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一节 光的传播习题(无答案)
2020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1光的传播同步练习( 含答案)

北师大版《光的传播》一、选择题1.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3.关于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B.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C.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D.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月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4.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A.月亮B.蜡烛的火焰C.日光灯D.北斗星5.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路灯下人的影子B.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教室里的黑板“反光”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6.如图所示为西安昆明湖的夜景,池中的石桥在光影的点缀下十分美丽,凸显出古城不同寻常的魅力,下列关于该场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拱桥上的装饰灯带是光源B.在有遮挡的地方看不到发光的拱桥,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C.池中石桥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石桥在池中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7.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光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最大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8.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一张卡片(卡片上孔的尺寸约为1厘米),另外手中还有一张没有孔的卡片,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进行了如下三个操作:①将有孔的卡片置于白纸上方约1米处,让太阳光透过不同的小孔,观察白纸上光斑的不同,可研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的形状有关;②保持卡片到白纸的距离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住左边的三个孔,并慢慢向右移动逐渐遮住菱形的小孔,观察光斑的变化,研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的大小有关;③用另一张卡片覆盖住右边的三个孔,只留下圆形的小孔,将卡片慢慢靠近白纸,观察光斑的变化,可研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到白纸的距离有关。
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练习题及答案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类似于水波的传播性质。
在物理学中,我们需要掌握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以及与光有关的各种参数和现象。
为了帮助同学们巩固学习成果,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光的传播的练习题及答案。
让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练习题一:速度与折射率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少?2. 光在某种介质中的速度为1.5×10^8 m/s,如果该介质的折射率为1.5,求真空中的光速是多少?答案: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0×10^8 m/s。
2. 光在某种介质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1/1.5,即2.0×10^8 m/s。
练习题二:折射定律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回答下列问题: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水的折射率为1.33,求折射角是多少?2. 光从水垂直射入空气中,折射角为60°,水的折射率为1.33,求入射角是多少?答案:1. 按照折射定律,sin入射角/水sin折射角= 空气折射率/水折射率,代入数值计算,可得折射角约为22.6°。
2. 按照折射定律,sin入射角/水sin折射角= 水折射率/空气折射率,代入数值计算,可得入射角约为37.7°。
练习题三:光的全反射根据全反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 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会如何传播?2. 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如果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光会如何传播?答案:1.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完全留在光密介质中传播。
光不会穿透到光疏介质中。
2. 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时,光不会发生全反射,会部分穿透到光密介质中传播。
练习题四:光的色散根据光的色散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 光经过一个三棱镜后发生偏折,为什么?偏折的程度与什么有关?2. 红光和蓝光在经过三棱镜后哪个偏折角度更大?答案:1. 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发生偏折,是因为光的不同波长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从而导致光的弯曲。
精品练习(附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核心练习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一、单选题1.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A.一定增大B.一定减少C.保持不变D.有减少的,也有增加的2.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3.如图是日偏食景象,此时,若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A.“△”形B.“▽”形C.“○”方形D.“”形4.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B.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C.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用实线表示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5.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B.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6.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图一),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图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B.图二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C.图二是小孔成像D.小孔成像所成的是一个虚像7.“扬子江”牌台灯有一款顶部开口的灯罩,如图所示.夜晚,打开台灯,在它的上方某一高度处放张大白纸.下面四张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图中黑色为阴暗区域)()A.B.C.D.8.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小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是()A.○形,它是太阳的实像B.☆形,它是太阳的实像C.○形,它是太阳的虚像D.☆形,它是太阳的虚像9.如图为2020年6月21日在厦门拍到的日环食照片,根据日环食现象可以推测出()A.月球的形状B.月球的大小C.地球的形状D.地球的大小10.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abcd B.acd C.ab D.cd二、填空题11.以下物体:①太阳;②夜晚,猫闪亮的眼睛;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正在发光的水母;⑥烛焰。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第五章一、光的传播含答案

