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的方法.ppt

合集下载

第12讲训诂方法

第12讲训诂方法

第12讲训诂方法•形训所谓训诂方法,就是指训释词语的传统释义方法。

训诂的方法很多,有注音法、析句法、校勘法、释义法等,前代训诂学家通常把解释词义的方法分为形训、声训和义训。

其实形训、声训的的目的仍然在于解释词义,应属于广义义训的下位概念。

下面重点介绍形训。

一、形训原理1、何谓形训?形训就是通过分析文字形体结构来说明词义的训诂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据形索义。

语言里面的词只有语音和语义,无所谓形体。

形的概念,产生于文字。

早期的汉字是根据汉语的词义来构形的,汉字的形体在通常情况下与其所反映的词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汉字具有表意性,这就使得通过分析字形来探求词义成为可能。

《说文解字》全面采用了形训的方法,分析字形,推求本义。

如:刀、取(见教材P125)2、形训的理论依据——六书“六书”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但“六书”的具体含义不得而知。

到西汉才有了解释,著名的有三家:P126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后来采用班固的顺序,许慎的名称。

戴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此为著名的“四体二用”之说。

二、形训的类型1、以形说义(见教材P126-129)(1)象形字的形训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的形态、状貌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由此造出的字就是象形字。

如:P127〜8 口自目吕犬万牛竹臣羊合体象形:瓜页(2)指事字的形训(见教材P129-131)抽象的义理是无法用象形的办法来造字的,因此,“事无形,故须有所指以见意。

”这就出现了指事字。

如:十廿卅上下甘亦朱寸刃元本末(3)会意字的形训(见教材P131-134)会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及所表达的意义合起来表达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的方式训诂的方法指的是探求词义的方法。

前人习惯把它分成三类: 声训、形训和义训。

(一)声训——因声求义的方法声训就是因声求义, 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

具体地说, 就是用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字来解释词义.这是前代训诂学家常用的一种训诂方法。

因声求义的方法,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

如《周易·说卦》: “乾, 健也.坤,顺也。

震,动也。

坎,陷也.离, 丽也。

兑, 说也。

”《孟子·藤文公上》:“痒者养也, 校者教也, 序者射也".这一类训诂, 在当时的文献正文里, 已经屡见不鲜了。

秦汉间的《尔雅》和汉代的《说文》、《方言》、《释名》等训诂专著, 多半都用这种训诂方法。

尤其是《释名》,几乎全用声训。

例如: 《释山》: “山顶曰冢;冢, 肿也, 言肿起也.”(同音相训)《尔雅·释言》: “宣, 缓也。

(音近相训)《说文·上部》:“旁, 薄也。

”(音转相训)声训有时还利用形声字的声符, 具体有三种方式:(1)用声母训声子, 例如: 《尔雅·释言》: “讹, 化也。

"《释名·释形体》: “帽, 冒也。

”(2)用声子释声母, 例如: 《尔雅·释言》: “干, 扞也。

”《说文·古部》: “古, 故也。

”《释名·释形体》:“眉, 媚也, 有妩媚也。

”(3)用声母相同的字相训, 例如: 《尔雅·释言》: “葵, 揆也。

”《释名·释形体》:“恭, 拱也。

”二、形训-—因形求义的方法形训就是根据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

这种训诂方法, 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

如《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 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荀子·劝学》: “天见其明。

"注: “明谓日月。

”汉代以后, 经师的解经, 《说文》等书的释义,都常用这种形训的方法,如《周礼·大司徒》: “一曰六德: 知、仁、圣、义、忠、和。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优质课件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优质课件

