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设计导则

合集下载

加热炉设计手册

加热炉设计手册

加热炉设计手册第一章序言加热炉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设备,在金属加工、玻璃制造、陶瓷生产等领域均有重要作用。

本手册旨在为工程师、设计师和操作人员提供有关加热炉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的全面指南。

通过本手册的学习,读者将了解关于加热炉设计与性能优化的基本原理,并从中受益。

第二章加热炉的基本原理在设计加热炉之前,必须理解加热炉的基本原理。

加热炉的主要功能是将物体加热到所需温度。

对于金属、玻璃和陶瓷等材料的加热处理,通常采用燃气、电力或其他热源来达到所需温度。

在设计加热炉时,必须考虑热源的类型、加热方式、热传导方式、温度控制等因素。

第三章加热炉设计与选型在加热炉的选型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加热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加热炉类型。

例如,对于金属加热处理,可以选择电阻加热炉、感应加热炉或气体加热炉。

而对于玻璃或陶瓷的加热,可能需要考虑辐射加热炉或者间接加热炉等。

第四章加热炉的结构与材料加热炉的结构和材料直接影响着其使用性能和寿命。

在设计加热炉时,必须考虑其结构强度、耐高温性能、热损耗等因素。

同时,还需选择合适的隔热材料、加热元件和热交换设备,以确保加热炉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加热。

第五章加热炉的安装与调试加热炉的安装与调试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安装加热炉时,需要注意设备的周围环境、通风情况、安全防护等问题。

在调试阶段,需要进行各项参数的检查和调整,如温度控制、加热均匀性等。

第六章加热炉的操作与维护加热炉的日常操作与维护是确保设备运行稳定的关键。

操作人员需要了解加热炉的使用规程,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同时,定期对加热炉进行维护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

第七章加热炉的能耗管理与环保在加热炉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关注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设计合理的加热炉结构和控制系统,可以降低能耗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八章加热炉的安全管理与预防加热炉在运行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因此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加热炉设计手册

加热炉设计手册

加热炉设计手册第一章:引言1.1 目的加热炉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对金属、玻璃等材料进行加热处理。

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加热炉设计及操作的基本知识,以帮助工程师和操作人员正确地选择、使用和维护加热炉设备。

1.2 背景加热炉是工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金属加热、退火、淬火等工艺过程中。

良好的加热炉设计和操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设备维护成本。

第二章:加热炉设计原理2.1 传热原理加热炉通过对工件进行导热来实现加热的目的,主要传热方式包括对流、辐射和导热。

设计时需要考虑工件的材质、尺寸和加热需求,选择合适的传热方式。

2.2 温度控制加热炉的设计需要考虑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加热元件。

这些组成部分需要精确地配合工作,以保证加热炉能够按照设定温度进行稳定的加热过程。

第三章:加热炉设计与选择3.1 加热炉类型根据工艺需求和加热方式的不同,加热炉可以分为电阻加热炉、感应加热炉、燃气加热炉等不同类型。

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

3.2 结构设计加热炉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加热腔体的形状和尺寸、加热元件的布置等因素。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加热效率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四章:加热炉操作与维护4.1 操作规程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加热炉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启动、加热、温度控制、停机等各个环节,以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

4.2 维护保养加热炉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定期清洁、观察设备运行状况、检查加热元件和控制系统等。

及时的维护能够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五章:加热炉安全管理5.1 安全意识操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5.2 应急处理加热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操作人员需要掌握应急处理的方法,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损失。

结语加热炉作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在设计、选择、操作和维护过程中都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安全要求。

加热炉配管设计导则

加热炉配管设计导则

加热炉配管设计导则一、材料选择1.管道材料:加热炉配管中常用的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铜、铝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管道内介质的性质以及工作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碳钢适用于一般加热炉配管,而不锈钢适用于要求更高耐腐蚀性的加热炉。

铜和铝适用于低压低温的加热炉配管。

2.连接件材料:连接件包括法兰、螺纹、焊接等。

在选择连接件材料时,需要与管道材料相适应,并考虑介质的性质以及工作条件等因素。

常用的连接件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黄铜等。

二、设计原则1.流体力学原则:加热炉配管的设计应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包括流量、速度、压力损失等参数,确保流体正常运行。

需要合理选择管道直径、布置方式、弯头半径等。

2.热力学原则:加热炉配管的设计应考虑介质的热力学特性,包括工作温度、热膨胀、热传导等因素。

需要选择合适的绝热材料或采取其他隔热措施,避免热量损失,并保证管道的稳定工作。

3.安全原则:加热炉配管的设计应考虑安全性,包括防爆、防腐、防火等措施。

需要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材料,如加热炉配管中的电炉。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压力、温度等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阀门、安全装置的设置。

