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合集下载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王聪聪;陈宝川;卓志强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1(024)024
【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手足口病患儿194例,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治疗组97例,对照组97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40~8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B6.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炎琥宁,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双重功效,可以加速病情缓解,加速退热过程.本文观察组在退热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以试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并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
【总页数】2页(P2970-2971)
【作者】王聪聪;陈宝川;卓志强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362000;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362000;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5
【相关文献】
1.炎琥宁注射液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手足口病(轻型)临床疗效观察 [J], 范慧卿
2.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44例疗效观察 [J], 郑亚文
3.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观察 [J], 夏苏武
4.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及相关时间指标分析 [J], 匡海平
5.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应用效果 [J], 王海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有效率治疗 组 8.% , 照组 5.% ( 00 对 33 P <00 ) 结论 : 察 步 长 脑 心 通 胶 囊 治 .5 。 观 疗冠・ 心绞痛有较好 的疗效。 心病
度, 持续时间, 主要症状 , 心率 , 血压 , 药物不 良反应 ; ②治疗 前后心电图变化; ③血尿粪 常规 ; 血脂 , 血小板 , 虹流变 , 肝肾功能。 心绞痛症 状疗 效标 准 : 显效 : ① 心绞 痛 明显 缓解 , . 目 发作 频 率较 少9 % 以 上 0
1 5 , 满 意 , 告如 下 。 0例 效果 现报 资 料 与 方 法

疹消退 时间数据采 用 ±S表 示 , 采用 配
对 t 验。 检


治疗 组与对 照组 相 比 , 在热 退 时 间 、
疱 疹 消退 时 问 卜较 对 照 组 明 显 缩 短 。 治
疗 过 程 中 未 见 明 显不 良反 应 。见 表 1 。
衍 生 物 的 药 理 研 究 进 展 . 药 材 ,0 3 2 中 20 ,6
( ) 1 5 2 :3 .
7岁 , 中 1 4岁 13例 , F全部 患儿 其 — 3 约
与 聍熙镶 耀较  ̄
8%。全部患儿均可见手 、 、 9 足 口疱疹 , 疱疹
起 初 为红 色斑 疹 , 渐 发 展 成 为 直 径 为 2— 逐 4 m 的红 晕性 丘 疹 , m 中央 有 透 明 的小 疱 , 很
关键词
绞痛
步长脑 心通胶 囊 冠心病 心
心 血瘀 阻
8O . 3岁 ; 绞痛病 程 l 心 0月 ~l 2年 , 平均 7 0 4 1 , 重 6 . 8±3 1 k 。对 . 0± . 1年 体 90 .5g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病情简介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易发生于儿童及婴幼儿。

该病的特点是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病程一般在10-15天。

由于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染性很高,所以爆发时会引发相对严重的社会影响,而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炎琥宁是一种中成药,具有糖皮质激素、抗组织胺、抗过敏、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炎琥宁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

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对于一些RNA病毒和DNA病毒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手足口病是由一种RNA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利巴韦林可抑制病毒的生长和复制,通过降低病毒的数量,达到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由于手足口病病毒具有不同的亚型,单一药物治疗可能出现抗药性,因此联合治疗不同种类的药物可提高治疗效果。

炎琥宁可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利巴韦林可抑制病毒生长,通过联合使用两种药物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疗效观察在一项临床研究中,炎琥宁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进行观察。

共选取1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炎琥宁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

经过7天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手足皮疹和口腔疱疹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疱疹和溃疡面积缩小,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早。

同时,治疗组患者的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抑制,肝、肾功能无明显损伤,病情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注意事项联合使用药物需遵医嘱,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炎琥宁的成份中含有糖皮质激素,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免疫功能抑制、肌肉萎缩、皮肤萎缩等。

