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解析共35页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课文知识点一、理解词语泰山:山名,在山东省。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为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二、本文结构提出论点(1段)——证明论点(2—4段)——提出号召(5段)文章开头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三、作家作品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村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等。

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四、理解句子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结合学生所知道的事例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

《为人民服务》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

《为人民服务》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

《为人民服务》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1、《为人民服务》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句子解析: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完全”,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别的目的。

“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

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即将挖成的炭窑突然塌方,他为救战友而牺牲。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要重”。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本来。

或,有的。

于,表示比较。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上面这段话共有四句话。

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再抓住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PPT优秀课件

《为人民服务》PPT优秀课件

_n_á_n___难免
他一路上都在兴(xīng)奋地讲述着兴(xìng) 趣班上发 生的趣事。
他经历了那么多苦难(nàn),需要一段时间恢复是在所 难(nán)免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革(革命) 彻(彻底) 泰(泰山) 束(结束) 沏(沏茶) 秦(秦腔)
迫(强迫) 牺(牺牲) 炊(野炊) 追(追逐) 洒(洒水) 饮(饮水)
文章结 构
主题归纳
本文是毛泽东主席于 1944 年 9 月 8 日 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文章通 过悼念张思德同志,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 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 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前面用“为……而死”,后面 句解:运用对比论用证,“结替合……司去马死迁”的,话意,思进虽一然步区论证死的意 义和价值不同。 别不大, 但感情有天壤之别,
爱憎之分明,令人感叹。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句解: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因而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结合当时的实际,从“如何对待‘死’”“如 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三个方面 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号召人们用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对逝者的 哀思,要团结人民。
➢ 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意思, 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 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 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技巧点拨】围绕一个中心论述是以议论为主的文 章的主要表达方式。首先要确立文章或段落的中心, 只有中心明确,论述才能有据可依,有的放矢。然 后紧紧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要多方面、多角度进行 论述,注重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文章才能有说服 力。在论述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简练、论据的 充实。

《为人民服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完美版

《为人民服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完美版
《为人民服务》人教版六年 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完整版 完美版
目录
• 引言 • 《为人民服务》课文解读 • 知识点详解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课后作业与拓展 •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引言
教学目标
01
02
03知Biblioteka 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为人民服 务》的生字、生词,理解 文章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 涵,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
语言特点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但思想深刻,逻辑严密。通过平实的语言,毛泽东 成功地把深奥的理论变成了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的道理。
03
重点句子解析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这句话表达了党接受批评
、自我完善的决心和勇气。
主题思想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集体主义
毛泽东通过这篇演讲,系统地阐述了 他的人民观和价值观,强调了党和人 民的关系,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 口号和要求。
学生讨论与回答
学生1
我认为为人民服务就是无 私奉献,帮助他人。
学生2
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 以我们要为人民服务。
学生3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帮 助同学、为社区做志愿者 等来践行“为人民服务” 的理念。
教师点评与总结
• 点评1:学生1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较为准确,强调了无私奉献和帮助他人的精神。 • 点评2:学生2从国家性质的角度阐述了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之一。 • 点评3:学生3提出了具体的践行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值得肯定。 • 总结:通过本次课堂互动与讨论,学生们对“为人民服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和践行。在

《为人民服务》词句解析

《为人民服务》词句解析

《为人民服务》词句解析一、对词语的理解泰山:山名,在山东省。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为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卖力:尽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二、对句子的理解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结合学生所知道的事例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这句话意思是: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很有价值,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毫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张思德同志199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

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即将挖成的炭窑突然塌方,他为救战友而牺牲。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图文讲解+知识要点课文知识点一、理解词语泰山:山名,在山东省。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为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二、本文结构提出论点(1段)——证明论点(2—4段)——提出号召(5段)文章开头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三、作家作品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村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等。

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四、理解句子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结合学生所知道的事例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课文精讲12.《为人民服务》课文精讲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的讲演。

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下午1时以后,毛泽东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在本文中,毛泽东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为人民服务”就是替人民作事、为人民着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

毛泽东利用悼念张思德大会的场合讲这番话是有深刻用意的。

一是高度赞扬张思德的高尚品德,二是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三是在共产党人中要大力宣传和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鸿毛()李鼎铭()()哀悼()2.形近字┏哀:哀伤┏悼:悼念┏泰:泰山┗衰:衰弱┗掉:打掉┗秦:秦国3、词语解释【精兵简政】指党政军紧缩机构,精简人员。

亦借用于一般的去除繁冗,力求简要。

【寄托】课文中指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原指①依托,安身。

②托付,委托。

③艺术作品中的寄情托兴。

语出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哀思】课文中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4、文学(文体)常识议论文的三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据包括_______、_______。

