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陶瓷物化 第四章 陶瓷相图
合集下载
陶瓷的组成课件ppt
3、 沉积型粘土矿床:就是指风化了得粘土矿物借雨水或风力得搬运作用搬 离原母岩后,在低洼得地方沉积而成得矿床,称为二次粘土(也称沉积粘土或 次生粘土),如南安康垅,清远源潭。
粘土得种类不同,物理化学性能也各不相同。粘土可呈白、灰、黄、 红、黑等各种颜色。有得粘土疏松柔软且可在水中自然分散,有得粘土则 呈致密坚硬得块状。
c 、伊利石类 伊利石就是白云母经强烈得化学风化作用而转变为蒙脱石或高岭石过
程中得中间产物。组成成分与白云母相似,但比正常得白云母多SiO2与H2O 而少K2O。与高岭石比较,伊利石含K2O较多而含H2O较少。
9
3、颗粒组成
颗粒组成:粘土中含有得不同大小颗粒得体积百分比含量。 <1um得细颗粒愈多,则可塑性愈强,干燥收缩大,干后
通指粘土在烧结过程中所表现出得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及性能。 8、耐火度
耐火度就是耐火材料得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它表征材料无荷重时抵 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得性能。
15
(四) 粘土在陶瓷生产中得作用
1)黏土得可塑性就是陶瓷坯泥赖以成形得基础。 2)黏土使注浆泥料与釉料具有悬浮性与稳定性。 3)黏土一般呈细分散颗粒,同时具有结合性。 4)黏土就是陶瓷坯体烧结时得主体,黏土中得Al2O3含量与杂质 含量就是决定陶瓷坯体得烧结程度、烧结温度与软化温度得主 要因素; 5)黏土就是形成陶器主体结构与瓷器中莫来石晶体得主要来源 。
电绝缘性。
(4)CaO、MgO、K2O、Na2O:降低烧结温度,缩小烧结范围。
(5) H2O、有机质:可提高可塑性,但收缩大。
7
2、粘土得矿物组成
粘土很少由单一矿物组成,而就是多种微细矿物得混合体。因此,粘土 所含各种微细矿物得种类与数量就是决定其工艺性能得主要因素。
粘土得种类不同,物理化学性能也各不相同。粘土可呈白、灰、黄、 红、黑等各种颜色。有得粘土疏松柔软且可在水中自然分散,有得粘土则 呈致密坚硬得块状。
c 、伊利石类 伊利石就是白云母经强烈得化学风化作用而转变为蒙脱石或高岭石过
程中得中间产物。组成成分与白云母相似,但比正常得白云母多SiO2与H2O 而少K2O。与高岭石比较,伊利石含K2O较多而含H2O较少。
9
3、颗粒组成
颗粒组成:粘土中含有得不同大小颗粒得体积百分比含量。 <1um得细颗粒愈多,则可塑性愈强,干燥收缩大,干后
通指粘土在烧结过程中所表现出得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及性能。 8、耐火度
耐火度就是耐火材料得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它表征材料无荷重时抵 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得性能。
15
(四) 粘土在陶瓷生产中得作用
1)黏土得可塑性就是陶瓷坯泥赖以成形得基础。 2)黏土使注浆泥料与釉料具有悬浮性与稳定性。 3)黏土一般呈细分散颗粒,同时具有结合性。 4)黏土就是陶瓷坯体烧结时得主体,黏土中得Al2O3含量与杂质 含量就是决定陶瓷坯体得烧结程度、烧结温度与软化温度得主 要因素; 5)黏土就是形成陶器主体结构与瓷器中莫来石晶体得主要来源 。
电绝缘性。
(4)CaO、MgO、K2O、Na2O:降低烧结温度,缩小烧结范围。
(5) H2O、有机质:可提高可塑性,但收缩大。
7
2、粘土得矿物组成
粘土很少由单一矿物组成,而就是多种微细矿物得混合体。因此,粘土 所含各种微细矿物得种类与数量就是决定其工艺性能得主要因素。
陶瓷物化第四章陶瓷相图详解.ppt
F=C-P+2 凝聚态系统的相律:不含气相或气相可忽略的系统称为凝聚态系统。压
力基本不影响凝聚态系统的平衡状态,n=1。 相律: F=C-P+1
第二节 单元系统
单元系统只有一个组分,即独立组分C=1。 根据相律: F = C-P + 2 =1-P+2 F=3-P
Pmax= 3-0 = 3,单元系统中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三相共存点为无 变量点,系统为无变量状态。系统相数最少为1,单元系统最大自由 度为2。温度和压力是单元相图中两个独立变量,用温度和压力的二 维图表示单元系统的相平衡与二者的关系。
p=3 f=0
E(液相消失)[O , A+C]
1
b
T
M
a
L
L+A E A+C
P D
L+C
L+B
J
F
B+C
L C
B
A
C
B
• 同理可分析组成1的冷却过程。在转熔点P处,
L+BC时,L先消失,固相组 成点为D和F,其含量 由D、J、 F三点相对位置求出。P点是回吸点又是析晶终点。
4 低共熔点温度以下有化合物生成与分解的二元相图
α-石英 870α℃-鳞石英 1470℃α-方石英
573℃
163℃
180~270℃
β-石英
β-鳞石英 117℃
β-方石英
γ-鳞石英
二、 相律:
平衡体系中,自由度F、组分C和相数p的规律。
Gibbs提出,系统平衡时:
F C-P+n F : 自由度数,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等可能影响系统平衡
状态的变量,在一定数量内任意变化而不引起旧相消失 或新相产生的独立变量的数目。 C:独立组分数,构成平衡物系所有各相所需最少组分数。 P :相数。 n :影响系统平衡的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等。 通常,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压力,一般相律表示为:
力基本不影响凝聚态系统的平衡状态,n=1。 相律: F=C-P+1
第二节 单元系统
单元系统只有一个组分,即独立组分C=1。 根据相律: F = C-P + 2 =1-P+2 F=3-P
Pmax= 3-0 = 3,单元系统中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三相共存点为无 变量点,系统为无变量状态。系统相数最少为1,单元系统最大自由 度为2。温度和压力是单元相图中两个独立变量,用温度和压力的二 维图表示单元系统的相平衡与二者的关系。
p=3 f=0
E(液相消失)[O , A+C]
1
b
T
M
a
L
L+A E A+C
P D
L+C
L+B
J
F
B+C
L C
B
A
C
B
• 同理可分析组成1的冷却过程。在转熔点P处,
L+BC时,L先消失,固相组 成点为D和F,其含量 由D、J、 F三点相对位置求出。P点是回吸点又是析晶终点。
4 低共熔点温度以下有化合物生成与分解的二元相图
α-石英 870α℃-鳞石英 1470℃α-方石英
573℃
163℃
180~270℃
β-石英
β-鳞石英 117℃
β-方石英
γ-鳞石英
二、 相律:
平衡体系中,自由度F、组分C和相数p的规律。
Gibbs提出,系统平衡时:
F C-P+n F : 自由度数,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等可能影响系统平衡
