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赏析之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合集下载

观书有感其一其二古诗原文

观书有感其一其二古诗原文

观书有感其一其二古诗原文《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是描绘作者“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第一首诗借景喻理,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事说理,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观书有感二首》原文: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也有学者认为是镜子。

此指像鉴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渠:第三人称代词,它。

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同“哪”。

清:清澈。

如许:如此,这样。

为:因为。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艨艟(méng chōng):一作“蒙冲”。

原为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及赏析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及赏析看完某一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

观书有感·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观书有感·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观书有感·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书有感·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代·朱熹《观书有感·其一》译文及注释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

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赏析这是一首借景广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广,形是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就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广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就识。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诗词鉴赏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诗词鉴赏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观书有感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观书有感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观书有感
原文:
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鉴:一种说法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第二种说法为镜子;有学者认为镜子。

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那通:哪)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
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古诗翻译白话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小学古诗《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通:哪)【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持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

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持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持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持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赏析】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升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淌、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持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持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观书有感其一诗意

观书有感其一诗意

观书有感其一诗意
《观书有感》是描绘“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观书有感》其一(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一翻译: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观书有感》的作者是朱熹。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观书有感全诗其一其二

观书有感全诗其一其二

观书有感全诗其一其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一、作者简介
二、诗句赏析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

这里诗人以“方塘”为喻,形象地说明只有心灵澄明,才能感知外界事物的美好。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先问池塘的水为何如此清澈,然后自答是因为有源头不断地有活水注入。

实际上,诗人是用这一景象来比喻知识的不断更新与积累。

人要不断读书学习,汲取新的知识,才能让自己的心智更加清明,如同池塘有源头活水才能清澈一样。

-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 前两句写因为昨夜江边春水猛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盈。

这里通过春水涨起前后巨舰的不同状态,来暗示一种力量的变化。

-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往日水浅时,花费很大力气也难以推动巨舰,而如今江水上涨,巨舰却能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江水中。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就像巨舰需要江水涨到一定程度才能轻松航行一样,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豁然开朗,得心应手。

三、主题思想。

观书有感其一古诗

观书有感其一古诗

观书有感其一古诗
《观书有感》其一(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一翻译: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观书有感》的作者是朱熹。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2023最新-观书有感·其一原文、翻译、赏析【7篇】

2023最新-观书有感·其一原文、翻译、赏析【7篇】

观书有感·其一原文、翻译、赏析【7篇】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如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观书有感·其一原文、翻译、赏析【7篇】。

观书有感篇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就是说:只有不断的接受新的事物,并且积极的改革才能使自己的观点保持正确,而且要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使自己做事不太死板。

而这个道理则被朱熹从书中所悟出,于是借这那一池池水写了出来,可以说这首诗也是一首即景至作吧!诗中,描写了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的读上几遍,会觉得无比明丽!你看,半亩方圆的池塘好像一面镜子放在地面上。

而天空和云彩倒映在上面,云彩在天空中飘荡着,映在池塘上,好像阳光和云彩在互相追逐徘徊。

真的是“天光云影共徘徊”啊!“这池水为什么如此的清澈呢?”朱熹高兴地自问自答:“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并不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天才’与‘弱智’的比例。

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掌握现在,赊取未来。

只有不断地吸收新事物、不断地充实自己,我们的心中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方塘”。

书中那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已经令人读完后清晰明确。

但是更让人拍手叫绝的还在后面呢!一看标题,是观书的感想,顿时美的意境升华了,把池水与读书相辅结合,更是锦上添花。

我很佩服朱熹。

因为他以一首小诗,说理了: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的思想“年轻,”情操高雅!简简单单的字字句句居然有这么大的道理,并且给人的启示也回味无穷!《观书有感》教案篇二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一)导入: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观书有感宋朱熹其一其二两首诗

观书有感宋朱熹其一其二两首诗

观书有感宋朱熹其一其二两首诗一、原文《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二、衍生注释1. 鉴:镜子。

这里把半亩方塘比作镜子,形象地写出了池塘水面的平静和清澈。

2. 渠:它,这里指方塘中的水。

3. 蒙冲:也作“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

三、赏析- 主题与情感- 其一:这首诗主题是关于读书的感悟。

诗人以“方塘”为喻,表面上看,是在说池塘清澈能倒映天光云影是因为有源头不断注入活水。

实际上是寓意知识就如池塘,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源头活水),人的内心才会像这池塘一样清澈,不断精进,有一种追求知识的积极向上情感蕴含其中。

