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联合手术及化疗对H22肝癌小鼠疗效的观察

合集下载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治疗肝癌中的价值与安全性问题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治疗肝癌中的价值与安全性问题

鸦胆子油最显著的药理作用是抗肿瘤[1],一方面它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的治疗肿瘤的药物之一,对多种恶性肿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常用于肝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癌症的治疗[2]。

另一方面它的原药材却是一种有毒物质,易损害肝肾功能,不可过量[3-4]。

但有学者[5] 使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认为,鸦胆子油乳对肝脏并无毒副作用。

当前,关于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抗肿瘤机制的相关研究也较多,有效性已得到普遍认可[6-7],但其不良反应等安全性的相关研究较少[8],尚未形成临床用药规范指南或相关影响因素情况下推荐的个性化用药方案。

1 抗癌机制研究文献鸦胆子油抗癌机制研究一般为细胞、药理和动物实验研究。

细胞实验证明鸦胆子油能够抑制Hep G2细胞;鸦胆子油乳对多药耐药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并能明显抑制 TOPOⅡ的活性。

动物实验也证明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正常光节律和异常光节律下均有一定抑制肿瘤的作用, 药物在暗相期给药治疗效果更佳。

白冰等[9]采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鸦胆子油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鸦胆子油能够使Hep G2细胞和Huh7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周期实验中细胞G0/G1期比例升高,细胞凋亡实验中Hep G2和Huh7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比例均有增加,结论是鸦胆子油能够抑制Hep G2细胞(见图1)。

汤涛等[10]通过MTT 法测定鸦胆子油乳体外对敏感和耐药细胞株的杀伤作用;TOPOⅠ介导的负超螺旋 pBR322 解旋反应和TOPOⅡ介导的 kDNA 去连环反应检测鸦胆子油乳对TOPOⅠ和TOPO Ⅱ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鸦胆子油乳浓度为 0.025 g/L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 K562/ A02、MCF-7/ ADM 和KB/ VCR 等细胞的耐药性。

鸦胆子油乳能抑制 TOPOⅡ酶活力,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加强。

CpG ODN协同小鼠肝癌细胞裂解物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研究

CpG ODN协同小鼠肝癌细胞裂解物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研究

doi:10.3969/j.issn.l000484X.2020.23.006CpG ODN协同小鼠肝癌细胞裂解物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研究①孙鹏②李欢欢王卫芳窦瑶周晓晶(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长春130117)中图分类号R730.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84X(2020)23-28424)4[摘要]目的:研究CpG ODN与小鼠肝癌细胞(H22)裂解物(TCL)联用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初探。

方法:制备H22细胞裂解物和建立BALB/c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

将模型鼠随机分为四组PBS、TCL、CpG ODN和CpG ODN+TCL,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的生存期。

采用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杀伤实验观察各组小鼠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情况。

用ELISA方法检测CpG ODN协助TCL诱导Th1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

结果:与其他组相比CpG ODN+TCL明显抑制了肿瘤生长、延长了荷瘤鼠的生存期(P<0.05)o体内外实验显示,CpG ODN能协同TCL刺激小鼠产生Th1型细胞因子和诱导CTL反应。

结论:以CpG ODN为佐剂的TCL具有抑制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能由于CpG ODN协同TCL诱导小鼠产生的Th1型细胞因子和CTL反应实现的。

[关键词]肿瘤细胞裂解物;免疫刺激性寡聚脱氧核苷酸;肝癌;Thl型免疫反应Effect of CpG ODN on assisting TCL from liver cancer cells to induce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orthotopic-transplantated liver cancer in miceSUN Peng,LI Huan-Huan,WANG Wei-Fang,DOU Yao,ZHOU Xiao-Jing.Clinical Medical College,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130117,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CpG ODN on assisting TCL from H22cells to induce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or-thotopic-transplantated liver cancer in mice an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Methods:We prepared TCL from H22cells and built BALB/c mice with orthotopic-transplantated liver cancer.The model mice were injected divided into PBS group,TCL group,CpG ODN group and CpG ODN+TCL group randomly.The mice were monitored for tumor growth and recoding the survival.CTL killing experiment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killing of liver cancer cells by lymphocytes in each group.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CpG ODN assisting TCL to induce Th1cytokine secretion level.Results:Compared with other groups,CpG ODN+TCL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orthotopic transplantation liver cancer cells and prolong survival in mice(P<0.05).In vivo and vitro experiments,CTL response and Th1-biased cytokine also induced by CpG ODN adjuvanted TCL.Conclusion:TCL with CpG ODN as an adjuvant has the effect of inhibiting orthotopic liver cancer in mice,and this effect may be realized by CpG ODN and TCL-induced Th1cytokine and CTL response in mice.[Key words]TCL;CpG ODN;Liver cancer;Th1immune response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其致死率极高[1]。

中药半枝莲对肝癌H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研究

中药半枝莲对肝癌H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研究

中药半枝莲对肝癌H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半枝莲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半枝莲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的抑瘤率、生命延长率、肝/体比、肺/体比、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用药前后的体重变化等指标的影响。

结果不同剂量半枝莲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半枝莲与顺铂(DDP)合用组与单用DDP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半枝莲能有效地抑制H22肿瘤生长,并能显著加强化疗药DDP的抑瘤效果。

