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高中历史的目的作用特征各类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的目的作用特征各类知识总结高中历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形成历史观念、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等多重任务。
本文将从历史的目的、作用、特征和各类知识四个方面总结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性。
一、历史的目的1.启迪智慧。
历史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人们通过学习历史,不仅可以了解人类的发展过程,更可以在历史事实的启示下,思考人性、道德、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2.认识自我。
历史是人类自我认知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历史,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更好地规划个人的未来发展。
3.抵制谬误。
历史是抵制谬误的利器,人们通过学习历史,可以认识事物的真实面目,更好地辨别谬误和真相,保持理性思维。
二、历史的作用1.启迪思想。
历史是思想启迪的重要来源,人们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开阔视野,激发创造力,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2.传递文化。
历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学习历史,人们可以了解到各种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进而加深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3.培养智力。
历史是智力培养的必要途径,通过学习历史,人们可以培养逻辑思维、批判精神、分析能力等多方面的智力。
三、历史的特征1.客观性。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事实,历史学家要尽可能客观地记录和阐释历史事实,去掉主观色彩和感性色彩。
2.多元性。
历史事实的多元性使得历史学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阐释,不同的理论和思想都可以成为历史的解释工具。
3.不确定性。
历史是发展性的,一些事实可能难以被确定,学习历史需要面对它的不确定性。
四、历史的各类知识历史是一门知识极其广泛的学科,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等多个领域。
其中的政治历史主要讲述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体制和政治事件;经济历史主要涉及到各个时期的经济制度与发展;文化历史则聚焦于文学、文化、艺术等文化领域的发展;社会历史则以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民俗习惯等综合为主的历史;科技历史则从前沿科技到现代科技的历史发展,揭示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大规模变革和飞速发展。
历史学为什么会引起争议
历史学为什么会引起争议在我们的认知世界中,历史学似乎本应是对过去事件的客观记录和解读,但令人惊讶的是,它却常常引发激烈的争议。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历史资料的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是导致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大多是通过文献、文物、遗迹等途径来获取的。
然而,这些资料往往是零散的、片面的,甚至可能存在误差或被篡改的情况。
比如,某些古代文献可能在流传过程中丢失了关键部分,或者由于当时记录者的主观偏见和局限,导致所记录的内容并非完全准确。
再者,对于一些没有文字记载的时期,我们只能依靠考古发现来推测,但考古发现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考古学家对同一遗迹的解读可能会大相径庭。
其次,历史解释的多样性也是引发争议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历史学家,由于其学术背景、研究方法、政治立场、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例如,对于某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不同的学者可能会根据自己所侧重的方面给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有人可能强调他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更关注他在政治手段上的问题。
这种多样性的解释,使得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可以被多方解读的“竞技场”,从而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再者,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对历史的解读和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念等都会发生变化。
因此,对于过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我们会用新的眼光和标准去审视。
比如,在过去某个时期被视为英雄的人物,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下可能会受到质疑;而一些曾经被忽视或贬低的群体和事件,在当今社会的多元视角下可能会得到重新的重视和评价。
这种因时代变迁而导致的历史解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争议。
此外,历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和地域主义情绪也常常是争议的导火索。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强调本民族或本地区的优越性和特殊性,人们可能会对历史进行有选择性的解读和宣传,甚至歪曲事实。
这种出于民族自豪感或地域自尊心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也容易引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历史争议。
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实验学习为例作为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常常要面对很多实验,每周三五次,每次至少两小时,因此,在看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实验。
我先是一想,每次实验先从逻辑关系推出预期结果,然后做实验时努力做出预期结果,便心满意足,觉得”真理“已被验证,可信度顿时飙升满值,这不正是典型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维嘛。
再仔细一想,我却不禁有些怀疑了。
我们每次实验时,要先熟悉理论知识,推理逻辑,然后再动手操作,一般来说,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推理出的结果不符,都是去找实验的毛病,是否满足试验条件,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和干扰,而几乎不去找逻辑推理的错误,这一方面是对历史、权威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对定理、公式这种纯逻辑的信任。
试验可能会被各种因素影响,做100次实验得到一样的结果不代表第101次的实验结果就是那样的,可是我们很少会在逻辑合理的情况下再怀疑逻辑推理结果的正确性。
相反的,如果没有合理的逻辑说服我们,就算101次试验都得到一样的结果,我们也不敢贸然得到”真理“从而运用到其他事物上去。
这种小心恐怕源于一个历史性的科学错误。
很久以前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最终会停下来,而我们放眼世界确实如此,树叶、石块、钟摆,都是这样,可现在我们知道,这是错的,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才是”真理“,而正是这个定理,以其为始,经典力学在短短的时间内被建设完全,几乎完美的解释了我们大部分人能接触的世界里的运动规律,可是牛顿第一定律是想出来的,是推出来的,不是直接归纳总结出来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牛顿第一定律,至今我们也无法创造出能直接验证它的条件,也就是说是无法直接实践证明的,可是在我们心中,他是”真理”。
“真理”是违心的还是唯物的,实践又是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不确定性、无穷性真的不会对真理的检验造成影响吗?这些问题于我还没有确定的答案,看了几遍课本上的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我迷迷糊糊,似懂非懂,敲打键盘时多次被自己绕进去,修来改去已是深夜,且罢笔吧。