利巴韦林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需掌握好,并注意肝、肾功能的监测。

结论炎琥宁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于炎琥宁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关于炎琥宁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对照研究。 将对照研究结果报道 如下。 现
研 究 所 得 数据 经S S .进行 统 计 分 析 和处 理 。 中2 PS l 0 3 其 组疗 效 比较经 卡方检 验 ;组 体温 恢 复时 间等 比较 采 用 舱 验 。 < .5 2 P 0 0 视 为 有 统 计学 差 异 。 2 结果 2 1 2 临 床疗 效 比 较 . 组 如 表 1 示 , 察 组 3 例 中 治 愈 者 3 例 , 转 者 3 , 愈 率 所 观 6 3 好 例 治 达 9 . 7 对 照 组 3 例 中治 愈 者 2 例 , 转 者 l 例 , 愈 率 为 1 6 %; 7 5 好 2 治 6 .7 2 临 床 疗 效 比较 , 察 组 显 著高 于 对 照组 ( .9 7 5 %。 组 观 x=6 4 ,
值得临床进一 步应 用。
【 键 词 l炎琥 宁 利 巴 韦林 手足 口病 患 儿 关 I 图 分 类 号 lR 1 . 中 5 5 2 l 献 标 识 码 lA 文
l 章 编 号 l1 7 -0 4 ( O 11 () O 1 -0 文 4 7 22 1 )1a- 1 2 6 0
盛固
… N1 2 丽 0O 1. 13
药 临 物与 床
关 于 炎 琥 宁在 临床 治疗 小 儿 手足 口病 的疗 效 观 察
熊 燕
( 阳 市 第四 人 民 医院 湖 南益 阳 益
4 0 0 1 0) 3
【 要 l 目的 探讨 炎琥 宁在 小 儿手足 口病治 疗中的 临床 疗效 。 法 将我 院20 年6 A2 1年 8 摘 方 09 月 ̄ 0O 月收 治的7 倒手足 口病患 儿随机 _ 3 分 为观察组3倒, 照组3例。 6 对 7 观察组给 予炎琥 宁注射液治疗, 照组给予利巴韦林 治疗注射液治疗。 对 观察并比较 2 纽治疗效果 , 温恢复时 问、 体 溃病愈合 时同及痊愈 时间等 。 果 观 察组治愈者3例 , 率达9 .7 ; 照组治愈 者2例 , 结 3 治愈 16% 对 5 治愈率 为6 .7 , 察组治愈率显著 高于对 75% 观 照组( .9 0 o)观察组体 温恢 复时间 , x=64 , .5。 口腔 内溃疡愈合 时 间及痊愈 时 问均较 对 照组 有显著性 差异(< .1F .5F .1。 P 0 0 ,<o0 , <oO) 2 组均未见明显异 常反 应 。 论 炎琥宁治 疗手足 口病具有恢复快 、 结 副作 用小 、 疗效显著 等特 点, 炎琥 宁是 一种 治疗手足 口病的有 效方法 ,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朱绪亮;杨嘉琛;李海珍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9(010)003
【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3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
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10 mg/(kg·d).观察患者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和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96.1%)优于对照组(84.4%)(P<0.05).结论炎琥宁能缩短小儿手足口病病程,安全有效,未发现不良反应.【总页数】2页(P85-85,87)
【作者】朱绪亮;杨嘉琛;李海珍
【作者单位】东莞市横沥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460;东莞市横沥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460;东莞市横沥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4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1
【相关文献】
1.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治疗效果 [J], 杜娟
2.玉屏风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疗效观察 [J], 孙改莲;孟雅婧
3.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J], 汪长生;杨进孙;都郭蕾
4.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J], 吕继忠;张婵
5.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效果评价 [J], 李懿;郝建华;王芳;周莉;巩冬艳;申远方;冯晓靖;许汴利;黄学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炎琥宁注射液)和对照组(某抗病毒药),其中治疗组50 例,对照50 例,治疗后根据体温、疱疹结痂、口腔溃疡愈合等情况进行疗效判断。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80-01手足口病是大多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 型感染引起的儿科常见的急性皮肤粘膜的疾病。

此病主要表现口腔炎及位于手足的皮疹,多见于4 岁以下,夏季多见。

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也可不发热,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皮疹出现手脚为多。

一般病程短而轻,但近几年来起病较急,症状明显,且不断有暴发流行,重者可出现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导致死亡[1]。

其可通过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被污染的手、衣物等传播。

已列入丙类传染病范围。

我院儿科于2011.1- - -2011.6 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100 例,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取100 位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年龄1 岁— 10 岁。

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 人和对照组50 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配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均符合新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并排除疱疹性咽喉炎、风疹、水痘等。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用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炎琥宁注射液,剂量为4—8m g / k 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100m l 中静滴,每日一次,对照组应用某抗病毒药物,剂量为10m g / k g—15m g / k 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100m l 中静滴,每日一次。