三、设计步骤1.确定加热炉的工艺参数,包括工作温度、工作压力、流量等。

2.根据工艺参数计算所需的管道直径、流速、压力损失等参数。

可以借助电脑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计算。

3.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连接件,并进行管道的布置和设计。

需要考虑到加热炉本身的空间限制,合理安排管道的走向。

4.根据设计结果绘制配管设计图,包括管道布置图、阀门位置图、支撑位置图等。

5.进行安全性分析,考虑可能的安全隐患,选择合适的阀门、安全装置等。

6.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并根据设计结果进行材料的采购和施工的安排。

总结加热炉配管设计是加热炉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加热炉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工艺参数和流体力学、热力学、安全等原则,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连接件,并进行详细的计算和绘制配管设计图。

7-加热炉设计、施工验收、管理规范

7-加热炉设计、施工验收、管理规范

1概述该加热炉的设计、设备制造、施工验收标准,优先采用国家标准。

如需采用其他标准,均不得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环保、消防、安全卫生等的设计和施工,按国家强制性标准执行。

凡买方有标准文件规定的,按买方要求执行。

2有关设计、设备制造、施工验收标准注:按实际需要的标准执行。

3 验收程序本合同中凡属卖方供货范围提供的“设备”和“材料”在出厂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试验或试运转,合格后方可出厂。

买方有权派检验人员参加卖方组织的在设备制造厂进行的A类设备的监制和出厂前检验。

“设备”和“材料”运抵现场后,买方有权参加卖方组织的对“设备”和“材料”进行的开箱检验。

3.1一般事项3.1.1 卖方提供的“设备”和“材料”根据本附件确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制造及检验。

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设备”和“材料”的标准和规范,应包括为了保证“设备”和“材料”质量检验所需的项目内容和判断标准。

3.1.2 标准及规范的协商买方对卖方提出标准及规范的协商,在基本设计审查前进行。

双方商定同意的标准及规范应作为设备和材料检验的依据之一。

3.1.3 当买方对卖方提供的“设备”和“材料”有质量异议时,经双方协商后可进行必要的材质、性能等品质检验,届时双方应相互配合,不应无故拖延。

3.1.4 买方检验人员在检验期间对“设备”和“材料”运抵现场后所进行的检验,也不能免除卖方按合同有关规定所承担的保证责任。

3.2买方在设备监制、验收过程中的人员派遣3.2.1 设备监制卖方应在设备制造前1个月内,书面向买方提供该设备的制造进度表(包括设备名称、规格、数量、以及制造厂、地址、制造时间、预计安装和检验的日期等)。

买方在收到通知后二周内将是否派员前往监制的决定,书面通知卖方,如决定派遣,还应提供监制人员名单。

3.2.2 出厂前检验凡属A类的“设备”和“材料”出厂前的检验、试验或试运转,应由卖方组织会同买方检验人员在制造厂按合同规定对设备进行检验、试验和试运转。

加热炉设计手册

加热炉设计手册

加热炉设计手册
加热炉设计手册是一本详细介绍加热炉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和技术要点的参考书。

以下是可能包含在加热炉设计手册中的内容:
1. 引言:介绍手册目的和结构,概述加热炉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加热炉类型概述:介绍常见的加热炉类型,如电阻加热炉、感应加热炉、燃气加热炉等,包括它们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3. 设计原则:详细解释加热炉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温度控制、热量传递、能量效率等。

4. 设计步骤:介绍从需求分析到最终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加热炉规格、热量计算、选择加热元件、控制系统设计等。

5. 炉体设计:详细描述加热炉的结构设计,包括燃烧室、加热室、隔热层、外壳等。

6. 加热元件选择与设计:介绍常见的加热元件,如加热棒、电烙铁等,包括选择与设计准则、安装方法等。

7. 控制系统设计:解释加热炉控制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要点,包括传感器选择与安装、控制器选择与调整、安全系统设计等。

8. 安全设计:介绍加热炉的安全设计原则和措施,包括喷淋系统、气体探测器、消防设备等。

9. 故障排除与维护:提供加热炉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和维护建议,以确保加热炉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10. 案例研究:提供一些实际加热炉设计的案例分析,以实际应用加热炉设计原则和技术。

加热炉设计手册通常是工程师、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等从事加热炉设计和应用的专业人士的参考书,可帮助他们进行准确、高效和安全的加热炉设计。

