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1949)

合集下载

文史类考研人类学复习攻略重点理论与实践案例整理

文史类考研人类学复习攻略重点理论与实践案例整理

文史类考研人类学复习攻略重点理论与实践案例整理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的起源、进化、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

对于文史类考研人类学的复习来说,理论与实践案例的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文史类考研人类学复习攻略中的理论和实践案例。

一、理论部分1. 文化进化理论文化进化理论是人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化。

文化进化理论认为人类文化具有演化的性质,通过适应环境和社会变迁而不断发展。

2. 社会结构理论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人类社会中不同群体的组织结构和关系。

它关注社会中的层级、角色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

社会结构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3. 文化相对主义理论文化相对主义理论认为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认知模式,没有绝对的标准来评价文化的优劣。

它强调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避免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他人。

4. 社会文化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

它研究社会结构、权力关系、仪式活动、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分析社会文化现象,可以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意义和动机。

二、实践案例部分1. 人类学调查实践案例人类学调查实践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地调查和采访,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价值观念。

例如,研究不同地区的民俗活动、宗教仪式和社会习俗。

2. 社会变迁实践案例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研究社会变迁,可以揭示社会结构和文化演化的规律。

研究社会变迁可以选择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等。

3. 跨文化交流实践案例跨文化交流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和交流,可以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旅行体验其他文化等。

综上所述,文史类考研人类学复习攻略中的重点理论包括文化进化理论、社会结构理论、文化相对主义理论以及社会文化人类学。

城市文化与公共空间——读《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城市文化与公共空间——读《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2018·04作为成都的一个典型公共空间,茶馆是观察人们日常生活的窗口。

茶馆是成都小商业的代表,不仅是各个社会阶层闲谈、娱乐的空间,也是各种各样人群的工作场所,还是一些人参与公共政治的地方。

它是人们进行交流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中心,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变革的预示者。

作者带着三个最基本的问题进入研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什么方式使用茶馆这个公共空间?茶馆在城市经济中的角色?茶馆在何种程度上成为政治斗争的舞台?而贯穿全文的主线是:独特的城市文化对现代化的统一模式的抵抗,国家在茶馆生活中日益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茶馆》里的微观世界一是茶馆与社会,即茶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

二是茶馆与经济,研究了作为小商业的茶馆及其经营。

三是茶馆与政治,考察了茶馆在公共政治中的角色。

作者在序言里明确提到本书是以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的一个实践。

新文化史的重要取向是把普通人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同时转向讲究叙事和细节的人文方法,本书选取茶馆作为研究对象,其实关怀的是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史,作者努力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眼光关注大众的历史。

通过社会记忆构筑出一幅丰富多彩的成都普通人日常生活史的画卷。

(一)“茶馆是个小成都,成都是个大茶馆”———茶馆的社会文化史第一部分,主要是研究茶馆的社会文化史,重点是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茶馆里的活动、茶馆与公共生活的关系。

讨论茶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茶馆的魅力,人们为什么去茶馆,何种人去茶馆,以及各色人等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茶馆文化。

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的茶馆联系着街道和邻里,成为一个公共舆论、公共交往的舞台。

同时成都茶馆也是一个娱乐中心,民间艺人各种曲艺在茶馆上映,地方戏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被改良精英和政府所察觉,随之而来是试图控制和改良地方戏的种种举措。

(二)小商业的生存与斗争———茶馆的经济文化史第二部分则是将焦点转移到茶馆本身,探讨茶馆这个实体的经济文化史,作者以在成都档案馆发现的大量史料作支撑展开论述。

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

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

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文学和文化研究作为人文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研究方法论和理论建构在近现代学术界中得到了日益重视。

本文以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为主题展开讨论,旨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建构是从对文本和文化理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建立的。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逐一展开探讨。

1.文本理论文学研究的基础是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

研究者需要通过文本本身的语言形式、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来理解其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文本理论强调文本的语言特征和形式,指出文本与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关系,是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布莱德利表示:“文本具有自身的语言特征和结构特点,文本是思想、感情等内在体验的呈现,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反映。

”文本理论强调对文本的“再现过程”,并注重分析文本各个层面的意义。

2.文化理论文艺作品不仅仅是个体经验,更是文化中心和文化价值观表达的载体。

文化理论作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重要思想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唯物主义以及文化精神研究。

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对性,指出文化形态和意义的塑造是具有历史特征和地域独特性的。

文化唯物主义强调文化与社会经济基础的相互关联,即人们的文化观念和意识是受社会现实和经验的影响。

文化精神研究则注重文化的精神历史和人文学科上的交叉研究,如语言、思想、文艺和社会等方面的交叉研究。

3.历史理论历史理论指的是文学和文化的历史性和发展规律。

历史变迁背景下的文学和文化发展与人们的感知体验密不可分。

历史对文学和文化的传承、独立和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唯有重视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背景,才能更好地研究文学和文化本身的发展演变过程。