历史不确定性的事例
历史不确定性的事例公平正当的贸易合同应该是贸易双方共同意愿的真实体现,但如果买卖双方的一方事先明知另一方对合同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约根本无法实现,却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其签订合同,以造成对方违约(违约的事实已提前设计好了,在合同的执行中肯定会发生),进而强迫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这种合同就称为规避合同。
1998年,德州市一企业即被不法外商利用规避合同,轻而易举地骗取了25万元保证金,惨痛的教训不得不提醒人们:警惕不法外商利用规避合同进行诈骗。
这家企业(卖方)与香港一家所谓的格林洋行(买方)签订了一份售货合同,合同规定:买方向卖方购买5000吨铸铁井盖,单价每吨610美元(合人民币5069元/吨),合同总金额305万美元(合人民币2534.5万元),每批供货500吨,分十批供完,井盖按买方提供的图纸生产和验收。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份对卖方非常有利的合同。
首先是单价高,成交价比国内铸铁件的平均收购价高出近一倍;其次是数量大,无论是批量还是货值,都可以说是这个企业从未见过的大买卖;第三是井盖结构和工艺都很简单,看似很好干。
其实狡诈的外商已在合同所附的图纸及合同的一个补充协议中做好了圈套、设下了埋伏。
补充协议中规定:合同签订后五日内,卖方应交付相...公平正当的贸易合同应该是贸易双方共同意愿的真实体现,但如果买卖双方的一方事先明知另一方对合同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约根本无法实现,却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其签订合同,以造成对方违约(违约的事实已提前设计好了,在合同的执行中肯定会发生),进而强迫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这种合同就称为规避合同。
1998年,德州市一企业即被不法外商利用规避合同,轻而易举地骗取了25万元保证金,惨痛的教训不得不提醒人们:警惕不法外商利用规避合同进行诈骗。
这家企业(卖方)与香港一家所谓的格林洋行(买方)签订了一份售货合同,合同规定:买方向卖方购买5000吨铸铁井盖,单价每吨610美元(合人民币5069元/吨),合同总金额305万美元(合人民币2534.5万元),每批供货500吨,分十批供完,井盖按买方提供的图纸生产和验收。
概率论的发展历史及应用
概率论的发展历史及应用概率论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随机现象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它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并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概率论的起源、发展过程、重要成果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回答1500字以上。
人类对于不确定性的思考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对游戏和抛硬币等随机事件进行观察和研究。
然而,现代概率论的发展始于17世纪末的欧洲。
1654年,法国贵族帕斯卡在与数学家费马的通信中讨论了赌局的分赌问题,这可以看作是概率论的起源。
而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研究概率的工具和方法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概率论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个是拉普拉斯在1812年出版的《关于自然哲学的概率理论》(Théorie analytique des probabilités),这是概率论中第一本系统且完整的著作,奠定了概率论的基础。
拉普拉斯提出了概率的公理系统,并建立了概率的运算法则,成为后来概率论研究的基础。
另一个是科尔莫哥洛夫在1933年出版的《概率论基础》(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Probability),这是概率论中第一本严密的数学著作,对概率论的定理和证明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概率论的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首先,概率论建立了完整的公理体系,包括概率的定义、运算法则、一些基本定理等。
其次,概率论有了一些重要的分支,如条件概率、独立性、随机过程等。
此外,概率论也与其他数学分支相结合,如统计学、数理逻辑等,形成了统计学、数理统计等新的学科。
最后,概率论的数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金融学、工程学等各个领域,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概率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广泛而深远。
在物理学中,概率论应用于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领域,解释和描述微观粒子的行为。
在生物学中,概率论应用于遗传学、生态学等领域,研究基因的变异和生物群落的演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马克思名词解释1.列宁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学、摄影、反映。
2.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生产和旧事物的灭亡。
4.辩证否定: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事物的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6.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不确定性的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7.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8.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9.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0.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指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12.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13.商品、商品的二因素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马克思主义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茫茫宇宙
UF
外星人
O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方法论意义
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 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
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 义和独断论错误。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是客观的。满足人 的需要的过程是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2)价值具有主体性:
价值本身直接同主体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 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由于价值关系的 形成以主体的需要为中介,因此客体对于主 体的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
客体的价值依主体及其需要的不同而体现。
1、实践的两种尺度: 实践的真理尺度: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 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按真理办事) 实践的价值尺度: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 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满足人们 的需要)
2、哲学上的价值范畴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对各种特殊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 经济效益;政权组织形式是否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
