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议论文标准语段训练学案
高考语文 议论文写作训练学案

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学案议论文包括社论、评论、杂感、随笔、序、跋、宣言、开幕词、闭幕词、讲话稿、读后感、杂文等,是近年应考作文的首选文体。
要写,就要写规范、标准的议论文。
[链接]《高考大纲》写作部分有关议论文的解说基础等级:①有的放矢;②观点正确;③内容具体;④逻辑严密。
发展等级: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
②丰富——论据典型、充分,出其不意又恰到好处。
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作家在线】[作家范文]一千个苦恼和一个苦恼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会遇到不少困难的事情。
困难面前怎么办?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寻求解决的一个问题。
根据过去的经验,我有一个很明确的信念,即使是最困难的事,只要自己有适当的准备,有心寻求解决之道,必能找到办法去解决。
当然,解决困难的方式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认清事情的真相,冷静思考引起困难的真正原因。
这时,可能发现大部分原因竟是自己本身造成的。
所以,如果自己有做错、疏忽或者思考不够周密的地方,就要深刻地进行自我反省,加以改正。
如此,才能克服困难,才能把这种体验牢记心中。
换句话说,要在困难事情一露出破绽时,自己就要察觉到。
但是,人们往往在事情邮差错之后即草草处理,结果效果不如人愿。
不过,无论如何,在事情显露破绽时,能马上察觉出来,那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即使是有丰功伟绩的人,也不了敢说自己不曾失败,才会得到多次的经验;经验几次体验后,才能够成熟起来。
如果不肯承认失败,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要是在失败面前强调客观原因,抱怨他人,就会使自己一再地处在失败和不幸的漩涡之中。
当遇到事情不顺利时,自己不要找一堆理由推卸责任。
事实上,做事不顺利一寂是有原因的。
如果能事先察知造成困难的种种原因,并予以排除,主不至于发生问题了。
很多事情的失败,往往是因为忽略了该做的事,或是即使注意到也没有去做。
议论文段落写作学案

议论文语段写作学案议论文语段写作(一)前面说过,议论文的写作思路与记叙文相反,是倒过来的:先:呈现观点——再:事例论证——后:观点小结(导向行动)。
今天来解决议论段落中间部分的问题,如何用事例论证观点。
在议论文中间,突兀地出现一个小故事(或者直接就用故事开头,再引出故事的道理),这是学生习作中的常见问题,比如以下文字:例:就如科学家霍金,他虽得了渐冻症,可是他却以他的坚持和执着,成为一颗最耀眼的北斗星。
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个女记者提出了一个令全场鸦雀无声的无比尖锐的问题:霍金先生,难道您不为被固定在一个轮椅上而感到悲哀吗?然而,霍金镇定自若地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些字:“我没有悲哀,我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象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公平的!”人生道路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挫折,但我们要坚信,命运由自己掌握,追求我们的理想。
上述文字的毛病在于,没有将叙述性的故事转化为议论性的分析,如何对事例展开分析,使之与我们的论点紧密结合呢?记住一句话:抓住观点中的关键词,反复渲染,这也是将议论文写长的关键所在。
上述例子的观点,我们可以概括为:执着与坚持能够克服现实的困难与挫折,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这句话中,关键词在“执着与坚持”“困难与挫折”,所以,霍金的例子就必须围绕这两个关键点开展论述,其他所有无关的元素都必须删除(时间、地点、细节等等)。
于是,文字可以修改如下:执着与坚持能够克服现实的困难与挫折,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比如霍金,21岁在人生最为光明灿烂的时刻,被宣判患有渐冻症,除了心、脑、血管,所有的肌肉都将萎缩,渐渐丧失行为能力,终身囚禁于轮椅的方寸之地,只有眼睛与3跟手指能动弹。
面对命运突如其来的打击,霍金并未放弃,他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以坚强意志继续追求终极真理。
那些对我们轻而易举的动作,他却只能依赖特殊机器的辅助才能实现,但即使如此,他仍旧坚持着,终于成就自己的超强大脑,洞悉了时间的本质、宇宙的起源,完成皇皇巨著《时间简史》。
议论文标准语段训练教案

