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传热汇总
第四章 传热化工原理课件(包含所有考点)
t1
热传导热阻
令 dQ 0 dr0
对流传热热阻
t 2 tf
dQ 当r0 时, 0 dr0 故 Q 有极大值 dQ 当r0 时, 0 dr0 只有 r 时 ,增加保温层的厚度 0
才能使热损失减少
则 r0 ------临界半径 rc
15
4.2 热传导
假设:层与层之间接触良好,两个接触表面具有相 同的温度。
特点:通过每一层的 常数或q 常数 Q 推动力 热阻 三层平壁的热传导速率 方程式: Q qS t 2 t3 t3 t 4 t1 t 2 Q b1 λ1S b2 λ2 S b3 λ3 S t1 t 4
空气自 然对流 5~25 气体强 制对流 20~100 水自然 对流 20~1000 水强制对流 水蒸汽冷凝 有机蒸汽 冷凝 1000~15000 5000~15000 500~2000 水沸腾
2500~25000
24
4.3 对流传热概述
5、保温层的临界厚度
t1 t f 总推动力 Q ln r0 r1 1 总热阻 2L 2Lr0
Q
rc
r0
25
4.3 对流传热概述
6、对流传热机理
对流传热的温度分布情况图
26
4.3 对流传热概述
(一) 对流传热分析 1) 对流传热是借流体质点的移动和混合而完成的, 它和流体的流动状况密切相关。
2) 流体层流内层中的传热:流体流动过程中,由于 有层流内层的存在,在层流内层中流体是分层流动 的,相邻层间没有流体的宏观流动,因此在垂直于 流体流动方向上不存在热对流,该方向上的传热仅 为热传导,由于流体的导热系数较低,故该层的热 阻较大,即温度梯度较大。
化工原理-第四章-传热
d12
d1
4 d2 d1
入口效应修正 在管进口段,流动尚未充分发展,传热边界层较
薄,给热系数较大,对于l d1 60 的换热管,应考虑进口段对给 热系数的增加效应。故将所得α乘以修正系数:
l
1 d l
0.7
弯管修正 流体流过弯曲管道或螺旋管时,会引起二次环流而强
化传热,给热系数应乘以一个大于1的修正系数:
水和甘油:T ↗ ↗ 一般液体: T ↗ ↘ 纯液体>溶液
气体的导热系数:
T ↗ ↗ P ↗ 变化小 极高P ↗ ↗
气体导热系数小,保温材料之所以保温一般是材料中空 隙充有气体。
18
三、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1.单层平壁的热传导
t1 t2
b
t Q t1
t2
0 bx
b:平均壁厚,m; t:温度差,oC;
4
❖ 一、传热过程的应用
物料的加热与冷却 热量与冷量的回收利用 设备与管路的保温
❖ 二、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5
1. 热传导(又称导热)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物体内部高温部 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特点:物体各部分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 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 传递。
8
3. 热辐射
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 称为热辐射。
热辐射的特点:
①不需要任何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②不仅有能量的传递,而且还有能量形式 的转移;
③任何物体只要在热力学温度零度以上, 都能发射辐射能,但是只有在物体温度较高时, 热辐射才能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9
二、间壁传热与速率方程
41
化工原理答案--第四章--传热
第四章 传 热热传导【4-1】有一加热器,为了减少热损失,在加热器的平壁外表面,包一层热导率为0.16W/(m·℃)、厚度为300mm 的绝热材料。
已测得绝热层外表面温度为30℃,另测得距加热器平壁外表面250mm 处的温度为75℃,如习题4-1附图所示。
试求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
解 2375℃, 30℃t t ==计算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1t ,./()W m λ=⋅016℃231212t t t t b b λλ--= (1757530025005016016)t --= ..145025********t =⨯+=℃【4-2】有一冷藏室,其保冷壁是由30mm 厚的软木做成的。
软木的热导率λ=0.043 W/(m·℃)。
若外表面温度为28℃,内表面温度为3℃,试计算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