第二,价值评价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 实践活动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服从于实践满足 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第三,价值评价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 着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 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任何 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 系。 (2)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不同 价值观会导致不同的价值取向;仅仅拥有科学知识 并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性;马克思 主义的价值取向: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价值取向 ,追求人类的进步和彻底解放。
简述历史知识的特点
简述历史知识的特点
历史知识的特点包括:
1. 客观性:历史知识需要基于事实和证据,而不是主观偏见或个人意见。
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和过程,以了解和还原过去的真相。
2. 可变性:历史知识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随着新的研究、发现和解释方法的出现,我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理解也会变化。
历史知识是动态的,需要不断修正和更新。
3. 综合性:历史知识是多学科交叉的。
为了全面了解历史事件,需要结合考古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
4. 不确定性:由于历史事件的记录存在局限性和缺失,我们无法完全确定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的详细细节。
历史学家常常需要根据片断的证据和推理来进行研究。
5. 对比性:历史知识的研究和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共同之处和差异之处,并从中获得对现实世界的启示。
6. 启发性: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指导我们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和决策。
总之,历史知识是以客观性和真实性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的、
可变的和启发性的。
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以及我们自己的文化和身份。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一、概述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文化和社会运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对西方社会的思想、艺术和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历史学作为记录、解释和理解过去的学科,也在不断地与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框架进行对话和碰撞。
当后现代主义思潮遭遇历史学,两者之间的交融与碰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反思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目的。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对传统历史叙事、客观性和连续性的质疑上。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历史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可以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的事实,而是一种被各种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所塑造和建构的叙事。
后现代主义主张一种更加多元、相对和开放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和情境性。
在这种背景下,历史学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研究方法和目的。
一方面,历史学家开始尝试引入更多的跨学科视角和方法,如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批评等,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历史现象。
另一方面,历史学家也开始关注那些被传统历史叙事所忽视或边缘化的群体和事件,如少数族裔、妇女、底层人民等,以更加公正和包容的态度来书写历史。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之间的对话和碰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重新审视和思考历史学的本质和价值。
通过这种对话和碰撞,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和思想内涵,也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简述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及其发展背景。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文化思潮,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特别是在建筑设计领域。
后现代主义并非仅仅指时间上的“现代”之后,而是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发展和演变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它的出现是对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反抗,旨在颠覆传统的现代性观念。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背景与20世纪后期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这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变革的时代,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解读
用文学作品做史料的例子
• 中国古代史的教材会引用晚明冯梦龙的小说《醒世恒言》 中施复发财的故事,说明一个手工者发展成一个资本家的 过程。施复是吴江县盛泽镇的一个丝绸机户,开始时,他 只是“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但不上十年,已“开起 三四十张绸机”,成为“大户”,[ 朱绍侯主编:《中国 古代史》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1页。]也 就是成为资本家。 •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汤普森在讨论英国18、19世纪买卖 妻子的习俗时,除了引用1878年出版的一本叫《时代读本》 的书,也引用文学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一本 小说的情节,然后下结论说:“哈代的书和《时代读本》 里的这些自负的言词都突出地表明,买卖妻子是一种直接 的动产交易。”
• 半个多世纪以来, 学者们对这次“天再旦”的发生 提出了至少6个不同的时间。另外五个时间分别是 公元前926年或公元前903年、公元前966年、公 元前925年、公元前919年。 • 刘次沅提出:通过“考虑到地球自转参数”的不 确定性,上述几次日食的发生时间或可视度均不符 合“天再旦”的条件,也就是说他提出的前899 年是唯一合理的时间。 • 为了证实“天再旦”的情况是否存在,刘次沅课 题组利用1997年3月9日在新疆清晨发生的一次日 食,“布网组织了一次群众性的日食天光观测。” 有60余人从18个不同地点写出36份报告,证实有" 天再旦”现象。
历史著作总是要对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作出解释。它涉及如何 认识历史的问题,也涉及历史知 识的性质问题;但它的本质是说 明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所以有 人说,历史解释的产生,是出于 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的探索。
一、同一历史事件为什么出现 多种多样的解释?
