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解析)
公基真题-马哲经济
2014广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与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其理论基础是()。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劳动价值论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关系B.物质资料生产C.商品D.社会总产品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4.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5.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
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6.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性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C.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7.生产资料包括()。
A.资本技术和管理B.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D.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
A.揭示经济规律,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C.揭示如何埋葬资本主义社会D.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9.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
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10.在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劳动者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
A.生产关系的总和B.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总和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1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经济规律1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D.物质资料生产14.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属于()。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原理专题与参考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原理专题与参考答案及解析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原理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3.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4.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5.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6.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7.“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共体现了货币的( )种职能。
①一辆自行车标价500元②小王用 5元买了一个菠萝③小李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200万元的楼房④小王缴纳了税收1000元A.1B.2C.3D.42.被大众公认的“免费财富”—空气,摇身一变有了售价。
近日,在某大型植树现场,一商家瞄准商机,出售罐装“秦岭深处富氧空气”每罐装7升空气,售价18元。
下列关于商家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罐装“秦岭深处富氧空气”属于劳动产品B.罐装“秦岭深处富氧空气”不属于商品C.空气属于全人类共有,该商家无权出售罐装空气D.该商家同时兼得罐装“秦岭深处富氧空气”的价值和使用价值3.下列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B.价值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C.商品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4.影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的分别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C.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甲、乙两厂均为A产品的生产商,目所占市场份额相同,甲厂因为优化了生产工艺,生产效率超过了乙厂。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厂生产的A产品价值量较大B.甲厂生产的A产品价值量较小C.甲厂获得的剩余价值增加D.甲厂获得的剩余价值减小6.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在于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了( )这一商品。
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劳动D,劳动力7.北京时间 2018年9月13日,苹果2018秋季新品发布会正式召开。
新推出的手机,在售价方面再次刷新了“贵”的新纪录,高于同样配置的安卓手机。
同时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苹果公司还增加了双卡双待功能。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材料体现了消费决定生产B.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互为替代品C.苹果手机之所以贵是由品牌的影响力决定的D.小王在发布会上抽中了一部 iPhone Xs,这部 iPhone XS 属于商品8.某工厂的可变资本为30万元,生产出了总价值100万元的商品,已知其剩余价值率为200%,则该工厂的不变资本为(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导论一、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生产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3、生产力反映的是()A.人与社会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6、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7、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商品生产8、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生产力9、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10、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1、构成社会形态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为无产阶级服务B.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C.调整生产关系D.推翻剥削制度13、以下经济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B.科学抽象法C.唯物辩证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15、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准是()A.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B.社会制度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多选题:1、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B.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C.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E.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B. 经济信息C.劳动手段D.科学技术E.劳动对象3、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有()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管理4、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D.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E.消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C. 政治制度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E. 产品的分配形式6、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D.人与社会的矛盾7、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在于( )A.它的存在是客观的B.它的作用是客观的C.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它是永恒不变的E.经济制度是客观的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A.唯物辩证法B.科学抽象法C.矛盾分析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E.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三、辨析题:1、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马政经试题答案及解析
马政经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 阶级斗争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社会主义革命D. 商品经济答案:B解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作机制,包括商品、货币、资本的概念,以及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过程。
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矛盾和运行规律。
2.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 价值和价格C. 劳动和资本D. 供给和需求答案:A解析: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而交换价值则是指商品在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量。
这两个属性是商品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商品的基本特性。
3. 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的条件是()。
A. 劳动者拥有自由B. 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C. 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D. 劳动者接受教育答案:C解析: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的条件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为了生存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这种出卖是建立在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当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他们才能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从而使得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
4. 剩余价值的来源是()。
A. 资本家的投资B. 工人的劳动C. 市场的供求关系D. 政府的政策答案:B解析: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工人的劳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剩余价值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相当于其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还创造了超过这一价值的剩余价值,这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构成了资本家的利润。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 生产过剩B. 消费不足C. 资本积累D. 阶级矛盾答案:D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阶级矛盾。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一种表现。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不断扩大再生产规模,而工人阶级的购买力却受到限制,导致商品无法全部实现其价值,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讲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社会生产方式2、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A、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B、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结合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得结合D、是关系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生产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B、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C、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D、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5、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6、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构成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方式D、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商品与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与价值C、价值与交换价值D、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2、两种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A、两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两种商品的用途各异C、两种商品各为对方需要D、两种商品都有价值3、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是:A、质上有差别,量上无差别B、质上无差别,量上有差别C、质和量上都有差别D、质和量上都无差别4、价值的本质是:A、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B、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C、两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关系D、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6、商品二因素决定于:A、商品的内在属性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都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C、使用价值都是由来自自然物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8、价值的源泉是: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劳动和土地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A、简单劳动时间决定的B、复杂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B、是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C、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折算为尺度的D、以上都不是1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于:A、商品二因素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决定价格C、竞争决定价格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3、货币的本质是:A、媒介商品交换B、是资本的最初表现C、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D、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1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A、想象的货币B、实实在在的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纸币15、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政治经济学》(2020年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政治经济学》(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招聘题库大纲考点高频考题:1、单选题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_____。
A: 抽象劳动B: 具体劳动C: 脑力劳动D: 体力劳动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本题是考查价值和抽象劳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2、多选题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_____。
A: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D: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参考答案: AD本题解释:【答案】AD。
