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水文地质
对海南岛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及利用的探讨
对海南岛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及利用的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对海南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及利用的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地理概况;地下水资源;存在问题;管理对策1.自然地理概况海南岛位于我国的最南端,有19个市(县),地处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1°03′,隔琼州海峡与大陆相望。
全岛面积33920平方公里。
海南岛有大小河流154条,均发源于中部山区,呈辐射状分流入海,年径流总量308亿m3,人均年径流量不到5000m3,比广东省多47%,比全国多88%。
枯丰水期,河流水位、流量变化幅度大,河流水位升降、流量大小受降水量控制明显,其中丰水期,河流水位高,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是地下水排泄期。
因河流蓄水条件差,流程短、流速急,故暴雨很快以洪水形式注入大海,较大河流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区。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和五指山区的阻挡,形成了东、西、南、北、中的不同气候。
降水量丰富,多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达1200~2200mm,但干湿季节明显,每年5~10月为雨季,占年降水量的75.5~90.0%;11月至来年4月为旱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0~24.5%。
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中部的琼中、白沙、保亭、通什、屯昌、定安山区1600~2800mm;南部的陵水、三亚沿海地区1200~1800mm;东部的琼海、万宁大于1800mm;西部莺歌海、东方、海头沿海区小于1200mm;琼北地区1400~1800mm。
各地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中部山区小于1400mm;南部沿海1600~1800mm,东部沿海小于1600mm;西部沿海大于1800mm,琼北地区1500~1800mm。
2.地下水水文地质分区根据含水岩类分布,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动力特性,把海南岛地下水划分为五个区、六个亚区。
2.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区(Ⅰ)分布在滨海堆积平原、砂堤,河谷平原,山前洪积平原,面积5946平方公里,地下水天然资源885万立方米/日。
海南岛万泉河加积站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59K6; 86 8I&6 5 = =K =&@9 5&5: I&=I >6&I
59I6; @ >&5
@
6&65 6&58 6&I
5996; @ >&5
5 8
6&5@ 6&5K 5&5
=666; > :&8 5
@
6&96 :&:I @6&9
合计 K9 566 = : K5 =&>8 =&=9 5:&85 566
收集万泉河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自 =6 世纪 >6 年代开始万泉河流域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 59K6 ;水利工 程 建 设 迅 猛% 目 前 流 域 内 已 建 大 型 水 库 = 座%中型水库 " 堰 闸 水 坝# I 座% 小 型 水 库 555 座& 加积水文站上游有大型水库 = 座'中型水库"堰 闸水坝#: 座'小型水库 K5 座%总库容 5:&85 亿 *8 %调 洪库容 =&>8 亿 *8 %无防洪库容& 牛路岭水库为年 调节水库%59K: 年开工建设%59K9 年底 = 台机组同 时发电%总库容 K&KI 亿 *8 %正常库容 >&86 亿 *8 % 死库容 5&58 亿 *8 & 红 岭 水 库 为 多 年 调 节 水 库% =655 年初开工建设%=65> 年初两台机组同时发电% 总库容 :&:= 亿 *8 % 正常库容 @&:I 亿 *8 % 死 库 容 6&96 亿 *8 & 具体见表 5&
海南岛地形地貌概况及其变化情况(以西部为例)
海南地理环境调查一、海南省地理位置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地形与地貌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山地和丘陵是海南岛地貌的核心,占全岛面积的38.7%,山地主要分布在岛中部偏南地区,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内陆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区。
在山地丘陵周围,广泛分布着宽窄不一的台地和阶地,占全岛总面积的49.5%。
环岛多为滨海平原,占全岛总面积的11.2 %。
西、南、中沙群岛地势较低平,一般在海拔4-5米之间。
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东北至西南长约200公里。
西北至东南宽约18O公里,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2大岛。
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有大小港湾68个,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
海南岛热带面积占全国热带总面积的42.4%。
环岛平原在地区分布上,琼北有文昌海积平原,琼西北有王五——加来海积阶地平原,琼南有琼海——万宁沿海平原和陵水——输林沿海平原,琼西南有南罗——九所滨海平原。
南海诸岛地形具有面积小、地势低的特点。
其中以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面积较大,计1.8平方公里,其余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最高的西沙群岛石岛,海拔也不过12~15米,其余一般都只高出海平面4~5米。
此外,还有一群暗沙——水表岛屿。
海南岛北与广东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也是北部湾与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
南海1_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编图成果综述_陈泓君
2014年12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34,No.6第34卷第6期 MARINE GEOLOGY &QUATERNARY GEOLOGY Dec.,2014DOI:10.3724/SP.J.1140.2014.06083南海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编图成果综述陈泓君,彭学超,朱本铎,钟和贤,黄永健,孙桂华,王立飞,郭丽华(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075)摘要:2006—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编图项目,采用深水多波束、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多道地震、重力、磁力、热流、地质取样、浅地层钻探等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手段,对海南岛幅内的海底地形地貌、表层沉积物、晚第四纪地层及沉积环境、海底热流、断裂构造及岩浆活动、深部地壳结构、灾害地质以及矿产资源等分布特征开展了调查与研究。
