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1、道德含义:“道”原指道路,引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规则,“德”是人们对“道”的认识和把握;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是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属于上层建筑,是特殊的社会现象;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三大领域。
2、道德与法律关系:道德与法律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道德能够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
3、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具有扩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4、职业: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所从事的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某种专门业务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工作。是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统一。
5、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职业活动的产物。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6、职业道德基本要素:理想、态度、义务、纪律、良心、荣誉、作风。
7、职业道德的特征:鲜明的行业性、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一定的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利益相关性。
8、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导向、规范、整合、激励。
9、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三个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我国职业道德历史发展:原始-奴隶-封建-新中国。
11、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自强不息用于革新的拼搏精神、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12、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精华:社会责任至上、敬业、诚信、创新。
13、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道德立法、信用档案、岗前培训。
1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基本要求—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主要规范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
1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三个统一(继承性与创造性、阶级性与人民性、先进性与广泛性)。
第二章 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1、基本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坚持忠诚、审慎、勤勉的职业活动内在道德准则。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道德建设:前者统领后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方向,确立共同理想,保持时代特征,体现原则指导);后者实践前者。
3、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关系、有区别又有联系。
5、既是职业道德又是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爱国为民、崇尚科学。
6、集体主义内涵: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集体利益要通过个人利益的满足来实现。
7、集体主义要求: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小集体和大集体的关系;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8、忠诚、审慎、勤勉的内涵:尤其注意“审慎”。还要注意应用环境和条件的具体分析。
9、其他素养:职业荣誉感、契约精神、民主风格。
第三章 职业化与职业道德
1、职业化:也称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2、职业化的三个层次:核心层—职业化素养(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中间层—职业化技能(职业资质、资格认证、社会认证);最外层—职业化行为规范(思想、语言、动作)。
3、职业化与新型劳动观:职业化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是企业竞争的重点;是提高个人与组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新型劳动观的核心内容;是全球职场的通用语言和职场文化。
4、现代职业观与职业精神:职业观念追求职业化,职业精神要满足“在其位谋其政”的原则;职业精神一方面是指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慎独,即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以达到职责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5、职业化的核心:德才兼备。
6、职业道德准则: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系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勤勉和纪律等。
7、职业化需要处理好自主与协作的关系;尤其是团队精神。
8、职业化对人力资源伦理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9、职业化管理:一是使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上符合要求,在文化上符合企业规范,二是使工作流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化,工作状态实现规范化与制度化。
10、职业化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人和企业的提升。
11、职业化管理的关键步骤:建立职业化标准。
12、职业化管理制度内容:职业文化、战略与决策管理、科学的

生产流程和产品开发流程、从业人员的技能管理和行为管理、评价体系与纠错系统等。
第四章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1、职业技能:指从业人员从事职业劳动和完成岗位工作应具有的业务素质,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其中知识是基础、技术是保证、能力是关键。
2、职业技能的特点:时代性、专业生、层次性、综合性。
3、职业技能的作用:保障和促进企业发展:保障人们谋生和发展。
4、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作用:统领(德与才的关系上,得起主导作用)、支撑、促进。
5、以提高职业道德来提升职业技能:脚踏实地(在工作中学习—认清岗位职责、训练提高、化压力为动力;端正态度—踏实肯干、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勇于进取(树立远大奋斗目标,自信坚定持之以恒,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立足时代,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加快发展更新的特点;立足国际,充分认识我国总体职业技能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立足未来,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五章 职业道德修养
1、修养:“修”原指学习、锻炼、、陶冶、提高:“养”原指培养、养育和熏陶。修养就是人们为了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所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活动过程。
2、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三个有利于,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就业方式转变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为个人成功提供社会资源,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从业者度过难关,走向辉煌);有利于职业境界的提高: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社会化的需要,自我实现的保证)。
3、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端正职业态度;强化职业情感;历练职业意志。
第六章 敬业
1、敬业的重要性:职场立足的基础;事业成功的保证;企业壮大的根本。
2、敬业的含义:四层含义,即恪尽职守、勤奋努力、享受工作、精益求精。
3、敬业的特征:主动、务实、持久。
4、敬业的要求:强化职业责任(了解职业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坚守工作岗位(遵守规定、履行职责、临危不退);提高职业技能(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第七章 诚信
1、诚信的重要性:关系企业兴衰(持久竞争力的无形资产、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组织绩效的保证);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生存力和发展力(社会化的需要、谋职的需要、发展的需要)。
2、诚信的内涵:是诚实无欺、遵守约定和践行承诺的行为。
3、诚信的特征:通识性、智慧性、止损性、资质性。
4、诚信的要求:尊重事实(坚持原则,不为个人厉害关系左右;澄清事实,主持公道;主动担