第五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基础巩固1.(题型一)[甘肃天水甘谷期末]光在下列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的是( )A.玻璃B.水C.空气D.真空图5-1-1图5-1-23.(题型二)[福建三明中考]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A.340 m/sB.340 km/sC.3×108 m/sD.3×108 km/s4.(题型二)[河北保定高阳期中]太阳光透过玻璃窗射进屋的过程中,光速将( )A.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5.(题型一)《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现象: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窗外飞鸢的影子会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对此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这是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像B.纸屏上看到的是倒立的像C.纸屏上看到的“窗外飞鸢的影子”实际上是飞鸢的像6.(题型一)[云南西双版纳模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图5-1-38.(题型二)[河南模拟]著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2016年4月13日在纽约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开发以激光推进的微型星际“飞船”,力争以光速五分之一的速度,在二三十年内就可以飞越4光年以上,即“突破摄星”计划,其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___m/s,光年是______(填物理量)的单位.9.(题型一)[浙江宁波中考]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5-1-4所示,圆筒的__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5-1-4能力提升10.(题型一)[新疆乌鲁木齐中考]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 cm,直径为5 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5-1-5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图5-1-5(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像,可以用光的______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_____关.(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 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 000 km,月球的直径约为______km.答案基础巩固1. D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玻璃、水和空气中由于介质不一定均匀,所以不一定沿直线传播.2. A 解析:井外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青蛙眼睛,才能被青蛙看到,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以连接井口与青蛙的眼睛的范围即为青蛙的观察范围.3. C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相近.4. D 解析:太阳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在太阳光透过玻璃窗射进屋的过程中,光先在玻璃中传播,后在空气中传播,传播速度先变小后变大.5. D 解析:题目中叙述的是小孔成像现象,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成倒立的像,故A、B、C说法正确;如果将纸窗全部打开,就没有小孔,也就无法成像,故D说法错误.6.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解析: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线不能绕到叶子后面,故能挡住泰山.7.直线解析:日晷上看到的是指针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8. 3×108 长度解析: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 m/s;光年是光在1年内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9.A变大解析: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应该在圆筒的A端.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能力提升10.(1)实 直线传播 无(2)不变变小(3)3.458×103 解析:(1)小孔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实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是物体本身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如图D5-1-1所示,若直筒M 、N 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 筒,像仍然成在M 筒的右侧,像距不变;让物体远离N 筒由几何知识可知,AB 大小不变,则像变小.(3)如图D5-1-1所示,要使月亮所成的像最大,则MN =OD =50cm+50 cm=100 cm=1 m,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知,''OC AB OD A B =,则833.81019.110m AB m m -⨯=⨯,解得AB =3.458×106 m=3.458×103 km.图D5-1-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课后练习题

7.某次实验时,在暗室中需要用平行光照亮一个物体.可身边只有一个不知道焦距的凸透镜和一个可以发光的小灯泡,应该怎么办?
8.有一次老师带着同学们去森林里考察,看到一个透明的塑料瓶子被丢弃在草丛里,老师让小军把它捡起来装到垃圾袋里带出去。老师对大家说这个做法不但是为了保护环境,更主要的是如果雨水灌进瓶子里,可能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请你解释这个瓶子可能引起火灾的原因。
14.
【详解】
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A图平行光线经折射后发散应该是凹透镜,B图平行光线经折射后会聚应为凸透镜,C图会聚光线折射后平行对光线起到发散作用应为凹透镜,D图对光线起到会聚作用应为凸透镜.
15.
【详解】
由图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
A.0.1mB.0.2mC.0.3mD.0.5m
13.《森林保护法》中规定,禁止在森林里丢弃空罐头和空瓶子,这主要是为了防止
A.污染环境B.行人受伤C.引起山火D.动物死亡
四、作图题
14.如图所示的方框中各有一个透镜,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请在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_______)
15.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16.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或折射光线,使光路完整.
