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背景下村民自治困境分析

合集下载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摘要我国的村民自治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切不可满足于现有的进步而忽视了影响村民自治健康顺利发展的制约因素,正是因为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村民自治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所以,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实施相应的方法举措。

本文首先对村民自治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总结,然后深入分析归纳了当前制约村民自治实施推行的几大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性的探讨研究了有关如何更好的推进实施村民自治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村民自治制约因素对策摘要 (1)一、引言 (3)二、村民自治的内涵分析 (3)三、当前制约村民自治实施推行的几大主要影响因素 (3)(一)经济因素 (3)(二)政治因素 (4)(三)文化因素 (5)(四)法律因素 (6)四、有关如何更好的推进实施村民自治的建议措施 (7)(一)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 (7)(二)大力发展农村地区文化教育,打好村民自治文化基础 (8)(三)大力推进乡镇体制改革,构建和谐村级治理机制 (9)(四)强化法制建设,推动依法治村 (10)五、结束语 (10)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以农民医院得到尊重为前提,着力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推行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农村民主管理机制,带领农民群众加快村民自治的实施进程。

然而,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村民自治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与村民自治的预期高度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并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二、村民自治的内涵分析村民自治,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界定为:“我国的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在基层社会生活中,依法行使自治权,实行自己的事自我管理的一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圆也就是说,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村村民依据法律自主管理本村事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层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定稿)

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定稿)

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定稿)第一篇: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定稿)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好六项主要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本为主要论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村民自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坚持从自然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地找出适合本村发展地对策与办法。

我们认为,经济发展地同时,民主政治发展必须跟上,必须根据经济地发展状况作出适时地修正和完善,才能不断的为经济地发展提供制度、政策、规章上地支持,使经济在预计地轨道上顺畅前进。

多年来,广大农民群众依靠自己地智慧和才智极大地发展了乡村政治体制和体系,为中央政府在农村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做好了必要的铺垫,也为更高层次地改革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村民自治就是其中重要的实践,在实践中显示了巨大地生命力和改造潜力。

因此本文试从村民自治地发展过程入手,分析现阶段我国村民自治存在问题和不足,同时给出可操作地、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一、村民自治的含义村民自治,作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出现的重要的政治现象,基本含义就是指村民通过直接参与对所在村庄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抬理,以期实现村庄社会各种因素的整合,使整个村庄安定和谐。

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人民公社解体之后,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产物,不仅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并且有特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为其产生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当前我国的村民自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对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村民自治的物质基础;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提高农民民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加强培训,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保证村民自治实效性。

标签:村民自治;农村经济;法制建设;干部队伍村民自治制度是农村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是人民公社解体后国家与农村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

村民自治制度对推动农村政治民主发展、完善我国农村民主制度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国村民自治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从探索、发展到逐步壮大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村民自治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村民自治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有的是老问题,有的是新问题,有的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有一些农村特有的矛盾和问题,现对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稍作阐释。

(一)村民自治形式大于内容村民自治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

如在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村委会选举不按法定程序办事、进行违法操作等。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3条规定: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由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

然而有的地方却出现了选举不让村委会主持的现象,有的地方则是村选举委员会由乡镇政府、村党支部指定:有的是村支部提名、报乡镇同意后直接张榜;有的是村支部提名、由选民签字后公布,结果由此引起群众大规模上访。

①在某地,当村民选出村主任后,乡政府竟然以不是党员为名不让其上任[1]。

引起群众强烈不满。

此外,村务公开方面有一定的虚假性,形式主义严重。

村民自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村民自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村民自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村民自治是继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在农村*体制改革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为,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加速农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农村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也随之逐步暴露出来,村民自治组织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式的滞后与不断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形势;村级赤字和村级债务的重压;村级班子涣散,干部责任心不强和村民自治成员混杂和村民自治阻止效益低下等问题在改革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并逐步演化成制约村民自治组织正常运转的障碍。

一、农村经营方式的转变与管理功能转型的不匹配,导致村民自治组织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式的滞后,影响了村民自治组织的协调与统筹效能。

随着家庭经营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生产经营者和利益主体。

农民从对村级组织的人身依附的禁锢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和择业的自由权,农民也从强权体制下的愚忠和盲从变得更加理性。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一言九鼎的、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村级组织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首先,思维方式不适应。