本图幅取得的主要成果为:(1)在南海北部发现了新的海底峡谷群,对地理实体进行了命名,划分了海底地貌单元;(2)分析了海底表层及柱状沉积物类型、矿物和地球化学等分布特征;(3)建立了图幅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框架,并对沉积环境及古气候演变进行了综合分析;(4)开展了重力、磁力、地震资料的联合反演,分析了深部地壳结构特征;(5)图幅内存在滑坡、泥底辟、埋藏古河道等灾害地质现象,对灾害地质的成因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6)开展了图幅内的石油与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重砂矿物、建筑用砂等矿产资源远景区的划分及预测;(7)编制了地形图、地貌图、地质图、构造图、矿产图和环境地质因素图等基础性成果图件以及系列辅助性地质地球物理图件。
海南岛幅调查与编图项目的顺利完成为我国全面开展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南海;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编图;成果中图分类号:P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1492(2014)06-0083-14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是陆地区域地质调查在海域部分的自然延伸,是海域其他地质工作和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
海南地质情况
清代、民国时期矿产勘查清代光绪年间,法兰西技师曾对石碌矿山作过调查;1904 年,英国人斯伯特(R.RCuthbbert)曾来九所铅锌矿探查,但无详细记载。
1930年,法国曾派遣学者到海南作资源调查,并一度在田独开采铁矿,因遭到当地群众反对而中止。
1930年陈铭枢著《海南岛志》第十五章“矿产”中,简要记载了本岛金、银、铜、铁、锡、铅、锑、锌、石灰岩、玻璃砂、油页岩、电气石、石墨等矿产的产地及矿床情况。
朱赤霓在《琼崖锡矿事业之展望》中,论述了琼崖锡矿以东西向横列,东由琼山、定安、西驰至临高、澄迈、儋县、感城、乐东等县,西部矿产尤盛,并附21处锡矿产分布概略表。
记述锡矿开采始于l909年,至1933年琼崖实业局成立,有万发等15 家公司,请领矿区31处,矿场总人数1429人,所冶锡锭由海口运往香港。
张君声的《琼州儋县纱帽岭一带金属矿区略述》中,记述在那金、白泡、西玢、兰洋各区均有砂金发现,并有银、铅、锡等矿种。
据琼崖实业局对琼崖所属矿产分布调查表统计,l5个县的金、铁等多种矿产共l55处。
1934年,方干谦会同琼崖实业局长朱赤霓往石碌试探铜矿,测绘l:2500矿区地形图,面积0.079平方公里,招民工打坑道65.92米,计算铜矿矿石量2010万吨。
同年8月,赴昌江、感城、儋县、琼东、定安、陵水、乐会、五指山等地调查铁、铜、银、铅、锡、石墨、硫、石灰岩等矿产共l6处。
l935年又赴昌江县亚玉山调查赤铁矿。
1939年2月,由日本海军特务部派北浦大佐率调查队到田独铁矿勘查,同年6月又由石原产业株式会社派杉山技师复查,确定有开采价值,并估计储量500万吨。
据l940年—l944年统计,运往日本的矿石241.6万吨。
1941年,方干谦和绥靖公署委员陈泽光、琼崖实业局长朱赤霓等6人组成探矿队,对昌江、感城、儋县、琼东、定安、陵水、乐会等县和五指山水满峒等地进行金、银、铜锡、硫磺、石灰岩、石墨等矿产调查共16处,并编著有《调查琼崖矿产报告书》。
海南岛西南海域海底沙波沙脊形成演化及其工程意义
海南岛西南海域海底沙波沙脊形成演化及其工程意义海南岛西南海域地处中国南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地质构造形态。
在该海域中,海底沙波沙脊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对于该地区的地质演化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底沙波沙脊的形成演化海底沙波沙脊,简称沙脊,是指在海底沉积物的沉积动力作用下,形成的沙石堆积体。
在海南岛西南海域,沙脊的形成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沉积物供应、海流作用、水深、海底地形等。
沉积物供应是形成沙脊的基础条件之一。
在海南岛西南海域,周边地区河流的沉积物输入非常丰富,在洪水季节和台风频发的情况下,大量的沉积物被冲入海域,为沙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海流作用也是沙脊形成的重要因素。
该海域存在多种主要海流,包括华南海流、中国台湾暖流和海南岛大陆架边缘当前等,这些海流对沉积物的输运和堆积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海南岛大陆架边缘当前和中国台湾暖流是海沙运动的主要驱动力,它们带动着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进而形成了沙脊。
水深也是影响沙脊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海南岛西南海域水深相对较浅,通常在20米至50米之间,这种浅水环境有利于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
另外,由于波浪和潮汐的作用,海底沙脊往往呈现出较为规则的形状,成为一种特殊的地貌景观。
海底地形也对沙脊形成起着重要影响。
在海南岛西南海域,存在一些受构造活动影响的地形地貌,比如断裂带和隆起区。
这些地形的存在改变了水流的流向和速度,进而引发了沙脊的形成。
此外,海底地形还会影响沙脊的分布特征和排列方式。
二、海底沙波沙脊的工程意义海底沙波沙脊对于海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沙脊可以作为海洋防护的天然屏障。
在海南岛西南海域,沙脊的存在能够减弱海浪的冲击力,保护海岸线和沿海设施免受海浪的侵蚀。
其次,沙脊的形成还为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了便利。
海南岛西南海域沙脊呈现出规则的平行排列,这为海底管线的敷设和海洋平台的建设提供了较为平坦的基础。
此外,沙脊还可以作为潜水器具的作业平台,为海底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便利。
海南岛水文地质
海南岛水文地质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第四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一、水文地质特征海南岛赋存有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松散-半固结岩类孔隙承压水、火山岩孔洞裂隙水、碳酸岩类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等五大类(图2-9)。
(一)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四周沿海沙堤沙地、滨海平原和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陵水河、宁远河、望楼河等主要河流中下游河流阶地和出海口地区,分布范围广。
