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教育资料】《为人民服务》重点问题解析学习精品

《为人民服务》重点问题解析1、介绍张思德:张思德同志是中共中央警卫团的战士,四川仪陇人。
16岁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长征途中受过伤,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他虽然只活了28岁,但他短暂的一生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9月8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
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著名的讲演,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2、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全文是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分五层表达出来的。
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根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就要完全、彻底。
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别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益。
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第二层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就比泰山还重,虽死犹生。
这里毛泽东通过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第三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在我们的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不管是同志、朋友,还是反对过自己的人,谁的意见都听得进去。
只要你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毛泽东同志用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简政”的例子,说明要采纳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建议和批评。
第四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为人民服务。
既然目标一致,就没有理由不搞好团结。
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因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语文版)《为人民服务》重难点分析_初中语文教案_模板

(语文版)《为人民服务》重难点分析_初中语文教案_模板点击浏览该文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介绍写作背景。
1962年春3月,著名作家峻青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胶东半岛上一个小小的山村。
可爱的家乡山水,老革命根据地的光荣历史,牵动着作家的思绪。
作者以美丽的山水为背景,用动人的景色作衬托,写成一组“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散文作品。
《海滨仲夏夜》就是其中—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本文写的是海滨城市——威海的夏夜景色。
二、初读课文,要求:(一)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二)通过查检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1.读后出示小黑板或投影幻灯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 闪烁(shuò):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2)绯(fēi)红:鲜红。
绯,红色。
3)肃穆(mǜ):严肃而恭敬。
4)广漠(mò):广大空旷。
5)苍穹(qióng):天空。
6)休憩(qì):休息。
7)徘(pái)徊(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8)皎(jiǎo)洁:(月亮)明亮洁白。
9)酣(hān)畅:畅快(多指饮酒或睡眠)。
2.提问:仲夏是什么时候?课文都描写了海滨仲夏哪些景物?提示:对此问的回答,不必强求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做答。
三、再读课文,要求:速读课文后,填空。
提示:此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户,指导学生在书中圈画出关键词语,注意随着时间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
练习及答案:1.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内海滨仲夏的景色。
2.第二组画面(4—7段):描绘了海滨幽美的夜色和在海滨沙滩上休憩、谈笑的人们。
3.第三组画面(8—12段):进一步描绘从月色上来至夜深这段时间里月光下海滨沙滩的美景和海滨沙滩上休憩谈笑的人们。
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作者观察点的不断移动,所见的景物也在不断的变化。
作者按照时空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幽美的画面。
景物是美好的,在美妙的景物中人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他们自在舒畅,这种情感是全文的线索。
六年级语文下《为人民服务》笔记

《为人民服务》学习笔记
一、文章主旨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重点内容解析
1.死的意义:文章开头提出了“死的意义”,强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
于鸿毛”。
死的方式和意义是不同的,但都应以人民利益为重。
2.不怕牺牲:文章中提到了“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勇于献身
的精神。
3.正确对待批评:文章强调了正确对待批评的重要性,批评可以帮助我们改正错
误,提高自己。
4.克服困难:文章指出,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应该正视困难,克服困难,
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5.团结互助:文章强调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为人民
服务。
三、表达方式与技巧
1.对比手法:文章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如“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的对比,突出
了死的不同意义。
2.排比手法:文章中使用了排比手法,如“为人民利益……”,使表达更有力量。
3.引用和举例:文章中引用了历史人物的事迹和名言,如“张思德同志”的事例,
增强了说服力。
四、个人感悟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深刻理解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同时,我们也应该勇于面对困难和批评,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价值。
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知识点及课后答案.doc