影响我们的历史解释的既有主观因 素,又有客观因素,各种因素往往互 相交织,大体上可归纳成几下几大类: 1.用唯物史观或用唯心史观来解释 历史,会形成极不相同的历史解释。
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1.引言1.1 概述历史发展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时间长河中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它涵盖了从人类社会起源至今的各个阶段和领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到科技等方面的演进和变革。
历史发展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分析历史、预测历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般规律是指在历史发展的整体中存在的相对稳定、普遍适用的规律性倾向。
这些规律超越了特定的时代和地域,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例如,社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形态。
此外,社会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性和矛盾性,经济的不发达、阶级的分化和政治的不稳定都是历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特殊规律则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规律性倾向。
这些规律是对一般规律的具体应用和延伸,深入分析了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特殊发展趋势。
例如,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它标志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工人阶级的兴起,为资本主义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又如,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它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整体国力的提升。
通过对历史发展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和趋势,为我们实现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提供科学指导。
因此,本文旨在对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一种更加理性和全面的历史观。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从定义、举例说明以及结论等方面对这些规律进行具体论述,以期对读者的思维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思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它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本文将按照这个结构来进行阐述。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介绍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2024年关于“红色经典”概念的“具指性”问题》范文
《关于“红色经典”概念的“具指性”问题》篇一一、引言“红色经典”这一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价值观。
然而,对于“红色经典”的界定和理解,由于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具指性”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更准确地理解“红色经典”的概念和内涵。
二、红色经典的具指性概念“红色经典”一词,在学术界和普通民众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从广义上讲,“红色经典”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艺术作品等。
这些作品以革命历史为背景,以英雄人物为形象,以社会主义理想为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的多变性,“红色经典”的具指性概念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跨度:对于“红色经典”的时间起点和终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应从建国初期开始,有人则认为应追溯到革命时期。
这种时间跨度的模糊性,导致了对“红色经典”作品的选择和评价的差异。
2. 作品类型:除了文学作品外,“红色经典”还涵盖了影视、艺术等多个领域。
不同领域的作品在表现形式和价值追求上存在差异,这也导致了“红色经典”具指性概念的多样性。
3. 价值取向:对于“红色经典”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有人强调其革命性和英雄主义精神,有人则更注重其社会主义理想和民族精神。
这种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使得“红色经典”的具指性概念更加复杂。
三、具指性问题的解决路径针对“红色经典”概念的具指性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解决:1. 明确时间范围:应明确“红色经典”的时间范围,以确定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2. 细化作品类型:应将“红色经典”细分为不同的作品类型,如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艺术作品等。
检察人员在疑难案件中的司法能动性
试论检察人员在疑难案件中的司法能动性【摘要】在针对疑难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成文法、立法原则以及法律解释的局限性造成案件如果拘泥于法律条文的限制,处理的结果往往会使社会矛盾和冲突激化,这需要发挥检察人员司法能动性,对法律漏洞进行创造性的补充以维护案件的实质正义。
【关键词】疑难案件;司法能动性;检察人员由于社会的变动不居、立法者的有限理性以及成文法的天然局限性,检察人员经常会遭遇一些被称之为疑难案件的情形:由于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法律条文的涵义时常无法加以确定;不同的法律规范之间有可能冲突,使检察办案人员无所适从;法律存在漏洞,无法涵盖现实中出现的新奇案件;在特定案件中,严格依据法律条文所作裁判可能会背离规范原意,抵触正义的要求。
