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腺病毒感染
禽常见病毒病—腺病毒
禽常见病毒病—腺病毒禽腺病毒腺病毒是一种无囊膜的双股DNA病毒,可感染鸡、火鸡、鸭、鹅等禽类。
根据目前已经定型的腺病毒种类,可将其分为三类:Ⅰ群、Ⅱ群和Ⅲ群。
Ⅰ群腺病毒1·包涵体肝炎(IBH)是一种以肝脏肿大发黄、坏死,肝细胞变性,有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此病多发于3~7周龄肉仔鸡,产蛋鸡多在18周龄后发生。
特别是在开产后散发性发病。
感染此病的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鸡冠、肉髯苍白,排黄白色粪水分离样稀便。
产蛋鸡群多呈隐性感染,个别鸡消瘦、体重减轻,大群饲料利用率下降,产蛋率下降。
剖检特征性病变见于肝脏,肝肿大、质地松脆、呈淡褐色或灰黄色,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点状或斑块状坏死灶。
此外可见病死鸡皮肤发黄,胴体贫血,脾脏肿大出血,肾脏肿胀,法氏囊和胸腺明显萎缩。
2·心包积液(安卡拉病)近期多发的一种疾病,特征症状是心包囊肿有淡黄色清亮液体蓄积。
此外,该病还可引起肺水肿,肝脏发黄及真脏肿大等症。
腺病毒广泛存在于鸡群中,但在一般情况下较少发病,只有在免疫抑制及应激的条件下才表现临床症状。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马立克病毒、传染性贫血病毒、支原体、大肠杆菌等可促进和加快本病的流行,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做好常规的消毒工作,另外,应减少不必要的应激,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以提高免疫力,并定期使用抗病毒产品进行预防。
Ⅱ群腺病毒此类腺病毒主要感染火鸡和雉鸡,在此不做介绍。
Ⅲ群腺病毒主要引起蛋鸡简单综合征(EDS76),此病毒可造成产蛋量突然急剧下降,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无壳蛋、沙壳蛋、薄壳或蛋壳不整的畸形蛋,蛋壳颜色变浅等症。
本病死亡率不高,可造成鸡嗜睡,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及排绿色水样稀便。
特征症状就是造成产蛋量的下降和蛋品质的降低。
防制EDS76主要经蛋垂直传播,所以一定要从非感染区引入种蛋或鸡苗。
保证日粮中氨基酸及维生素的平衡和充足以及钙的充足。
做好消毒卫生工作及做好免疫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常见禽腺病毒感染防治措施
常见禽腺病毒感染防治措施张妍妍,王尧,金金(辽宁省锦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辽宁锦州121000)腺病毒是当今家禽、野禽常发传染性疾病,由于禽类的腺病毒和哺乳动物腺病毒在基因组结构方面和血清学上是不相同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多数容易复制形成核内包涵体,防控不及时,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采取种群净化和其他生物安全措施、接种疫苗等方式防控。
本文通过对鸡包涵体肝炎、产蛋下降综合征、火鸡出血性肠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综合分析,研究防控措施,从而减少疾病暴发,减少畜牧业损失。
病毒;禽:防治措施禽腺病毒,没有囊膜,是双股DNA 结构,可感染各种禽类的具有多种群类的病毒,目前有Ⅰ群、Ⅱ群、Ⅲ群三类。
禽腺病毒是继禽流感新城疫后,严重影响禽类生产的重大难题。
本文所述的禽腺病毒是指在禽类中常见的传染性病原体,其中多数在健康禽体内复制,但并没有明显的临诊症状。
现有的禽腺病毒,可从鸡、鸭、鹅体内分离获得,其致病性有明显差异。
在日常实践中,如果有其他疾病时,还会使禽类健康进一步恶化。
由于病毒没有囊膜,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此外,还有与腺胃炎、肌胃炎以及非典型性法氏囊炎进行区分。
1鸡包涵体肝炎鸡包涵体肝炎又称为鸡贫血综合征,病原为禽腺病毒,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典型特征死亡突然增多,肝肿大,产生严重贫血,有坏死灶和出血,肝细胞内可以见到有核内包涵体。
1.1流行病学特点通常病死率10%左右,多发生于4~10周龄的鸡,产蛋鸡很少发病。
病情加剧时多为其他混合感染,造成病死率急剧上升。
研究发现本病可垂直传播,即通过发育鸡胚传播,所以一旦传入难以根除。
有证据表明,腺病毒感染可以保持潜伏状态至少一个世代不被查出。
虽然第1天开始就能检测分离到病毒,但后期排毒高峰出现在4~6周龄。
所以不能忽视水平传播的隐患,也在本病的发生中很重要。
多发于春、秋两季。
并可通过接触死鸡或病鸡污染的饲舍、垫料等传染[1]。
1.2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自然感染潜伏期1~2d 。
禽腺病毒感染的诊断
2021年第04期鸡腺病毒感染危害大,是常见的传染病,目前在全国呈散发趋势,因此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
1发病情况2020年7月份,我镇蔡某家养鸡场鸡群出现异常状况,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大部分患病鸡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下降,鸡冠发白,并出现贫血及肝炎等症状,患病严重的鸡陆续死亡,对病死鸡尸体进行解剖并取肝脏标本展开实验室诊断,最终诊断为腺病毒感染。
2临床症状感染腺病毒的鸡群,发病时间为1周,发病前期出现呼吸道症状,精神萎靡,大腿内侧发红,粪便呈黏液状,颜色为浅黄色。
病毒可感染任何年龄、性别的家禽。
如是幼龄鸡发病,精神不振,粪便呈稀状。
如是成年蛋鸡发病,则产蛋量明显下降。
如是肉鸡患病,则会出现腹泻现象、肝脏出血、心包积水。
感染病毒包涵体肝炎的病鸡,会出现明显的精神萎靡现象,不愿活动,饲料转化率下降,增重缓慢。
对病死鸡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其肝脏明显肿大,颜色发白,严重的会出现肝脏坏死症状。
胸部出血,心包渗出积液,肾脏及脾脏萎缩并坏死。
母鸡患病1周后,可在囊壳腺检测出病毒,产下薄壳蛋及软壳蛋,鸡蛋形状不规则且表面较为粗糙。
3诊断方法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进行初步的诊断,如需确诊,应进行实验室测。
感染腺病毒的鸡,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率高。
目前,可以采取观察内包涵体、免疫荧光检测抗原等检测方法实现对禽腺病毒D N A 的有效检测与鉴定及确诊。
可以发现肾脏、肝脏以及心脏等部位出现明显的病变现象,心包渗出积液,肝脏肿大,颜色呈黄色并出现有些坏死点,肾脏有出血点,部分现有尿酸盐沉积。
取鸡胚肝细胞接种于培养基然后进行观察,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然后对病毒致病性进行判定,该法主要是利用检测血清特异性的抗体作为确诊依据,目前在禽腺病毒分离鉴定中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培养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法该法特异性高,敏感度高,操作非常简单,非常适用于腺病毒大规模感染诊断中,因此具备了一定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应用成本高,同时具备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鸡腺病毒感染(包涵体肝炎)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方法
鸡腺病毒感染(包涵体肝炎)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方法家禽腺病毒广泛存在自然界,家禽腺病毒感染日益引起世界养鸡界的关注。
在世界许多国家有鸡场污染或发病的报道。
腺病毒感染的主要临诊和病理征侯群为包涵体肝炎,(以肝脏脂肪变性与灶性坏死及肝细胞内出现包涵体为特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道感染,出血性肠炎和产蛋量减少。
