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护理管理人性化服务体会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措施与体会
止痒措施
根据医嘱使用止痒药物, 减轻患儿瘙痒不适。
衣物选择
为患儿选择宽松、柔软的 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肤 ,加重症状。
饮食护理
• 饮食调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等,避免刺激性食物。 • 补充维生素: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 • 餐具消毒:对患儿使用的餐具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从口入。 • 通过以上护理管理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减轻手足口病患儿的症状,促进康复。同时,这些措施也体现了以患儿为中心的
体温监测
定时测量患儿的体温,并 记录变化,以及时发现和 处理发热情况。
降温措施
根据医嘱,采用适当的降 温方法,如温水擦浴、退 热贴等,避免高热引发惊 厥。
补充水分
鼓励患儿多饮水,以补充 发热导致的水分流失。
皮肤护理
疱疹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疱疹 破裂,防止继发感染。若 疱疹破裂,可涂擦抗菌药 膏。
护理经验分享
隔离措施
口腔护理
对患儿进行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同时,对患儿的分 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消毒处理。
定期为患儿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减 轻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可使用生理盐水 漱口,避免使用刺激性口腔清洁用品。
皮肤护理
饮食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疹, 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膏涂抹皮 疹处,促进愈合。
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 食物,减轻口腔疼痛。鼓励患儿多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未来研究方向和改进措施
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 高防治水平。同时,关注患儿的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和家长 的焦虑情绪。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隔离措施和预防对策.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方法对15 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相对应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特点。
结果15例患儿经精心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后疗效满意,无护理并发症和院内感染发生。
结论掌握小儿手足口病护理特点,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标签:手足口病;护理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临床以发热和手掌、足底、臀部及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和溃疡为主要特征[1]。
本院于2010年4月~2013年8月共收治15例手足口病患儿,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2010年4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共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6个月~14岁。
15例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①有或无发热;②口腔勃膜疹,可形成溃疡;③皮疹,部分有水疤,以手掌、足底为多;④伴或不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5例患儿中轻型发热6例,其中37.5~38.5℃4例,38.5~39.5℃2例,39.6℃以上4例,手、足、臀部皮疹及口腔溃疡者5例,WBC升高4例,血糖升高2例。
15例患儿中轻型病例10例,重型病例5例,经积极治疗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后,15例患儿均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2.1 消毒隔离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十分必要。
患儿一旦确诊应及时隔离,重症患儿单独隔离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线充足,定期开窗通风,限制患儿陪护和接触者出入,温度保持在22~24℃,病房门把手、室内地面、患儿的玩具、口杯等每天用1:200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被褥及其它不宜蒸煮物品置于阳光下暴晒2h以上,病室每天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30~60min。
护理人员护理患儿时,每位患儿后要戴口罩、手套,操作后严格消毒双手,防止交叉感染,患儿的用具、呕吐物、粪便等均应消毒处理。
护患馨手足情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体会
护患馨手足情优质护理服务心得体会摘要】目的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用心服务,提供满意服务”的宗旨,提供优质服务。
方法组织宣传和学习;优化服务流程,营造温馨病房;以人为本,人性化温馨护理,将“护患亲手足情”落到实处;护理内容健康教育内容多样化;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质量和绩效考核管理。
结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医护关系和谐。
【关键词】温馨微笑优质服务患者满意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护理活动有了新的内涵:过去护理人员提供的只是护理技术,而现在注重的是护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在院领导、护理部的支持督导下,我科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用心服务,让你满意”的宗旨,在全院率先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工作,从中得到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1. 组织宣传和学习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方案及相关文件,将学习内容制成宣传资料张贴于办公室及病房走廊的宣传栏。
通过学习和动员,护理人员转变了观念,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
,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夯实基础护理与发展专科同等重要,基础护理是本源,专科护理是内涵[1],让患者满意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2. 优化服务流程,营造温馨病房以人为本,实行入院零分钟接待,做到病有人引,检查有人陪,吃药有人拿,住院有人送;为每个病人送上主管医生、护士及护患联系片,让患者随时能与医护人员联系;科内提供微波炉饮水机,免费为病人加热饭菜,提供热水温水;病区摆放各种植物,每间病房张贴温馨提示语、防滑标识牌、主管护士名、健康教育知识,图文并茂,走道健康健康教育宣传栏,新颖独特醒目,病房倡导护理口号“护患馨手足情”,营造温馨病房,给患者以家的感觉。
3. 温馨护理,微笑服务,护理内容健康教育多样化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1]。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2 1 0 0 0 3 )