[1]在办理这类疑难案件的时候,当前中国司法界已经出现过于法条主义的司法,在完全可以并应当遇见严格依据法条判决会明显违反社会基本道德法律共识之际,法官不顾司法的社会政治责任而刻板适用法律,2008年闹的沸沸扬扬的“许霆案”一审判决或许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2]如今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激化,纠纷数量不断上升,类型日益新颖,纠纷的起因和内容日益复杂,冲突焦点集中,某些纠纷易激化,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暴力冲突现象屡见不鲜。
[3]而法律不可避免的存在漏洞,虽然法律界和法学界对法律漏洞的弥补也做了很多努力,如进行必要的法律解释、修改法律、判例的补充等,但如果这三种方式未能及时生效案件就已经摆在办案人员面前,那检察办案人员将面临两难的境地。
一、发挥司法能动性的障碍中国目前的政治架构,创制和修改法律的权力掌握在立法机关手里,立法者和最高司法机关通过立法解释和大量的司法解释来对权力进行控制。
这使得检察办案人员在遭遇疑难案件时,首先想到的是去找细致琐碎的司法解释,或者向领导及上级部门请示汇报。
而这些司法解释或批复往往是针对特定案件所做出的,对当前疑难案件所暴露出的法律漏洞和滞后性很可能无法适用。
而且中国司法机构还欠缺必要的权威和社会公信力,缺乏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两篇)2024
引言概述: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通过研究和分析过去的事件、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以了解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发展规律。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包括学科的广度与深度、客观性与主观性、连贯性与多样性、相对性与绝对性、以及面向未来与珍视历史。
正文内容:1.学科的广度与深度:历史学科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国家、民族、个人等各个层面的历史事件和现象。
同时,历史学科也要求深入研究历史问题的背景、原因、结果等各个方面,以形成全面的认识。
2.客观性与主观性:历史学科注重客观性,力求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研究和分析。
同时,历史学科也无法完全摆脱主观性,因为研究者的观点和立场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3.连贯性与多样性:历史学科追求事件和现象之间的连贯性,通过研究历史的连续性和相关性,揭示历史的发展逻辑。
历史学科也体现了多样性,不同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呈现出多样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4.相对性与绝对性:历史学科强调相对性,认为历史评价和解释都是相对的,受当时的背景和观点的影响。
同时,历史学科也存在一些绝对性的知识,如历史真相和历史事件的事实性。
5.面向未来与珍视历史:历史学科不仅对过去进行研究,也具有面向未来的意义,通过了解历史,可以为未来的决策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同时,历史学科也强调珍视历史,通过保存历史文物和传承历史文化,保持对历史的尊重和关注。
总结: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科的广度与深度、客观性与主观性、连贯性与多样性、相对性与绝对性、以及面向未来与珍视历史等方面。
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极为广泛,要求深入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方面面;同时,历史学科注重客观性,但也无法完全摆脱主观性的影响;历史学科追求连贯性和多样性,揭示事件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历史学科评价和解释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两个方面;历史学科不仅面向过去,也具有关注未来和珍视历史的意义。
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引言:历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学科。
理解历史学的历史解释方法
理解历史学的历史解释方法在理解历史学的历史解释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历史学的定义和意义。
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学科,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研究和解释,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变迁、形成和演进过程。
历史解释方法可以被理解为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所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一、历史记叙方法历史记叙方法是历史学中最为常见的解释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描写,还原历史现象的真实面貌。
历史记叙方法注重通过史料的整理和归纳,将过去的事件进行叙述,以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历史画面。
在历史记叙中,历史学家应该遵循一些严谨的原则,如真实性、客观性和详实性。
史料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多方面的证据印证,以确保历史事件的准确性。
客观性是历史学家在叙述历史时应该尽量避免个人偏见和主观臆断,而是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叙述。
详实性则要求历史学家提供充足的证据和事实,以便读者能够全面理解历史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二、历史比较方法历史比较方法是指在研究历史问题时,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事件和现象,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共性。
历史比较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多样性和整体性,从而得出更具普遍性的结论。
历史比较方法不仅仅限于时间和空间的比较,还可以包括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比较。
通过对比各种历史事实和文化现象,我们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三、历史综合方法历史综合方法是一种将多个解释方法和角度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
历史学家可以运用各种历史解释方法,如社会历史学、经济史学、文化史学等,以多角度、多维度地理解历史问题。