状态的变量,在一定数量内任意变化而不引起旧相消失 或新相产生的独立变量的数目。 C:独立组分数,构成平衡物系所有各相所需最少组分数。 P :相数。 n :影响系统平衡的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等。 通常,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压力,一般相律表示为:
陶瓷工艺学-第四章 釉层的性质-2节
4.1.1.4 烧结
烧结是指将粉末状态的物质经过加热转化为具有一定强度的 凝集块状物质的过程。本质:降低颗粒表面能的过程。
4.1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4.1.1 釉料加热时的变化
4.1.1.5 熔融
由于温度升高,最初出现的液相由固相反应逐渐转变为有 液相参与,不断溶解釉料成分,最终使液相量不断增加,绝大
(1) 配方控制 • 提高釉的始熔温度; • 增加釉中熔剂含量,降低釉的高温粘度; • 合理选择原料: 选择不产生气体的原料或熔块釉; 选择有利于气体排除的原料;(排气温度低的原料)
(2)烧成过程控制 • 低温阶段:加强通风,中火保温。 • 高温阶成过程的反应
4.1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4.1.3 釉层中气泡的产生 4.1.3.2气泡对釉面性能的影响
(1) 对外观性能的影响: •干燥后的釉层透气性较差,坯体孔隙中的气体不易排出,而在 高温时坯中气体通过釉面而产生气泡。 •在施釉时将一部分气体封闭在釉层中,也会产生气泡,或者在 釉中加入一些添加剂而引入气泡。 •釉层厚度增加,气泡增多。 •快速烧成时,坯釉中气体来不及排出,被已烧融并硬化的釉层 封闭在其中形成气泡。
4.3 釉层的显微结构
4.3.2 乳浊釉
(2)钛乳浊釉 •低温乳浊釉,TiO2: • <900℃时 以锐钛矿形式析出 釉白中带青,搪瓷的煅烧温 度 >900℃时 以金红石矿形式析出 釉白中带黄。 •研究改变显微结构 控制釉中晶体的种类、数量与大小,提高 钛釉的烧成温度,让TiO2与碱金属氧化物生成复合硅酸盐或钛 酸 盐 作 为 新 的 乳 浊 相 。 如 : CaO·TiO2·SiO2 , CaO·TiO2 MgO·2TiO2等。
4.1.3.3 气泡的克服方法
(3)釉浆制备过程工艺控制 • 釉料不要磨得太细; • 在釉浆中加入消泡剂: 例如:在釉浆中加入PVA时,虽然提高了釉浆的施釉性 能(粘接作用),但是在搅拌中回出现泡沫; 加入0.01-0.05%(PVA为基准)的辛醇或磷酸三丁酯。
烧结是指将粉末状态的物质经过加热转化为具有一定强度的 凝集块状物质的过程。本质:降低颗粒表面能的过程。
4.1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4.1.1 釉料加热时的变化
4.1.1.5 熔融
由于温度升高,最初出现的液相由固相反应逐渐转变为有 液相参与,不断溶解釉料成分,最终使液相量不断增加,绝大
(1) 配方控制 • 提高釉的始熔温度; • 增加釉中熔剂含量,降低釉的高温粘度; • 合理选择原料: 选择不产生气体的原料或熔块釉; 选择有利于气体排除的原料;(排气温度低的原料)
(2)烧成过程控制 • 低温阶段:加强通风,中火保温。 • 高温阶成过程的反应
4.1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4.1.3 釉层中气泡的产生 4.1.3.2气泡对釉面性能的影响
(1) 对外观性能的影响: •干燥后的釉层透气性较差,坯体孔隙中的气体不易排出,而在 高温时坯中气体通过釉面而产生气泡。 •在施釉时将一部分气体封闭在釉层中,也会产生气泡,或者在 釉中加入一些添加剂而引入气泡。 •釉层厚度增加,气泡增多。 •快速烧成时,坯釉中气体来不及排出,被已烧融并硬化的釉层 封闭在其中形成气泡。
4.3 釉层的显微结构
4.3.2 乳浊釉
(2)钛乳浊釉 •低温乳浊釉,TiO2: • <900℃时 以锐钛矿形式析出 釉白中带青,搪瓷的煅烧温 度 >900℃时 以金红石矿形式析出 釉白中带黄。 •研究改变显微结构 控制釉中晶体的种类、数量与大小,提高 钛釉的烧成温度,让TiO2与碱金属氧化物生成复合硅酸盐或钛 酸 盐 作 为 新 的 乳 浊 相 。 如 : CaO·TiO2·SiO2 , CaO·TiO2 MgO·2TiO2等。
4.1.3.3 气泡的克服方法
(3)釉浆制备过程工艺控制 • 釉料不要磨得太细; • 在釉浆中加入消泡剂: 例如:在釉浆中加入PVA时,虽然提高了釉浆的施釉性 能(粘接作用),但是在搅拌中回出现泡沫; 加入0.01-0.05%(PVA为基准)的辛醇或磷酸三丁酯。
物化相平衡
两相平衡线上的相变过程 在两相平衡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可能有三种 情况。如OA线上的P点: (1)处于f点的纯水, 保持温度不变,逐步减 小压力,在无限接近于P 点前,气相尚未形成, 体系自由度为2。用升压 或降温的办法保持液相 不变。
(2)到达P点时,气相出现,在气-液两相平 衡时,f =1。压力与温度只有一个可变。
g l 平衡 g s平衡 l(1) l(2)平衡 ssol.平衡
相平衡在冶金和钢铁生产和研究中也有着 非常重要的应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熔盐体系(主 要是硅酸盐如水泥,陶瓷,炉渣,耐火粘土,石英岩 等),天然盐类(如岩盐,盐湖等)以及一些工业合成 品都是重要的多相系统.多相平衡的知识对上述 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压力平衡条件 达到平衡时各相的压力相等 pα=pβ=pγ=·=pФ · ·
(3) 相平衡条件 任一物质B在各相中的化学势相等,相 变化达到平衡
B B γ Fra bibliotek Φ B B(4) 化学平衡条件 化学变化达到平衡
BB 0 B
相律(phase rule):
蒸馏与精馏
二组分体系相律的表达式为
f=2-+2=4-
当 f = 0, = 4,即体系最多可有四相共存。 如NaCl与水构成体系,在一定条件下NaCl(s)、 冰、溶液和水蒸气四相平衡共存。 体系中至少须有一相。当 = 1, f = 3,即体系 最多可有三个独立变量。若保持一个因素为常量, 相图可用平面图表示,即T-x图、p-x图、T-p图。
冰点温度比三相点温度低0.01K,是由两种 因素造成的:
(1)因外压增加,使凝固点下降0.00748K;
(2)因水中溶有空气,使凝固点下降0.00241K 。
材料科学基础第四张相平衡与相图(2)
以含Ni=30%的Cu-Ni合金为例: 以含Ni=30%的Cu-Ni合金为例: Ni=30% 合金为例 t1以上:单相的L, 冷却时只 t 以上:单相的L, 是降温不发生状态的变化. 是降温不发生状态的变化. 是降温不发生状态的变化
冷到t1:发生匀晶转变,凝固 冷到t 发生匀晶转变, 冷到 出固溶体α1 (含高熔点组元 出固溶体α 出固溶体 Ni较多),而液相的成分为L1 Ni较多),而液相的成分为 Ni较多),而液相的成分为L 与合金的成分相同. 与合金的成分相同. 与合金的成分相同 t1温度下相的相平衡关系为 t L1→α1 . 运用杠杆定律得出的α1量很少, 运用杠杆定律得出的α 运用杠杆定律得出的 量很少, 几乎为另,此时结晶刚刚开始. 几乎为另, 几乎为另 此时结晶刚刚开始.