第二部分: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方法与理论的结合对文学和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逐一介绍几种典型的研究方法。

1.关键词法关键词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分析方法,其中包括分词、关键词提取和云图。

颜惠庆在商务印书馆中的多重角色(1899-1949)

颜惠庆在商务印书馆中的多重角色(1899-1949)

出版与印刷(2020年第4期)99出版史话颜惠庆在商务印书馆(1899—1949)中的多重角色曹宁摘要:颜惠庆是中国近代功勋卓著的外交巨擘,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也颇有建树。

文章关注颜惠庆自1899年与商务印书馆结缘后在各个时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作为近代商务印书馆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他是商务印书馆早期的“编译者”之一;弃文从政后,他一直扮演着商务印书馆的“代理人”角色;此外,他还在商务印书馆与政府之间充当了“联络人”的角色,是商务印书馆在政界的重要关系之一。

关键词:颜惠庆;商务印书馆;编译者;代理人;联络人DOI :10.19619/j.issn.1007-1938.2020.00.062一、引言颜惠庆(1877—1950),字骏人,上海人,近代著名外交家。

其父颜永京是中国基督教圣公会早期华人牧师,也是圣约翰大学的创办者之一。

颜惠庆1894年从上海同文书院毕业,次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圣公会中学,因成绩优异获全能超越奖章,后考入弗吉尼亚大学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900年毕业后应卜舫济邀请,回国在圣约翰大学任教。

其间,颜惠庆曾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担任英文部主任,是商务印书馆早期重要的编译人员之一。

执教八年后,颜惠庆弃文从政,随伍廷芳出使美国,开启从政生涯。

学界关于颜惠庆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颜惠庆外交活动和思想的探析[1-3];另一类是关于颜惠庆与《英华大辞典》等辞书编纂工作的研究[4-6]。

目前多文字表达的技艺,最终形成一门独特的社会学科,与中华文化一起走过了从初始到辉煌的路程。

翻译,一直是文化与文化间的桥梁。

梳理翻译的源流,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华文化的厚实与博大,与其他文化的进入和汇集分不开,博采众长,海纳百川,铸就了中华文化的延绵不绝。

翻译,功莫大焉。

参考文献[1] 职官志三[M]∥明史:卷74.北京:中华书局,1974:1797-1798.[2] 丘濬.大学衍义补:卷145[M]∥四库全书.第713册:677.[3] 林尧俞等.礼部志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8册: 685.[4]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5:1138.[5] 历志一[M]∥明史:卷31.北京:中华书局,1974:515-516,528-529.[6] 钦定皇制通典[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42册:642.[7] 聂鸿音,孙伯君.《西番译语》校录及汇编[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1.[8] 张云,林冠群.西藏通史.吐蕃卷:上[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29.(作者单位:民族出版社)出版与印刷(2020年第4期)100出版史话尚未见具体探讨颜惠庆与商务印书馆关系的研究成果。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学的理论与方法_纪振奇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学的理论与方法_纪振奇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学的理论与方法_纪振奇柳诒徵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史学家,他对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贡献。

在他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活动中,他阐述了一种“文化整体论”与“文化史的整体”观点,并提出了“民族灵魂”、“文化的形与神”等重要概念,对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文化整体论”与“文化史的整体”观点柳诒徵提出了“文化整体论”的概念,并强调了文化的整体性和一体性。

他认为,文化是一个整体,不仅影响着人的思想、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方面面,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灵魂。

因此,在研究中国文化史时,不能片面地关注一些方面或者个别事件,而是要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

二、提出“民族灵魂”和“文化的形与神”概念柳诒徵在研究中国文化史时,提出了“民族灵魂”、“文化的形与神”等重要概念,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认为,“民族灵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所在,它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总体体现。

柳诒徵提出了“文化的形与神”这个概念,指出文化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相互结合的,形态表现为各种文化对象的物质形态,而神则体现为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文化的形与神的研究,才能够真正理解一个文化的内在逻辑和精神特征。

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柳诒徵在研究中国文化史的方法上也有着创新和突破。

他主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从中发掘出历史的真相和文化的内涵。

他也鼓励研究者要善于运用各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以丰富对于中国文化史的理解和把握。

总之,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他主张通过文化整体论来把握中国文化史的发展和演变,提出民族灵魂和文化的形与神等重要概念,推动了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他的学术贡献对于加深对于中国文化史的认识和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理论是指一种通过改变和革新社会文化体系来实现社会变革的理论体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革命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理论的核心观点、实践路径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理论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是文化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社会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同阶级之间通过文化的传播和控制来维护和扩大自身的权益。

文化革命的核心任务就是批判和改变压迫阶级对文化领域的掌控,为人民群众争取文化权益。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理论强调了革命性的文化变革。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的根本变革必然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变革。

只有通过改变社会的文化体系,批判旧时代的意识形态,才能够为革命的社会变革铺平道路。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理论追求文化的解放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