现在村民组织组织的运作方式仍囿于上传下工作思路,思考的出发点,不是如何去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民生条件,而是把考虑如何去完成上级任务作为第一要务。

发展粮食生产,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农村中出现的问题,不是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法律的手段去考虑,而是习惯于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的管理手段。

在生产环节上,大包大揽;在结构调整上,求新、求奇、求全,热衷于办样板工程,搞政绩板块,导致产业结构雷同呆板,产品积压滞销。

LOcalHOst既招来民怨,又劳民伤财,进一步离间了农民与村级组织的关系。

其次,管理功能不配套。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民对村级组织的需求,不仅仅只限于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而需要的是农业新技术的指导,同时也对生产和销售信息的快捷和方便等服务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国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论文

我国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我国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定稿姓名***** 教育层次本科学号************ 省级电大喀什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行政管理分校喀什广播电视大学指导教师****** 教学点莎车目录摘要关键词------------------------------------------------1一、自治的发展过程------------------ -----------------------2二、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三、推进村民自治的对策----------------------------------- ---4参考文献--------------------------------------------------9【内容提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98年11月正式实施以来,中国农民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活动中,进行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伟大实践,10年来,广大村民的民主热情空前高涨,农制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在自治中正行使着当家作主的权利,村干部自己选,村里大事自己说了算,村里开支村民代表审了算,村里的政务,财务开始在阳光下操作,10年来,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焕发出空前的生肌活力,广大农村的干群关系得到实质性改善,乡,村干部的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工作内容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村民自治的伟大实践给中国农村带来惊人的变化,去认识村民自治以及怎样发展村民自治,这些都是当前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村民自治政治参与经济体制改革依法自治我国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98年11月正式实施以来,中国农民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活动中,进行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伟大实践,10年来,广大村民的民主热情空前高涨,农制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在自治中正行使着当家作主的权利,村干部自己选,村里大事自己说了算,村里开支村民代表审了算,村里的政务,财务开始在阳光下操作,10年来,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焕发出空前的生肌活力,广大农村的干群关系得到实质性改善,乡,村干部的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工作内容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村民自治的伟大实践给中国农村带来惊人的变化,去认识村民自治以及怎样发展村民自治,这些都是当前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试析国家建构过程中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试析国家建构过程中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摘要:村民自治作为中国现代化国家建构的一个战略选择,不仅是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逻辑结果,更是保障国家稳定的必然选择。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农业税的取消,村民自治出现了无法避免的制度局限,也给村民自治带来了新的挑战。

文章从大量的调研出发,归纳了村民自治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困境,并提出了几点可操作的对策。

关键词:国家建构;村民自治;农村治理。

村民自治自实行以来,一直为我国农村治理及国家政权的稳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和国家建构下的政策调整,村民自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我国村民自治的演进。

村民自治是指广大农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1987 年彭真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时发表题为《通过群众自治实行基层直接民主》的讲话,详细阐述了用民主的方式重组农民的方法。

198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村民自治正式确定为一项国家法律保障的制度,1998 年11 月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村民自治进入到一个国家整体推进的全新阶段。

村民自治不仅建立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和体系,而且也日益下沉,成为我国农民群众的政治实践。

现代国家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领土完整的民族国家,再者是民主国家。

亨廷顿通过研究认为:“一个政党如果想首先成为群众性的组织,进而成为政府的稳固基础,那它就必须把自己的组织扩展到农村地区。

”[1]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国家法律制度,是在现代化背景下的国家建构中产生的。

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的吸纳。

谁能吸纳农民,谁就能拥有国家稳定的基础和国家发展的动力。

[2]村民自治正是国家权力下沉的乡村的制度创新,是国家以民主治理体制吸纳广大农民,这种将农民置身于乡村治理体制中心的方式,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摘要】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包括民主意识不足、权力滥用和资源分配不公平等,需要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监督机制和推进制度改革等对策来解决。

本文通过分析现状和问题,提出对策来促进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预计可以在未来改善村民自治状况,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关键词】村民自治、问题分析、对策探讨、民主意识、权力滥用、资源分配、宣传教育、监督机制、制度改革、政府引导、支持。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村民自治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出来。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农村民主、促进村民自治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村民自治的开展,不仅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更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实行民主的基本形式,是农村人民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组织形式。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村民自治在改善乡村民生、提高农村治理水平、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变化,村民自治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民主意识不足、权力滥用、资源分配不公平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村民自治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推进村民自治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2 目的说明目的说明: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康发展。

