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位置评课稿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优秀评课稿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优秀评课稿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优秀评课稿小学数学《确定位置》优秀评课稿「篇一」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范文听了张老师执教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收获很大。

课的设计,总体上注重老师创设情景,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结论的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情境中教学,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学生参与面大,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学紧扣目标,教学效率高。

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张老师创设了游乐园这个学生长见并喜欢的的情景,并把游乐园这一情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给学生探究问题形成新知识创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的积极性。

在后面课堂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的表现很积极很踊跃。

老师让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体验摆一个图形用的小棒同样多,让学生初步体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充分认识动手,动脑,亲身经历操作、交流等过程,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深刻,掌握牢固,应用灵活。

同时,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注重想象力的培养。

如“×”像什么。

让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老师总结:乘法是这样的加法的来的,所以数学家一歪把加号变成了乘号。

不但让学生记住了乘号这个符号,同时体现了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一点个人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个辨析练习,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如,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不能改写的说下为什么。

“2+2+2+2”“1+2+3+4”“6+6+6+6+6+6”。

以上仅是我个人一点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优秀评课稿「篇二」小学数学研讨会评课稿范文我有幸参加了市小学数学练习课研讨会,主题是“以练为主,夯实基础”。

一天的学习让我对练习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受益匪浅。

上午第一节是横王老师执教二年级《千以内数认识的练习》,王老师从生活情景出发,针对二年级孩子对大数的数感弱的特征,练习“实物――线段――数轴”的多种表达方式表示一个大数,让孩子们在积累大数的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抽象,夯实对大数的认识;第二节是俞老师执教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练习》,俞老师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找(信息)――思(方法)――列(算式)――查(检验)”为主线,设计典型资源,处理典型错例,唤醒学生的自主作用,在逐步解决“你知道什么、怎么解答的、解答正确吗”的问题中,让学生思维从混沌走向清晰,夯实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节是郑老师执教一年级《找规律的练习》,郑老师从直观的图形规律到抽象的'数表规律,亲切的引导孩子们“不急,慢慢来” 、“你是怎样想的”,从形中引数、数中想形、数中推数,夯实找规律的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认识位置 青岛五年制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认识位置 青岛五年制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认识位置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并会正确描述其位置关系;2.理解顺序、前后后和上下左右,建立空间意识;3.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观察和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位置关系;2.理解上下左右、前后后等方位词的意义;3.能够正确运用方位词进行位置描述。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建立稳定的空间意识;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位词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以带有位置关系的图片为例子,让学生猜测每个物体的位置关系;2.引导学生说出方位词来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如“哪个物体在左边、哪个物体在右边”等。

2. 提高教学1.利用平板电脑,打开数字绘本,介绍数字物品和方位关系;2.借助课件,让学生看图找数字,索引数字并添上方位词;3.配合教具,让学生模拟物品的移动,并提醒他们进行正确的位置描述。

3. 巩固练习1.请学生用手势和口头语言模拟物品的移动例如“将纸条移动到左边的盒子里,然后将钥匙移到小熊的下方”。

2.布置练习作业,巩固位置和方位词。

四、教学手段1.PPT教学、数字绘本、平板电脑、课件、教具、纸笔。

五、板书设计1.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后2.环物体位置关系图六、教学评估1.形成性评价:课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2.总结性评价:布置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反馈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位置”内容进行了设计,从位置、方位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建立空间意识。

通过数字绘本和平板电脑等多种工具,让学生深入理解位置和方位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