固溶体平衡凝固时液,固两相相对量 固溶体平衡凝固时液, 固溶体平衡凝固时液 的变化:可以用杠杆定律确定. 的变化: 的变化 可以用杠杆定律确定.
固溶体合金平衡凝固示意图
⑶ 有极值的匀晶相图
具有极小点或极大点的匀晶 具有极小点或极大点的匀晶 相图. 相图. 相图 对应极点处液固两相的成分 对应极点处液固两相的成分 相同,其凝固过程为等温反应. 相同, 相同 其凝固过程为等温反应. 应用相律时要予以修正,因为 应用相律时要予以修正, 应用相律时要予以修正 该处的化学成分不变,所以确 该处的化学成分不变, 该处的化学成分不变 定系统状态的变数就减少一个, 定系统状态的变数就减少一个, 定系统状态的变数就减少一个 即 f=2-2=0. 极大点的匀晶相图比较少见. 极大点的匀晶相图比较少见. 极大点的匀晶相图比较少见
⑵平衡凝固 平衡凝固:凝固过程是在极其缓慢冷 平衡凝固: 却条件下凝固. 却条件下凝固. 平衡组织:在极其缓慢冷却条件下凝 平衡组织: 固所得到的组织. 固所得到的组织. 因速度十分缓慢, 因速度十分缓慢,原子能够进行充分扩 散,在凝固过程的每一时刻都能达到完 全的相平衡. 全的相平衡. 以含Ni=30% Cu-Ni合金为例 Ni=30%的 合金为例, 以含Ni=30%的Cu-Ni合金为例,来分析单 相固溶体合金的平衡凝固过程. 相固溶体合金的平衡凝固过程.
第九课 陶瓷材料概述
若四面体长程有序连接,则 形成晶态SiO2。
陶瓷材料的相组成
陶瓷是多晶固体材料 晶体相、玻璃相和气相(气孔)
晶体相
➢ 主要组成相,为某些固溶体或化合物,由离子键或共 价键结合而成 ➢ 晶体相的结构、数量和分布决定陶瓷的性能:高熔点、 高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高绝缘性、高脆性 ➢ 可分为主晶相、次晶相及第三晶相 ➢ 主要有含氧酸盐(如硅酸盐、钛酸盐、锆酸盐等), 氧化物(如Al2O3、MgO等)和非氧化物(如碳化物、氮 化物等)
ThO2, UO2, CeO2, BaF2, PbF2, SrF2等
A2B3型晶体的结构
✓ 典型的A2B3型化合物是刚玉(α-Al2O3), 它具有简单六方点阵。O2-构成密排六方结构, 而Al3+位于该结构的八面体间隙中。
✓ Al3+只占据八面体间隙总数的三分之二, 其余三分之一间隙是空着的;而且, Al3+ (同类离子)必须尽量远离。
NaI, MgO, CaO, SrO, BaO, CdO, CoO, MnO, FeO, NiO, TiN, LaN, ScN, CrN, ZrN等
氯化铯型(cesium chloride,CsCl)结构
CsCl型结构:具有简单立方点 阵,一种离子占据晶胞的结点, 另一种离子占据体心
常用陶瓷材料中具有这种结构的很少。
闪锌矿型(zinc blende,ZnS)结构
ZnS型结构:具有面心立方点阵, 其中较大的S2-占据FCC点阵晶 胞的结点,较小的Zn2+占据四 个不相连的四面体间隙
GaAs, InAs, AlP, InSb等
AB2型晶体的结构
CaF2(萤石)型结构
CaF2型结构:具有面心立方点阵, 其中小离子Ca2+占据FCC点阵的 结点,大离子F-占据所有的四面 体间隙 或者:看成Ca2+位于F-的六面体 中心
陶瓷材料的相组成
陶瓷是多晶固体材料 晶体相、玻璃相和气相(气孔)
晶体相
➢ 主要组成相,为某些固溶体或化合物,由离子键或共 价键结合而成 ➢ 晶体相的结构、数量和分布决定陶瓷的性能:高熔点、 高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高绝缘性、高脆性 ➢ 可分为主晶相、次晶相及第三晶相 ➢ 主要有含氧酸盐(如硅酸盐、钛酸盐、锆酸盐等), 氧化物(如Al2O3、MgO等)和非氧化物(如碳化物、氮 化物等)
ThO2, UO2, CeO2, BaF2, PbF2, SrF2等
A2B3型晶体的结构
✓ 典型的A2B3型化合物是刚玉(α-Al2O3), 它具有简单六方点阵。O2-构成密排六方结构, 而Al3+位于该结构的八面体间隙中。
✓ Al3+只占据八面体间隙总数的三分之二, 其余三分之一间隙是空着的;而且, Al3+ (同类离子)必须尽量远离。
NaI, MgO, CaO, SrO, BaO, CdO, CoO, MnO, FeO, NiO, TiN, LaN, ScN, CrN, ZrN等
氯化铯型(cesium chloride,CsCl)结构
CsCl型结构:具有简单立方点 阵,一种离子占据晶胞的结点, 另一种离子占据体心
常用陶瓷材料中具有这种结构的很少。
闪锌矿型(zinc blende,ZnS)结构
ZnS型结构:具有面心立方点阵, 其中较大的S2-占据FCC点阵晶 胞的结点,较小的Zn2+占据四 个不相连的四面体间隙
GaAs, InAs, AlP, InSb等
AB2型晶体的结构
CaF2(萤石)型结构
CaF2型结构:具有面心立方点阵, 其中小离子Ca2+占据FCC点阵的 结点,大离子F-占据所有的四面 体间隙 或者:看成Ca2+位于F-的六面体 中心
陶瓷中的马氏体相变
l、c、t和m分别表示液相、立方相,正方相和单斜相
对ZrO2陶瓷中的t-M相变,列出以下表达式:
∆������ ������→������ = ∆������������������→������ + ∆������������������������ + ∆������������������������ + ∆������������������������
A
纯ZrO2陶瓷难以烧结致密
t-M相变过程中,伴随4% 体积膨胀 ➢ 陶瓷开裂 ➢ 部分t相受到基体阻碍无法发成相变留到室温
B
添加稳定剂
降低t-M相变起始温度 更多t相保留到室温
图3.3:A: ZrO2-CeO2相图[8] B:8CeO2-0.5Y2O3-ZrO2自由能 随温度的变化关系[9]
Page 5
ZrO2陶瓷中的马氏体相变
• ZrO2陶瓷相变特征 • ZrO2陶瓷马氏体相变的热力学描述 • ZrO2陶瓷相变增韧的原理及应用
ZrO2陶瓷相变主要特征
图3.1[4] : ZrO2 常见相结构示意图
ZrO2陶瓷有三种常见的相结构
常温下:单斜相结构 m-ZrO2; 1175℃后:四方相结构 t-ZrO2; 2370℃-2680℃:立方相结构 c-ZrO2 其中;最常用到的是 t-m相变
Page 2ZrO2陶瓷相 Nhomakorabea主要特征
图3.2[6] : ZrO2相变中的表面浮突
ZrO2陶瓷 t-m相变的特征
Wolten[5]等人首先发现了ZrO2陶瓷 t-m相变过程中具有: 无扩散 热滞 变温 特性 并首次提出该相变为马氏体相变;
Fehrenbacher[6]等人观察到了相变过程中的:
对ZrO2陶瓷中的t-M相变,列出以下表达式:
∆������ ������→������ = ∆������������������→������ + ∆������������������������ + ∆������������������������ + ∆������������������������
A
纯ZrO2陶瓷难以烧结致密
t-M相变过程中,伴随4% 体积膨胀 ➢ 陶瓷开裂 ➢ 部分t相受到基体阻碍无法发成相变留到室温
B
添加稳定剂
降低t-M相变起始温度 更多t相保留到室温
