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教学重难点突破
《绝句》教案(通用12篇)
《绝句》教案(通用12篇)《绝句》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
第一句是草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其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这些景物的画面,颜色明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洁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颜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动听悦耳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气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的喜悦心情。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
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非常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
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
泊,停靠着,但这停靠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宽阔。
【设计理念】1、以的嬉戏导入,使同学在课堂中吟诵的古诗,带领同学游览诗作的海洋,激发同学学习新古诗的爱好。
2、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通过观赏春天的美景、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延长的作业等环节引导同学领悟诗的意境,走近诗人。
3、课堂上给同学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乐观性,引导同学乐观参加、全程参加,在参加中达到自悟得意,体现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4、在指导同学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实物和图片让同学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使同学领悟到含字的比方写法,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5、鼓舞同学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同学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充分发挥同学学习的乐观性、主动性。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
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同学依据诗句绽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同学通过想象画面,领悟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激发同学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爱好,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常常需要预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1一、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关于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奇妙河山的宠爱。
3、领悟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情愿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美丽,风趣。
二、活动预备: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四、活动难点:理解古诗中关于字词的含义。
五、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爱好。
2、启发幼儿叙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叙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美丽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杜甫。
六、教学反思: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殊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
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意了小伴侣的愿望。
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宏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
此后,孩子们学诗的爱好日益深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欢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2一、教学目标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把握“行”1个多音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绝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这⾸《绝句》是诗⼈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绝句》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绝句》原⽂ 绝句 [唐]杜甫 迟⽇江⼭丽, 春风花草⾹。
泥融飞燕⼦, 沙暖睡鸳鸯。
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队整齐的⽩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外的东吴远⾏⽽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
千秋雪:指西岭雪⼭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带。
万⾥船:不远万⾥开来的船只。
【篇⼆】⼩学三年级语⽂《绝句》教案 教学⽬的: 1、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点: 1、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导⼊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然界的景物会发⽣怎样的变化?听⾳乐,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机的,是美好的。
⾃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绝句》。
2、板书课题 这⾸短⼩的绝句极其⽣动地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春天的景⾊。
快让我们来听听诗⼈是怎样歌颂赞美春天的。
⼆、初读课⽂,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试读课⽂。
对照格⾥的⽣字画出⽂中的⽣字,同桌间互相读⼀读,读准字⾳。
出⽰⽣字卡,开⽕车读⽣字。
三、细读课⽂,读懂诗句。
你⼀定想把这⾸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遍。
(⽣⾃由读诗句) 指名学⽣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配上⾳乐再读⼀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这⾸诗的前两句,画出了由春⽇、春风、江⼭、花草构成的阔远⽽明丽的春景。
关于《绝句》(杜甫)的教学教案
关于《绝句》(杜甫)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绝句》。
(2)理解并掌握《绝句》中的关键词语和诗句的含义。
(3)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句的结构和韵律,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2)理解杜甫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朗读和背诵《绝句》。
(2)理解《绝句》中的关键词语和诗句的含义。
难点:(1)诗句的意义和背后的深层含义。
(2)杜甫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绝句》的文本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绝句》,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绝句》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绝句》,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背诵《绝句》,加深对诗句的记忆和理解。
3. 诗句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绝句》的结构和韵律。
(2)学生讨论并解释关键词语和诗句的含义。
4.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杜甫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2)学生分析诗句的意义和背后的深层含义。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绝句》的意义和价值。