解 已知.(),.123℃, 28℃, =0043/℃ 003t t W m b m λ==⋅=, 则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为()()../.q t t W m bλ=-=-=-2120043328358 003【4-3】用平板法测定材料的热导率,平板状材料的一侧用电热器加热,另一侧用冷水冷却,同时在板的两侧均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
若所测固体的表面积为0.02m 2,材料的厚度为0.02m 。
现测得电流表的读数为2.8A ,伏特计的读数为140V ,两侧温度分别为280℃和100℃,试计算该材料的热导率。
解 根据已知做图热传导的热量 .28140392Q I V W =⋅=⨯=()12AQ t t bλ=-.().()12392002002280100Qb A t t λ⨯==-- ()./218W m =⋅℃【4-4】燃烧炉的平壁由下列三层材料构成:耐火砖层,热导率λ=1.05W/(m·℃),厚度230b mm =;绝热砖层,热导率λ=0.151W/(m·℃);普通砖层,热导率λ=0.93W/(m·℃)。
化工原理第四章传热
4-2.2
平面壁的稳态热传导
t Q R
dt Q A d
单层平面壁的稳态热传导
t1
△t
1、过程分析 假设Ⅰ:一维稳态热传导,即t=f(x) 假设Ⅱ:无限大平壁 A 2、模型 Q (t t )
1 2
A
Q
t2
可改写为:
t t Q A R
Am,3 2 rm,3l
Ф
t4
数学模型
★
1 1 Am,1
t1
t4
其中,
t1
Am,1 2 rm,1l Am,2 2 rm,2l
rm ,1
t4 Ф
r r r2 r1 r r rm ,2 3 2 rm ,3 4 3 r r r4 ln 2 ln 3 ln r1 r2 r3
非稳态传热——传热面各点温度t、传热速率Q 、热通量q等 物理量不仅为位置的函数,同时也随时间而改变。 Q, q, t……=f (x,y,z, τ)
化工原理
等温面 在温度场中,温度相同的各点组成的面。
等温面
温度梯度 等温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
t1>t2
对于一维稳定温度场, t=f(x),温度梯度表示为:
★ Q
t t t R 2 lrm Am
其中,
r2 r1 rm r ln 2 r1
Am 2 rml
rm——半径的对数平均值;当r2/r1<2时,rm≈ (r1+r2)/2
化工原理
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
Q t1 t4 t t 3 2 R Am 2 Am,2 3 Am,3
dt grad (t ) d
第4章传热-1、2、3
三、传热的基本方式
1、热传导
热量从物体内部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 部分或者传递到与之相接触的温度、较低的另一物体的 过程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特点:物质间没有宏观位移,只发生在静止物质内的一种 传热方式。 微观机理因物态而异
2、热对流
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对流 对流只能发生在流体中。 强制对流 用机械能(泵、风机、搅拌等)使流体发生 对流而传热。 自然对流 由于流体各部分温度的不均匀分布,形成 密度的差异,在浮升力的作用下,流体发 生对流而传热
对于n层圆筒壁:
2 L(t1 tn 1 ) t1 tn 1 t1 tn 1 Q= n n = n bi 1 ri 1 ln Ri ri i 1 i i 1 i S mi i 1
Q 2 rlq 1 1 2 r 2lq2 2 r 3lq3
2、蓄热式换热
蓄热式换热器是由热容量较大的蓄热室构成。室中充 填耐火砖作为填料,当冷、热流体交替的通过同一室时, 就可以通过蓄热室的填料将热流体的热量传递给冷流体, 达到两流体换热的目的。
3、间壁式换热
间壁式换热的特点是冷、热流体被一固体隔开,分别 在壁的两侧流动,不相混合,通过固体壁进行热量传递。
流体通过管壁的传热过程
冷、热流体通过间壁的 传热过程分为三步: (1) 热流体将热量传给热
流体侧壁面(对流传热)
(2) 热量由一侧传至另
一侧(热传导);
(3) 热量由壁面传给冷 流体(对流传热);
T1 T2 体
Q1 ( 对流 )
t1
冷 流 体
(1)热流体 管壁内侧 (2)管壁内侧 管壁外侧 (3)管壁外侧 冷流体
t f ( x, y , z )
第4章传热共224页文档
Q A dt
dx
式中:Q——导热速率,W A——导热面积,m2 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或W/(m.K)
dt/dx——沿x方向的温度梯度,℃/m或K/m。x方向为热 流方向,即温度降低的方向,故为负值。
物质的导热系数主要与物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纯金属>合金>非金属建筑材料>液体>绝缘材料>气体
