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6.7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word教案 (2)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1、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2、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贡献。
4、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5、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2、能够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去分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这两个历史事件,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3、通过探究,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和目的,以及中华民族在近代开始衰落的原因,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4、通过对比探究,了解其对当代中国发展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比较,了解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规模、目的以及结果和影响上的不同,进而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和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当代中国发展和学生自己的启示。
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导入:展示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的网页,引出20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六百周年时,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都开展了一些纪念活动,而学术界也掀起了了研究郑和的热潮,一些专家学者比较自然的把郑和与后来的哥伦布进行比较,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专家,开一个研讨会,对二者进行一下比较。
老师宣布比赛规则:全班分成郑和专家组和哥伦布专家组。
互相监督答案正确与否和纪律。
老师展示本节课所需研讨的内容:时间、航线、规模、目的、结果和影响第一部分:各组分别简单介绍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经过。
第二部分:各组简单介绍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时间和航线。
并得出结论:郑和航线明显比哥伦布要长的多。
第三部分:展示表格,让学生比较二者的航海规模,得出郑和规模比哥伦布大活动:幻想时空,假如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在茫茫大海中相遇,会出现什么情形?深化学生对于二者船队规模的认识。
九年级历史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异同比较及启示教学教案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异同比较及启示教学教案第一章:郑和与哥伦布航海背景介绍一、郑和航海背景1. 时间:1405-1433年2. 目的:展示明朝的国力、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传播佛教3. 航海路线:从刘家港出发,经过东南亚、南亚、中东,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 航海成果: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二、哥伦布航海背景1. 时间:1492年2. 目的: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路、获取财富3. 航海路线: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4. 航海成果:发现了美洲大陆,开启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统治第二章: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相同点一、航海时间1. 都在15世纪进行航海活动2. 相隔大约半个世纪二、航海目的1. 扩大政治影响:郑和展示明朝国力,哥伦布寻求新的领土和财富2.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郑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促进欧洲与美洲的交流三、航海路线1. 跨越大洋:郑和经过东南亚、南亚、中东,哥伦布横渡大西洋2. 探索未知领域:郑和到达非洲东海岸,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第三章: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不同点一、航海动力1. 郑和:政府支持,展示国力,传播佛教2. 哥伦布:个人冒险,寻求财富,拓展领土二、航海船只与技术1. 郑和:宝船,规模宏大,技术先进2. 哥伦布:帆船,相对较小,技术较为简单三、航海成果的影响1. 郑和: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经济文化交流2.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引发欧洲对美洲的殖民统治,对美洲土著文化造成破坏第四章: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启示一、勇于探索未知领域1. 学习郑和与哥伦布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精神2.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未知,培养创新意识二、重视科技的作用1. 认识到科技是推动航海事业发展的关键2. 注重科技教育,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三、维护世界和平与和谐1. 从郑和与哥伦布航海中认识到和平交流的重要性2. 倡导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六章:郑和航海的积极影响与历史意义六、一、郑和航海的积极影响1. 经济交流:郑和的航海促进了国际贸易,加强了沿线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学案
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A 、知识导航1.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学会比较问题的能力。
2.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影响。
B 、知识解读一、对比:航海的规模二、郑和下西洋的动机1.郑和下西洋的影响(1)在美国:哥伦布被誉为全美洲“移民之父”,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镇、郡县、大专院校和历史景点达七十多处。
美国还将每年lO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命名为哥伦布日。
(2)印第安人:哥伦布的航海,带来了种族灭绝。
哥伦布纪念日是一个悼念日,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日子。
B、知识探究二、活动与探究1.收集、整理、归纳有关郑和与哥伦布航海规模的材料,如船只的数量和大小、携带的货物、随行人员的数量等,填写下面的表格。
2.参照郑和远航路线示意图及新航路开辟航线图,制作一份郑和和哥伦布航行路线对比表。
至少要反映出以下几点。