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知识点及课后答案知识点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所做的演讲,是一篇议论文。
2.文章从三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解释词语泰山: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情微不足道。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本文指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课后答案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2.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
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
语言通俗、自然、朴实。
3.重点句理解: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答:上面这段话共有四句话。
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的批评,第四句是讲我们对人民有好处的办法,我们都照办。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答: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
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
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复习重点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复习重
点_六年级语文知识点_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复习重点
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所做的演讲,是一篇议论文。
2.文章从三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解释词语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情微不足道。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本文指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希望提供的为人民服务复习重点,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关推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会议知识点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重点知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课文知识点一、理解词语泰山:山名,在山东省。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为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二、本文结构提出论点(1段)——证明论点(2—4段)——提出号召(5段)文章开头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三、作家作品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村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等。
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四、理解句子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结合学生所知道的事例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复习重点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复习重
点_六年级语文知识点_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复习重点
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所做的演讲,是一篇议论文。
2.文章从三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解释词语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情微不足道。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本文指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希望提供的为人民服务复习重点,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关推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会议知识点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重点知识。
《为人民服务》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为人民服务》重点难点疑点解析《为人民服务》重点难点疑点解析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学习张思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全文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分作五层来说。
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这个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做到“完全”、“彻底”,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第二层讲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文章直接引用司马迁的话说明人死的意义有所不同,用“鸿毛”和“泰山”生动地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指出张思德同志短暂的一生,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既讲了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又揭示出了革命的人生观。
第三层讲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首先指出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接着用我党采纳李鼎铭先生“精兵简政”的建议,这是我党采纳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的具体事例,说明要采纳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建议和批评。
鸿毛──鸿雁的毛。
比喻事物轻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卖力──尽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4、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告诉我们看问题应该全面,如果工作中遇到挫折,斗争中遭到失败时,要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不要悲观失望,不要灰心丧气,要坚信我们是为着人民服务的,只要面对困难,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句中三个“要”是排比句,语气坚定给人以无限鼓舞。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这句话意思是: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很有价值,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毫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知识点整理汇总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知识点整理汇总1、背诵全文。
2、《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一般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本文的作者是毛泽东,是为纪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
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理解句子:(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
“完全”的意思:除了为人民服务,没有别的目的;“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队伍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百分之百地为人民服务。
(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
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
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4、P57第3题:共几句?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共4句话。
第一句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再抓住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为人民服务重难点点拨

《为人民服务》重难点点拨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鸿毛(hóng) 李鼎铭(dǐng míng) 送葬(zàng) 追悼会(dào)
二、掌握下面多音多义字
重(zhòng)重量削(xiāo)削皮难(nán)困难
(chóng)重复(xuē)剥削(nàn)遇难
尽(jǐn)尽快兴(xīng)兴旺
(jìn)尽力(xìng)高兴
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泰山:山名,在山东泰安市。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后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鸿雁的毛。
常用来比喻事物轻微或不足道。
精兵简政: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一项重大政策。
内容是缩小党政军等机构,精简人员,特别是尽量减少机关的行政人员和部队非战斗人员,以减轻人民负担,使部队、机关变得更精干,更灵活,更有战斗力。
现多指缩小机构,减少工作人员。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
本课指革命队伍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和各个方面。
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
得其所:得到适当的归宿或好的安排。
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哀思:悲哀思念。
本课指对死者的悲哀的思念之情。
送葬:把死者的遗体送到埋葬的地方或火化(火葬)的地方。
寄托:寄附,托放。
本课指把我们的哀思寄附、托放在对死者的追悼活动上。
兴旺:兴盛,旺盛。
本课是指扩大、强盛的意思。
〖2021年整理〗《为人民服务》课文详细解析

《为人民服务》课文详细解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①这个语段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②“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这句话怎样理解?【段析】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品味】“八路军、新四军”前面用“共产党所领导的”来修饰,非常恰当、准确,严密地指出其所属关系。
“完全”“彻底”这两个词从范围上、程度上指出我们队伍的性质。
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地点明要论说的主要内容。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③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品味】从司马迁的名句谈起,紧扣主题,语言精练,并且将其意义引申比较,进而指出张思德的死就是“重于泰山”。
“或”指“有的人”。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就比鸿毛还轻。
”对比论证,更有说服力。
【段析】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④为什么会在这里提到“精兵简政”?【段析】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为人民服务》教案与反思