1、 固体的导热系数
金属:金属是最好的导热体。
纯金属:熔融状态时λ变小。
合金:随纯度↑—λ↑。
随T↑—λ↓ 。
非金属建筑材料和绝热材料 λ与温度、组成和结构的紧密程度有关。 随T↑—λ↑ , 随密度↑—λ↑ ,存在最佳密度,使λ最小。
三、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1、单层平壁热传导
由傅立叶定律:
Q A dt
dx
Q
分离变量后积分,可得导热速率方程为:
t1
Q b A(t1 t2)
t2
Q
(t1
t2) b
t R
传热推 热阻
动
力
b
A
上式也可写为:
Q
q
A
b(t1
t2)
式中q为单位面积的导热速率,称为热流密度,单位为W/m2。
五、传热速率和热流密度
传热速率Q(rate of heat transfer):又称热流量(rate of heat flow),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的热量,单位W 。 整个换热器的传热速率表征了换热器的生产能力。
热流密度q:又称热通量(heat flux),指单位时间内通过 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W/m2 。 在一定的传热速率下,q越大,所需的传热面积越小。因 此,热通量是反映传热强度的指标,又称为热流强度。
传热计算
T2 - 0
( ) ( ) \
qm,
C
h
p,h
T1
- T2
= qm,cC p,c t2 - t1
……………… (I )
式中, qm,h、qm,c ——分别为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速, kg × s -1 ; C p,h、C p,c ——分别为热、冷流体的定压比容, J × kg -1 × K -1 ;
T1、T2 、——分别为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 K ;
空气的流速加大,可加快热量的传递,这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热量传递呢?我们定义为 对流给热。
对流给热的定义是,通过流体内质点的定向流动和混合而导致热量的传递。 对流给热服从牛顿冷却定律,也称牛顿给热定律。
先讨论一下对流给热的机理。如图 4-9 所示。固体壁面温度为 tw (高温端),流体湍流
主体的温度为 t 。
1 A
ççèæ
b1 l1
+
b2 l2
+
b3 l3
÷÷øö
4
图 4-7 多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所以 n 层平壁热传导的公式为:
n
å (ti ) - ti+1
å Q = i=1
1
n
bi
A i=1 li
………………… (V )
4-5 圆筒壁稳定热传导计算
比平壁复杂的一点在于,传热面积 A 是个变量。
今有一长为 L ,内径为 r1 ,内壁温度为 t1 ,外半径为 r2 ,外壁温度为 t2 的圆筒,导出
Q
=
tw d
t
lA
……………… (VII )
7
由于上式中的传热边界层d 是难以测定的,所以仍无法进行计算。于是令 l = a ,则 dt
化工原理 第四章 传热过程
• 传导传热的机理 • 一个物体的两部分存在温差,热就要从高温部分 向低温部分传递,直到各部分的温度相等为止, 这种传热方式就称为传导传热(或热传导)。 • 传导传热的本质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 引起的热量传递。物质的三态均可以充当热传导 介质,但导热的机理因物质种类不同而异,具体 为: • 固体金属:自由电子运动在晶格之间; • 液体和非金属固体:晶格结构的振动;即分子、 原子在其平衡位置的振动。 • 气体: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第四章 传热过程 §4-1 概述 4-1.1 化工生产中的传热过程 1、传热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例如:蒸发、蒸馏、干燥、结晶等 由于化工生产过中传热过程的普遍性,使得换热 设备的费用在总投资费用中所占的比重甚高。据 统计:在一般石油化工企业中占30~40% 在炼油厂中占40~50%。因此,认识传热过程, 掌握一般换热设备运行的规律,充分利用反应热、 余热、废热,对化工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2 t 2 t1 ln 2l r1
r2 t1 t 2 ln 2l r1 t1 t 2 2l r2 ln r1
• 上式即为单层圆筒壁的导热速率方程。 • 在圆筒壁内找一个合理的平均导热面积Am , 或与Am对应的平均半径 rm ,这样圆筒壁的导 热速率就可按平壁来处理。 • 将(4)分子分母同乘以(r2-r1)
r1 2
术平均值代替,误差不超过4%,在工程上是允 许的。