【关键词】半枝莲H22 抑瘤中药半枝莲(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干燥全草。

半枝莲性味辛、苦、寒,归肺、肝、肾经,是中医处方和成药中的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化淤利尿的功效[1]。

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枝莲抗肿瘤、抗病原、抑菌、解热、保肝等活性。

半枝莲作为一种常用的抗肿瘤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多年,对肝癌、肺癌、胃癌、直肠癌、鼻咽癌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剂量半枝莲提取物对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以及生命延长率、肝/体比、肺/体比、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用药前后的体重变化等指标,来探讨半枝莲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以期为半枝莲抗肿瘤新药的开发和研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仪器1.1 药材半枝莲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购自济南市建联中药店,并由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生药系石俊英教授鉴定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干燥全草。

1.2 动物及瘤株昆明种小鼠,雄性,体重(20±2)g,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H22肝癌小鼠购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疾病小鼠模型系列之肝癌篇

疾病小鼠模型系列之肝癌篇

疾病小鼠模型系列之肝癌篇前面疾病模型专题已经为大家介绍了肺癌及胃癌小鼠模型,今天是疾病模型专题第三讲,小编将为大家介绍肝癌相关的小鼠模型。

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

根据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的《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肝癌发生率高居恶性肿瘤第六位,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疾病(Fig.1)。

其中,中国的肝癌病例数占全世界总数的55%,肝癌已经成为我们的国家病。

Fig.1 排名前10的癌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和死亡占比诱导肝癌发生的相关因素特别多,诸如:病毒,化学致癌物,酒精等,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因此,建立与人类肝癌生物学特性相近的动物模型,对于肝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肝癌基本知识!肝癌的分类肝癌主要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肝癌: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原发性肝癌根据不同的组织类型分为:肝细胞肝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其中HCC最为常见,约占70-85%。

●继发性肝癌:又称为转移性肝癌,其他脏器的肿瘤细胞经过血液、淋巴或直接侵入肝脏引发的肿瘤。

肝癌的发展进程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逐渐演变恶化的过程,从最初的肝炎到肝硬化,再到最后的肝癌,是一个多步骤的发展过程[2]。

Fig.2 肝损伤不同阶段(图片来自于网络)由于不同病因会引发不同基因的改变,导致肝癌具有异质性(Fig.3)[3],因此肝癌模型不具有普遍性。

接下来,小编就目前常用的肝癌模型进行综述,供广大研究者进行参考。

Fig.3 常见的肝癌模型病理图(a.DEN诱发的肝癌; b. DEN+CCl4诱发的肝癌;c.Mdr2肝特异性敲除引发的肝癌;d.Tak1肝特异性敲除引发的肝癌; e.Pten肝特异性敲除引发的肝癌;f.原位注射肿瘤细胞引发的肝癌)常见的肝癌动物模型01 01诱发性肝癌模型许多化学致癌剂达到足够的剂量及时间可诱发动物形成肿瘤。