(2)学生进行相关拓展活动,如写一篇关于《绝句》的作文或进行诗歌创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绝句》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对诗句的含义和背后的深层含义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3. 学生对杜甫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进行评价。
4. 学生对相关拓展活动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比较学习:组织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绝句》,如《登高》、《春望》等,比较其风格和主题的异同,深入理解杜甫的诗歌艺术。
《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5篇)
《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5篇)2022-12-15《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篇1【教学设计说明】《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诗中描写了他的住所成都城外浣花溪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
整首诗意境优美,一句一景,犹如一幅风景画。
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通过展示草堂附近的美丽春色,使学生将欣赏画面与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结合起来,以达到学得主动、愉快的目的。
【主要教学目标】1.理解《绝句》所描绘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色,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
2.通过反复吟诵,体会《绝句》的诗情意境。
【教法特点】改变以往逐词逐句提问讲解的古诗教法,依靠电教媒体的作用发挥古诗意美、音美、形美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电教生动形象的画面,由总到分再到总地展示草堂附近清新明丽的春景,帮助学生深化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领悟诗情意境;二是利用电教直观鲜明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以弥补个别诗句本身并不具备的美感,激发学生的赞美之情。
本课建议安排一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一、学生初读诗歌,了解主要内容1.读题后,教师简介绝句是诗的体裁,作者是杜甫。
2.学生自读诗歌。
了解写什么。
3.教师介绍诗中杜甫描绘了他居住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景,并出示整个画面。
二、指导学生细读诗歌,理解诗意,指导吟诵,表达诗情意境。
(一)教学前两句诗。
1.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演示黄鹂的动态),要学生观察黄鹂是什么样子的,柳树是什么色彩,以及黄鹂在柳树枝头干什么。
2.把“鸣”字和“啼”、“叫”相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它既把黄鹂写活了又引发出美感。
3.请学生想象黄鹂会歌唱什么。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前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
5.出示“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面,(展现白鹭飞翔的姿态),问学生是如何欣赏这幅画面的。
6.找出哪个字突出了白鹭的姿态美,帮助学生体会“上”字用得好,把天地间的情景组合在一起了。
关于《绝句》(杜甫)的教学教案
关于《绝句》(杜甫)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绝句》这首诗;(2)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绝句》;(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2)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绝句》的诗意和艺术特色;3.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杜甫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杜甫的生平介绍、《绝句》全文、相关图片等;2. 学生准备《绝句》文本,提前阅读并理解诗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展示《绝句》的全文,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绝句》,理解诗文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绝句》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杜甫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2)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情趣。
6. 课后作业(1)背诵《绝句》;(2)写一篇关于杜甫诗歌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杜甫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绝句》为例,深入剖析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3. 采用情感体验法,激发学生对杜甫诗歌的共鸣,培养其爱国情怀。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2. 引导学生关注《绝句》的诗意和艺术特色,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等;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杜甫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4.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讨论诗歌中的情感表达;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绝句》(杜甫)教案
《绝句》(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绝句》这首诗;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解读《绝句》,领会杜甫的诗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与背诵。
2. 杜甫诗歌风格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意境把握。
2. 杜甫诗歌在历史背景下的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预习《绝句》及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绝句》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绝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式、意象等方面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讲解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分析诗歌意境。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对诗句的感悟,分享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思考。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的意义和杜甫的诗歌风格。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绝句》,写一篇关于杜甫诗歌风格的心得体会。
8.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教学准备。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结合杜甫的其他作品,如《春望》、《登高》等,进行比较阅读,深入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
2. 邀请文学爱好者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杜甫及其诗歌的理解。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和心得体会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
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在学生掌握杜甫诗歌风格的基础上,引入其他唐代诗人如李白、王维的作品,进行比较学习。
《绝句》教学设计(通用18篇)
《绝句》教学设计《绝句》教学设计(通用1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绝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绝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
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谢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引导学生透景司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1、导入: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齐读)2、指句读“绝”。
3、指生说记字方法。
师:大家都知道,绞丝旁的字多与丝线有关。
所以这个字也可以这样说:丝线染成颜色,称为天下独特,就是—绝。
4、扩词:绝技、绝活、绝招。
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师范读,注意听老师读诗的节奏。