加热炉设计导则

加热炉设计导则

目次1总则1.1 适用范围2 引用标准3 蒸馏炉设计要点3.1 炉型选择3.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3.3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4 热载体炉设计要点4.1简介4.2炉型选择4.3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4.4 炉管材质的选择和壁厚计算5延迟焦化炉、减粘加热炉及沥青加热炉设计要点5.1 简介5.2 炉型选择5.3 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5.4 炉管材质的选择和壁厚计算6加氢炉设计要点6.1加氢炉分类6.2炉型选择6.3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6.4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6.5 辐射管架的热膨胀问题6.5炉管表面热电偶的设置7重整炉设计要点7.1炉型选择7.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7.3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7.4 结构设计注意事项8润滑油精制炉设计要点8.1炉型选择8.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8.3 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9气体加热炉设计要点9.1炉型选择9.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9.3 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10制氢炉设计要点10.1 转化管内的化学反应简介10.2 工艺计算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性能指标10.3 炉型选择10.4 转化管管系设计1 总则1.1 适用范围石油化工管式炉的设计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这些标准对管式炉设计的各个方面均有详细规定,为避免重复,本导则仅对各类管式炉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以指导设计者正确进行设计。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石油化工管式炉的设计,改扩建的石油化工管式炉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使用本导则时,尚应符合以下有关标准的规定:a) SHJ36 《石油化工管式炉设计规范》b) SHJ37 《石油化工管式炉炉管壁厚计算方法》c) SH3070 《石油化工管式炉钢结构设计规范》d) BA9-2-1 《管式炉炉型选择及工艺参数的确定》e) BA9-1-2 《石油化工管式炉工艺计算》f) BA9-4-3 《管式炉炉管系统的设计》g) BA9-4-1 《管式炉燃烧器选用原则》h) BA9-4-2 《管式炉零部件的选用和设置》i) BA9-1-3 《管式炉炉衬设计》j) BA9-1-5 《管式炉钢结构设计荷载确定》k) BA9-1-6 《立式(箱式)管式炉钢结构设计》l) BA9-1-7 《圆筒形管式炉钢结构设计》m) B A9-1-4 《管式炉钢制平台、梯子和栏杆》n) BA9-5-1 《管式炉余热回收方案的选用》o) BA9-5-2 《管式炉余热回收烟风道系统》3 蒸馏炉设计要点蒸馏炉包括原油蒸馏装置的常压炉、减压炉以及二次加工装置的常压和减压分馏塔进料加热炉。

加热炉配管设计导则

加热炉配管设计导则

4 OF 46
DGM-07.05
REV. 0
THIS DOCUMENT CONTAINS JDEC CORPORATION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OF A PROPRIETARY NATURE. THIS INFORMATION MUST NOT BE COPIED OR DISCLOSED IN WHOLE OR IN PART TO OUTSIDE IN PARTIES NOR USED FOR OTHER THAN THE PURPOSE FOR WHICH PROVIDED WITHOUT PERMISSION OF MANAGEMENT.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 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
BY
DATE
第一章 加热炉的简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构造 第三节 性能监控
第二章 加热炉布置 第一节 设备布置 第二节 炉管布置
第三章 加热炉的配管 第一节 制程管线 第二节 燃烧器管线 第三节 吹灰器管线 第四节 灭火蒸汽管线 第五节 除焦管线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 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
小门型加热炉 此炉辐射区炉管以 U 形排列,一方面可加强炉管的自立强度, 另则炉管受热膨胀得以自由伸展,进出口端有岐管(MANIFOLDS)装置,对流段 炉管以水平横置,燃烧器亦装置在炉床,适用于加热大流量低压降的燃料气, 以作为触酶重整炉的进料加热炉 集中辐射型加热炉 此炉辐射区每一炉膛内为一排垂直炉管, 对流段炉管以 水平横置,采用辐射型燃料器, 装置在辐射炉膛两侧炉壁上,可配多数燃烧器 在不同的高程上,由两侧对炉管进行加热,适于反应进料,热效率高但建造成 本上则较为昂贵. 密闭室型加热炉 此种适用于中小型加热炉, 辐射段与对流段炉管均水平安 置, 辐射炉顶倾斜部分亦配置有加热炉管,燃烧器装置于炉床上 经济且热 效率高,适合常压蒸馏 汽油改质及润滑油等的精制 大箱型加热炉 此种适用于大型加热炉, 辐射与对流炉管均为水平横置, 燃 烧器置于炉床,经济且效率高, 适用于大化工厂的常压蒸馏或减压蒸馏 1.3.3. 特殊箱型加热炉 此种加热炉大都适用于高温加热 其流体出口温度都高达 800-850 C,炉膛内的温度也超过 1000 C 以上,而且流体在管内发生反应或分 解等变化. 适用于氢气重整加热的特殊加热炉.

加热炉毕业设计摘要

加热炉毕业设计摘要

加热炉毕业设计摘要加热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物体加热至所需温度,以满足生产过程中的加热需求。

本文将从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对加热炉的毕业设计进行摘要。

设计原理方面,加热炉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能量传递和转换。

加热炉通过加热元件(如电阻丝、燃烧器等)提供能量,将能量传递给被加热物体,使其温度升高。

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加热炉还会将电能或燃料能转换为热能,实现能量的转换。

设计师需要根据被加热物体的性质和加热要求,选择合适的加热元件和能量转换方式,以达到高效、稳定的加热效果。

结构特点方面,加热炉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加热室的结构,通常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以承受高温环境下的热膨胀和热应力。

其次是加热元件的布置方式,要保证加热均匀、温度控制准确。

同时,还需要考虑加热炉的绝热层设计,以减少能量损失和外界温度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此外,加热炉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操作便利性,如设置温度控制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等。