r1 r2 rm 2
• 4、多层圆筒壁的导热 • 热量是由多层壁的最内壁传导到最外壁, 要依次经过各层,所以多层圆筒壁的传热, 可以看成是各单层壁串联进行的热量传递。
r2 r3
r1
• 对于稳定传热
• 对第一层
1 2 3
化工原理 第四章 传热资料
t n
→温度梯度标量,亦称温度梯度。
传热-热传导
2. 傅立叶(Fourier)定律 傅立叶定律→即导热的基本定律,指通过等温表面的导热速率与温 度梯度及传热面积成正比。
dQ
t n
dS
dQ
t n
dS
F u S y
① 傅立叶定律 与牛顿黏性定律类似。 ② 。 ③ 热量传递过程与动量传递过程类似。
注意→气体很小,有利于保温、绝热,如玻璃棉。
传热-热传导
3. 平壁导热 ① 单层平壁
Q
dt dx
S
x 0,t t1;
x b,t t2;
t1 t2
单层平壁导热
假设→①稳态、一维导热。 ②λ不随温度变化。 ③不计热损失。
Q
S b
t1
t2
Q t t1 t2 R b
Rb
S
S
q
Q S
q dQ dS
因S有三种形式,计算q时须 注明选择的基准面积。
传递速率
推动力 阻力
传热速率=传热推动力温度差
热阻
Q t ;q t
R
R'
R Q ;R Q
传热-基本概念
6. 稳态传热与非稳态传热 稳态传热→传热系统中不积累能量的传热过程,特点是温度分布不随 时间而变,Q Const 。非稳态传热→传热系统中温度分布随时间而变化 的传热过程。 连续生产中的传热多为稳态传热;间歇操作的换热和连续生产时设备 的开工和停工阶段为非稳态传热。
典型的导热方式→固体中的热传导
传热-基本概念
② 热对流 热对流→简称对流,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引起的热传递。 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有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形式。 自然对流→流体各处温度不同而引起密度差异,轻者↑,重者↓,流体 质点发生相对位移。强制对流→因泵或搅拌所致的质点强制运动。 对流传热→亦称给热,指流体流过固体表面时发生热对流和热传导的 联合传热。特点是壁面处流体靠导热传热,主体区靠对流来传热。
化工原理第四章传热
λ3A
因△t = t1-t4 = △t1+ △t2+ △t3
△t b1 b2 b3 + + λ1A λ2A λ3A
△t
Q=
=
∑ Ri
i=1
3
总推动力
=
总热阻
[例4-2]已知:耐火砖 :b1=150mm λ1=1.06 W/(m· ℃) 保温砖: b2=310mm λ2=0.15 W/(m· ℃) 建筑砖 :b3=240mm λ3=0.69 W/(m· ℃) t1=1000℃,t2=946℃
解:(a)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q1= Q l = r2 1 ln r1 λ1 2π(t1 – t4) r3 1 ln + r2 λ2 r4 1 + ln r3 λ3
r1=0.053/2=0.0265, r2=0.0265+0.0035=0.03 r3=0.03+0.04=0.07,r4=0.07+0.02=0.09 q1=191
Q q1= =2πλ l
t1-t2 r2 ln r1
可见,当比值r2/r1一定时,q1与坐标r无关
上式也可改写为单层平壁类似形式的计 算式:
2πl(r2 - r1)λ(t1 - t2)
2πr2l (r2 - r1)ln 2πr1l (A2 - A1)λ(t1 - t2) λ = = Am(t1-t2) A2 b (r2 - r1)ln A1
=
△t
R
传热推动力 = 热阻
也可写成: Q q= A
λ (t1-t2) = b
[例4-1] 现有一厚度为240mm的砖壁,内 壁温度为600℃,外壁温度为150℃。试求 通过每平方米砖壁壁面的导热速率(热流 密度)。已知该温度范围内砖壁的平均热 导率λ=0.6W/(m. ℃ )。 解:
化工原理 第四章 传热过程超详细讲解
泡沫保温 材料
三、平面壁的稳定热传导——特点
1 单层平面壁,如P105图
∴ A
(t1 t 2) At
例4-11 Δtm逆 =54.9℃ Δtm并=39.1℃ Δtm逆 /Δtm并=54.9/39.1 =1.404 在Φ, K相同时:A并/A逆=Δtm逆/Δtm并>1 A并>A逆 在A, K相同时:Φ逆/Φ并=Δtm逆 /Δtm并>1 Φ逆>Φ并 据Φ=MCpΔt`,在Φ相同时,逆流可减少热载体的用量, 即M逆<M并。
(2)Δt1/Δt2 =R1/R2=
即各层的温降与其热阻成正比。
1 2 t1 t4 (3) t 2 t 1 t3 t2 t2 2 3 i A 1 A2 2 i 1 i
——可求夹层间的温度。
(4)在不知A时, 可求单位传热面积的传热速率—热流密度
五、总传热系数K
∴单层
1 1 K rm rm rm r 2 r1 rm 1 r 1 2 r 2 1r 1 2 r 2
多层圆简壁一般不用Φ=KAm (T- t) 的形式,而直接使用公式。
i
rmi
ri 1 ri 1 ln ln ri 1 ri ri ri
