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开放性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摘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途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欲望、课堂要营造民主的气氛、教师要善于倾听、教师要善于提出开放性、引导性的问题、教师要提升对学生的评价能力、教师要改进自身素养、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八个方面来阐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1、前言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语文学科自身特有的艺术性和形象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具有较大优势。
语文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善于运用各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要引导学生学会推敲问题,大胆质疑,深化思考,教师要学会运用引导法、激励法、竞争法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以下将对如何培养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展开论述。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的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以及学生个人特长,善于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多途径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2.1 课堂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欲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语文的基础知识课、阅读课和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善于设置情境,精心设置悬念和疑问,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分析,从而诱导学生提出创新性见解。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多鼓励和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敢于质疑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突破常规去寻根问底,去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获得新知识,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2.2 课堂要营造民主的气氛,使学生能大胆说出所思所想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多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多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共4篇)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共4篇〕第1篇:高一语文教学心得---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多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进步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3.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如讨论式、探究式、师生互调式等多种课堂形式,转换教学思路,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课堂提问设计尽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特别是中等生,要及时鼓励,多用赞语。
5.课本中知识点要细讲,讲透;课外多补充一些好的文章让学生欣赏。
6让学生养成练笔的习惯,多写随笔,。
7.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和两位年轻的班主任沟通,获得了他们很大的支持。
缺乏之处:1.高一学生大局部学习不自觉,主要靠老师催促,所以有时作业不能及时检查到位。
2.因时间、精力有限,所以有时和学生交流沟通的少。
2 --- 计、老师自身的开展、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都理解的不够。
在面对实际的教学活动时,我们更多的是缺乏经历,有时候忽略了学生的程度和承受才能,还有就是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也不是很强,所以教起课来很吃力。
通过这几次备课活动,我们听了有经历老师的讲解与讨论,并向他们请教了一些教学上的难题,从而找到了自己的缺乏,及时改良了教学方法和策略。
我们争取再接再励,把教学效果进步上去。
备课活动确实让我们长了很多见识,在下面备课时,我们是尽量把要讲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们。
但是在各位老师集体备课一块讨论时,却觉察自己做的还不够。
比方《氓》中“体无咎言”的“言”字在文中到底作何解释,是做实词还是虚词讲。
假如不是老师提出来,可真要把它忽略了。
或许有人认为这太简单了,没必要拿出来讨论,这是不对的。
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在授课时,正因为有这种严谨、细致、咬文嚼字的态度与精神,4 --- 让学生自己参考名家手法进展创作。
备课时,就作文和单元测试题问题,老师们也作了一致的标准性要求。
单元测试题的形式要向高考试题形式靠拢,作文的评分细那么也仿照高考评分细那么,从而让学生们能进展标准练习。
这段时间确是学了很多东西,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备课活动也让我们收获很多。
高中语文开放性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的开放性教学【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开放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品味社会生活中美的蕴含;开放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向现代化、电教化、现实化方向发展;开放思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未来,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开放师生关系,稳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开放性;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节明确地提出了“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要求,并具体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根据课程目标,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开放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品味社会生活中美的蕴含,并给课堂教学注入社会的热点和时代的活水;开放教学手段,我们的课堂教学向现代化、电教化、现实化方向发展;开放思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未来,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开放师生关系,稳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等等。
要把中学语文教学的开放落到实处,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是一个长期摸索、探讨的过程。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这里所说环境包含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
首先,要重视课堂环境中主题的开放。
课堂环境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体现探析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体现探析1. 引言1.1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教学中,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凸显无疑。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
这些素养既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目标,也是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
在新课程教学中,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以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操和文学修养;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和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学修养,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引言结束】2. 正文2.1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是指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审美情感体验能力等。
具体来说,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学生需要具备清晰、准确、流畅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是理解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理解阅读材料,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要点,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再次是分析推理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分析文学作品、语言现象、文化背景等的能力,能够理性思考、推理,形成合理的观点和见解。
另外是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客观地评价文学作品,辨析真伪,独立思考,形成独立见解。