议论文标准语段训练教案第一章:议论文的基本概念1.1 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手段,以说服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为目的的文体。
1.2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3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第二章:提炼准确、鲜明的论点2.1 论点的定义: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观点、立场或主张。
2.2 如何提炼准确、鲜明的论点:a. 从题目中提取:直接根据作文题目提炼中心论点。
b. 从材料中提炼:通过分析材料,提炼出具有针对性的论点。
c. 从生活中提炼: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论点。
第三章:收集和运用恰当的论据3.1 论据的分类: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引用论据。
3.2 收集论据的方法:a. 查阅书籍、报刊、网络等资料。
b. 观察生活,积累实例。
c. 借鉴优秀论文、文章的论据。
3.3 运用论据的要求:a. 真实可靠:确保论据的真实性,避免虚假、夸大或缩小事实。
b. 典型有力: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论据。
c. 灵活多样:运用不同类型的论据,丰富论证角度。
第四章: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4.1 论证方法的分类:立论、驳论、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4.2 论证方法的选择:根据论点、论据和文章结构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
4.3 论证的要求:a. 逻辑严密:确保论证过程中的逻辑关系清晰,避免自相矛盾。
b. 论证充分:运用足够充分的论据支持论点,提高说服力。
c. 语言准确:措辞得体,避免语病,确保论证语言的准确性。
第五章:拟写结论5.1 结论的作用:总结全文,明确重申论点,强化说服力。
5.2 结论的写作要求:a. 简洁明了: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全文内容,突出中心论点。
b. 归纳总结:将文章中的论据、论证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结论。
c. 引导深化:在结论中提出对未来的展望、建议或号召,引发读者思考。
第六章:议论文开头的写作技巧6.1 开头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兴趣,明确论述范围,引出中心论点。
6.2 常见开头方式:a. 引用名言:引用经典名言、诗句等,作为引子,展示文化底蕴。
议论文训练学案

议论文写作训练专题学案设计者袭兵【考纲解读】: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2、感情真挚,思想健康3、内容充实,中心明确4、语言通顺,结构完整5、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优秀的高考作文只要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就已经达到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立意的深刻、内容的丰富、结构的完美统一、逻辑的严谨缜密则是满分作文力求的目标。
【专题一学习目标】:立意要准确、鲜明、集中——中心明确什么是立意的准确什么是立意的鲜明什么是立意的集中【课外练笔】根据你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自选,写一个提纲1、命题作文以“冬天里的使命”为题目2、材料作文枯叶蝶没有美丽的外表,他只有两扇褐色的、毫无生机的、根本无法与它的名字中的“蝶”相匹配的翅膀。
他经常收拢翅膀,静静地立在枝头,像一片枯叶一般随风摇曳,默默地忍受着其他蝴蝶的嘲笑。
然而,当色彩绚丽的蝴蝶被别人捉去制作成标本时,它却可以伏在枝头,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并且为自己的幸运而快慰。
【专题二学习目标】熟练运用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模式——并列式、层进式构思文章———结构完整一、并列式1、【范文导引】诗意地生活湖南考生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
”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
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季羡林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
”试想,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
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在那一丛青翠的绿竹下迎风洒泪,对月抒怀,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谲的诗。
而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
内心和谐,充溢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
特蕾莎修女给每一个穷人带去关爱,爱让她的生活充满诗意;皮埃尔神父为无家可归者送去温暖,关怀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袁隆平院士为饥饿中的人们送去希望,爱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
议论文训练学案

NO.15议论文专题复习二班级: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能说出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2.学会阅读议论文的方法。
3.多读书,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规范书写。
2.合作交流,答疑解惑。
3.巩固整理。
【读“争吵的雅俗”,谈文化复兴】争吵的雅俗陈鲁民①人是群体动物,有事没事老爱往一起凑,臧否人事也喜欢见仁见智,议论纷纷,一旦意见不合,免不了争争吵吵。
争吵有雅俗之分,可见水准风骨,有文野之别,可见时势风气。
②在俄罗斯某咖啡馆里,两个老友发生激烈争吵。
一个教师,是诗歌的忠实拥趸;一个商人,坚决捍卫散文的重要地位。
两个人为诗歌还是散文重要吵得不亦乐乎,后来大打出手。
无独有偶,去年9月,两个俄罗斯工人在一起讨论哲学,当谈到他们共同的偶像——德国哲学家康德时,因意见不同而翻脸。
③这年头常见的是,球迷为球队输赢而争论甚至打斗,粉丝为哪个明星更漂亮而争执动武,酒徒为谁喝得多喝得少而吵闹,恋人为争风吃醋而大动干戈,可没想到,居然还会有人为那些虚头巴脑的诗歌、散文而玩命,为哲学、康德而较真,听起来真如同天方夜谭。
但不可否认,恰恰是这样的争吵能使人感到一些欣慰。
毕竟,在物欲横流、发财高于一切的当下,还有人在仰望天空,捍卫精神财富,关注那些不挣钱的东西。
④其实,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时期,或者说有过这样的小气候。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师生们学习钻研的劲头一点也不差,学术氛围也十分浓郁。
据作家汪曾祺回忆,在昆明的小茶馆里,饿着肚子的大学生在争论李白、杜甫谁更伟大,豪放派与婉约派谁的艺术价值更高,四大名著的优劣得失,每每争得热火朝天,脸红脖子粗。
老板娘很困惑:这帮面有菜色的学生娃咋就争得那么大劲,是管吃还是管喝?⑤不光是学生争,老师也不消停。
废名与熊十力皆为北大知名教授,两人常在一起讨论学问,争吵也是常事。
一日废名到熊十力处与其探讨佛学,生发异见,争论不休,忽而静止,原来二人已扭打在一处。
(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导学案+课后作业

