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评课稿教学文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评课稿
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评课稿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评课稿有幸听了xx老师的一节《洋务运动》的课,简评如下:1、领会课标,依标施教。
让学生懂得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与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我们要树立改革意识,坚持创新。
2、处理教材与把握课堂的策略重点突出,结构分明。
教师尝试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充满激情的讲授吸引学生注意,用颤动的课堂节奏把握学生学习进度,用倾情聆听学生的回答,用问题串连引导学生学习。
就课程资而言,注意了生活化资的利用和整合。
3、课堂教学氛围与意境。
用教师的宽容营造了民主的课堂氛围;用教师的热情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创设了心灵交融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用教师真诚的情谊与亲切的话语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满足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尊重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4、教学效果无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都要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以评判。
不管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多么精彩,如果学生没有收获或收获很少,那么就不是一节好课,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重要评价标准。
今天我们已经无法检测在学习环境遭受深度破坏后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但我还是愿意就我所听到的、所观察到的课堂表象就教学效果谈一些看法。
(1)问题的解决程度。
xx老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用归纳的方法演绎知识的再现过程,尽可能的使用生活化的资解释本知识,遵循了知识自生活的逻辑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
(2)有效指导问题。
有效指导包括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倾听、有效期望。
无论从语言的简洁、表达的流畅、语气的节奏等角度而言,xx老师都表现不凡。
就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而言,xx老师做的最好。
就有效提问而言,xx老师注意到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关注了探究性问题在启发学生思维,体验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中的价值。
高中历史教学课例《洋务运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允许学生争论,发表各自观点,只要“自圆其说” 就给分)
(三)小结与练习 1、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洋务运动 原因:清王朝内外交困,为摆脱困境。 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自强”、“求富” 作用:①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推动近
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
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 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了:近代中国要革新必须首先 改变政治腐败,仅仅片面地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 方面学习西方是远远不够的。
八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 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能 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 力分析 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 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运用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
(答:前期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还兴办近代民 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
4、据图填表,认识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业(分 为军事和民用两种,要求工业名称与人名、地名“对号 入座”)
地名:安庆上海上海武昌汉阳福州 工业名: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湖北织 布局铁厂船政局 人名:曾国藩曾国藩、李鸿章李鸿章张之洞张之洞 左宗棠 类别:军事军事民用民用民用军事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生阅读课文(包括小字)、插图、“小资料”等, 思考回答: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 质? (答: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 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 第一批近代工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 了技术力量,刺激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不仅关系到清朝的自我振兴,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尝试。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是洋务运动的背景,其次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再次是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最后是教学建议。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清朝政府意识到了自身与西方列强在科技和军事上的巟大差距。
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的一部分官员开始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增强国力,维护清朝的统治。
这就是洋务运动的起源。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主要从1861年开始,到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时基本告一段落。
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洋务派官员在全国各地兴办了大量的洋务企业,包括机器制造、船舶建造、矿山开采、纺织工业等。
其中最著名的有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和汉阳铁厂等。
此外,洋务派还注重军事改革,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化的海军,并引进了西方的军事训练和战术。
在教育方面,洋务派也做出了一些尝试。
他们设立了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懂得西方语言和科技的人才。
同时,还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
三、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但由于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以及缺乏系统的社会政治改革,使得洋务运动的成效有限。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为中国的现代化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同时,它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消极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在于它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的模仿和学习,没有触及到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的根本改革。
《洋务运动》 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洋务运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洋务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中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历程以及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洋务运动的背景,即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得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接着详细阐述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口号以及主要活动,包括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方面。
最后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进行了探讨,指出其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局限性。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洋务运动这一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图表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口号和主要内容。
掌握洋务运动的性质和作用,能够客观评价洋务运动。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图片、文字资料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让学生从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认识到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依靠人民群众。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的评价。
2、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性质的理解。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讲授法:讲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评价等重要知识点。
洋务运动评课稿
洋务运动评课稿-首先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
老师这堂课能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特点制定三个目标:第一是知识能力目标;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三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从浅至深,不仅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而且更深层次的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了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落实较好。
第二.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内容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出,结构分明。