参考答案
1.A、D、F
【解析】判断凸透镜的关键在于比较中间与边缘的薄厚,与侧面无关.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故答案为A、D、F
2.ACDEB
【解析】解答:根据凸透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如图所示,ACDE是属于凸透镜的,并且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根据凹透镜的特点:中间薄、边缘厚,如图所示,B是凹透镜的,并且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
2
3
4
5
6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7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5
(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点光源的高度逐渐增大时,影子的长度将(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2)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绘制影子长度!随点光源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点光源越高,影子变短的速度越(选填“快”或“慢”);进一步推理可知,当点光源足够高时,影子的长度将(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A.始终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
C.始终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6.一般情况下,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7.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 )
A.光在空气中传播不需要时间B.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生打雷
C.在空气中传播时,光速远大于声速D.闪电和打雷发生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五、计算题
14.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对探索宇宙、了解宇宙有着不懈的追求。宇宙的浩瀚不能以千里计,因此,在探索宇宙过程中,我们常用到光年这一单位,它是指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光速取3.0×108m/s)
(1)1光年等于多少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年按365天计算)
(2)若某星体上的光传播到地球上需要500光年,求该星体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km。
为了解释无影灯的工作原理,在课桌上点两支蜡烛分开放置于A、B两个位置,蜡烛前面立一本书,关掉日光灯可以看到墙壁出现书的本影和半影,如图甲。如果点燃三支甚至四支蜡烛,书的本影部分就会逐渐缩小,半影部分会出现很多明暗不同的层次。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作业(含答案)

第一节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课时作业1、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A.金光闪闪B.红光满面C.火光冲天D.波光粼粼2、月亮、镜子、烛焰、水母、红宝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光传播时的路径是看不到的,你在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方法是·(答出一种即可)4、同学们列纵队参加升旗仪式时,如果你站在最后,当你看到自己前面的那个同学挡住了前方所有的同学,纵队就列直了,这可以用光的来解释。
5、下列现象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 射击瞄准时“三点成一线”C. 操场上战士们列队看齐D. 挖掘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机6、小明在课外按如图5-1-1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图5-1-17、光在_________中的速度最快,是_______km/s。
8、2005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举行了主题为"物理照耀世界"的全球性光信号接力活动。
从美国普林斯顿发出一束光,经太平洋到我国上海,并在我国各省市传递后回到普林斯顿,历时正好一天(8.64×104s)。
这个过程中,光传播的总路程约为 m。
(在全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取3×108m/s)中考练兵9、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__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短”)10、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
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 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____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11、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A.变小 B.变大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12、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图5—1—2所示。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第5章光的传播

课堂导练
8.下列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C ) A.利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B.射击时的瞄准 C.光纤通讯 D.日食和月食
课堂导练
9.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 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__太__阳__的__像____。
课堂导练
10.【教材改编题】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代人用来判断 ___时__间___(填“时间”或“长度”)的仪器,它是利 用光沿__直__线____传播使晷针留下影子,
课堂导练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在大气中沿直线传播 C.光在均匀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D.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课堂导练
7.影子:光遇到_不__透__明___(填“透明”或“不透明”)的 物体,在物体背面形成的阴暗区。影子不是像。 小孔成像:光通过小孔,在光屏上形成___倒_____立的 像。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
课后训练
(1)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白糖,不搅拌,这些糖水是均匀的吗 ?小苗想到,不搅拌的糖水总是越喝越甜,由此她判断 ,这些糖水不__均__匀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
(2)于是小苗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视察图示 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光在_不__均__匀___的介质中传 播方向会产生曲折。
课后训练
【点拨】甲图中,月亮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挡住了 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所 以甲图表示日食的成因;乙图中,地球在月球和太阳的中 间,太阳光无法照射到月亮上面,所以我们就看不到月亮, 这就是月食,所以乙图表示月食的成因。 【答案】B
课后训练
17.小苗同学利用激光器等器材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她发现:光在空气、水及玻璃这些介质中沿直线传 播。但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吗?小苗同 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探究。
畅优新课堂八年级物理上册 4.1 光源 光的传播练习(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试题

4.1 光源光的传播一、填空题1.能够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
正在发光的电灯、发光的镜子、太阳、月亮,其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用带__________的直线表示光线。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是每s传播__________m。
4.小孔成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孔成__________像。
5.影的形成表明光在__________介质中___________传播。
二、选择题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中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7.晴天在有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A.太阳的影子B树叶的影子C.树叶间小孔的像D.太阳的像8.发生日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上B.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月球在中间C.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在中间D.月球不发光,它背着太阳的一面向着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它9.如图所示,有个过路人,经过一盏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长D.逐渐边短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里沿直线传播现象D.早晨,我们在海边看到日出,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三、简答题11.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12.排纵队时,如果看见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站齐了。