教学中注重互动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防学生长时间低头导致近视眼问题的发生。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重点与难点: 数对的表示和 坐标系的建立
教学方法:讲 解、示范、练
习和互动
教学效果:大 部分学生能够 掌握数对确定 位置的方法, 但少数学生仍
需加强练习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提升
回顾教学过程:梳理教学内容和方法,分析教学效果 评估教学目标:对照课程目标,评估达成情况 反思教学不足: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提升教学能力:针对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提升教学能力
课堂互动和讨论的效 果良好,学生在互动 中积极发言、认真思 考,对课程内容有了 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对数对确定位置的掌握程度
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运用能力: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对确定位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数对确定位置的讨论和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能够按时完成数对确定位置的作业,并且正确率较高。
知识点:数对的 概念和表示方法
重点:如何用数 对确定位置
难点:数对在生 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 、演示、小组讨 论和实践操作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解、 示范、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PPT 演示、实物展示、 互动游戏、小组 竞赛
强调实践操作和 体验,注重培养 学生的实际操作 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对数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对数对概念 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否正确应 用数对确定位置
学生在解决实际 问题时对数对的 应用能力
学生对数对概念 的掌握程度和应 用能力
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课程中涉及的实际问题数量和难度适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挑战。 通过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位置与方向东南西北的评课稿

三年级下位置与方向东南西北的评课稿

三年级下位置与方向东南西北的评课稿一、课堂情境本堂课的主要场景为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位置与方向”课程。

学生对东南西北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本节课程主要围绕如何确定物品的位置及方向展开。

学生首先回顾了东南西北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在练习中掌握如何使用方向标和方向词语。

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方位关系,教师还准备了一些实物图片和地图,以及实际生活中的方位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最后,老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学习成果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东南西北等方向词汇及方向标的使用。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发言、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首先,教师通过呈现一张空的地图,让学生大声朗读一遍基本的方向词语,回顾东南西北的基本概念。

之后请学生站起来,根据教师的指令走到相应方位,如“向右转走到北边,向左转走到西边”,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际场景,感受方位关系。

2、知识讲解环节接下来,教师介绍了方向标符号及方向词汇,如根据方向标将上下左右转换为东南西北,根据对应的方向词语描述物品的位置等。

并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方向标,从而加深学生对方向标的理解和记忆。

3、课堂练习环节在此环节,教师准备了一些实物图片和地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向标和方向词汇判断图片和地图上物体的位置,如“房子在哪个方向?花园在哪个方向?”同时,老师还为学生安排了一组实际照片预备题材,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共同判断照片上物品的位置和方向。

这些练习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向标和方向词汇的使用,还能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和口语表达技能的提升。

4、小组合作环节最后,教师为学生安排了一组小组合作项目。

学生要根据预先设定的场景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如“到达学校需要怎样走?” “根据公交线路图,从学校到博物馆要花多长时间”等,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一 位置《前、后的认识》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一 位置《前、后的认识》 (说课稿)

2021-2022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一位置《前、后的认识》(说课稿)一、教材整体分析本册教材的主旨是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认识一个事物所处的位置以及视角的概念。

本册教材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面、后面的位置概念”、“前面、后面的位置关系”和“前面、后面的位置规律”。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位置概念的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性认识前面、后面等位置概念。

第二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描述前面、后面的位置关系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巩固学习。

第三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前面、后面位置的规律以及应用,巩固学习。

二、本课时内容分析本课一共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前、后的概念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前、后的关系。

第二部分让学生通过不同学生站在前、后的位置,判断自己所站的位置,进一步认识前、后的位置关系。

第一部分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兔子在草丛中吃草,另一张是一只狗在街头散步。

然后,我会问学生这只兔子在草丛中吃草的位置是什么,这只狗在街头散步的位置是什么?接着,我会用卡片抽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认识前后的位置关系,巩固概念。

第二部分在第二部分,我会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活动。

一组学生站在教室前,另外一组站在教室后。

接着我会针对每组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自己所站的位置并判断是前,还是后。

然后,我会让学生交换位置,在观察自己所站的位置,并判断是前,还是后。

这一步操作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前面、后面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前、后的概念,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

2.能够通过不同的场景描述前、后的位置。

3.了解不同的物体前、后的位置。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判断等操作巩固前、后的位置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并接受不同的观点。

