保证讨论在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氛围中进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讨论其实就是合作“避短”、共同“扬长”的过程。
三、讨论的规则讨论中必须遵守规则,看了以上规则,你自己还想到哪些规则,也填写在课本的表格里。
四、口语实践一、某中学准备在校园中安放一些名人雕像,为此,校学生会向同学们征求意见。
下面是几位同学讨论时的记录。
你觉得他们各自的表现怎么样?如果你与你的同学讨论这一问题,你们会说些什么?不妨找几位同学试一下。
甲:我觉得应该放古代文化名人的雕像,比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司马迁等,这样才有中国味儿。
乙:你要把咱们学校变成国学馆是吗?就知道古代,古代就好吗?照这么说,你干脆穿长袍来上学得了。
初中科学口语交际教案
![初中科学口语交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da1a3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a.png)
教案名称:初中科学口语交际教学年级学科:初中一年级科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流畅的口语表达,提高科学素养。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3. 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中的沟通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科学知识材料,如科学实验、科学现象等。
2. 准备小组合作的活动场地与器材。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或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个实验或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Step 2: 学习科学知识(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如实验原理、科学概念等。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等方式,掌握所学知识。
Step 3: 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选择一个科学问题进行探究。
2.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问题,并得出结论。
Step 4: 口语交际实践(10分钟)1. 每组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论。
2. 其他同学对汇报进行评价,提出问题和建议。
Step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并进行反思。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教案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4fc97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c.png)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教案【教学目标】1.和别人协商事情,能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2.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3.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有理有据。
【教学重难点】1.和别人协商事情,能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2.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有理有据。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教材两则事例的录音、视频,“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1.创设情境:最近,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位同学戴智能手表,昨天某某同学还把手机带到了学校。
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呢?预设:(1)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智能手表和手机,这行为不对。
(2)有智能手表或手机的同学,是为了方便放学后和家长联系。
2.导入新课: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确,生活中的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看来却有着不同的意见或看法。
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关注点不同,所以就会有分歧。
当意见不同时怎么办?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就来学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来引发讨论,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分歧确实无处不在,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板块二角色体验,学习协商1.谈话:生活中很多事情,大家意见会有分歧,需要协商才能解决。
比如,遇到下面的情况该怎么办呢?2.出示课件,播放事例录音。
课件出示:爆竹声声辞旧岁,银花朵朵贺新年。
噼里啪啦的爆竹、五彩缤纷的烟花,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气氛,但也在环保、安全等方面带来很多问题。
一些城市在燃放鞭炮方面的政策也在不断摇摆。
那么,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呢?3.提问:对这个事例,大家的意见有什么分歧?预设:“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气氛”是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好处;“环保、安全等方面带来很多问题”是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坏处。
“不断摇摆”指对此问题有争议、态度不坚定。
4.角色体验:这件事的相关方各有谁?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方,对燃放烟花爆竹是支持还是反对?理由是什么?(1)学生交流。
五上科学教案1我们的生活
![五上科学教案1我们的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936418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9.png)
五上科学教案1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
一、教学内容。
1.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 生活中的科学实验。
3. 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 掌握生活中的科学实验方法。
3. 认识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 生活中的科学实验方法。
3. 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如水的循环、空气的污染等。
2. 学习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如水的循环、空气的污染等。
3. 学习生活中的科学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如水的净化实验、空气净化实验等。
4. 学习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如水的净化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等。