炎琥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炎琥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炎琥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分析炎琥宁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炎琥宁治疗。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时间,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差异,最后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疱疹消失时间、退烧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各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治疗后各血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炎琥宁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血生化指标,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炎琥宁;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041-02儿童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且传播速度快,对患儿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1]。

目前临床中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巴韦林、炎琥宁等,其中炎琥宁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和较高的抗病毒效果,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

因此,文章主要针对炎琥宁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100例患儿中有男孩52例,女孩48例;年龄为1~6岁,平均为(3.2±1.0)岁。

对照组100例患儿中有男孩55例,女孩45例;年龄为1~7岁,平均为(3.5±1.2)岁。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6-17T14:16:23.1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作者:李云琴[导读]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帮助患儿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李云琴(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塘子镇卫生院云南寻甸 655203)【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168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主要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结果:干预组患儿治愈54 例,有效28 例,无效2 例;对照组患儿治愈39 例,有效30 例,无效15 例,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2.1%),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帮助患儿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炎琥宁注射液;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87-01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皮肤黏膜病毒性疾病,患儿往往表现为发热,口腔、手、足等各部位出现溃疡、皮疹等症状[1]。

通常HFMD 主要是通过粪口、飞沫等途径传播,而且夏季、秋季属于高发期,1-3岁婴幼儿是最为常见的高发群体。

当前临床上治疗HFMD 的药物较多,但是临床疗效并不是非常理想[2]。

近年来我院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观察分析HFMD 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68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情况。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童建明【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鱼腥草口服液治疗,10 ml/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5 d.研究组患儿给予炎琥宁治疗,5~10 mg/kg炎琥宁+5%葡萄糖溶液,1次/日,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体征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腹泻症状,研究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2页(P691-692)【关键词】炎琥宁;复方鱼腥草;手足口病;小儿【作者】童建明【作者单位】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清远 51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流行性疾病,多发于5 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3 岁的儿童,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典型的临床特征为手、足、臀部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等[2]。

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经飞沫及粪口传播,一般病程为7~10 d[3]。

我院采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第7版)《实用儿科学》中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多表现为中等发热(37.5~38.5℃),偶有高热(39 ℃以上);(3)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以手、足皮疹,口腔疱疹、溃疡为主,少数臀部出现疱疹;(4)家属同意签署静滴炎琥宁知情同意书。

浅析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浅析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浅析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目的讨论炎琥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在本院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患者,共84例,我们将84例患者分为两个组,每组42例。

两组分别采用炎琥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并观察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小儿体温的恢复时间和皮疹消退的时间。

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的解热功能,药物安全有效。

标签:手足口病;小儿;炎琥宁注射液;症状;治疗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该病以手、足、臀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在本院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患者注射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共84例,其中男50例,女34例。

我们对84例小儿进行比较,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84例小儿均符合我国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診疗指南》的标准。

1.2方法研究组对42例患者进行观察,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对患儿进行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抗病毒治疗。

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5~10d。

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2次/d注射,配5%葡萄糖,静脉注射,疗程为5~10d。

1.3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体温正常,无新出皮疹,疱疹消退、结痂,饮食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好转:体温正常,无新出皮疹,疱疹部分结痂,无并发症;未愈:仍有发热,皮疹未消退,或有并发症。

有效率=(痊愈+好转)/每组总例数×100%。

关于炎琥宁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关于炎琥宁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110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药物与临床手足口病是一个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较为常见的传染病,其通常夏秋季多发,可经呼吸道传播或粪口途径传播,多见于幼儿园、社区儿童[1]。

为更有效治疗手足口病,我院儿科于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间对36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了炎琥宁治疗,并进行了同期对照研究。

现将对照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73例患手足口病的儿童为本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根据《实用儿科学》中关于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进行明确诊断,并排除了水痘、口蹄疫、口腔炎疱疹等。

73例患儿中男43例,女30例;患儿年龄为6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5.6±3.4)岁。

所有患儿就诊时均有一定程度的发热,体温为37.7~39.0℃,平均体温为(38.2±1.5)℃。

患儿疱疹手、足、口均可见者53例,手、足、口及臀部均可见者20例。

就诊前患儿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增高者6例,白细胞降低者7例;淋巴细胞增高者51例;单核细胞增高者10例;中性粒细胞增高者4例。

随机将73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7例,2组患儿在性别构成、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05)。

1.2 方法观察组36例给予产自海南灵康药业的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每天每公斤体重给予8~10mg,与5%葡萄糖溶液一起静脉滴注,每天1次。