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前、后的概念以及前后的位置关系。

五、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前、后的位置关系。

认识位置(说课稿)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认识位置(说课稿)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一、前言这是一篇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中的“认识位置”单元内容的说课稿。

在本单元中,我们将通过学习、探究、体验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对位置的概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上下左右等方位词,并能正确应用;•掌握用线图表示位置的方法;•了解复杂图形与简单图形的位置关系,识别与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上下左右等方位词,并能正确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能用线图表示位置。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复杂图形与简单图形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能够识别与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环境,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出教室中的家具、板书、窗户等物品的位置,并教授上下左右等方位词的基本概念。

2. 教育活动(30分钟)(1)线图表示位置:为学生讲解线图表示位置的方法,先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展示一些简单的线图,然后让学生自己绘制一些简单线图。

(2)复杂图形与简单图形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图形模型,让学生自己设计组合,然后描述复杂图形与简单图形的位置关系。

3. 课堂小结(10分钟)•汇报每组活动中的情况和结果;•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掌握基本方位词方面都表现得比较好,但在描述复杂图形与简单图形的位置关系上还存在些许困难。

如果再安排一些更具体的练习,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相信这些问题都可以很好地解决。

四认位置(说课稿)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四认位置(说课稿)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四认位置(说课稿)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学让学生: - 掌握物品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名称和表示方法。

- 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品在不同的方位。

- 能够根据提示画出物品的位置示意图。

2. 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认知能力和绘画能力。

•学生至少掌握了字母的名称及基本的方位概念。

•教师要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物品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名称和表示方法。

•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2. 教学难点•通过提示描述物品的位置。

•在不同的视角下描述物品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识别和理解物品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名称和表示方法。

2. 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或物品示范,指出它们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位置,并简单介绍它们的名称和表示方法。

2.教师会让学生自己摆放一方块,他们需要围绕方块转角,通过跑步、踩蒲板、拍蝴蝶等方式描述方块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位置。

3. 练习(15分钟)1.学生根据提示描述物品在不同的方位:例如“黑色板子在绿色卡片的左边”、“打印机在小窗户下面”等等。

2.学生分组,根据被指定的物品,通过互相交流来描述物品的位置。

4. 结构化练习(20分钟)教师提供色彩、尺寸、形状不同的物品示例,学生根据具体描述和提示画出它们的位置示意图。

5. 总结提高(10分钟)教师小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巩固课程内容。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1. 教学资源•课件和PPT模板。

•视频及图片素材。

•复印的练习题。

2. 教学环境•教室中间摆放的物品:桌子、椅子、黑板、白板等。

五、教学评价与方法1. 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通过考试和座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考试主要包含选择和填空两大题型,共计50分。

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位置概念

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位置概念

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位置概念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基本的位置概念,如左右、上下、前后等;2. 学会使用地图和平面图进行空间位置的描述;3. 了解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重点位置概念的掌握是本节课的重点。

在学习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对基本位置概念的掌握;2. 使用地图和平面图进行空间位置描述;3. 掌握物体位置的描述方法。

3.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对位置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需要耐心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位置概念,并学会使用地图和平面图描述物体的位置。

4. 教学过程4.1 活动1:认识基本位置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根据图形中物体的位置描述它们的左右、上下、前后等关系。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基本位置概念。

4.2 活动2:使用地图进行位置描述教师给学生发放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标识,将城市、湖泊、河流等地标标示出来,并描述它们的方位关系。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地图的使用方法,以及在地图上进行位置描述的技巧。

4.3 活动3:使用平面图进行位置描述教师在教室内放置一些物体,并让学生根据平面图,描述它们在教室中的位置关系。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平面图进行物体位置的描述。

4.4 活动4:物体位置描述教师在教室内放置几个物体,要求学生根据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巩固自己对于位置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5. 教学方法5.1 直观教学法本节课采用了较多的直观教学方法,如通过绘画图形、使用地图和平面图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位置概念。