给生产带来一定损失。
据报道,我国在一些鸡场中曾见有此种症状的病鸡,但以往未进行过研究。
1984年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从国外引进了病毒,对鸡胚和鸡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用琼脂扩散试验,对人工感染鸡进行了血清学检查,同时又在黑龙江、山东、河北、辽宁等省部分地区14个鸡场34群鸡中抽检了1021只鸡,出现阳性反应的14群共121只,阳性反应率为8.4%,并进行病理剖检,从而证明了在我国一些地区的鸡场中有腺病毒感染。
1 病原本病病原为禽腺病毒,是禽类腺病毒属中的成员之一。
禽腺病毒的血清型很多,目前已知的有12个型,其中F1~F10的10个血清型均与自然暴发包涵体肝炎有关。
本病毒可以早期在病鸡的肝、脾、肾以及腔上囊组织中分离到。
腺病毒为69~76nm的二十面体,结构为脱氧核糖核酸,对热和酸稳定,抗紫外线,对福尔马林和碘是敏感的。
在血清试验中发现有一组抗原。
腺病毒可能是一种条件性病毒,只有当存在其他诱发性因素的条件下才会引起发病。
包涵体肝炎的发生往往与其他诱发条件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有关。
2 流行病学多发于4~9周龄的鸡,其中以5~7周龄的鸡最多发。
在种鸡群或成年鸡群中往往不能察觉其临诊症状,主要是表现为种蛋孵化率低和雏鸡的死亡率增高。
病雏则显现典型的肝炎和贫血。
鸡感染后可成为终身带毒者,并可间歇性排毒。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可通过鸡蛋传递病毒,也可从粪便排出,因接触病鸡和污染的鸡舍而传染。
感染后如果继发大肠杆菌病或梭菌病,则死亡率和肉品废弃率匀会增高。
本病的严重性取决于是否发生过其他疾病。
宿主范围尚未确定有例证说明鹌鹑和火鸡能感染鸡腺病毒。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禽腺病毒病(Avian adenovirus disease)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
本文将介绍禽腺病毒病的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控制措施。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观察、病毒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等。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可以初步判断禽类是否感染了禽腺病毒。
禽腺病毒感染的禽类常常出现呼吸道症状,比如喷嚏、鼻泡、喉结炎等,还可引起肠道症状,如拉稀、腹泻等。
进行病理学观察可以进一步确认禽腺病毒感染。
病理学观察主要是通过解剖禽类尸体,观察禽类器官的病变情况。
禽腺病毒感染会导致禽类肠道的病变,如出血、溃疡等,还可引起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病变。
对禽类进行病毒学检测是确诊禽腺病毒病的重要手段。
病毒学检测主要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通过检测禽类体内的病毒基因来确定是否感染了禽腺病毒。
通过免疫学检测可以了解禽类是否对禽腺病毒有免疫力。
免疫学检测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中和试验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检测禽类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判断禽类对禽腺病毒的免疫状况。
针对禽腺病毒病的防控,首先要严格管理禽类的饲养环境,保持环境卫生和饲养设施的清洁。
禽腺病毒容易在脏污环境中存活和传播,因此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对预防禽腺病毒病至关重要。
加强禽类免疫力的提高也是防控禽腺病毒病的重要措施。
通过给禽类接种相关疫苗可以增加禽类对禽腺病毒的抵抗力,减少禽类感染禽腺病毒的风险。
禽类的健康监测也是防控禽腺病毒病的重要手段。
定期对禽类进行临床观察和病原学检测,及时发现禽腺病毒感染的禽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疗。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观察、病毒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等方法进行。
而预防控制禽腺病毒病的关键措施包括加强禽类饲养环境的管理、提高禽类的免疫力以及进行健康监测等。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禽腺病毒病(IBD)是一种由禽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家禽中,如鸡、鸭、鹅等。
禽腺病毒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与防控是十分重要的。
一、禽腺病毒病的病原学特点禽腺病毒(IBDV)是一种属于双链RNA病毒的禽疫病毒。
它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在淋巴系统内复制,并引起免疫抑制和淋巴器官的明显病变。
感染禽腺病毒的鸡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导致次生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严重时可能导致鸡群大规模死亡。
二、禽腺病毒病的临床症状禽腺病毒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1. 急性型:主要表现为鸡群突然死亡,发病率可高达20-30%,患病鸡在发病后呈现明显的疲惫、食欲不振、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死亡率较高。
2. 慢性型:表现为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肝脾肿大、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早衰、贫血、免疫抑制等并发症。
三、禽腺病毒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通过观察鸡群的临床症状,包括死亡率、生长情况、腹泻情况、肝脾肿大等来初步判断是否有禽腺病毒病的可能。
2. 病原学检测:采集患病鸡的粪便、肠道组织等样本,通过PCR、ELIS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来检测禽腺病毒的存在。
3. 病理学检测:对死亡或临床表现异常的鸡进行尸检,并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组织病变的情况来辅助诊断。
四、禽腺病毒病的防控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饲养场所的通风和干燥,避免交叉感染。
2. 合理饲料营养: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的全价营养,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3. 疫苗预防:目前已有有效的禽腺病疫苗可供使用,可根据鸡龄和养殖环境合理选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4. 限制活动范围:对于患病鸡舍采取限制活动范围,避免交叉感染。
5. 多种预防:对于鸡群进行多种预防措施,包括预防感染、提高免疫力等。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避免该疾病的危害,确保禽类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禽腺病毒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禽类健康的致命性疾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由于该病毒对鸡、鸭、鹅等禽类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因此对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禽腺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介绍,以帮助养禽业者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禽腺病毒病的诊断1. 临床症状的观察禽腺病毒病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禽类羽毛蓬松、食欲减退、腹泻、呼吸困难、淋巴组织肿大等症状。