对数平均半径。当r2 /r1<1.2 时,可用算术
平均半径 rm=(r2+r1)/2代替。
2 、多层圆简壁 如图:各层都相当于单层圆筒壁,仿多层平面壁推导有:
化工原理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4.2 热传导
4.2.5 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二、多层圆筒壁
第一层
第二层
盐城工学院
第三层
Q
2L(t1 tn1 ) in 1 ln ri1
i1 i
ri
-----通式
可写成与多层平壁计算公式相仿的形式:
Q
t1 t4
b1
b2
b3
1 Am1
2 Am 2
3 Am3
Am1、 Am2 、Am3分别为各层 圆筒壁的对数平均面积。
主要特点:冷热两种流体被一固体间壁所隔开,在 换热过程中,两种流体互不接触,热量由热流体通 过间壁传给冷流体。以达到换热的目的。
优点:传热速度较快,适用范围广,热量的综合利 用和回收便利。
缺点:造价高,流动阻力大,动力消耗大。
典型设备: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
适用范围:不许直接混合的两种流体间的热交换。
解:(1)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r1=0.053/2=0.0265m r2=0.0265+0.0035=0.03m r3=0.03+0.04=0.07 m r4 =0.07+0.02=0.09 m
=191. 4 W/m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2)保温层界面温度t3
盐城工学院
解得:t3=131.2℃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热导率
纯金属 金属合金 液态金属 非金属固体 非金属液体 绝热材料 气体
100~1400 50~500 30~300 0.05 ~50 0.5~5 0.05~1 0.005~0.5
可见,在数值上: 金属 非金属 液体 气体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盐城工学院
4.2 热传导
第四章 传热
i
i
注:对于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通过各层的热传导 速率都是相同的,但是热通量不相等。
例 在一 60×3.5mm 的钢管外层包有两层绝热材料,里层为 40mm的氧化镁粉,平均导热系数是0.07W/m·℃,外层为20mm 的石棉层,其平均导热系数是0.15W/m·℃。现用热电偶测得管 内壁温度为500℃,最外层表面温度为80℃,管壁的导热系数是 45W/m·℃。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两层保温层界面的温度。
1. 温度场和温度梯度 温度场(temperature field):任一瞬间物体间或系统内各点
的温度分布,称为温度场。
物体的温度分布是空间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即
t = f (x,y,z,)
(4-1)
式中:t —— 温度 x, y, z —— 空间坐标
τ—— 时间
不定态温度场:温度场内如果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 定态温度场:若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一维温度场:若温度场中温度只沿着一个坐标方向变化。
t = f (x,)
(4-1a)
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时刻相同温度各点组成的面。
等温面的特点:
(1)等温面不相交; (2)沿等温面无热量传递。
注意:沿等温面无热量传递,而沿和等温面相交的任何方
向,都有热量的传递。温度随距离的变化程度以沿与等温面 的垂直方向为最大。
r1 r 2
dr
t1 t2
L
假 设:
圆筒壁很长,沿轴向散热可忽 略,则通过圆筒壁的热传导可视为 一维稳态热传导;
圆筒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1 、r2 , 长度为L;
圆筒内、外壁面温度分别为t1 、 t2,且t1>t2。
根据傅立叶定律,对此薄圆筒层可写出传导的热量为
化工原理--传热