对照组37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每天每公斤体重给予0.1~0.15mg,每天1次。

对于发热超过38.5℃或合并有细菌感染患儿酌情使用退烧药及抗生素。

治疗过程中注意隔离,减少交叉感染,并加强患儿饮食、心理等护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即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皮疹也已消退,体温恢复正常,皮肤无色素沉着。

好转即患儿皮疹有减少,但仍散在有少许皮疹。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115例分析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115例分析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115例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206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15例,对照组91例,分别静脉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8 mg/(kg&#8226;d)和利巴韦林(病毒唑)注射液10~15 mg /(kg&#8226;d),疗程5 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76.2%(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均较对照组快(P<0.01)。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小儿手足口病病例主要表现为[1]起病急,早期表现主要为发热,部分伴有手、足、口腔部位疹、咳嗽、呕吐等。

部分病例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本院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3月起全国陆续有手足口病报道,自2008年4~7月本院临时成立手足口病病房,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206例,男108例,女98例;年龄6~24个月90例,2~5岁116例;临床表现:周身不适,烦躁不安163例,食欲不振、消化不良97例,口痛不能进食105例,T 37.0℃~38.0℃106例,38.1℃~39.0℃88例,臀部膝前水疱88例,110例水疱均出现于口腔、指趾背面或侧缘。

实验室检查:WBC>10×109 /L 4例,WBC<10×109 /L 333例,淋巴细胞增高65例,单核细胞增高18例。

1.2 治疗方法206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15例,炎琥宁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10 mg/kg体重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

对照组91例,病毒唑(按规定剂量)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

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酌情使用抗菌药及退热药治疗[2]。

1.3 疗效判断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76例的临床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76例的临床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76例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用炎琥宁在临床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以后临床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和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5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6例和治疗组176例,其中对照组在支持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组加以静脉滴注炎琥宁。

结果: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来看,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更好。

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值得推广。

标签:手足口病;炎琥宁;利巴韦林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可引起患儿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多部位的疱疹和水泡,少数患儿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病情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患儿的死亡,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构成巨大威胁。

目前,用于治疗手足口病的西药主要有:干扰素、阿昔洛韦和利巴韦林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其中,利巴韦林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病毒药,其抗病毒机理为,磷酸化后抑制病毒RNA 多聚酶和mRNA 鸟苷转移酶,影响病毒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利巴韦林对于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肯定,副作用较小,被广泛的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

对收治的352例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分别在支持性治疗的基础上施以利巴韦林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176例)和加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组176例)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治疗前病程及症状、体征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通过治疗,观察并评价炎琥宁对于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皮疹等病症的治疗效果,统计患者的恢复时间,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收集到的352例手足口病确诊病患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患儿均有。

1.2方法对上述病例分别按患者中出现的男女比例,年龄分布情况以及采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和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s nf a t o e a oei o t lgo p < .5. f rt ame th e ra l crt eefc i ram n o p i icnl lw rt n t s n cnr u 00 ) A t et n, ermak be ua v f t nt t e tg u gi y h h or e r t i e e r
和 对照 组 7 0例 , 分别 静 脉给 予炎 琥 宁注 射液 5 1 ~ 0m ̄( gd 和利 巴韦 林 1 ~ 5m ̄( g d , 程 7d 观察 两 组患 儿 k ・) 0 1 k ・ )疗 ,
治疗 后体 温 恢 复正 常 时间 , 疹 、 疹 消退 时 间 , 院时 间及疗 效 和不 良反应 等情 况 。结 果 : 疗组 治 疗后 体 温恢 复 皮 疱 住 治
t wo g o p a d ml .Th r a me t g o p 7 a e r r ae t o a su s d u d h d a d a r g a h ld ot r u sr n o y e te t n u 0 c s s we e te t d wi p ts i m o i m e x m n r n d o p o i e r h o r
20 8第7第3 0年 月 1 2 1 卷 期
药物与 临床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 &J 手足 口病 临床疗 效分析 L
吕继 忠 . 婵 张
( 泽 医学专 科 学校 口腔教 研 室 , 菏 山东 菏 泽
2 43 ) 7 0 0
[ 摘要 】目的 : 观察炎 琥 宁 注射 液治 疗小 儿手 足 口病 的临床 疗效 。 法 : 10例手 足 口病 患儿 随机 分 为治 疗组 7 方 将 4 0例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44例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44例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44例疗效观察郑亚文【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应用炎琥宁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普通型儿童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n=42)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n=44)给予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足疱疹愈合时间、口腔疱疹愈合时间及口腔疼痛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针对儿童手足口病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5【总页数】2页(P578-579)【关键词】手足口病;利巴韦林;炎琥宁;儿童【作者】郑亚文【作者单位】东莞市横沥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4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手足口病是临床儿科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患儿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多处出现疱疹,同时伴随口腔疼痛、发热等症状。