这是为什么?四、计算题13.某同学身高1.60m,在路灯下向前步行了4m,发现此时影长为2m,那么此路灯多高?14.一架激光器朝着月球发出信号,经2.56s左右,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求月球和地球返回的信号,求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4.1光源 光的传播 课后习题

4.1光源光的传播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2.如图所示的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B.月亮是光源C.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D.光年是时间单位4、小壮同学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一天后,她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射入白糖水,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激光笔发出的光本身是弯的B.光在白糖水中是不会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D.白糖水不是均匀的介质,从而使光传播方向改变5、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日环食,自贡城区也观看到了日偏食的奇观。
日环食和日偏食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6.下列成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管中窥豹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星光闪烁,一眨一眨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太阳发出的光通过大气层射向大地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小9.小壮同学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如图所示。
若保持小孔和烛焰位置不变,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10.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后,光的传播速度()A.不变B.减小C.增大D.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二、填空题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1节 光的传播 (解析版)

第五章第1节光的传播一、单选题1.早在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C.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色散D. 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实像2.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
日晷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的,如图所示是安置的武汉某地的日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日晷是古代的“钟表”,是记录时间的工具B. 日晷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能看见日晷上“子丑寅卯”等字,是因为光的反射D. 图中日晷显示的时间大约是上午10点3.物理爱好者小明同学在观看日偏食时,用铅笔在卡纸上戳些小孔,结果发现在地上形成一些月牙形的光斑(如图所示),这些圆形光斑是( )A. 卡纸的虚像B. 卡纸的实像C. 太阳的虚像D. 太阳的实像4.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时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不变()A. 孔的大小B. 物体的大小C. 物体到孔的距离D. 像到孔的距离5.王杰同学下自习回家过程中要经过路灯,当他走向路灯且从路灯下经过,在这过程中他身后影子的变化情况是()A. 越来越长B. 保持不变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6.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在不同位置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推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D. ①②③7.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象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 本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 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像8.如图所示,路灯距地面的高度H=8m,身高h=1.6m 的人自路灯的正下方经过时,看到自己头部的影子正好在自己脚下。
4光现象-1光的直线传播(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

下列看起来有光射出来的物体中,全部是光源的是()A.耀眼的玻璃幕墙、正在燃烧的火柴、萤火虫B.发光的水母、煤油灯的火焰、光彩夺目的钻石C.篝火、正在发光的灯泡、夜空中点点繁星D.发光的灯泡、燃烧的篝火、太阳E . 波光粼粼的湖面、火星、对面车闪瞎眼的远光灯F . 科学巨星牛顿、闪耀的娱乐明星、用爱发光的于总G. 开着的手机显示屏、正在放电影的电影荧幕、闪电2020年6月21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了日环食奇观,如图。
日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2020年6月21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了日环食奇观,如图。
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太阳、地球和月亮的位置关系是()A.太阳--月亮--地球B.地球--太阳--月亮C.月亮--太阳--地球D.太阳--地球--月亮在甲、乙两图中()A.甲图表示月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日食的成因B.甲图表示日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月食的成因C.两图都表示日食的成因D.两图都表示月食的成2004年6月8日下午在我国发生了“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
“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
如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在()A.甲B.乙C.丙D.丁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人们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
下列现象中与日晷原理相同的是()A.小孔成像B.雨后彩虹C.潭清疑水浅D.池水照月明如图所示,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衡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是在同一条直线上了,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中的“影”,它是由光的_____________形成的。
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的理论来解释。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1)《光的传播》ppt课件

【拓展延伸】理想模型法
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合理的简化、抽象,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 要因素,建立理想模型,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这种方法有助 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光实际存在,而光线实际并不存在,我们 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建立模型,使问题形象、直观、简 单。
考点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典例】(2012·巴中中考)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 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 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
探究3
光的传播速度
(选填“需要”或 。
1.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说明光的传播 “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提示: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 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大小为c=3.0×108m/s。 参考答案:不需要 3.0×108m/s
2.根据光在水中、玻璃中传播速度的大小与真空中传播速度的 关系,可得出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关系?