在马克思的眼中,人类社会的历史目标是建立无阶级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文化革命的目标在于彻底摧毁剥削阶级的文化体系,建立起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实践路径因时代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形式:首先,大规模的文化教育运动。

通过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使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

其次,批判旧文化和旧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革命实践通常会对传统的文化体系进行批判,揭露其中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并推动建立与社会主义理念相符合的新文化体系。

再次,推进新文化建设。

文化革命实践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文化体系,培养新时代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

最后,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建设。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反思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反思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反思20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变化,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也处于从研究观念到研究方法的转型期。

概括起来可划为四个阶段:渐变期、突变期、一元发展期、多元开放期。

一20世纪初至五四(1900-1918)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观念和方法转型的渐变期。

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新时代的发轫期。

20世纪以前的中国学术界,弥漫着浓厚的信古、崇古之风。

几千年来的学术思路基本上是沿着“注经”和“解经”路子,遵循着“注不破传”和“疏不破注”的尊经信古的原则,没有大的发展。

虽说十三经的注疏洋洋几百万言,但都是阐述“圣人”的思想,作者本人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即使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打着对经书注释的方式,来贩卖自己的“私货”——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的。

如北宋的王安石,清代的戴震(注:王安石著《三经新义》借训释《诗经》《尚书》《周礼》来阐述他的变法思想。

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一书,借训释字义,批判程朱理学的唯心主义,坚持“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哲学。

)等人,他们的新思想和新见解都淹没在对“圣人”思想的注疏中。

在文学研究方面也是如此,对诗歌、散文、戏曲和小说的研究,大都体现在学者对诗文集和戏曲小说的注释和评点中,既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没有科学的说明,只能是科学研究的资料,而不是学术研究的最终成果。

清代乾嘉学派的考证,算是比较接近历史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了,但也只是“准科学”,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受到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和西学东渐的沾溉,才有个别先知先觉的思想家和学者打破了旧的治学框子,尝试着用新的治学观念和方法,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做了新的试探。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梁启超和王国维。

梁启超在20世纪初为推行其政治维新的学说而提倡“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他论诗能以西方诗歌与中国诗歌对比,主张中国诗歌革命以“旧瓶装新酒”,“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注: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1页。

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学术研讨会是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可以吸引外智,促进国家该学科领域的发展,给各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一个共同交流、讨论、研究的平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仅供参考。

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篇一】尊敬的沈鹏先生、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新春伊始,把各位专家学者从四面八方召集起来,共同参加“原创?艺术?诗意?人本----沈鹏书法艺术学术研讨会”,作为主办方,我首先代表中国书协对沈鹏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朋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沈鹏先生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名誉主席,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年来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和组织者,是当代书坛代表性的重要人物。

他在担任主席期间,组织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提出了书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他在书法艺术事业发展中积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的同时,在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上也达到了一个时代的标高。

沈鹏先生的书法点画精到、格调高雅、韵味深长,同时富有现代精神,他在草书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水平为业内外公认。

中国书协走过的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在对他的研究中寻找到历史的脚印和轨迹,同时当代中国书法事业从起步到繁荣,也可以在对沈鹏先生的研究中得到一定的折射、反映和启迪。

正是基于这一意义,所以说书协召开此次学术会议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

作为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同志,沈鹏先生在六十年的书法创作与研究方面,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沈鹏先生坚持独立的学术思考。

沈鹏先生在创作上从不媚俗,不趋同,始终从学术角度在研究与实践中进行创作。

他的《书画论评》《沈鹏书画谈》《沈鹏书画续谈》以及相关的书学论文就是他在学术与实践上的总结。

他始终以传统作为自己的参照系统,建立起了独立的审美思维与审美理论,建立了在遵循传统基础上的学术标准。

所以,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领略浓郁的文化意味,能够在对美的欣赏的同时更能够领略形而上的与众不同的哲思与观念。

人文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人文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人文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人文和文化研究是当代人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在人文和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将关注点放在了人类行为和文化中的各种变异和相似性上,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项研究需要理论和实践两者相结合,只有在这两者之间完美结合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获得出最好的研究结果。

理论研究人文和文化研究的理论研究即为研究者们所做的研究规定和理论方法的制定。

研究规定包括研究者的基本要求、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等。

这项研究的结果能够在实际研究中起到指导作用。

在理论研究中,除以上规定外,还包含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巧。

人文和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包括随访调查、实地考察和文化比较等。

这些方法的完美结合,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得更为准确的研究数据,从而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提供有用的信息。

人文与文化研究的研究技巧,主要是指研究者在采访过程中的交流技巧及文化视角。

因为研究者来自不同的文化和地域背景,他们需要理解他们所研究的文化和地域,这样他们才能够准确地理解这些文化的传统、价值、以及习俗等。

在人文和文化研究的理论研究中,还包含了许多哲学和思想上的研究,例如: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普遍性等理论的探究。