教师尝试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充满激情的讲授吸引学生注意,用情聆听学生的回答,用问题串连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在整节课中的指导均清楚并有系统,语言规范、简练、教态自然大方。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这其中的原因固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其次,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其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分析材料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从不同角度实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
用教师真诚的情谊与亲切的语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体现学科教育人生观价值观。
要注意图片和材料的出处。
注意图片材料的引用。
运用图片要合理。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优秀教案范文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优秀教案范文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相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驾驭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和评价,培育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务的实力。
3.使学生相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别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新课导入】老师:(复习导入)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斗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沉重的打击,其统治已是风雨飘摇。
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有识之士为强兵富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究,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新课探究】一、洋务运动的兴起老师:(强调)清廷当时的状况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内忧外患。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所以不得不调整;外患西方列强威逼清王朝的统治。
在这样的状况下,必定导致清朝统治政策的重大变革,于是出现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一是解除内忧外患,二是实现强兵富国,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所以说洋务运动的性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也正是因为这样,洋务派主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终的命运埋下伏笔。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1.自强兴办军事工业老师:(提问)依据以下材料分析,洋务派为什么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学生:(探讨、分析、回答)要自强。
2.求富兴办民用企业老师:(过渡)创办军事工业,须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
【教学方案】洋务运动教案
【教学方案】洋务运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目的。
2. 使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如自强、求富、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等。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4.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2. 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和目的。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与洋务运动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内容1. 洋务运动的背景和时间:介绍清朝内忧外患的形势,以及洋务运动的发生时间。
2.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介绍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3.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介绍洋务运动的口号(自强、求富)、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等。
4. 洋务运动的影响:从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时间,介绍代表人物:教师讲解清朝内忧外患的形势,洋务运动的发生时间,以及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3. 分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等内容。
4. 探讨洋务运动的影响: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写作等方式,深入研究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洋务运动》。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洋务运动是一段重要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3、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评价洋务运动的得失与经验教训。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洋务运动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基本概念与背景:讲解洋务运动的基本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3、主要内容和措施:详细介绍洋务运动所涉及的领域和采取的措施,包括军事、民用工业、交通运输、教育等方面。
4、地位和影响: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包括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民族工业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影响。
5、评价与教训: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客观评价,探讨其得失与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与评估1、导入阶段:通过展示一些与洋务运动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与背景阶段: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3、主要内容和措施阶段:通过详细介绍洋务运动所涉及的领域和采取的措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和措施,为后续分析其地位和影响打下基础。
4、地位和影响阶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帮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民族工业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影响。
5、评价与教训阶段: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客观评价,探讨其得失与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6、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洋务运动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如何客观评价洋务运动的得失与经验教训。
第4课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公开课评语
第4课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公开课评语
第4课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公开课评语:
1. 这节公开课介绍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对于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 讲师在课堂上生动地讲述了洋务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3.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清朝政府为了抵御外敌入侵,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4. 边疆危机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衍生问题,讲师详细介绍了中俄边疆的争端和中法战争的起因,使我们对这些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到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6. 洋务运动期间,大量引进的西方技术和机器设备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技术的停滞。
7. 通过对边疆危机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中国近代史上边境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对于我们理解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8. 在讲解中,讲师提到了中法战争中中国的失利原因,使我们认识到当时的中国在军事实力和战略思维上存在差距。
9. 通过对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近代中国在面对外来侵略和领土争端时的困境和挑战。
10. 这节公开课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案例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11. 总体而言,这节公开课内容丰富,讲解详细,让我们对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希望在以后的课程中能够继续学习到更多有关中国近代史的知识。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洋务运动》是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19世纪60-90年代,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发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翔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洋务运动的认知可能较为片面,认为洋务运动是清朝政府的一场改革运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洋务运动,客观评价其历史地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难点:洋务运动的双重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19世纪中期清朝面临的内忧外患,引出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洋务运动的双重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总结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对当今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历史背景:19世纪中期,清朝内忧外患1.自强:发展近代工业,训练新式军队2.求富:兴办民用工业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1.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3.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积极性。
《洋务运动》说课点评.
