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范仲淹的故事》教案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范仲淹的故事》的第二课时。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一)课文内容:《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
让同学们能理解他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品读关于范仲淹的名言名句,学习他“刻苦学习、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品德。
(二)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特点,在第一课时已经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
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二、说教法著名心理学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
”因此,整堂课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1)分享收集资料,走近范仲淹。
(2)读中感悟,想象说话,感悟其精神。
三、说学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这堂课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表达的机会,展示的舞台。
四、说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谈自己的理想,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课之前,首先全班先谈谈自己的理想,再让生猜猜范仲淹的理想,生想了解范仲淹理想而去深入学习课文,从而产生想更多地了解他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经历的兴趣。
范仲淹的故事 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教案标题:范仲淹的故事教案目标:1. 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和贡献;2. 掌握范仲淹的代表作品和其背后的故事;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教学重点:1. 范仲淹的生平和贡献;2. 范仲淹的代表作品《岳阳楼记》。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教学画板;2. 范仲淹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范仲淹形象的图片或播放一段与范仲淹有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范仲淹的好奇心。
步骤二:介绍范仲淹(10分钟)使用幻灯片或教学画板,向学生介绍范仲淹的生平和贡献,包括他的官职、他的政绩以及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范仲淹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步骤三:讲解《岳阳楼记》(15分钟)详细讲解范仲淹的代表作品《岳阳楼记》的背景和内容。
解释其中的典故、修辞手法和范仲淹的思想观点。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以促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范仲淹的故事和《岳阳楼记》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范仲淹的看法和《岳阳楼记》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步骤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总结范仲淹的故事和《岳阳楼记》的重要意义。
教师可提供一些问题或引导,以确保学生的讨论和总结具有深度和广度。
步骤六:拓展活动(5分钟)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范仲淹的其他作品和相关故事,并鼓励他们撰写一篇关于范仲淹的短文或制作一个展板,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1. 组织范仲淹的相关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范仲淹的故居或相关纪念馆;2. 引导学生阅读范仲淹的其他作品,如《滕王阁序》等,并进行比较分析;3. 组织学生进行范仲淹的角色扮演活动,以加深对他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2. 学生完成的短文或展板的质量和内容;3. 学生对范仲淹和《岳阳楼记》的理解和评价。
范仲淹的故事的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的教案教案标题:范仲淹的故事教学目标:1. 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和贡献。
2. 理解范仲淹的思想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范仲淹的生平和贡献。
2. 范仲淹的思想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分析范仲淹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探讨范仲淹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范仲淹的相关资料和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范仲淹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范仲淹这个名字有了解吗?他对中国历史有什么贡献?二、学习范仲淹的生平和贡献(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介绍范仲淹的生平和贡献。
2. 各小组代表汇报,并进行讨论和补充。
三、分析范仲淹的思想和价值观(20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范仲淹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
2. 引导学生思考范仲淹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四、探讨范仲淹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15分钟)1. 小组讨论:请学生们就范仲淹的思想和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进行讨论。
2. 各小组代表汇报,并进行讨论和补充。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范仲淹的生平、贡献、思想和价值观。
2. 提问:你们从范仲淹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3. 拓展:请学生们以范仲淹的故事为素材,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份展板,展示对范仲淹的理解和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请学生们完成拓展部分的任务,并准备下节课的讨论。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和思考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对范仲淹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促使他们理解范仲淹的思想和价值观,并将其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范仲淹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3篇〕篇1:《范仲淹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三部份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读,感悟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3、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4、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领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朗读指导法质疑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交流法、朗读感悟法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范仲淹又理解了多少呢?二、学习第三部份1、学习第七自然段〔1〕指名读第7自然段。
考虑:有范仲淹实现他的抱负吗?〔2〕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再读感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学习第六自然段〔1〕齐读第6自然段。
〔2〕提问范仲淹还有怎样的志向和抱负呢?〔3〕品读、感悟:“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
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三、学习第二部份过渡:文章举了哪些事例讲范仲淹要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而刻苦学习的?只身苦学、划粥割齑、谢绝佳肴、闭门不出〔一〕品读、感悟学习第二自然段“只身苦学”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能感动你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2、指名反应。