《为人民服务》教案与反思《为人民服务》教案一、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2、理解“彻底。
鸿毛、兴旺、寄托、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3、理解文中含义深的语句,如:①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能力训练点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1、简介张思德。
(可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先说一说对张思德的了解,教师适当作一下补充。
)怀念张思德巴山蜀水多英雄,思德本是苦寒衣。
革命事业无贵贱,伐薪烧炭一心红。
虽言安邦赖股肱,平凡岗位亦建功。
石峡峪里埋忠骨,领袖名篇传域中。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
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
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思考:本文以什么命题?(中心)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2、检查初读情况。
(可指名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勾画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学生大都会勾画出‘完全”和“彻底”两个词语。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考点汇总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考点汇总一、中心本文(体裁)是一篇演讲稿(议论文),通过悼念张思德,提出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①如何对待“死”,②如何对待批评,③如何对待困难,④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二、生字彻chè彻底贯彻迁qiān搬迁迁移泰tài泰山康泰迫pò急迫迫害批pī批评批改标biāo目标标本牺xī牺牲牺人炊chuī炊烟炊具葬zàng 葬礼火葬三、多音字:迫:[pò] 逼迫压迫[pǎi] 迫击炮难:[nán]困难[nàn]灾难、遇难削:[xuē]剥削[xiāo] 削皮剥:[bāo] 剥花生剥皮 [bō] 剥夺剥削尽:[jìn]用尽尽力[jǐn] 尽管好:[hǎo] 好人好坏[hào] 爱好四、理解词语【泰山】山名,在山东省。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为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五、拓展含两个数字的成语:五湖四海七上八下四分五裂三言两语九牛一毛含“死”的词语:死得其所救死扶伤出生入死至死不渝万死不辞六、理解句子(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完全”和“彻底”两个词不仅体现了用语的严谨,也是作为领袖向全党全军树立的高标,更是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
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为人民服务》重点难点疑点解析-文档资料

《为人民服务》重点难点疑点解析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学习张思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全文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分作五层来说。
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这个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做到“完全”、“彻底”,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第二层讲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文章直接引用司马迁的话说明人死的意义有所不同,用“鸿毛”和“泰山”生动地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指出张思德同志短暂的一生,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既讲了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又揭示出了革命的人生观。
第三层讲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首先指出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接着用我党采纳李鼎铭先生“精兵简政”的建议,这是我党采纳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的具体事例,说明要采纳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建议和批评。
第四层指出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解放全人类。
毛泽东针对当时的情况告诫全党“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同时进一步指出:不怕牺牲,应当是在人民的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视死如归;但不能莽撞、蛮干,要尽量地减少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要求全党做到:“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第五层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开追悼会的意义,不仅是寄托哀思,更重要的是团结人民。
2、学习《为人民服务》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的关系。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论点鲜明,中心突出,层次清晰,说理透彻,文章围绕中心,依次讲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等多方面的问题,思路十分清楚。
《为人民服务》知识点总结

《为人民服务》知识点总结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为人民服务一直是党的一贯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这一宗旨,下面我们将对《为人民服务》这一重要主题进行深入的知识点总结。
一、为人民的理论基础1. 党的宗旨与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的使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 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利益至上,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
3. 为人民的根本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党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要求,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二、为人民的实践探索1. 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一系列的革命胜利。
2. 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将人民利益摆在首位,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3. 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三、为人民的现实意义1. 促进国家繁荣:为人民服务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 促进社会和谐:为人民服务可以增进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减少社会矛盾和分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促进民族团结:为人民服务是民族团结的基础,促进各民族的交流和合作,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四、为人民的使命担当1. 党员干部的使命:党员干部是党的重要战斗队伍,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共产主义理想,恪尽职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忠诚勤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人民服务》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学习张思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全文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分作五层来说。
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这个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做到“完全”、“彻底”,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第二层讲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文章直接引用司马迁的话说明人死的意义有所不同,用“鸿毛”和“泰山”生动地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指出张思德同志短暂的一生,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既讲了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又揭示出了革命的人生观。
第三层讲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首先指出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接着用我党采纳李鼎铭先生“精兵简政”的建议,这是我党采纳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的具体事例,说明要采纳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建议和批评。
第四层指出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解放全人类。
毛泽东针对当时的情况告诫全党“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同时进一步指出:不怕牺牲,应当是在人民的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视死如归;但不能莽撞、蛮干,要尽量地减少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要求全党做到:“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
第五层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开追悼会的意义,不仅是寄托哀思,更重要的是团结人民。
2、学习《为人民服务》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的关系。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论点鲜明,中心突出,层次清晰,说理透彻,文章围绕中心,依次讲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等多方面的问题,思路十分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生字:“炊”“悼”“姓”和“吹”“掉”“性”在对比,辨别中记忆、掌握;“哀”中间部分是“口”,不是“中”。
词语:
鸿毛──鸿雁的毛。
比喻事物轻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卖力──尽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4、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
这句话告诉我们看问题应该全面,如果工作中遇到挫折,斗争中遭到失败时,要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不要悲观失望,不要灰心丧气,要坚信我们是为着人民服务的,只要面对困难,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句中三个“要”是排比句,语气坚定给人以无限鼓舞。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这句话意思是: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很有价值,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毫无意义,比鸿毛还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