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中粗砂、含砾粗砂、粉砂等,含水层厚度、渗透性、富水性等变化较大。
(二)松散-半固结岩类孔隙承压水主要分布于琼北承压水盆地和琼西南承压水盆地(斜地)。
琼北承压水盆地分布于王五-文教断裂以北、东寨港以西的琼北地区,自上而下分布有8个含水层,岩性为贝壳碎屑岩、贝壳砂砾岩、粉细砂、中粗砂等;各个含水层的水质、富水性变化较大;第1、2、3承压水为常温水,是优质的矿泉水和生活饮用水;第5、6、7、8层承压水是低温热水。
琼西南承压水盆地(斜地)主要包括莺歌海-九所自流盆地、崖城自流盆地、三亚自流盆地、藤桥-林旺自流盆地,不同承压水盆地的含水层个数不同,一般为4-5个,含水层岩性为粉细砂、细砂、中粗砂、含砾粗砂等,含水层厚度、富水性变化较大。
图2-9 海南岛水文地质简图(三)火山岩类裂隙孔洞水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北部第四纪火山岩,含水层岩性以微孔状、气孔状玄武岩为主,凝灰岩、集块岩、火山角砾岩次之。
(四)碳酸岩类裂隙溶洞水零星分布于儋州市的八一农场、兰洋农场,三亚的大茅、红花,昌江石碌、王下,东方江边等地。
三亚大茅、红花凹谷等地为第四系覆盖,其它地区出露于地表。
(五)基岩裂隙水分布于海南岛中部山地丘陵区,根据岩类成因与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可分为红层(局部层间)裂隙水、层状岩类(网状层状)裂隙水、块状岩类(网状脉状)裂隙水。
二、工程地质特征(一)岩体工程地质根据海南岛岩体类型及工程地质力学性质,可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碎屑岩和沉积碳酸盐岩等四个建造类型和十八个岩组。
海南岛三亚湾现代沉积环境
海南岛三亚湾现代沉积环境
海南岛三亚湾现代沉积环境
海南岛三亚湾海滩沉积物主要以中细砂为主,中值粒径在2.0~2.5 Φ之间,为细砂质,少量样品在1.0~2.0 Φ之间,属中砂质,适合于海滩旅游.近岸海底沉积物总体分布较细,为砂-粉砂-黏土的组合,仅仅在海湾西侧靠近岬角处,以中粗砂为主.近岸海底沉积物是低海平面时古河道的堆积物,能够为现代海滩提供很好的砂源,为确保海滩的稳定性提供了物质前提条件.但是,由于近20年的.海岸开发,海滩东部受到人类开发活动的深刻影响,人为排放的有机物污染使海滩部分出现泥化和变黑,而且,由于人为的违规建筑物紧逼高潮线和大潮高潮线,破坏海滩的整体形态,改变海岸的动力条件,进而破坏了海滩旅游资源.
作者:毛龙江张永战张振克魏灵季小梅朱大奎 MAO Long-jiang ZHANG Yong-zhan ZHANG Zhen-ke WEI Ling JI Xiao-mei ZHU Da-kui 作者单位:毛龙江,MAO Long-jiang(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张永战,张振克,魏灵,季小梅,朱大奎,ZHANG Yong-zhan,ZHANG Zhen-ke,WEI Ling,JI Xiao-mei,ZHU Da-kui(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刊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ISTIC PKU 英文刊名: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年,卷(期): 2007 27(4) 分类号: P736.2 关键词:海岸海滩沉积环境三亚湾。
海南省水资源概况
海南省水资源概况海南岛河流的径流充沛,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875毫米,径流量达297亿立方米。
人均538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2700立方米的两倍。
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不均。
丰水年径流量475亿立方米,径流占80%以上,枯水年径流量143亿立方米,丰枯比为∶1。
每亩耕地枯水年占有水量2066立方米,仅为正常值的一半。
径流在地区分布呈中部雨区向四周渐趋递减的特点,中部雨区中心与西部沿海地区的比值达6倍。
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形成许多短状旬流入海的河流,成放射状水系。
全岛独流入海的河流有154条,其中,集水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8条。
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为海南岛的三大河,集水面积均超过30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岛面积的47%。
三大河道干流约可调蓄水量80亿方,中小河流也可蓄水量56亿方,总计可调蓄水量136亿方。
集水面积在1000—2000平方公里的有陵水河、珠碧江、宁远河3条;集水面积在500—1000平方公里的有望楼河、文澜江、北门江、太阳河、藤桥河、春江河、文教河等7条。
比较长的河流都发源于中部山区,较小的河流多发源于山前丘陵或台地上,它们都顺着中高周低的地势,奔流出海,落差大,水利开发条件优越。
全省水库面积万公顷。
较大的水库有松涛水库、大广坝水库、牛路岭水库、万宁水库、长茅水库、石碌水库等。
其中松涛水库集水面积1440平方公里,总库容亿立方米,为海南省最大水库,设计灌溉面积万公顷。
万宁水库集水面积429平方公里,总库容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万公顷。
长茅水库集水面积256平方公里,总库容亿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万公顷。
石碌水库集水面积354平方公里,总库容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万公顷。
牛路岭水库集水面积1236平方公里,总库容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发电。
海南省水资源总量为375亿立方米。
海南岛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全岛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万千瓦,主要分布在昌化江(29万千瓦)、万泉河(26万千瓦)和南渡江(20万千瓦),三大河流的干支流为万千瓦。
海南省温泉分布地质特征及对进一步开发地热资源的启示
海南省温泉分布地质特征及对进一步开发地热资源的启示郑州地象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海南省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出露的自涌温泉就有三十多处。
本文通过现有地热资源调查研究成果和资料,将可查到的21处温泉位置及地质情况在地图上标出并列表,对海南岛温泉的成因及地质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证,为海南岛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海南岛,温泉,地质特征,地热资源一、海南岛温泉分布特点1、以北东向主断裂为界分布加里东造山运动使雷琼地区上升成陆,形成以北东方向为主的一系列断裂褶皱带;印支运动又促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海南岛以花岗岩体为主、呈穹隆山地形的山地;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又使这个花岗岩穹窿发生强烈的断裂,形成几条大的东西向断裂带,使断裂以南大约三分之二的区域隆起,最后形成了现在海南岛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的地貌特征。