猪苓的现代研究

猪苓的现代研究
3.2.对荷肝癌H22小鼠肝糖原积累、糖异生和分解酶系的作用:肿瘤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节和基因重排是通过关键酶而进行,由于糖异生是机体保持稳态的重要机制。选择糖代谢途径小的几个关键酶的活性及其动态变化作为指标,观察对肿瘤有效的猪苓多糖是如何增加荷癌小鼠肝糖原的积累。以猪苓多糖每天腹腔注射400mg/kg共5天,能使葡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从217±35上升到267±12umolp/克蛋白质/小时,果糖-1,6-二磷酸酶(F1,6-Pase)活性从263±25上升到448±56umolp/克蛋白质/小时,如单次腹腔注射同一剂量,G-6-pase活性1.5小时就明显升高,12小时达高峰,24和48小时仍保持在较高水平,F-1,6-Pase在12和24小时才明显升高,而肝糖原要到24小时后才显著增加。但对糖原分解酶即磷酸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提示猪苓多糖给药后荷癌小鼠肝糖原积累是通过糖原异生酶活性的增高,加速糖异生使机体自稳状态改善而发挥作用。
2.3.对小鼠血液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影响:验小鼠每天腹腔注射猪苓多糖2mg/0.2ml,连续7天。实验前、后取血涂片,用a-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萘酯酶法,标记ANAE阳性T淋巴细胞,并测定百分率。结果表明,猪苓多糖对小鼠血液ANAE阳性T淋巴细胞总数无影响,对颗粒型阳性T淋巴细胞有减少,而对分散颗粒型阳性T淋巴细胞有显著增殖现象。 3.抗肿瘤作用:
2.2.一种非T细胞性促有丝分裂素作用。用正常小鼠脾细胞及胸腺细胞、裸鼠脾细胞及去除吸附性细胞后脾细胞培养,观察对不同浓度猪苓多糖的增殖反应。结果表明裸鼠脾细胞对猪苓多糖的反应与正常小鼠细胞无区别,即T细胞在此反应中不起作用;裸鼠脾细胞在去除吸附性细胞后,余下的细胞绝大多数是B细胞,但仍能对猪苓多糖发生明显的增殖反应,表明猪苓多糖具有B细胞促有丝分裂的作用。裸鼠脾细胞在去除吸附性细胞后对猪苓多糖的反应却明显减弱,说明吸附性细胞在裸鼠脾细胞对猪苓多糖的反应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揭示猪苓多糖可能是一种非T细胞性促有丝分裂素。但不具有血球凝集作用,不同于PHA和ConA等植物来源的促有丝分裂素。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单 一结节肝癌 1 4例 ,多 发 结 节 和 巨 块 型 肝 癌 4 6例 。均 无 严 重
动 静 脉 瘘 、门 静脉 主 干及 主 支 瘤 栓 、肝 功 能严 重 不 良等 。 择 期 行 T C 。 参 照 文 献 ”-] 准 辨 证 为 肝 郁 脾 虚 者 7例 ,气1 3例 ,肝 肾 阴 虚 者 1 4例 ,脾 肾 阳虚 者
性 双 侧 椎 动 脉 变 细 2例 ,一 侧 椎 动 脉 变 细 3例 ,一 侧 椎 动 脉 未
显 影 4例 ,椎 动 脉起 始 端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狭 窄 5例 。 提 示 ,椎 动 脉 器 质 性 病 变 是 导 致 椎 一 基 底 动 脉 缺 血 性 眩 晕 难 愈 的 重 要 病
关 键 词 :肝 癌 ; 中 西 医结 合 疗 法 ;介 入 疗 法 ;辨 证 施 治 中 图分 类 号 :R 3 . 75 7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97 ( 0 8 2— 00— 2 0 8- 8 X 2 0 )0 0 3 0
20 0 1年 1月 ~ 0 2年 6月 ,我 科 对 6 20 0例 中晚 期 肝 癌 患 者 行 肝 动 脉 梗 塞化 疗术 ( A E 同 时 进行 中医 辨 证 治 疗 和 护 理 , TC) 取 得 了 良好 的 临 床效 果 ,现 报 道 如 下 。
液 化 碘 油 ( 0—1 m ) 于 化 疗 药 物 ( 霉 素 5 mg 1 5 1 阿 0 、丝 裂 霉
共 观察 治 疗 6 0例 ,均 经 B超 、C T或 MR 及 A P等 测 定 证 I F 实 为 中 晚期 肝 癌 。其 中男 4 7例 ,女 l 3例 ; 年 龄 3 7 2~ 6岁 ,平 均 ( 34±1. ) 岁 。 原 发 性 肝 癌 5 5. 53 1例 ,继 发 性 肝 癌 9例 ;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的研究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的研究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的研究项亮亮;侯杰;王婕;焦成斌【摘要】目的:探讨用肝癌H22细胞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将肝癌H22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建立异位移植模型;抽取腹水中癌细胞接种于小鼠肝实质内,建立原位移植模型.结果:移植后10d可扪及肿瘤生长,模型成功率94.4%;晚期自发转移率79.4%,腹水产生率35.3%,无自发消退;移植瘤保持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高分泌及γ-氨基酰转氨酶(γ~GT)同工酶阳性的特点;模型平均自然生存期28d.结论:小鼠肝癌原位模型成功率高,易于制作,生物学特征符合模拟人类肝癌在体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可成为今后人类研究肝癌的重要动物模型.【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5(038)006【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肝癌;H22细胞;原位移植模型;小鼠【作者】项亮亮;侯杰;王婕;焦成斌【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号[1]。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为肝癌临床的治疗提供基础依据,而肝癌动物模型一直是肝癌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

目前有关人肿瘤转移模型大多是用裸大鼠、裸小鼠,动物肿瘤则多数是用Wistar或SD大鼠建立的,而用小鼠建立原位肿瘤移植模型国内外报道较少。

小鼠作为一种更经济,易饲养,易获得的实验研究载体,在发挥其普遍应用性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作为一种新型的动物模型是否能更好地模拟人肝癌在体内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的过程,本实验将研究报道如下。

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探讨

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探讨

3 . I建立完善的应对重症手足口 病的救治工作组织是必须条件 只有形成了应对的组织机构, 规范的急救流程,才能明确的完成组 织的使命。该组织以急诊科为单位,建立健全E S MS 系统、院内指挥抢 救组、消毒隔离组、检查督导组 ,并制定严格的组织工作组,确保医 院各部门在患者的接诊,急救、入院消毒防护,疫情报告上的统一指 挥和急救流程的畅通与人员安全。 3 . 2感染防护始终贯穿于救治全过程 医护人员要有较强的防护意识,掌握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做好院
Ca cnom aw ih r a i Tum orTlr ri t Po tlVen Iom bus
z Uo C a . h o H越
( p r etf ea blr S re ,h C nrl opmlf i g nJ n m n 2 0 ̄ C i ) Deat no H p t iay u r t et H si oJa Me,i g e 90 hn m o i gy e a n a 5 a
3讨 论
手足口病为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但由于传染性强、传播快,应 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做好卫生手,一旦确诊 ,嘱家长2 周内 勿送患儿上幼儿园或到公共场所 ,以免造成暴发流行。对未住院治疗 的患儿,应教会家长做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饮食调理;嘱患儿多饮 水,注意口腔卫生,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患儿的衣物应放
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床资料, 临 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手术联合化疗组、单纯手术组和单纯化疗组, 通过对比各 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 探讨手术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手术联合化疗组术后缓解率和术后 1 、3 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有统计 、2 年
学意 义 c P< 0 5。结论 对 能耐 受 手术 者 实施 手术 治疗 , 切除原 发 灶和取 出癌检 ,术后 行肝 动脉 和 ( ) 门静 脉 化疗 栓 塞 术 ,可显著 提 .) 0 或 高治疗效 果 、提 高患者远期 生存 率 。 【 关键 词】 原 发性肝 癌 ;门静脉 癌栓 ;肝 切除 术 ;化 疗栓 塞