文化相对主义提出了文化与个体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关系。

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研究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等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而文化普遍性理论,则阐述了人类文化存在共性的现象。

这一理论对我们在研究中确保文化的相似性方面提供了依据。

实践研究人文和文化研究的实践研究就是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实际调查、考察和访问等方式,对人类文化的科学研究。

在这项研究的实践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运用研究规定和研究方法,他们需要在研究中发挥出自己的独特眼光,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的存在,很容易导致数据不准确等问问题。

为了能够符合人文和文化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研究者需要在采集研究数据时,充分利用各种手段,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他们还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应用全部的研究技巧,还要关注并考虑他们所研究文化的传统、价值以及习俗等,这样才能够收集到真实、准确的数据。

《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文化研究是目前国际学术界最有活力,最富于创造性的学术思潮之一,有的学者甚至把它看作是后现代主义之后学术发展的主潮,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最富于变化,最难以定位的知识领域,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为它划出一个清晰的学科界限,更没有人能为它提供一种确切的、普遍接受的定义。

为了帮助本书的读者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对它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我们不妨在与传统文学研究的对比当中,勾勒出它的一些基本倾向,当然这种勾勒只是现象的描述,而不是完整的理论概括。

这些倾向是:1.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历史经典不同,文化研究注重研究当代文化;2.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精英文化不同,文化研究注重大众文化,尤其是以影视为媒介的大众文化;3,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主流文化不同,文化研究重视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阶级亚文化,女性文化以及被压迫民族的文化经验和文化身份;4.与传统文学研究将自身封闭在象牙塔中不同,文化研究注意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关注文化中蕴含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如文化政策的制订和实施;5.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是反学科的态度与研究方法。

以上的描述是十分简略的,但即令通过这样一种极其简略的描述和比较,我们也可以发现,文化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研究全然不同的、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范式。

从六十年代英国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倡导算起,文化研究在欧美已经经历了大约40多年的发展,目前许多欧美大学都建立了有关文化研究的系科,开设了文化研究的课程,文化研究在欧美学术体制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对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和方法作一初步的介绍,为了使论述较为集中,我们将以介绍英国文化研究,尤其是著名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工作为主。

一.文化研究的起源狭义的文化研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英国逐步兴起,尔后扩展到美国及其它西方国家的一种学术思潮和知识传统。

文化史

文化史

浅析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历史学是以实证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 面对的是丰富纷繁的以往人类社会现象及人们的所有活动;而要予以认知,,就需要一定的概括与分解。

正因为如此, 近代以来的史学学科体系形成了综合性通史与分领域专史两个学术路径,这也成为迄今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主线式的通史,因史家设置的主线不同而各有重心,,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立场、从不同角度着眼的史家对历史的总体解释;而沿着分解式路径的专史,则使各专门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精细。

然而,,人类社会和人的活动本身是复杂而丰富的,我们从当今课题着眼而要追究的有些问题如社会治理和文化统合等,要求历史提供的知识已经不只是简单地辨识真相、判断是非或作出评价,而是要向纵深处、多层面探究历史现象的内在源流与演变机制。

如此则只限于某一专史领域、单一视角的知识是难以解答的,而如果我们从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视角进行认知,或可弥补单一视角的某些缺陷。

社会文化史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社会史与文化史交叉学科。

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的十年间, 可以说是社会文化史学科的兴起与初创阶段。

自2000年迄今的十年间, 社会文化史研究稳步发展, 逐渐深化, 表现在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成果成批出现, 并出现了一些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论著和比较集中的研究领域。

二十余年来, 它已经成为一个稳步发展、日趋成熟的史学分支领域。

中国社会文化史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就是这样一种以跨学科交叉视角进行研究的探索与尝试。

自从“社会文化史”作为一个新学科概念被提出来以后,有关学者对于这一新学科概念的理论和方法曾有过一些讨论,发表了一些文章,召开过几次会议,提出了一些或同或异的看法。

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社会文化史学科的内涵与定义、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下面分别作一评述。

关于社会文化史学科的内涵与定义,继1988年刘志琴提出社会史和文化史相结合的“社会文化”概念之后,1990 年李长莉发表的《社会文化史:历史研究的新角度》一文,对“社会文化史”定义为“是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结合形式”,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生活方式及其观念的历史”[ 1 ] (P384~385)。

中国文化通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

中国文化通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

第二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文化研究领域是各种思潮的荟萃之地,当代世界的各种思潮都可以在这一领域中找到,如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女权主义,批判理论等等。

体现各种思潮的文化理论,由于其旨趣(interesse)不同,其理论与方法论也各异。

我们今天讲述的文化理论,将以马克斯·韦伯关于“历史的文化的科学”的相关论述作为参照。

将会涉及十九世纪末叶二十世纪初叶的德国学术圈,有狄尔泰(W. Dilthey)、李凯尔特(H.Rickerte)、韦伯(M. Weber)等人。

为什么选择韦伯的理论,因为他的理论既是价值关联的(value-relation),又是价值自由的(value-free),对我们理解各种文化理论和方法都有一定帮助。