通过分析当前村民自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帮助提升村民自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本文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村民自治问题的关注,促进村民自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为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村民自治是指农村居民自发组织起来,以自治组织为主体,自治运作为手段,以实施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为目的的一种行为形态。

在当前我国,村民自治作为基层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提高农村公共事务管理能力,提升农村民众参与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也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我国目前村民自治普遍存在的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一、村民自治的现状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存在一些问题。

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些村寨发展良好的自治组织,但也有一些村庄的自治组织却出现了各种问题,导致自治运作效果不理想。

村民自治存在领导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有的村庄的自治组织成员大多数年龄偏大,对于村庄发展和村民自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领导层参与度不高。

村民自治存在权力过重的问题。

有的村庄的自治组织由于权力过度集中,导致自治的民主性和村民参与度不够。

村民自治存在制度设计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村民自治体制设计存在瑕疵,导致村民自治无法顺利进行。

二、对策探讨为了提高我国村民自治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探讨。

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

要通过加强村庄自治组织的建设,提高村庄自治的质量。

可以采取加强村庄干部的培训和选举制度的改革等措施,提高自治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民主参与程度。

提高领导层的参与度。

要通过加强对村民自治的宣传和教育,增强领导层对于村庄发展和村民自治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领导层的主动参与度。

加强民主监督和权利保障。

要加强对自治组织权力运行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要加强对村民权益的保障,提高村民自治的民主性。

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

要通过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解决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推动修订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村民自治的实施程序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村庄自治组织的法治建设。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通过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提高领导层的参与度、加强民主监督和权利保障以及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等多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村民自治的水平,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新农村视角下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新农村视角下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兰世惠
( 内江师范学院 ,四川 内江 611 4 12)
[ 要] 完善 村 民 自治 ,创 新村 民 自治机 制 ,是社 会 主 义新 农村 建设 的要 求和政 治保 障 。村 摘
民 自治在 不 断深入 发展 的 同时也 出现 了很 多 问题 ,严 重影 响 了新农 村 的建设 。 完善 村 民 自治 ,需
程度 还处 在襁 褓之 中时 ,往往 就 在乡村 播 下 了政治 意识 ,造 成 了参 与政 治 活动 的广 泛 可能性 ” _。 因 l 1 此 ,实现 国家政治稳定 的关键就看 能否在现存政治体
胡 锦 涛 总 书记 指 出 : “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 当前 国际 国内形势 、全面把
长江 师范学院学报
J un l f n teNoma nv ri o r a gz r lU iest o Ya y
第 2 7卷 第 3期
Vo .7 1 2 No3 .
21 年 5 01 月
Ma y 2 民 自治 的困境 与对 策分 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关部门人员要深入基层对村民自治进行大力宣经济的确立和村民自治的不断深人发展现行宪传如印制各类宣传单小册子等让广大村民对法有关村民自治的规定以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自治的政策法律法规有更多更深入的了万方数据140口长江师范学院学报解清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服务群众实现农村社会管理帮助村民正确行使民督的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树立当家作主的责任主权利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 稿 日期]0 — 4 0 收 21 o— l l
大大提高了民主管理能力 ,有效地保障了村民民主
权 利 的实 现 ,推动 了农 村 基 层 民主 的发 展 ;同时 , 最 大限度 地调 动农 民的积极性 和主动 』 生,进行 物 质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出路————————————————————————————————作者:————————————————————————————————日期:2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出路我国农村领土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80%以上。

农村是最基本生活资料的终极来源,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是具有基础地位.如果在这么广大的区域人口中没有法治,整个中国的法治建设就不可能成功,就更谈不上社会的稳定、国家繁荣富强了。

一、村民自治的一般概述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国农民在民主制度建设方面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农村管理模式在新时代的重大创造。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民在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又一壮举,它既适应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又能与整个市场经济相耦合的农村公共权力新的治理模式。

这也证明了列宁的观点: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是由千百万群众自己创造的。

关于村民自治,学者各有不同的解释。

王种田、詹成付认为:“村民自治就是依靠农民,实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新型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徐勇认为:“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人民群众自治,即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处理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许安标认为:“村民自治是农民依法管理基层社会生活方面的事务。