五、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实验方法和技术应用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
1.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 生活中的科学实验方法。
3. 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实验方法和技术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还掌握了生活中的科学实验方法,认识了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科学知识,善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科学演讲稿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科学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633e43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6.png)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科学演讲稿一、确定演讲主题。
1. 从课本内容出发。
- 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相关内容中寻找灵感,例如“形状与结构”单元,可以以“建筑中的科学奥秘——形状与结构的完美结合”为主题。
讲述不同形状(如三角形、拱形等)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像埃菲尔铁塔利用三角形结构增强稳定性,赵州桥的拱形结构能分散压力等。
- 从“能量”单元出发,主题可以是“能量的神奇之旅:探索我们身边的能量形式”,介绍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等能量形式在生活中的体现,如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电池储存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手电筒使用等。
2. 结合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 “生活中的摩擦力:小力量,大作用”。
讲述摩擦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让我们不会滑倒,汽车的刹车系统利用摩擦力使汽车停止等。
- “神奇的微生物:看不见的小世界”,介绍微生物在食品发酵(如酵母菌发酵制作面包)、环境净化(某些微生物分解有机垃圾)等方面的作用。
二、演讲稿结构。
1. 开头。
- 可以用一个引人入胜的科学小故事或者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来引起听众的注意。
- 例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滑倒,而在普通的路面上却不会呢?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有趣的科学原理——摩擦力。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生活中的摩擦力。
”2. 主体。
- 阐述科学原理。
- 如果主题是关于建筑结构中的形状,就要详细解释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三条边相互支撑,不易变形),拱形结构能分散压力的力学原理(力沿着拱形的曲线均匀分散到两侧的支撑点)等。
- 对于能量主题,要解释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过程,如太阳能热水器是如何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黑色吸热涂层吸收太阳能,通过热传导将水加热)。
- 列举实例。
- 在讲述微生物主题时,除了提到酵母菌发酵面包,还可以说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的过程,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使牛奶变成酸奶。
- 对于摩擦力主题,可以列举更多生活中的例子,如砂纸打磨物体是利用粗糙表面增加摩擦力,螺丝上的螺纹是通过增加摩擦力来固定物体等。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250a1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3.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教学设计《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佚名学习目标①通过“读读认认”,熟悉“肩、臂、瞠”等7个字。
②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明白得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看发觉。
③学习在生活中积存谚语。
④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觉的故事。
⑤乐于观看,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看到的写下来。
课前预备①学生课外搜集形声字并制成字卡,预备一两个科学发明和发觉的故事。
②教师预备生字卡片、人体器官挂图。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A案①创设情境。
a.改变座位排列方式和教室环境,营造一个举行观看公布会的气氛。
b.教师宣布观看公布会的有关规那么。
◆以小组与小组对抗赛的方式进行。
◆一比选手发布的观看发觉进程有无说清楚。
◆二比选手发布时的语言、仪态是不是自然大方。
◆三比选手回答其他组的提问是不是从容应付。
②在组内先发布自己在生活中的观看发觉。
组内其他学生针对发布的情形提出疑惑要求解答。
③推选代表,向全班发布观看中的发觉。
④评选最正确发布员,并交流从这些同窗的观看与发布上学到了什么。
⑤对照自己的观看和发布,想一想有哪些地址能够改良一下。
能够再说给同桌听听,也能够再组织一下语言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佚名学习目标①通过“读读认认”,熟悉“肩、臂、瞠”等7个字。
②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明白得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看发觉。
③学习在生活中积存谚语。
④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觉的故事。
⑤乐于观看,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看到的写下来。
课前预备①学生课外搜集形声字并制成字卡,预备一两个科学发明和发觉的故事。
②教师预备生字卡片、人体器官挂图。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A案①创设情境。
a.改变座位排列方式和教室环境,营造一个举行观看公布会的气氛。
b.教师宣布观看公布会的有关规那么。
◆以小组与小组对抗赛的方式进行。
◆一比选手发布的观看发觉进程有无说清楚。
◆二比选手发布时的语言、仪态是不是自然大方。
幼儿园大班《科学与生活》教案设计800字
![幼儿园大班《科学与生活》教案设计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7da52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e.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与生活》教案设计800字标题:幼儿园大班《科学与生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初步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孩子们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实践,让孩子们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水的浮力、光的反射等。