韦伯的时代,一方面是实证主义思潮的流行,另一方面是唯心主义思潮流行;因此韦伯所倡导的“历史的文化的科学”理论必须两面作战,才能最终超越两者。

1、与自然科学划界十九世纪流行伽利略式的自然科学模式。

当时欧陆学术界的实证主义思潮,主张以自然科学为典范,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

德国学术界曾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论战。

狄尔泰认为,自然科学关注的是物体原因方面的知识,而人文学要求理解生活的意义,所以,前者需要说明(explanation),而后者则必须理解(understanding)。

唯有通过理解,大而至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小而至于一部作品的意义,才能展现给我们。

人文研究是人类关于自我的知识。

从知识性质的区分上,“理解”对于人文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所有人文学科都直接与间接的与人的历史发生关系,因为只有历史才能告诉我们,理解是什么。

也只有通过理解,历史与人才能发生意义间的联系。

狄尔泰将从经验中产生出来的理解观念,扩大为整个人文学的方法论基础。

与自然科学的关注点不同,人文研究关注的是人的自我知识和意义。

李凯尔特的《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强调历史的文化的科学运用的是个别化、特殊化的记述方法,人们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某些方面感兴趣,是因为这些方面与价值相联系。

文化研究的理论

文化研究的理论

文化研究:两种范式
• 文化研究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总问题,出 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叶那个时期。 • 而这个时期的研究者对于这一命题的解释 层出不穷。
• 威廉斯的《漫长的革命》表明:“文化与社会” 的反映方式要得到贯彻与发展,只有转移到别 处——即那种有重大差别的分析领域——才能进 行。 • 霍加特的《文化的用途》以强烈的“实践批评” 精神,尝试去“阅读”工人阶级文化,以寻求显 现在其模式和结构中的价值和意义:好像它们就 是某种文本。(文本) • 列维· 斯特劳斯,他将“文化”概括为思想范畴、 框架和语言,通过他们划分出不同社会的生存条 件。
文化研究的理论
第一: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 第二:文化研究:两种范式 第三:文化研究的流通
批判的重要性
• 在文化研究史上,最早出现的是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核心是对旧式马克思主义的批 判。但是另一方面,文化研究在很多么方 面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书中提到的影响是有前提条件的:
第一:文化研究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尤其是与阶级关 系和阶级构形,与性分化,与社会关系的种族建构,以及与 作为从属形式的年龄压迫。 第二:文化研究涉及权力问题,有助于促进个体和社会 团体能力的非对称发展,使之限定和实现各自的需要。 第三:鉴于前两个前提,文化既不是自治的也不是外在 决定的领域,而是社会差异和社会斗争的场所。
• 而在汤普森的理解中,文化被定义为两个 方面:既是产生于各种独特社会群体和阶 级中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意义和价值建立 在既定的历史条件或历史关系基础上,各 群体和阶级通过他们“把握”和应对各种 生存条件;又是活生生的传统和实践,通 过它们,那些(对生存的)“理解”被表 现和显现出来。
把自身建构为可以自由穿行 于历史和政治语境的一种完成了的和唯一 的理论主张。 • 第二,文化研究拒绝以学院的或狭隘认识 论的术语来说明自身的理论精确性。 • 第三,它跨学科的形式特点所依据的是, 认为理解文化实践和关系所需要的东西非 常明显地正是文化。

文化研究的理论

文化研究的理论

文化研究的理论一、前言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与经济、政治等同等重要的领域。

文化不仅具备影响和塑造人们的理念和价值观的作用,还能决定一个社会的发展走向。

因此,文化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化研究的理论也因此成为了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几种文化研究的理论,以此来更好地理解文化的本质。

二、文化的定义和理论文化是人类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特点和差异。

但是,文化的定义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

所以,在学术界中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在此,我们仅探讨若干比较经典的文化理论。

1.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是强调文化具有形式和功能的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文化被视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系统,它具有不同的功能,包括社交连结、价值取向和个人成长等。

文化是一种同时间和空间相连结的系统,在不同层面上,文化与同一社会结构中的其他部分彼此息息相关。

这个理论认为,文化的存在是为了创造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些必要条件。

2.文化相对主义理论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是基于自身的环境和历史的产物,是不同的价值系统,其独特性取决于人类的不同位置。

不同的文化系统之间存在着共通性和区别。

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是生发在人类多元性的基础上的,也是多元性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3.文化理解学派文化理解学派是强调人类在理解和解释世界时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认为人在面对文化时,会从自己的身份、信仰、心理和语言等方面而产生影响和界定。

文化理解学派认为文化是由个人所创造和理解的,而不是由社会和文化制度所组成的,这使其成为一种对文化存在和变化的理解方法。

4.文化形式主义理论文化形式主义认为文化是由具体的文化制度和文化符号所组成的。

在这个观点中,文化是一种对人类社会运作所必需的。

而文化形式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文化在这个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