图3.3:A: ZrO2-CeO2相图[8] B:8CeO2-0.5Y2O3-ZrO2自由能 随温度的变化关系[9]
Page 5
ZrO2陶瓷中的马氏体相变
• ZrO2陶瓷相变特征 • ZrO2陶瓷马氏体相变的热力学描述 • ZrO2陶瓷相变增韧的原理及应用
ZrO2陶瓷相变主要特征
图3.1[4] : ZrO2 常见相结构示意图
ZrO2陶瓷有三种常见的相结构
常温下:单斜相结构 m-ZrO2; 1175℃后:四方相结构 t-ZrO2; 2370℃-2680℃:立方相结构 c-ZrO2 其中;最常用到的是 t-m相变
Page 2ZrO2陶瓷相 Nhomakorabea主要特征
图3.2[6] : ZrO2相变中的表面浮突
ZrO2陶瓷 t-m相变的特征
Wolten[5]等人首先发现了ZrO2陶瓷 t-m相变过程中具有: 无扩散 热滞 变温 特性 并首次提出该相变为马氏体相变;
Fehrenbacher[6]等人观察到了相变过程中的:
第四章 陶瓷中的扩散 4.3
陶瓷的烧结 烧结与扩散 第四章 陶瓷的烧结与扩散
4.3 固相烧结过程及机理 一、烧结初期
1、模型问题 、
4.3.3 固相烧结初期
烧结初期,通常采用的模型有三种:其中一种是球体一平板模型; 烧结初期,通常采用的模型有三种:其中一种是球体一平板模型; 另外两种是双球模型。加热烧结时, 另外两种是双球模型。加热烧结时,质点按各种传质方式向接触点处 迁移而形成颈部,这时双球模型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颈部的增 迁移而形成颈部,这时双球模型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颈部的增 长并不引起两球中心距离的缩短,如下图 ,另一种则是随着颈部的 长并不引起两球中心距离的缩短,如下图(a),另一种则是随着颈部的 增长两球中心距离缩短,如图 。 增长两球中心距离缩短,如图(b)。
陶瓷的烧结 烧结与扩散 第四章 陶瓷的烧结与扩散
4.3 固相烧结过程及机理
向扩散到界面上消失。 向扩散到界面上消失。
空位浓度差
4.3.3 固相烧结初期
令颈部表面作为空位源,质点从颗粒间界扩散到颈部表面, 令颈部表面作为空位源,质点从颗粒间界扩散到颈部表面,空位反
陶瓷的烧结 烧结与扩散 第四章 陶瓷的烧结与扩散
4.3 固相烧结过程及机理
烧结过程推动力
4.3.2 固相烧结过程
证明: 证明: γ GB 比 γ SV
愈小愈易烧结,反之难烧结 愈小愈易烧结,
γ GB 晶界能 ) (其中 γ SV 表面能
∆ (γA ) = ∆γA + γ∆A
A = π x3 / r V = πx 4 / 2r
ρ = x 2 / 2r
A = π 2 x3 / r V = πx 4 / 2r
ρ = x 2 / 4r
陶瓷材料的结构.pptx
能
综上所述,金
属材料的成分、 工艺、组织结构 和性能之间有着 密切的关系。
图2-11 两种晶粒大小不同的纯铁示意图
第12页/共35页
2.2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2.2.1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 1.大分子链的构成 • (1)化学组成 • 组成大分子链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氧,
另外还有氮、氯、氟、硼、硅、硫等,其中碳 是形成大分子链的主要元素。 • 大分子链根据组成元素不同可分为三类,即碳 链大分子、杂链大第13分页/共子35和页 元素链大分子。
2.晶面与晶向
图2-2 立方晶格中的一些晶面
第2页/共35页
3.金属晶体的类 (型1)体心立方晶格 (2)面心立方晶格 (3)密排六方晶格
图2-3 体心立方晶胞
图2-4 面心立方晶胞
第3页/共35页
图2-5 密排六方晶胞
2.1.2 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
1.单晶体和多晶体
图2-6 单晶体和多晶体结构示意图
图2-20 蠕变前、后分子构象变化示意图 ●应力松弛 如图2-21所示。
图2-21 应力松弛过程中分子构象变化示意图
第22页/共35页
●滞后与内耗 高聚物受周期性载荷时,产生 伸-缩的循环应变,如图2-22所示。
图2-22 橡胶在一个承载周期中的应力-应变曲线
第23页/共35页
图2-23可以看出高聚物的变形特点。A点为 初始状态,B点为屈服点,C点为断裂点。
第25页/共35页
陶瓷的典型组织结构包括: 晶体相(莫来石和石英) 玻璃相 气相
1.晶体相
(1)硅酸盐
硅酸盐基本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①构成硅酸盐的基本单元为硅氧四面 体结构,如图2-24所示; ②硅氧四面体只能通过共用顶角而相 互结合; ③ Si4+通过 O2-结合, Si—O—Si 的结合键在氧上的键角接近于145° ; ④稳定的硅酸盐结构中,硅氧四面体 采取最高空 间维数互相结合; ⑤硅氧四面体采取比较紧密的结构结 合; ⑥同一结构中硅氧四面体最多只相差 1个氧原子。
综上所述,金
属材料的成分、 工艺、组织结构 和性能之间有着 密切的关系。
图2-11 两种晶粒大小不同的纯铁示意图
第12页/共35页
2.2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2.2.1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 1.大分子链的构成 • (1)化学组成 • 组成大分子链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氧,
另外还有氮、氯、氟、硼、硅、硫等,其中碳 是形成大分子链的主要元素。 • 大分子链根据组成元素不同可分为三类,即碳 链大分子、杂链大第13分页/共子35和页 元素链大分子。
2.晶面与晶向
图2-2 立方晶格中的一些晶面
第2页/共35页
3.金属晶体的类 (型1)体心立方晶格 (2)面心立方晶格 (3)密排六方晶格
图2-3 体心立方晶胞
图2-4 面心立方晶胞
第3页/共35页
图2-5 密排六方晶胞
2.1.2 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
1.单晶体和多晶体
图2-6 单晶体和多晶体结构示意图
图2-20 蠕变前、后分子构象变化示意图 ●应力松弛 如图2-21所示。
图2-21 应力松弛过程中分子构象变化示意图
第22页/共35页
●滞后与内耗 高聚物受周期性载荷时,产生 伸-缩的循环应变,如图2-22所示。
图2-22 橡胶在一个承载周期中的应力-应变曲线
第23页/共35页
图2-23可以看出高聚物的变形特点。A点为 初始状态,B点为屈服点,C点为断裂点。
第25页/共35页
陶瓷的典型组织结构包括: 晶体相(莫来石和石英) 玻璃相 气相
1.晶体相
(1)硅酸盐