历史综合方法的特点是将各种解释方法相互融合,以期达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历史解释。
通过综合不同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历史学家可以更好地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揭示历史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四、历史解释的挑战和争议在历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历史解释方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常常受到史料不全和史料可靠性的限制。
俄国史诺曼说名词解释
俄国史诺曼说名词解释
俄国史诺曼说是20世纪初期俄国历史学家尼古拉·史诺曼提出的一种历史解释理论。
根据史诺曼的观点,历史是由个人的意志和行动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客观的经济、社会或政治力量所决定的。
史诺曼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杰出的个人领导者所推动的,这些领导者通过他们的决策和行动来改变历史的进程。
史诺曼的观点强调了历史中个人的作用和意志的力量,而不是结构或环境的影响。
史诺曼说对历史学和历史解释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引发了关于历史中个人与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讨论,以及历史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论。
一些历史学家持批评态度,认为史诺曼说忽视了社会和经济力量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而过分强调了个人的作用。
然而,史诺曼说也为历史学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历史中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总的来说,史诺曼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历史解释理论,它在历史学界引发了许多讨论和争论,对后来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支持还是批评史诺曼说,它都是历史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
历史解释多样性成因补说
历史解释多样性成因补说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无数事件、风云人物和文明的传承。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或时代现象的解释却往往存在着多样性,不同的历史学家和学者会根据自身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提出不同的历史解释。
这种多样性成因十分复杂,既包括了研究者的主观因素,也包括了历史事实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本文将对历史解释多样性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首先要说的是,历史解释多样性的成因之一在于历史研究的主观性。
历史研究是人们对过去事件和现象的认知和理解,而人的认知和理解是受到自身的观点、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的。
不同的历史学家和学者具有不同的学术背景、经历和研究倾向,因此对同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释也会有所差异。
对于某一场战役的起因和结果,左派历史学家可能会从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解释,而右派历史学家可能会从国家利益和军事策略的角度来解释,因此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
这种主观因素使得历史解释的多样性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历史解释多样性的成因还在于历史事实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历史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相互关联的事件和因果关系组成的,这些事件和因果关系往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历史事实的意义和价值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同一个事件或现象可能会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进行解释。
对于一个古代王朝的兴衰,不同的历史学家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来进行解释,因此会出现不同的历史解释。
历史事实本身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和多义性,比如史料的残缺、记载的矛盾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历史解释的一致性和客观性。
历史解释多样性的成因还在于不同学术传统和研究方法的影响。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学术传统和研究方法,这些传统和方法会影响到历史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因此也会影响到历史解释的多样性。
西方历史学家在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时可能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文化因素,而东方历史学家可能更加注重社会结构和道德伦理,这导致了两者在某些历史问题上的解释差异。
历史转型中的不确定性及其治理对策(一)
历史转型中的不确定性及其治理对策(一)提要:我们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原先确立起来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方式都显示出了不适应的特征,频繁出现的风险和危机加剧了困难。
在这种条件下,我们需要根据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去思考社会治理方案。
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是法制框架下的治理,对这种治理状态的超越必须拥有一种不确定性思维,即扬弃一切用确定性的思维应对不确定性现实的方案,转而用一种灵活的、不确定的治理方式去应对现实中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