”曾宪义认为:“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是农村特定社区的全体村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建立自治组织,行使村民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基层民主制度。

”村民自治在法律上通过《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体现出来。

其中《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根据我国《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村民自治是一种非政权性质的区域基层民主,村民自治不能嬗变为政权机构,承担大量政权组织的任务,其目标是使村民在村民党支部的领导和村委会组织下真正成为村的主人,依法行使自治权,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浅析我国当前村民自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当前村民自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当前村民自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素芬引言关于村民自治,1982年宪法修订确立以来,是历届中央政府十分关注的基层民生问题,每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一号文件都把农村发展当做重点难点来抓。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事务管理的一种直接民主形式,其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它不是简单的农村群众自治,它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帮助,更需要发挥乡政府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权力,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最广泛的实践。

”所以,村委会要做到积极放权,不要将权力集中在领导手中,要时时想着村民的利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处处为民。

积极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这样才能把我国农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因此,发展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必须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以村民为本的原则,积极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好建议,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村民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发展措施。

一、我国村民自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村民自治就是农村农民可以自己亲自行使民主权利、根据我国法律办理自己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

中国村民自治的起源广义的来说,应该是发起于晚清改制中的“乡镇自治”。

狭义的来说村民自治的制度起源于对人民公社体制的部分替代。

这种替代是历史性的,它将原来的人民公社体制“拦腰截断”,公社一级恢复为国家政权建制即乡政府,纳入单一制的国家行政体制内;公社以下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以“村民自治”的形式区别于国家政权,以“自治民主”重建乡村秩序。

这就是村民自治的起源。

(一)人民公社体制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时并不是马上就实行了人民公社。

1949年成立新中国以后,我党废除国民党时期的保甲制度,县级以下的行政区域有两种政权设置形式:东北、华北地区设的区、乡两级制,还有其他地区设的区乡建制等,两制主要区别就是“区”是否是独立的一级政权组织,但是乡以下都是行政村建制。

村民自治困难与对策的系统分析

村民自治困难与对策的系统分析

村民自治困难与对策的系统分析【内容提要】乡镇机构改革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环节,其改革的难度和阻力最大,面临的问题也最为复杂。

因此,对乡镇机构改革的研究就成为特别重要又非常紧迫的课题。

我们国家是一个经济落后,并且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国家。

实行村民民主自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

只有通过党的领导模式,推进基层进行变革,引导农村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会从实践中生出真正的村民民主自治机制。

我们国家村民自治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的民主意识也进一步增强,许多农村摆脱了贫穷与愚昧。

可是,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没有摆脱贫困的还有很多地方的农民,还有些地方的宗族主义、迷信思想泛滥、比如前几年猖獗的法轮功等等,有些地区黑社会猖獗,社会治安混乱。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所进步,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关键词: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村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

目前,建市已走进20年的风雨历程,在这20年里,张掖市高台县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以下就建市以来,我县农村基层居民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村民自治存在的困境与问题(一)就如我县来说吧,我县部分村民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的不高,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积极性不强,在村委换届选举中,有得一些村民对民主选举的意义不予重视,不能正确的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致使推选出的村干部素质较低,缺乏干事创业和带领人民群众致富的能力,不能胜任村委会的工作要求。

在选举中因为候选人的一包烟、一瓶子油和一些眼前的利益,就改变初衷,对选谁当自己的村主任干部不予关心,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以至于许多坚持原则、责任心强、有能力、素质好的干部落选的大有人在。

村民自治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村民自治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录摘要 (2)Abstract (2)前言 (3)第1章村民自治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4)1.1 村民自治的定义 (4)1.2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 (4)第2章村民自治取得的成就 (5)2.1村级有了规章制度 (5)2.2推动基层的全面发展 (5)2.3稳定社会秩序 (5)2.4加快中国民主建设的步伐 (6)第3章现阶段村民自治运行的难题 (6)3.1制度与实际难于匹配 (6)3.2 社区自治与村民自治的冲突 (7)3.3 村民参与度不够 (7)3.4 村经济未改革影响自治 (7)3.5 贿选出现 (7)3.6 地方政府没有及时调整制度 (8)第4章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8)4.1法律制度在村建设相对滞后 (8)4.2政府支持力薄弱 (8)4.2.1政府对村民自治处于不闻不问的状态 (8)4.2.2政府直接干预村内事务 (9)4.2.3村委会财力薄弱 (9)4.3村干部个人问题 (9)4.3.1村干部消极作为 (9)有些村干部并不关心村民自治的工作,他们有些只是为了能当上村官,心思并没有真正放在基层工作上,什么事都是村干部决定了,没有为村民办实事。