2. 生物科学知识: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3. 环境科学知识:如垃圾分类、环保意识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
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切入点,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再通过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最后通过讨论交流,深化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科学故事或展示一些神奇的科学实验,引起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2. 新知讲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相关的科学原理,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实验操作: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4. 讨论交流: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享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感想,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
5. 总结反馈: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时也可以收集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下次的教学改进。
五、教学评估:1. 过程评估:通过观察孩子们在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2. 结果评估:通过孩子们的作业和测验成绩,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表达科学知识。
3.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孩子们的成长需求。
以上就是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与生活》的教案设计,希望通过这个课程,能够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科学,感受科学,热爱科学。
生活与科学口语交际
![生活与科学口语交际](https://img.taocdn.com/s3/m/f3f442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4.png)
生活与科学口语交际
嘿,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生活与科学口语交际的话题。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
而科学口语交际,也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生活中的科学口语交际。
在家里,我们可能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术语,比如电视、冰箱、微波炉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科学发明,而我们也需要用科学的语言来交流和使用它们。
比如,我们可能会说,“今天天气很热,我要把空调打开。
”或者“我要用微波炉加热一下 leftovers。
”这些都是科学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口语交际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应用。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需要用到一些专业的科学术语,比如工程、医学、计算机等领域的专业术语。
在学习中,我们也需要用科学的语言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术语。
这些都是科学口语交际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所在。
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生活与科学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科学口语交际则是我们与科学技术进行交流和应用的重要方式。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学习中,我们都需要用科学的语言来交流和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用现代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更加重视生活与科学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让科学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023年新版教科版小学生活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3年新版教科版小学生活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a1cb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1.png)
2023年新版教科版小学生活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生活科学的基础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一单元:观察和沟通课时1:观察的方法和重要性- 学生研究如何进行观察,包括观察的对象、观察的方法和观察的重要性。
- 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质地,提高观察力。
课时2:观察小实验- 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小实验,如观察水的变化、观察物体在空气中的变化等。
-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总结规律,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第二单元:物质的分类与性质课时1:物质的分类- 学生研究物质的分类方法,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区分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课时2: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学生研究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重量、熔点和沸点等。
-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物质的应用,如金属的导电性、塑料的可塑性等。
第三单元:节约用电与用水课时1:用电的常识和安全- 学生研究用电的基本知识,如电的来源、电的危害以及用电的注意事项。
- 学生了解用电的安全知识,培养正确的用电惯。
课时2:节约用电和用水- 学生研究节约用电和用水的重要性。
-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节约用电和用水的方法,如合理使用电器、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
第四单元:天空中的太阳和月亮课时1:太阳的运动和光线- 学生研究太阳的运动规律,如日出、日落和太阳高度的变化。
- 学生了解太阳的光线是如何产生的,并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
课时2:月亮的相关知识- 学生研究月亮的形状、大小和变化。
- 学生了解月亮的运动规律,如月相的变化和月食的发生原因。
第五单元:四季的变化和天气的观察课时1:四季的变化- 学生研究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植物和动物。
课时2:天气的观察和预报- 学生研究观察天气的方法,如观察云、风和降水等。