硅酸盐基本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①构成硅酸盐的基本单元为硅氧四面 体结构,如图2-24所示; ②硅氧四面体只能通过共用顶角而相 互结合; ③ Si4+通过 O2-结合, Si—O—Si 的结合键在氧上的键角接近于145° ; ④稳定的硅酸盐结构中,硅氧四面体 采取最高空 间维数互相结合; ⑤硅氧四面体采取比较紧密的结构结 合; ⑥同一结构中硅氧四面体最多只相差 1个氧原子。
4陶瓷物化陶瓷相图详解
单斜ZrO2 ::11200000CCoo 四方ZrO2 噲垐: 2垐垐370C垎 o垐 立方ZrO2
单斜与四方之间的晶型转变伴有显 著的体积变化,加热和冷却过程中 容易引起ZrO2陶瓷开裂。 加入6-8%CaO和15%Y2O3可以获得 稳定立方晶型ZrO2。
四、β-C2S的多晶转变
第四章 陶瓷相图
相平衡:物质在多相体系中的平衡问题。 研究多相系统的状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等)随着温度、压
力、组分浓度、电场、磁场等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一个多相系统 平衡时,自由能处于最低状态。 相图:反映系统在一定组成、温度、压力的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 相的种类、数量和含量。 陶瓷组分与性能分析、设计,确定材料配方,选择陶瓷烧结温度, 选择烧结助剂等。
•在一定热力学条件下,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需要时间。硅酸盐熔体 即使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其粘度也很大,其扩散能力很有限,要达 到一定条件下的热力学平衡状态,所需时间比较长。
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统中,常出现热力学非平衡态,介稳态。例如,方 石英从高温冷却时,容易转变为介稳态的β-方石英,而不是低温稳 定的鳞石英和石英。
4、熔融状态的SiO2由于粘度很大,冷却时往往成为过冷的液相--石英玻璃。 虽然它是介稳态,由于粘度很大在常温下可以长期不变。如果在1000℃以上持 久加热,也会产生析晶。熔融状态的SiO2,只有极其缓慢的冷却,才会在 1713℃可逆地转变为-方石英。
三、ZrO2系统相图
氧化锆晶体有三种晶型:单斜、四方和立方
α-石英 870α℃-鳞石英 1470℃α-方石英
573℃
163℃
180~270℃
β-石英
β-鳞石英 117℃
β-方石英
γ-鳞石英
二、 相律:
单斜与四方之间的晶型转变伴有显 著的体积变化,加热和冷却过程中 容易引起ZrO2陶瓷开裂。 加入6-8%CaO和15%Y2O3可以获得 稳定立方晶型ZrO2。
四、β-C2S的多晶转变
第四章 陶瓷相图
相平衡:物质在多相体系中的平衡问题。 研究多相系统的状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等)随着温度、压
力、组分浓度、电场、磁场等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一个多相系统 平衡时,自由能处于最低状态。 相图:反映系统在一定组成、温度、压力的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 相的种类、数量和含量。 陶瓷组分与性能分析、设计,确定材料配方,选择陶瓷烧结温度, 选择烧结助剂等。
•在一定热力学条件下,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需要时间。硅酸盐熔体 即使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其粘度也很大,其扩散能力很有限,要达 到一定条件下的热力学平衡状态,所需时间比较长。
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统中,常出现热力学非平衡态,介稳态。例如,方 石英从高温冷却时,容易转变为介稳态的β-方石英,而不是低温稳 定的鳞石英和石英。
4、熔融状态的SiO2由于粘度很大,冷却时往往成为过冷的液相--石英玻璃。 虽然它是介稳态,由于粘度很大在常温下可以长期不变。如果在1000℃以上持 久加热,也会产生析晶。熔融状态的SiO2,只有极其缓慢的冷却,才会在 1713℃可逆地转变为-方石英。
三、ZrO2系统相图
氧化锆晶体有三种晶型:单斜、四方和立方
α-石英 870α℃-鳞石英 1470℃α-方石英
573℃
163℃
180~270℃
β-石英
β-鳞石英 117℃
β-方石英
γ-鳞石英
二、 相律:
4第四章 多元系相平衡及相图 2
液体:可以是一个相(完全互溶),也可是两个相(有限互溶);
固体:形成固溶体为一相;其它情况下,一种固体物质就是一个相。
相数
一个体系中所含相的数目称为相数,以 P 表示。
体系可分为:单相体系(P=1),二相体系(P=2),三相体系(P=3) 含有两个相以上的体系,统称为多相体系
冶金物理化学
辽宁科技大学 2013
4.2 二元相图基本知识归纳 相图(Phase diagram),也称相态图、相平衡 状态图等,是用来表示相平衡体系中相的关系,反
映物质间的相平衡规律,描述平衡组成与一些参数
(如温度、压力)之间关系的图形,是体系热力学 函数在满足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的几何轨迹。它是冶 金、材料、化工等学科重要的理论基础,具有很重 要的地位,至今研究仍十分活跃,尤其是在矿物学 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零变系:
f = 0 的平衡体系
即:纯A的熔点是一个确定的值,不会变。同理,纯B的熔
点也是零变系,也是一定值,图示为一个确定的点。
冶金物理化学
辽宁科技大学 2013
【例】对A-B二元合金的自由度分析
2)A—B二元合金的熔点 这时仍是液-固两相平衡,但: 组元数C=2(A+B),共存相数P=2(S and L),所以,按减相律: 单变系: f=1的平衡体系
K
pCO 2
1/ 2 pCO pO 2
因为在 1500K 下,有一个平衡常 数 K 描述这一平衡,即说有 1 个平 衡限制条件: R1=1,而独立组元数
为:C =N-R1-R2 = 3-1-0 = 2
即在(CO,O2及CO2)三者中,知道其中二组 分的量,就可以借助K 求另一组分的量(分压)
独立组元数:独立组元的数目,以C表示
第四章陶瓷的烧成ppt课件
2021/4/17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
发热元件
电炉按炉温的高低可以 分为低温(工作温度低于 700℃)、中温(工作温度为 700—1250℃)和高温(工作 温度大于1250℃)三类。炉 温在1200℃以下,通常采用 镍铬丝、铁铬钨丝,炉温为 1350—1400℃时采用硅碳棒; 炉温为1600℃可采用二硅化 钼棒为电热体。
颗粒尺寸分布对最终烧结样品密度的影响可以通过分 析有关的动力学过程 来研究,即分析由不同尺寸分布的坯体内部,在烧结过程 中“拉出气孔”(pore drag)和晶粒生长驱动力之间力的平 衡作用。