【 摘 要】 目的: 探讨手足 口病 患儿 的护理措 施及体会 。方法: 对5 1 例 手足 口 病 患儿子严格 消毒隔离, 加 强口腔 、 饮食 、 心理 、 皮肤护 理、 密切 观察生命体 征及健康教 育等护理 。 结果: 护理措 施的综合 应用提 高了患儿的治愈率。结论 : 手足 口 病患儿经过 治疗及护理 过程中注 意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 综合运用各种护理措施控制传 染源, 切断传播途 径 , 保护易 【 关键词 】 手足 口病; 患儿 ; 护理; 体会 【 中图分类号 】 1 1 4 7 6 . 2 1
2 0 1 5年第 2期
术室护 士开展人 性化护理有助于帮助病人 及时 调节心理 应激 , 让患 者在轻 松愉悦舒 适 的氛 围中完成治疗L 7 I 嚣 J ,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 实施 人性化服务 , 首先得有 干净整 洁的护士形 象和娴熟的操作 能力 ; 其次应 当以病 人 为中心 , 在护理过程 中特别 注意语 言沟通 方式, 必要时要用 肢体语言 为患者带去 心灵 的抚慰 , 使患者从 术前到 术后都感受到护理人员热情周到的服 务; 最后 针对每一 位患者 的具体情况 , 护理 人员应采 取恰 当的 方式为 病人 讲述手 术方 案 , 聆听病 人对 手术 的疑 问, 尽量满 足病 人的一 切合理要求 , 在服务 的全过程 中体现 出浓厚 的人情 味。 通过术前访视 、 术 中护理和术后回访 , 积极 地了解 患者 的生理心 理状况 , 给予 患者 必要的帮助 , 促进 护患和谐 共处。整形手术 室的调 查结果 显示病 人对手术 护理工 作满 意度为 9 8 . 3 3 % 。综上所述 , 开展人性化服务活动 , 使病 人在住 院期间感到舒适安 心, 从 而拉近 了病人和 医护人 员之 间的距 离, 避免和杜绝 了一些护患纠纷 问题 的出现 。
手足口病门诊治疗患儿的护理体会
2 . 1分诊
降温 ( 酒精对患儿 皮肤有刺激 ,并有过敏现象 ,应避免使用 ) ,体温
>3 8 . 5℃给与降温药物 应用 ,并于降温措施 应用后每半小时测量 体温
2 9 2 ・临床护 理 ・
术床 转移到推车上 ,所有管路 妥善放置 ,防止导管脱 出 ,并将患者盖
好被 子 ,注意保暖 ,护送患者 回病 房。
1 . 2 . 6术 后的舒适护理
Ap r i l 2 0 1 4 , V o 1 . 1 2 , N o . 1 2
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感受到舒适及亲人般的温暖,同时也激发了 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热情,最大限度地保
1 次 ;密 切观察患 者神志 及有无惊 颤 、呕吐等现象 ,发生 病情变化 时 要 及时通知 医师 进行处理 ;如 患者 出现惊厥 现象 ,应及时通 知医师 ,
保 持患者呼 吸道 通畅 ,给予 氧气吸入 ,按压 人中穴位 ,遵 医嘱及时准 确 应用降温药物和抗惊厥药物 ,积极 配合抢 救 2 . 5休息与饮食 患者 体温升高后 ,机体消耗量 较大 ,应 嘱咐患者多 卧床休 息 ,规 律作息 时间,保证充足 睡眠 ;多饮温开水 ,进食高热量 、高蛋 白、高
证手术 的成功 ,也体现 了 “ 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 中心 ”的服务宗 旨。 4结 论 手术 室舒 适护 理 的实施 ,增 进 了护患 关系 ,体 现了 护理 的人性 化 ,为 手术 的J i  ̄f J 进行 创造 了 良好 的条件 ,防止 了手术 并发症 的发
生 ,提高 了护理服 务的质量 ,增 加 了患者及社会对 手术 室护理工作 的 满意度 ,促进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 务的开展 ,充分体 现了 “ 以人为本 , 以患者 为中心 “ 的护理 内涵。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与体会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与体会
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庭护理一、加强居室内空气流通。
专家介绍,如家中有手足口病患儿的话,更应该要注意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继发感染。
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庭护理二、生活用品常消毒。
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勤晒衣被;应将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庭护理三、家长、孩子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家长喂养婴幼儿时要洗手,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净食物的习惯。
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庭护理四、补充营养,休息充足。
家长要给孩子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还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因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
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庭护理五、及时发现治疗。
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如有不适,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特别容易在幼儿园和学校中传播。
正确的护理体会对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至关重要。
本文总结了如何正确洗手、保持清洁卫生、合理饮食、做好患者的隔离和减轻患者症状等方面的护理体会。
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和发生。
本文也强调了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只有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个人和环境的卫生水平,才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通过本文的指导和建议,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手足口病的护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关键词】手足口病、护理体会、洗手、清洁卫生、合理饮食、隔离、减轻症状、预防、治疗、重要性1. 引言1.1 什么是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及幼儿园、托儿所儿童中。
该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严重的病例还会导致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
在护理手足口病患者时,我们需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减轻患者症状,及时进行治疗,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在护理体会方面,正确的洗手、保持清洁卫生、合理饮食、患者隔离、症状缓解等方面的护理手段都至关重要。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预防意识,保持个人卫生,适当饮食,及时就医,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不仅是对患者的关怀,更是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重要措施。
2. 正文2.1 如何正确洗手预防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正确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选择合适的洗手液或肥皂,最好是含有消毒成分的产品,能有效杀灭病菌。
要保持洗手的频次和时间。
在接触污物、接触患者后、外出回家后、用厕所后等情况下都应及时洗手,并且洗手时间要控制在20秒以上。
正确的洗手方法也很关键,包括湿润双手、涂抹适量肥皂、揉搓双手掌、手背、指缝、指尖、指甲等部位,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要正确使用毛巾擦干双手,避免二次污染。
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摘要: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
今年该病在本地区有增多趋势。