夏秋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时期,5岁以下的小儿最易发病,年龄稍大的儿童或成人感染之后虽然感染症状并不明显,但依然存在很大的传染性[2]。

药物治疗是临床针对手足口病常用的治疗方法,炎琥宁和利巴韦林均是临床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常用药,但二者作用机制、安全性等存在明显不同,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儿童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炎琥宁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儿童8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中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②年龄在6个月以上,12岁以下,且为首次发病;③病程在3 d之内;④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协议书。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80例疗效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80例疗效分析
2 治 疗 结果 .、 手 足 口病 4 0 治疗 分 析 [ _ 民族 医学 1杨 冯 /儿 J 4例 J 右江 ] 院学报 , 1,21:8 2 0 () . 0 3 4 [] 向峰 , 庆欣 . 足 口病 的治疗 [ . 学信 息,0032) 9 2李 刘 手 J医 ] 2 1, 3: . ( 3
迟缓 性麻 痹 、神 经性 源性 肺 水肿 和 心肌 炎 等症 状 ,且进 展 较快 , 严重 时 导致 死 亡…。积 极 地寻 找有 效 治 疗 手足 口病 的方 法尤 为 重
表1两组患儿恢复情况 ( ) 例
要 。2 0 年3 ~2 1年 3 期 间 ,针 对入 院治 疗 的 10 08 月 00 月 8 例手 足 V I 病 患 儿 进行 了对 比治 疗 ,炎琥 宁 治疗 组 患 儿 经 过 1 个周 期 的 治疗 后 ,恢 复 情况 明显 优 于对 照组 ,疗 效 满 意 ,值 得 推 广 ,现报 告 如
内造 成极 大 的危 害口。更 为严 重 的是 , 目前本 病 尚无 特 效药 物 治
疗 ,只能 使用 利 巴韦 林 等抗 病毒 药 物进 行对 症 控制 ,这 不 仅大 大
延 长 了病 程 ,也 为患 儿带 来 了很 多 不 良反应 ,影 响了孩 子 的健康 成 长 。炎琥 宁注射 液 即 中药 穿心 莲 内酯 提取 物 ,是 近年 来迅 速发



疗组 采 用炎 琥 宁治 疗 ,观察 组 采用 常 规 对症 方式 治 疗 ,连 续 治疗 1 星期 ,观察 效果 。结 果 :炎琥 宁治疗 组 患 儿在 1 星期 的治疗 后 个 个
更 好 的临床 效 果 ,值得 推广 。
治疗 总有 效 率达 到 8.8 9 %,大大 高 于对 照组 的7 . % ,且 在症 状 消退 时 间上 也有 明显 优 势 。结 论 :炎 琥 宁在 治疗 小儿 手 足 口病方 面 有 5 12 4 [ 关键词】 炎琥 宁 ;手足 口病 ;高效 ;治 愈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自2012~2013年在我院医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0例。

将1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静滴治疗,疗程均为5~7d,比较其疗效。

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及疱疹消退时间、症状全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均无变态反应、消化道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

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利巴韦林,而且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

标签:小儿手足口病;炎琥宁;利巴韦林;疗效分析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经飞沫及粪口传播,5岁以下儿童多见,一般病程为5~7d。

现就2012~2013年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自2012~2013年收冶的手足口病的患儿11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

手足口病患儿110例中男63例,女47例。

年龄为6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5.6±3.4)岁。

所有患儿就诊时均有发热,手、足、口、肛周均可见疱疹、溃疡或斑丘疹。

随机将11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患儿进行资料分析。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儿在临床上均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口腔清洁、皮肤疱疹护理,以及能量等支持治疗。

治疗组给予炎琥宁冻干粉针4~8 mg/( kg·d)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 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 kg·d)分2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