(9)4.3.2村干部个人眼光短浅或受教育程度低 (9)4.4 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9)4.5宗族的影响 (10)4.6我国漫长历史的影响 (10)第5章对策分析 (10)5.1完善基层自治的法制建设 (10)5.2 发展农村文化教育 (11)5.3 政府应大力支持村民自治 (11)5.3.1政府宏观主导 (12)5.3.2政府财政支持 (12)5.3.3不干预村干部的选举 (12)5.4动员村民参与村民自治 (12)结语 (12)主要参考文献 (13)村民自治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村民自治,是村民们对村内事务的综合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村民在其是主力军,即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

村民自治对我国的社会有很大作用,村民自治的良好运行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及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等。

试析国家建构过程中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试析国家建构过程中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试析国家建构过程中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摘要】在国家建构过程中,村民自治面临着诸多困境。

本文通过对国家建构中村民自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在困境分析部分,详细阐述了村民自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对策建议部分,提出了一些应对困境的建议措施,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通过总结分析,本文认为村民自治在国家建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需要政府和村民共同努力,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应该加强政策支持与宣传,提高村民自治的意识与能力。

建议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等。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村民自治在国家建构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国家建构,村民自治,困境,对策,可行性分析,展望未来,建议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村民自治在中国乡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国家建构的不断深化,村民自治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

乡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村民自治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村民自治组织的薄弱等问题制约了村民自治的有效发挥。

深入研究村民自治在国家建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村民自治面临困境及对策的分析,探讨在国家建构过程中如何推动村民自治的发展,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1.2 研究意义村民自治在国家建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在实现国家治理和民主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村民自治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

村民自治可以增强基层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力度,促进政权的合法化和民主化。

村民自治可以充分动员和发挥农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治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研究村民自治在国家建构中所面临的困境,探讨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国家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国家建构过程中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农村村民自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村民自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村民自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赵胤[内容提要]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村民自治在实践中业已充分展现其生命力和有效性。

但缘于这种渐进性的制度性革命势必对传统的政治文化与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产生根本性的冲击,随之引发一系列带有根本性质的利益调整等方面的原因,村民自治在实践中也必然面临着一系列来自体制内外的困难和问题。

本文在总结并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进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简要的探索。

[主题词]村民自治制度变革政策分析一、当前村民自治存在问题概要村民自治制度是与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作为新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也是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断推进的。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萌芽,到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并正式颁布,村民自治经历了一个渐进发展过程,即从体制的确立到全面试行,再到规范完善。

在发展过程中,村民自治最终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制度体系,和以"海选"为典型代表的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缘于多方面的原因,村民自治在实践中也必然面临着如下问题和困难。

一是依法选举操作难。

首先,当选人的素质难保证。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由于对候选人的标准规定不够细化,如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文化要求、遵纪守法的标准,也没有授权给县乡制定细则,造成当选人的素质难以保证。

尤其是难以保证坚持原则、工作责任心强的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当选。

其次,村干部的力量难分配。

现在农村村委会往往由几个自然村组成,为了工作的便利,一般在每个自然村安排一个村干部,但是实行选举后,自然村大的比自然村小的要占据优势,难以在各自然村中进行力量分配,使没有村干部的自然村的村民产生抵触情绪。

新时代背景下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14XIANGCUN KEJI2018年12月(下)新时代背景下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胡玉国(中共衡阳县委党校,湖南衡阳421200)[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提高农民民主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外部行政干预过多、村民民主意识不强和自治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

本文从理顺乡、村关系,提高村民素质和强化人才保障方面阐述如何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关键词]新时代;村民自治;问题;思路[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8)36-14-2村级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而村民自治是村级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1村民自治的意义1.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是整个国家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要想激发农村内部的发展动力,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乡村治理模式[1]。