- 其二:同样是讲读书的道理。

江边春水涨起,本来难以移动的大船变得像羽毛一样轻,可以自在航行。

表达了知识储备足够的时候,以前觉得困难的事情就会变得轻松容易,告诉我们要注重知识积累这样一种积极的情感。

- 表现手法- 其一:运用了比喻。

将方塘喻为镜子,将知识比作方塘中的水,生动形象,把抽象的道理变得直观可感,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同时还用了设问的手法,先问水为何清澈,再自答因为有源头活水,由此引人深思。

- 其二:也是用比喻的手法,把知识比作春水,将读书途中要解决的难题比作搁浅的大船。

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如同春水涨起,难题就迎刃而解,如同大船自在航行。

四、作者介绍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他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在理学上,他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

他非常重视教育,设立书院讲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等,他的许多诗作都体现了他对哲理的思考,像这两首《观书有感》富含深刻哲理就在情理之中了。

五、运用片段1. 场景一:在学校劝说学弟学妹好好学习这学习啊,就像朱熹在《观书有感》里说的那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观书有感》其一和其二的意思

《观书有感》其一和其二的意思

《观书有感》其一和其二的意思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二首》诗意
《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是描绘作者“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第一首诗借景喻理,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事说理,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观书有感》全文欣赏

《观书有感》全文欣赏

《观书有感》全文欣赏朱熹的《观书有感》是一组富有哲理的诗歌,其一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是“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我们先来赏析第一首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诗人将那小小的方塘比作一面镜子,它清澈、平静,能够清晰地映照出天空的光彩和云影的变幻。

这半亩方塘虽然不大,却有着独特的魅力,仿佛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小世界。

这里的“鉴”字用得极为巧妙,形象地写出了方塘的清澈透明,让人能够想象到那水面如镜子般平滑光亮。

而“天光云影共徘徊”则进一步描绘了方塘的生动之景,天空的光和云的影在水中摇曳,给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几分灵动和活泼。

接下来,诗人发出了疑问:“问渠那得清如许?”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让读者也不禁跟着思考,这方塘为何能够如此清澈呢?答案就在最后一句:“为有源头活水来。

”原来,是因为有那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来,才使得这方塘始终保持着清澈。

这不仅仅是在说方塘,更是在借景喻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我们的心灵才能如同这方塘一般,始终保持清明和澄澈,不会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

再看第二首诗。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昨夜江边的春水涨起来了,原本沉重的大船变得像一根羽毛那样轻盈。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同时也为下文的哲理阐述做了铺垫。

春水的上涨,使得大船能够轻松地漂浮起来,这看似简单的景象,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过去因为水浅,人们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推动大船,却始终难以移动它。

而如今,春水一来,大船无需人力推动,便能在水中自在地航行。

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讲究时机和条件,当条件不具备时,即便付出再多的努力,可能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而当条件成熟时,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轻松达成目标。

这两首《观书有感》以生动的形象和简洁的语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它们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对学习、对做事的思考和感悟。

小学古诗《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是⼀⾸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塘作⽐喻,形象地表达了⼀种微妙难⾔的读书感受。

下⾯是⽆忧考分享的⼩学古诗《观书有感⼆⾸·其⼀》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观书有感⼆⾸·其⼀》 宋代:朱熹 半亩⽅塘⼀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来。

(那通:哪) 【译⽂】 半亩⼤的⽅形池塘像⼀⾯镜⼦⼀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的⽔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

【注释】 ⽅塘:⼜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别墅》词云:“清晓⽅塘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 鉴:⼀说为古代⽤来盛⽔或冰的青铜⼤盆。

镜⼦;也有学者认为镜⼦。

指像鉴(镜⼦)⼀样可以照⼈。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反映在塘⽔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称代词,这⾥指⽅塘之⽔。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不断积累,只有在⼈⽣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和探索,才能使⾃⼰永保先进和活⼒,就像⽔源头⼀样。

【赏析】 这是⼀⾸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塘作⽐喻,形象地表达了⼀种微妙难⾔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泓死⽔,⽽是常有活⽔注⼊,因此像明镜⼀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个⼈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有收益、提⾼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得⾃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位⼤学问家的切⾝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来”两句,借⽔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不断注⼊,暗喻⼈要⼼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观书有感其一古诗意思解释