当;不自保推责);真实不欺(诚实劳动,不弄虚作假,踏实肯干,不搭便车,以诚相待不欺上瞒下);讲求信用(择业、岗位责任、离职);信誉至上(理智信任,积淀个人信誉、维护职业集体的荣誉)。
第八章 公道
1、公道的重要性: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员工和谐相处实现团队目标的保证,是确定员工薪酬的一项指标,影响到员工职业发展的前景。
2、公道的内涵:职业公道是员工在工作中遵守职业规章制度,从事一定的职业活动,给予工作对象应该得到的而不给其不应得到的行为和品德。可以形容制度、行为和品德。
3、公道的特征:标准的时代性、观念的多元性、意识的社会性。
4、公道的要求:平等待人(市场面前顾客平等、按贡献取酬、按德才谋取职位),公私分明(法律意识、慎微意识、大局意识),坚持原则(立场坚定、方法灵活、以德服人),追求真理(加强学习、敢于牺牲、不盲目从众、不盲目唯上)
第九章 纪律
1、纪律的重要性:影响到企业形象,关系企业成败、选择员工的重要标准、关系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与发展。
2、纪律的内涵:职业纪律是指在特定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所必须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职业纪律有种类、层次、领域之分。
3、纪律的特征:社会性、强制性、普遍适用性、变动性。
4、企业员工树立法律观念须具备哪些心态:积极、平和、科学。
5、纪律的要求:学习岗位规则(原原本本学习、完整准确细致把握、反复研读),执行操作规程(牢记、演练、坚持),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法规。
第十章 节约
1、节约的重要性:企业兴盛的重要保证(制度、成本、质量、技术、竞争力),从业人员立足企业的品质,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法宝。
2、节约的内涵:是指从业人员爱惜和节制、节省使用企业财物及社会资源的活动。节约的范围非常广泛。消费不等于浪费。节约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当用则用、该省则省。
3、节约的特征:时代的表征性、社会规定性、价值差异性。
4、节约的要求;爱护公物(强化意识、爱护使用、不占用公物),节约资源(节约意识、明确责任、创新方法),艰苦奋斗(正确理解、树立不怕困难的精神、永保作风)。
第十一章 合作
1、合作的重要性: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的内在要求(员工、企业间、跨国跨地区),从业人员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手段(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相互学习提高工作能力、相互信任实现共赢),打造优秀团队的有效途径。
2、合作的内涵:是一种重要的伦理规范,是在职场培育和发扬人的

合群、协调、尽责、全局观念的过程。有正式与非正式两种。还可分为群体间、群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合作形式。
3、合作的特征:社会性、互利性、平等性。
4、个人如何提高合作意识;端正态度,树立大局意识;善于沟通,提高合作能力;律已宽人,融入团队之中。
5、合作的要求:求同存异(换位思考理解他人、胸怀宽广学会宽容、和谐相处密切合作)。互助协作(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竭尽全力帮助他人),公平竞争(竞争中团结协作、合作中争先创优)。
第十二章 奉献
1、奉献的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
2、奉献的重要性: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道德要求、境界);从业人员履行职业责任的必由之路;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从业人员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把职业当事业做,对工作积极主动总会有成功的机会。
3、奉献的含义:在职业活动中,不以追求报酬为最终目的而付出劳动、时间、以创造成果的思想和行为。“不以追求报酬为目的”是奉献的最根本特性。
4、奉献的特征:非功利性、普遍性、可为性。
5、奉献的要求:尽职尽责(明确岗位职责、培养职责情感、全力以赴地工作);尊重集体(以企业利益为重、正确对待个人利益、树立职业理想);为人民服务(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培养为人民服务的荣誉感、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6、几个不正确的观点:1)“工作就是为了拿工资,没有回报,谁还奉献?”2)“别人不奉献,凭什么我要奉献?”3)“讲奉献的人会吃亏!”4)“奉献只是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