患病禽类的产蛋量下降、蛋质变异以及死亡率增加也是禽腺病毒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通过观察上述临床症状,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禽腺病毒病的可能,但仍需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测来确定诊断。
2.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确定禽腺病毒病的关键步骤。
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病毒分离是通过培养禽类组织或细胞,将病毒扩增并进行鉴定,是确诊禽腺病毒病的重要手段。
血清学检测则通过血清学试验来检测禽类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或抗原,发现禽腺病毒病的感染情况。
分子生物学检测是最为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通过PCR扩增技术检测禽类组织和体液中的禽腺病毒的核酸,以确定感染的程度和类型。
通过上述实验室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1. 加强养殖管理在养殖过程中,加强对禽类的管理和保健工作是预防禽腺病毒病的关键。
首先要保证禽类的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更换饮水和饲料,防止禽类受到各种细菌、寄生虫的侵害。
要合理饲养禽类,保证其充分的营养和健康生长。
养殖户还应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确保禽类生活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强化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禽腺病毒病的重要手段。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针对禽腺病毒的疫苗,通过接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禽类对病毒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养殖户在进行禽类疫苗接种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接种效果。
还要定期对已经接种疫苗的禽类进行复检和补种,以保证其免疫效果的持续。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1. 引言1.1 禽腺病毒病的重要性禽腺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禽类传染病,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重要性在于对家禽养殖业的影响,导致养殖规模化生产的困难。
禽腺病毒病会导致家禽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毛色暗淡以及死亡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了家禽的生产和经济效益。
禽腺病毒病的传染性强,容易在家禽群体中传播,给整个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除了对养殖业的影响外,禽腺病毒病对人类健康也构成潜在威胁。
虽然目前尚未发现禽腺病毒病可以直接传播给人类,但通过家禽产品的食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及时有效地控制禽腺病毒病的传播对于保障家禽健康、养殖业稳定以及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禽腺病毒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加强相关疾病的研究与防控措施,以保障家禽健康、养殖业发展以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1.2 禽腺病毒病的病因禽腺病毒病的病因主要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
禽腺病毒是一种致病性较强的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家禽,如鸭、鸡、鹅等。
禽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粪口传播等。
感染禽腺病毒的家禽会出现消化道炎症和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影响家禽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禽腺病毒在禽类中具有很强的毒性和传染性,因此很容易引发禽类传染病的暴发。
目前,禽腺病毒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病毒的变异和突变可能是导致病情恶化和传播加剧的原因之一。
在应对禽腺病毒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中,加强对病毒的研究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病因研究,能够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禽腺病毒病的方法,减少家禽的感染和死亡率,保障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禽腺病毒病的临床表现禽腺病毒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患病的禽类常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
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黄绿色粪便、腹部膨胀等。
神经系统症状则表现为抽搐、歪颈、瘫痪等。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禽腺病毒病是由禽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禽,包括鸡、鸭、鹅等。
禽腺病毒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诊断和防控禽腺病毒病,以下将介绍其诊断和防控的方法。
1.临床症状观察:禽腺病毒病主要存在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感染症状。
养殖者可以通过观察禽类的临床症状,如呼吸急促、鼻腔和眼部分泌物增多、腹泻、四肢无力、瘫痪等,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禽腺病毒病。
2.病理学观察:禽腺病毒感染后,会引起病鸟的器官损伤,病理学观察可以通过对病鸟死后进行解剖和组织学检查来确认禽腺病毒病的诊断。
常见病理学变化包括腺体肿大、水肿、坏死等。
3.实验室检测:禽腺病毒病的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常见的方法包括病毒分离和鉴定、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
病毒分离和鉴定是通过将病鸟的支气管、肠道或是器官组织接种到白细胞小鼠、禽胚或鸟胚细胞,观察是否能分离出禽腺病毒。
血清学检测是通过血清学方法来检测病鸟的血液,如凝集试验、血清特异性中和试验等,来判断病鸟是否感染了禽腺病毒。
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是通过PCR、RT-PCR等方法,检测病鸟体内的禽腺病毒的核酸。