观书有感其一古诗意思解释

观书有感其一古诗意思解释
观书有感其一古诗观书有感其一古诗观书有感其二古诗
观书有感其一古诗,作者是明代的于谦。

写了自己读《书》、《易经》的心得体会:看《书》而不想它“书”,只管翻阅,不去深思领悟,那么所谓学习就没有什么益处;看《易》而不参究它的道理,虽然有兴趣爱好却不肯下功夫研讨,那么所谓通晓也没有多大用处。

这首小诗说明了看书和治学都必须深入钻研才能获得真知灼见的道理。

观书有感其一古诗,写的是作者在一个秋天的傍晚,随手拿起一本《书》来观看。

书中记载着周朝以前的历史。

作者边看边想:这些古人写出如此精美的文章,他们从事创作时定是呕心沥血,废寝忘食。

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印刷术,怎样把文字写到纸上呢?古代劳动人民靠什么流传下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呢?带着许多问题,于谦决定细细地翻阅。

作者边读边想:为何汉朝能够统一全国?唐太宗又何以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明朝初年,朱元璋又为何要采取农民起义的方式呢……从读书中领悟了丰富的哲理。

- 1 -。

古诗《观书有感》解释

古诗《观书有感》解释

古诗《观书有感》解释《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两首七言绝句。

两首诗写的是描绘其“观书”的'生动感受。

其中第一首尤为脍炙人口。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古诗古诗《观书有感》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

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宋代: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注释1、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2、那得:怎么会。

3、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4、清如许:这样清澈。

5、如:如此,这样。

6、清:清澈。

7、为:因为。

8、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9、“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观书有感二首 读后感

观书有感二首 读后感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读后感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是宋代学者朱熹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通过对池塘水清的原因进行探究,表达了诗人对读书和做学问
的深刻理解。

首句“半亩方塘一鉴开”,描绘了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

这里的“鉴”指镜子,形象地表现了池塘的清澈。

第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则写出了池塘中的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

这句诗从侧面进一步表现了池塘水的清澈,也
暗示了做学问和读书需要有清晰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

第三句“问渠那得清如许”,诗人开始对池塘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进行探究。

这里的“渠”指池塘,诗人用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

最后一句“为有源头活水来”,则是诗人对池塘水清原因的回答。

因为有源头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所以池塘才能够保持清澈。

这句诗寓意深刻,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够保持头脑清
晰,不断进步。

整首诗以池塘水清为比喻,阐述了读书和做学问的道理。

诗人通过生
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告诫人们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够在
学术和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

这首诗让我明白,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思想,
像源头活水一样,让自己的思维保持活跃和清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这首诗也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

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
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

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赏析二
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在山村里读书,兴味正浓。

他悠然自得地抬头一看,眼前是一方半亩大小的池塘。

这本是最平凡不过的景象,在中国南方的村落中,这样的池塘随处可见。

但到了朱熹的笔下,它却独有一种深刻的寓意。

在朱熹眼中,“方塘”最大的特点是清澈,他用了一个比喻,那就是“鉴”,也就是镜子。

在文学的角度上,这个譬喻并不出奇,但在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它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在儒家看来,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面对种种诱惑与干扰,而君子的道德修养就是要不被外境所惑,清晰明了地把握生命的方向,也就是孔子说的“知者不惑”。

这种境界仿佛一面明镜,它能够照见人间的各种事物,而不落一丝一毫的灰尘。

“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便是这层含义。

看着眼前的池塘,朱熹体会到内心世界的清晰明朗,便犹如明镜一般。

镜子虽小,却能照进整个天地。

因此,这区区半亩的方塘,竟也有了湖海般的气象——“天光云影共徘徊”。

尽管它小,却能倒映出长天无垠、云影悠悠。

在这里,美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观赏事物的心灵境界。

写这首诗时,朱熹正处在人生的逆境,他在小山村中读书讲学,不过是为了避祸而已。

尽管如此,他的内心世界却是充实而自信的,在他胸中包含着人间万象,惦念着天下苍生。

正因为这种博大的胸襟,眼前这方小小的池塘,却也吞吐着宇宙万象。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
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

“问渠”就是“问它”。

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

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

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

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

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

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

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

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

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

“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

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创作背景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朱熹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