《洋务运动》说课点评山东省章丘市枣园中学郭胜芳备课上课之余,研读了牛老师的《洋务运动》的说课稿,感觉受益匪浅,牛老师在说课方面经验丰富,值得学习。
总起来感觉有以下几方面特色。
首先在说教材方面,把握准确到位。
洋务运动是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的第一课。
在学习单元之初,要站在一个综合的高度对这一单元做一个概括和解说,有利于学生对这一单元有总括性的认识,从而也就更能认识这一课在这一单元中以及整本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牛老师不仅能够整体把握,而且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又能对知识进行细化。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不仅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而且对“为什么要教这些”作了很详尽地诠释,为下面的学习做了最全面的铺垫。
其次能体现出新课改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一般的说课模式就是说教法,“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说学法,“怎么学”、“为什么这么学”。
而牛老师用了说模式的方式综合进行说明,简洁、清晰。
并在过程中说清了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
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授课的过程本身就是教中有学,学中有教的过程,教与学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以自由阅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体验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第三,说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设计问题环环相扣。
在说课稿中,牛老师以洋务运动为线索,借助多媒体手段,设计了为何进行洋务运动(背景)、如何进行洋务运动(内容)、何以评价洋务运动等环节,前因后果,融会贯通,使整堂课的结构一目了然。
值得借鉴和学习。
第四,说开发部分很有特色。
牛老师的说课稿中对课本知识进行延伸和后续,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的兴趣,也是一个历史老师的责任所在。
“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看相同的文章,每个人的看法可能是是不一致的。
牛老师的说课我认为值得商榷的地方有这样两个方面。
第一,牛老师的第一部分“说内容”和和第二部分“说教材”,两部分感觉重复。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教案说课稿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教案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1.2掌握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1.3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2.2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
3.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洋务运动的利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洋务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事件等,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梳理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思考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主学习成果,讨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4.课堂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展示的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重点讲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6.案例分析以“江南制造总局”为例,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洋务运动的利弊。
四、课后作业1.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有哪些?3.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对洋务运动影响的理解程度。
3.学生对洋务运动局限性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评课稿
洋务运动评课稿洋务运动评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
优秀的评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洋务运动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理论界对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研究已逾20年,②但“史料教学”真正深入中学历史课堂,受到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视却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成果,“然而,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③彭禹老师《洋务运动》一课是史料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
本文试结合该课,谈谈笔者对史料教学的一点认识。
一、史料的选择要精和赋予思想梁启超曾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1】(P.44)由此可见史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恰当的史料选择有助于突破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局限性,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
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选用哪些史料才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水平,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就需要历史老师进行认真的考虑。
【2】(P.169)如何选择最有价值的史料,反映出一个历史老师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功底,也渗透了历史老师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李惠军老师曾说“一个优秀的历史老师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所要讲授的历史,然后再思考怎样传授历史。
”彭老师课后也介绍道:“在备课过程中,思考的时间远远多于动笔的时间。
”《洋务运动》一课四则史料只有屈指可数的五百余字,如同一道高考的材料解析题的字数,但是彭老师把每一则史料赋予了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五百余字的史料足以使我们洞察晚清四十余年的洋务风云。
可以说彭老师的课在历史的内化和外化做了无缝衔接。
为方便读者欣赏彭禹老师《洋务运动》一课,相关史料转载如下:幻灯片一:幻灯片二:“六鬼子”奕“论者不察,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此说甚谬,夫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
《洋务运动》教学实录与评析
《洋务运动》教学实录与评析□执教者:来宾市第六中学廖丹口评析者:来宾市兴宾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杨凤娥《洋务运动》是统编教材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中,执教者首先讲解洋务运 动的意义、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洋 务运动的背景,最后通过丰富的史料让学生理解洋务 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执教者确定了一条教学主线——向西方学习,提出了三个问题——向西方学习什么、为什么向西方学习、学得怎么样,从中引导学生突破重 点、难点,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 效果。
一、导入师:学完第一单元后,我们知道中国沦为了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有识之士开始 探索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
有哪些探索呢?他们能否 挽救民族危机?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请同学们阅读单元导读,看看本单元讲了哪些运动。
生: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师:导读中出现了一个名词一一近代化。
什么是 近代化?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定义。
(屏显:近代化,以 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 化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 过程)中国的近代化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