3、出示重点句(1)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2)范仲淹非常珍惜这珍贵的学习时机,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理解废寝忘食〕4、归纳学习方法:读、画、写、说〔二〕利用上面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3、4、5自然段1、出示自读要求〔1〕读:小组内一起朗读3、4、5自然段〔2〕画、写:找出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说:同桌或小组内讨论你的答案并说出理由。
高中范仲淹教案
高中范仲淹教案教案标题:高中范仲淹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和主要贡献;2. 理解范仲淹的思想和价值观;3. 分析范仲淹的代表作品《岳阳楼记》的主题和艺术特点;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范仲淹的生平和主要贡献;2. 《岳阳楼记》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 分析范仲淹的思想和价值观;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范仲淹的相关资料和文献。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范仲淹的画像和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范仲淹的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的欲望。
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范仲淹的生平和主要贡献展开讨论,并向全班汇报。
2. 教师补充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讲解,确保学生对范仲淹的生平和主要贡献有全面的了解。
重点解读(20分钟):1. 分析范仲淹的思想和价值观: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范仲淹的代表作品《岳阳楼记》,引导学生思考范仲淹的思想和价值观,并进行讨论。
2. 《岳阳楼记》的主题和艺术特点:教师讲解《岳阳楼记》的主题和艺术特点,并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范仲淹的其他作品,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范仲淹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感受他的高尚品质和伟大贡献。
2. 通过学习范仲淹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
3. 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的勤奋好学、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精神。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对历史名人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范仲淹的生平简介:出生、家庭背景、官职历程等。
2. 范仲淹的主要事迹:断案如神、贪污受贿、苏州治水、边境防御等。
3. 范仲淹的名言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4. 范仲淹的故事:断案如神、诚信为本、以身作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名言警句及其内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范仲淹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名言警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范仲淹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精神品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范仲淹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操作法:设置情景剧,让学生扮演范仲淹,践行其精神品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生平:详细讲解范仲淹的生平简介,让学生了解他的成长历程。
3. 分析事迹:分析范仲淹的主要事迹,引导学生学习他的精神品质。
4. 品味名言:讲解范仲淹的名言警句,让学生体会其内涵。
5. 故事分享:分享范仲淹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他的高尚品质。
6.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范仲淹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7. 情景剧:设置情景剧,让学生扮演范仲淹,践行其精神品质。
8.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践行范仲淹的精神品质。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范仲淹生平事迹、名言警句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范仲淹精神品质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情景剧表演、作业完成情况等。
3. 评价指标: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道德素养等。
范仲淹渔家傲的教案
范仲淹《渔家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渔家傲》。
(2)理解《渔家傲》的创作背景和诗句的含义。
(3)分析范仲淹的政治家身份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渔家傲》。
(2)学会欣赏古代诗词的韵律美,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情怀。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品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渔家傲》。
(2)理解《渔家傲》的创作背景和诗句的含义。
(3)分析范仲淹的政治家身份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
(2)范仲淹的政治家身份对其词作风格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范仲淹的生平和政治成就。
(2)引入《渔家傲》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渔家傲》,感受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范仲淹的政治家身份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诗句,体会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情怀。
(2)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情怀,提高品德素养。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渔家傲》的艺术特色和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情怀。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渔家傲》。
2. 写一篇关于《渔家傲》的赏析文章,分析范仲淹的政治家身份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范仲淹的政治家身份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感受到了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了爱国情怀。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诗句的意境和情感把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渔家傲》的词谱,帮助学生理解韵律特点。
2. 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范仲淹的思想情感。
范仲淹的故事优秀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感受他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2. 通过学习范仲淹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勇于担当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能力,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范仲淹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2. 范仲淹的故事所体现出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三、教学难点1. 对范仲淹事迹的理解和评价。
2. 将范仲淹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范仲淹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范仲淹的了解。
Step 2: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范仲淹的故事。
2. 学生填写学习单,记录范仲淹的主要事迹和品质。
Step 3: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2. 学生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范仲淹的故事所体现出的品质和精神。
Step 4: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出示有关范仲淹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范仲淹的行为。