也。”王念孙则认为:“此皆缘词生训,
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
也。”(《经义述闻》五“终风且暴”)按:
王念孙怎麽得出“终犹既也”的结论呢?
他是在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得
出这个结论的:
6
《诗经·邶风·燕燕》:“终温且惠。” 《诗经·邶风·北门》:“终窶且贫。” 《诗经·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诗经·小雅·甫田》:“终善且有。” 《诗经·小雅·正月》:“既其永怀,又窘阴雨。” 前四个同例句,均以终与且相呼应,且字在此 是列连词,犹又也。则终字也应当是一个表示 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连词,它的意思只能是既。 再跟“既其永怀,又窘阴雨”相比照,且犹又 也,则终亦犹既也。就这样,王氏通过排比语 言材料的方法,考出了终有既义,而这是任何 字典、辞书所不载的。
盼兮’之盼;又不识此盼字,写作‘使民盻盻 然’之盻;又不识此盻字,而读为盼。”(转 引自俞樾《茶香室丛钞·四钞》卷一四)按:盼、 眄、盻三字形体微别,而意义迥殊,绝对不可
21
混淆。
《诗·卫风·硕人》“美目盼兮”,《毛传》: “白黑分。”这个盼不能换成眄或盻。《列子·黄帝》 “始得夫子一眄而已”,殷敬顺《释文》:“眄,
8
《论衡·逢遇》:“偶以形佳 骨娴,皮媚色称。”这里佳与 娴、媚与称各为对文,均是形 容词,娴亦佳也,称亦媚也。 同篇又云:“或以丑面恶色称 媚於上。”这称媚即是媚称, 因为称、媚二字同义,故词序 可以颠倒,意思不变。
9
《论衡·定贤》:“或骨体娴丽,面色称 媚。”娴丽、称媚为对文,娴丽是同义复词,
《淮南子·本经》“扶拨以为正”,高诱注: “拨,枉也。”(语言材料加古注)
《淮南子·修务》“琴或拨剌枉挠”,高诱注: “拨剌,不正也。”(语言材料加古注)

训诂的方式和术语课件

训诂的方式和术语课件
如嫁女以有所生。”
(三)义界
• 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
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如:
• 《说文·见部》:“䚕,求視也。”段玉裁注:
“求視者、求索之視也。”(lì)
• “覣,好視也。”段玉裁注:“和好之視
也。”(wēi)
• “䚄,視也。”段玉裁注:“嬉之視
也。”(lù)
• “覝,察視也。”段玉裁注:“密察之視
病也。”
• 段玉裁于疾篆下注:
• “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
也。”
• 析言又称对文或对言,浑言又称散文、散
言,或统言、通言。如:
• 《诗经·大序》“声成文谓之音”,唐 孔颖达
《正义》: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则声
与音别。……对文则别,散则可以通。
• 《尔雅·释诂》:“禄,福也。”清 郝懿行
《义疏》:“福禄二字,若散文则禄即是
• 朱熹注:沃若,润泽貌。
•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
• 朱熹注:蔽芾,盛貌。
• 《文选》卷16司马长卿《长门赋》:望中
庭之蔼蔼兮。
• 李善注:蔼蔼,月光微闇貌。
• 以上均为用在形容词后。
• 《诗经·邶风·柏舟》:泛彼柏舟。
• 朱熹注:泛,流貌。
• 《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
• 朱熹注:迟迟,舒行貌。
名·释首饰》:“頍,傾也,著之傾近前
也。”)
• 《仪礼》郑注:幎读若《诗》曰“葛藟萦
之”之萦。(《士丧礼》 “幎目用缁”注)
• 《周礼》郑注:鞻读如屦。(《春官·序官》
“鞮鞻氏”注)(鞮dī鞻lóu,鞮鞻氏。《文
选·左思〈魏都赋〉》:“鞮鞻所掌之音,
韎昧任禁之曲。” 吕向 注:“鞮鞻,樂官,

第13讲 训诂方法

第13讲 训诂方法

第13讲训诂方法·声训一、何谓声训声训又称因声求义,它是通过声音线索来解说词义的训诂方法。

由于它是通过语言的内容形式——声音来揭示声音和词义的关系。

较之形训有了更广泛的适应性,因而显得更为重要。

声训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周秦时代就已开始萌芽,如《周易·说卦》:“乾,健也。