三、结论文化研究的理论是非常关键的,在学术和实践层面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理解文化的本质和重要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策略和政策的制定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期待。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20世纪末中国学术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文化史研究的复兴,它的发展已经超越传统的文史领域,而日益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注的热点。

然而这个领域曾经被长期冷落,从5O年代到80年代初,全国没有一所大学设置文化史专业课程,更没有一个专门的文化史研究机构。

50年来还没有一门学科这样大落大起,它的起伏跌宕,反映了中国史学建设的曲折道路,也揭示了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目前要对近代文化史研究中涌动的社会思潮作总体性评价,不尽相宜,但它在学术上提出的课题,反复的论证,不同意见的争鸣,却历历在案,本文试图对此作一评述,为的是将纷争的诸多见解稍加整理,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索。

一、从文化反思发端的近代文化史研究8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第一次文化研究的热潮,30年代国难当头之际,又反复出现文化论战,政治、军事的动荡并未使文化研究萧条,断断续续绵延了20多年。

1949年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这一研究却遽然冷却。

虽然就文化史的局部来说,也不乏建树和发展,文化资料的积累和整理也相当丰富,有关中外文化交流有论著也时有所见,但是作为最能代表文化史研究水平的综合性专著却几乎绝迹。

据80年代初编的《中国文化史研究书目》(1),中国大陆1949年后30年来出版的有关文化史的综合研究,仅有蔡尚思的《中国文化史要论》(2)一本,且基本上是书目评价。

这一时期,以思想史、艺术史取代文化史研究成为普遍倾向。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存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但是在这有辉煌文化历史的国家,文化史学科却建树迟缓,不能不使人引以为憾。

这种状况又与我国近代史上多次出现的文化论战是多么不相称!西学的传入在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之争,使人们震聋发聩。

多种文化流派及其彼岸论辩,如层峰叠起,给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无比丰富而又具体生动的内容。

深厚的文化积累、反复的文化论战与薄弱的文化研究形成巨大的反差,这不是偶然的现象。

历史学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与实践探析

历史学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与实践探析

历史学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与实践探析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事件的学问。

而历史学研究方法则是为了更深入、客观地揭示历史真相而存在的一种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

本文将探讨历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应用。

一、历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历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历史学的起源。

早期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文献的分析和解读,如研究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等。

这种方法主要关注历史事实的呈现,通过阅读文献来获取信息。

而后随着历史学的不断发展,研究方法也不断改进。

马克思主义的兴起为历史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主张通过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阶级斗争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根本动因。

这种方法强调了历史的阶级性和社会根源,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另外,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对历史学研究方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后现代主义主张以个体为中心,关注历史事件中的个人细节、经验以及文化观念等。

这种方法强调了历史事件的多维度和多样性,拓展了历史研究的范畴。

二、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在实践应用方面,历史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几种常见的类型。

首先是历史文献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依赖于对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解读。

研究者需要通过阅读古代文献来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和背后的社会背景。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等。

其次是比较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机制,探索普遍性规律。

另外,口述历史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实践应用。

这种方法通过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或他们的后代,以获取第一手的历史资料。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近现代史和口述传统等。

最后是历史地理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所发生的地理环境、地貌和气候等进行分析,来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规律。

这种方法可以结合考古发掘、地图制作等工具,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持。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产生了重要作用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产生了重要作用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产生了重要作用1900年至1949年间,中国历经改革变革。

新文化运动在这个时期献力巨大,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产生了重要作用。

这场运动集合了众多思想家、文化人,他们共同探索新时代下的文化形态,积极探寻中国的未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探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第一,倡导思想启蒙和民主精神。

新文化运动倡导开展思想启蒙运动,鼓励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素质。

同时,它也强烈倡导民主精神。

运动中的思想家文化人提出了许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口号。

比如,反对封建主义,坚决主张学术独立,提倡民主政治等等。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政治进步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推动文化自觉和知识解放。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他们反对旧式的儒家知识体系,提出了“百家争鸣”的思想。

运动中的文化思想家提出,文化应该由人民自己创造和发展,而不是被少数人掌控。

他们不再将文化视为单纯传承旧时代遗产的过程,而是强调民间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性。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多样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推动文学艺术美学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开辟了一条独立自主的、标新立异的文学艺术路线。

运动中出现了一批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根据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专业标准,呈现了多种艺术形态。

