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的现代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系统疾病的现代分类

金涛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分类;血液系统;疾病;发病机制

传统上,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分成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凝血疾病三大类1。这种编排分类是建立在形态学、临床生化基础上的,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依据,对血液学的初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对血液系统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遗传生物学和分子化学的进展,按照疾病发病机制对血液系统疾病进行分类已经有了客观基础。按照发病机制进行分类,疾病实体间的界限清晰,诊断的可重复性好。尤其对于新进入血液专业的医生,能够让他们更快的、更清晰准确地掌握血液疾病的内涵。将血液系统疾病按照发病机制进行编排分类是未来的趋势,是血液学发展的必然。

血液系统疾病,按照发病机制,可分成遗传性疾病、获得性克隆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临床综合征四大类。

⏹血液系统的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G6PD缺乏症、

海洋性贫血、血友病等。

⏹获得性克隆性疾病: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髓系肿瘤、淋巴瘤。

⏹获得性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

⏹血液系统临床综合征:DIC、易栓症、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K缺乏症。

一、遗传性血液疾病

血液系统遗传性疾病,具有明确遗传特点,已经发现了遗传缺陷的具体位点2。

⏹遗传球形细胞增多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8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遗传性G6PD缺乏症,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特点,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

体(Xq28)。

⏹a海洋性贫血,a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b海洋性贫血,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特点,b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

⏹血友病A,X连锁隐性遗传特点,缺陷基因位于Xq28,血友病B,X

连锁隐性遗传特点,缺陷基因位于Xq26。

⏹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多表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缺陷基因位于

12p。

二、克隆性血液疾病

获得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机理是血液相关细胞增殖周期异常,出现克隆性增生,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理是造血干细胞水平基因突变,以

CD55CD59低表达为特征的克隆性血细胞增殖3。

⏹髓系肿瘤,发病机理是髓系造血干细胞突变、恶性克隆性增殖,按照克

隆细胞的成熟程度,可划分为MPD、MDS/MPD、MDS、AML,我们常说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被归纳于MPD(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因为同时具有病态造血和髓外化生特点,被归属于MDS/MPD(骨髓增殖性疾病)4。

⏹淋巴瘤,发病机理是淋巴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根据临床特点及免疫表

型,淋巴瘤划分为T/NK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2008who 分类为前驱肿瘤、前驱淋巴性肿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成熟T/NK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我们常说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2008who分类中对应的是B-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伯基特淋巴瘤5。

三、免疫性血液疾病

免疫性血液疾病,发病机制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机体正常组织/细胞,引起一系列病态临床表现。免疫损伤机制在各种疾病中都有表现,比如在克隆性疾病中,由于异常克隆刺激免疫系统引起免疫紊乱,会出现免疫系统攻击相关正常组织/细胞的病理机制,这也是血液肿瘤综合治疗中应用免疫调节/抑制剂的理论依据。免疫性血液疾病,特指的是以自身免疫系统损伤正常组织/细胞为主要环节和始动环节的血液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免疫功能调节紊乱、自身抗体吸附

于红细胞表面而引起临床上的溶血性贫血表现。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是温抗体型AIHA,红细胞表面吸附的是不完全抗体IgG和(或)C3。AIHA的免疫紊乱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比较倾向的是免疫系统受到创伤(比如淋巴组织感染)而失去免疫识别功能,导致自身抗体产生,某些淋巴瘤表现出继发性AIHA可认为是这种机制6。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目前认为AA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异常,造

血微环境异常和造血干祖细胞“量”的改变是异常免疫所致。以往观察到的造血干祖细胞“质”异常性“AA”实乃部分与AA相似的PNH、MDS。AA已经由初级研究阶段的一组不同质的“综合征”净化为同质的独立疾病体系。随着对AA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现代AA治疗策略已经把免疫调节/抑制作为治疗方案的基础7。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

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目前观点,免疫破坏机制不仅包括自身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还包括细胞毒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以及自身抗体/免疫细胞介导的巨核细胞增殖和生成血小板障碍8。

⏹过敏性紫癜(HSP),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为机

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产生皮肤、

粘膜、脏器出血9。

四、血液相关临床综合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组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

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症。DIC的发病机制迄今仍不十分明确,只能依靠一些临床特征来描述和定义10。

⏹易栓症,是指多种致血栓因素的累积,从而引起机体致病性血栓形成概

率明显增加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人体凝血纤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平衡体,单一的致栓因素会受到其他调节因素的代偿调节,不足以形成临床上的病理性血栓形成(栓塞),当同时存在多种致栓因素时,机体形成临床血栓的可能性就显著增加了。易栓症与血栓性疾病的概念通常是不同的。易栓症的主要致血栓因素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数量增加活性增强、血液凝固性增高、抗凝活性减低、纤溶活力降低、血液流变学异常11。

⏹缺铁性贫血(IDA),是机体对铁的需求和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

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要表现,亦有其他组织缺铁表现(皮肤黏膜、精神行为等)。红细胞内缺铁,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血红素,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胞浆少、体积小。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活性降低,会引起患者精神、免疫、粘膜、生长发育等异常。IDA不仅仅是贫血,他是机体缺铁状态下一系列病理性平衡的综合12。

⏹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

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病因包括:叶酸维生素B12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代谢障碍、需要增加、利用障碍。临床主要表现包括三方面:1、大细胞性贫血,重者全血细胞减少;2、口腔和胃肠道粘膜萎缩引起的“牛肉舌”、舌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便秘;3、肢体麻木、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和易怒、抑郁、失眠、妄想等精神症状。对MA的认识不应局限于贫血,更应该注意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伤。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肝脏合成维生素k1依赖性凝

血因子(FX、FIX、FVII、凝血酶原及其调节蛋白PC、PS等)时不能正常进行加羧基化反应(维生素K1是此酶促反应的关键性辅酶),合成的相应凝血因子无活性或活性低下(未羧基化),导致凝血障碍的一种获得性、复合性出血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存在维生素K1缺乏病因、出血倾向、维生素k1依赖性凝血因子减少或缺乏。

以上均为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对于少见/罕见血液系统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原则上均能划归上述四类。有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可能有多种发病机制共同起作用,但仍可根据其主要发病机制(起主导作用的发病机制、具有特征性的发病机制)进行上述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