- 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和预报的重要性,培养观察和分析天气的能力。
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e1108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7.png)
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引言:科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的知识体系,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个科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设计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科学与生活的教学,我们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2.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科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是设计科学与生活教学方案的重要步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1. 生活科学知识:包括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转化、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等。
2. 健康与环境科学知识:关于饮食、运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3. 科技与创新科学知识:包括科技产品的原理和发展、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等。
4. 社会科学知识:包括社会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案、社会科学概念的理解等。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 实践探究: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估的方法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1. 作业和测验:通过书面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身边的科学》教学设计
![《身边的科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6441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b.png)
《身边的科学》教学设计《身边的科学》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识到自己的身边处处有科学,能积极主动地用查找、询问等手段了解身边的科学。
2、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乐意与同学交流所得的知识并学会倾听,在交流中有良好的交际礼仪行为习惯3、能在之后生活实际的延伸中学科学,用科学,研究科学。
二、课前准备:学生:事先了解身边的一些科学;教师:煮熟的两个鸡蛋、课件、标牌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老师今天带了两个刚煮熟的鸡蛋,想请两个同学帮助一下,把它的壳剥掉。
看谁剥得又快又好。
2、两个学生剥鸡蛋比赛。
3、评判两生剥的鸡蛋后问:你知道他为什么剥得又快又好吗?4、小结:其实,是科学帮助了这位同学,使他剥得又快又好。
因为他刚才的鸡蛋在凉水中浸过,而那位同学的却没有,因此他的蛋白和蛋壳粘在一起相当难剥。
同学们,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掌握他,他会让你的生活乐趣无穷,收益多多。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科学的乐园吧。
(投影:科学乐园)(二)提供案例,引发讨论1、出示画片:(画外音:乐园里有几位小朋友,由于不注意身边的科学问题,而造成了生活的诸多不便,甚至还带来生命危险,请同学们选仔细观察,再小组讨论一下,他们究竟不知道哪些科学知识。
)图片内容如下:A、一个盛夏的中午,烈日似火,一个小朋友穿着一件黑色的衣服在路上走,大汗淋漓。
B、一个满嘴龋齿的小女孩,一手抓着一块棒棒糖正要往嘴里送。
C、一个大姐姐正在擦开着的电视机,被电了,手直发抖,2、学生小组讨论3、小组派代表反馈。
(三)畅所欲言交流所得1、今天,我们就把“科学乐园”移到我们的教室里来。
(出示标牌放在讲台桌上,上书:科学乐园)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去了解我们身边的科学,下面请按顺序在小组内先介绍自己的了解的身边的科学知识。
2、学生小组讨论。
3、小组推荐或自荐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新奇的、易理解的在全班交流。
4、全班同学自由发言,说说哪些同学的哪些知识你最感兴趣,对你有哪些帮助。
生活中的科学教案
![生活中的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6cf0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1.png)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因此,早期的科学教育非常重要,这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好奇心和防范科学盲区。
今天,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几个生活中的科学教案精选,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烹饪颜色的教案。
烹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满足基本需求,更可以提高营养价值。
教师可以在教室中给孩子们展示一些不同颜色的食物,让孩子们讨论它们在食物中的含义。
通过观察和交流,孩子们可以明白食物的颜色就可以更好地了解里面的营养成分。
例如,橙色的洋葱含有类胡萝卜素,而绿色的菠菜富含铁元素。
第二个案例涉及到空气压力。
教师可以采用简单的气球实验,让学生们用鸡蛋和鸟爪制造出一个“万能机器”,并向其施加不同的压力。
教师可以就压力如何作用于球体进行讲解,以及不同的气压差导致不同的机器工作状况。
随着球体普及,同学们将会意识到压力的各种影响,比如汽车轮胎的形状和磨损,而这些影响都与范德华力,受力和压力等科学概念联系一起。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实践的乐趣。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声音的实验。
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播放出不同的声音,然后让学生们探讨不同声音的导致原因和特征。
例如,学生可以讨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或者分析不同人的声音,甚至可以研究声音是如何在各种介质中扩散的。
通过声音实验,孩子们可以探究声波和波长等自然现象。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们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原理,从而掌握更多实践能力。
我们来谈谈关于环境保护的教学案例。
现在,地球正面临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去解决。
因此,授课者可以根据这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们了解各种资源的排放方式,研究环境规划与保护方式,掌握节约能源的方法,运用科学知识使环境更加宜人。
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拍摄环境短片,来讲解环境保护的方式和方法。
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口语交际《商量》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口语交际《商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8da9e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a.png)