(1)郑和下西洋途经的主要地区: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满刺加(今马来西亚)、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
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2)哥伦布航海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终到达美洲。
最远到达美洲。
3.根据你所搜集的资料,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动机,还有哪些观点?说说你认同哪种观点,并提供你的证据。
弘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与海外各国和平交往;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还有一种观点是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4.你认为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的航海动机有什么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以和平为目的,为文明的传播和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带有侵略和掠夺的性质。
5.在郑和船队到达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纪念郑和的遗迹,这说明什么问题? 郑和船队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到达地区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到达地区的友好关系。
6.你觉得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禁止,为什么?禁止。
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有损国家利益。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新人教版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的航海,加深对两个历史事件的理解 , 理解两者的航海动机和所带来的影响;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接教学和自主探究、综合探究分析材料或完成相关表格,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进行多方面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 1、了解郑和下西洋史实2、理解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动机和影响(二)、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新闻导入(今年 2 月17 日印尼启动了“郑和下西洋之旅”) 2min(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今天本课的内容,导入郑和下西洋这个事件)师:在半个月前,印尼旅游部宣布将在中国春节期间,在巴淡启动“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之旅”,将 600 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设计成旅游路线,旅游部长阿里夫说要让游客体验海上旅游的新奇,当一回友好使者“郑和”,这引起了中国媒体的极大的关注,纷纷相继报道。
有谁知道中国的航海日是几月几日吗?其实早在2005 年郑和下西洋600 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国务院就批准将每年7 月 11 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这个是他的标志图形,上面有四个帆,下边是水纹。
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把郑和下西洋不仅仅当做历史,更是一种友好交往的文化,我们会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它,可见他对于中国而言,对于世界而言是有很独特的意义的。
师:所以今天我们在比较探究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之前,就先来了解一下这次与哥伦布航海相提并论的中国式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
(二)、【环节二】讲述“郑和下西洋” ,介绍“郑和”生平,以及“西洋”的范围。
10min(通过解析“郑和下西洋” ,学生了解此次航行的领导人物,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通过此环节结合地图,学生了解当时在中国人眼中西洋的范围,对郑和七下西洋的背景有所了解)师:首先大家看一下课本。
九年级历史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异同比较及启示教学教案
九年级历史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异同比较及启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航线路线及主要贡献。
(2)了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间、航线及主要贡献。
(3)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分析其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路线。
(2)通过资料搜集,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
(3)小组讨论,分析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异同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
(2)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
(2)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异同的原因分析。
2. 教学难点:(1)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异同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2)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获取启示。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相关资料。
(2)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地图。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相关内容。
(2)搜集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郑和与哥伦布的画像,引导学生思考两位历史人物的相似与不同。
(2)提问:同学们知道郑和与哥伦布分别是谁吗?他们有何贡献?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结合教材,简要回顾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事迹。
(2)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郑和与哥伦布的航线路线。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航线路线及主要贡献。
(2)详细讲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间、航线及主要贡献。
(3)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分析其原因。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