最后是审美情感体验能力。
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浅谈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作者:杨平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4年第12期摘要: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又不能流于形式,或走入只重开发而不注重利用的误区。
开发的目的在被利用,而利用的最好途径莫过于具体的课堂,所以,我认为校本课程可以落实在具体的课堂。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堂渗透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一、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必然性旧的语文课程体系追求学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简单地用学科体系代替教学体系,用学科的逻辑结构代替学生的认知过程,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比较单一,而且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表现不足,有些教材内容脱离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和实际经验。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课程体系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体现选择性、开放性、综合化和现代化的特点。
选择性是指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差别性,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需要,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学生和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放性是指强调学习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课程实施过程要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评价标准的差异性;综合化是指按照现代社会与科学的发展,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课程,对学科设置及内容进行选择与组合,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现代化是指依据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调整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组合、选择、增加新内容,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出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
为实现新课改的这些要求,必须改变原有的只由国家设置课程、决定课程内容的状况,转而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特别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程体系,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高中语文开放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培 养 学生 开放性 的学 习方法 ,首先应 培养 学 生 的发现 学 习 法 。美 国著 名 教 育 家 布 鲁 纳 提 出 的发 现 法 是 一 种 科 学 的学 习
法 。它强 调 “ 用 自己的 头脑 来亲 自获 取知 识 ” ,是 在 老师 的指 导 下 ,由学生 感 知 、探索 、发现并 掌 握规 律 的一 种有 效 的学 习
三 、 培 养 学 生 开 放 性 的 学 习方 法
陶行 知先 生说 “ 活 的人才 教育 不是 灌 输知 识 ,而 是将 开 发 文 学 宝库 的钥 匙 ,尽 我 们 知 道 的 交 给 学 生 。” 从 教 育 学 角 度 看 ,教学 的任 务 和 目标 在于 促进 学 生 由知 识 向 能力迁 移 ,只 有 培养 学生 的实 际运用 能 力和 自学 能 力 ,学 生 的文 化素 养才 能得
一
、
营 造 开 放 性 的 教 学 环 境
率。
这里所 说 环境 包含课 堂环 境 和课 外环境 。 首先 ,要重视 课 堂 环 境中 主题 的 开放 。课 堂环 境是 教 与学 的 主 阵地 , 是 学 生 语文 能 力 发 展 的 基 本 环 境 。要 提 高教 学效 率 ,使课 堂 教学 张 弛有 度 、生 动 活泼 ,既有 思 维 的训练 又 有感 情 的 熏 陶 ,就要 精 心设 计 课堂 结 构 ,探 索课 堂教 学 规律 。同 时
教学 过程 是 教师 引 导学 生 设疑 、释疑 、获取 、积累 、运 用 的过 程 ,教师 要 使学 生 有丰 富的活 动 内容 ,成 为 课 堂的 主人 、学 习 的主 人 ,教 师就 应 该加 大 教学 的密度 ,拓 展 学 习的 空 间 、思维 的空 间 ,营 造 民主 和谐 的教学 气 氛 。开放 性 的教 学 环境 其 原则 是 尊 敬学 生 的个 性 ,以学 生为 主 体 ,充分 调 动学 生 的 主动 性 、 积极 性 ,强 调学 生 的能 动 性 ,鼓励 学 生 积极 思 维 ,大胆 发 言 , 注重 知识 的广 度 和深 度 的延 伸 ,把 握 课堂 内外 的衔 接 ,使 师生 之 间 真正 处 于平 等 、 民主 、 自由的境 地 。例 如 为 了培养 学 生 的
提高开放性 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过程
提高开放性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过程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增强开放性,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创新教育理念,注重面向所有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开放性优化教学过程一、创新理念,创设开放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主要包括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
课堂环境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场所。
高中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高度重视课堂环境的开放性,在课堂中做到有张有弛、内容丰富。
不但要注重思维训练还要兼顾情感熏陶,要对课堂结构进行认真研究,掌握教学规律,使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丰富课堂活动内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加大教学的密度,拓展教学空间与思维空间,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爱心平均地洒向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他们,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创造性,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感悟美、欣赏美。
同时,教师还要重视由课堂向课外的开放。
社会生活环境也是一个大学堂,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滋味,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应对生活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积累素材、拓展思维、培养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听和读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说和写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由课堂向课外开放,完全符合“生活处处是教育,教育时时为生活”的教育理念。
二、优化过程,采取开放性教学方法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要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品格修养,形成健全人格。
首先,教师要注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开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牢固树立开放的教育教学观念,实现由单纯的知识教学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并举,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语文议论文
高中语文议论文高中语文议论文高中语文议论文1选修课程的设计,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应该在落实好必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选修课基础性、选择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开设出既能迎合学生兴趣和语文特点,又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选修课。
一、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点(一){中语文新课标中有关选修课程的要求高中课程设置中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但还没有哪一个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像这次的新课程标准一样对选修课程作了如此详尽的说明,可见国家对选修课程的重视。
按照三级课程管理模式,选修课程包括国家选修课程、地方选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点已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作了详细的说明。
(二)新课标理念下语文选修课程的特点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国家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分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模块,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课程。