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口语交际《商量》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掌握商量的基本交际用语,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对话。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商量的基本交际用语,以及进行实际对话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课本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有关基本交际用语的知识。
正文1. 通过幻灯片呈现商量常用的口头交际用语,如:- Can we talk about...?-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 have an idea. Let's...- How about...?- Let's discuss...- I suggest that...2. 通过示范对话的形式,展示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如何使用这些交际用语。
老师可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对话。
3.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练对话,每个学生至少扮演两种角色进行练。
4. 邀请有自信的学生上台模拟对话,展示给全班观摩。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商量的场景,并鼓励他们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想法。
2. 启发学生讨论商量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在问题解决中采用商量的方式。
课堂练1. 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组织对话,商量如何改进学校环境。
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商量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与朋友商量并解决一个问题的情景,要求使用本节课所学的交际用语。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对话练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商量交际用语的掌握程度。
2. 查阅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其对交际用语的运用能力。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他人商量,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商量的交际用语,并引导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用语。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与生活结合:中班科学教案教学策略分享
![科学与生活结合:中班科学教案教学策略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30914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9.png)
科学与生活结合:中班科学教案教学策略分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日新月异。
现代社会对科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而幼儿阶段正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培养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也越来越被重视。
在中班科学教育中,如何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培养和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质和综合素质呢?本文将分享一些科学教案和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立足实际生活,贴近孩子兴趣习性在中班科学教育中,教师要以孩子们实际生活为依托,针对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科学活动,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例如,我们可以在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学会采集数据、观察、探究和实验。
比如在教学生活中,我们可以先带着孩子们一同寻找一些小动物,如蚯蚓、蜗牛、田螺等,然后通过拍照、记录、绘画等形式,让孩子们观察、类比、比较、总结,从而学会科学的观察法,并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另外,孩子们对动手制作、拆卸和组装等活动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将此作为中班科学教育的一种教学策略,让孩子们通过手工制作、拆解玩具等活动,了解物体的结构和特性,感受科学的乐趣。
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一同拆卸一些简单的玩具,让他们亲手体验物体构造和内部结构的不同,从而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技能。
二、多视角交叉引导,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在中班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从各个角度引导孩子探索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全面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实物、图片、模型等形式,辅助孩子们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可以通过现场实践、实验等形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科学的发现过程和实践价值。
在中班科学教育中,交叉引导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
我们可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相互关联,通过交叉引导,帮助孩子们完成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学前儿童科技与生活关系探讨教案
![学前儿童科技与生活关系探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4956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f.png)