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不可以
(2)实验中,能否用小灯泡代替激光笔作为光源?
提示:激光笔发出的光沿一个方向传播,并且光的强度大,易于 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小灯泡发出的光向四周发散,并且光的强度 不大,很难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因此不能用小灯泡代替激光 笔作为光源。 参考答案:不能
(3)我们如何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交流与评估:
(1)实验中为什么让光分别射入三种不同物质?如果只让光射入 一种物质中,就得出实验结论,可以吗? 提示:若只做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会具有偶然性,而没有普遍 意义,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使光射入多种物质中来显 示光的传播路径。 参考答案: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使光射入多种物质中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光现象5.1光的传播课后练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1光的传播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 屏幕上的手影B. 水中筷子变弯折C. 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D. 图片被放大镜放大了2.下列关于光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 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108m/sB. 太阳、蜡烛、电灯、火星等都属于光源C. 我们平时所见的太阳光是一种复合色光,它由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组成D. 光在均匀的介质中一定是沿直线传播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 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C. 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D.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4.太阳光通过校园林荫道旁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这些光斑()A. 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B. 是树叶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C. 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D. 是树叶缝隙形的,它是太阳的影子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6.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是()A. 树叶的影子B. 太阳的像C. 太阳的影子D. 树叶间的空隙的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 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 以上说法都正确8.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下列合乎要求的是:()A. B. C. D.二、多选题9.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 水母B. 萤火虫C. 月亮D. 霓虹灯10.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后面形成影子B.日食、月食的形成C.平静的湖面上看到山的倒影D.晚上车灯的光束照到自行车尾灯上,可以从各方向看到自行车三、填空题11.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如图所示)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烛焰的________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只将塑料膜上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 (选填“改变”或“不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1.关于光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m/sB. 光的传播速度最大值为3.0×108m/sC.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D. 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2.下列选项中都是光源的是()A. 电池和萤火虫B. 电池和烛焰C. 萤火虫和月亮D. 萤火虫和烛焰3.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被眼睛看到的物体都是光源B. 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C. 发光的电灯不是光源D. 点燃的蜡烛是光源4.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 圆形B. 方形C. “△”形D. “∇”形5.如图所示是发生日偏食的情况,月球把太阳遮住了一半,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 月牙形的B. 圆形的C. 树叶形的D. 小孔的形状6.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A. B. C. D.7.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时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不变()A. 孔的大小B. 物体的大小C. 物体到孔的距离D. 像到孔的距离8.假如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 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B. 做操时更容易将队伍排直C. 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D. 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9.在研究光的传播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引入了光线,这种研究方法是()A. 等效替代法B. 模型法C. 控制变量法D. 转换法10.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A. 太阳B. 灯光C. 月亮D. 火焰11.国庆70周年的烟花表演时,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的显示出了“人民万岁”四个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燃放烟花时,我们总是先听到声音后看到烟花B. 烟花爆炸时,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响声,是因为其音调高C. 璀璨夺目的烟花属于光源D. 烟花爆炸时,发出的声音是爆炸而产生的,与振动无关12.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是()A. 立竿见影B. 手影游戏C. 太阳发光D.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13.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 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虚像D. 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14.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15.下面关于光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 光的传播是要时间的C. 光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快D. “小孔成像”时小孔必须是圆形16.如图将易拉罐的一端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孔必须做成圆形,否则成像会不清晰B. 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也做顺时针转动C. 保持物体和小孔之间的距离不变,则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D. 小孔成像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质中沿直线传播17.2019年12月26日国内许多地区在中午12点至下午4点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直接用肉眼观测太阳是会伤眼睛的。