【评析】执教者让学生阅读“单元导读”,从整体上 把握单元学习内容,认识本课在本单元中的位置,培养 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大局观。
“近代化”的含义,在本课 中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执教者在此进行解读,旨 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二、新授师:学习一个历史事件,首先要了解它的概况,然 后分析它出现的原因,最后看它给历史发展带来哪些 影响。
按此思路,我们来学习这一课。
(屏显学习要求, 进行新课学习)(一)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师:洋务派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 施来实现求强求富?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然后阅 读课文第21页第一段和第22页第一至第三段。
生:创办军事工业,开办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 军,发展近代教育……师:同学们都能比较全面地说出洋务派的措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说课稿】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说课稿】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主要介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旨在振兴中华,实现富强。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历史事件多,需要学生对历史事件有较好的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洋务运动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2.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洋务运动的图片和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和意义。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洋务运动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洋务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知识掌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评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评课稿一、前言本评课稿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为主题,对该课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洋务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分析其背景、影响和意义等方面,并提供相关教学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上好这节历史课。
二、课程背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该事件发生于清末时期,旨在引进西方的科技和制度,以推动国家现代化。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洋务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深入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和国家命运的历史进程。
三、教学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3.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4.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5.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洋务运动》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历史背景:清朝晚期的社会政治状况。
- 洋务兴国运动:洋务派的提出和推行。
- 洋务运动的成果和局限。
- 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和意义。
2.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
•图片与文本结合:通过适当使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视频/音频资源:适当使用视频和音频资源,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受。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起因。
•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清末社会的复杂性和动荡局势。
•提醒学生分析《洋务运动》的两面性和局限性。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清朝末年的社会图片或播放与洋务运动相关的音频/视频,引起学生对该时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如何面临着巨大的内外压力?2.学习《洋务运动》的起因和背景。
–向学生简单介绍清朝末年社会的混乱局势和内外压力。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4课洋务运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目标
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 3.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运用辩证
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必须在老师的监督下阅读 学生学习能
课文。因此,首先得让学生读课文。然后,再推出问题 力分析
展开讨论并解读。
教学策略选
从洋务运动的兴起人手,以发展、代表人物、时间
择与设计 为线索逐一分析教材。
1.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和原因,2、洋务派中央、
地方代表人物。3、时间,4、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
教学过程 发展近代军事工业。5、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
办一批民用工业。6、建立新式海陆军。7.小组辩论。8、
总结归纳,课堂小结并完成课文后面练习。
课例研究综 述
1.洋务派的产生(背景、目的、主张、时间、代表)。 2、洋务运动的结局----破产、失败。 3、洋务运动的评价。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 4 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第 4 课洋务运动》
称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 教材分析
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
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运动评课稿
洋务运动评课稿
-
首先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
老师这堂课能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特点制定三个目标:第一是知识能力目标;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三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从浅至深,不仅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而且更深层次的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了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落实较好。
第二.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内容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出,结构分明。
教师尝试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充满激情的讲授吸引学生注意,用情聆听学生的回答,用问题串连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在整节课中的指导均清楚并有系统,语言规范、简练、教态自然大方。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这其中的原因固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其次,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其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分析材料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从不同角度实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
用教师真诚的情谊与亲切的语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
通,体现学科教育人生观价值观。
要注意图片和材料的出处。
注意图片材料的引用。
运用图片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