学前儿童科技与生活关系探讨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前儿童了解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并认识到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 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3. 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1. 图书:《探索科技世界》2. 视频资源:关于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视频3. 素材:各种科技产品展示,如手机、电视、电脑等4. 实践活动:制作简易机械玩具教学步骤:引入:1. 引入科技的概念,让学前儿童了解科技是指运用自然科学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出示一些科技产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1. 看图说故事:出示一些科技产品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激发他们的兴趣;2. 阅读绘本《探索科技世界》,让学生了解科技产品的种类和功能,并引导他们思考科技对生活的影响;3. 观看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视频,让学生从中找到熟悉的场景和物品,并进行讨论;4. 通过展示各种科技产品并让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科技产品,并思考它们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实践: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机械玩具,让他们动手操作并观察;2. 引导学生思考机械玩具的原理和制作材料,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有趣的机械玩具;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机械玩具,并向其他小组解释它们的原理和功能;4. 全班分享: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体会和创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科技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拓展: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科技产品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科技产品的发明者和使用者,通过情景模拟体验科技产品对生活的影响;3. 科技展览:组织学生举办科技展览,展示他们自己设计或发现的科技产品,并邀请其他班级参观。
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力和合作精神;2. 查看学生制作的机械玩具的完成度和创造性;3. 学生的小组展示和全班分享时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生活中的科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a9699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6.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一、教材背景幼儿园中班阶段,宝宝们正处于生命的活力期,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发现新事物。
科学是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科学启蒙可以启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幼儿的语言、思维、观察能力的发展,为幼儿的人格形成、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水是什么,水的颜色、气味、形态等特点;2、知道水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明白水的重要性;3、发展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探究科学现象;4、发展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互相尊重、关爱等价值观念。
三、教学过程1、引入(1)营造气氛在教室的指定区域放置一桶水,让孩子们观察水的颜色、气味等特点,让他们自由发挥,尝试想象水存在的各种场景或场合,例如淋浴、喝水、洗衣服等。
(2)热身活动老师可以请幼儿将小玩具放入水中,在讨论中了解水与其他物质的互动关系。
2、主要内容(1)了解水讲解水的定义,以及水的颜色、气味、形态等特点,以及与孩子相熟的用水场景。
(2)水的存在告诉幼儿们,水的存在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得多,包括天然水源、生活饮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等。
可以请孩子们讨论一下。
(3)水的重要性让孩子们知道:人类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水,每天大量消耗的水,包括饮用、洗涤、烹饪以及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水,生命和社会运行离不开水。
(4)实验环节通过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不同形态,例如蒸发实验、制冰实验等,使幼儿参与其中,促进观察和实验的能力的同时,对水形成更直观的理解。
3、总结(1)问答环节让孩子们表示自己对“水”的了解程度,通过问答的形式,检测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加深记忆。
(2)互动环节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分组完成小任务,例如每组小规模的有关水的实验,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学习和帮助,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
四、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设置科学知识内容、引入营造气氛、实验互动的环节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使幼儿在欢笑中探究科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百花园五口语交际:生活与科学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百花园五口语交际:生活与科学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221372be23482fb5da4c26.png)
作业:把生活中运用科学获得成功的故事,
或者违背科学规律遭遇挫折的事情写下了。
1、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2、要写出自己的发现、思考、尝试和感受。 3、语句要通畅,感受要真实。
8/2/2019
名人名言
爱迪生: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 巴甫洛夫: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居里夫人: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8/2/2019
百花园五
口语交际
:
会观 察
肯动 脑
勤思考 能表达
8/2/2019
防治牙齿:细嚼慢咽能充分调节口腔的生理机能。细嚼可以促使
牙龈表面角质变化,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牙龈的抗病能力。由于食物在口腔 中反复咀嚼,牙龈表面收到唾液的反复冲洗,增强了牙面的自洁作用,有利 于防止牙病
保护肠胃:细嚼慢咽可以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唾液里的蛋白质进入到
胃里以后,可以在胃里反应,生成一种蛋白膜,对胃起到保护作用。所以吃 饭时细嚼慢咽的人,一般不易得消化道溃肠病。
美容减肥:细嚼促进了面部肌肉活动,改善了局部的 血液循环,提高了肌肤的代谢作用,从而使面部皱纹减少, 面色红晕;还利于减肥
防癌助寿:人体的唾液腺在分泌唾液的同时,还分泌一种腮腺
激素,这种腮腺激素可被机体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具有抵抗机体组织老 化的作用。细嚼慢咽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在唾液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腮腺激素的分泌和吸收也同时增加,从而起到机体老化的作用。唾液 中的氧化酶和氧化物酶能消除某些致癌物质的毒性,起到防癌作用。
剧烈运动பைடு நூலகம்为什么不能马上 喝水?马上喝水?