第四章传热本章介绍了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即导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定律;详细分析了对流传热过程机理,建立了对流传热速率方程以及表面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由总传热速率方程出发,对传热过程进行设计计算和操作分析、诊断;介绍了换热设备的类型和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本章重点要求掌握:①对流传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定律、传热速率方程;②管内强制湍流流动时表面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及影响因素;③总传热速率方程以及传热过程的计算。
4.1 概述4.1.1 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传热,即热量的传递,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物系之间,就会导致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的传递,故在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涉及许多的传热过程。
化工生产过程与传热关系十分密切。
这是因为化工生产中的很多过程都需要进行加热和冷却。
例如,为保证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就需要向反应器输入或移出热量;化工生产设备的保温或保冷;生产过程中的热量的合理使用以及废热的回收利用,换热器网络的综合利用;蒸发、精馏、吸收、萃取、干燥等单元操作都与传热过程有关。
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传热问题大致分为两类:(1)传热过程的计算,包括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2)传热过程的改进与强化。
这两类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总的传热速率方程出发,即:(4.1.1)式中: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K—传热系数,W/(m2·℃);A—传热面积,m2;Δtm—平均传热温差,℃。
4.1.2 传热的基本方式根据热量传递机理的不同,传热基本方式有三种,即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传导:热传导又称导热。
是指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向同一物体的低温部分、或者从一个高温物体向一个与它直接接触的低温物体传热的过程。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依靠流体的宏观位移,将热量由一处带到另一处的传递现象。
在化工生产中的对流传热,往往是指流体与固体壁面直接接触时的热量传递。
环境工程原理 第四章 热量传递
有利于提高管程流体的流速和对流传热系数,但能量损失增加,传热
温度差小,程数以2、4、6程多见。 管外流体每通过一次壳体成为一个壳程。在管外装有折流板(或挡 板)可以提高壳程流体的流速,以保持较高的传热系数,折流板形式 常用的有弓形和盘环形两种。折流板同时起中间支架作用。
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
优点:
固体壁面的形状、尺度、方位、粗糙度、是否处于管 道进口段以及是弯管还是直管等。 a c p
(3)流动特征
对流传热
一、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
(3)流动特征 流动起因(自然对流、强制对流) 流动状态(层流、湍流) 有无相变化(液体沸腾、蒸汽冷凝) 流体对流方式(并流、逆流、错流)
第四节 辐射传热
浮头补偿 补偿圈补偿 U形管补偿
换热器
选择的原则:
⑴ 不清洁易结垢的物料应选管;
⑵ 需要通过增大流速以提高给热系数的流体应选管; ⑶ 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束和壳体同时受腐蚀; ⑷ 压力高的流体宜选管程,以防止壳体受压; ⑸ 蒸汽走壳程,冷凝液易于排出;
⑹ 被冷却的流体一般走壳程,便于散热;
⑺ 粘度大流量小流体选壳程,壳程Re>100即可达到湍流。
折流挡板
按一定数目与管束垂直设置;防止短路、增加流速;可 强制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经过管束,增加湍动程 度。
t1
t1 T1 T2
T1 T2 t2
t2
热流体 T1
t2
冷流体 t1
T2
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
冷、热流体两种流体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通过管内,其行程称