法治秩序是谋求确定性的结果,而道德秩序恰恰是一种具有不确定性的秩序。
关键词:历史转型不确定性治理对策人类社会走向自觉的过程也就是积极谋求社会治理方案的过程,人类文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一种更能促进社会进步的治理方案的追寻。
然而,积极的、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治理方案是建立在对现实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
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怎样的?只有在这些方面作出了正确的解读,才能提出正确的治理方案。
今天,我们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在工业社会中发展出来的这一套完整的社会治理方案都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了,因而要求我们根据人类走向后工业社会的现实而作出新的思考。
社会治理的问题包含着宏观规划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如果我们仅仅着重于微观操作的层面而放弃宏观规划层面的思考,是很难对症下药的。
当前人类社会治理中的问题恰恰是我们过多的注重微观操作层面的关注,对于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向社会治理提出的新的要求关注较少。
这是造成许多社会治理方案敷之不灵的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关于社会治理的思考,需要在人类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这一大背景下进行,只有当我们充分地考虑了这一背景,才能赋予一切操作性的社会治理方案以积极的价值。
一、自觉地推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在历史演进中,每一次历史转型或变革都会在某一关节点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或者说,会以某一标志性的事件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解释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任何一个学科存在的前提,都应该是它的研究对象总是可知的。
如果研究对象终归是不可知的,研究活动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理由。
史学史上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论调,对历史学认识过去的能力提出质疑的主要理由,大致都可以归结为两点:史家不可离弃的主观因素妨碍了对于过去的客观中立的认识;史料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决定了我们有关过去的了解总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这里的有限性指的是,历史学家的研究活动总是经常面临这样的情形:针对某一历史论题的史料有着不同程度的欠缺,难以让我们构造出没有缝隙的历史图景;这里的局限性指的则是,史料总是特定的人从特定的视角为着特定的目的而有意无意制造出来的,因而并非透明而无分别地反映过去。
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如同卡尔所说,我们有关古希腊的历史理解的素材,主要来自于雅典公民,[1]而他们都是有着一定财产的成年男子。
从主客观因素提出的对于历史知识的犹疑,一个共同点就在于,从客观、完整的历史知识难以达成这一点出发,而怀疑历史知识的可能性。
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提出历史解释,其前提是这样一种信念:我们归根结底对于人类过往能够有所认识和理解。
那种因为我们难以达到对过去的完全了解、而对历史知识的可能性产生怀疑的论点,其症结恰如英国史家埃尔顿所云,是“忘记了无法知晓全部的真实和全然无法认识真实是两码事”。
[2]硬币的一面,是“不全知”不等于“不可知”;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可知”不等于“全知”。
清华大学近年来收藏和研究的战国竹简中有很多珍贵的史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改变了我们对上古中国文明的认识,可是,这批竹简能够存留至今,最终得到妥善的收藏、保护、整理和研究,其中有着太多的偶然因素。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曾经谈到,唐代诗人李绅留存到今天的,基本上都是他后期相当平庸的一些作品,而作为“新乐府”和元和年间诗歌革新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他早年的诗歌必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风貌,只是具体情形大概我们永远也无法得知了。
[3]这里,我们知道有某个很重要的东西是我们所缺失了的,而且我们有能力知道我们缺失了什么。
我们还可以推想,在不少情形下,我们很可能连自己缺失了某些很重要的东西这一点,都不会有机会意识到。
套用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为并未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辩解时说的话,那就是,“世上有已知的已知(known knowns),也就是我们知道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此外还有已知的未知(known unknowns),就是我们知道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然而除了二者之外,还有未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s),亦即那些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对其一无所知的东西。
”[4]历史学家在提出历史解释时,在有着不断拓展学科知识边界的抱负的同时,又有必要对自己在具体论题上的认识边界保持足够的警醒和谦卑,对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
对于同样的历史论题,人们是否应该而且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历史解释?可以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态度,区分为历史解释的一元论和多元论。
[5]在一元论者看来,过去的大树只以一种方式倒下,因而对于大树倒下的正确描述方式只能有一种;不同角度的对于大树倒下的描述,只要足够真确无误,它们之间就必定彼此相容而不可能相互抵牾,终归可以汇集成为一个更加全方位的、更为优越的版本。
[6]多元论者如海登·怀特,则认定面对同样的历史论题,史家可以提出不同的彼此之间未必相容的解释策略,“其结果就是,我们在致力于反思一般历史时,注定了要在相互竞争的解释策略之间做出选择”,而“选择某种历史图景而非另外一种的最好的理由,归根结底乃是审美的或道德的,而非认识论的”。