1.加强养殖环境管理: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对禽腺病毒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养殖场应该保持清洁卫生,加强消毒工作,定期清理禽舍,做好禽舍的通风、排湿、防寒等工作。
2.做好禽类的防疫接种:禽腺病毒病的防控中,疫苗接种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养殖者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对禽类进行禽腺病毒病疫苗的接种,提高禽类的免疫力。
3.禽类的隔离和检疫:禽类的隔离和检疫是预防禽腺病毒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对引进的禽类要进行隔离观察和做好相关检疫工作,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4.常规监测和报告:养殖者应定期对禽类进行常规监测,检测禽类是否患有禽腺病毒病。
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报告当地畜牧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大。
总结:禽腺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是保障禽类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
放养鸡禽腺病毒混合感染的处置
畜禽养殖·2022年11月2日,接龙山县内溪乡吴家村吴某某电话求助:“放养的1000多只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前天突然出现大量死亡现象,请求支援。
”笔者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察看。
一、发病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1.养殖情况据养殖户介绍,他于2022年7月中旬在市场上购买1100只脱温苗(250克/只),前期免疫情况不清楚,后期没有接种任何疫苗。
养殖场离居民区相对较远较封闭,三边环山,自由放养,以玉米、谷糠为主。
养殖场地不大,设施简单,密度较大,无围栏、消毒池等设施,无免疫、消毒等记录。
2.发病过程 10月12日,气温突降,导致鸡群采食量下降,部分鸡有感冒症状,排出黄色稀粪。
养殖户自行购买抗生素拌食饲喂,2日后有所好转,随着气温回升,鸡群恢复采食,但鸡群健康状况大不如以前。
10月27日,气温迅速下降,次日清晨,大批鸡精神不振,有明显重呼吸症状,湿咳,采食量下降,有的甚至不食,当日下午出现死亡,死亡的多是长势较好较快的鸡。
养殖户又自行购买抗生素喂食,效果不佳,第三日清晨死亡70多只,连续4日共死亡700多只。
3.剖检病变 对刚死的和病重的鸡只各解剖5只,剖解发现肌肉无出血,肝脏肿大有出血点,腹水,肺水肿,肠道有出血点,腺乳头无出血,脚鳞无出血,无包心包肝和气囊炎,有3个肝脏上有坏死点,胆汁充盈,有不同程度的心包积液,积液呈淡黄色。
经禽流感快速检测和解剖,排除禽流感,结合解剖特征鸡肝质地脆、有出血点和坏死点、心包积液等特点,初步诊断为禽腺病毒为主的混合感染。
4.疫情处置 在养殖场周围10米左右撒生石灰或火碱,推荐使用醛类消毒剂消毒。
按照鸡群健康状况、大小分群饲养,在饮水中加入退烧药和消炎药,饲喂抗病毒、利水消肿、保肝护肾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4~5日后收到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二、发病原因分析1.原发性感染 养殖户经验不足,管理粗放,未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随意出入鸡舍,会把病毒带到鸡舍,引起鸡群发病死亡。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禽腺病毒病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引起禽类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病变,严重影响禽类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为了减少禽腺病毒病的发生,需采取一系列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本文将从禽腺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包括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两个方面的内容。
1.临床症状禽腺病毒病的临床症状有:(1)禽类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喘鸣、打喷嚏、鼻音、喘气等。
(2)禽类睡眠过多,神经症状如抽搐、四肢抽搐、瘫痪等。
(3)肠道症状,如腹泻、腹痛等。
(4)羽毛颜色变深,表现为灰色或深褐色。
(5)禽类死亡率高,并出现大量死亡。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可疑禽腺病毒病需进行实验室检测。
2.实验室检测(1)病原学检测① 病死鸟检测:病死鸟的脑部和呼吸道组织的病原体检测,是禽腺病毒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② 活禽喉拭子检测:具有潜伏感染的禽类鸣管、上呼吸道及其痰液等进行检测。
①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长期进行禽腺病毒病诊断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禽腺病毒病疫苗效果判断的指标之一。
② 分子生物学检测: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PCR(RT-PCR)和核酸杂交等方法。
PCR和RT-PCR技术已成为检测禽腺病毒病的敏感和特异性方法,在禽腺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病原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
禽腺病毒病的防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禽类疫情监测与动态管理能力,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建立健全预防接种制度,加强疫苗研发、生产和质量监管。
疫苗应以产地相近、流行病学类型相近、毒力相似、相似抗原和抗原表位等因素为依据制定。
(3)加强场所卫生管理,保证禽场环境清洁、通风、干燥,并进行隔离。
做好禽舍内具体处理,保证禽舍内干净、无臭味;宿主清洁、消毒;减少鼠害进入;打草须后消毒;定期更换垫料等。
(4)加强态势感知和预警能力,建立健全防控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4Q14禽腺病毒感染
3、临床症状
鸡群无明显临诊症状、通常是26~36周 龄产蛋鸡突然出现群体性产蛋下降,产蛋率 比正常下降20%~30%,甚至达50%。 产出软壳蛋、薄壳蛋、无壳蛋、小蛋, 蛋体畸形,蛋壳表面粗糙,如白灰、灰黄粉 样,褐壳蛋则色素消失,颜色变浅、蛋白水 样,蛋黄色淡,或蛋白中混有血液、异物等。 异常蛋可占产蛋的15%或以上,蛋的破损率 增高。
6、防制
综合防制措施 杜绝EDS76病毒传入,本病是经胚垂直 传播,故应从非疫区引种,引种后应严格隔 离饲养,产蛋后经HI试验临测阴性者才能作 种用。 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措施,加强鸡场和孵 化厂消毒工作,注意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平衡。 免疫接种:油佐剂灭活苗对鸡免疫接种 有效。
再见!
肝肿胀
肝脏淤血,并有胆汁淤积的斑纹
目前对鸡包涵体性肝炎尚无有效疗法。 主要措施为加强饲养管理,杜绝传染源 传入,防止和消除应激因素。
雏鸡饲料中适当喂抗生素药物,可以减 少并发细菌感染,降低病鸡死亡率。 此外,结合补充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 及)和微量原素(铁、铜和钴河剂),以促 进贫血的恢复。
返回目录