实行村民自治,一方面,村民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直接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生产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村民直接参与管理,改变了过去生产靠计划、分配靠集体的经济模式。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需求,发展农业产业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1.2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诚如亨廷顿所言:“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如征地赔偿、环境污染、土地确权等,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导致村民产生过激言行,乃至集体上访、游行,影响农村的社会治安和政治稳定。

实行村民自治,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一旦出现矛盾纠纷,村委会首先当起“和事佬”,出面调解。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基层治理与社区自治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基层治理与社区自治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基层治理与社区自治问题一、农村基层治理现状农村经济发展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基层治理与社区自治则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权力过于集中、决策困难、基层干部素质不高等,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

二、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的必要性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的必要性体现在提高政府效能、推动公共服务改善、增强农民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

只有通过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推动农村社区自治的重要性推动农村社区自治是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

农村社区自治能够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居民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的管理能力,促进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五、建立健全农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农村自治机制是推动农村社区自治的重要途径。

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农村自治机构的培训和指导,为农民自治提供有力支持。

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是促进农村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

通过完善村级组织建设,提升其服务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能够更好地实现基层治理的目标。

七、推进农村社区协商民主农村社区协商民主是实现农村自治的重要方式。

通过加强农民与政府的沟通和协商,形成多方参与、共商决策的机制,能够更好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八、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投入、政策引导等方式,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使农村基层治理与社区自治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

九、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治理的监督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通过定期评估,发现和解决农村基层治理与社区自治中存在的问题。

十、总结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基层治理与社区自治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经济背景下村民自治困境分析
村是最基层的乡村组织单位,是国家和社会的交接处。

自我国实施村民自治以来,乡村经济以及村民民主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进行的一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都给村民自治带来了前所
未有的挑战。

标签:村民选举;博弈;村经济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70多万个村庄的庞大阵容,中国农村的治理情况影响到全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1982年,伴随着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进行,农村合作社不復存在,旧有的管理体制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1988年中央正式确立在农村推行村民自治制度,构建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内容的直接民主体系,实施“乡政村治”。

乡对村务有指导的义务,没有直接领导、管理的权力。

实施村民自治政策已20年有余,在这二十年里,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自治政策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但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快以及土地
流转等新情况的出现,村民自治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 村民选举中存在的问题
1.1 “空壳村”的出现
当前最典型的两种“空壳村”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农民建房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造成的,是村庄的外围扩展,滥占耕地,而世代聚居的村庄内部则变成无人居住的空壳。

另外一种类型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中一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大都是一些老人、孩子、妇女等,是村内大量的公共资源荒废,村务无人管理。

无论是村庄房屋的重建形成的“空壳村”,还是人口的流动造成的“空壳村”,都给村民自治以及村民选举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按照《村组织法》规定,村委会选举要求全村有选举权的农民全部参与投票选举产生,所谓有选举权的村民指的是十八岁以上有行为能力且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

在“空壳村”中,这部分人大部分外出打工或分散居住再村周边,很难统一召集,选举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组织法》规定,村委会选举工作每3年进行一次,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法》
很难得到正常的贯彻实施。

1.2 家族势力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
在农村,姓氏、血缘和姻亲关系依旧是维系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村民依旧有强烈的宗族观念。

这种观念直接导致村民中派系的形成。

以河南省某村为例:河南省新乡市某村有村民1236口,该村主要有三种姓氏组成,分别为:张、邢、胡。

分为三个大队管理,张姓人口最多,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二、三大队。

调查发现,大部分居民选举自己的同姓并不是因为选举自己的同姓能给自己带来某些额外的利益,也并不认为自己的同姓更有能力把本村的村务治理的更好,
而是出于一种家族荣耀感。

1.3 村中精英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
村中精英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靠自身魅力、亲和力抑或年老的资历等获得,其他村民的推崇、敬仰。

另一种是有钱人,即一些种粮大户,脱颖而出的民营企业家等等。

村中精英对村委会选举的干预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其一,村中精英自身的一些行为无意识下就会被一些村民所效仿,心理学上称此为“晕轮效应”。

其二,村中精英主动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影响力等干预村民选举,通常采取威胁、恐吓贿赂等形式。