[7]对于怀特这样的多元论立场,我们可以说:首先,认识论的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就可以一笔开销了的。
英国史家赫克斯特所说的历史学的实在性准则(reality rule),讲的就是历史学家应该讲述“相关的现有证据所能支撑的最有可能的故事”[8],这当然是认识论层面上的问题。
同一论题上某种特定的历史解释得到更为广泛的接受,是因为其整合相关历史素材并作出解释的有效性,超过了别的解释,这是再常见不过的情形。
其次,即便只考虑怀特所注重的审美的和道德的层次,我们也可以说,就审美层面而论,“诗无达诂”的同时,人们并未就此丧失了对具体诗歌的优劣高下达成共识的可能性,“趣味无争辩”并不就等于“趣味无高下”;就道德层面来说,怀特本人也持有自身鲜明的道德立场而不可能始终保持相对主义的伦理态度。
[9]再次,人们对于有关同一论题的不同历史解释的优劣高下,往往能够达成共识;原有的不同视角的历史解释被后起的历史解释整合容纳,成为其中一部分,而后者具备了更大更具普遍性的解释效力;史学史上最常见不过的这种现象,使得史家们经常将历史学的客观性寄托于历史学家共同体的学科纪律和学科共识。
[10]这种看法在理论逻辑上固然尚没有得到足够有力的阐发,却无疑比之怀特的说法,更能在史学实践中得到印证。
如同别的学科一样,历史学中也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争议。
史料中所蕴藏的史实是否可靠,固然是史家争论的话题;而被认定为可靠的史实,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重要性,与同一论题相关的各个史实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应该如何将相关史实拣选出来、连贯成一体并给出合理的解释,更是史学实践中争讼不已的问题。
人们习惯于认为,对于某一史实,如果人们对于它所“传递”的信息并无异议,似乎就能够达成确定的解释。
与历史事实的确定性相对应的,乃是历史解释的确定性。
然而,史学实践中的情形,并不见得就一定如此。
对霍斯巴赫备忘录(Hossbach Memorandum)的解释就是一个例子。
1937年底某一天希特勒与其手下要员开过一次会议,希特勒的副官霍斯巴赫留下了相关的记录。
在这份备忘录中,希特勒谈到了德国争夺“生存空间”的长期政策,明确提到要占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还谈到了与英法开战的可能性。
这份档案的真实性从未遭到过质疑,在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若干史家那里,它都被当作纳粹战争机器在二战中的作为是早有图谋的证据。
然而,研究二战史的名家泰勒(A. J. P. Taylor)等人却对此种解释颇不以为然。
在泰勒看来,那次会议的主题是内政问题,希特勒有关战争的言论,不过是“元首”要超脱于手下人对具体事务的争执,要照例描绘一番远大愿景,只不过这一次的说法恰好与后来事态的发展更相吻合而已。
在这里,基于同样认定的史料和史实,却出现了颇为不同而各自都不乏其合理依据的解释。
[11]这里的情形似乎是,史实的确定性,并没有随之以解释的确定性。
确定的史料和史实,并没有让历史解释就丧失了弹性,甚至是不确定性。
然而,史料和史实的束缚,又让历史解释并非就是漫无边际、不受限制的。
史家总是要在史料和史实中有所选择,来构筑自己的历史图景。
19世纪的英国史家弗罗德(James Anthony Froude)就说:“我常常觉得,历史就像是孩子玩的字母游戏,我们可以随意拼凑出任何单词。
我们只要挑出自己想要的字母,随心所欲地排列一番,对于不合我们心意的东西,我们绝口不提。
”[12]仿佛挑选和排列都是可以随心所欲、任意而为的。
果真要是这样,历史学就没有“家法”可言了。
一方面,史实的拣选,总是受到它与论题相关性的限制。
我们不能想象,研究工业革命的史家,能够将蒸汽机的改良和当时英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和矿藏特征撇开在自己的视野之外;另一方面,史实之间的关联,绝非如海登·怀特所说的那样,全然来自史家的建构。
过去虽然不能为史家所直接碰触,然而,它却每每通过史料对于史家的束缚,来表明其真实不妄的存在。
艾文斯说:“从事历史研究就像在做一个拼图游戏,那些拼板分散在一个屋子里的许多盒子之中,其中有一些已经被毁掉,即使我们把所有拼板组合在一起,依然有很多重要的拼板无法找到。
最后这幅图像什么模样,部分要依仗有多少盒子留下来且被我们发现而定,这又大致要看我们到哪里搜寻它们。
不论如何,尽管我们没法找到所有的拼板,这幅图像的大致轮廓总能被我们把握。
于是,我们‘想象’着这幅图像的轮廓,并试图去深入它的细节。
然而同时,那些我们已经发现的拼板只能拼出一个蒸汽引擎的图像,那我们就别想着能把它们拼成一个乡野庭院,这根本办不到。
因此,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过去留给我们的痕迹是支离破碎的,历史学家在重建它的时候完全能够海阔天空地进行想象发挥。
”[13]这就仿佛,确如人们所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不管怎么样,那哈姆雷特毕竟是优柔寡断、柔肠百结,更长于思索而非行动的,没有人会把他混同于莽张飞。
又仿佛,每个人心中自有一个林黛玉,但很难有人会把薛宝钗才会做的事、说的话,安到林妹妹的头上。
考察问题的视角不一样,选择的参照系不一样,进行历史解释时需要考量的因素也会不一样。
对明清易代这一巨大历史变动的考察,传统的政治史更多地聚焦于宏观政治军事格局下,崇祯皇帝、多尔衮、李自成、吴三桂等人物的进退取舍,把个体的选择视作历史过程的重要变量。
军事技术史角度的考察,则可以从各方所掌握的从西欧传来的火器的优劣多寡,对最终的战争结局得出合理的推断。
而将这一历史变动纳入全球视野、置于历史人物所置身的自然环境在特定时期的变化中来考察,那个时段在中国所发生的一切,就成了17世纪全球性总体危机的一部分了。
[14]彼时北半球进入地球上第5个小冰河期,气候变冷使得东亚这块土地上,不可能再出产足以养活原来那么多人口的食物。
给定这样的前提,晚明之际的大变乱就成了无可逃避,微观视角下充满了能动性和可能性的历史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就如同年鉴学派第二代领袖人物布罗代尔眼中的人类,不过是受制于结构和局势的囚徒,“陷入自身无能为力的命运之中”。
[15]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人群、从事件到结构、从特定地域到全球视野,针对特定论题的相关研究,因其焦点各异、参照系不同,提出的解释也自然不同。
然而,这里的情形并不如多元论者所想象的,是各种解释之间互不相容而又各自都能成立。
不同层次和视角的解释,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宏观的、从结构性因素着眼的解释,无法让我们对具体进程和事件(如满明之间的某场战役、崇祯在对起义军“剿”与“抚”之间的踌躇与决断)达到充分的理解,更无法让我们对身处这场历史大变局中特定个体(如陈寅恪所关注的柳如是)的命运感同身受。
微观的、聚焦于个体和事件的解释,却又难以具备宏观的、从结构因素着眼的解释所能提供的对于特定时段历史大势的解释效力。
然而,不同层次和视角的解释又绝非彼此隔绝,而是可以相互勾连,互相发明的。
比如,对诸如明清辽东战争的进程这样的具体事件,就可以结合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军事革命的宏观背景和战事中的各种具体细节,而得到更为充分完备的理解。
[16][1]“历史一直被叫作一具缺少许多零配件的、巨大的钢丝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