总的地貌特征是以北东向断裂为主构造、其两侧五指山与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的环形层状梯级结构。
海南岛温泉的分布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的控制,大多数分布在海南岛的东南部和西北部。
相对而言分布在五指山隆起山脉一侧区域内的温泉较多,在表中所列21个温泉中就占有14个。
图一海南岛主要温泉分布图2、温泉位置多在山前带地壳表层充满着大大小小的裂缝,地表水通过裂隙和孔隙渗入地下,通过裂隙向深部渗透、并向断裂中心汇集。
一方面,地表水会通过这种张性断裂构造不断向深部渗透,深层温度较高、密度较少的水会与上层密度较大的水产生对流,深层温度较高的水向上运移,在断裂构造中形成对流增温机制,使构造内赋水温度明显高于同层岩层的温度,地表水沿断裂构造向地下渗透的越深、深部地温对其增热后的温度就越高;另一方面,断裂构造内的诸多含水层会在同一地层沿断裂带形成流动性较好的含水通道,当地形地貌变化使地下同一地层随之高低不同时,同一地层断裂带含水通道内的水会因相对高差造成静水压力,一旦在断裂带的低处水在较大压力作用下沿裂缝经线上涌至地表,就会不断的向外排泄形成温泉。
海南史志网5
海南史志网5南海海域辽阔,周围陆地岛屿环抱,有众多河流注入其中,且与太平洋、苏禄海、爪哇海、印度洋等水域经海峡相通;海区岛礁沙洲星罗棋布,岛礁低小,水道纵横,水深多变。
这些环境特点以及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明显影响着南海的水文情况,进而成为影响南海诸岛的重要自然因素。
一、南海水文概况(一)水团①西南中沙群岛散布于浩瀚的南海之中,受大陆气候影响较小,且基本不受陆地迳流江河淡水影响,因此南海水团具有不同于大陆沿岸水团盐度低、水温季节变化大的特征。
又由于南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深海盆,海底地形以水深4000米上下的深海盆为中心,向四周分布着具环形阶梯状的周边陆坡,西南部阶梯状陆坡高于东北部阶坡,故东北部水量深厚开阔,海水运动自由顺畅,西南部由于水浅以致海水运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同时,中北部海盆水体通过海峡与太平洋水相交换,而南部靠近赤道的陆架水则通过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间的南通道与爪哇海水相交换,从而形成南海中北部水团和南部水团的不同特点。
1、中北部水团南海中部和北部海盆水体,系太平洋表层水进入南海变性而成,其特点是盐度均匀且都在34‰以上,水温高于22℃。
由于这里水体与太平洋水交换,南海中部水深4000米上下的海盆存在与太平洋相对应的呈垂直分布的水团,自上而下可分为5个层次:(1)表层水团水深0~-90米(厚90米),水温在22~30℃之间,盐度32.5~34.5‰,溶解氧4.0~5.0毫升/升。
(2)次表层水团水深-90~-300米(厚210米),水温12~24℃,盐度34.5~35.0‰,溶解氧3.2~4.0毫升/升。
(3)中层水团水深-300~-900米(厚600米),水温5~12℃,盐度34.4~34.5‰,溶解氧2.0~2.2毫升/升。
(4)深层水团水深-900~-2600米(厚1700米),水温2.3~5.0℃,盐度34.5~34.6‰,溶解氧1.6~2.5毫升/升。
(5)深海盆水团水深-2600米以深(厚1000米上下),水温低于2.5℃,盐度34.6~34.7‰,溶解氧约2.5毫升/升。
海南岛地质构造与成矿控矿因素
5.第三纪
• • 五指山地层分区、三亚地层区第三纪地层: 昌头组一长昌组 (E1-2ct-c):昌头组下部为棕红色砂砾岩夹粉砂岩,棕红色泥岩与灰白 色砂岩不等厚互层;上部灰褐色油质页岩与棕红、灰色泥岩及页岩不等厚互层,夹灰 白色细砂岩。不整合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之上,与上覆长昌组整合接触。为海南重要 的长昌式油页岩、褐煤矿成矿控矿层位。 瓦窑组(E2w):整合于长昌组之上,以灰白、黄灰色不等粒石英砂岩、含砾砂岩、细砾 岩为主,夹青灰、黄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及褐紫色含油泥岩。未见顶。 石马村组一石门沟村组 (Nsm-s) :石马村组下部玻基橄辉岩夹砂砾岩及粘土岩:上部橄 榄玄武岩与角砾凝灰岩互层,顶部为0.3m的铁质粘土岩。与下伏海西一印支期花岗岩 呈喷发不整合接触,与上覆石门沟村组呈平行不整合或喷发不整合接触。 k—Ar同位素 年龄5.43Ma,其地质时代为中新世。石门沟村组平行不整合或喷发不整合于石马村组 之上。下部为火山碎屑岩夹橄榄玄武岩;上部为辉斑橄榄玄武岩、粗玄岩,未见顶。 同位素年龄3.042Ma,其地质时代为上新世。 佛罗组(N1f) :以灰白、灰绿色砂岩、砾岩为主,上部夹泥岩。与下伏燕山期花岗岩不 整合接触,与上覆望楼港组整合接触。时代为中新世。 望楼港组(N2w):整合于佛罗组之上。为蓝灰、黄色薄层细砂与蓝灰色粉砂质粘土、粘 土、粉砂不等厚互层。与上覆烟墩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6.第四纪
• 秀英组(Qp1x) :平行不整合于海口组(或望楼港组)之上,被北海组平行不整 合覆盖。以灰色粘土或亚粘土为主,次为灰白色砂层、砂砾层、砾石层,局 部夹基性火山岩。其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主要分布海南岛北部及南部沿海 地区。岩性较稳定,但琼北局部夹一层玄武岩,海南岛南部无玄武岩。厚度 变化范围5—50m。 早更新世玄武岩 (Qp1β):喷发不整合于海口组之上。下部为玄武质凝灰岩; 上部为粗玄岩。与上覆道堂组呈喷发不整合接触。其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 北海组 (Qp2b) :平行不整合于秀英组之上,被道堂组火山岩喷发不整合覆盖。 地貌上在沿海一带构成III级或Ⅳ级阶地。岩性为桔黄、棕红、褐红色亚砂土、 砂、砂砾、砂质砾石层,下部砂砾往往含玻璃陨石或铁质结核。其地质时代 为中更新世。 中更新世玄武岩 (Qp2β) :为橄榄拉斑玄武岩、橄榄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凝 灰岩、层凝灰岩等。未见顶,喷发不整合于海口组、秀英组之上,临高县新 盈彩桥大坝则与下伏北海组呈喷发不整合接触。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八所组 (Qp3bs) :平行不整合于秀英组之上,来见顶。在地貌上表现为II级或 III级海成阶地。岩性为棕黄、黄及白色粉细砂、中砂及含细砾石中粗砂层。 其时代为晚更新世。 道堂组 (Qp3d) :喷发不整合于北海组之上,被石山组火山岩喷发不整合覆盖。 为基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沉积,分四段:第一段(Qp3d1)为橄榄拉斑玄武 岩、橄榄玄武岩;第二段(Qp3d2)以玄武质沉岩屑晶屑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为 主,含海绿石;第三段(Qp3d3)为橄榄玄武岩、橄榄拉斑玄武岩;第四段 (Qp3d4)为玄武质沉岩屑晶屑凝灰岩。其时代为晚更新世。
海南省河流气候地形
海南省河流气候地形1、海南岛的地形对气候和河流有哪些影响海南岛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夏季东侧是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西侧背风坡降水少。
河流成放射状从中间流向四周。
2、浙江气候地形河流风俗特征?浙江气候地形河流风俗特征,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网络很全面的3、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的内陆地区。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较大,深居内陆,降水自东向西递减。