(二)产蛋下降综合征 (Eggs drop syndrome, EDS76) EDS76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 病。其主要特征是产蛋量骤然下降、蛋壳异常、 蛋体畸形、蛋质低劣。 1976年Van Eck首次报道发生于荷兰, 1977年分离到病毒,随后英、法、德、意、美、 匈牙利、澳大利亚、日本、南韩等20多个国家 均报道了本病的发生,我国在1991年分离到病 毒而证实有本病的存在。
2、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于4~10周龄,5周龄鸡最易感, 产蛋鸡很少发病。 通常病死率为10%左右,如混合感染, 则有可能上升。 垂直传播是本病非常重要的特点。 此外与病鸡接触或被病鸡污染的禽舍、 饲料、饮水或经消化道而传染,本病多发于 春、秋两季。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1. 引言1.1 禽腺病毒病简介禽腺病毒病,又称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禽类传染病。
该病主要侵犯禽类呼吸系统,尤其是鸡,引起病鸡支气管、气囊和肺等器官的雏菌病变,导致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和坏死,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禽腺病毒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途径传播,易在鸡群内快速传播,对禽业造成严重危害。
病鸡出现咳嗽、喘息、腹部呼吸等症状,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严重时可引起大面积死亡。
及时了解禽腺病毒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对其进行有效的诊断和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预防意识、定期检测和监控,科学合理应对疫情,可以有效控制禽腺病毒病的传播,保障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诊断方法禽腺病毒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测、病原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个方面。
通过观察饲养禽类的临床表现,如出现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等,可以初步怀疑禽腺病毒病的可能性。
实验室检测也是诊断禽腺病毒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病毒学检测和免疫组化检测等。
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禽类体液中的抗体水平,病毒学检测则可以直接检测禽类体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
免疫组化检测可以通过检测组织样本中的抗体或抗原来确定病原体的存在。
分子生物学检测是目前诊断禽腺病毒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禽类体液或组织中的病原核酸,从而确定是否感染禽腺病毒。
诊断禽腺病毒病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种方法,以确保准确诊断,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2 防控措施要加强对禽腺病毒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养殖户和兽医人员的防疫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发布防控手册和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向养殖户传达禽腺病毒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引导他们采取主动防疫措施。
要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工作。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禽腺病毒病是一种由禽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感染禽类,并且对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控制禽腺病毒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禽腺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临床症状禽腺病毒病在感染后的潜伏期为2-7天,主要症状包括高热、食欲不振、饮水量增加、躯体抖动、呼吸困难、粪便异常等。
严重感染时,还会出现黄疸、神经症状和水肿等症状。
禽腺病毒病还会导致禽类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在禽类养殖场中,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疾病的诊断。
2. 实验室检测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来进行确认。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和鉴定、病毒抗体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三种方法。
(1)病毒分离和鉴定常用的病毒分离方法包括禽腺病毒的原代细胞分离、胚胎鸡卵接种、细胞培养、小鼠感染等。
通过细胞培养或小鼠感染后,检验病毒抗体滴度变化,观察细胞病变,最终确定病毒分离情况。
鉴定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
(2)病毒抗体检测病毒抗体检测主要通过血清学测定方法进行,包括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和试验和血凝试验等。
在病毒感染后,宿主体内会产生相应的病毒抗体,通过检测抗体滴度的变化,可以判断禽类是否感染了禽腺病毒。
(3)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是通过PCR技术检测感染禽腺病毒的基因或RNA序列,以确定禽类是否感染了禽腺病毒。
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和快速性的优势,是当前禽腺病毒病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3. 临床病理禽腺病毒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主要包括肝脏和肾脏的病理变化。
在禽类感染禽腺病毒后,常常出现肝脏和肾脏的不同程度的病变,如肝脏出现出血点、出血斑、肿胀、颜色变深等。
肾脏则出现水肿、变形、出血点和出血斑等病变。
通过临床病理检查可以为禽腺病毒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禽腺病毒病(Avian adenovirus)是一种由禽腺病毒引起的疾病。
该病在鸡、鸭、鹅等禽类中广泛传播,对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禽腺病毒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主要感染禽类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导致禽类发生消化道炎症、呼吸道症状和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等,严重时还会对禽类的生长和生产性能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希望能对禽类养殖场的业主和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一、禽腺病毒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禽腺病毒病在鸡、鸭、鹅等禽类中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但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和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等。