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分析

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分析

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分析发表时间:2012-08-22T15:40:23.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冯钟煦刘剑勇(通讯作者)赵荫农张志明张春燕唐凯[导读] DC摄取H22抗原后细胞表面MHC-抗原肽复合物表达增多,并引发共刺激分子表达改变是DC致敏的可能机制。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广西南宁 530021)【摘要】目的研究H22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前后表面抗原CD11c、CD80、CD86、CD40、MHCⅡ的变化,探讨H22全细胞抗原致敏DC的机制。

方法以粘附贴壁法由小鼠骨髓细胞获得单核细胞,加入GM-CSF和IL-4诱导单核细胞5天成未成熟DC,用冻融法制备的H22细胞全细胞抗原继续培养2天以致敏。

测定未致敏DC和致敏后DC的纯度(即CD11c的阳性细胞率),以及其中CD80、CD86、CD40、MHCⅡ表达率。

结果致敏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和MHCⅡ的表达率分别为(57.55±7.32) %、(54.49±14.20) %、(46.79±8.25) %和(53.94±13.94) %],未致敏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和MHCⅡ的表达率分别为(20.01±5.22) %、(24.56±9.08) %、(18.06±5.13) %和(30.24±8.39) %]。

DC致敏后其表面抗原CD80、CD86、CD40、MHCⅡ表达率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贴壁法可培养出较高纯度的DC。

反复冻融法制备的H22细胞全抗原可成功致敏DC,且致敏后DC表面抗原C D80、CD86、CD40、MHCⅡ的表达率均明显升高。

DC摄取H22抗原后细胞表面MHC-抗原肽复合物表达增多,并引发共刺激分子表达改变是DC致敏的可能机制。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肝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肝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评分评估 , 以治疗 后较治疗前 增加 >1 0分者 为改善 , 减少 >1 0 分者为下降 , 变化 ≤1 O分者为稳定 。治疗组 改善 1 , 3例 稳定 l 4 例, 下降 4例 , 改善率为 8 .9 ; 7 0 % 对照组改善 8例 , 稳定 7例, 下 降l , 6例 改善率为 4 . 8 8 3 %。治疗 组 改善 率高 于对 照组 ( P<
30 ̄ L 3 1—10 0cL >10 1 / , 0 1 、0 0 0 e'、 0 0 gL 划分 为阴性 、 阳性 、  ̄ 低
将我 院 20 0 5年 2月 至 20 09年 6月收治 的 6 2例无手 术指 征 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 均经 B超 、 r A P确诊 ) 随机分为 2 C 及 F , 组, 肝动脉介入 化学药物栓塞组 3 例 ( 照组 ) 肝动脉介 入治 1 对 , 疗联合 中药辨证 治疗 组 3 l例 ( 治疗组 ) 。两组患 者 的性 别 、 年 龄、 临床诊断 、 F A P和 K S评分 等临床 资料经统 计学 分析 无显 P 著差异 ( P>00 ) 具有 可比性 。 .5 ,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肝 动脉介入治疗 中晚期 肝 癌 的 临床 观察
袁 昌劲 唐 求 孔庆 志。徐 立群 陈锐 深 , , , ,
( .武汉市 中心 医院中西 医结合肿瘤科 , 1 湖北 武汉 40 1 ; 30 0 2 .广州市肿瘤 医院肿瘤科 , 东 广州 50 0 广 140: 3 .广州 中医药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 , 广东 广州 5 0 0 ) 14 5 关键词 : 原发性肝癌 ; 中西 医结合疗法; 介入治疗 ; 辨证施治
湖北 中医学院学报
中 图 分 类 号 : 75 7 R 3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0 89 7 2 1 ) 50 5 -2 10 -8 X(0 0 0 - 00 0

临床诊疗规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完整版)

临床诊疗规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完整版)

临床诊疗规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完整版)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

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HCC。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肝癌诊疗行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于2017年6月主持制定和颁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该规范的颁布反映了当时我国肝癌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研究的状况,对规范肝癌诊疗的临床行为、改善肝癌病人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及优化医疗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7年至今,在肝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面国内外新出现了许多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尤其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研究成果。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全国肝癌领域的多学科专家,结合目前肝癌临床研究的实际,修订并更新形成《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以下简称规范)。

本规范参照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进行分级(附录1)。

2 筛查和诊断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

大鼠肝癌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研究

大鼠肝癌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研究

大鼠肝癌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研究肝癌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日益增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其中,大鼠肝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实验动物模型,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研究中。

本文将从大鼠肝癌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研究入手,一探肝癌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大鼠肝癌的细胞学研究大鼠肝癌的细胞学研究主要是通过细胞培养和移植瘤的方式进行。