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编排方式,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从总体上看,新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性质上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选修课程必然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工具性,人文性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分为五个系列,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它们的设置就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设置上的专题性与针对性。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选修课程的开设应遵循多样选择的原则:既要注重基础性,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差异性。
五个课程系列的开设其选材范围必然很广也很自由,但这并不是说选修课程处于无序状态,五个系列可以视为是五个专题,它们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完整性。
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有效教学能力
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有效教学能力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新课改对于语文教学的最大要求是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培养学生质疑的品质,设计开放性实践活动,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语文教学更有效、更高效。
标签:语文核心素养有效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了高中语文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方向。
如今新课程、新高考改革正在全面推进,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
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高一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是普遍现象,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平时中考模拟训练大多热衷于字、词、句、篇,这就逼迫学生对课本中的应试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重复训练,看似巩固“双基”,而实际上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未得到培养。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一种怪现象:一味注重传授语言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
这是一种传统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担心打破原来的教学模式会让课堂很难掌控,甚至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状态。
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必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思考,摆脱被动状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高中阶段是学生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呢?一、培养质疑的品质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生成教学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
开放性阅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中的实施
开放性阅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中的实施摘要:开放型语文阅读对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积极推广并努力运用。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封闭性的阅读教学,它的缺点是浅习课文,读得较少,背得更少;着重教,忽视学;重分析,轻领会;极少体现中心,平均使用力量。
面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构建新的开放型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明确新时期开放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首先是加大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情感,发展学生个性,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它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它突出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加大学生个人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感情,尊重多样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多种民族的情感内涵,营造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感染。
同时,努力开拓文学鉴赏领域,创造性地组织阅读教学,超越“封闭性”的阅读教学,既要继承以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为目的传统,又要开拓文学鉴赏领域,彻底摒弃“以本为本”“以资料为资料”的狭隘阅读观,而是以课本为主干,以资料为繁枝,以学生见解为茂叶。
在教学实际中,我们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努力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种课本都只能精选极少的一部分来介绍,单靠课本去体会,是很困难的。
同样,不管是哪种文化现象,资料中的见解都是因人而异的,要让学生知道,只能拿来作为参考,拿来启发个人思维,努力拓宽阅读视野才是重要的。
其次,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精神,但是不能以科学为本,而是要“以人为本”。
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定论,又不能迷信定论,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来引导学生学习,体现教的自主性和学的自主性。
这样,主体的人文主义气息才能体现出来。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开放性浅议
、
首 先 ,应注 重 教师 思想 观 念和教 学 方法 的开 放 。教 师作 为 学生 学 习 的主 导者 ,应 该 掌握 学 生 的心理 特 征 ,掌握 先 进 的教 育教 学理论 ,树立 开放 的教学 观 和创 新 意识 。 其 次 ,借助 多媒 体 教学 进 一步开 放 课堂 ,提 高学 生兴 趣 ,
自我发 展 方 向和 学 习需求 等方 面 的差 异 ,激 发学 生 的潜在 能 力 ,增强 课 程的 选择 性 ,为每一 个学 生创设 更好 的学 习 条件和 更广 阔 的 发 展空 间 ,促 进学 生特长 和个性 的发展 。 ”
关键词 :新课 标
高 中语文
开放 性
有 机地 统 一起 来 ,重视 和 强调 自学 环节 ,已成 为我 国学 校教 育 的重要趋 势。
三 、营 造开放 性 的教学 环境 这 里所说 环境包 含课 堂环 境和课 外环 境。 要重 视课 堂环境 中主题 的开放 。课 堂 环境 是教 与学 的主 阵
“ 高 中语 文 课 程 应 遵 循 共 同基 础 与 多 样 选 择 相统 一 的原 则 。根据 课 程 目标 ,精 选适 应 时代 发展 需要 的学 习 内容 ,变革 学 习 方式 ,使 全 体 学 生 都 获 得 参 与 社 会 生 活 所必 需 的语 文 素 养 ;同 时 ,必须顾 及 学 生在 原 有基 础 、 自我 发 展方 向和学 习需 求 等方 面 的差 异 ,激发 学生 的潜 在 能力 ,增 强课 程 的选 择性 , 为 每一 个 学生 创设 更好 的学 习条 件 和更 广 阔的 发展 空 间 ,促 进 学 生 特长 和个 性 的发展 。”要 想 把 中学 语文 教 学 的开放 落 到实 处 ,提升 到一 定 的高度 ,这 是一 个 长期 摸索 、探 讨 的过 程 。在 长期 的 教学实 践 中 ,我觉 得应从 以下 三 个方 面着手 : 运 用开放 性的 教 学方法
从“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探讨高中语文教学
从“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探讨高中语文教学摘要: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被广泛认可,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也是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
本文将分别从掌握必备知识与培养关键能力两种教学目标为基础,探讨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引言:语文是高考的主要考查内容,与此同时和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结合教学目标探讨教学策略是高中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
高中的语文考查内容可以分为两方面,其一是考查学生对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二是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可大幅度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一、强化必备知识掌握程度(一)明确高中语文必备知识范围明确高中语文的必备知识范围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础依据,也是强化学生掌握程度的前提条件。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教师应明确了解必备知识的范围,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工作。
第一,掌握论述类问题的论证方法,第二,掌握新闻文体涉及知识。
第三,具备欣赏文学作品的必备知识。
第四,掌握古诗文名句名篇、句式、实词、虚词以及语法等必备知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语文必备知识的范围,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便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强化学生必备知识掌握程度的教学目标。