(2)让学生分析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异同的原因。
5. 成果展示:(1)每组选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2)教师点评,总结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及原因。
6.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从郑和与哥伦布航海中得到的启示。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课程标准—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4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贡献。
—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明它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2、能够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5、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6、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经验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
●教学重难点1、通过比较,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和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
2、通过中华民族盛衰的对比,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谋划策二、事例:内尔森是16世纪英国伦敦的一个手工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从事毛纺织业。
当时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已大量出现,内尔森也想扩大场地,购买更多的机器开办一所手工工场。
但扩大规模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内尔森自己的积累又远远不够。
他怎样筹措资金?有两种选择: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还款期限短,利息高,存在巨大的风险。
如果遇上经济不景气的年份,可能会破产。
海外淘金西方在开辟新航路之后,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公开用武力掠夺落后地区国家和人民。
通过图片举例3、内尔森的选择:他加入了一支拓殖队,来到了美洲,仅用两年的时间,就靠掠夺和贩卖赚取了上万英镑的财富。
回国后,用这笔巨款开办了一家大型的手工工场,并成立了一家公司。
他就是英国著名SB公司的创始人。
4、思考:从内尔森的例子中分析新航路开辟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的作用?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西方的海外扩张和掠夺。
九年级历史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异同比较及启示教学教案
九年级历史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异同比较及启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航线、所到之地及影响。
(2)了解哥伦布航海的时间、航线、所到之地及影响。
(3)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人物的贡献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航海家的崇敬之情。
(2)认识航海探险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航线、所到之地及影响。
(2)哥伦布航海的时间、航线、所到之地及影响。
(3)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
2. 教学难点:(1)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目的的不同。
(2)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2)提问:同学们知道哥伦布吗?他为什么要航海?2. 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航线、所到之地及影响。
(2)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哥伦布航海的时间、航线、所到之地及影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
(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
4. 课堂讲解(1)讲解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点。
(2)分析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
(2)强调航海探险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课后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思考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点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启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异同,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航海探险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
课后,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航海探险的启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探究6: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本)教学提纲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的航海,加深对两个历史事件的理解,理解两者的航海动机和所带来的影响;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接教学和自主探究、综合探究分析材料或完成相关表格,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进行多方面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郑和下西洋史实2、理解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动机和影响(二)、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新闻导入(今年2月17日印尼启动了“郑和下西洋之旅”)2min(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今天本课的内容,导入郑和下西洋这个事件)师:在半个月前,印尼旅游部宣布将在中国春节期间,在巴淡启动“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之旅”,将600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设计成旅游路线,旅游部长阿里夫说要让游客体验海上旅游的新奇,当一回友好使者“郑和”,这引起了中国媒体的极大的关注,纷纷相继报道。