通过对肝癌细胞进行相关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肝癌形成和癌细胞的生理学特点。

此外,肝癌细胞的研究也可以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有力的基础。

目前,大鼠肝癌的细胞培养研究主要以HCC-T,HCC-LM3,HCC-X和SMMC-7721等四种细胞系为主。

其中,HCC-T和HCC-LM3是两种来自人肝癌的肝癌细胞系,具有较为明显的恶性肿瘤特征,是当前肝癌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模型。

此外,HCC-X和SMMC-7721也被广泛用于大鼠肝癌的研究中,其生长速度较快,同样具有较高的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

对肝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可以获得大量肝癌细胞用于进一步实验研究。

此外,通过体外培养还可以筛选出针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化合物和药物,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大鼠肝癌的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研究大鼠肝癌的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研究主要是探究肝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

肝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变异等。

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探究肝癌发生的机制对于肝癌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鼠肝癌的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研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肝癌细胞内的分子机制,二是肿瘤微环境的分子机制。

肝癌细胞内的分子机制主要涉及到信号通路,如ALK、VEGFR、JAK/STAT等信号通路,以及肿瘤抑制基因、增殖因子等分子机制。

而肿瘤微环境的分子机制主要涉及到肝细胞、肿瘤细胞、免疫细胞等各类细胞在交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信号转导。

肝癌分子机制的研究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hge a oei teo sraingo p ’ 0 5. h iee cs fie dkd e n t ndmaebt entet ogo p a o ihrh t s bevt ru < . )T edf rn e o r n i yf c o a g e e u s dn tn h nh o 0 l a v n u i w h w r h s t t a s nf ac > . )C n ls n h o ie e teay ei n ae nt x l l i so o d tt u f c t ii li ic e a sc g i n O0 。 o cui sT ecmbndc mohrp g 5 o h r me sd eo apa n h ws o iu b o h i t g a — mo r et n e
f r d a c dp may l e a c r T eo t l h mo e a yr g me h u d b h s n a c r i g t a in s a t a o d t n o v n e r a i r v r n e . h p i e t rp e i n s o l ec o e c o d n p t t’ cu l n i o . i c ma c h o e c i
5 % , . mo t s 9 mo t sa d 3 % i e o s r ain g o p wh l 0 5 21 n h , n h n 3 n t b e v t r u , i 1 %, 0 , . mo t s 1 n sa d 3 % i ec nr l r u ; h h o e 5 % 27 n , 0 mo t n 8 h h nt o t o p te h o g

中药半枝莲对肝癌H_(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研究

中药半枝莲对肝癌H_(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研究

中药半枝莲对肝癌H_(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研究
李洁;孙静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09(20)5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半枝莲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半枝莲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的抑瘤率、生命延长率、肝/体比、肺/体比、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用药前后的体重变化等指标的影响。

结果不同剂量半枝莲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半枝莲与顺铂(DDP)合用组与单用DD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半枝莲能有效地抑制H22肿瘤生长,并能显著加强化疗药DDP的抑瘤效果。

【总页数】2页(P1233-1234)
【关键词】半枝莲;H22;抑瘤
【作者】李洁;孙静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配伍对H22肝癌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李晓晶;王爱洁
2.α-鹅膏毒肽(α-AMA)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和H_(22)荷瘤小鼠的
抑瘤作用研究 [J], 徐璐;包海鹰
3.胃瘤安对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J], 王海丹;朱萱萱;刘沈林;舒鹏
4.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配伍对H_(22)肝癌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李晓晶;王爱洁
5.青蒿醇提物对H_(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研究 [J], 裴晶;何家靖;朱宇同;杨家庆;李伟;李国桥;宋健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学毕业论文中医学毕业论文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

”中医药能生生不息数千年,至今还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临床有效。

中医药能受到广大患者欢迎,也是因为其临床有效。

中医学毕业论文1 “固本泄浊饮”治疗慢性肾衰竭 30 例临床研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 2010 年 1 月~2011 年 6 月在我院肾内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共 60 例,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0 例:男 14 例,女 16 例;年龄 28~65 岁,平均年龄(47.8±16.68)岁;病程 5~26 年,平均病程(7.27±6.32年);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8 例,糖尿病肾病 7 例,紫癜性肾炎 3 例,狼疮性肾炎 2 例;对照组 30 例:男 15例,女 15 例;年龄 30~68 岁,平均年龄(54.83±17.31)岁;病程 6~25 年,平均病程(11.68±10.37)年;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5 例,糖尿病肾病 10 例,高血压肾损害 3 例,狼疮性肾炎 2 例。

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参考文献[1-2]拟定。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慢性肾功能衰竭符合脾肾两虚、湿浊型中医辨证标准。

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

即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高热量饮食,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贫血( 贫血者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次 3000~4000U,每周 2 次,并配合服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同时,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预防感染等。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本泄浊饮口服。