这首诗的节奏是223。
3、自由练读,注意节奏。
4、师生合作,接读。
5、同桌之间像我们师生合作读那样读。
6、指名一对同桌读。
7、男女生接读。
8、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
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教师配乐读。
9、指名一名同学来配乐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画面?三、创设情境,细读古诗1、学习第一句诗(1)如果把诗配上画,按诗句的描绘,应首先画什么?(黄鹂)(2)出示“黄鹂”剪贴画。
诗中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什么地方呢?(柳树间)(教师随机板画柳树,并贴上黄鹂)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怎样记信这个“鸣”字(谜语:鸟儿把口张,叫声真响亮)扩词:一鸣惊人、鸣叫、电闪雷鸣。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绝句》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绝句》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能力和素养:1.能够理解并背诵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绝句》;2.通过朗读、分析、解释等方式加深对诗意、词汇、语言文字的理解;3.能够运用学过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4.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其学习和欣赏古诗词的习惯。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详细分析《绝句》的诗意、结构和语言文字,帮助学生领略古诗的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文字分析,让学生理解古诗中抒发出来的情感、人生哲理等深层次的意蕴。
3. 教学方法及过程3.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阅读分析结合讲解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提高课堂效果。
3.2 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教师先涂黑板上打出几个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分析其意义,进而导致对诗歌的思考。
教师鼓励学生多沉淀,慢慢领会古人的词意,体验古诗的艺术魅力。
(2)教师朗读《绝句》,让学生跟读,并分组讨论这首诗的基本情况:诗的称号、作者、诗的内容、诗的意蕴等等。
(3)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古诗《绝句》的结构:全诗较为简练,四句分别是八个字的韵脚,没有押韵的套路,却有部分字形成了奇妙的平仄、押韵,诗意更显得深刻。
在分析时,教师多点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古诗韵律、韵母、平仄等音律特点。
(4)教师讲解《绝句》中的词汇理解,通过分析《绝句》中的生词、常识、意象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语言文字。
(5)集体默写:分班集体默写整首《绝句》。
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读音、节奏、情感等方面,并提供必要的课堂辅导。
(6)个别发言:学生就本课所学,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观点和疑问。
(7)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让学生对学习情况给出反馈。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学生们对古诗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授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教学和互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更深层次认识和欣赏古诗词的无穷魅力。
《绝句》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绝句》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绝句》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认识、会写“绝、鸣、岭、泊”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并会默写。
3.理解古诗内容,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自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记得我在读书的时候,有位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谜语,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可是我们一时猜不出来。
你们想不想也来猜一猜?2、在黑板上斜着往上画一行白鹭,让学生用一句诗来说谜底。
3、告知谜底,揭示课题。
(谜底:一行白鹭上青天。
课题:绝句)4、简介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今湖北人。
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5、回忆学过的杜甫的诗,练习背他的另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呢?赶紧翻开书读一读吧。
二、指导自学(按上节课的方法学习)1、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1)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2)理解诗句意思。
(3)想象诗句画面,背诵古诗。
2、根据以上方法自学古诗。
三、检查自学情况,合作探究,质疑释惑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出示抄有诗歌的小黑板,检查自读情况,相机纠音。
3、采用多种形式读诗:拍手读、摇头晃脑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读4、理解字词意思:鸣:叫的意思。
青:(让学生选择)蓝色。
千秋:许多年。
万里:来得很远。
泊:停。
东吴:地名,在现在的江浙一带。
5、指导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6、谁来说说诗句意思?(窗外翠绿的柳枝上,有两只黄鹂正在唱着动听的歌,一行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蓝蓝的天空。
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远处西边的山岭上,积了多年的雪还没有融化,门前的江边,停泊着来自遥远的东吴的船只。
)教师小结:诗句中的一个“含”字使我们体会到诗人在屋子里向远处眺望,这窗户好像画框,远处的山,蓝天下的白鹭,柳树上的黄鹂,门前的大船,都镶嵌在画框里,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画。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教案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绝句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通过学习《两个黄鹂鸣翠柳》,感受诗歌的美妙,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4.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绝句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诗歌意境的体会和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绝句的韵律和节奏。
2. 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意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黄鹂和翠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3. 解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4. 体会意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5. 表达感受: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绝句诗歌进行学习和背诵。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绝句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朗读诗歌,示范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3.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5. 实践法:学生自己尝试创作绝句,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学习绝句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分析《两个黄鹂鸣翠柳》的韵律和节奏。
3.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 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表达感受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学习的绝句诗歌的完成质量,包括背诵和理解。