5.2 任务型教学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较多的任务型教学方法,如让学生根据图示进行位置描述等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位置概念。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位置概念,并学会使用地图和平面图进行空间位置描述。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使用各种直观教学和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置概念。

2024《位置》说课稿范文

2024《位置》说课稿范文

2024《位置》说课稿范文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位置》,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内容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位置》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方位词和简单的位置判断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的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 认知目标:理解方位词的意义,学会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②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给出的位置描述,判断物体的位置。

③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位置感知的兴趣,提高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能够根据给出的位置描述,判断物体的位置。

难点是: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位置描述和判断。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选择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导入法、示范引导法;学法:积极参与法、多元智能开发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素材来直观呈现位置的概念和具体例子,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准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我将使用一段视频,展示一个迷宫游戏的场景,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讨论游戏规则和如何判断角色的位置。

然后,我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方位词来描述迷宫中的位置,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使用方位词来描述位置,进而导入新课。

2、讲解新知在这一环节,我将使用示范引导法,通过提问和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方位词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我会结合具体的图形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描述它们的位置,并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方位词的意义和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年级数学《认识方向》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认识方向》评课稿

3月6日,我听到原来的**老师指导这一课,收获了很多。

现在谈谈个人表面经验:一,教学设计生活。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现实生活。

原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生活情况,开始学生讨论和交流太阳从哪个方向上升?确定东。

帮助学生组织,总结识别方向的方式。

在第二部分,以学生的学校生活为主题,发展定位的概念。

如:观察和交流课堂东,南,西,北的东西,认识西北西北的教室。

通过坚持方向,寻找方向,方向,教师和学生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方向感。

在第三环节,生活常用的介绍,有确定策略方向的实用价值,如:罗盘,北斗,再次加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识,丰富学生的积累
二,精修教学活动
数学语言培训指南是扎实有效的
在整个班级中,教师总是关注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

在巩固链接的实践中,通过空白的形式:当你面向东,你的背是()面,你的右边是()面,你的左边是()面。

再次加强。

2.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以各种形式互动
整个教室的数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以各种形式互动。

教室的方向,快速回答,关闭你的眼睛的方向的游戏的相对位置,特别是老师加入,学生的热情参与高兴趣,在一个轻松和活泼的游戏掌握学习内容。

三,教师语言精修
教学语言是老师的基本技能,原教师的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自然。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太阳父亲来识别方向,你知道怎么确定方式吗? ... ...
的确,教室的奇妙的一代是不可分割的,从老师的前期制定,从原来的老师的班我学到了很多。

评课稿: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三认识方向》

评课稿: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三认识方向》

评课稿: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三认识方向》摘要本评课稿针对于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课《三认识方向》进行细致评述。

通过对教案的分析、课堂实施的观察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我们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建议。

1. 引言《三认识方向》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节课,主要教授给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概念。

通过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方向感知能力并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向概念的能力。

2.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方位概念的介绍本节课的开头部分,老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入四个方位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同时,通过举例说明四个方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方位概念的理解。

2.2 方位词的学习在本课的第二部分,老师引入具体的常用方位词,如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等。

通过图片展示和口头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方位词的含义,并记忆它们。

2.3 方向的判断与表达在本节课的最后部分,老师设计了一些游戏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解答问题等方式来判断和表达方向。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的方位概念和方位词,准确地判断事物的方向,并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来描述。

3. 教学方法与手段3.1 图片与实物展示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来引入方位概念和方位词,这样可以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图片和实物的使用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2 游戏任务设计课堂最后的游戏任务设计非常巧妙,通过问题和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位概念和方位词。

这种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3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进行中,老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鼓励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高。

4. 教学资源评估本节课所使用的教学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4.1 图片和实物资源在课堂中,教师使用了多张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和记忆方位概念和方位词。

位置说课稿

位置说课稿

位置说课稿一、课程定位“位置”是小学阶段有关空间和方向的核心概念。

本课程定位于让学生掌握基于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提升其空间认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距离感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基础概念: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方向词汇,如东、南、西、北,以及左右等相对方向。