中药仙鹤复方复配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抑瘤作用

中药仙鹤复方复配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抑瘤作用
t n l i e e Me i i e c mp u d f r l , o r n p a t d H2 n mie a d t ic s n lwe x ct d e — i a n s d cn o o n omu a o Ch n t s l n e 2 i c , n o d s u s o o rt i i a n a o yn
【 关键词 】 中药配伍 ;肿瘤移植 ;小 鼠
Ani t m o ci i fd a - o v n x r c sf o X.n e a t a i o a i e e me ii e c mp u d f r l , t- u r a tv t o u l s l e t t a t r m m h . r d t n l y e i Ch n s d c n o o n o ml a l
hn e fcc s gsc rp r ini e p u co clg. M e o s H2 -rnpatdmc ( sm suu acde ayui uhpe aao nt r et n o y i n t ha i o t d 2 t sl e i h a n e Mu ucls
T etm r u pes nrts nhg — oeadl — oeX rusw r 72 ( < .1 n 42 ( < .1, — h o p rsi e i ds w d s H g p e 4 .% P OO )ad6 .% P OO ) r u s oa i 【 h n o o e e
Ku mig n n )we a d mie no fu ru s o t lgo p, s lt ru ,hs — o eXH ru n o d s e r rn o zd it o rgo p :c nr ru Ci ai go p ih d s o p n go p a d lw- o eXH

半枝莲多糖抗肝癌作用的研究

半枝莲多糖抗肝癌作用的研究

2016.10论著·论述53半枝莲多糖抗肝癌作用的研究王 莹通辽市职业学院药学系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摘 要】目的:探讨半枝莲多糖抗肝癌作用,观察其对H22荷瘤小鼠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对肝癌细胞Hep G2增殖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肝癌H22荷瘤小鼠,24h 后随机分组,连续给药8天,剥离肿瘤,计算抑瘤率,并检测半枝莲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增殖的影响。

结果:半枝莲多糖与环磷酰胺联用对H22荷瘤小鼠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其对肝癌细胞Hep G2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

结论:初步表明半枝莲多糖具有抗肝癌的作用。

【关键词】半枝莲多糖;抑瘤率;增效减毒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属于唇形科植物干燥全草,性寒。

近年来半枝莲的研究多集中在抗肿瘤方面,临床上常用于肝癌、肺癌、胃癌等多种癌症防治,但具体的抗癌机制尚不明确[1]。

本研究观察了半枝莲多糖对H22荷瘤小鼠增效减毒作用和对肝癌细胞Hep G2抑瘤率的影响,以探讨半枝莲多糖抗肝癌作用初步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1.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购自内蒙古民族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肝癌细胞株H22、肝癌细胞Hep G2由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细胞库提供。

1.2 仪器与试剂半枝莲饮片由北京同仁堂药店提供;胎牛血清(FBS)、RPMI 1640培养基(美国GIBCO 公司),细胞培养板(美国Costar 公司),血球基数仪(上海精密仪器厂)。

2 实验方法与结果2.1 半枝莲多糖对肿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取正常小鼠30只,皮下接种H22肿瘤细胞,48h 后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高、中、低剂量组给不同剂量的半枝莲多糖(分别为85.84 mg.kg -1、28.32 mg.kg -1、10.54 mg.kg -1)和环磷酰胺(15 mg.kg -1),阳性对照组给环磷酰胺(15 mg.kg -1),阴性对照组给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给药第7天,称重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剥离肿瘤计算抑瘤率。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肝癌细胞株H22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肝癌细胞株H22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肝癌细胞株H22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薛瑞;曹军华;李瑞生;李灿【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hibition effect and mechanism on H22 of Shenqifuzheng injection. Methods MTT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proliferation of H22 cell in vitro;then anticancer experiment in vivo was done by H22 mice model,inhibitory rate was calculated;the serum content of IFN-γwas measured by ELISA assay;the content of TNF-α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Shenqifuzheng injection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H22 cells in a concentration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promoted the expression of IFN-γ and TNF-α in the serum of tumor-bearing mice. Conclusion Shenqifuzheng injection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H22 in vitro and in vivo,the an-ti-tumor effect related with the immune function of tumor-bearing mice improved.%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体内外对肝癌H2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和解法中医辨证防治肝癌化疗栓塞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和解法中医辨证防治肝癌化疗栓塞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和解法中医辨证防治肝癌化疗栓塞综合征的疗效观察陈永强;陈钊锦;杨昌卫;朱政;彭寿洲;劳明珠【期刊名称】《智慧健康》【年(卷),期】2022(8)13【摘要】目的探讨和解法中医辨证防治肝癌化疗栓塞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选取茂名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0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对症联合和解法中医辨证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KPS评分,化疗栓塞综合征症状积分及肝功能情况。

结果术后7d、14d,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对比(P<0.05)。

观察组术后3d中医症状积分与术前对比(P<0.05);术后7d、14d分别与术后3d对比(P<0.05);术后7d与1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术后3d、7d、14d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分别与术后3d、7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7d,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d,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患者的黄疸、发热、便干、脘腹胀满及纳呆食少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4d,两组患者的黄疸、发热及纳呆食少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7d,两组患者的TB、ALB、GGT、ALT、AST肝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和解法中医辨证防治肝癌化疗栓塞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肝功能水平,意义重大。

【总页数】4页(P132-135)【作者】陈永强;陈钊锦;杨昌卫;朱政;彭寿洲;劳明珠【作者单位】茂名市中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和解法防治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综合征的疗效研究2.苦参素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及栓塞化疗术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3.柴芍六君子汤加味防治肝郁脾虚型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临床观察4.中医辨证配合小剂量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论治联合手术及化疗对H22肝癌小鼠疗效的观察王艳明1,2方肇勤1张园园1潘志强1卢文丽11.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2.河北省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河北廊坊065000)【摘要】目的:探索建立同病异证H22肝癌小鼠中药个体化辨证论治联合手术及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及初步评价其疗效。