古诗《绝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古诗《绝句》教学设计古诗《绝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绝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绝句》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船”字,认识“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看到当你走进这个教室就在关注这个大屏幕(课件: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太美了)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
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件:在背景图上一行行出示,同时加入音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
)想听一听那优美的诗文吗?2、学生初读感知你是不是也想读啊?(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齐读。
读的真好,因为诗真美,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天成之美。
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2、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3、学习“鹂”、“鸣”、“翠”(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忆“鹂”、“鸣”、“翠”。
二年级《绝句》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二年级《绝句》教学设计二年级《绝句》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绝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绝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常规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维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教学难点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教法设计情境导入法、朗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学法指导读一读、议一议、想一想、画一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想鼓励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自悟,合作解疑来理解诗歌内容,通过朗读、想象来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师导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创新发展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指名背诵。
3、师板书课题,解释“绝句”4、学生交流诗人杜甫的资料,师补充。
二、自读自悟,学习古诗。
(一)绘一幅彩画1、初读全诗,要求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游戏识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3、字正腔圆地读给自己听,指名读古诗,正音。
4、读词语。
5、小组合作,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疑问。
6、质疑,交流对这首诗的疑问。
带着疑问再读古诗。
解决一些疑问。
7、师解说诗句的意思,生接诗句。
8、古人说:“诗不离画,画不离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再读古诗并思考给这首诗配一幅画,你认为都应该画上哪些景物?关键是要说明自己的理由。
(二)品一幅彩画1、用波浪线画出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从中体会诗中所描绘的亮丽色彩。
关于《绝句》(杜甫)的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关于《绝句》(杜甫)的教学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绝句》这首诗。
2. 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意和诗艺。
3.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杜甫被誉为“诗圣”的原因。
2. 诗句解析(10分钟)教师逐句解析《绝句》的诗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背后的意象。
3. 诗歌欣赏(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杜甫的诗艺,包括诗句的韵律、对仗和用词等方面的特点。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对《绝句》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教学资源1. 杜甫的《绝句》全文。
2. 杜甫的生平介绍资料。
3. 相关注释和解释《绝句》的资料。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背诵《绝句》。
2.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杜甫的诗意和诗艺。
3. 学生能够写出分析杜甫的诗意和诗艺的短文。
五、板书设计板书:《绝句》(杜甫)板书内容:诗句解析诗歌欣赏小组讨论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杜甫的画像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在唐朝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诗句接龙(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轮流说出《绝句》中的诗句。
通过接龙游戏,检验学生对诗句的记忆和理解。
3. 角色扮演(10分钟)学生分组扮演杜甫和他的朋友,以对话的形式展示他们对诗歌创作的讨论。
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杜甫的创作心态和诗歌背景。
七、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授法:教师在解析诗句和介绍杜甫生平时,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内容和背景。
2.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杜甫的画像和简介,以及让学生扮演杜甫和他的朋友,创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八、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教学难点:学生对《绝句》诗句背后的意象和杜甫的创作背景理解困难。
绝句教案 《绝句》教案优秀6篇
绝句教案《绝句》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为了加深您对于绝句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6篇《绝句》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绝句》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观察1、2句和3、4句,看看它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2)理解1、2句,重点理解“翠、青、青天”(3)比一比,看谁说得好:先默读诗句,再闭眼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4)了解作者的叙述顺序及在颜色上的捕捉、铺设的精妙。
(5)学习3、4句,重点理解“千秋、含、泊、万里船”(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6)说说诗句的意思(7)理解作者蕴涵于诗歌中的感情(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8)欣赏体会这首诗歌的美(以讨论形式进行)A、色彩美:黄、翠、白、青B、声音美:鸣C、动静相衬美:前2句与后2句的动静相衬D、远近搭配布局美:一联与第二联,第三联与第四联的结合E、寓情于景美:二、朗读古诗,背诵。
三、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解题《早发白帝城》〈二〉、了解李白的。
有关资料〈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四〉、学习生字新词1、读准字音2、记字形,理解词义朝辞、白帝、彩云间、还、啼、猿、轻舟、万重山〈五〉、理解诗句意思1、小组内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讨论,可以向“邻居”请教。
2、每小组汇报一句,其他小组可以补充,重点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3、指名学生将诗歌大意串讲一遍,力求做到流畅通顺〈六〉、欣赏诗歌,说说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看法(1)景色之美(2)作者心情的畅美(3)节奏韵律美(4)用词之美:彩云间、轻舟、一日还、万重山〈七〉、指导朗读(1)关于本诗的韵脚与押韵(2)本诗的节奏与停顿划分(3)学生试读,老师范读,比较点评(4)比赛朗读〈八〉、布置作业《绝句》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绝句》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绝句》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1、[注释]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西岭:指岷山。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2、[简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
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
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