典型的症状包括:鸡出现腹泻、呕吐、粪便异常、饮食减少;呼吸急促、喘鸣;泌尿系统异常,如蛋壳膜增厚、水肿;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等。
根据禽类出现的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了禽腺病毒病毒。
2. 病理学检查对死亡禽类进行病理学检查,能够观察到病变部位的变化。
禽腺病毒病的病理学改变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组织的病变,如肠道出血、黏膜水肿、肺部出血、肝脏肿大、卵巢肿胀等。
3.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确认禽腺病毒病的感染。
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ELISA检测等。
PCR检测是通过扩增病毒基因片段来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禽腺病毒病毒,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ELISA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来确认禽腺病毒病的感染情况。
4. 病毒分离和鉴定将疑似感染禽类的组织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通过病毒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来确认病毒的种类和亚型,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防控措施。
二、禽腺病毒病的防控措施1. 加强养殖管理在禽类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对禽类的管理,保持鸡舍、饮水器、饲料槽等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充足的通风和光照,定期清理禽舍,保持合理的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2. 实施消毒措施定期对禽舍、设备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杀灭可能存在的病毒,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禽腺病毒病,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禽类,对禽类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对禽腺病毒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控非常重要。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禽类的食欲减退、活动能力下降、羽毛松散、眼睛浮肿、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
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解剖禽类尸体,观察脏器是否发生变化。
禽腺病毒病主要侵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肺脏、肝脏、肠道等脏器的病变情况进行初步判断。
但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并不能完全确定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仍需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主要采取的方法有病毒分离、抗体检测和基因检测等。
病毒分离是利用培养基或者禽腺病毒病特定的细胞系,将病毒从禽体中分离出来并进行鉴定。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禽腺病毒病的确诊,并可以进一步进行病毒株的分型和病毒学特性的研究。
抗体检测是通过检测禽体内的抗体水平来判断某一禽类是否感染了禽腺病毒。
常用的抗体检测方法有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等。
抗体检测可以对禽群的疫情进行监测和调查,判断感染的程度和疫苗的免疫效果。
基因检测是通过提取禽体内的病毒RNA或DNA,利用PCR扩增技术,检测病毒的基因序列。
这种方法对禽腺病毒进行基因分型和基因演化等研究非常有价值,可以指导疫苗的选用和防控措施的制定。
禽腺病毒病的防控,主要包括疫苗接种、环境消毒和管理措施等。
疫苗接种是预防禽腺病毒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禽腺病毒病的疫苗可供选择,根据饲养禽类的种类和流行情况进行选择。
疫苗接种要按照科学的程序和规范进行,确保免疫效果。
环境消毒是禽腺病毒病防控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等方法,将禽舍、设备、水源等潜在的病毒污染源彻底消除,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管理措施是防控禽腺病毒病的最后一道防线。
严格管理禽类的饲养环境,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检查禽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感染禽腺病毒的个体,避免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禽腺病毒病是一种由禽腺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禽类疾病。
该病在禽类养殖业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及时诊断禽腺病毒病并进行有效的防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临床症状与病理观察:禽腺病毒病主要感染家禽,如鸡、鸭、鹅等,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喘气、打喷嚏)、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瘫痪)、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食欲不振)、神经官能障碍(如异常行为、颈部抽动)等。
还需要对死亡禽类进行病理解剖观察,主要观察器官的颜色、形态和变化情况,特别是腺体的病变。
二、实验室检测:禽腺病毒病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来进行确认。
现代化的实验室可以使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技术来检测禽腺病毒的存在。
还可以进行病毒分离、扩增、染色和鉴定等方法来检测禽腺病毒的类型和毒株。
三、疫苗预防与控制:为了预防禽腺病毒病的发生,可以使用疫苗进行预防。
疫苗注射可以提高鸟类的抗体水平,从而增强其免疫力,减少病毒的感染。
疫苗接种需要根据禽类的具体情况和养殖环境来制定合理的接种方案。
还可以采取隔离、消毒和补充营养等措施来控制禽腺病毒的传播。
四、生物安全措施:为了控制禽腺病毒的传播,需要在养殖场中采取一系列的生物安全措施。
需要对鸟群进行定期的体检,及时发现禽腺病毒的感染;需要将感染病鸟隔离,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减少病毒的传播;需要加强养殖场的卫生消毒措施,保持养殖设施的清洁和无菌。
禽腺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观察、实验室检测、疫苗预防与控制以及生物安全措施等综合手段来进行。
只有做好全面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才能有效减轻禽腺病毒病带来的经济损失,并保障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鸡腺病毒感染途径、症状、预防、治疗!