方法:采用H22肝癌细胞腋下实体瘤小鼠及小鼠标准化、计量化辨证方法,观察中药个体化辨证论治联合手术及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对小鼠带瘤生存时间、抑瘤率和证候等的综合疗效。

结果:建立了中药个体化辨证论治联合手术及化疗方法,该方法在抑瘤率、术后早期生存率,以及改善小鼠免疫紊乱与衰退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结论:在实验室可以模拟临床,建立起肿瘤小鼠个体化辨证论治联合手术及化疗方法,为综合治疗方案的探索、优化和提高提供了方法学。

【关键词】肝癌;小鼠;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方法学【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61X (2012)04-0087-05[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9502-018)[作者简介]王艳明,女,在读硕士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学证和辨证论治的研究。

[通讯作者]方肇勤,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 :zqfang@sh163.net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当前,原发性肝癌治疗的首选是手术,当不具备手术指征时,常采用肝癌局部介入化疗和物理疗法,放疗也有采用。

在我国,大多肝癌患者会主动寻求中医药治疗,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肝癌治疗的主要模式。

中医药防治肝癌主要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针对肝癌邪毒、痰瘀、脾虚等主要病机,以及不同患者的特殊证候,予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痰软坚、健脾益气等综合治疗及个体化的辨证论治[1-3]。

项目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肝癌小鼠与人类近似,存在着证候的自然发生、兼夹和演变,是肝癌辨证论治研究的理想模式生物[4],并逐步建立起大鼠和小鼠标准化诊法和辨证方法[5-9],尝试开展了以中药复方为主的辨证论治[10-11],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并在以往的试验中利用基因芯片的检测发现同病异证的肝癌小鼠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存在一些重要激素的表达特征,具有各自的物质基础[12]。

为了模拟临床实际,建立肝癌小鼠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探索和优化中西医结合肝癌防治方法、揭示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的作用机制,我们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手术及介入化疗对H22肝癌小鼠的治疗及疗效评价,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昆明小鼠140只,体质量(25ʃ1)g ,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动物生产许可证号为SCXK (沪)2008-0003,动物使用许可证号为SYXK (沪)2009-0069。

1.2药物1.2.1中药方剂(1)基本方: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 ,香附10g ,八月札10g ,郁金10g ,延胡索10g ,当归10g ,川芎10g ,桃仁10g ,法半夏10g ,陈皮10g ,神曲10g 。

(2)气虚方: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 ,香附10g ,八月札10g ,郁金10g ,延胡索10g ,当归10g ,川芎10g ,桃仁10g ,法半夏10g ,陈皮10g ,神曲10g ,生晒参10g ,黄芪15g ,白术10g ,阿胶10g 。

(3)阳气虚方: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 ,香附10g ,八月札10g ,郁金10g ,延胡索10g ,当归10g ,川芎10g ,桃仁10g ,法半夏10g ,陈皮10g ,神曲10g ,生晒参10g ,黄芪15g ,白术10g ,阿胶10g ,淫羊藿10g ,山茱萸10g ,杜仲10g 。

(4)气阴阳虚方: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 ,香附10g ,八月札10g ,郁金10g ,延胡索10g ,当归10g ,川芎10g ,桃仁10g ,法半夏10g ,陈皮10g ,神曲10g ,生晒参10g ,黄芪15g ,白术10g ,淫羊藿10g ,山茱萸10g ,杜仲10g ,阿胶10g ,熟地黄20g ,炙鳖甲10g ,炙龟甲10g 。

中药制备:以上4方均按标准的中药水煎醇沉方法,浸膏分别浓缩至1g /ml 。

1.2.2局部介入用化疗液每0.2ml 含5-Fu0.125mg 、丝裂霉素0.0025mg 、顺铂0.005mg 。

1.3造模、分组及治疗随机取30只小鼠作正常对照组;其余110只小鼠的右腋下皮下接种H22肿瘤腹水癌细胞(4ˑ107个/ml )0.2ml 。

出瘤后开展第一次诊法与辨证(计为1d ),将“邪盛衰度”,作为分组的主要依据。

手术治疗:取邪盛衰度与手术组近似小鼠30只,作对照组;其余80只肝癌小鼠,给予20%的乌拉坦0.1ml /10g ,腹腔注射麻醉,碘伏消毒皮肤,备皮,于四诊后第2天手术摘除肿瘤,术后缝合。

术后第4天尚存活70只小鼠,开展第二次诊法与辨证(计为6d )。

依据术后气、血、阴、阳证候程度分层分组,将手术后肝癌小鼠分为手术化疗组(术化组),手术化疗加中药组(中西组),每组30只,以保证各组的气、阴、阳、血盛衰程度近似。

其余10只见有严重虚证小鼠淘汰。

治疗:①正常组:纯水灌胃,0.5ml /d ;②对照组:纯水灌胃,0.5ml /d ,肿瘤局部注射0.2ml0.9%NaCl 溶液;③术化组:纯水灌胃,0.5ml /d ,肿瘤局部注射0.2ml 化疗液;④中西组:中药辩证论治方灌胃,0.5ml /d ,肿瘤局部注射0.2ml 化疗液。