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
“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3、[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
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
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
故世称杜拾遗。
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
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
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
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
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
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绝句》教案(附教学反思)
写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绝句》教案(附教学反思)
的报告,600字
《绝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熟练掌握本课时绝句的基本结构;
2. 能正确运用本课时内容,灵活组合语言形成绝句;
3. 树立喜爱语言、追求完美的正确态度,培养孩子们乐意学习新事物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运用绝句的结构,并能灵活组合语言形成绝句。
三、教学过程
1. 板书画出绝句的结构形式;
2. 师生一起操练绝句的结构,如:“风儿轻轻(格)/吹散夏天的憔悴”;
3. 听读课文,回忆绝句中的关键单词和表达;
4. 分组活动,成就自己编绝句,并征集绝句;
5. 将大家写的绝句集体演示,由老师评出优胜者;
6. 拓展活动:问题回答,通过提出问题,让孩子们的灵活思维能力更加发挥,回答时运用到绝句的结构。
四、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学习的主要是绝句的结构,我本。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教案(精选5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教案1一、教学目标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
难点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
三、复习导入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四、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
(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
(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小学三年级语文《绝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绝句》是诗⼈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绝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绝句》知识点 原⽂: 两个黄鹂鸣翠柳, ⼀⾏⽩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船。
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队整齐的⽩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外的东吴远⾏⽽来的船只。
注释: (1)西岭:西岭雪⼭。
(2)千秋雪:指西岭雪⼭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带。
(5)万⾥船:不远万⾥开来的船只。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来写⼀景⼀物,抒发作者⼀瞬间的感受。
诗⼈偶有所见,触发了内⼼的激情,信⼿把诗⼈⾃⼰的感受写下来,⼀时不去拟题,便⽤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
杜甫⽤这⼀形式写了⼀组诗,共四⾸,⽤“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
诗歌以⾃然美景,透⼀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以“黄”衬“翠”,以“⽩”衬“青”,⾊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机初发的⽓息。
⾸句写黄鹂居柳上⽽鸣,与下句写⽩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上,由近⽽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种湿润的感受。
末句更进⼀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情——说船来⾃“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睹物⽣情,想念故乡。
【篇⼆】⼩学三年级语⽂《绝句》教案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鉴赏能⼒,同时引发学⽣萌动诗情,动⼿尝试写⼀写关于春天的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重难点创新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该以图为主要切入口,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直观的内容,理解能力还不够,所以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画,本来诗画一家,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思路突破:
理解古诗,体会古诗的美,是本首诗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看图想诗”——“入境吟诗”—“看图填诗”—“读诗想画”,这一过程来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1、根据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真实情况,让古诗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2、诗画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2、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联系诗画结合理解诗意的能力,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画面。
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图背诵古诗文,课件出示与古诗有关的图片:《春晓》、《望庐山瀑布》,学生背古诗。
二、2、简介作者:杜甫及诗人写诗的背景。
1、诗中写了怎样的一幅幅美丽而快乐的春景图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2、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3、了解“绝句”相关知识。
3、精读古诗,注意读准停顿。
4、明了诗意,体会情感,感情朗读
看图想诗:
(1)、教师出示图片: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黄鹂、翠柳)想到了什么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2)当你读到这句诗会想到什么景物?是近处还是远处的景物?(3)出示图片:蓝天、一群飞翔的白鹭,想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相机理解“青天”的意思。
你读懂了什么?作者心情怎样?(轻快、喜悦)读之,想象白鹭在天空越飞越远,然后配上动作作展翅状,眼睛注视天空,再读之。
读诗句用不同的目光注视远处、近处的景物。
(4)同样的方法学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你又读懂了什么?相机出示“千秋”、“万里”,一指时间长,一指
路途远。
先析“泊”,后析“含”字,“含”字,联系生活理解,你透过窗户看到竹子,就可以说( ),你透过窗户看到房子就可以说( ),析“含”为包含之意,诗人说“窗含西岭千秋雪”。
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的画面集中在一起让我们来朗诵这首诗!
入境吟诗:
(1)读全首诗,伴着古代音乐配上动作,想象画面,想象诗人倚窗之状,你从“含”中还读懂了什么?
(2)如学生有疑则释疑:为何要写“东吴”?一是“东吴”与“西岭”相配,二是诗人有东吴的情结。
读诗想画:
出示诗句PPT:(1)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读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请同学说“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
,现在东吴来的船也停泊在诗人门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介绍诗人写诗的地点离东吴遥远,从而体会“万里船”的意思,老师为这幅画镶上边,画上挂线,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
三、品味诗美,相机课外延升
1、游戏:接对子
规则:数量词对数量词、颜色词对颜色词、动词对动词。
鸣对(),门对(),两个对()。
黄对(),泊对(),翠柳对()。
遥望千秋雪,门停()。
2、看图填诗
出示图片PPT:花丛中蝴蝶飞舞,鸽子飞上天,学生填诗句:几只(蝴蝶)舞(花丛),一群(鸽子)上(青天)。
3、相机引出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的诗句及图画,学生边读边理解诗的美。
板书设计:
绝句
黄鹂翠柳近
白鹭青天
雪远
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