研究表明,较小的颗粒尺寸分布范围是获取高烧结密度 的必要条件。
2021/4/17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影响陶瓷材料烧结的工艺参数
2021/4/17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
三、梭式窑(drawer kiln)
2021/4/17
梭式窑结构示意图 1-窑室;2-窑墙;3-窑顶;4-烧嘴;5-升降窑门; 6-支烟道;7-窑车;8-轨道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
2021/4/17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
三、梭式窑(drawer kiln)
2021/4/17
(1)烧成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烧成温度是指陶瓷坯体烧成时获得最优性质时的相应 温度,即操作时的止火温度。
烧成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晶粒尺寸和数量。对固相扩 散或液相重结晶来说,提高烧成温度是有益的。然而过高 的烧成温度对特瓷来说,会因总体晶粒过大或少数晶粒猛 增,破坏组织结构的均匀性,因而产品的机电性能变差。
钟罩窑。
一、电炉 电炉(electric furnace)是电热窑炉的总称。一般
是通过电热元件把电能转变为热能,可分为电阻炉、 感应炉、电弧炉等。
陶瓷材料简要介绍资料.pptx
碳化硅陶瓷
碳化硅陶瓷在碳化物陶瓷中应用最广泛。其密度为 3.2×103kg·m-3,弯曲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200~250MPa 和1000~1500MPa,硬度为莫氏9.2。
特点:热导率高,而热膨胀系数小。 应用:常用于制作加热组件、石墨表面保护层及砂轮和 磨料等。
第41页/共44页
碳化硅陶瓷用于制造火箭喷嘴、 浇注金属的喉管、热电偶套管、炉 管、燃气轮机叶片及轴承,泵的密 封圈、拉丝成型模具等。
性能:Al2O3含量越高,性能越好, 氧化铝陶瓷的性能
牌号
85瓷 96瓷 99瓷
Al2O3 (%)
85 96 99
相对 密度 3.45 3.72
3.90
硬度 抗压强 (莫氏) 度Mpa
9
1800
9
2000
9
2500
抗拉强 度Mpa
150 180 250
第26页/共44页
应用
化学稳定性:A12O3陶瓷与大多数熔融金属不发生反映,只 有Mg, Ca,Zr和Ti在一定温度以上对其有还原作用;热的硫 酸能溶解A12O3,热的HCl, HF对其也有一定腐蚀作用。 可作为耐酸泵叶轮、泵体、泵盖、轴套,输送酸的管道 内衬和阀门
P<PC(左)和P>PC(右)时压痕
(以PC作为可是压痕产生裂纹的临界负荷)
2024/9/30
19
第20页/共44页
压痕法
K IC
1
Ha 2
H
E
2
5
0.055
• lg8.4
a c
KIC是断裂韧性 φ为一常数,约等于3
HV是维氏硬度
a为压痕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c为表面裂纹长度的一半
第21页/共44页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陶瓷工艺学》第四章 陶瓷的显微结构与性质PPT课件
构成:透明玻璃、少量晶体和气泡。
1.1 透明玻璃 硅酸盐玻璃、含磷酸盐或氧化铅的硅酸盐玻璃。
1.2 晶体 1)残余晶体:石英、粘土残骸、云母残骸。 2)析出晶体:莫来石、钙长石、辉石类矿物等。
1.3 气泡 1)气泡的形成
釉层物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气体;坯体内部高温下发 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2)气泡的克服 A)坯、釉料中少用或不用高温分解出气体的原料,石英颗粒细 B)釉料的始熔温度高,烧成温度不宜太高,保温时间延长; C)高温素烧,低温釉烧,采用熔块釉。
细晶粒提高强度机理:
1. 晶粒愈细小,比表面积愈大,晶界愈多,裂纹扩展阻力愈大 2. 粗大晶粒应力集中效应明显。 3. 晶粒愈大,非等轴晶系晶体各向异性表现愈明显。
高石英质高强度瓷,石英粒度10~30um为宜。
控制晶粒大小的途径:
加入量:10~18%,氧化锆用量少,锆英石用量多。 细度:最好与可见光波长相当,采用超细粉或单独细磨。
B)基础釉 碱金属氧化物含量<20%; 引入氟化物、硼酸盐和磷酸盐有利于提高乳浊效果。
2)锡乳浊釉 传统乳浊釉,釉料中引入10%左右的氧化锡(单独细磨),
基本不溶于釉料,最终以氧化锡晶粒存在与釉中起乳浊作用。
强度,介电强度,透光性,化学稳定性,增大介电损耗 和吸湿膨胀。
如何控制气孔的含量: 1、坯料的组成 2、提高烧成温度 3、热压烧结、等静压成型 4、真空气氛烧成。
§ 4-2 釉层的显微结构
釉层的构成:玻璃相、少量晶相(残余或析出)、少量气泡。 釉层的显微结构:各相成分以及相对含量与釉的化学组成、制釉 方法、施釉方法、烧成制度等因素有关。 1. 透明釉
粘接晶粒,填充空隙,促进坯体致密,提高胎体的 透明度,降低坯体的烧结温度。
1.1 透明玻璃 硅酸盐玻璃、含磷酸盐或氧化铅的硅酸盐玻璃。
1.2 晶体 1)残余晶体:石英、粘土残骸、云母残骸。 2)析出晶体:莫来石、钙长石、辉石类矿物等。
1.3 气泡 1)气泡的形成
釉层物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气体;坯体内部高温下发 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2)气泡的克服 A)坯、釉料中少用或不用高温分解出气体的原料,石英颗粒细 B)釉料的始熔温度高,烧成温度不宜太高,保温时间延长; C)高温素烧,低温釉烧,采用熔块釉。
细晶粒提高强度机理:
1. 晶粒愈细小,比表面积愈大,晶界愈多,裂纹扩展阻力愈大 2. 粗大晶粒应力集中效应明显。 3. 晶粒愈大,非等轴晶系晶体各向异性表现愈明显。
高石英质高强度瓷,石英粒度10~30um为宜。
控制晶粒大小的途径:
加入量:10~18%,氧化锆用量少,锆英石用量多。 细度:最好与可见光波长相当,采用超细粉或单独细磨。
B)基础釉 碱金属氧化物含量<20%; 引入氟化物、硼酸盐和磷酸盐有利于提高乳浊效果。
2)锡乳浊釉 传统乳浊釉,釉料中引入10%左右的氧化锡(单独细磨),
基本不溶于釉料,最终以氧化锡晶粒存在与釉中起乳浊作用。
强度,介电强度,透光性,化学稳定性,增大介电损耗 和吸湿膨胀。
如何控制气孔的含量: 1、坯料的组成 2、提高烧成温度 3、热压烧结、等静压成型 4、真空气氛烧成。
§ 4-2 釉层的显微结构
釉层的构成:玻璃相、少量晶相(残余或析出)、少量气泡。 釉层的显微结构:各相成分以及相对含量与釉的化学组成、制釉 方法、施釉方法、烧成制度等因素有关。 1. 透明釉
粘接晶粒,填充空隙,促进坯体致密,提高胎体的 透明度,降低坯体的烧结温度。
4固溶体相图
β-固相 α-固相 液相