议论文写作训练导学案一、作文材料(2018届扬州市三模)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一种负担。
二、审读及立意指导1.审题一:抓住核心概念2.审题二:逐句解读材料3.稳妥立意4.寻找切口三、素材运用:1.论名声[德]叔本华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
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
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
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
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
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
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
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
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
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
通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
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
射洪中学精品教案高考议论文语段训练指导

射洪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考前笔记(三)议论文语段写作指导精华版一、标准议论语段★标准议论语段的构成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其实也是一篇微型的议论文,也要有观点句、材料句、分析句。
此所谓麻雀虽小,然五脏俱全也!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规范的议论语段,应该“五有”:语段有观点、例前有导语、叙例有方法、例后有分析、语段有推论。
当然,你可以适当地变化,生出诸多变式,但一定要有的是:观点、事例、分析!例文:沉稳从难而来。
(观点)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
(过渡)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
(正面叙例,例后评点)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反面叙例,假设分析)二、详例与概例看看下列两个语段,看看它们在证明语段论点时用例有何不同例1:在曲径中转身,也许能创造奇迹。
当你在曲径中跌跌撞撞,头破血流甚至奄奄一息的时候,不要放弃,只要稍事休息,来个华丽的转身,即可东山再起。
拿破仑在被反法同盟军打败后,被流放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重返法国,建立“百日王朝”,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
尽管滑铁卢之战他再次失败了,但他的这次转身却在历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所以,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不要放弃,即使山重水复,只要你肯转身,相信前面定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转身”为话题的作文片段)例2:自卑像根受潮的火柴,难以将希望之火点燃;自负像个可怕的陷阱,一旦身陷其中即难以自拔;唯有自信自强,才能扬起生活的风帆。
我国宋朝的文豪苏洵,几次赶考都名落孙山,一些人更是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终于因散文有极高的造诣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30岁就耳聋,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听不见声音的情况下,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并谱写出时代的最强音“扼住生命的咽喉”;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镭的发现者,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耀眼荣誉没有使她陶醉,他仍如从前一样孜孜不倦的工作,使它成为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女性。
高三语文议论文标准语段训练学案