河流:河流多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冬季断流,夏讯、河流靠夏季冰川融水补给。
植被:植被自东向西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海南的地形,气候,民俗,河湖,交通的情况海南一、海南概况海南岛-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
土地总面积3392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7147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1%。
约占全省森林面积一半的热带天然林,从1994年起全面停止采伐,进行保护和恢复。
人工林主要树种有橡胶、桉树、木麻黄、相思、国外松、芒果、龙眼、荔枝、椰子、槟榔及其它热带果树。
主要林副产品有热带水果、造纸木片、橡胶及橡胶材、松脂、南药等。
海南地处热带,位于东经108度37分,-111度05分,北纬18度10分,-20度10分之间年平均气温23-25°C,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热的8月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
长夏无冬。
当北国千里冰封的时候,这里依然暖风和煦,可以海浴。
,全岛面积约为3.4万平方公里,人口为700万,其中有黎、苗、回等少数民族约120多万人。
海南岛与美国夏威夷处在同一纬度,在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上遍布可以开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圣地的旅游资源,岛上终年气候宜人,四季鸟语花香矿物、动植物资源丰富,尤其石油与天然气蕴藏量可观。
海南岛地质构造与成矿控矿因素
• 琼山组 (Qh2q):属滨海泻湖相沉积。岩性为亚粘土夹粘土,砂,富含有机质粘 土,含砂、细砾亚粘土。与下伏万宁组及上覆烟墩组整合接触。其时代为中全 新世。主要分布于琼北、琼南、琼西沿海地区。岩性变化较大,琼西东方市八 所一带上部为琼南乐东县九所上部为浅黄色细砂,下部为深灰色含贝壳碎屑亚 粘土,下部为含砾粗砂;砂砾层。
• 中更新世玄武岩 (Qp2β) :为橄榄拉斑玄武岩、橄榄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凝 灰岩、层凝灰岩等。未见顶,喷发不整合于海口组、秀英组之上,临高县新 盈彩桥大坝则与下伏北海组呈喷发不整合接触。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 八所组 (Qp3bs) :平行不整合于秀英组之上,来见顶。在地貌上表现为II级或 III级海成阶地。岩性为棕黄、黄及白色粉细砂、中砂及含细砾石中粗砂层。 其时代为晚更新世。
• 峨查组一鹅顶组(P1e-ed):峨查组为石英砂岩与板岩、砂 质板岩不等厚互层,底部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夹硅质岩。与
下伏青天峡组及上覆鹅顶组整合接触。为海南重要的王 下式金矿成矿控矿层位。
• 南龙组(P1-2n):上部为泥质岩与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 夹少量杂砂岩;下部细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夹杂砂岩。 未见顶,与下伏鹅顶组整合接触。
岩夹白云岩。未见底,与上覆大茅组整合接触。为海南重要的 大毛式磷锰矿成矿控矿层位。
• 大葵组一牙花组一沙塘组(O1-2-s):大葵组平行不整合于大茅组之 上。下部为不等粒石英砂岩,中上部为灰岩。与上覆牙花组整合 接触。
• 榆红组一尖岭组(O2y-j):榆红组整合于沙塘组之上、尖岭组之下。 由复成分砾岩与中粗粒岩屑砂岩或中细粒石英砂岩互层组成,底 部和顶部各夹一层粘土岩。底部以粉砂岩、不等粒砂岩、含砾不 等粒砂岩、砾岩组成逆粒序层序。
海南岛西南海域泥沙特征及地形演变
海南岛西南海域泥沙特征及地形演变肖云川【摘要】基于水文泥沙测验及遥感影像资料分析海南岛西南海域泥沙特征,采用不同沿岸输沙公式对比计算海域的波浪沿岸输沙量,采用多年实测地形数据研究岸滩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海域内含沙量大潮大于小潮,但总体上悬沙含量较低;研究海域内径流对输沙影响较为有限,但受沿岸波流输沙的影响相对较大;而海区的悬移质颗粒比较均匀,颗粒较细;沿岸段波浪沿岸输沙能力净输沙方向均为自南向北,年净输沙能力在6.72万~13.31万m3;岸滩演变的主要动力是波浪、波生沿岸流和潮流共同作用导致东方市所辖岸线的变化总体以自然冲淤变化为主,但冲淤强度有限,变化幅度不大.%Based on the hydrological sediment test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 in the southwest of Hainan Island, calculates the amount of sediment in the sea by using different coastal sediment transport formulas, and stud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beach by using the measured terrain data for many yea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dal volume in the sea area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small tide, but the total suspended sediment content is low.The influence of the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study area is limited, but the influence of the coastal sediment transport is relatively large.The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is in the range from 67. 2 thousand m3 to 133. 1 thousand m3;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the shore beach evolution is the wave, the change of coastline and tidal current caus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astal flow and the tidal current led to the change of thecoastlin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city, but the scouring and silting intensity is limited.【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5页(P49-53)【关键词】海南岛;泥沙;沿岸输沙;地形演变【作者】肖云川【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402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48;U652海南岛作为我国第二大岛,岸线曲折,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
三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32.2
案编制、施工期监测、设施竣工...