有谁知道中国的航海日是几月几日吗?其实早在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国务院就批准将每年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这个是他的标志图形,上面有四个帆,下边是水纹。
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把郑和下西洋不仅仅当做历史,更是一种友好交往的文化,我们会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它,可见他对于中国而言,对于世界而言是有很独特的意义的。
师:所以今天我们在比较探究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之前,就先来了解一下这次与哥伦布航海相提并论的中国式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
(二)、【环节二】讲述“郑和下西洋”,介绍“郑和”生平,以及“西洋”的范围。
10min(通过解析“郑和下西洋”,学生了解此次航行的领导人物,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通过此环节结合地图,学生了解当时在中国人眼中西洋的范围,对郑和七下西洋的背景有所了解)师:首先大家看一下课本。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x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的航海,加深对两个历史事件的理解,理解两者的航海动机和所带来的影响;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接教学和自主探究、综合探究分析材料或完成相关表格,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进行多方面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郑和下西洋史实2、理解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动机和影响(二)、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新闻导入(今年2月17日印尼启动了“郑和下西洋之旅”)2min(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今天本课的内容,导入郑和下西洋这个事件)师:在半个月前,印尼旅游部宣布将在中国春节期间,在巴淡启动“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之旅”,将600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设计成旅游路线,旅游部长阿里夫说要让游客体验海上旅游的新奇,当一回友好使者“郑和”,这引起了中国媒体的极大的关注,纷纷相继报道。
有谁知道中国的航海日是几月几日吗?其实早在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国务院就批准将每年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这个是他的标志图形,上面有四个帆,下边是水纹。
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把郑和下西洋不仅仅当做历史,更是一种友好交往的文化,我们会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它,可见他对于中国而言,对于世界而言是有很独特的意义的。
师:所以今天我们在比较探究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之前,就先来了解一下这次与哥伦布航海相提并论的中国式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
(二)、【环节二】讲述“郑和下西洋”,介绍“郑和”生平,以及“西洋”的范围。
10min(通过解析“郑和下西洋”,学生了解此次航行的领导人物,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通过此环节结合地图,学生了解当时在中国人眼中西洋的范围,对郑和七下西洋的背景有所了解)师:首先大家看一下课本。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浙江省湖州市重兆中学陈永兴一、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本课围绕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而展开,由“历史学家的讨论”“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大家议一议”四部分组成。
由于学生已经在本单元学过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内容,因此教材安排本综合探究课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在知识面上进一步扩充,而是重在考察学生收集资料、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去正确对待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本课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课程。
教学目标1.能根据图片资料挖掘、获取有效信息,或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并整理、归纳出有效信息2.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5.学会在课堂中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规模、目的、手段、影响等方面的比较,让学生感悟郑和的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睦邻友好精神;以史为鉴,理解当前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材料、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难点: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及辩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的观点去正确对待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探究性强)及学生(“好动”)的特点,本课以“活动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
本课设计了“海上功夫大比拼”“龟兔赛跑”“和平使者与‘海盗’”“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四大活动,通过活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九年级历史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异同比较及启示教学教案
九年级历史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异同比较及启示教学教案第一章:郑和与哥伦布航海背景介绍1.1 郑和航海背景时间:1405-1433年目的:展示明朝的国力、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传播佛教航海范围: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1.2 哥伦布航海背景时间:1492年目的: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路、获取财富和资源航海范围:欧洲、美洲第二章:航海路线与航海工具2.1 郑和航海路线依次经过:南京、福州、南海、东南亚、印度洋、非洲东海岸主要航线:南海-印度洋-非洲东海岸2.2 哥伦布航海路线首次航行:欧洲-加勒比海-美洲后续航行:美洲-欧洲2.3 郑和航海工具主要船只:宝船、战船、补给船导航工具:指南针、星盘、海图2.4 哥伦布航海工具主要船只:帆船导航工具:指南针、海图第三章:航海过程中的异同3.1 相同点都是东西方航海史上的重要事件都涉及到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展都展示了当时国家的综合实力3.2 