解析:价值凝结在商品里面,它要表现出来就必须借助交换价值这一形式。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3、多选题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
A: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 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
解析:价值凝结在商品里面,它要表现出来就必须借助交换价值这一形式。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用汇率表现)的比率。
价值与价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物质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4、单选题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其核心机制_____。
A: 价格机制B: 竞争机制C: 供求机制D: 风险机制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或者说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
(完整word版)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解析)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其理论基础是()。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劳动价值论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关系B.物质资料生产C.商品D.社会总产品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4.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5.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
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6.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性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C.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7.生产资料包括()。
A.资本技术和管理B.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D.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
A.揭示经济规律,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C.揭示如何埋葬资本主义社会D.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9.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
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10.在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劳动者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
A.生产关系的总和B.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总和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1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经济规律1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3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3(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 )。
(分数:2.00)A.必要劳动B.社会劳动C.剩余劳动√D.复杂劳动解析:解析: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它表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2.保证工作日的长度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是( )。
(分数:2.00)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解析:解析: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3.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要进行资本积累,最主要是进行( )。
(分数:2.00)A.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B.物质资料再生产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D.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解析:解析: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它不仅生产商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
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在这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故正确答案为D。
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中( )。
(分数:2.00)A.不变资本增大√B.可变资本增大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增大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减小解析:解析: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住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考点《政治经济学》(2023年版)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考点《政治经济学》 (2023 年最新版)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单选题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格_____。
A : 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成反比B : 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C : 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D : 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反比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 (用汇率表现) 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
所以,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 (分子) 成为正比,与货币价值 (分母) 变化成反比。
2、单选题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_____。
A : 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B : 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C :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 : 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它们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兼有二者。
3、单选题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是_____。
A : 货币发行量应相当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B : 货币发行量应大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C : 货币发行量应小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D : 货币发行量与商品流通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无关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其基本要求是货币的发行量应相当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4、多选题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_____。
A :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B :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C :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D :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导论一、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生产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3、生产力反映的是()A.人与社会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6、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7、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商品生产8、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生产力9、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10、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1、构成社会形态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为无产阶级服务B.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C.调整生产关系D.推翻剥削制度13、以下经济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B.科学抽象法C.唯物辩证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15、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准是()A.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B.社会制度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多选题:1、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B.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C.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E.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B. 经济信息C.劳动手段D.科学技术E.劳动对象3、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有()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管理4、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D.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E.消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C. 政治制度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E. 产品的分配形式6、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D.人与社会的矛盾7、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在于( )A.它的存在是客观的B.它的作用是客观的C.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它是永恒不变的E.经济制度是客观的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A.唯物辩证法B.科学抽象法C.矛盾分析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E.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三、辨析题:1、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马政经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
马政经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模拟试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研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阶级斗争理论C. 商品和货币理论D. 资本积累理论2.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是其劳动力价值的()A. 两倍B. 三倍C. 四倍D. 无法确定3. 下列哪一项不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方式?()A. 土地掠夺B. 奴隶贸易C. 殖民掠夺D. 自由贸易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市场供求失衡B. 生产过剩C.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D. 货币供应不足5.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A. 个别工人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B. 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C. 所有工人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总劳动时间D. 生产某种商品的最短劳动时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2. 阐述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积累的过程及其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A.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
2. B.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通常高于其劳动力价值,这个超出部分即为剩余价值,而这个比例是不确定的,但选项中B 选项“三倍”是一个常见的简化假设,用于说明剩余价值的存在。
3. D. 自由贸易不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而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一种经济活动形式。
4. C.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这导致了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和利润率的下降。
5.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
二、简答题1.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它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在于创造剩余价值,即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其理论基础是( )。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劳动价值论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关系B.物质资料生产C.商品D.社会总产品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4.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5.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 )。
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6.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性质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C.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7.生产资料包括( )。
A.资本技术和管理B.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D.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 )。
A.揭示经济规律,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C.揭示如何埋葬资本主义社会D.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9.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 )。
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10.在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劳动者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 )。
A.生产关系的总和B.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总和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1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 )。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2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2(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得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的过程叫做( )。
(分数:2.00)A.资本集中B.资本积聚C.资本原始积累√D.生产集中解析:解析: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说:“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这个过程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是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
”2.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 )。