(二)改变练习题型高中语文任课教师应明确高考对语文必备知识的考核方式,并将其作为依据改变日常练习的题型。
教师在改变练习题型时应遵循如下原则,最大限度提升练习效果。
第一,教师应了解高考对语文科目必备知识的要求,并将其作为日常练习的重点内容。
第二,教师应分析总结往年高考题型,确定其考核标准并改变练习题型,提升日常练习的综合性。
第三,由2020年和2019年语文高考阅读题目可以看出,高考对语文知识的考查不局限于某一知识点,而是考查学生对必备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在日常练习中应改变考核方式,并重视培养学生对必备知识的运用能力。
高二语文教研话题
高二语文教研话题
高二语文教研话题: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作为高二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让学生围绕课文的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除了课堂上的整体阅读,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细节分析、语言研究和背景知识了解等。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课文,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让他们共同解读和讨论课文,以激发他们的合作学习和思辨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拓宽阅读广度,培养对不同文体和题材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阅读教学的评估和反馈。
通过定期的阅读测试和作业评改,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和阅读报告等方式,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以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总之,高二语文教师在教研中应该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思考,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开展阅读活动和定期的评估反馈等手段,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中语文开放性教学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节明确地提出了“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要求,并具体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根据课程目标,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要想把中学语文教学的开放落到实处,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是一个长期摸索、探讨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语文营造环境运用方法
一、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这里所说环境包含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
首先,要重视课堂环境中主题的开放。
课堂环境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
要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生动活泼,既有思维的训练又有感情的熏陶,就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构,探索课堂教学规律。
同时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设疑、释疑、获取、积累、运用的过程,教师要使学生有丰富的活动内容,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加大教学的密度,拓展学习的空间、思维的空间,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其原则是尊敬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延伸,把握课堂内外的衔接,使师生之间真正处于平等、民主、自由的境地。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可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训练。
因为听与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听是学生摄取语言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说是学生输出语言信息,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
另外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聆听音乐,驰骋想象,描情绘景,叙述自然变化,阐述人生哲理。
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联想、想象等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也陶冶了情操。
师生互动,共同探索,较好地创设了开放性的氛围,使学生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教学《阿q正传》,让学生发表对这一旧社会下层典型人物的看法,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充分评论了这一人物所体现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说明其有勤劳、朴实的一面,也有自私、狭隘和愚昧、落后的一面。
其次,重视由课堂向课外的开放。
21世纪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基础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课堂,着眼课外,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以听说读写为主线,让学生从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开阔视野,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促使语文能力全面发展。
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承受生活的能力。
以此积累知识、训练思维、锻炼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首先,应注重教师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开放。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应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和创新意识。
其次,借助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开放课堂,提高学生兴趣,进行创新教育,能力训练。
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现代先进的教育手段走进了课堂。
这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大有裨益。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特点,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学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从教育学角度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行为。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学习的良好的心理环境。
培养学生观察、感悟、联想、想象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探究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决定因素。
培养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方法,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发现学习法。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法。
它强调“用自己的头脑来亲自获取知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感知、探索、发现并掌握规律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读书贵有疑”,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发现、探究。
伴随着学习观念的变迁,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一个变迁。
从单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把学习的观念从学习知识转变为借助于学习知识的手段,学习发展创新能力和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之前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运用发现知识的学习方法。
其次,培养学生自学学习法。
21世纪对学习者的要求是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且终身学习。
这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自学作为重要环节。
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将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重视和强调自学环节,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趋势。
总之,由传统的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的教学向开放的教学转变,不但是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更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开拓语文教学的新途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只有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才能培养出开放性社会所需的开拓创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