不同点目的:郑和航海主要是展示国力、传播佛教;哥伦布航海主要是寻找新航路、获取财富航海范围:郑和主要到达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哥伦布首次航行到达美洲航海次数:郑和共七次下西洋;哥伦布共四次航行第四章:航海对后世的影响4.1 郑和航海的影响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为后世的航海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4.2 哥伦布航海的影响发现了美洲大陆,改变了世界地理观念促进了欧洲与美洲的交流,开始了全球化进程引发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第五章:从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得到的启示5.1 坚持和平友好交往郑和航海以和平为目的,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哥伦布航海带来的殖民掠夺给美洲原住民带来了灾难5.2 敢于创新,勇于探索郑和航海展示了古代中国航海技术的先进水平哥伦布航海开启了欧洲探险时代,激励后人不断探索未知领域5.3 重视科技的重要性郑和航海的成功离不开先进的航海技术哥伦布航海揭示了科技对航海事业的重要支撑第六章:航海时代的全球化影响6.1 郑和航海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为后来的全球化进程奠定了基础6.2 哥伦布航海与全球化发现了新大陆,使欧洲与美洲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发了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加速了全球资源整合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第七章: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对比分析7.1 航海目的与性质的对比郑和航海:展示国力、传播佛教、促进友好交往哥伦布航海:寻找新航路、获取财富、实现个人抱负7.2 航海规模与影响力的对比郑和航海: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强大哥伦布航海:开辟了新大陆,改变了世界格局,但对美洲原住民带来灾难7.3 航海技术水平的对比郑和航海: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造船技术,掌握了天文、地理、气象知识哥伦布航海:相对简陋的航海技术,但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善于利用天文导航第八章:从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看东西方文化差异8.1 价值观的差异郑和航海:以和平、友好、交流为主,强调道德、仁义、礼仪哥伦布航海:以探险、征服、掠夺为主,强调实力、竞争、扩张8.2 对待原住民的态度郑和航海:尊重原住民的文化与习俗,友好交往,互通有无哥伦布航海:对美洲原住民进行剥削、压迫,甚至屠杀,导致原住民文化衰落8.3 航海目的地的选择郑和航海:主要到达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等地区,加强与这些地区的联系哥伦布航海:首次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统治第九章: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历史评价9.1 郑和航海的评价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辉煌成就,为后世航海事业树立了典范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光辉篇章9.2 哥伦布航海的评价开辟了新大陆,改变了世界地理观念,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激发了欧洲探险精神,鼓励后人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带来了殖民主义灾难,对美洲原住民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10.1 从郑和与哥伦布航海中得到的启示尊重不同文明,倡导和平友好交往,促进共同发展重视科技创新,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推动人类进步坚持全球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实现共同繁荣10.2 对当代世界历史的反思反思殖民主义历史,关注原住民的权益,促进全球公平正义倡导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强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六、航海时代的全球化影响郑和航海与全球化:强调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于后来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奠基作用。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2 人教版
《X和下西洋》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课程标准】4-2 列举古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点时期的突出贡献。
6-3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以海内外掀起的纪念X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为热点,以中华民族即将迎来的伟大复兴为时代背景,探讨X和七次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壮举。
通过对航海背景、条件、目的、影响的讨论探究,了解X 和下西洋促进中国和东南亚、非洲等地区人民的友谊,为世界航海地理大发现作出的巨大贡献。
激励民族自豪感,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
同时也要培养忧患意识,反思当时中国失去发展重要机遇的历史遗憾。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学习目标】1.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
2.以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
逐步形成辩证唯物历史观。
a) 学生小组活动,体验科学航海活动,激发学生航海的兴趣,培养发散思维。
b) 学习X和下西洋的伟大航海事迹,关注民族发展史,激发民族自豪感,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同时培养忧患意识。
c) 通过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合作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X和下西洋的航海事迹;分析航海目的和影响。
难点:反思中国为什么没有抓住X和下西洋的发展机遇,强盛的中国却逐渐落伍。
【教学方法】本课采取学生体验航海,辨析历史资料的形式,实施合作讨论和局部探究,从而逐步构建自己科学的历史观点。
【教学过程】【导课】以纪念X和下西洋600周年的航海热点事件为话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揭示学习课题。
【重温历史】1.通过观看X和下西洋的录像资料,感受X和下西洋这一伟大航海事件的盛况。
2.通过观察动态航海地图,了解X和下西洋的主要航海路线,培养读图能力,感受勇敢探索、开拓进取的航海精神。
3.对比X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技术条件,了解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定向等科学技术,激发民族自豪感。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新航路的开辟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郑和下西洋命运的背后更是隐含了中国历史命运兴衰的征兆。