鸡腺病毒感染途径、症状、预防、治疗!一、鸡腺病毒传播途径:1、主要通过鸡胚垂直传播病毒虽可在1日龄时分离到,但排毒通常在3周龄以上。
在肉鸡,排出病毒的高峰是3~6周龄。
在产蛋鸡病毒排出的高峰期在5~9周龄,到14周龄后仍有70%可排毒。
在一个鸡群里可存在几个血清型的腺病毒,甚至同一只鸡体内也可分离出两三个血清型的腺病毒,说明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很差。
产蛋的应激或高水平性激素的存在可引起病毒的激活,因此病毒可通过蛋传向下一代。
2、水平传播也很重要病毒可存在于粪便、气管和鼻腔粘膜以及肾脏,因此病毒可经所有排出物传播,病毒在粪便的滴度最高。
水平传播主要有粪便,空气,人员、用具等污染物的往来而传播。
杂交肉鸡、商品肉鸡、商品蛋鸡、肉种鸡和麻鸡都有发病。
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20~30日龄,最早可见7日龄的雏鸡发病;日死亡率达2%~3%,病程长达一周以上,死淘率达20%~30%;发病日龄越早,死淘率越高,甚者高达80% 。
有些发病雏鸡来自于同一个种鸡场;不同来源的鸡苗也有发病;还有同批次鸡分到不同的鸡场,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
康复鸡群的生产性能正常;种鸡受精率和孵化率正常,孵化出的商品代生长良好。
二、鸡腺病毒表现特征: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2天。
临诊表现主要为包涵体肝炎和呼吸道疾病。
很多血清型的腺病毒与包涵体肝炎的爆发有关。
雏鸡当接种病毒后可产生带有嗜碱性核内包涵体的肝、胰病变。
有人曾从18日龄以前的病鸡群分离病毒复制成本病,但从27~30日龄的病鸡分离的病毒即不能复制本病,显示在幼龄雏鸡体内还存在着另一种尚未测知的病原因子。
传染性法氏囊病所致的免疫抑制可促使腺病毒引起包涵体肝炎,当鸡群同时感染鸡贫血因子和腺病毒时,可使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鸡群中死亡率突然显着增高常为包涵体肝炎的最初表现,3~5天内可有成批死亡,持续3~5天(偶至2~3周)后逐渐恢复正常。
发病率不高,死亡率可达10%。
因病鸡表现症状后常仅几小时即死亡,常无明显症状,仅见病鸡萎顿,蹲伏,羽毛蓬松,冠髯和面部皮肤苍白,生长不良。
禽腺病毒感染
禽腺病毒感染禽腺病毒感染: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亚临床性传染病,多数为长期潜伏带毒,引起症状不明显的潜伏感染,少数可致病。
禽腺病毒可以分为三群:第Ⅰ群:包括传统的腺病毒和从鸡、火鸡、鹅和其它禽类获得的腺病毒分离物,它们具有一种共同的抗原群;第Ⅱ群:包括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雉鸡(zhi俗称野鸡)大理石脾和鸡大脾病病毒(有人认为,鸡大肝大脾病的病源为:鸡戊型肝炎病毒,是戊肝病毒科戊肝病毒属的一个成员),这些病毒共有一种与Ⅰ群病毒不同的抗原群;第Ⅲ群:是与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有关的一些病毒和从鸭获得的相似病毒,它们只是部分含有Ⅰ群病毒的共同抗原在此,主要介绍“鸡包涵体肝炎”:《鸡包涵体肝炎》一、流行病学:鸡包涵体肝炎:是由鸡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也有人称之鸡(Ⅰ群)腺病毒感染。
其主要特征是:病鸡在发生肝炎的同时,伴有出血性变化和再生不良性贫血。
种鸡发生感染时,本身可能无任何临诊症状,但所产种蛋的孵化率下降,孵化的雏鸡死亡率显著增高。
试验感染证明,出生雏鸡可感染发病,并且雏鸡的日龄越小易感性越强。
但在自然条件下,则以3—15周龄的鸡发生较多,成年鸡也可感染,但一般没有可见的临诊症状。
该病的病原体为禽腺病毒科Ⅰ群禽腺病毒属中的“鸡腺病毒”。
目前,分离到的Ⅰ群禽腺病毒共12个血清型,各型之间大多具有较一致的抗原关系。
目前认为鸡腺病毒2型、3型、4型、5型、8型等血清型是鸡包涵体肝炎的主要病原体。
病毒可以通过病鸡的粪便排出,健康鸡直接与病鸡接触或接触病鸡的粪便而感染,并且可以经蛋传染给下一代。
二、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双脚麻痹,排灰白色或粉灰色水样粪便等,临死前有的发出鸣叫声,并出现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鸡群一旦感染本病,大部分鸡在7—10天内相继发病,发病3—5天死亡达到高峰,持续3—5天后突然停息。
病程10—16天,死亡率一般为10%左右,经蛋传递时,雏鸡的死亡率克高达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腺病毒感染
禽腺病毒感染: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亚临床性传染病,多数为长期潜伏带毒,引起症状不明显的潜伏感染,少数可致病。
禽腺病毒可以分为三群:
第Ⅰ群:包括传统的腺病毒和从鸡、火鸡、鹅和其它禽类获得的腺病毒分离物,它们具有一种共同的抗原群;