Step 5:联系实际(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范仲淹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
Step 6: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范仲淹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表明自己的学习收获。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范仲淹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范仲淹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范仲淹的故事,还培养了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勇于担当的品质。
小学语文范仲淹的故事教案及说课稿5篇
小学语文范仲淹的故事教案及说课稿5篇小学语文范仲淹的故事教案及说课稿5篇范仲淹的故事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教学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范仲淹的故事教案及说课稿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小学语文范仲淹的故事教案及说课稿1教学内容: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范仲淹的故事》教材分析:《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范仲淹在我国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句。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讲述范仲淹少孤,家贫,读书十分刻苦。
介绍了范仲淹的四个小故事,分别是苦读诗书、划粥割齑、拒肴、闭门苦读。
第三部分讲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和从政以后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后人对他的赞颂。
本课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学生情况分析:从课文结构与内容来看,学生可以读懂课文内容。
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缺乏刻苦学习的品质,因此“理解并体会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领悟作者的写作特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范伸淹的资料。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废寝忘食”翌词,能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
(3)领悟并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读文中具体描绘范仲淹言行的语句,在形式多样的品读中感悟人物的品质。
范仲淹的故事优秀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和主要事迹,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品德和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范仲淹的故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范仲淹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德。
二、教学重点1. 范仲淹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2. 范仲淹的爱国精神、品德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 范仲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
2. 范仲淹精神品质的传承和弘扬。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和故事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范仲淹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范仲淹的故事,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品质。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范仲淹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他的爱国精神、品德和思想。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范仲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范仲淹精神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6.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向范仲淹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德。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范仲淹的精神品质。
8. 课后作业9. 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范仲淹的生平和事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范仲淹的爱国精神、品德和思想的理解深度。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
4. 学生课后心得体会的质量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范仲淹纪念馆或相关历史遗址,加深对范仲淹的了解。
2. 开展范仲淹故事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传承意识。
3. 推荐学生阅读关于范仲淹的书籍和文献,扩大知识视野。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故事素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避免传播错误信息。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参与和表现机会。
汇报课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汇报课范仲淹的故事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认识他的高尚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范仲淹的故事。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收集有关范仲淹的资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范仲淹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质。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认识他的高尚品质。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范仲淹的高尚品质。
2.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收集有关范仲淹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范仲淹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范仲淹的故事。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范仲淹的高尚品质。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举例说明生字词的运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实践环节(1)学生动手查阅资料,了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
(2)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收集到的资料。
6.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范仲淹的高尚品质。
(2)学生谈收获,激发爱国情怀。
7. 布置作业(1)学生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环节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范仲淹的故事,使学生了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传承范仲淹的爱国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关心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古代历史人物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范仲淹的生平简介:出生、成长、求学、仕途、晚年等。
2. 范仲淹的主要事迹: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关心国家、廉洁奉公、推行新政等。
3. 范仲淹的名言警句及其内涵: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范仲淹的生平事迹、主要贡献及爱国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范仲淹的名言警句,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主要贡献及爱国精神。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范仲淹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范仲淹的名言警句,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生活中。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范仲淹的故事》等相关资料。