本文是_______在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_______的会议上的讲演。

【参考答案】1、鸿毛(hóng)李鼎铭(dǐng míng)哀悼(dào)4、论点论据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毛泽东张思德二、课文学习1、这篇演讲词围绕“为人民服务” 这一主题讲了哪些内容?【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毛泽东的这篇演讲词的思路。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讲解.doc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讲解.doc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

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作者介绍: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我会写:彻:彻底透彻贯彻彻夜彻头彻尾迁:迁移迁都拆迁变迁事过境迁泰:泰山泰斗国泰民安泰然处之迫:压迫迫害饥寒交迫从容不迫批:批评批判批驳批示批改标:目标路标商标标题标新立异牺:牺牲牺牛牺牲品炊:炊烟炊具炊帚野炊炊事员葬:葬礼土葬下葬火葬海葬形近字:革(革命)束(结束)彻(彻底)沏(沏茶)泰(泰山)秦(秦腔)迫(强迫)追(追逐)牺(牺牲)洒(洒水)炊(野炊)饮(饮水)多音字:说shuō说服shuì游说正zhèng正常zhēng正月兴xīng兴奋xìng兴趣难nàn苦难nán难免近义词:彻底——全部改正——纠正责任——义务寄托——寄予反义词:压迫——反抗批评——表扬兴旺——萧条提高——降低理解词语:【解放】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推翻反动统治,特指我国1949年推翻国民党统治。

《为人民服务》课文主题与课后习题答案.doc

《为人民服务》课文主题与课后习题答案.doc

《为人民服务》课文主题与课后习题答案编辑:指导:日期:《为人民服务》课文主题与课后习题答案课文主题:本文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文章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课后习题答案: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 2~3 自然段。

背诵课文要建立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

另外,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也有助于我们背诵。

第 2 自然段是关于死的意义和价值的论述。

第 3 自然段是讲为人民服务要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坚持好的。

二、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提高勇气、克服困难、互助互爱、搞好团结。

三、读下面这段话。

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再抓住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四、结合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意思是说人本来会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一直担任政府总理。

他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人民、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

《为人民服务》ppt课件

《为人民服务》ppt课件
几十年来,“为人民服务”这个光辉的口 号响彻中华大地,成为共产党人的座右铭。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 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 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
教材安排这篇课文,第一是让小学 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 方式,为以后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 础,第二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 蒙教育。
1.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3.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团结人民。 5.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们在陕北执行烧 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 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 “勇尝百草”“饭吃半饱”是广为流传的感人事迹。
张思德同志是一名平凡的战士,历经平凡的人生, 却成为了时代的楷模,成就伟大的精神。张思德精神 具有永恒性也具有发展性,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价 值功效和引领作用。它吸纳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 华,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张思德的形象成了 “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为人民服务》
教材分析
《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毛泽东同志参 加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发表的 著名演讲。文章首先提出了“完全彻底地为人 民服务”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个观点,运用了 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 论述了生死观、批评观、团结观。
议论文的说服力来自 于它的严密的论证,抓住 关联词,层层深入,就 将“接受批评”与“为人 民服务”的关系进一步揭 示出来。李鼎铭的事例更 有说服力。

《为人民服务》课文课件

《为人民服务》课文课件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这句话表明了为人民 服务的人应该具有勇于接受批评的勇气和胸怀。
关于课文主题的初步探讨
为人民服务是本文的主题,它强调了为人民利益而工作和 奉献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无 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课文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课文背景介绍 • 课文内容解析 • 人物形象分析 • 课文的艺术特色 • 课文的现实意义 • 相关资料链接
01
课文背景介绍
课文的背景知识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保障人民利益, 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战争年代 ,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通过团结一切可以团 结的力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主体部分由三个段落组成,分别从不 同的角度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 容和意义。
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 的,即探讨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再次强调了为人民服务的重 要性,并鼓励人们积极投身于为人民 服务的伟大事业中。
重点词汇与句子的解析
“为人民服务”是本文的核心词汇,需要重点掌握。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是本文的重要句子之一,它强调了干部和战士之间、革命队伍中人与人之间应该相 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国家的繁 荣富强,党继续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作者及写作背景
• 《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 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张思德同志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 员,他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为人民服务,不幸在抗日战争中 英勇牺牲。毛泽东主席为了纪念这位同志,发表了这篇演讲, 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都要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