鲁迅推崇“以文艺美学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

陈独秀主张运用“表现主义”和“超验主义”表现社会现象。

胡适则推行西方“现代文学”艺术,提出了“自由、平等、民主”的艺术观念。

这些新的艺术流派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强化了文学艺术的自主地位。

第四,推动语言文字的大革新。

中国的语言文字曾经历了千百年的沉淀和发展,但那时候的文字体系已经过时。

新文化运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语言文字时代。

他们反对文言文的垄断地位,主张使用白话文,以广泛的词汇和描写方法,简洁、易懂地表达思想。

这场运动大大地推动了新文学文艺和新闻出版的发展,加强了文化媒介的传播效果,加强了民众的语言文字认知水平。

在会上的致辞集锦

在会上的致辞集锦

在会上的致辞集锦今后五年是宜宾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信任,在中共宜宾市委的坚毅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宜宾市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肯定能够带领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团结动员广阔职工,同心同向、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辐射吸纳川滇黔的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会上的致辞,便利大家阅读与鉴赏!在会上的致辞1敬重的王德春会长,敬重的程祥徽副会长,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首届全国阅读鉴赏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探讨会成立大会”,经过近一年的细心打算今日最终开幕了,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探讨会筹备小组,向各位嘉宾以及出席这次学术盛会的全体代表表示热情欢迎!闻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闻名社会语言学家程祥徽教授,都非常关切这次学术会议的召开,在筹备过程他们分别多次赐予切实的指导,今日两位泰斗级的前辈学者亲临大会,使学术会议蓬荜生辉,品位飙升,让我们以热情掌声表示由衷的感谢!时煜华教授、袁晖教授、刘真福编审、刘绍本教授,将分别给我们做精彩的学术报告;《阅读与鉴赏》杂志社总编郝荣斋先生及同仁,为会议召开细心运筹,细心支配,居功至伟;承德老师宾馆的同志们,为我们供应优质服务;我提议以热情掌声向他们表示感谢!语文的人文性,就是通过阅读鉴赏活动典型地体现出来的。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育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实力,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是“鉴赏”的前提和基础,“阅读”重在相识、理解、分析、综合和把握,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突出一个“懂”字;而“鉴赏”则重在感受、品尝、领悟、体验和思索,杜甫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它突出一个“悟”字。

在阅读鉴赏活动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得以充溢,自我人格得以完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人的精神家园得以营造。

文化史研究的两种理路

文化史研究的两种理路

作者: 武云[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00005
出版物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页码: 43-46页
主题词: 文化;文化史;历史的文化;文化的历史
摘要:文化史的研究应该沿着两种理路拓展和深化:“历史的文化”和“文化的历史”。

“历史的文化”,即研究在历史的流程中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性,包括心理结构、性格趋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若干稳定的观念形态是如何生成、嬗变、整合、积淀、定型的,从而探寻民族的心路历程,揭示民族文化的历史个性和特质。

“文化的历史”即以文化为切入点,揭示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变迁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是怎样互相渗透、彼此推引的真相。

这两种理路的文化史研究都要求弱化狭隘的学科意识,增强开放的问题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1949)
【摘要】:本文旨在回顾和检讨1900—1949年间中国学术界有关文化史研究的理论(特别是来自西方的文化史理论)与实践,通过梳理其发展脉络,总结其成就得失,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史学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和特点。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即把文化史研究置于整个20世纪前期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交流冲撞的背景下,通过对各时期文化史研究理论和实践的系统考察,来揭示这一史学分支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及特点,以便为今日的文化史研究和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除“导言”部分的学术史回顾和论文研究思路说明外,正文凡四章:第一章为“文明史观启示下的史学新视野(1900—1915)”,主要讨论清末以后国外“文明史观”及其理论的传入对中国史坛的影响。

文中首先考察了英国巴克尔和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史研究理论输入及其内涵,认为其核心思想是把历史的进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以实现史学的科学化。

当然,巴克尔与福泽谕吉是不同的。

前者所探究的历史进步是对当时英国强大的炫耀和对科学的崇信,后者则是对进步的苛求和对科学的实验。

进而分析了梁启超、章太炎和陈黻宸等人的中国通史编纂的设想;并对梁启超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蔡元培的《中国伦理学史》的学术史和张亮采的《中国风俗史》的风俗史等史学著作做了评述。

第二章为“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史研究(1915—1927)”。

探究了“五四”期间国内文化史研究风气日盛的原因,
着重结合当时各种西方文化史观在中国的传播,考察分析了梁启超、柳诒徵、陈登原、朱谦之和张东荪等人的文化史研究实践。

认为此期西方文化史研究理论的输入规模较为宏阔,不仅和国际史学并轨,且呈现百家争鸣的趋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新史学”、新人文主义、新生机主义和唯物史观,以及由孙中山先生充分吸收西方文化思想而创立的三民主义(唯物史观和三民主义的文化史研究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放在下面的章节中论述)。

“新史学”以美国的鲁滨逊为代表,关注史学研究范围的扩展,主张重点研究平民生活,认为史学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科学性。

新人文主义者以白璧德为代表,关注精神、道德在文化史发展上的作用,主张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历史,认为史学的意义在于教育。