2. 课件:范仲淹的生平事迹、主要贡献及爱国精神的相关图片和文字。
3. 视频:关于范仲淹的纪录片或故事片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范仲淹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通过讲述范仲淹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他的成长过程和重要贡献。
3. 分析范仲淹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范仲淹的思想内涵,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范仲淹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范仲淹精神的价值意义。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堂所学,让学生简要概括范仲淹的生平事迹。
2. 选择一句范仲淹的名言警句,解释其含义,并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
八、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范仲淹的其他事迹,如政治改革、文学成就等。
2. 搜集有关范仲淹的资料,如诗词、名言等,进行整理和归纳。
苏幕遮(范仲淹)教案
苏幕遮(范仲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苏幕遮·怀旧》这首诗;(2)了解作者范仲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意象、抒情手法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分析;2. 诗歌的抒情手法;3. 诗歌的韵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抒情手法的运用;2. 诗歌韵律的理解与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诗歌原文及注释;3. 相关背景资料;4. 课堂活动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范仲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苏幕遮·怀旧》,提问:“怀旧”指的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如“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等;(3)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如押韵、对仗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抒情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诗歌的抒情特点;(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深入解读(1)分析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如“怀旧”、“乡关”、“断肠”等;(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感受诗歌的魅力;(3)讨论诗歌的现实意义,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5. 课堂小结(1)回顾诗歌的主要内容,总结教学要点;(2)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背诵诗歌并写一篇赏析文章。
6. 课后作业(1)背诵《苏幕遮·怀旧》;(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苏幕遮(范仲淹)教案
苏幕遮(范仲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苏幕遮·怀旧》这首词;(2)了解作者范仲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词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1. 词牌特点《苏幕遮·怀旧》的词牌特点;2. 诗句意境和情感的理解;3. 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词中生僻字词的解释;2. 诗句深层含义的把握;3. 词的创作背景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词的全文、注释、译文、词牌特点等内容;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诗词鉴赏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范仲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回顾《岳阳楼记》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范仲淹诗词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苏幕遮·怀旧》,理解词意;(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词句,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词的词牌特点和修辞手法;(2)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词中的思乡之情,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词牌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运用;(2)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6. 课后作业(1)背诵《苏幕遮·怀旧》;(2)选择一首同词牌的词进行鉴赏,分析其词牌特点和修辞手法。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欣赏(1)教师展示其他作者的怀乡词,如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2)学生对比《苏幕遮·怀旧》的词牌特点和修辞手法,分析异同。
范仲淹《渔家傲》的教案
范仲淹《渔家傲》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渔家傲》。
(2)理解《渔家傲》的诗意,体会诗人范仲淹的情感。
(3)分析《渔家傲》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渔家傲》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范仲淹的忧国忧民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渔家傲》。
2. 理解《渔家傲》的诗意和诗人情感。
难点:1. 分析《渔家傲》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2. 体会诗人范仲淹的忧国忧民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范仲淹的生平和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范仲淹的文学成就,特别是诗词创作。
2. 诗歌鉴赏:(1)让学生自主朗读《渔家傲》,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分析《渔家傲》的词牌特点,了解词的起源和发展。
(3)解读《渔家傲》的诗意,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渔家傲》的意象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诗人范仲淹的生平,感受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2)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分享感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渔家傲》的诗意和诗人情感。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渔家傲》。
2. 写一篇关于《渔家傲》的鉴赏文章,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 结合范仲淹的生平,谈谈对《渔家傲》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渔家傲》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情感。
汇报课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汇报课范仲淹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范仲淹的故事,使学生了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理解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贡献。
2.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难点:1. 范仲淹故事的理解与分析。