描述方法: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实际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尝试描述他们熟悉的地方或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引入概念:通过地图和指南针的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方向的必要性。

教授基础概念:利用图片和动画,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基本方向。

描述方法学习: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使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应用所学知识描述环境中的物体位置。

总结与反馈:回顾课程重点,收集学生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与教材:选择内容详实、生动有趣的教科书。

教学软件:使用互动性强的教学软件,如电子地图等。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公园或校园,实地了解方向和位置。

五、课程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通过小测验,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践活动评价:对学生的实地考察报告进行评价。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程特色与创新点实践活动:本课程注重实践,通过实地考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位置的概念。

创新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电子地图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仅教授知识,还培养学生的方向感、空间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结语“位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为目标,注重实践与互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提高其空间感知和想象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一、课程内容简介本单元主要介绍数学中的位置概念,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图形,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包括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

二、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简单位置词汇,如上、下、左、右等。

2.能够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位。

3.训练学生观察、理解和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灌输学生简单的位置概念,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教育学生如何观察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难点: 1. 部分学生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和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和学生练习册。

2.图形卡片、实物模型和示意图。

3.课堂展示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4.学生动手玩的小道具,如积木或拼图。

五、教学过程安排第一步:复习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

第二步:引入新知识1.通过图形卡片或实物,展示物体在空间中的不同位置。

2.引导学生讨论和描述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步:操练1.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描述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

2.教师提问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正确的位置概念。

第四步:拓展1.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自由移动在教室中,实践位置概念,如向左走、向右走等。

2.让学生自行设计几个简单的位置题目,相互出题、回答。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重点。

2.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提出问题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2.学生对于位置概念有哪些疑惑和困难需要解决?3.下节课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应用位置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七、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关于位置的练习题。

2.在家中观察物体的位置关系,并描述出来。

八、延伸阅读关于位置概念的拓展阅读材料和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以上是本单元《位置》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备课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同步备课】 第4课时 认位置(说课稿)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同步备课】 第4课时 认位置(说课稿)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同步备课】第4课时认位置(说课稿)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认识物体在图中的位置和方向。

•强化对于“左右”、“前后”等方位词的理解解释。

•完成相应的图形图像练习。

二、教具准备•教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PPT。

•桌面大图卡片。

•认位置游戏(随机排列清单版)。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3.1 引入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场景,例如:“在客厅里,你的房间在哪里?”、“在操场上,你的教室在哪里?”等等。

引导学生们通过使用方位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3.2 学习新知3.2.1 认位置视频通过PPT播放一个短片来展示学习的课程大纲。

这个短片应当包含各种位置写在卡片上,比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等。

以此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领会本课内容。

3.2.2 讲解方位词接下来讲解各种方位词,其前或后可以加上成为名词短语或动词短语的特具。

比如“屋子的左边”、“往右走”等等。

3.2.3 讲解图形位置进入本课重点。

这个环节教师应该以课本第20页为范例,简要的讲解每一个图形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2.4 学生们认位置通过桌面大图卡片,并借助学生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把对应的物体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3.3 游戏环节将准备好的“认位置游戏(随机排列清单版)”通过抽取学生的方式进行。

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位置和方向。

四、教学后记通过以上的教学教师希望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位置和方向的概念。

也希望尽可能多地去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即能强化对于学科所需的知识也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认识位置

教案认识位置

教案认识位置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指导性文件,它包含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具与材料、评价与反馈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系统、有组织的教学指南。

而教案的位置则指的是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位置与作用。

首先,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指导教师的作用。

教案的编写在教师进行教学准备阶段十分重要,它帮助教师去思考和规划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清晰地把握住课程目标,确保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其次,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还有着记录与反思的作用。

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记录了教师的教学安排、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等重要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回顾教学的整个过程,及时对教学进行评估和反思。

通过教案的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找到改进和提高的方向,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次的教学工作。