本课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以扩充和延伸知识面,而是希望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和中国落后的根源,并通过这种对比最终揭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因。
本课的总体设计是在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基础上,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主题:要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同时一个国家要进步,要具备一种开放的态度和一种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大致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来培养以历史的眼光辨证地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规模、目的、手段、影响等方面的比较,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收集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难点: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的观点去正确对待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具准备本堂课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的精导妙引和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辩论进行的,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保证了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各司其职,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大型动画系列片《郑和下西洋》。
同学们可能看过这部动画片,大家都觉得郑和很了不起,但有同学说哥伦布比郑和还要了不起,那我们这节课就来比较一下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
新课:(一)VS路线展示地图:“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找出途径的主要地区郑和下西洋途经的主要地点:福州,占城,满剌加,爪哇,榜葛剌,锡兰,阿拉伯半岛,最远到达: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哥伦布航海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终到达美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学会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2.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二)能力目标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4.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经验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
5.围绕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6.通过比较,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以及中华文明衰弱的原因。
(二)知识目标7.知道郑和下西洋到达的主要地方,最远到达哪里;知道哥伦布航海到达的主要地方。
8.了解西方航海的背景和目的和郑和下西洋的一些相关内容。
二、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
看到这个画面,大家肯定就会知道我们今天的课题是和航海密切相关的。
说道航海我们都知道西方有个哥伦布,他航海发现了新大陆;而我们中国也有个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故事我们也是人人皆知。
但是我们很可能都没有把他们两个联系起来,今天我们就把他们两个人放在一起,看看在航海的背后有没有我们所忽略的东西。
展示课题: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新课教学:【大家出主意】但是首先要请大家来帮老师来拿个主意。
事例:内尔森是16世纪英国伦敦的一个手工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从事毛纺织业。
当时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已大量出现,内尔森也想扩大场地,购买更多的机器开办一所手工工场。
但扩大规模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内尔森自己的积累又远远不够。
他怎样筹措资金?学生:有两种选择:1、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还款期限短,利息高,存在巨大的风险。
如果遇上经济不景气的年份,可能会破产。
2、海外淘金(海外拓殖,加入掠夺队伍)西方在开辟新航路之后,利用技术上的优势(近代的枪炮),公开用武力掠夺落后地区国家和人民。
通过图片举例(殖民者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利用当地人的无知,用最廉价的玻璃制品骗取黄金、白银和宝石;西班牙人绑架印加国王,掠走大量的黄金。
甚至是直接野蛮的劫掠。
)提问:内尔森会选择哪一种方法呢?学生齐答:第二种。
【内尔森的选择】他加入了一支拓殖队,来到了美洲,仅用两年的时间,就靠掠夺和贩卖赚取了上万英镑的财富。
回国后,用这笔巨款开办了一家大型的手工工场,并成立了一家公司。
他就是英国著名SBK公司的创始人。
(思考):从内尔森的事例中分析新航路开辟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的作用?学生: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西方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
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大量的黄金、白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没有这些,西方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这么快。
(提问):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肯定的猜测内尔森会选择第二种方式呢?这可以看出内尔森或者像内尔森这样的资产阶级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学生:他们对黄金有着极度的欲望,为了黄金可以付出一切的行动,对于黄金是势在必得。
他们对财富以及陌生世界的追求,也反映了西方社会一种积极和开放的心态。
(承转)哥伦布的航海发现了新大陆,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我们中国的郑和航海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的史实情况。
(展示图片):郑和航海路线图提问:郑和下西洋到了哪些主要的地方?最远的地方到达哪里?学生: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展示图片):哥伦布航海示意图提问:哥伦布航海是从哪里出发的?最远到达了哪里?学生:从西班牙出发,经过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终到达美洲。
【看看航海谁最行】思考1:从两者的对比中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学生: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规模、设备都要远远超过西方。