这种情况下,一般这些干预村民选举的村中精英都存在某些利益瓜葛,这些精英利用村民选举谋取自己的利益,村民选举的科学性、严肃性无法
得到保障。

1.4 乡政府对村民选举的暗箱操纵
乡政府是具有行政权的最基层组织,实施村民自治后,乡政府对村务失去了直接管理权,其行政权仅限于管理税收、财政以及公共卫生事业等方面,一方面受传统官僚体制和思想的影响。

另一方面基层政府权力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导致乡政府权限模糊不清,表面上打着指导村务的旗子,实际上暗想操纵村民选举的例子屡
见不鲜。

乡政府对村务的直接控制转变为通过扶持自己的傀儡村委会实现。

2 村委会与乡政府间的关系
我国的农村的所有制是集体所有制,即使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内的一切可利用资源如土地、湖泊等均归集体所有,村委会带领村民管理这些集体财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出现了一些村将村内集体资源变卖,出租等情况。

理论上讲,变卖、出租所得利益应归全体村民所有,但事实上不会所有的乡政府在这块大的利益蛋糕面前都能心如止水,也并不是所有的村委会都能凭着良心把所得收入分给全体村民而不谋一己私利的,村民、村委会和基层政府三者之间
便要展开一场利益的博弈。

2.1 村委员与乡政府的勾结
2006年9月份,该村村委会与一外商签订协议,决定将此片土地租与外商开办奶牛场,租期为20年,所得租金100万左右。

村委会私下与乡政府将这笔钱收入侵吞,全村村民一分未得。

2007年6月份,村内一胡姓村民带领数十村民到县政府门口上访,几天后胡被派出所抓走并无故扣押半年有余,此事无果而终。

直到2009年,在另一起村委会与村民的纠纷中,村委会被查处,村支书被双规。

在查处村支书财产时,竟在这个任期9年的村支书家查抄50多万。

这在普通村民眼中简直是天文数字。

村委会与乡政府勾结,直接的获利者不仅包括村委会成员,当然还包括乡政府的一些腐败官员。

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在一些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约束基层
政府和村委会权力,更加迫在眉睫。

2.2 村委会与乡政府的冲突
村经济的发展是乡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同时,乡政府下达的任务也必须通过村委会的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完成。

乡镇府对村委会的这些方面的依赖导致一些地方的乡政府不得不给村委会一部分物质激励,并在一定程度上默许村委会搭车收费。

然而,村委会可能不会满足于这些小恩小惠,他们会以各种形式,各种手段来谋取更多的利益或者获得更多的权利。

例如,村委会会向乡政府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解决,乡政府就别想完成自己下达的任务。

对于乡政府来说,乡政府会努力改变自己的被动地位。

例如前面所谈到的,乡政府会通过村民选举对自己言听计从的村委会,村委会与乡政府间的冲突不仅能影响村务的治理,
也不利于村经济的发展,应该予以消除。

3 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
依然以河南省某村的情况为例:该村一户六口之家,三代同堂的村民,可以分得9亩农田(该村人均自留地面积为1.5亩)。

以2008年为例,该户上半季种植小麦,每亩收入约为900元(小麦价格按0.9元/斤),总收入为8100元,上半年种子、农药等基本投入为1800元,净收入为6300元。

下半年该户种植玉米和大豆,每亩收入为850元,总收入为7650元,基本投入为1800元,净收入为5750元。

一对子女仅在该县私立学校就读,学费每年5500元,生活费每年2500-3000元,父母基本医疗费用为3000元左右。

显然,土地收入要维持该户的生活实在是捉襟见肘。

因此村民不得不想办法挣钱,这也是造成前文所讲的空壳村的主要原因之一。

村民把精力主要投入在如何挣钱上,根本无暇过问村务,也是造成村务荒废的主要原因之一。

4 村民维权意识淡薄
村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不强,一方面是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村民无暇顾及自身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

另一方面是受村民自身素质的限制,村内稍有影响力的村民年龄段分布在45-60之间,该年龄段的村民大部分并没有受到过教育,内心缺乏维权的意识,如河南省某村,尽管村委会胡作非为,一手遮天,村民上访的次数并不多,多数村民都敢怒不敢言,或者干脆不管不问,认为事不关己。

村民维
权意识的淡薄势必会造成我村委会的腐败,构建“村民自治”便成为一纸空谈。

参考文献
[1]王禹.我国村民自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项继权,徐勇.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
袁金星(1983-),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国民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