应用前景方面,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加热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在冶金行业,加热炉可以用于金属材料的热处理、熔炼和铸造等工艺过程。

在化工行业,加热炉可以用于催化剂的活化、化学反应的加热和蒸馏等过程。

在建材行业,加热炉可以用于砖瓦的烧制、玻璃的熔化和混凝土的硬化等工艺过程。

此外,加热炉还可以应用于电子、食品、医药等行业,满足不同领域的加热需求。

总结起来,加热炉的毕业设计涉及到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

设计师需要根据被加热物体的性质和加热要求,选择合适的加热元件和能量转换方式,以实现高效、稳定的加热效果。

加热炉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加热室、加热元件和绝热层等因素,以保证加热均匀、温度控制准确。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加热炉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加热需求。

加热炉的毕业设计将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高效、稳定的加热解决方案,推动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完整版)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

(完整版)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课题名称: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加热炉设计手册

加热炉设计手册

加热炉设计手册目录一、引言二、加热炉的基本原理1.1 热量传递原理1.2 加热炉的分类三、加热炉设计要点2.1 材料选择2.2 结构设计2.3 控制系统四、安全操作规范五、维护与保养六、环保要求七、总结一、引言加热炉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设备,它能够将物料或工件加热至所需的温度,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

本手册主要介绍了加热炉设计的基本原理、要点、安全操作规范、维护与保养以及环保要求,旨在帮助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加热炉。

二、加热炉的基本原理1.1 热量传递原理加热炉通过不同的加热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物料或工件,使其升温。

常见的加热方式包括辐射加热、对流加热和传导加热。

设计加热炉时需要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加热要求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

1.2 加热炉的分类根据加热方式和工艺要求的不同,加热炉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例如电阻加热炉、感应加热炉、燃气加热炉等。

每种加热炉都有其适用的工艺范围和特点,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工艺要求。

三、加热炉设计要点2.1 材料选择加热炉的设计材料应符合耐高温、耐腐蚀、导热性能良好等要求。

常用的材料包括不锈钢、耐热合金等,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2 结构设计加热炉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热膨胀、热应力等因素,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炉体材料、加热元件、隔热材料等因素。

2.3 控制系统加热炉的控制系统对于加热过程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至关重要。

设计时需要考虑温度控制装置、加热功率调节、安全保护装置等,以确保加热炉能够满足生产过程的加热需求。

四、安全操作规范在加热炉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设备开启与关闭程序、操作人员的防护措施、应急预案等。

加热炉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稳定。

五、维护与保养加热炉的定期维护与保养是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维护工作包括加热元件的更换、设备清洁、润滑维护等,操作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毕业设计加热炉设计

毕业设计加热炉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引言 (3)1 初步设计 (4)1.1加热炉的初步设计 (4)1.1.1 技术条件和要求 (4)1.2燃料的选择 (4)1.2.1固体燃料 (4)1.2.2液体燃料 (4)1.2.3气体燃料 (5)1.3炉型的选择 (5)1.3.1炉子类型 (5)1.3.2 钢坯在炉内的放置及加热方式 (6)1.3.3 钢坯的装炉、出炉方式 (6)1.4.燃烧装置的形式及其安放位置的确定 (6)1.5蓄热装置的形式及其安放位置的确定 (7)1.6炉子供风及排烟系统的选择 (8)1.6.1鼓风机 (8)1.6.2 排烟方式 (8)1.6.3 换向系统 (9)1.7汽化冷却系统 (9)1.8炉子方案示意图 (10)2 技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燃料燃烧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燃烧计算的目的及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燃烧计算的已知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燃料燃烧计算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预确定炉膛主要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各段平均有效射线行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热炉设计说明书

加热炉设计说明书
(1)钢的成份
取 =0.6% =0.7% =0.2%
(2)钢的热导率
=(60-8.7 -14.4 -29 )×4.18×100
=38.9×4.18
= ×0.85=33×4.18
(3)钢的比热容
当碳含量 %=0.6% =440℃C=0.127×4.18
(4) 钢的厚度
钢坯的厚度70mm,但在炉中是两面加热,故在计算中应用的坯胎厚度为35mm
三、加热炉炉型选择
轧钢生产连续性较大,加热钢坯的品种也比较稳定,并且数量也比较大,故决定采用连续加热炉,钢坯断面尺寸为70mm×70mm,故决定采用上下两面加热,并且采用三段的炉温制度以保证钢坯加热质量和较高的生产率。由于料坯很长,故采用单排装料。
四、设计计算
(一)燃料燃烧计算
1.1换算燃料成分
已知的高焦炉混合煤气成分见下表
2.3确定均热时间
钢坯出炉时表面与中心温差最大允许为10℃
Δt2=234℃ 查的m=0.81
=λo×0.73=28.4×4.18
=0.166×4.18 a= =0.0224m²/h
代入得 h
则:钢坯在炉内的总加热时间 0.3+0.09+0.045=0.43h
现实中实取加热时间如下:
预热时间:0.3h
C02
N2
O2
H2O
总和
含量(%)
7.17
69.43
1.79
21.60
100.0
1.3 计算燃烧产物密度
1.4计算燃料理论燃烧温度
燃烧产物的热含量
燃烧产物中的空气含量
理论燃烧温度的确定
已知:
—空气的平均热容,查 =400℃时, =1.3302