2. 范仲淹思想内涵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包括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历史背景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范仲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关于范仲淹的故事,了解其生平事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范仲淹的故事中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4. 分享交流:每组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发言。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8.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范仲淹生平事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内涵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范仲淹和其他历史人物,再现历史场景。
2.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范仲淹所处时代的背景,加深对范仲淹事迹的理解。
3. 邀请历史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历史视角,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范仲淹的故事。
2. 在合作探讨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范仲淹的故事,避免表面化、形式化的讨论。
3. 在情感升华环节,注意引导学生真实地感受范仲淹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设计第一章:范仲淹简介1.1 让学生了解范仲淹的生活背景和家庭成员。
1.2 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1.3 让学生理解范仲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第二章:少年范仲淹2.1 让学生了解范仲淹的少年时期,包括他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和成长经历。
2.2 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的勤奋好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2.3 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范仲淹的聪明才智和善于应对困境的能力。
第三章:范仲淹的政治生涯3.1 让学生了解范仲淹的政治生涯,包括他在仕途上的起伏和政绩。
3.2 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智慧。
3.3 让学生分析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对当时社会的积极影响。
第四章:范仲淹的文学成就4.1 让学生了解范仲淹的文学创作,包括诗、词、文、赋等作品。
4.2 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4.3 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范仲淹的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
第五章:范仲淹的教育思想5.1 让学生了解范仲淹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5.2 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实践和成果。
5.3 让学生分析范仲淹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第六章:范仲淹的军事才能6.1 让学生了解范仲淹在军事上的才能和成就。
6.2 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的军事策略和指挥艺术。
6.3 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范仲淹在军事上的重要贡献。
第七章:范仲淹的清正廉洁7.1 让学生了解范仲淹的政治生涯中清正廉洁的品质。
7.2 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如何抵御腐败和保持官德。
7.3 让学生分析范仲淹的清正廉洁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第八章:范仲淹的友情与师生情8.1 让学生了解范仲淹与友人的交往及其友谊。
8.2 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的交友原则和对待友情的态度。
8.3 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范仲淹的师生情谊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第九章:范仲淹的改革举措9.1 让学生了解范仲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举措。
9.2 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的改革精神和勇气。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幼儿园
#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讲述范仲淹的故事,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古代名人的事迹,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并启发幼儿的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1.范仲淹的故事资料2.幼儿绘本《范仲淹的故事》3.师幼互动用具(图片、道具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师:与幼儿交流“英雄”的概念,了解幼儿关于英雄的想法和认知。
•幼:与幼儿分享并讨论英雄故事,引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了解范仲淹•师:通过图片、绘本等展示范仲淹的形象,让幼儿对范仲淹有初步了解。
•幼:观察范仲淹的形象,描述他的样子和服饰。
3. 讲述范仲淹的故事•师:以简洁的语言讲述范仲淹的故事,突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教育意义。
•幼:聆听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4. 分析故事情节•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幼儿分析范仲淹的思想和行为。
•幼:回答老师提问,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 探讨故事意义•师:引导幼儿思考范仲淹的品质和英雄事迹对我们的启示。
•幼: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对范仲淹的敬佩之情。
6. 教育活动•师:组织幼儿进行制作相关手工或绘画活动,如制作范仲淹的面具或画范仲淹的形象。
•幼:参与制作活动,表达对范仲淹的喜爱之情。
7. 教学总结•师: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范仲淹的故事教给我们的重要道理。
•幼: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复述范仲淹的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教育意义。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表现,以及他们在讨论和活动中的表达,评价幼儿对范仲淹的故事的理解程度和兴趣程度。
五、教学延伸1.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如动画片《范仲淹的故事》。
2.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幼儿对本节课的反响,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3.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与范仲淹的故事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注意事项: -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 情境培养法、启发性问题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范仲淹教案
幼儿园范仲淹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以范仲淹的诗词为例,旨在通过培养幼儿的语感,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古代诗文。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范仲淹及其代表作品;2.理解范仲淹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3.学会朗读范仲淹的诗词。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感,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2.提升幼儿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3.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增强对文化的认知。
情感目标1.提高幼儿的兴趣爱好,激发幼儿的文化热情;2.培养幼儿的情感,让幼儿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美的情感;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教学重点1.幼儿能够理解范仲淹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2.幼儿能够正确朗读范仲淹的诗词;3.幼儿能够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到文化的互动和乐趣。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课前导入在教学前,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些范仲淹的诗词音频和影视片段,让幼儿熟悉范仲淹及其代表作品,培养幼儿对古诗词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二步:了解范仲淹通过老师简单的介绍及给予幼儿观看相应的范仲淹的诗词影视片段,培养幼儿对范仲淹和其诗词的基本了解,获得对范仲淹的个人形象、文学风格、传世作品的初步印象。