TOP9
南海地质科技创新基地(一期)水 土保持服务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24.0
TOP10
东方临港产业园规划二支路市政工 东方市城市建设投资
程(勘察)成交结果公告
2022-12-20 2022-03-28 2022-10-28 2022-12-27 2022-06-06 2022-03-28 2022-03-24 2022-11-24 2022-04-26
395.9
TOP3 TOP4 TOP5 TOP6
海南岛周边海域海砂资源调查评价 (续作)中标公告
海南省地质局
博鳌乐城先行区翡翠湾沟综合治理 工程勘测中标结果公示
中国海洋大学南海资源保护开发利 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勘察) 中标结果公示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 疗旅游先行区开发建 设有限公司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 发建设有限公司
2022-04-26 2022-03-21
(2)广东(1)
序号
项目名称
招标单位
1
南海地质科技创新基地(一期)水 土保持服务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中标金额 (万元)
24.0
公告时间 2022-11-24
1.5 行业分布
近 1 年三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的中标项目主要分布于企业采购系统、国土系统、水利系统行业, 项目数量分别达到 10 个、3 个、3 个。其中企业采购系统、国土系统、水利系统项目金额较高,分别 达到 864.14 万元、833.11 万元、0.00 万元。
主要资质:
一、业绩表现
沙坡-白水塘湿地公园之 海南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水文地质研究
沙坡-白水塘湿地公园之海南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水文地质研究摘要:文章以沙坡-白水塘湿地公园之海南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水文地质研究为题,简单分析了海南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地下水类型、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关键词:沙坡-白水塘湿地公园;海南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水文地质前言基于水文地质调查技术,开展美舍河流域的水文地质调查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调查清楚工作区域水文地质的条件以及地下水情况,给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未来的规划以及建设提供相应的资料。
调查该地水文地质的方法主要是对已有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采取手持GPS的方式,与当地地形相结合进行定位来展开工作。
按照含水岩组和介质的类型来看,工作区域的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半固结岩类孔隙承压水、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以及火山岩孔洞裂隙水三种,文章主要研究的浅层地下水,即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火山岩孔洞裂隙水。
1.海南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地下水类型1.1松散岩孔隙潜水松散岩孔隙潜水的含水岩性比较均匀,其用来划分潜水或者富水等级的根据主要是民井用水量以及收集钻孔。
在进行富水等级划分的过程中,需与含水岩组的厚度、岩性以及分选性等相结合。
对于地区的面积小、没有井或者控等的水文地,可用比拟的方法来划分富水等级。
按照涌水量的资料,松散岩孔隙潜水的含水岩组可分成水量中等与贫乏。
水量中等:其主要分布于沙坡水库的北部,岩性属于粘土砂夹中粗砂亦或砾石。
其涌水量是100~500m3/d,局部地区偏多。
水量贫乏:分布于工作区域的东北一带,岩性主要是粘土砂质,比较薄。
其涌水量通常低于100m3/d。
1.2火山岩孔洞裂隙水此类地下水划分富水等级的依据是收集钻孔涌水量,同时参考民井资料,工作区域的火山岩孔洞裂隙水的含水岩组属于中等水量,其岩石主要是气孔状玄武岩,厚度10.5~59.0m,涌水量为278.74-2128m3/d,其地下水的特点和岩溶含水层有相似之处。
海南岛热矿水与矿泉水
海南岛热矿水与矿泉水矿产地矿业权信息海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2海南岛热矿水与矿泉水矿产地矿业权信息一、热矿水矿产地信息海南岛热矿水类型要紧有两类,一类为孔隙型层状热矿水,要紧分布在琼北自流盆地及崖城自流歪地中,另一类为裂隙型带状热矿水,要紧受断裂操纵,分布在海南岛四面的断裂构造中。
孔隙型层状热矿水:以琼北自流盆地为主。
在琼北自流盆地深度约500m 以下第三系的5、6、7层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为水温在40℃以上的热水。
其中第7层水温高达59℃。
热水中偏硅酸含量等抵达医疗热矿水命名浓度,命名为医疗热矿水,适用于浴疗,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目前对5、6、7层承压含水层的揭露,除80年代中期施工的以监测科研为目的钻孔外,要紧是90年代以来以开采热矿水为目的侍候于宾馆的开采井。
据统计,目前的开采井数达29眼,要紧集中分布在市中心区。
裂隙型带状地热田热矿水:裂隙型带状地热田热矿水的分布严格受到相关断裂构造的操纵。
要紧与东西向的深大断裂和北西向〔330~340°〕的断裂关系紧密,且往往是此两组断裂交汇部位形成热田的富水集热地带。
地下水一般为氟、硅型医疗热矿水。
海南岛裂隙型带状热矿水地热田矿产地共29处,其中有7处已获得采矿权。
其余22处未获采矿权,在22处未获采矿权的地热田中,依据其勘查、开发及利用情况分为以下几个类不,另见表1。
类不Ⅰ:只在该地进行过调查、普查工作,无出资单位,尚未进行详查与勘探工作。
要紧包括三亚林旺、文昌官新、三亚半岭地热田,其中三亚半岭与文昌官新已获探矿权。
林旺、官新、半岭三处地热田水温分不为69.5℃、62~70℃、60~77℃。
泉流量文昌官新3/d、三亚半岭3/d,其中官新地热田为小型地热田,半岭地热田为中型地热田。
