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冰川的形成、类型和运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Chapter 8 Geological action of glacier
8.1 冰川的形成、类型和运动
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降雪量大于融雪量, 不断聚集的积雪,经一系列物理变化转化为冰川冰,
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向外缓缓的冰体,称为冰川。
注意:冰体不运动则不叫冰川,称为死冰。
3. 冰川的运动速度
A.缓慢(数十~数百m/a)
B.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不同 C.裂隙、褶皱

冰裂隙
裂 隙





冰裂隙
加拿大
4. 冰进、冰退
A. 冰进,积累>消融;B. 冰退,消融>积累
南极大陆
格陵兰岛
2. 山岳冰川 分布在中低纬度山区,面积小,冰层薄,形态和
分布受下伏地形的限制。
(1)冰斗冰川
雪线附近,呈围椅状 的半圆形凹地。
悬冰川:冰斗冰川自冰斗流出悬挂在陡壁上。
(2)山谷冰川
冰斗冰川进一步扩大, 注入山谷。
珠穆朗玛峰北坡最大的山谷冰川-绒布冰川
马拉斯平冰川 阿拉斯加
作用,沿冰床向前滑动。
② 塑性流动:由于冰川冰是不同粒度冰晶的集合体,当冰川达
到一定厚度时(最小50m),在自身压力下,冰内晶粒开始发 生平行晶粒底面的粒内剪切蠕变导致冰川向前错位,宏观表现为 整个冰川的定向蠕动。
Figure Movement of a glacier Cross-sectional view
一、冰川的形成
1. 雪线
年降雪量=年消融量的分界线。
喜马拉雅山中段西端雪线(阿里地区纳木那尼峰)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1)温度(低纬度/高纬度)
(2)降水量(补给与消融的关系)
(3)地形
A.一般阴坡雪线低,阳坡雪线高
B.地形
气候
雪线
接近赤道的东非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度4570~5425m。
南纬20~25°的安第斯山雪线高度达6400m。
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4400~4600m 北坡雪线5800~5900m
2. 冰川的形成过程
二、冰川的类型
根据冰川的形态、规模、大小和所处的地形条件,可将 冰川分为两类:
1. 大陆冰川 2. 山岳冰川
Biblioteka Baidu
1. 大陆冰川 分布在高纬度大陆和岛上,面积巨大,冰层厚,
运动不受地形限 制的冰流。
(1)冰盾 (2)冰盖
(3)山麓冰川
山谷冰川流出山口,到达山麓地带相互汇合形成较大的冰盖。
马拉斯平冰川 阿拉斯加
三、冰川的运动
1. 冰川运动的前提条件
冰层厚度≥临界厚度(增加1大气压,融点降低0.0075℃)
2. 导致冰川运动的因素
山岳冰川 → 重力流 大陆冰川 → 压力流
运动方式:
① 基底滑动:冰川借助冰与床底岩石界面上融水的润滑和浮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