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1光的传播精选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2021-2022学年)

5。
1 光的传播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
下列物体中,哪个不是光源()。
A.燃烧的火炬B。
太阳 C.月亮 D。
萤火虫【答案】C.【解析】光源是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月亮是反射的太阳的光,不是光源,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
下列成语或词句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水中捞月 C.三点一线 D.一叶障目【答案】B。
【解析】A。
“立竿见影"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A不符合题意;B.“水中捞月”与光的反射有关,B符合题意;C。
“三点一线”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C不符合题意;D。
“一叶障目”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3.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太阳的虚像B.太阳的实像C.太阳的影子 D。
树叶的虚像【答案】B.【解析】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答案为:B.4.下列语句不涉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D。
井底之蛙,所见甚小【答案】C。
【解析】ABD都和光的直线传播有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属于声现象内容,故此题答案是C。
5。
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时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
ﻬA。
孔的大小 B。
物体的大小 C.物体到孔的距离 D.像到孔的距离【答案】A。
【解析】A、由图知,像的大小与小孔的大小无关.此选项正确;B、由图知,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此选项错误;C、由图知,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此选项错误;D、由图知,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6。
如图所示,有个过路人,经过一盏路灯时,路灯下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答案】B。
【解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射在人身上时会形成影子.影子的大小与人到光源的距离和位置有关,图中人距离光源的距离越远,影子越大;所以,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长度的变化应是先变短后变长.答案是B。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1.关于光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m/sB. 光的传播速度最大值为3.0×108m/sC.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D. 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2.下列选项中都是光源的是()A. 电池和萤火虫B. 电池和烛焰C. 萤火虫和月亮D. 萤火虫和烛焰3.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被眼睛看到的物体都是光源B. 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C. 发光的电灯不是光源D. 点燃的蜡烛是光源4.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 圆形B. 方形C. “△”形D. “∇”形5.如图所示是发生日偏食的情况,月球把太阳遮住了一半,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 月牙形的B. 圆形的C. 树叶形的D. 小孔的形状6.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A. B. C. D.7.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时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不变()A. 孔的大小B. 物体的大小C. 物体到孔的距离D. 像到孔的距离8.假如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 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B. 做操时更容易将队伍排直C. 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D. 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9.在研究光的传播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引入了光线,这种研究方法是()A. 等效替代法B. 模型法C. 控制变量法D. 转换法10.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A. 太阳B. 灯光C. 月亮D. 火焰11.国庆70周年的烟花表演时,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的显示出了“人民万岁”四个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燃放烟花时,我们总是先听到声音后看到烟花B. 烟花爆炸时,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响声,是因为其音调高C. 璀璨夺目的烟花属于光源D. 烟花爆炸时,发出的声音是爆炸而产生的,与振动无关12.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是()A. 立竿见影B. 手影游戏C. 太阳发光D.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13.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 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虚像D. 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14.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15.下面关于光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 光的传播是要时间的C. 光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快D. “小孔成像”时小孔必须是圆形16.如图将易拉罐的一端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孔必须做成圆形,否则成像会不清晰B. 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也做顺时针转动C. 保持物体和小孔之间的距离不变,则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D. 小孔成像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质中沿直线传播17.2019年12月26日国内许多地区在中午12点至下午4点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直接用肉眼观测太阳是会伤眼睛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5-1光的传播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树挡住了太阳照向地面的光,在树的后面形成了光照射不到的区域,这就是树荫;它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C.
7. 【答案】D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l08m/s,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因此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停表计时较为准确;故选D。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传播的路径不容易直接观察.但我们在空气中点燃蚊香,让光穿过蚊香的烟雾时,光的传播路径显示的非常直观.