坤,顺也。

”“乾”、“健”上古同为群母元部;“坤”、“顺”上古同为文部,“坤”,溪母;“顺”,船母,二音相近。

刘熙《释名》,对名物的解释几乎全部采用了声训的方法,是一部声训代表作。

如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也。

(《尔雅·释天》)川,穿也,穿地而流也。

(《尔雅·释水》)冢,肿也,言肿起也。

)《尔雅·释山》)裙,群也,联接群幅也《释衣服》许慎《说文解字》也不乏声训,如葬,藏也;君,尊也。

诰,告也;政,正也;室,实也;帐,张也;天,颠也;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臣,牵也,事君者也。

声训到唐代以后,逐渐趋于消失,而且其旨趣也不为人们所理解。

加上名辨之学衰微,因而声训渐为“因声求义”和“右文说”所取代。

声训作为一种训诂条例、方式,便不再那样重要,训诂学家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这种方法。

到了今天,声训的真谛及价值,更不为人们所理解,甚至为某些人简单否定。

到了清代,段玉裁、王念孙等学者对声训的性质认识颇深,他们在以声求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念孙曾指出:“窃以训诂之旨,本乎声音。

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挈其领,举网必挈其纲,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

’此语不寤,则有字别为音,音别为义,或望文虚造而违其义,或墨守成训而尟会通,易简之理既失,而大道多岐矣。

”(《广雅疏证·序》)孙雍长按:这里所说的“声同字异”、“声近义同”,不仅指出了用通假字的问题,它还暗含了两个重要的训诂原理,一是声义同源,一是语音与字音的流转。

二、声训原理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训诂方法精讲教学课件

训诂方法精讲教学课件

• 例如: • “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下
腹为母猴形。” • (注:母猴,即沐猴,猕猴。) • 其小篆形体:
• 其实,许慎对字形的判断是错误的, “为”的甲骨文字体:
• 上部是一只手,下牵一头大象助劳 役,本义应是“劳作”。
(二)分析形体要注意区 别字义和词义
• 字、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词是语言中可以 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字则是词的 书写形式。
• 如:
• 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 (八部)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示部) 突,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 (穴部)
二、形训的作用
(一)探求词的本义 (二)理解词的引申义 (三)掌握词义系统
• 因形求义,可探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使 词义系统“若“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 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 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 所谓‘右文’者,如‘戔’,小也;水 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 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 ‘戔’为义也。”
• 在所有的形声字当中,以“左形右声” 结构最为多见。王氏所说的“右文”是 指形声字右边的声旁。通常认为形声字 形旁表义类,声旁表声音,而王圣美则 进一步提出“其类在左,其义在右”的 观点,说明声旁也有表义的功能。
• “肉,柔也。”
•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 所照广远也。”
• 但这并不是说这种办法本身有问题, 原因有两个:
• 一是去古已远,许多事物名称的由来 已不好考究;再加上古今音变,都给 求名源带来困难。
•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并不是所有事物 的名称都来源于声音,普遍采用声训 的办法来求名源,就不免失之宽泛, 牵强附会。上面所举得例子中就有这 种情况。如对“韭”“冢”“肉”的 解释。

元古文训释—训诂概说及训诂基本方法(古代汉语课件)

元古文训释—训诂概说及训诂基本方法(古代汉语课件)

1
2





3
4











一、形训
形训,又称“因形说义”“据形索义”,是以形 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 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最原始的象形字是用笔画简 单的图形、记号来代替语言中的一个词。字的形 体结构和造字时词的本义或常用义是一致的。
武:止戈为武。 信:人言为信。源自训诂训诂概说目 录
1
2





3
4











内容提要
• 训诂及训诂学 • 训诂的发展历程 • 训诂的基本原则 • 学习训诂知识的意义
一、训诂及训诂学
(一)训诂
• 《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 说释而教之’”。
• 《说文解字》:“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 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
2.双声为训 • 复,返也。——《尔雅·释诂》
3.叠韵为训
《周易》:乾,健也。 坤,顺也。 《诗经·小雅》:“君子信盗。”毛传;“盗,逃也。” 孔疏:“文十八年《左传》曰:‘窃贿为盗。’则盗为窃物之 名。毛解名盗意也。《风俗通》亦云:‘盗,逃也,言其昼伏 夜奔逃避人也。’”
三、义训
义训:直陈词义。 1.直训 弄,玩也。 奔,走也。
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 3. 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
译古文亦然。