通过对上述各处地热田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水质水量、开发利用情况的初步调查与研究,确信了各处地热田的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为下一步的详查与勘探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本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一、水文地质特征海南岛赋存有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松散-半固结岩类孔隙承压水、火山岩孔洞裂隙水、碳酸岩类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等五大类(图2-9)。
(一)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四周沿海沙堤沙地、滨海平原和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陵水河、宁远河、望楼河等主要河流中下游河流阶地和出海口地区,分布范围广。
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中粗砂、含砾粗砂、粉砂等,含水层厚度、渗透性、富水性等变化较大。
(二)松散-半固结岩类孔隙承压水主要分布于琼北承压水盆地和琼西南承压水盆地(斜地)。
琼北承压水盆地分布于王五-文教断裂以北、东寨港以西的琼北地区,自上而下分布有8个含水层,岩性为贝壳碎屑岩、贝壳砂砾岩、粉细砂、中粗砂等;各个含水层的水质、富水性变化较大;第1、2、3承压水为常温水,是优质的矿泉水和生活饮用水;第5、6、7、8层承压水是低温热水。
琼西南承压水盆地(斜地)主要包括莺歌海-九所自流盆地、崖城自流盆地、三亚自流盆地、藤桥-林旺自流盆地,不同承压水盆地的含水层个数不同,一般为4-5个,含水层岩性为粉细砂、细砂、中粗砂、含砾粗砂等,含水层厚度、富水性变化较大。
图2-9 海南岛水文地质简图(三)火山岩类裂隙孔洞水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北部第四纪火山岩,含水层岩性以微孔状、气孔状玄武岩为主,凝灰岩、集块岩、火山角砾岩次之。
(四)碳酸岩类裂隙溶洞水零星分布于儋州市的八一农场、兰洋农场,三亚的大茅、红花,昌江石碌、王下,东方江边等地。
三亚大茅、红花凹谷等地为第四系覆盖,其它地区出露于地表。
(五)基岩裂隙水分布于海南岛中部山地丘陵区,根据岩类成因与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可分为红层(局部层间)裂隙水、层状岩类(网状层状)裂隙水、块状岩类(网状脉状)裂隙水。
二、工程地质特征(一)岩体工程地质根据海南岛岩体类型及工程地质力学性质,可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碎屑岩和沉积碳酸盐岩等四个建造类型和十八个岩组。
(1)岩浆岩建造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中部山地丘陵花岗岩分布地区及北部火山岩分布地区,岩性为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及火山岩。
包括①坚硬块状侵入岩组,以酸性花岗岩为主,其次为基性辉绿岩辉长岩的侵入体组成;②较坚硬-弱薄层-层状火山碎屑岩组;③坚硬-坚硬块状基性火山熔岩组,以气孔-致密状玄武岩为主组成;④坚硬块状中酸性熔岩组,以流纹质凝灰熔岩和安山质熔岩为主,岩石抗压强度为60~130MPa。
(2)变质岩建造星散分布于全岛山地丘陵平原区,岩性为不同时期的变质砂岩、砂砾岩、结晶灰岩等。
包括①坚硬-较坚硬薄层-块状变质石英砂岩和板岩互层夹结晶灰岩组;②坚硬-较坚硬薄层-厚层状千枚岩夹变质砂岩和结晶灰岩组;③坚硬-较坚硬薄层-厚层状板岩夹变质砂岩组;④坚硬-较坚硬薄层-厚层状片岩夹石英岩和结晶灰岩组;⑤坚硬-较坚硬薄层-块状混合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组, 岩石抗压强度为40~110MPa。
(3)沉积碎屑岩建造主要分布于儋州王五、定安雷鸣、琼海阳江、乐东-白沙等红层盆地,岩性为白垩纪、志留纪的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泥岩等。
包括①坚硬-软弱薄层-块状砂砾岩夹泥岩组;②坚硬-较坚硬中厚层-厚层状砂岩组;③较坚硬-软弱薄层-厚层状砂岩夹泥岩组;④较坚硬-软弱薄层-厚层状砂岩和泥岩互层组;⑤软弱-坚硬薄层-厚层状粘土岩夹砂岩组;⑥软弱-坚硬薄层-厚层状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 岩石抗压强度为55~105MPa。
(4)沉积碳酸盐岩建造主要分布于海南岛西部儋州的八一农场、兰洋农场,昌江的石碌王下及东方的江边,南部三亚的红花、大茅等地,岩性为灰岩、白云岩等。
包括①坚硬-较坚硬中厚层-厚层块状碳酸盐岩组;②坚硬-软弱薄层-块状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组;③坚硬-较坚硬薄层-层块状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岩组, 岩石抗压强度为35~95MPa。
(二)土体工程地质海南岛的土体主要分布于滨海平原和河谷地带,其工程地质类型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八亚类。
(1)碎石性土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区、河流阶地及部分海滩、河床。
岩性主要为砂砾、砾卵石土,呈单层或多层结构,厚度一般小于10m,力学性质差异大,承载力标准值一般250~420kPa。
(2)砂性土主要分布于河流阶地及沿海沙地,岩性主要包括砂砾、中粗砂及粉细砂。
1)砾砂、中粗砂:广泛分布于滨海地区海岸沙堤、阶地、三角州及河海漫滩,呈多层结构为主,厚度不一,由数米至数十米。
不同地区的岩性力学性质差异大,在沿海岸沙堤呈松散到稍密状,其余一般为稍密至中密状,内摩擦角21°~43°,压缩模量7~39MPa,承载力标准值130~270kPa。
2)粉细砂:分布于海积一级阶地、部分海滩沙堤和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宁远河、珠碧江等河流三角州。
地区以多层状结构为主,顶板埋深一般0~25m,以稍密至中密状为主,压缩模量5~38MPa,内摩擦角17°~38°,承载力标准值100~190kPa。