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

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

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摘要: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并制作一个加热炉,用于加热金属材料。

该加热炉采用能源高效的电加热方式,具有瞬时加热和温度控制功能。

设计包括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

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加热炉的性能和效果。

关键词:加热炉、电加热、温度控制、结构设计、性能验证1.引言加热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加热各种材料。

它在金属加工、玻璃制造、陶瓷制品生产等领域广泛应用。

传统的加热炉通常使用燃气或燃油作为能源,效率低下。

而电加热炉由于其能源高效、可控性好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是制作一个电加热炉,实现金属材料的快速加热和温度控制。

具体目标包括:(1)设计一个高效的加热电路,能够提供足够的功率;(2)设计一个合适的结构,能够容纳不同尺寸的材料;(3)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温度。

3.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电加热炉设计的核心。

根据加热材料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加热元件。

本设计采用了电阻丝作为加热元件,通过调整电阻丝的长度和布局位置,控制不同区域的加热功率。

电路控制部分采用了微控制器进行控制,通过PWM调整电源输出的占空比控制加热功率。

通过传感器测量温度,将测得的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调整PWM占空比,实现温度的闭环控制。

4.结构设计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加热材料,设计了一个可调节的结构。

该结构由固定底座和可上下移动的夹具组成,夹具通过滑轨与底座连接,可以根据材料尺寸的不同进行调整。

5.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

硬件设计主要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微控制器和开关电源。

软件设计主要是编写控制程序,实现温度控制、显示和参数设定等功能。

6.实验与验证为了验证设计的加热炉的性能和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通过测量不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加热速度和温度控制的精度,对设计进行了评估。

7.结论本设计成功制作了一个加热炉,实现了金属材料的快速加热和温度控制。

地基加热炉基础设计规范2018

地基加热炉基础设计规范2018

地基加热炉基础设计规范2018
1、永久荷载,应包括炉体设备自重(包括炉膛自重、炉体工艺钢结构及附属设备自重等)、炉体框架传来的水平荷载及弯矩、基础结构自重、土压力,以及当与厂房柱基础或其他基础形成联合基础时,由厂房柱或其他结构传来的永久荷载等。

2、可变荷载,应包括炉料荷载,设备运行荷载,各层操作平台传来的操作、检修荷载,地坪堆载,地下水压力,以及当与厂房柱基础或其他基础形成联合基础时,由厂房柱或其他结构传来的风荷载、雪荷载、吊车荷载、活荷载等可变荷载。

3、当加热炉或热处理炉基础承受地下水浮力时,应按本规范第3.6.6条的规定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

当基础抗浮稳定性不满足规定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1)增大基础截面尺寸。

(2)增大基础底板尺寸,即设置外伸底板,利用外伸板上的土重增加抗浮力。

(3)基底设置抗浮锚索(杆)、锚桩。

4、当有自流条件时,可考虑设置外渗排水措施,以降低地下水位。

工艺加热炉导则B

工艺加热炉导则B
11
1.2过剩空气的控制


由于加热炉对流段可能漏入空气的部位较多,因 此,从辐射段出口采样要比在对流段出口采样更 能代表燃烧的状况,在线氧分析仪应设在辐射段 出口。采样管线渗漏或堵塞会引起氧分析仪读数 波动或产生误差,烟气冷凝下来的水进入氧分析 仪会导致仪器损坏,所以烟气取样管要进行保温, 分析仪应经常用标准气校正。 一般情况下空气过剩系数控制:燃气时1.05-1.15, 燃油时1.15-1.25。

32
2 加热炉点炉和停炉操作

2.6 点燃主火嘴




再次检查所有主火嘴的阀门是否全部关闭,拆除主火嘴管线上的 盲板。打开主燃料气安全切断阀,打开一个火嘴上的手阀进行点 火,如果在5~9秒内没有将主火嘴点燃,关闭手阀,等5分钟,再 进行该火嘴点火。 按照点火程序,再进行下一个主火嘴点火。连续地点燃有稳定长 明灯火焰的主火嘴,保持火嘴上有足够的燃料气压力。如果不这 样做将会引起火焰不稳定,容易熄灭,如果所有的火嘴和长明灯 都熄灭了,需要重新吹扫炉膛。在整个炉膛内均匀地点燃各火嘴。 有集合管的加热炉炉膛升温速度为55℃/h~110℃/h,全焊接蛇管 式加热炉炉膛升温速度可高达177℃/h。集合管加热炉升温速度慢 可以避免过热应力造成的管头连接泄漏。 炉膛升温速度是由新耐火衬里的养生要求限定的。如果炉内安装 的是新耐火衬里而不是陶瓷纤维,材料的生产者或安装者应提供 烘炉曲线,使材料更好地干燥和养生,以获得最好的性能。
20
21
1.3燃烧控制