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带走人体的部 分盐分。马上喝水,会增加汗水的排 除和血液循环的量,加重心脏的负担。
《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科学教案设计及课堂作业设计
![《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科学教案设计及课堂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11047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2.png)
科学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科技的发展。
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篇文章就来讨论一下科学教案设计及课堂作业设计。
一、科学教案设计1. 教学目的和重点科学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供应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可以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抽象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实际中,从而使学生积累知识更快、更深入。
在设计科学教案时,要确定教学目的和重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
2. 教学过程安排教学过程应该具备科学性、规律性、系统性,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包括引导学生的发现、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等。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探究和评价等。
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课堂作业设计1. 作业的类型作业的类型不只要灵活多样,还要具备难度适宜,量适当,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及不同程度的学习差异。
例如,要求学生观察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物,并描述它们的生命体征或日常行为,还可以让学生以这个当地的生物研究为例,让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编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展示等。
2. 作业的量和时间作业的时间和总量应当适当,并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相匹配。
例如,让学生每周进行培土和浇水等活动,并记录植物生长的情况,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植物的繁殖、剪枝和移栽等操作,实现植物生长的完整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验能力。
3. 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差异,同时要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为目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学习效果。
评价过程应当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和公正性,才能避免对学生造成不良的教育影响。
科学教育和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是衡量一个教育体系的重要指标,科学教案设计及课堂作业设计也是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口语交际《生活与科学》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生活与科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1d47cf4b35eefdc9d333b3.png)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百花园五《生活与科学》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生活与科学》口语交际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本课的设计把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以小组合作探究为载体,以交际活动为平台,激发学生双向互动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图体现真正意义的交际。
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思考、交流、评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发现生活中日常现象和科学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口头发言能力。
教育学生在发言时要做到举止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有条理地讲一件与科学有关的生活事件。
3、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育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态度诚恳,注意礼貌,有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在交流互动中,增长知识,增强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能有条理地讲一件与科学有关的生活事件。
教学难点:讲清楚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提前一周布置预习,提示学生搜集身边能够反映生活与科学息息相关的小窍门、小妙招等资料,并将自己的发言列一个简要的提纲。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同学们,学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要尊重自然,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这个道理,这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精神。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本节课我们将要谈论的话题就是“生活与科学”。
2、板书课题。
3、指名读“活动建议”,明确交际要求。
二、创设情境,引导交际1、动手做一做:静电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用尺子摩擦头发,然后去吸附桌面上备好的碎纸屑)2、动脑想一想:﹙1﹚吃饭时为什么要细嚼慢咽?﹙2﹚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不宜马上喝水?﹙3﹚穿衣服怎样搭配才好看?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饮食中有科学,运动中有科学,就连穿衣和睡觉都有科学。
科学地处理各种问题,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违背科学规律办事,往往会遭受挫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百花园五
《生活与科学》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生活与科学》口语交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本课的设计把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以小组合作探究为载体,以交际活动为平台,激发学生双向互动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图体现真正意义的交际。
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思考、交流、评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发现生活中日常现象和科学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口头发言能力。
教育学生在发言时要做到举止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有条理地讲一件与科学有关的生活事件。
3、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育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态度诚恳,注意礼貌,有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在交流互动中,增长知识,增强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能有条理地讲一件与科学有关的生活事件。
教学难点:
讲清楚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预习,提示学生搜集身边能够反映生活与科学息息相关的小窍门、小妙招等资料,并将自己的发言列一个简要的提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同学们,学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要尊重自然,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这个道理,这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精神。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本节课我们将要谈论的话题就是“生活与科学”。
2、板书课题。
3、指名读“活动建议”,明确交际要求。
二、创设情境,引导交际
1、动手做一做:静电是怎样产生的?
(让学生用尺子摩擦头发,然后去吸附桌面上备好的碎纸屑)
2、动脑想一想:
﹙1﹚吃饭时为什么要细嚼慢咽?
﹙2﹚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不宜马上喝水?
﹙3﹚穿衣服怎样搭配才好看?
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饮食中有科学,运动中有科学,就连穿衣和睡觉都有科学。
科学地处理各种问题,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违背科学规律办事,往往会遭受挫折。
那么,生活中你有没有运用科学获得成功的故事?或者违背科学规律遭遇挫折的事情呢?
三、联系生活,展开交际
1、学生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
2、小组交流
﹙1﹚内容要具体,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
﹙2﹚要讲出自己的发现、思考、尝试和感受。
﹙3﹚语句要通畅,感受要真实。
﹙4﹚互相交流时,要明确听与说的分工。
3、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4、全班交流
﹙1﹚各小组推荐优秀代表上台交流
﹙2﹚活动评价
①介绍的内容符合要求;(2分)
②发言有条理、有重点;(2分)
③能根据事例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2分)
④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2分)
⑤有疑问时,能做到礼貌提问。
(2分)
5、评选出本次活动的优胜者若干名,给予小红花的奖励。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互相交流了许多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事情,很多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今后遇事多动脑、勤思考,能够科学地处理各种问题,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更精彩!
板书设计:
生活与科学
运用科学取得成功
违背科学遭遇挫折
启示:应科学处理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