以上化疗每4d 注射1次。

中药辨证论治方法:期间分别于第6天、11天四诊和辨证,根据各小鼠气血阴阳盛衰程度调整中药处方。

鉴于术后小鼠气虚、阴虚严重,第6天起有22只小鼠采用了气阴阳虚方、7只小鼠采用了气虚方、仅1只小鼠采用基本方;随着后续证候有所改善,第11天起仅10只小鼠采用气阴阳虚方、10只小鼠采用气虚方、6只小鼠采用基本方,另4只小鼠体质过弱及死亡未给中药治疗。

1.4四诊计量化检测方法与计量辨证方法采用课题组已建立的小鼠标准化四诊检测方法和计量辨证方法,具体方法参见有关文献[5-9]。

估算瘤体积(cm 3)=abb /2(a 代表体表测量肿瘤的长径,b 代表体表测量肿瘤的短径,单位cm )。

邪盛衰度=某肝癌小鼠瘤体积/所有肝癌小鼠瘤体积均数。

气盛衰度=某小鼠抓力/正常组小鼠抓力均数ˑ0.5+某小鼠水平跨格数/正常组小鼠水平跨格数均数ˑ0.3+某小鼠垂直站立次数/正常组小鼠垂直站立次数均数ˑ0.2。

阳盛衰度=某小鼠腋温/正常组小鼠腋温均数。

阴盛衰度=某小鼠去瘤体重/正常组小鼠体重均数。

血盛衰度=某小鼠爪r /正常组小鼠爪r 均数ˑ0.7+某小鼠尾r /正常组小鼠尾r 均数ˑ0.3。

辨证标准与辨证论治:①气虚辨证标准:与正常组比较,<0.75为气虚;予气虚方治疗。

②阳虚辨证标准:与正常组比较,<0.98为阳虚;予阳气虚方治疗。

③阴虚辨证标准:与正常组比较,<0.85为阴虚;予气阴阳虚方治疗。

④无气、阴、阳虚者,予基本方治疗。

不设针对血虚处方。

1.5疗效观察与评价至所有肝癌小鼠死亡达50%时,结束实验。

分析带瘤生存时间和存活数;称取各组小鼠肿瘤、脾脏、胸腺重量,计算抑瘤率;分析各组治疗前后邪、气、阳、阴、血等盛衰度演变及疗效。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处理,实验数据为计量资料用x ʃs 表示,肿瘤、胸腺、脾脏,治疗后与治疗前证候比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各组小鼠每天存活率比较采用行ˑ列表的χ2检验,多个样本率比较。

2结果2.1存活率及抑瘤情况2.1.1存活率实验结束之际,小鼠存活数以术化组较多,尚存活16只;其次为对照组,存活13只,中西组存活11只。

其中术化组和中西组在第8天 12天存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至第13、14天两个治疗组出现集中死亡。

见图1、图2。

注:与对照组比较,术化组和中西组▲P <0.05。

图1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图2各组小鼠的存活数2.1.2瘤重肝癌小鼠术后肿瘤均出现复发。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术化组和中西组瘤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瘤作用明显。

见图3、图4。

注:与对照组比较,术化组和中西组▲P <0.05。

图3各组小鼠瘤重图4各治疗组抑瘤率2.2不同组别肝癌小鼠的证候演变2.2.1邪盛衰度肝癌小鼠肿瘤切除,邪盛衰度下降为0;至第6天肿瘤术后出现复发,但术化组和中西组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减轻邪毒程度的作用,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随着术后复发肿瘤迅速增殖,治疗组邪盛衰度逐渐增加,而对照组肿瘤体积大者先后死亡,遂使邪盛衰度3个组接近,仅中西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

治疗结束之际,各组因样本减少,邪盛衰度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

同样,治疗前后比较,中西组邪盛衰度增幅最小,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

见图5、图6。

注:与对照组比较,术化组和中西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化组△P <0.05。

图5各组小鼠肿瘤邪盛衰度演变图6各组小鼠邪盛衰度治疗前后比较2.2.2气盛衰度对照组小鼠肿瘤发生后,自发形成气虚,其中6d 、11d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伴随着邪毒壅盛和气虚小鼠陆续死亡,致存活小鼠气盛衰度得到改善;治疗组手术耗伤气血,以后叠加肿瘤复发因实致虚,遂使6d 、11d 、14d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

这也使得虽然对证加强了益气治疗,仍未能阻止气虚的发展。

见图7、图8。

注: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P <0.05;与正常组比较,术化组和中西组△P <0.05。

图7各组小鼠气盛衰度演变图8各组小鼠气盛衰度治疗前后比较2.2.3阳盛衰度本实验肝癌小鼠未见阳盛衰度明显的变化,治疗前后变化亦不明显。

见图9、图10。

2.2.4阴盛衰度肿瘤手术伤及气血阴阳,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表现为阴虚并延续,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至实验结束仍未恢复,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

对照组小鼠伴随着邪毒壅盛和阴虚小鼠陆续死亡,致使存活小鼠阴盛衰度维持在接近正常对照的水平。

因此,治疗前后与正常组比较,两个治疗组未能纠正阴虚的发展,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

见图11、图12。

2.2.5血盛衰度肿瘤手术伤及气血阴阳,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表现为血虚并延续,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至实验结束尚未恢复,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