训诂学5

训诂学5

王念孙考证说:“‘农力以事其上 农力以事其上’ 王念孙考证说:“‘农力以事其上’与 尚能而让其下’对文, 农力’ ‘尚能而让其下’对文,则‘农力’非耕 田之谓也。 广雅》 勉也。 田之谓也。《广雅》:‘农,勉也。’言 勉力以事其上也。 农力’ 犹努力, 勉力以事其上也。‘农力’,犹努力,语 之转耳。 经义述闻》卷十八《 之转耳。”(《经义述闻》卷十八《春秋 左传中》 农力” 左传中》“农力”条) 王念孙看出“ 不是耕田务农的意思, 王念孙看出“农”不是耕田务农的意思, 农力”解释为勉力,符合上下文意。 把“农力”解释为勉力,符合上下文意。 他的主要根据就是《广雅》的解释。当然, 他的主要根据就是《广雅》的解释。当然, 如果光是《广雅》的训释而没有其他证据, 如果光是《广雅》的训释而没有其他证据, 说服力还是不够强,所以王氏又举了《 说服力还是不够强,所以王氏又举了《尚 管子》等书中“ 训勉的旁证。 书》、《管子》等书中“农”训勉的旁证。
诸如此类,“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 诸如此类, 学者改本字读之, 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 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王 引之《经义述闻》卷三二《通说下》 引之《经义述闻》卷三二《通说下》“经文 假借” 假借”条) 另可参教材P58 另可参教材P58 依声探求词源,详见教材P70 依声探求词源,详见教材P70
《管子·大匡》:“耕者農農用力。” 管子·大匡》 耕者農農用力。 读书杂志·管子三》 王念孙 《读书杂志·管子三》:“此文内多 一農字,後人所加也。 耕者農用力’ 一農字,後人所加也。‘耕者農用力’, 字非謂農夫。 廣雅》 此‘農’字非謂農夫。《廣雅》曰:‘農, 勉也。 言耕者勉用力也。下文云‘ 勉也。’言耕者勉用力也。下文云‘耕者 用力不農’ 亦謂用力不勉也。 用力不農’,亦謂用力不勉也。”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ppt课件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ppt课件
传:“甲,狎也。” 易字:换别的字来解释本字的意思。 《释名》“天,显也,在天高显也。” 读破:(1)破字
(2)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 意义的转变。
26
9、统言(浑言、通言)、析言(对言、对 文)
训诂学上常用的一对代表不同释词方法和 辨析同义、近义词细微差别的术语。一般 前者指的是概括义,后者指的是词的具体 义。
(1)同义为训:用同义词说解词义 《诗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鄭箋曰:“硕,大也。”
8
(2)反义为训:用反义词来解释词语。 《尚书》:“乱而敬。” 《史记》:“治而敬。”
(3)递相为训:几个字辗转训释,意义相 同。 《庄子》:“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 也;通也者,得也。”
9
三、训诂学中常用的说解词义的方式
后、辟、公、侯,君也。” (3)两个词相互对释(互训) 《尔雅》:“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11
2、推源 根据词的语音说明词义由来的一种解
释词义的方式。 3、义界(标有义界、标明义界)
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 对词所表示的概念做出简明、准确、周密 的阐述,即“下定义”。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24
读若、读如常常用来注音,例如: 《说文》:“饬,……读若敕。” 读若、读如有时候也用来说明假借字。 《礼记》:“起居竟信其志。”鄭玄注:
“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7、词、辞、语助 古代训诂学家把虚词叫做“辞”,也叫
“词”。 语助也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
25
8、破字、易字、读破 破字: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 《诗经》:“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毛
4
1、形训 以形说义,即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 释字(词)的意义。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训诂方法:以形说义即形训、因声求义即声训(前二者为主要方法)、核证文献语言、考察古代社会(后二者为辅助方法)。