第Ⅱ群:包括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雉鸡(zhi俗称野鸡)大理石脾和鸡大脾病病毒(有人认为,鸡大肝大脾病的病源为:鸡戊型肝炎病毒,是戊肝病毒科戊肝
病毒属的一个成员),这些病毒共有一种与Ⅰ群病毒不同的抗原群;
第Ⅲ群:是与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有关的一些病毒和从鸭获得的相似病毒,它们只是部分含有Ⅰ群病毒的共同抗原
在此,主要介绍“鸡包涵体肝炎”:
《鸡包涵体肝炎》
一、流行病学: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鸡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也有人称之鸡(Ⅰ群)腺病毒感染。
其主要特征是:病鸡在发生肝炎的同时,伴有出血性变化和再生不良性贫血。
种鸡发生感染时,本身可能无任何临诊症状,但所产种蛋的孵
化率下降,孵化的雏鸡死亡率显著增高。
试验感染证明,出生雏鸡可感染发病,并且雏鸡的日龄越小易感性越强。
但在自然条件下,则以3—15周龄的鸡发生较多,成年鸡也可感染,但一般没有可见的临诊症状。
该病的病原体为禽腺病毒科Ⅰ群禽腺病毒属中的“鸡腺病毒”。
目前,分离到的Ⅰ群禽腺病毒共12个血清型,各型之间大多具有较一致的抗原关系。
目前认为鸡腺病毒2型、3型、4型、5型、8型等血清型是鸡包涵体肝炎的主要病原体。
病毒可以通过病鸡的粪便排出,健康鸡直接与病鸡接触或接触病鸡的粪便而感染,并且可以经蛋传染给下一代。
二、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
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双脚麻痹,排灰白色或粉灰色水样粪便等,临死前有的发出鸣叫声,并出现角弓反张
等神经症状。
鸡群一旦感染本病,大部分鸡在7—10天内相继发病,发病3—5天死
亡达到高峰,持续3—5天后突然停息。
病程10—16天,死亡率一般
为10%左右,经蛋传递时,雏鸡的死亡率克高达40%。
剖检症状:1、皮下、胸肌和腿部肌肉有明显的出血;
2、尸体表现贫血、黄疸;
3、肝脏肿大,边缘钝圆,质地脆弱,呈黄褐色,肝被膜下有较大面积
淤血和出血灶,出血点或出现斑常呈线状或芒状,在出血点之间有
灰黄色坏死灶,使肝脏外观呈斑驳状;
4、脾脏肿大,常见有灰白色斑点;
5、肾脏肿大、苍白,表面有出血点,肾小管有尿酸盐沉积;
6、长骨骨髓呈黄白色,有的呈灰白色胶冻状。
7、组织病理学的特征性变化是肝细胞发生广泛性的脂肪变性和坏死,
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
三、临床诊断:
根据本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但要作出确切诊断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测。
四、鉴别诊断:
诊断时应注意与“传染性法氏囊病”、“脂肪肝综合征”、“弯杆菌性肝炎”等相
区别:
1、传染性法氏囊病:同样有严重的肌肉出血和其他类似的症状;
但法氏囊具有肿胀或萎缩或有胶冻样水肿的特征性病变;腺
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新鲜的出血带;
2、脂肪肝综合征:虽然表现有突然死亡,营养良好,肝脏肿大,被膜下也有出血
点等,但多是由于饲喂高能量饲料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多为零
星发生,无传染性。
3、弯杆菌性肝炎:也称“禽弧菌性肝炎”,被膜下有大的血疱,并常破裂而发生腹
腔积血,俗称“血水病”。
在胆汁压片上可以看到呈螺旋状运动或直线运动的弯杆菌。
急性病例腹水和心包积液;雏鸡病变主要是肝脏小点状坏死和
卡他性出血性肠炎,心脏松软灰白,心包积液。
五、预防措施:
1、目前,对本病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和免疫措施
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和鸡舍环境卫生的管理,并执行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
2、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传染性贫血病毒可以增强腺病毒的致病性,因此,种鸡
场做好各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净化和免疫工作、商品代鸡场加强法氏囊的免疫是控制鸡包涵体肝炎流行的必要措施之一。
六、有效治疗:
1、“中科康肽20ml” + “福星250ml”混合,供1000只中、成鸡一天饮用,
连用3—5天;
同时,“龙胆泻肝散” + “蜂胶维力肽”混合拌料,连用5—7天。
2、“泰能100” 100ml ,供500只鸡一天量饮用;
“鱼腥草注射液”10ml/支×5支/盒,供50只鸡一天量饮用;
同时,VC·博士100g + 鱼肝油 + 强力多维,拌料,连用4—5天。
以上治疗方案,已经多个病例试用,疗效甚好!请放心使用!
河南博士药业集团“医博士”禽药公司——尚庆瑞 2015年9月1日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