正常操作时,各火嘴的炉前阀应保持全开 状态,各火嘴前燃料压力一致,炉膛受热 均匀,由调节阀控制燃料的总压力,便于 调节加热炉的燃烧负荷。在烧燃料油时, 也应全开现场油抢的炉前阀和蒸汽阀,如 果火易吹灭,火焰短,可关小一次风门; 如火焰从根部开始冒烟,火焰高,则开大 一次风;如火焰上部冒烟,则开大二次风 门。

加热炉设计审查、购置导则

加热炉设计审查、购置导则

加热炉设计审查、购置导则加热炉设计审查、购置导则1 目的为公司人员进行一般炼油装置用火焰加热炉设计审查、购置技术谈判工作提供指导。

2 适用范围2.1 本导则规定了一般炼油装置用火焰加热炉及其附件的设计审查、材料等方面的最低要求。

2.2 本导则指出了在加热炉设计审查、设备购置技术谈判时必须审查的主要内容,适用于加热炉设计审查和设备更新购置技术谈判的审查过程。

3 总则3.1加热炉设计内容、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必须符合工艺专业委托以及有关会议纪要内容。

其负荷、燃料组成成分应符合工艺要求,并注意负荷不允许有负偏差,但要注意不能将负荷层层放大。

加热炉设计、运行应满足装置各专业要求。

3.2工艺3.2.1加热炉设计应使传热量分布均匀,多管程加热炉设计时各管程水力学对称。

对有汽化介质的管程数应尽量少,每程从入口到出口应是一个单独的回路。

3.2.2辐射段平均热强度,通常按管心距为2倍管子公称直径的单排管考虑,直接受火焰辐射的第一排遮蔽管平均辐射热强度按辐射管考虑。

3.2.3对任何工艺装置,辐射段和对流段中管子的任何部位,最大内膜温度均不应超过允许值。

3.3燃烧3.3.1热效率的计算值和实际值均应以主要燃料的低发热值为准。

3.3.2除另有规定外,计算热效率时,对于自然通风加热炉,以烧气为主时,过剩空气量为20%,以烧油为主时,过剩空气量为25%;对于强制通风加热炉,以烧气为主时,过剩空气量为15%,以烧油为主时,过剩空气量为20%。

3.3.3烟囱和烟气系统的设计应在设计过剩空气系数、最高环境温度、正常放热量的120%条件下,辐射段和对流段保持至少25Pa的负压。

3.4机械3.4.1对流段排管设计时,应考虑到将来吹灰器、水洗的安装空间。

3.4.2加热炉烧重质燃料油时对流段须装吹灰器,烧轻质燃料油时如石脑油应规定是否加吹灰器。

3.4.3对流段设计时,应有减少烟气短路的措施,可以用折流砖或折流板。

3.4.4加热炉的构造应在不影响相邻管子的情况下,允许更换个别的炉管或弯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次1总则适用范围2 引用标准3 蒸馏炉设计要点炉型选择3.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3.3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4 热载体炉设计要点4.1简介4.2炉型选择4.3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炉管材质的选择和壁厚计算5延迟焦化炉、减粘加热炉及沥青加热炉设计要点简介炉型选择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炉管材质的选择和壁厚计算6加氢炉设计要点6.1加氢炉分类6.2炉型选择6.3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6.4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辐射管架的热膨胀问题6.5炉管表面热电偶的设置7重整炉设计要点7.1炉型选择7.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7.3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结构设计注意事项8润滑油精制炉设计要点8.1炉型选择8.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9气体加热炉设计要点9.1炉型选择9.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10制氢炉设计要点转化管内的化学反应简介工艺计算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性能指标炉型选择转化管管系设计1 总则适用范围石油化工管式炉的设计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这些标准对管式炉设计的各个方面均有详细规定,为避免重复,本导则仅对各类管式炉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以指导设计者正确进行设计。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石油化工管式炉的设计,改扩建的石油化工管式炉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使用本导则时,尚应符合以下有关标准的规定:a)SHJ36 《石油化工管式炉设计规范》b)SHJ37 《石油化工管式炉炉管壁厚计算方法》c)SH3070 《石油化工管式炉钢结构设计规范》d)BA9-2-1 《管式炉炉型选择及工艺参数的确定》e)BA9-1-2 《石油化工管式炉工艺计算》f)BA9-4-3 《管式炉炉管系统的设计》g)BA9-4-1 《管式炉燃烧器选用原则》h)BA9-4-2 《管式炉零部件的选用和设置》i)BA9-1-3 《管式炉炉衬设计》j)BA9-1-5 《管式炉钢结构设计荷载确定》k)BA9-1-6 《立式(箱式)管式炉钢结构设计》l)BA9-1-7 《圆筒形管式炉钢结构设计》m)BA9-1-4 《管式炉钢制平台、梯子和栏杆》n)BA9-5-1 《管式炉余热回收方案的选用》o)BA9-5-2 《管式炉余热回收烟风道系统》3 蒸馏炉设计要点蒸馏炉包括原油蒸馏装置的常压炉、减压炉以及二次加工装置的常压和减压分馏塔进料加热炉。