新生机主义者以柏格森、杜里舒为代表,关注文化史发展动因,将人类的创造看作是本能与知识,主张史学研究采用生物学的方法。

从实践上看,其时文化史研究的成果虽然不是很多,有的且未完成,但大多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如梁启超《中国文化史》对于“新史学”理论的实践,柳诒徵具有文化守成倾向的《中国文化史》写作,朱谦之《历史哲学》、《文化哲学》和张东荪《知识与文化》对新生机主义等文化观念的展示等,其影响决不可小视。

第三章为“文化史与社会史研究的交融并茂(1927—1937)”。

认为这一时期国内学术界开展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文化建设的讨论,以及西方文化史论著的系统译介和文化学学科的建立,从各方面促进了文化史研究的繁荣。

在当时流行的文化理论中,社会科学观念以关注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下层的生活著称,在方法上采用分科研究;文化人类学则关注域
外文化的传播,采用比较的方法;三民主义作为政治思想关注的是民族、民权和民生,地望观念则更关注家乡文化史,后两种文化史研究理论可以说都是本土自生的。

这一时期出版的商务版《中国文化史丛书》和吕思勉、王德华、王治心等人的文化史论著,陈安仁的《中国文化史全史》,张立志的《山东文化史》和吴越研究会的《吴越文化论丛》,刘华瑞的《中国文化国际关系》、张星娘的《欧化东渐史》和罗香林的《唐代文化史》等,在努力吸收外来文化史理论的同时,已开始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它标志着我国的文化史学科建设正在逐步成形。

第四章为“民族救亡运动中的文化史研究(1937一1949)”。

抗战期间,爱国民族主义成为学术思想界最具感召力的灵魂,文化史的研究也不例外。

本章结合时代背景简略考察了文化民族主义者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分析了文化形态学派的文化史研究理论,较详讨论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这一文化理论在国内的传播情况和“战国策”派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时代之波》和《文化形态史观》等论著;重点分析唯物史观的文化史研究理论,以30年代的杨东尊、陈国强和陈高佣以及40年代延安的陈竺同的研究实践、《中国文化》杂志。

从中展示出文化史研究与社会及民族生命息息相关的特征。

文末“余论”,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从历史的现代化途径、史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角度,分析了20世纪上半期文化史研究的得失。

认为20世纪的文化史研究的本质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存废问题之上的制度变革和风俗改良,它与现代化的实现和发展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

因而,文化史研究虽然在学术上取得了相当成绩,但整体说来,并不理想。

可以说,直至今日,关于文化史研究的学术规范、学科体系仍未建立,“很多人说不清楚文化史的意义”;连一些文化史研究的大家如梁启超、朱谦之、胡适等,也对其性质与内涵各持一说,难?【关键词】:【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091
【目录】:中文摘要6-8英文摘要8-10导言10-13第一章文明史观启示下的史学新视野(1900-1915)13-28第一节世纪初的“文明”情结13-14第二节文明史观的输入及其旨趣14-20第三节文明史研究的实践20-28一、以文明史为关注点的新通史编写21-22二、新视野下的学术史探究22-25三、现代风俗史研究的起步25-28第二章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史研究(1915-1927)28-77第一节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到文化史研究28-34一、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的理论启示28-29二、新教育体制中的文化史教育29-33三、文化学科地位的确立33-34第二节“整理国故”与中国文化史研究34-38第三节西方“新史学”的输入与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38-53一、文化史研究的新理念38-43二、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实践43-53第四节从新人文主义的视角看文化史53-65一、“想象”与“同情”:白璧德的文化史观53-56二、柳诒徵与陈登原的
研究实践56-65第五节新生机主义与文化史研究65-77一、“创化”与“进化”:新生机主义的研究理论65-69二、“知识”与“本能”:朱谦之与张东荪的研究实践69-77第三章文化史与社会史研究的交融并茂(1927-1937)77-118第一节文化与文化史研究的新气象77-83一、文化机构的运作与文化研究事业77-79二、中外交流的活跃与文化研究视野的拓展79三、文化学的建立与文化史研究79-83第二节社会科学:文化史研究的新天地83-98一、社会科学观念与文化史研究83-88二、“通史”与“专史”:社会科学的研究新面貌88-98第三节文化人类学与文化史研究98-104一、科学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理念98-100二、“播化论”: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文化史100-104第四节三民主义与陈安仁的文化史研究104-109一、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文化史观104-105二、陈安仁的文化史研究实践105-109第五节地望观念与文化史研究109-118一、从“南方文化运动”到“江浙文化论”109-112二、从地望观念看地域文化史112-118第四章民族救亡运动中的文化史研究(1937-1949)118-148第一节民族主义的文化史研究--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118-120第二节从斯宾格勒到雷海宗--文化形态学说与文化史研究120-137一、文化形态学说的研究理论120-124二、文化形态学说的输入及其影响124-131三、战国策派的文化史研究131-137第三节从马克思到陈竺同--唯物史观与文化史研究137-148一、“环境创造人,人也改变环境”: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137-140二、从杨东蓴到陈竺同:唯物史观的研究实践140-148余论148-153主要参考文献153-157致谢15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