高三语文议论文标准语段训练学案(一)语段结构: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语段示例: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语段的类型:1、并列型:“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
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有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
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早年沾染恶习,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钻研医学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分析:两个事例地位相同,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句话分析材料。
2、正反型: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议论文标准语段训练学案(一)语段结构: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语段示例: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够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语段的类型:1、并列型:“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
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有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
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早年沾染恶习,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钻研医学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所以说,知羞耻不但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分析:两个事例地位相同,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句话分析材料。
2、正反型: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
霸王之败,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3、归纳型: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相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练习与提升:请你把下面文章中的三句话作为文段的论点和开头第一句话,续写三个很多于200字的语段。
成功源于坚持的力量微不足道的沙砾要经过痛苦过才能变成价值连城的珍珠,靠的是坚持的力量;展翅飞翔的雄鹰要经过多次的尝试才能在空中自由翱翔,靠的是坚持的力量;盛气凌人的梅花要经过寒风的磨砺才能凌寒独自开,靠的也是坚持的力量。
平庸无闻的人要经历种种磨难才能成为一个成功、举世闻名的人,靠的又何尝不是坚持的力量。
(开头段落)(一)学习上的成功源于对目标孜孜不倦的坚持。
……(二)工作上的成功源于对事业永不言弃的坚持。
……(三)生活上的成功源于对快乐美好向往的坚持。
……成功源于坚持的力量。
无论面对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的种种磨砺,坚持下去吧,因为坚持就会成功,坚持就是胜利!(结尾段落)高三语文议论文语段中观点与材料的使用学案(第二)一、温故知新:1、标准语段的五种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2、语段组成示例: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够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3、三种语段的基本构成:1、并列型:观点句。
阐释句。
并列材料句一。
分析句一。
并列材料句二。
分析句二。
结论句2、正反型:观点句。
阐释句。
正面材料句。
分析句。
反面材料句。
分析句。
结论句。
3、归纳型:观点句。
阐释句。
材料句一。
材料句二。
材料句三。
材料句四。
结论句。
二、新课讲述:阐释观点,分析道理下面三个语段各是从哪些方面实行分析说理的?文段1: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风,它应在该驻足的地方驻足,在该飞翔的地方飞翔;自由不是放浪不羁的海涛,它应在龟裂之地飞扬,在汪洋之地遁形;自由不是肆无忌惮的野花,它应在阳光明媚中露脸,在电闪雷鸣中俯首。
文段2:“知羞耻成人”,前提是要明于羞耻的界限,保持清醒的理解。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和各种各样的外在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点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致使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对什么是羞耻、什么不是羞耻分辨不清。
当一个人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缺乏辨别力,头脑中分不清耻与荣时,什么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己利人、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甚至危害祖国、背离人民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
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开放包容的,但在基本准则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人们无论怎么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本色和遵守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
只有树立准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羞耻的界限,才能知羞耻而成人。
(《知羞耻成人》)文段3:“知羞耻成人”,关键是在于严格的道德自律,强化思想内省。
“知耻近乎勇”。
道德自律产生的羞耻感是人类趋于完善的动力,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使人止于礼、合乎情、趋于善、臻于美,使人深刻反省、改正缺失。
道德自律、知羞耻有助于阻人为恶。
劝人从善。
难怪英国作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增强人们的羞耻感受,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造就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要的就是要教育人们把荣荣、耻耻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起码准则。
(《知羞耻成人》)分析例子,就例析理(一)为什么要分析事例? 重要原则:扣住材料分析它是如何体现观点的。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
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
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仅仅单纯地罗列事例。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
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二)怎样分析事例?1、归纳分析法文章在列举了几个属性相同的事例后,对其实行归纳分析,由诸多个“前提”概括出特殊的结论,回扣深化其结论。
例①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相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假设分析法这种分析法是假设材料能达到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有,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还能够同时与原条件的结果实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例如,为了证明“立志”的重要性引用了王羲之练字的事例。
王羲之9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洗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当什么书法家,仅仅平庸过日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
正因为他从小立下了苦练书法,才会成为一代书法家。
材料:泰戈尔说:“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再高飞了。
”(材料句)…………所以,人啊,千万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
⑴泰戈尔说:“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在高飞了。
”(材料句)翅膀本是用来追求飞翔的快乐与自由的,倘若用来追求金钱,则失去了翅膀本来的作用。
生命本是用以追求自然的奥秘、精神的浩瀚、灵魂的自由的,倘若仅仅用来追求金钱、追求物质享乐,则失去了生命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失去了作为人本该享受的精神的快乐与自由。
所以,人啊,千万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
(结论句)⑵泰戈尔说:“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在高飞了。
”(材料句)显然,“鸟翼”象征理想、追求,而“黄金”则代表物质享受。
那么,只要在“鸟翼”与“黄金”之间划上等号或是将二者紧紧的捆绑在一起,那么,一个人的精神自由、人生价值便宣告结束了。
鸟翼坠上黄金,飞鸟失去的仅仅蔚蓝的天空和飞翔的快乐;灵魂坠上黄金,人类则失去了应有的善良、自由、快乐和尊严。
所以,人啊,千万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
(结论句)当堂训练:在省略号处写上分析的内容。
一千个“0”,也比不上一个“1”。
(材料句)…………(分析句)空谈永远比不上实干,空想永远不如务实。
(结论句)3、探究原因法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如为了证明“人要立志”这个论点,举了这样一个事例:据说,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在门上打个洞,让猫和狗出入方便些,他却打了两个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
即使如此,牛顿在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因刻苦钻研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安了发动机,就有了使不完的劲。
牛顿就是因为在这“使不完的劲”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例如,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