此外,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还具有传递与共享的作用。

教案作为教师的思想、经验的凝结,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学校或教研组内部,教案的共享也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不仅如此,教案还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依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案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通过灵活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教案虽然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案只是一份计划性文件,实际教学往往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及时对教案进行修订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环境的变化。

总之,教案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它不仅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规划与准备,还记录了教学过程并帮助教师进行反思与改进。

同时,教案还可以作为教学依据和传递经验的工具,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共享。

然而,教案的编写仍然需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认识位置评课稿

认识位置评课稿

认识位置评课稿
课堂教学结构和流程很清晰。

整节课有条不紊地呈现了一节数学课的引入、新课、练习、总结、作业环节,展现了张老师对这节课的整体地、准确的把握。

这节课是认识位置,从孩子比较熟悉的左右方位引入,接着学习前后、上下等方位。

知识的呈现与过渡相当自然,比如有一些承接语言:“刚才我们认识了左右位置,下面我们来看看小芳和小明的位置,可以怎样说呢?”既是良好的设计,也是良好的习惯,是值得新教师好好去揣摩的。

 教师的教态语言富有教育性。

张老师没有一直站在讲台附近,而是经常走进孩子们的座位,靠近孩子,讲解时经常辅以手势、神态,能适时地变换音调提点孩子们的注意。

这是工作几年的教师也不容易做得好的。

教学语言简洁干练,符合一个数学教师应该有的基本语言素养。

 细节处理有一定的教学机智。

有时候,听课比自己上课还累。

而这节课就在轻轻松松地活动与游戏中结束了(轻松中也饱含着数学真味)。

我们听课时没有感觉到累,可能就是一节好课了。

我们听课老师集体惊讶:一位新教师怎幺会有如此多元地、有效地组织教学的形式呢?一年级的孩子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学得轻松愉悦,学得扎实有效,实属难能可贵!
 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时有体现。

比如:情境图上李老师的左边是什幺?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刚开始孩子说“李老师的左边什幺也没有”、“李老师的左边是黑板”,这在我们成人看起来不难,可对孩子来讲,他需要转换自己的位置再去思考,就相当难了!张老师没有立即处理,而是选择暂时搁置,这就。

《认识东南西北》评课稿

《认识东南西北》评课稿
3、回归生活,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任老师设计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及游戏。
信息技术应用评价
视频与文字等媒体工具完美结合、课件与动画的交互呈现,使情景交融,化抽象为形象,使教学效果达到高质有效。
整体评:
<<认识东南西北>>评课稿今天听了王老师的“认识东南西北”一课,现评课如下:
1、重视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沟通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同知识点。学生在其它学科如语文、科学课中已经有过方向学习的经验积累。例如:语文一年级上册“读读背背”《东西南北》的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又如:一首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也教会了学生一些识别方向的常识。再如:小学科学《我们在哪里》一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可以根据太阳来辨认方向。把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加以整合,有利于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
《认识东南西北》评课稿
所在工作坊
年级
三年级
时间
教师
学校
课题名称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预案
教学实施过程评价
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任老师设计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及游戏。
4、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在这节课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认识方向,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的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位置》教学反思1回顾本节课,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努力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识—抽象—实践在设计教学时,整个环节密切联系,首先从现实的课堂情境导入,先让学生对位置有个立体的认识,进而抽象到平面图中(主题图)的位置,再上升到方格纸中位置,最后是回归到生活中的位置,整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概念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生成,效果很好。

不过,在引出数对概念时,十分突然,学生比较难接受。

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又通过换座位的游戏,来弥补这个不足,从而使学生加深了来自对“数对”意义的理解。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知识,丰富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座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现说一说自己班级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习。

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

我想现在新课标提倡做反思型的教师,那么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也是我们新课标的一个新的理念吧。

(三)充分利用现场资源,把数学问题简单化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的作用。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

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

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四)存在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当有学生出现(4、2)和(2、4)混乱的问题时我没有及时进行对比,而急于完成教学过程。