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 换热器内通过管内的流体每通过一次管束称为一个管程;管程数多
第四章 传热
4.1 概述
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要存在温度差,热量会自发从
高温传递向低温,直至温度相等。
传热方向: 高温→低温 传热极限: 温度相等 传热推动力: 温度差 传热应用:科研、生产、生活
传热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1)加热或冷却,使物料达到指定的温度; (2)通过换热,回收利用热量; (3)保温,以减少热损失。
图4-13
t' ∞ t∞ u t tw
tw-t=
t'
流体流过平壁被加热时的温度边界
t w t 0.99(t w t )
3、热边界层内(近壁处)
热边界层外(流体主体) 认为:等温区,无温差和热阻
dt 0 认为:集中全部的温差和热阻 dy
dt 0 dy
4.4 传热过程计算
两类计算 :设计型计算
一维稳态的热传导
dt Q S dx
积分: Qdx S dt 得:Q
b t2 0 t1
S
b
(t 2 t1 )
t1 t2 t 传热推动力(温差) Q b R 传热阻力(热阻) S
结论:① Q正比于Δ t,反比于热阻 R
② R=b/λ S b↑,R↑; λ ↑ ,R↓
各部分传热速率方程: 管内侧流体:Q i S i (T Tw ) 管壁导热: Q
b 管外侧流体:Q 0 S 0 (t w t )
b——圆筒壁的厚度,b= r2- r1,m; 当S2/S1<2时,可用算术平均值近似计算。S S 1 S 2 m Sm——称为对数平均面积,m2。
2
2. 多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 各层厚分别为b1= r2- r1;b2=r3- r2,b3=r4- r3; 3 2 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λ1、λ2、λ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27
5
(二)热对流
热对流是利用流体质点在传热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来实现热 量传递的过程,简称对流。根据造成流体质点在传热方向上的 相对运动的原因不同,又可分为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
若相对运动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则称为强制对流。如传 热过程因泵、风机、搅拌器等对流体做功造成传热方向上质点 块的宏观迁移。
典型设备:如凉水塔、喷洒式 冷却塔、混合式冷凝器
适用范围:无价值的蒸气冷凝, 或其冷凝液不要求是纯粹的物 料等,允许冷热两流体直接接 触混合的场合。
2020/6/27
废蒸气
冷水
热水
9
2、间壁式换热器 主要特点:冷热两种流体被一固体壁所隔开,在换热过程 中,两种流体互不接触,热量由热流体通过间壁传给冷流 体。以达到换热的目的。
不稳态传热(又称非定态传热)。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不仅 随位置变化且随时间变化。
本章中除非另有说明,只讨论稳态传热。
2020/6/27
4
二、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根据机理的不同,传热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 热辐射。传热过程可依靠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同时进行。
(一)热传导
热传导又称导热,是借助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振动以及自由电 子的热运动来传递热量的过程。当物质内部在传热方向上无 质点宏观迁移的前提下,只要存在温度差,就必然发生热传 导。可见热传导不仅发生在固体中,同时也是流体内的一种 传热方式。 在静止流体内部以及在作层流运动的流体层中垂 直于流动方向上的传热,是凭借流体分子的振动碰撞来实现 的,换言之,这两类传热过程也应属于导热的范畴。
优点:传热速度较快,适用范围广,热量的综合利用和回 收便利。
缺点:造价高,流动阻力大,动力消耗大。 典型设备: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 适用范围;不许直接混合的两种流体间的热交换。
2020/6/27
10
图4-2 间壁式换热器——列管换热器
2020/6/27
11
3、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