《为人民服务》解析

《为人民服务》解析
2、三个“互相”从不同的层面上阐述什么是真正 的团结,什么才是真正的革命同志关系。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 缺点,就不怕别人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 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办。
第1句:我们要欢迎批评 第2句:我们要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第3句:我们接受任何人只要是正确的批 评
解释下列词语:
固有:本来有的。固:本来。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
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本文指全国各地。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
方。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种事物
学海导航(第五段)
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制度 是什么?)
不管是谁死了,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 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悼念张 思德,讲为人民服务 的道理,号召大家学 习张思德完全、彻底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团结起来,打败日本 侵略者。
张思德简介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 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 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 备团战士。 1935年,他跟随红 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 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 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 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张思 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 9月5 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 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 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 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感受三句语句间的关系

《为人民服务》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doc

《为人民服务》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doc

《为人民服务》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编辑:指导:日期:《为人民服务》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句子解析: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完全”,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别的目的。

“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

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即将挖成的炭窑突然塌方,他为救战友而牺牲。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要重”。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本来。

或,有的。

于,表示比较。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上面这段话共有四句话。

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再抓住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重点难点疑点解析-文档资料

《为人民服务》重点难点疑点解析-文档资料

《为人民服务》重点难点疑点解析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学习张思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全文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分作五层来说。

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这个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做到“完全”、“彻底”,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第二层讲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文章直接引用司马迁的话说明人死的意义有所不同,用“鸿毛”和“泰山”生动地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指出张思德同志短暂的一生,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既讲了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又揭示出了革命的人生观。

第三层讲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首先指出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接着用我党采纳李鼎铭先生“精兵简政”的建议,这是我党采纳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的具体事例,说明要采纳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建议和批评。

第四层指出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解放全人类。

毛泽东针对当时的情况告诫全党“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同时进一步指出:不怕牺牲,应当是在人民的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视死如归;但不能莽撞、蛮干,要尽量地减少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要求全党做到:“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第五层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开追悼会的意义,不仅是寄托哀思,更重要的是团结人民。

2、学习《为人民服务》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的关系。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论点鲜明,中心突出,层次清晰,说理透彻,文章围绕中心,依次讲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等多方面的问题,思路十分清楚。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

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作者介绍: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我会写:彻:彻底透彻贯彻彻夜彻头彻尾迁:迁移迁都拆迁变迁事过境迁泰:泰山泰斗国泰民安泰然处之迫:压迫迫害饥寒交迫从容不迫批:批评批判批驳批示批改标:目标路标商标标题标新立异牺:牺牲牺牛牺牲品炊:炊烟炊具炊帚野炊炊事员葬:葬礼土葬下葬火葬海葬形近字:革(革命)束(结束)彻(彻底)沏(沏茶)泰(泰山)秦(秦腔)迫(强迫)追(追逐)牺(牺牲)洒(洒水)炊(野炊)饮(饮水)多音字:说shuō说服shuì游说正zhèng正常zhēng正月兴xīng兴奋xìng兴趣难nàn苦难nán难免近义词:彻底——全部改正——纠正责任——义务寄托——寄予反义词:压迫——反抗批评——表扬兴旺——萧条提高——降低理解词语:【解放】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推翻反动统治,特指我国1949年推翻国民党统治。

12 为人民服务_课文分析

12 为人民服务_课文分析

12 为人民服务_课文分析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分析-12 为人民服务 1 12. 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著名的文章是毛泽东同志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全文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分作五层来说。

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这个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沉斓嫉木幼畛踅泄づ?炀谷照秸己蟾谋辔寺肪托滤木夥耪秸逼谕吵莆泄人民解放军。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而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

“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益。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且做到“完全”“彻底”这是很不容易的。

但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第二层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

这里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所著的《史记》是优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

他在《报任少卿书》里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一句古汉语词语的用法与现在有所不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接下去对这句话加以发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实行恐怖、独裁是在替法西斯卖力。

这样通过鲜明的对比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就充分显示出来了。

然后联系到张思德同志。

他虽然只活了28岁但他短暂的一生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这里毛泽东同志讲了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第三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里重要的是“不管是什么人”就是说自己的同志也好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分析-12 为人民服务 2 亲密的朋友也好相处得有点疙疙瘩瘩的人也好反对过自己的人也好谁的批评意见都要听得过去。

《为人民服务》解析共35页文档

《为人民服务》解析共35页文档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为人民服务》解析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Thank you

6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学(4单元)第3单元12-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词句解析

6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学(4单元)第3单元12-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词句解析

《为人民服务》词句解析一、对句子的理解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结合学生所知道的事例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的“资料袋”来理解。

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

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即将挖成的炭窑突然塌方,他为救战友而牺牲。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3、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上面这段话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再抓住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4、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