(分数:2.00)A.自然经济B.商品经济√C.集体经济D.产品经济解析:解析: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故选B。
3.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是( )。
(分数:2.00)A.物品B.产品C.商品√D.办公用品解析:解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4.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
(分数:2.00)A.使用价值√B.价值C.资本D.货币解析:解析: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决定商品二因素的是( )。
(分数:2.00)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社会基本矛盾解析:解析: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故正确答案选C。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
(分数:2.00)A.同一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两种劳动B.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C.商品生产中的两次劳动D.不同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劳动解析: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1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1(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是( )。
(分数:2.00)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循环再生产D.一般生产解析:解析: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就在于资本家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而是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即扩大再生产。
2.各个企业都各自独立进行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这种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是( )。
(分数:2.00)A.单个资本√B.社会总资本C.社会资本D.独立资本解析:解析:单个资本又称个别资本,指资本主义社会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即每个企业的资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都能够独立地进行循环和周转,并实现价值增殖。
同时,单个资本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这种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又独立发挥作用的单个资本的有机总和就是社会资本,是社会总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3.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特点不包括( )。
(分数:2.00)A.土地所有权同土地经营权分离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C.形成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D.不存在剥削的关系√解析:解析: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将土地所有者与土地经营者明确分开,土地所有者不靠自己的劳动来取得收入,而是靠剥削农业工人的劳动并凭借其所有的土地获得剩余价值来过活,因此这里存在着典型的剥削关系。
4.地租,一般地说都是土地所有者凭借( )获得的( )收入。
(分数:2.00)A.土地所有权剥削√B.土地经营权经营C.土地使用权商品买卖D.土地所有权商品买卖解析:解析: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剥削收入,土地所有者以自己所有的土地为基础,通过出让土地的使用权给他人,自己不劳动而以占有剩余价值的方式来取得剥削收入。
5.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解析)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其理论基础是()。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劳动价值论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关系B.物质资料生产C.商品D.社会总产品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4.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5.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
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6.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性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C.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7.生产资料包括()。
A.资本技术和管理B.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D.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
A.揭示经济规律,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C.揭示如何埋葬资本主义社会D.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9.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
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10.在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劳动者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
A.生产关系的总和B.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总和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1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经济规律1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D.物质资料生产14.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属于()。
A.普遍规律B.特殊规律C.共有规律D.客体规律15.推动社会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方式的变革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6.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B.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D.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17.价值量的多少是由()。
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8.价值是商品的()。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物质属性D.一般属性19.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
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B.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C.商品交换的实现D.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20.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2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A.抽象劳动B.具体劳动C.脑力劳动D.体力劳动22.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移动电话的型号和技术水平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C.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2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24.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与商品的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5.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6.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27.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A.创立了劳动价值论B.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C.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D.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28.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2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A.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30.劳动生产率是指()。
A.具体劳动的生产率B.抽象劳动的生产率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生产率D.具体劳动或抽象劳动的生产率31.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数量()。
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减不变32.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A.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33.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通过()。
A.抽象的劳动表现出来B.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C.本身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D.处在等价形式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34.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是基于货币()。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货币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瞬间充当买卖媒介C.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可以随时退出流通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可以暂时不用现金购买35.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C.自身也有价值D.可作为支付手段36.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
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37.货币流通规律是()。
A.关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B.关于货币本质的规律C.关于通货膨胀的规律D.关于通货紧缩的规律38.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之间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39.一台洗衣机在商店里出售,标价1200元。
这个“元”是()。
A.价值标准B.价格标准C.交换价值的标准D.销售标签40.缴纳赋税、租金和发放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
A.流通手段的职能B.支付手段的职能C.贮藏手段的职能D.世界货币的职能41.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生产工具的状况C.社会的上层建筑D.社会经济制度42.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之所以不会发生流通中货币量持续地严重过多或过少现象,直接原因在于()。
A.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能自觉地调节货币流通量B.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能自觉地对货币需要量进行科学预测C.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能使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从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D.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能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43.通货膨胀是由于()。
A.货币供应量大大少于货币需要量B.货币供应量显著多于货币需要量C.货币供应量刚好等于货币需要量D.按货币需要量决定货币发行数量4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
A.货币价值增加,物价普遍上涨B.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普遍下降C.货币价值增加,物价普遍下降D.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普遍上涨45.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是()。
A.货币发行量应相当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B.货币发行量应大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C.货币发行量应小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D.货币发行量与商品流通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无关4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价值规律47.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其核心机制()。
A.价格机制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D.风险机制48.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些矛盾除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等之外,还有()。
A.货币与资本的矛盾B.供给和需求的矛盾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49.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格()。
A.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成反比B.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C.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D.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反比50.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
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B.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C.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3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理论来源有()。
A.德国古典哲学B.古典政治经济学C.空想社会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所继承的理论成果主要有()。
A.剩余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D.把研究的重点由流通转向生产领域3.物质资料生产是()。
A.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B.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或者出发点4.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研究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它研究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中人与人的关系C.它要研究所有制形式D.它必须紧密地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考查生产关系5.生产资料所有制()。
A.决定了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B.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C.决定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D.决定着人们在产品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6.社会生产力()。
A.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B.反映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D.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A.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B.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C.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决定着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8.生产关系是()。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C.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9.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