压 强
f =2 β-固相
f=2 液相
ABE D
相区 EBCF FCD
C f=0 B f =0 气相
相线
AB
BC CD
气相- β-固相
气相- α-固相 气相-液相
A
f=2
温 度
相点
BE
FC B C
β-固相- α-固相
α-固相-液相
β-固相- α-固相-气相 α-固相-气相-液相
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对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C.2 陶瓷显微结构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
显微结构的形成:一方面是化学变化使系统自由 能降至最低,形成各种平衡相;
另一方面是物理因素对显微结构的形成也有不可 忽视的作用,诸如烧结、玻璃化、晶粒长大过程中, 随着表面和界面面积的减少使系统自由能达到更低的 状态,以及与新相形成有关的应变能和表面能的作用。
即仅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体系所处的平衡态 (其中所包含的相数,各相的状态、数量和组成), 与达平衡所需的时间无关。
硅酸盐熔体即使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其粘度也很 大,其扩散能力很有限,因而硅酸盐体系的高温物理 化学过程要达到一定条件下的热力学平衡状态,所需 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实际选用的是一种近似状态。
2. 介稳态
C.2 陶瓷显微结构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
1.陶瓷材料中的晶相: 晶粒------多晶陶瓷材料晶相的存在形式和 组成单元
①陶瓷是由各向异性的晶粒通过晶界聚合而成的多晶体。 ②晶相是陶瓷的基本组成,晶相的性能表征材料的特性, 例如刚玉瓷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优 异性能,这是因为主晶相Al2O3是一种结构紧密,离子键强 度很高的晶体。
C.2 陶瓷相图
压 强
f =2 β-固相
f=2 液相
ABE D
相区 EBCF FCD
C f=0 B f =0 气相
相线
AB
BC CD
气相- β-固相
气相- α-固相 气相-液相
A
f=2
温 度
相点
BE
FC B C
β-固相- α-固相
α-固相-液相
β-固相- α-固相-气相 α-固相-气相-液相
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对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C.2 陶瓷显微结构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
显微结构的形成:一方面是化学变化使系统自由 能降至最低,形成各种平衡相;
另一方面是物理因素对显微结构的形成也有不可 忽视的作用,诸如烧结、玻璃化、晶粒长大过程中, 随着表面和界面面积的减少使系统自由能达到更低的 状态,以及与新相形成有关的应变能和表面能的作用。
即仅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体系所处的平衡态 (其中所包含的相数,各相的状态、数量和组成), 与达平衡所需的时间无关。
硅酸盐熔体即使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其粘度也很 大,其扩散能力很有限,因而硅酸盐体系的高温物理 化学过程要达到一定条件下的热力学平衡状态,所需 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实际选用的是一种近似状态。
2. 介稳态
C.2 陶瓷显微结构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
1.陶瓷材料中的晶相: 晶粒------多晶陶瓷材料晶相的存在形式和 组成单元
①陶瓷是由各向异性的晶粒通过晶界聚合而成的多晶体。 ②晶相是陶瓷的基本组成,晶相的性能表征材料的特性, 例如刚玉瓷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优 异性能,这是因为主晶相Al2O3是一种结构紧密,离子键强 度很高的晶体。
C.2 陶瓷相图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却时,在E点:LE →A+C 在P点:LP+B →C 特点:转熔点P位于与P点液相平衡的两晶相C和B的组成点D、F的同侧。 化合物C的组成点在其液相线PE组成范围之外,不与液相线直接相交。
熔体2的析晶过程: (1)T>TK: F=2,无新相
(2)TK≥T>TP: 析出晶相B,液相点K-P, 固相点M-F (3)T=TP:刚到TP温度时,固:液 =PG:GF,P为转熔点LP+B→AmBn, F=0,液相在P点不变,固相从F向D, 到达后晶相B完全转熔。 (4)TE<T<TP:固相组成到D时,多余
p=3 f=0
P[D ,晶体B消失+C]
LP C p=2 f=1
E[H , C+(A)]
E(液相消失)[O , A+C]
1
T
a L+A E
b M L+B
L
P D L+C J
L C
F
B
B+C
பைடு நூலகம்
A+C
A C B
加入6-8%CaO和15%Y2O3可以获得
稳定立方晶型ZrO2。
四、β -C2S的多晶转变
C2S的多晶转变
C2S 2CaO SiO2 是水泥熟料中主要矿物之一。
, , C2S存在五种晶型:、 H 、 L 、 和 725 1160 1420 , , 加热时转变次序为: L H 1420 1160 670 525 , , 冷却时转变次序为: H L
SiO2 的7种晶型的转变温度:
熔体(1600℃) α-石英 熔体 (1670℃) α-鳞石英 163℃ β-鳞石英 117℃ γ-鳞石英 一级变体(慢)
870℃
1470℃
α-方石英
1723℃
熔融石英 急 冷 石英玻璃
573℃ β-石英
180~270℃ β-方石英
二 级 变 (快) 体
•虚线表示加热或冷却较快时产生的介稳状态。NN’是过热α-石英的饱和 蒸汽压曲线;DD’是过热α-鳞石英的饱和蒸汽压曲线;ON’是过冷SiO2 熔体的饱和蒸汽压曲线。 •所有处于介稳状态的变体的饱和蒸汽压都比相同温度范围内处于热力 学稳定态的变体的饱和蒸汽压高。表明介稳态的能量状态较高,具有自
英仍在180~270℃迅速转变为稳定状态的-方石英。
4、熔融状态的SiO2由于粘度很大,冷却时往往成为过冷的液相--石英玻璃。 虽然它是介稳态,由于粘度很大在常温下可以长期不变。如果在1000℃以上持
久加热,也会产生析晶。熔融状态的SiO2,只有极其缓慢的冷却,才会在
1713℃可逆地转变为-方石英。
A+L M2 L2 E ME
B+L
A+B M3 B% B
(1) T1: 固相量 S% = 0 ; 液相量 L%=100%;