(3)粉土分布于河流阶地、海成阶地及三角州,大多为双层或多层结构,单层厚度一般1~5m,顶板埋深一般0~20m,中更新统粉土层中普遍含少量细砾,在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下其力学性质有较大差异,压缩系数~-1,压缩模量~,承载力标准值130~380kPa。
(4)粘性土广泛分布于环岛滨海平原台地和河流阶地,滨海地区以多层状结构为主,内陆河流阶地以双层结构为主。
岩性为粘土和粉质粘土,厚度变化很大,琼北和琼南滨海地区总厚度在100m以上,内陆河流阶地一般小于10m。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标准值105~280kPa,压缩模量~。
老粘性土承载力标准值160~325kPa,压缩模量~。
(5)特殊土1)淤泥、淤泥质土:主要分布于滨海地区,尤其以河口和海湾地段最为常见。
其中,在南部的三亚湾、三亚河沿岸,西部的八所港、罗带河出海口及北部的新英湾海口湾处南渡江、万泉河等上三角洲地区分布范围较广, 孔隙比~,液限指数~,承载力标准值40~70kPa。
海口市软土分布范围,三亚市区软土分布范围约27km2,约占城区面积的70%。
顶板埋深0~9m,厚度一般~12.0m,常夹粉细砂薄层或落团。
2)胀缩土:沉积型胀缩土为杂色粘土,多分布于琼北平原地区,自由膨胀率40%~80%;残积型胀缩土分布于北部火山岩分布区,尤以海口市金牛岭至狮子岭一带较多见,为玻屑凝灰岩风化形成的膨润土,亲水矿物蒙脱石为其主要成分,自由膨胀率65%~106%。
3)红土:为新生代玄武岩风化粘土,广泛分布于北部火山台地,其最大特点是具团粒结构,透水性较好,具高压缩性,孔隙比~,压缩系数~-1。
(三)工程地质分区根据海南岛岩体类型及工程地质力学性质,可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碎屑岩和沉积碳酸盐岩等四个建造类型和十八个岩组。
土体主要分布于滨海平原和河谷地带,其工程地质类型可划分为五大类八亚类。
依据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和工程地质条件,将全岛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区9个工程地质亚区(图2-10)。
(一)琼北平原台地工程地质区琼北平原台地工程地质区构造上大致处于王五-文教断裂带以北及文昌-琼海沿海一带,总的地势中部较高,向周边缓倾,区内地形坡状起伏,其间散布有众多火山锥或孤丘,标高一般20-80m,个别山丘可达340m,沿海零星分布有5m以下的低地。
活动断裂发育,地壳较不稳定,历史地震最高级,烈度7-8度。
(1)北部火山台地以熔岩为主亚区:为一东西向转南北向的脊状台地,南渡江由西向东流过本区以南,于定城附近北转流向琼州海峡;石山一带火山锥密布、形成火山丘陵地貌景观。
熔岩以岩被盖于松散层之上,熔岩孔洞孔隙发育;岩组以坚硬熔岩为主,局部有软弱火山碎屑岩分布,风化层厚度不一。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渗漏、塌陷、不均匀沉降、滑坡、水土流失和胀缩土。
(2)琼海长坡-定安波状冲洪积平原亚区:在构造上为琼北拗陷的南部边缘部分,东西向王五-文教断裂纵贯全区,活动断裂发育,边缘地段地形波状起伏,近河地段较为平坦。
岩组为松散土体,粘性土和砂性土呈双层或多层结构。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河岸侵蚀崩塌、渗流管涌、水土流失、胀缩土和砂土液化。
(3)锦山-清澜洪积海积平原亚区:地形呈波状起伏,沿海岸线分布有沙堤,河口和海湾地段地势低平。
西北部地震烈度8度,东南部7度。
岩组为砂性土、粘性土、局部有碎石土,呈双层或多层结构,在海湾河口地段有淤泥质土分布,在西部海口地区土层最大厚度可达1000m以上。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水土流失、岸边侵蚀崩塌、港湾淤积、沉陷、砂土液化和胀缩土。
图2-10 海南岛工程地质分区图(据海南岛生态环境地质综合研究报告)(4)文昌侵蚀剥蚀台地亚区:在构造上属琼东北断隆的一部分,波状地形。
岩组主要为坚硬岩浆岩、变质岩。
风化层厚度一般5-20m,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花岗岩球状风化残留体引起的不均匀沉降。
(二)中部山地丘陵工程地质区五指山、鹦哥岭为中山地形,向周边逐渐过度到低山丘陵,一般标高100-750m,标高1000m以上的山峰有37座,昌江-屯昌一线以北以标高300m以下的丘陵为主;区内水系发育,以五指山为中心,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河谷多呈“V”形;构造复杂,北东向和东西向构造带特别发育,构成了本区的主要构造格架。
挽近期有明显隆升,活动断裂较发育,沿断裂带有众多温泉出露。
历史地震最高5级,除东北部受邻区地震影响,烈度在7-8度外,其余为6度或6度以下。
(1)儋州-昌江低山丘陵岩浆岩和变质岩亚区:西北部为丘陵谷地、东南部为中-低山,岩组主要有坚硬岩浆岩、坚硬-较坚硬变质岩,还有零星分布的坚硬碳酸盐岩和坚硬-软弱红层碎屑岩。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滑坡、坝基渗漏、软弱夹层和花岗岩球状风化残留体引起的不均匀沉降等。
(2)定安县雷鸣丘陵谷地红层碎屑岩亚区:为低缓丘陵盆地地形,中部为金鸡岭火山锥,水系发育。
岩组以坚硬-软弱红层碎屑岩为主,金鸡岭一带分布有小面积火山熔岩。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软弱夹层。
(3)白沙县-乐东县山荣中低山红层碎屑岩为主亚区:为中-低山谷地,切割强烈,山势走向北东。
岩组以坚硬-软弱红层碎屑岩为主,局部有小面积变质岩和岩浆岩分布,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滑坡、崩塌、泥石流。
(4)屯昌县-保亭县低山丘陵以岩浆岩为主亚区:东北部以丘陵盆地为主,南部为低山谷地,水系发育;以坚硬岩浆岩为主,其次有坚硬-软弱红层碎屑岩组和坚硬-较坚硬变质岩组,在南部零星分布有坚硬强岩溶化碳酸盐岩。
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滑坡、崩塌、不均匀沉降、塌陷和渗漏等。
(5)五指山中-低山变质岩为主亚区:为中山-低山谷地地貌,切割强烈,沟谷呈“V”形,水系发育;五指山标高1887m,为全岛最高峰。
岩组以坚硬变质岩为主,其次在中部有坚硬中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分布,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滑坡和崩塌、泥石流。
(三)琼西滨海冲洪积海积倾斜平原工程地质区延绵分布于岛西海岸带,东接丘陵山地,成为向海倾斜的微起伏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