思考2:从上述的材料看,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学生:古代中国是一个经济繁荣、技术先进、国力强盛,居世界前列的泱泱大国。
同时,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中国是一个比较开放进取的社会。
(承转)但是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不是郑和。
说到谁发现了新大陆,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呢!(投影展示)【你知道吗?】英国业余历史学者加文·孟席斯于2002年3月15日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发表了他的新观点:是郑和首次环球航行,发现了世界。
10月,他来到中国进行演讲,并带来他的新著《1421年:中国人发现世界的一年》。
但这一观点仍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学生:惊讶,好奇。
【为什么郑和没有能够发现新大陆呢?】〔材料一〕1451年,哥伦布在意大利诞生。
虽出生卑微,但他立志要当一个航海家。
19岁时,哥伦布随兄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定居。
当时葡萄牙正试图绕过非洲去印度,但哥伦布认为不必绕过非洲,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使可到达印度。
然而从他1484年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这个建议开始,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同意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哥伦布花了8年的时间。
1492年8月,年已41岁的哥伦布终于获得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的支持,带领人分乘三只小船离开西班牙,开始向西环球航行。
〔材料二〕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新政权,实行安内平党和海禁政策(包括严禁私商出泊),即关起门来巩固政权。
他去世后惠帝当政。
四年后,朱棣发难,取代了惠帝,登基当了成祖。
明成祖朱棣一上台就改变了朱元璋方针,打开海禁,鼓励私商,责令郑和组织了庞大的下西洋活动。
(提问):从这两个材料中大家有没有发现不同?中国统治者和西方统治者在对待航海这件事情做决策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学生:中国统治者自上而下一声命令就航海了,而西方则考虑了8年,是经过慎重考虑,反复研究才决定的。
〔材料三〕★“宣德化而柔远人,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活动,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
★在西方,西班牙国王同意哥伦布的航海探险请求时,不仅封他为贵族暨大西洋海军元帅,更准他担任未来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而且这些头衔都将世袭。
此外,新发现土地上产品的归他所有;他也能参与新土地上所有的商业活动。
远航探险不仅可以带来荣誉,更可以致富。
(提问):①中国的航海家郑和是如何看待航海的?把航海是当作什么事情来做的?西方的哥伦布又是怎样的?②在航海过程中国的郑和与西方的哥伦布又分别是扮演的怎样的角色呢?学生:郑和把航海看作是一个政治使命完成的,把它当做了一个任务。
而西方的哥伦布把航海既看成是一个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航海的理想,而且更是为了满足自己利益上的追求。
〔材料四〕“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
”──────—《明史郑和传》“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殊域周咨录》“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提问):中国统治者命令航海是为了什么?群臣们和人们是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的?而西方又是如何的呢?对于“奇宝”中国和西方又是如何对待和利用的呢?学生:中国统治者是为了宣扬国威,扬名四海。
人们都觉得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不赞成航海事业。
西方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黄金,掠夺土地,发展贸易。
中国纵得“奇宝”也只是供统治者玩乐,而西方是用于投资发展工商业的。
(思考):分析了这些材料之后,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郑和没有能发现新大陆呢?是没能力发现还是什么原因?学生:中国不是不能发现,而是志不在此,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过。
……(承转)中国统治者是这样看待航海的,对航海是怀着这样的目的,我们来看看后来有没有发生变化。
【你说,我说】展示两段文字材料:1、嘉靖27年(1548年),浙江巡抚朱纨上疏请行海禁。
2、清廷厉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水”。
乾隆22年(1757),下令封闭其他海港,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思考):1、从上述材料看,当时的中国社会在对外政策上以及社会状况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当时的中国在社会状况方面又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积极发展对外商贸往来到厉行海禁、闭关锁国,中国从自信开放逐步走向了封闭保守。
在盲目自大情绪的作用下,中国未能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日见落后,从一个繁荣强大的封建大国沦为列强争相侵略、掠夺的落后贫穷的半殖民地国家。
展示图片材料:八国联军侵华图片,辛丑条约签订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史为鉴】(讨论):从中国古代社会盛衰史实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小结: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是个人集体,要发展要进步,首先必须具备一种开放的态度,要有一种进取的精神。
(过渡)我们都知道历史不可能重演,但假设现在历史真的回到了过去。
【你当想象家】①如果当初是郑和发现了美洲,那么会对当时和后来的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呢?②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假如郑和的船队与哥伦布的船队在大洋中相遇,会是怎样的情形呢?学生:如果郑和发现了美洲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肯定不会比哥伦布大,世界的经济也可能会停滞发展,……总结:新航路的开辟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西方的哥伦布之所以能够发现新大陆是和他们掠夺财富的欲望、征服新领土的野心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对陌生事物渴求和开放进取的精神促使他们发现了新大陆。
而我们中国的郑和尽管在航海能力方面都要优于西方,但是缺乏开放进取探险的精神未能发现新大陆。
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西方的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我们中国却走向了衰弱。
所以不论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是个人集体,要发展要进步,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