炉型选择一般蒸馏炉,当热负荷不大于30MW时,优先选用辐射-对流型圆筒炉;当热负荷大于30MW时,通常选用立管立式炉或立管双室箱式炉。

立管炉的炉管与火焰平行,每一根炉管都要通过高温区。

卧管炉的炉管与火焰垂直,只有部分炉管处在高温区。

两者比较起来,前者支撑炉管的高合金管架少,投资省,但其局部过热而造成被加热油品裂解的倾向要比后者大得多。

因此,生产润滑油的润滑油型减压炉应选用卧管炉。

一些二次加工装置的产品品质要求较高,如重油加氢装置的常、减压分馏塔进料加热炉,也要求采用卧管炉。

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主要工艺参数包括辐射管外表面平均设计热强度(简称辐射管平均热强度,下同)和管内介质流速。

一般蒸馏炉的主要工艺参数见表。

表蒸馏炉的主要工艺参数表中的质量流速是所谓”经济流速”,在此范围内,炉管内的总压降一般在~。

国外一些工程公司则认为应采用“品质流速”,即高流速,一般是经济流速的二至三倍,管内总压降高达~2MPa。

在高流速下,油品局部过热裂解的倾向小,最终油品的品质好。

如设计采用“品质流速”,应取得工艺专业的认可,以便工艺专业考虑到高压降后选择泵的扬程。

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常压蒸馏炉,当被加热介质的硫含量小于%(重)时,选用碳钢炉管。

当硫含量不小于%(重)时,对流室选用碳钢炉管,辐射室及遮蔽管选用Cr5Mo炉管,或全部选用Cr5Mo 炉管。

减压蒸馏炉一般全部选用Cr5Mo炉管。

当被加热介质含环烷酸、且酸值不小于KOH/g 油时,汽化段选用16Cr-12Ni-2Mo(美国钢号TP316L)。

蒸馏炉的操作压力一般都低于,因此,炉管壁厚一般不用计算,而根据结构需要和工程经验选取;见表。

表炉管壁厚选用外径φ,mm选择壁厚,mm外径φ114, >φ114~φ168φ219φ273壁厚选6mm 壁厚选8mm 壁厚选10mm 壁厚选12mm炉管扩径3.4.1减压蒸馏炉的汽化段炉管,一般要逐级扩径,以使其被加热介质接近于等温汽化。

同时要求炉-塔之间的转油线为低速、低压降转油线。

这种设计可以在较低的炉出口温度下,达到较高的汽化率(显热转化为潜热),保证减压分馏塔有较高的轻油收率,并能保证在整个汽化段内不至于超温,尽可能的减少油品裂解,从而保证最终产品有较好的品质。

逐级扩径应进行比较精确的分段计算,以保证整个扩径过程中均具有良好的流型- 雾状流或环雾流,避免可能出现水击的液节流。

每次扩径后的管段始端,一般容易出现不理想的流型,末端则容易出现超温,因此,计算过程中应适当调整各管径的管段长度,以保证理想的流型,且保证温度波动在3℃以内。

典型的扩径方案有:φ152 φ219 φ273。

3.4.2减压炉至减压塔之间采用低速、低压降的转油线后,转油线的直径将变得很大,其自身的热膨胀难以得到补偿。

如果让各支路转油线作成L型和Π型补偿器结构,则会使支路转油线的压降大大增加,炉出口处的压降升高。

为此应减小支路转油线的长度,转油线的大部分热膨胀由炉出口管的预拉和退让来补偿。

应该注意的是,从转油线、支路转油线到炉出口管之间的位移和应力必须统一进行严格的计算。

再者,炉出口管和炉墙之间的密封问题也应采用密封套管来解决,使其既能密封良好,又不防碍炉出口管的自由位移。

3.4.3一般常压蒸馏炉是不扩径的。

当常压蒸馏处理极轻的原油时,为避免过大的压降,也有将常压炉汽化段扩径的(如泽普炼油厂常压炉),但这要由计算来决定。

4 热载体炉设计要点简介当加热要求均匀缓和,严格控制和调节加热温度时,一般采用间接热源加热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加热设备和用热设备是分开的,中间由一种热载体的循环来传递热量。