【点评】此题通过光沿直线传播考查对比法的应用,物理学方法很多,常用到的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
13.(1)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或者其他轻小物体;(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3)滴几滴牛奶(豆浆)等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5-1光的传播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5.1光的传播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 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C. 光速和声速一样大 D. 光的传播速度是3×l08m/s
【解析】
试题分析:(1)在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用碎纸屑放在鼓面上,可以通过观察纸屑弹起的高度(即放大的办法)来显示鼓面振动的幅度;(2)要使温度计的示数更明显,就必须提高温度计玻璃泡的吸热效果,由于不透明的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可以加强吸热效果,因此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黑色(换电子温度计、使温度计靠近三棱镜)(3)研究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看不清光路,可以在水中滴几滴牛奶,当光照射时,牛奶颗粒对光的反射方向是不同的,会发生漫反射现象,所以我们从各角度可以看到光的路径。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光现象 练习北师大版

光的传播(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动动脑筋:请帮小明在下列物体中找出不是光源的一个( )A.闪电B.太阳C.月亮D.亮着的电灯【解析】选C。
本题考查光源的概念。
光源为能自身发光的物体,闪电、太阳、亮着的电灯都可以自身发光,而月亮为反射的太阳光。
故选C。
2.(2013·漳州中考)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地上的“树影”、日食现象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沙漠蜃景是由于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线发生偏折形成的。
故选C。
3.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测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C、D错误;青蛙通过井口观察是光射入青蛙眼中,A正确,B错误。
故选A。
4.(2013·菏泽中考)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C.光速和声速一样大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声和光的区别。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108m/s。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速度由介质的情况决定且光速和声速不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5.“皮影戏”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演员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并且和道具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
“皮影”主要是利用了光沿传播的知识。
【解析】“皮影”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在其后方形成的一片光照不到的阴影区,即形成影子。
答案:直线6.(2013·泸州中考)美国航天局发现了茫茫宇宙中除地球之外,还有三颗跟地球类似宜居的星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光的传播》
1、真空中光的速度是 m/s,它相当于1s内绕地球赤道圈,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要。
2、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如图1-9所示,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这是利用。
3、如图4.1-10所示,O为灯泡,A、B、C、D是地面上四个位置,某人举着一球形物体分别站在四处,在__________处时,墙上的阴影最大。
4、站在远处观察锣鼓队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队员敲锣打鼓的动作,而后听到锣鼓的声音,这是因为()
A、人眼比人耳反应快,灵敏
B、敲锣打鼓后,隔一段时间才发出声音
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比光慢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后面形成影子。
B、探照灯在节日夜空形成的光束
C、平静的河面上看到电线杆笔直的倒影
D、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6、在图4.1-11中作出室内人观察到的窗户外的景物范围。
7、孙悟空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他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一秒钟就可以翻一个跟斗,是神仙里当之无愧的赛跑冠军,但是,如来佛祖说光比他快多了,孙大圣当然不服,于是他与光相约来一次比赛,并请你来做裁判(如图4.1-12)。
(1)你认为他们谁可能赢?为什么?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11米,那么光跑一趟要多久?孙悟空呢?
8、2002年6月11日,家住上海的天文爱好者王强,用照相机拍摄的一张太阳的照片如图4.1-13所示,请说明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它的成因是什么?
9、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以测量河道的宽度。
如图4.1-14所示,先用一根竹竿正对河对岸边上O点处的一颗大树(或其他物体)竖直插在河边A点上,再用另一根竹竿竖直插在B点,观察到两根竹竿与树干恰好重合在一直线上,测得AB=2m,然后将A竿向左移动1m,B竿向左移动1.2m才能使它们再次重合在一直线上,请用作图法求出河宽。
10、请看如图4.1-15所示的几幅图:
(1)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除了图中所示的几种情形外,你能不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或事实来证明你的结论?
备课注意事项:
1、立足课本。
2、明确目标。
3、明确重点。
4、把握重难点。
5、注重学习自学和互学。
6、教师少说学生多练习。
7、练习要梯度。
8、当堂批改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