两组疗程均为5~7d 。

若两组患儿有白细胞计数增高结合C反应蛋白增高,则同时静滴青霉素或头孢唑林。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胡忆玲;贺春霞;徐陵中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041)009
【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101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用炎琥宁注射液加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显著疗效.
【总页数】2页(P1110-1111)
【作者】胡忆玲;贺春霞;徐陵中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内蒙古,包头,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内蒙古,包头,014010;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济南,2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
【相关文献】
1.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J], 汪长生;杨进孙;都郭蕾
2.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96例疗效观察 [J], 卢莲
3.浅析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J], 刘艳霞;马海燕
4.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观察 [J], 夏苏武
5.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及相关时间指标分析 [J], 匡海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5例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5例分析

cnysot a oei t ot l op te uer es nf at c ae. o c s n : a hnn jco a at hr r hnt s n h cnr u ,h r t i icnl i r sdC nl i s Y n uigi et ncn l et h e og r c a g i yne uo n i
Dr gAn ls fC i rn, MD Ya h nn ne t nT e t ns u ayi o hl e SHF n u igIjci rame t s d o
L a g—y n L U n IXin a g, I Ho g—me , i MEIYi g,ta . n e 1
b f c ie t ame t fh n e ef t r t n a d,fo n u h ds a e a h re ed r t n o e man s mpo ft eh n f o e v e o o ta d mo t ie s ,c n s ot n t u ai ft i y tmso a d, o t h o h h a d mo t ie s hl r n n u h ds a e c i e . d
cn o r u ruie ue o r ain i et n te osr t n g u w s g e i r eo s iet n ot l op ot s f i v i n ci , h be ai r p a i n n a nu n ci r g n b r j o v o o v tv j o
Ke od Fo adm uhdsae Vrs Y nu i jci yw r s ot n o t i s ; i ; ahnn i et n e u gn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目的讨论炎琥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在本院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患者,共84例,我们将84例患者分为两个组,每组42例。

两组分别采用炎琥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并观察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小儿体温的恢复时间和皮疹消退的时间。

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的解热功能,药物安全有效。

标签:手足口病;小儿;炎琥宁注射液;症状;治疗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该病以手、足、臀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在本院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患者注射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共84例,其中男50例,女34例。

我们对84例小儿进行比较,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84例小儿均符合我国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診疗指南》的标准。

1.2方法研究组对42例患者进行观察,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对患儿进行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抗病毒治疗。

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5~10d。

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2次/d注射,配5%葡萄糖,静脉注射,疗程为5~10d。

1.3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体温正常,无新出皮疹,疱疹消退、结痂,饮食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好转:体温正常,无新出皮疹,疱疹部分结痂,无并发症;未愈:仍有发热,皮疹未消退,或有并发症。

有效率=(痊愈+好转)/每组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疗效研究组平均退热时间为(37.35±20.07)h,明
显早于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49.68±23.06)h(P<0.05);两组的皮疹消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见表1。

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2.2不良反应研究组及对照组患儿均未出现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贫血等不良反应,无转化为重症的病例。

3讨论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每年5~7月份是高发季节,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HFMD特征性病变是口腔疱疹和皮肤斑丘疹。

HFMD多数预后良好,一般1w左右自愈,但是少数重症患儿可并发心肌炎,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甚至神经源性肺水肿等,造成死亡或残疾。

随着对该病治疗经验的增多,人们逐渐消除了对该病的恐惧心理,医务人员也更好地掌握了手足口病的各种诊疗规范,并意识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利巴韦林是临床上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抗病毒药物,具有价格低廉、抗病毒效果确切等优点。

利巴韦林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多种DNA和R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但其主要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

利巴韦林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强,易产生耐药性,长期用药有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出血、血清胆红素升高等风险,使其临床疗效受到限制。

炎琥宁注射液(Potassium Sodium Dehydroandroan drographolide Succinate for Injection)是由中药穿心莲的提取物制剂。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炎琥宁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对炎症反应具有抑制的作用,不仅能提升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炎琥宁注射液还具有一定的镇痛的作用。

炎琥宁注射液能够提升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为患者提供机体的免疫能力,同时,该注射液对腺病毒等具有显著的灭活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说明炎琥宁有较好的解热功效,这与报道的一致。

在皮疹消退时间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还能缩短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时间,且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本药是安全、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永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2,12:155.
[2]董艳萍.炎琥宁注射液佐治手足口病50例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3,07:26-28.
[3]陈玉启,孙丽华.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32例临床体会[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2,02:8,18.
[4]吕继忠,张婵.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23:55-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