加热热载体的加热炉叫热载体炉。

石油化工常用的热载体有联苯类和热油类,联苯类主要是二苯混合物。

它是联苯和联苯醚组成的低共熔共沸混合物,亦称道生油(DOWTHERM),其加热炉也称“联苯炉”或“道生炉”。

热油类主要是石油产品或副产品经加工制得的,导热油是用沸程合适的石油馏分加工制成的,其加热炉亦称“热油炉”热载体炉的最大特点是流量大、温升小。

塔底重沸炉也具有这一特点,并且某些塔底重沸炉如芳烃联合装置中的二甲苯塔底重沸炉,其被加热介质还兼作热载体,因此,将这类管式炉也并入热载体炉一类。

炉型选择二苯混合物具有水的某些特性,因此早期的联苯炉都类似于锅炉,如火管式联苯炉、水管式联苯炉。

但石化行业用的联苯炉基本上还是管式炉。

如圆筒炉、立管或卧管立式炉和箱式炉。

十多年前出现了一种结构型式较为特殊的多层螺旋盘管式联苯炉,一般盘管层数为二至四层,多为三层,其管心距接近于炉管外径,彼紧密相联、分层放置。

其中最内一层一半管面受辐射传热,另一半管面受对流传热,其余各层均受对流传热。

这种炉子微正压操作,结构紧凑,体积小,耗用金属材料及占地面积亦少。

这种炉子一般都要采用“燃烧器管理系统”这样高水平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石油化工用热载体炉的炉型选择原则与蒸馏炉一样,不小于30MW一般选用辐射-对流型圆筒炉,大于30MW则选用立管或卧管的立式炉和箱式炉。

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石油化工常用的热载体,无论是二苯混合物,还是导热油,在高温下都会分解,因此设计时应特别注意两点:a)辐射管平均热强度不宜过高,且应核算其最大峰值时的油膜温度不应超过表4.3.1所列的最高使用温度。

表4.3.1注:YD是燕山石化研究院生产的导热油代号。

b)采用较高的流速,以减少局部过热,液相流速~3m/s,汽-液混相流速,15~20m/s。

推荐的辐射管平均热强度和管内流速列于表4.3.2。

应该说明的是:二甲苯塔底重沸炉出口汽化率一般在50~75%(重)之间,因此,一般在汽化前选用较小的管径,汽化后选较大的管径。

表4.3.24.3.3热载体炉的流量大,温升小,因此管路数较多,大型炉有的管路数多达12路。

为了保证各路流量均匀,除在炉入口前必须采用流量控制外,盘管结构设计和燃烧器布置等均应保证各流路在水力学和热力学方面均衡。

炉管材质的选择和壁厚计算由于联苯类和热油类热载体对金属的腐蚀性极微。

其加热温度一般都低于300℃,最高的也超不过380℃,其管壁温度都低于450℃,因此应选用碳钢炉管。

热载体炉的操作压力一般都小于,因此其壁厚可与蒸馏炉管壁厚一样根据结构需要和经验选取,同。

5 延迟焦化炉、减粘加热炉及沥青加热炉设计要点简介延迟焦化炉、减粘加热炉及沥青加热炉均属于加热重质油品的加热炉,其特点为管内油品比重大(一般均在以上)、粘度高、管内壁容易结焦,为保证加热炉能长周期运行,一般均在辐射管内注入蒸汽以提高管内流速。

炉型选择由于延迟焦化炉操作条件较为苛刻,应选择水平管箱式炉,而减粘炉和沥青加热炉由于操作温度相对较低,可优先选择圆筒炉。

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5.3.1 管程数、管径及管内油品质量流速由于管内油品重、粘度大,易结焦等特点,炉管管径既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管径过大则造成管内传热系数减小,内膜温度升高;管径过小时结焦易造成管内堵塞,因此一般均在φ60~φ127之内选择。

为了避免介质偏流造成炉管局部过热而产生结焦现象,在满足管内流速及压降限制的前提下应使管程数最少。

由于延迟焦化炉对油品在管内的停留时间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油品温度大于426℃后在管内的停留时间不宜超过45秒),而管程数越少则意味油品在管内的停留时间越长,因此延迟焦化炉管程数受到以上两方面的限制。

对于延迟焦化炉,一般每管程处理量不宜超过30万吨/年(按照延迟焦化装置处理量计算)。

三种加热炉管内油品的质量流速范围分别如下:延迟焦化炉:1200~1800 kg/减粘加热炉:1400~2000 kg/沥青加热炉:1200~1500 kg/5.3.2 辐射管平均热强度由于延迟焦化炉出口温度在500℃左右,已大大超过油品的临界反应温度,所以应尽量缩短油品在管内的停留时间,以使得生焦反应延迟到焦碳塔中进行。

在管程数、管径一定的情况下,辐射管平均热强度越大,单程炉管总长度越小,则停留时间越短。

辐射管平均热强度过大则会导致管壁温度增加,对减轻管内结焦不利,因此对于延迟焦化加热炉辐射管平均热强度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

由于减粘加热炉和沥青加热炉出口温度较低(一般在420℃以下),未达到油品的临界反应温度,因此油品在管内的停留时间对这两种加热炉管内结焦影响不大,影响管内结焦的主要因素为管内油品的最高油膜温度,因此降低辐射管平均热强度对减少管内结焦是有利的,然而过低的辐射管平均热强度则会导致投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