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又称 热媒式换热器。其换热原理 是:将两个间壁式换热器由 在其中循环的载热体(称为 热媒)连接起来,载热体在 高温流体换热器中从热流体 吸收热量后,带至低温流体 换热器传给冷流体。如空调 的制冷循环、太阳能供热设 备、热管式换热器等均属此 类。此类换热过程广泛应用 于核能工业、冷冻技术及工 厂余热利用中。
3、提高热能的综合利用和余热的回收。
仍以合成氨生产过程为例,合成塔出口的合成气温度很高,为 将合成气中的反应产物氨与反应原料氮、氢气加以分离必须要 降温,为提高热量的综合利用和回收余热,可用其副产蒸气或 加热循环气等。 此外设备与管路的保温等。
因此,传热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常规单元操作之一。
2020/6/27
3
化工生产中对传热过程的要求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强化传热,即加大传热过程速率的过程。如各种换热设备 中的传热,要求传热速率快,传热效果好。
二、削弱传热,也即减小传热速率的过程。要求传热速率慢, 以减少热量或冷量的损失。如设备和管道的保温过程。
稳态传热(又称定态传热)。稳态传热的特点是传热速率为常 数,并且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仅随位置变化而与时间无关。
2020/6/27
12
四、传热速率和热通量
1 、传热速率Q(rate of heat transfer)(热流量 rate of heat flow)
根据赫尔-波尔兹曼定律: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均具有 将其本身的能量以电磁波的方式辐射出去,同时有接受电磁波 的能力,且物体的辐射能力大致与物体的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 比。
2020/6/27
7
因本身温度的原因激发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传递称为热辐射。 热辐射的电磁波波长主要位于0.38~100μm波段内,属于可见 光线和红外线范围。任何物体只要温度在热力学温度零度以上, 都不断地向外界发射热辐射能,不需任何介质而以电磁波在空间 传播,当被另一物体部分或全部吸收时即变为热能。
高温物体
辐射能
低温物体
3、任何物体只要在绝对零度以上都能发生辐射能,但是只有物 体的温度差别较大时,辐射传热才成为最主要的传热方式。
2020/6/27
8
三、工业换热器
1、混合式换热器
主要特点:冷热两种流体间的 热交换,是依靠热流体和冷流 体直接接触和混合过程实现的。
优点:传热速度快、效率高, 设备简单,是工业换热器的首 选类型。
第四章 传热 ( Heat transfer )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内容
传热基本方式、工业换热方式及适用范围;传热基本方程式 及其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热量衡算及其应用;传热系数计 算及测定方法,设计计算与校核计算;强化传热的方法与途 径。
2、理解内容
热负荷与传热速率间的关系,传热机理、传热膜概念,列管 换热器的选型方法。
原料加热
可逆放热反应---移走反应放出的热量
2020/6/27
2
2、为物理单元操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对某些单元操作过程(如蒸发、结晶、蒸馏和干燥等)往往需 要输入或输出热量,才能保证操作的正常进行。如蒸馏操作中, 为使塔釜内的液体不断气化,就需要向塔釜内的液体输入热量, 同时,为了使塔顶的蒸气冷凝得到回流液和液体产品,就需要 换热器的类型、结构、操作原理。
第一节 概述
传热是因温差导致的能量传递过程,又称热传递。由热力学第二定 律可知,在有温度差存在时,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
一、传热过程的应用
1、化学反应过程--加热与冷却
众所周知,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的核心,多数化学反应都有 一定的温度条件且伴随着反应热。例如:氨合成反应的操作温度 为470~520℃;氨氧化法制备硝酸过程的反应温度为800℃等等。
若相对运动是由于流体内部各部分温度的不同而产生密度 的差异,使流体质点发生相对运动的,则称为自然对流。
2020/6/27
6
(三)热辐射
热辐射是一种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热量的方式。具体地说,物体 先将热能转变成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中进行传送,当 遇到另一个能吸收辐射能的物体时,即被其部分或全部吸收并 转变为热能,从而实现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