《认识方向》评课稿

《认识方向》评课稿

《认识方向》评课稿评课人:宋洪星本周五,我们和张文娟老师学习了一节课,张老师上的是《认识方向》,整体感觉本课教学设计新颖,教师很善于调动课堂气氛,活动安排井井有条,学生参与活动积极主动,成效明显。

新课开始,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复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四个新的侧方向。

本课的活动主题图是一幅学生很熟悉的生活主题图,当中以学校为中心,一一展示学校周围的标志性建筑物,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新课时出示图片,并不是全部出示,而是一幅一幅的出示,降低出现过多的图片时可能会对学生学习新知识造成的干扰,将学生的注意力专注于一点。

试一试中,帮小动物找家,富有童趣,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

讲到水库在樱桃园的哪边,课件上相应的在中心点出现“+”,让学生更好的、直观的理解谁在谁的哪边。

这一系列趣味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到了学以致用。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轻松的,愉快的,充满乐趣的,是主动地参与,是积极地体验!张老师在“试一试”讲解时让学生在已经标注了“北”的指南针周围把其他七个方向填写完整,从而引导学生整理已经认识的八个方向,并在填写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这些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排列顺序。

我觉得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找出图中已经标出的“北”,思考要确定其他七个方向,可以先确定其中的哪几个方向,再确定哪几个方向,让学生认识到先确定好东、南、西、北后,再确定另外四个方向就容易了,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方向感。

总体感觉,张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很精彩。

个人有一些小想法,就是在练习环节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就更好了,比如老师可以站在教室的中间,问学生老师的东北面是谁?西南面是谁等等,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刻理解八个方向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说课稿 四 认位置(8)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说课稿 四 认位置(8)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说课稿四认位置(8)一、教学内容本课讲解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四单元的认位置(8)。

二、教学目标•能用手指来较准确地指出物体的位置;•能用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如左右、前后、里外等;•能自由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物体的位置,提高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点•判断物体位置的能力;•用手指来指出物体位置。

四、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自由判断物体位置。

五、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如笔、橡皮、书本等);•纸片、小方块等辅助教具;•标黑板笔、彩色粉笔。

六、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播放一段短视频,让学生们能够自己完成一系列简单的位置认知题目,并向同学展示答案。

引导他们思考关于位置的问题,例如:物品在图上的哪个位置?已知物品位置,如何描述和指示它的位置?6.2 新课讲解(1)教师表明图示物品并要求学生通过标准对象描述物品的位置(例如:我的书在我右边,我的铅笔在我前面,橡皮在我左边,等等)。

(2)引导学生们回忆已经掌握的关于位置的词汇,例如“左边”和“右边”等。

(3)接着,让学生们观看幅图,并要求他们通过手势指示出每个物品的位置。

6.3 合作探究(1)要求学生集体完成一张地图,将小黑点描绘到相应的地方并描述它们的位置。

(2)学生们在伙伴的帮助下讨论图片中物品的位置。

学生能够自由地运用所学的位置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认识和描述,理解两个物品或两个人之间位置差异的概念。

6.4 游戏练习引入一个名叫“找到乐趣”的游戏。

游戏要求学生肉眼识别和发现众多物品、描绘它们的位置并加上适当的描述。

教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试着凭双手找出盒子里的物体,并将描述各物体的位置。

6.5 课堂小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对本节课的难点进行加强强化,再与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七、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份描述他们班里同学的位置差异的调查表。

八、板书设计位置•上•下•左•右•前•后•里•外九、教学后记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们的相关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位置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评课稿
潍城区永安路小学王俊霞
一、前置分析
本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教学内容里的“上下、前后、左右”这3个方位正好对应这三维空间的的3个方向,所以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分辨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准确描述物体间位置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在学生方面,参与本节课学习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区分左右的知识。

对前后、上下、正反的理解积累的经验比较多。

也能很容易的就区别开来。

但是对于左右的相对性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左右》时,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