第三步:体验范仲淹的诗词播放相应的范仲淹的诗词的音频,通过模仿朗读和讨论幼儿模仿朗读过后的感受,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步:活动体验1.幼儿分组,由老师发放范仲淹的诗词练习,展开分组比赛。
2.幼儿在比赛过程中,可以朗读诗词、通过分享对诗词进行评论等。
3.每个小组通过巧妙的配合和展示,互相学习、交流,学会展示和倾听,通过文化互动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第五步:总结及课堂结束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幼儿所学习到的知识,加深了解范仲淹,鉴赏古诗文等意义与价值。
五、教学评估评价幼儿的课堂表现,包括朗读以及交流表现等,问询幼儿的学习感受,了解幼儿对范仲淹诗词的理解和如何鉴赏古诗词。
幼儿园范仲淹文化教案
幼儿园范仲淹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和文化背景,增强幼儿文化素养;
2.掌握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经典段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发扬范仲淹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范仲淹生平事迹、《岳阳楼记》文本、幼儿绘本、爱国歌曲、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范仲淹的事迹介绍视频,介绍范仲淹的生平事迹、文化背景和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
2. 正文阶段
•教师带领幼儿阅读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中的经典段落,引导幼儿理解其中的典故、意象、情感和价值观,并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勇于表达个人的思考和感受。
•教师引导幼儿合作创作《岳阳楼记》绘本,让幼儿通过场景、角色和细节的描绘,体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
•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和跟唱爱国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3.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课的学习成果和体验感受,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建议。
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和体验,幼儿能够了解中国文化名人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和
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掌握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中的经典段落和核心价值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情感。
同时,本次课程运用启发式教育和绘本创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增强了幼儿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2.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江上渔者》朗诵欣赏,谈话导课:
1.同学们,听着这首古诗,你想起了谁?(范仲淹)(板书:范仲淹
的故事)
2.关于范仲淹的知识,同学们知道哪些?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让学生欣赏《江上渔者》配乐朗诵,既使学生感受到了文章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又让学生对范仲淹产生想去了解的冲动和欲望。
借助配乐朗诵,唤起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期待。
)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课文,老师在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要考考同学们。
1.目标检测:
(1)生词,(故意空出几个,师说:老师忘记几个,谁能写出来?学生上讲台,填在电子白板上,学生集体检查并且读出来。
)
(2)出示词语,学生结合实际作出解释。
2.读清课文:
师:还有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下面问题。
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师:从这四个故事,同学们体会到了什么?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呢?生回答。
3.学习目标:
师:今天真正地难点在后面,同学们是愿意知难而上呢?还是知难而上呢?
(让学生读出学习目标)
师:我们不仅要把课文读精,而且读的时候要带出感情,现在按照老师教你们的读课文方法。
拿出笔,找出课文中关于范仲淹刻苦学习的句子,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先自学,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
4.目标检测:提示
师:刚才我们从第一个小故事中找到了哪些信息?告诉老师好吗?
(1)引导:这句话是对范仲淹的什么描写?(行为),从他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范仲淹废寝忘食地刻苦读书,钻研学问的精神深受感动)(师补充:只身,为什么说只身可以反映出他的刻苦学习?只身:孤孤单单一个人。
)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吗?那么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读读这几个句子。
师:他家境十分贫寒,却这么用功地读书,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呢?(生可能会回答志向)师:课文中有哪一句话表现了他的志向?(生会回答:先天下之后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第二个故事中,有哪些令你感动的句子呢?
师: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生可能会回答:他的生活很艰苦。
)引导学生从“从凌晨”到“夜半”,从“和衣而眠”,“五年未解衣就寝”等重点词句中感悟范仲淹的读书刻苦、用功。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师:你是怎样学习的呢?)
师:那么老师还是要问,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去刻苦学习的?用实际来回答(先天下之后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除了用行为来表达他的不怕艰苦,有没有用语言来表达他不怕艰苦的句子呢?(让学生齐读范仲淹的语句。
)
1.这段话是对范仲淹的语言的描写。
2.引导学生借助范仲淹的语言来体会他艰苦奋斗,生活俭朴的高尚品德。
师:范仲淹的志向是什么呢?同学们读一读,体会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一心为国,全心为民。
)
师:其实我们从他的诗句中,也可以体会出,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
师:“先天下之后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文章的主线,贯穿全文,正是他这种一心为民的精神,得到了后人的赞颂。
后人是怎样赞颂他的呀?
师:这句话不仅仅是本文的结尾,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让我们怀着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再来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
也是我设计本环节的理念。
引导学生在品读感悟、合作交流中通过重点的句子对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深入感悟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班交流中来。
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参与活动的空间,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在汇报交流过程中,老师引导学习通过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借助重点词语的理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理解、去体会、去领略、去感悟范仲淹读书的刻苦。
并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对重点词语“废寝忘食”、“和衣而眠”等的理解,进而深入感悟范仲淹的发愤苦读。
使一个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
三.总结:
四,随堂练习:
五.写作方法指导:
师:同学们能否通过刚才找出来的句子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的?(语言、行为)。
2--5自然段描写了四个小故事,那么1、6自然段呢?(总分总)
六.布置作业: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的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
只身求学行为
划粥割齑刻苦学习
一心为国
全心为民
拒绝佳肴语言
闭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