以形说义: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

世界上有两种文字体系:表音文字(因形知音而知义,形与音关系密切)、表意文字(见形知义,形与义关系密切)。

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直接反映出所记录的意义,形义统一在汉字的构造中,使我们由字形探求字的本义成为可能。

东汉许慎《说文》对9353个汉字的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其词义。

运用以形说义方法时主要依据《说文解字》,其次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这两者中都有些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参照《甲骨文编》、《金文编》等书籍,以求得字的原始义。

因声求义: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语音是词的物质外壳,要准确解释词义有时就要借助于它的语音。

从汉代开始,训诂学家就注意到了汉语词语的读音。

例如:《说文》中就运用了相当多的声训(以同音字作为训释字)。

扬雄的《方言》很关注异地殊语反映出的读音变化。

东汉末年的刘熙所写的《释名》一书,就是通过声音线索来找出百姓日用器皿的得名缘由。

汉字里形声字占大多数,是主要的构字方式,汉字表音化的趋势在日益加强。

汉语音韵的发展变化是声、韵、调协调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变化必然会牵动其他两个方面的变化,特别是韵的变化,往往会造成声母、声调的演变。

训诂:用今天的话来解释传统经典(古书)中的古字词。

训诂学是古代传统小学,是经学的基础,是从形、音、义三个方面研究古文古字。

训诂的工具是字典字书,如《尔雅》《小雅》《广雅》《方言》《说文解字》等。

训诂的目的是解决今人直接阅读古代书面文字的障碍。

训诂的方式

训诂的方式

二)义界的原则 义界既然是下定义式的,自然应该以能
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为基本原则。具体来讲, 就是必须确切而又简要地说明一种事物的本 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然而,在 具体的训诂实践中,完全体现这一原则的并 不是很多。有时只是以狭义释广义,即以外 延较小的词语解释外延较大的词语。比如:
《礼记·乐记》:“道谓仁义也,欲谓邪淫 也。”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八分。
根据逻辑规则,定义一般是,被定义概念等于种 差加邻近的属。古人运用“义界”的方式释词,有时 或多或少地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但总的来说,义界 的理论与实践并不能与科学的定义等量齐观。正因为 如此,我们并不把“义界”表述为“定义”。义界的 训诂方式,也比较常见,再举几例: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八分。
有时只是对词所标志的事物的形状、性能加以描写而已,比 如:
《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尔雅·释畜》:“驳如马,倨牙,食虎豹。” 有时只是把两种类似的事物加以比较,比如: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郑玄注 引郑司农曰:“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若今博士、大史、大宰、 大祝、大乐,属大常。”(以今制拟古制)
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夏至第三个庚日起叫“三伏”。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叫“腊”、叫“伏”?我们就可以对这两 个字,做一番“推原”的工作了。首先,查一下历史,知道
“腊”和“伏”是古代农村里的两种祭祀(腊祭在十二月举
行,伏祭在夏至第三个庚日以后举行);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八分。
其次,就从研究词义的角度,进一步去探索这 两种祭祀得名的原因。“腊祭”是用腊肉作祭品的 意思,“腊”的命名,就是由腊肉得来的,比较容 易解释。“伏祭”是用“杀狗”作仪式,“伏”是 由“杀狗”而得名的。“杀狗”为什么叫“伏”呢? 这就要进一步去推求。《周礼》上称“伏祭”叫 “ 辜”。“ ”就是“副”的异体字,“伏” 和“副”的古音相同,所以“伏”就是“副”的同 音假借。《说文解字》说:“副,判也。”“副” 就是用刀剖开的意思,也就是“杀”。现在湖北方 言仍把宰杀牲口叫作“副”,说副猪、副鸡等等。 这样一层一层推求,最后从声音线索探求到词义, 就能弄清楚“伏”和“杀狗”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