二、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
【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三、环节点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好不好?(板书:有趣的游戏)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这个小游戏需要这对好朋友来帮忙,那么游戏到底怎么玩呢?
师:老师需要一位同学来帮老师一下,和老师一起把这个游戏演示给同学看,谁愿意?
师:(师边说口令边摇手,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迅速反应和老师做一样的动作)(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同学们看明白了吗?想玩吗?同位两人来比赛,先剪刀石头布,赢得一方说口令,输的一方跟学。

(同位一起玩这个小游戏)
师:停!现在老师来说口令,全班同学跟老师一起做,你有赢得信心吗?(师说口令,生跟老师口令做动作)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做游戏时,上下,前后(板书)做的都没有问题,只有老师说左右时,有的同学就出现错误啦,看来左右还分不清,不过没关系,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老师相信你肯定就能分清左右啦。

那么现在咱们来学新知识吧?
点评:基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内容,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

这样既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1、身体中的左和右
师:左手和右手这对好朋友不仅能帮我们做游戏,它们还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呢。

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呢?
生:写字,举手……
师:用左手做什么呢?
师:你看,左手和右手的作用可真不小,同学们再看看你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
生:边指边说(耳朵,肩膀,眼睛,腿,脚)
师:我们身体中藏着这么多对好朋友,你都能分清楚他们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2、教室中的左和右
师:通过这个小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分清我们身体中的左和右啦。

接下来,老师详情善于观察的同学们来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左和右。

生:上下楼梯靠右走,行人汽车右行,汽车方向盘在左面。

师:在生活中我们用到了左和右,我们的眼睛,耳朵,腿也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来一起看,小明和小红是同桌,你能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描述他们的位置吗?
生:小明在小红的左面,小红在小明的右面师:有的同学说小明在左面,对吗?(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位置时,应说谁在谁的左面或右面)
师:现在老师想让你们描述一下我们班里的同学的位置。

(选两名学生,让同学描述)
师:说的真棒。

老师要换个问题,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左面和右面的同学吗?谁能把你前后左右四名同学介绍给大家?(我左面的同学叫……我右面的同学叫……)
点评:在上新课环节,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后,先让学生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初步确定左、右观念。

接着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创造性地设计了“找教室里的左右”这个游戏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并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精神。

(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
师:这些问题都没有难倒大家,你们太聪明啦。

不过不要高兴得太早,老师这里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解答呢,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师:现在我需要用到数学书,练习本,橡皮,铅笔,文具盒。

把数学书摆在你的正中间,橡皮放在书的左面,铅笔放在书的右面,练习本摆在书的上面,文具盒放在练习本的上面,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摆的对不对。

生听老师口令,摆学具。

师:摆在最左面的是什么?最右边的是什么?练习本的位置在哪里?
生:回答问题,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师:为什么是同一本练习本,有的同学说练习本在上,还有的同学说练习本在下呢?
生:应该说练习本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

(体验位置的相对性)点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依存。

所以当完成数学知识的认知时,教师一定要把数学放归生活。

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区分身体和周围的左右了,然后老师接着又设计了一个摆文具的练习题,充分加深了了左右的认识。

(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师:看,森林里要开运动会啦,小动物非常高兴,正在排队报名呢。

几只小动物在排队的时候也没闲着,他们给我们出了几道难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四、总评
从教与学的方式来看,教师注重了三多:活动多、表述多、体验多,三小:小步子、小活动、小体验,充分尊重了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发展规律,让学生在三多、三少中,小步子认知实现新旧知识的顺利正迁移,小活动中充分观察、分析,小体验中充分表述交流,既达成了教学目标,完成知识模型的建构,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各种数学能力的培养,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各个环节中渗透;对于各种数学能力的评价,我们有对小组、个人的即时性评价记录,有对小组、个人的阶段性评价记录,今天在现场我们展示的小组及时性评价。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就是“活动的课堂更精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