S% = M2L2/S2L2 ×100% ;L% =M2S2/S2L2 ×100% (3) 刚到TE : 晶体B未析出,固相只含A。
S% = MEE/SEE ×100% ;L% =MESE/SEE ×100%
(4) 离开TE :L 消失,晶体A、B 完全析出。 SA% = MEB/AB ×100% ; SB% = MEA/AB ×100%
2 生成一个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二元系统相图
一致熔融化合物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它与正常的纯物质一样具有 固定熔点,熔融时,所产生的液相组成与化合物组成相同,具有一 致熔融的特点。 如图,组分A和B生成一个一致熔融化
C2S的多晶转变
, L C2S平衡冷却到725 转变为 C 2S, 如过冷到670 左右 , , 转变为 C 2S,因为 L C 2S与 C 2S结构性质相近, L C 2S
与 C 2S差异较大。
C2S与 C 2S的转变不可逆, C 2S是介稳物质。 525 转为 C2S,伴随体积膨胀(9%),使晶体粉碎,水泥熟料粉化。 C2S具有胶凝性, C2S没有。生产中急冷保持 C 2S晶型或
LA
p=2 f=1
L2[s2,A]
p=2 f=1
E[sE,A+(B)]
A+B
p=3 f=0
E(液相消失)[ME,A+B]
p=2 f=1
[M3,A+B]
TA •杠杆规则 T1 S1
M M1 L1 L TB
当一个旧相分为两
个新相时,各新相的数 量与各新相组成点到旧 相组成点的臂长成反比 例。 A (2) T2: T2 S2 TE SE
介稳态的-鳞石英,在117℃转变为介稳态的-鳞石英。加热时-鳞石英
仍在原转变温度以同样的速度先后转变为-鳞石英和-鳞石英。
3、 -鳞石英缓慢加热,在1470℃时转变为-方石英,继续加热到1713℃
熔融。当缓慢冷却时,在1470℃时可逆地转变为-鳞石英;当迅速冷却时, 沿虚 线过冷,在180~270℃转变为介稳状态的-方石英;当加热-方石
发转变为热力学稳定态的趋势。
1、在573℃以下的低温,SiO2的稳定晶型为-石英,加热至573℃转变为高温
型的-石英,这种转变较快;冷却时在同一温度下以同样的速度发生逆转变。 如果加热速度过快,则-石英过热而在1600℃时熔融。如果加热速度很慢,
则在870℃转变为-鳞石英。
2、 -鳞石英在加热较快时,过热到1670℃时熔融。当缓慢冷却时,在 870℃仍可逆地转变为-石英;当迅速冷却时,沿虚线过冷,在163℃转变为
加入稳定剂(BaO、P2 O5等)。
第三节
二元系统
二元系统存在两个独立组分C=2。
二元凝聚系统相律: F=C-P+1=2-P+1=3-P 当F=0时,P=3,即二元凝聚系统平衡共存最多为3个相。 当P=1时,F=2,系统最大自由度为2。凝聚系统不考虑压力,该自由
度分别为温度和浓度。
二元凝聚系统相图是以温度为纵坐标,系统中任一组分浓度为横坐标 绘制。
870℃ α-石英 α-鳞石英 163℃ 573℃
β-石英 β-鳞石英 117℃ γ-鳞石英
1470℃ α-方石英 180~270℃ β-方石英
二、 相律:
平衡体系中,自由度F、组分C和相数p的规律。
Gibbs提出,系统平衡时:
F C-P+n F : 自由度数,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等可能影响系统平衡 状态的变量,在一定数量内任意变化而不引起旧相消失 或新相产生的独立变量的数目。 C:独立组分数,构成平衡物系所有各相所需最少组分数。 P :相数。 n:影响系统平衡的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等。 通常,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压力,一般相律表示为: F=C-P+2
第四章 陶瓷相图
相平衡:物质在多相体系中的平衡问题。
研究多相系统的状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等)随着温度、压
力、组分浓度、电场、磁场等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一个多相系统
平衡时,自由能处于最低状态。
相图:反映系统在一定组成、温度、压力的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
相的种类、数量和含量。
陶瓷组分与性能分析、设计,确定材料配方,选择陶瓷烧结温度,
•不一致熔融化合物是一种不稳定化合物,加热到某一温度会发 生分解,分解产物是一种液相和一种晶相,两种分解产物的组成 与原化合物组成都不相同。表达式:AmBn(S) →B(S)+L
如图,加热化合物C(AmBn)到分解温 度Tp,C分解为P点组成的液相和组 分B晶体。F=0,P点是无变量点,转 熔点(回吸点、反应点)。
三、ZrO2系统相图
氧化锆晶体有三种晶型:单斜、四方和立方
四方ZrO2 单斜ZrO2 立方ZrO2 o
2370Co 1000C
1200Co
单斜与四方之间的晶型转变伴有显
著的体积变化,加热和冷却过程中
容易引起ZrO2陶瓷开裂。
液相。固:液=PG:GD P=2,F=1,温
度下降析出C。 (5)T=TE:到低共熔点,P=3,F=0,
温度不变直道液相消失,固相点J-H。
2
析晶路线
T K a
b L+B D H C+B C B LP +BC M F B L C
L
L+A
E A+C A
P
G
L+C O
L 熔体1 p=1 f=2
L B K [M , (B)] p=2 f=1 P[F, 开始回吸B+(C)] L A+C p=3 f=0
二元凝聚系统相图的几种基本类型
1 具有一个低共熔点的二元系统相图
特点:两个组分在液态时能以任何 比例互溶,形成单相液体,但是在 固态时完全不互溶,两个组分分别 从液相中结晶,组分间无化学作用 不生成新的化合物。 如图所示,a,b分别是组分A和B
的熔点。E点是A和B的二元低共熔
点(无变量点),E点组成称低共 熔组成,E点温度成低共熔温度。 液相线aE,bE和固相线GH将相图分为四个相区。液相线实质是一条饱和 曲线。
L +AmBn
B+L E2 B+AmBn
A+AmBn A
AmBn
B
1、 E1、E2均为低共熔点;
2、 冷却组成变化路线; 3、 杠杆规则;
4、 相图作用:当原始配料落在A-AmBn范围内,最终析晶产物为A和AmBn;
当原始配料落在B-AmBn范围内,最终析晶产物为B和AmBn;
3 生成一个不一致熔融化合物二元系统相图
•在一定热力学条件下,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需要时间。硅酸盐熔体 即使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其粘度也很大,其扩散能力很有限,要达 到一定条件下的热力学平衡状态,所需时间比较长。 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统中,常出现热力学非平衡态,介稳态。例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