选取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90例,取得一些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观察患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为特征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 A16和E71病毒最为流行。
多发生于儿童,可通过不洁器具、空气飞沫、污染的水源以及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传播。
该病防治后复发率极低。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并发心肌炎、脑炎、脑水肿、脑膜炎等,重症患儿会因病情进展迅速页死亡,即便存活,患儿也很可能留下后遗症。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多见□,主要由于唾液中的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在托幼和学校引起流行,是以手掌、足部和口腔发生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常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口,临床表现为发热,手掌、足部和口腔出现皮疹、疱疹和溃疡,一般病例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甚至是死亡,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10个月~5岁。
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肛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3 mm,数量不等,疱疹液较浑浊,疱疹基底部绕有红晕。
90例患儿中69例发热,低热(37.5~38℃)45例,中等热(38.1~39℃)14例,高热(39.1~40℃)30例,发热持续2~5 d。
有发热的54例患儿中有明显的咽腔充血,扁桃体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厌食,精神差,中毒症状重,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
轻症儿童手足口病86例的护理体会
轻症儿童手足口病86例的护理体会
1. 提供舒适的环境: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发热、疼痛和不适等症状,因此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对于他们的康复非常重要。
可以调节室内温度,保持空气流通,并且使用柔软舒适的床上用品。
2. 饮食调理:手足口病会导致患儿食欲不振,因此需要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可以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面汤、果汁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容易导致脱水。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水分摄入和排尿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溶液。
4. 皮肤护理:手足口病会出现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患儿可能会感到疼痛和瘙痒。
护理人员可以给患儿口腔含漱盐水、用软毛刷轻轻刷牙,还可以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对于皮疹部位,可以使用温水擦洗或者涂抹适当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清洁和舒适。
5. 隔离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需要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防止病毒传播。
护理人员需要妥善处理患儿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6. 心理护理:手足口病患儿通常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容易焦虑和担心。
护理人员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安慰和鼓励,提供愉快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缓解症状带来的不适。
护理轻症儿童手足口病患者需要提供舒适的环境、适当的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进行皮肤护理、采取隔离措施并进行心理护理。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儿更快地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患儿的临床护理至关重要。
在护理过程中,对病情的认真评估是首要步骤,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可以有效减轻症状。
及时处理患儿的排泄物可以防止感染扩散,定期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有助于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保持患儿与家人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增强患儿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加强护理工作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康复至关重要,全程关注患儿的各项症状和体征,并保持耐心和细心,这些都是护理工作中必须要重视的要点。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需全神贯注,尽心尽力,以确保患儿得到最佳的照顾和康复。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病情评估、皮肤清洁、排泄物处理、观察病情、沟通交流、康复、症状体征、耐心细心。
1. 引言1.1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阶段。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和认真评估患儿的病情,包括体温、皮疹情况、食欲和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变化。
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和干燥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预防皮疹的继续发展和感染的风险。
及时处理患儿的排泄物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定期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保持患儿与家人的沟通和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加强护理工作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工作需要全程关注患儿的各项症状和体征,护理过程中需要保持耐心和细心,力求做到最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 正文2.1 对病情的认真评估对病情的认真评估是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护理患儿时,护士需要通过仔细观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以及与家属交流,全面了解患儿的疾病情况。
在评估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了解患儿的症状表现,包括发热、喉咙痛、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
同时要询问患儿的家属有关患儿的病史及接触史,以帮助确定病因。
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等。
手足口病病人护理体会
[3 王志红. 3 浅析护理健康教 育现 状与研究[] 实用护理杂志, 0 1 J. 20,
手 足 口病病 人护 理体 会
李玲 芳 , 志伟 王
关 键词 : 足 口病 ; 道 病 毒 ; 理 手 肠 护
痕 , 色 素 沉 着 , 皮 肤 脱 屑 。经 过 积 极 治 疗 护 理 , 3 无 无 1 9例 无 一 例 并 发 症发 生 , 发 生 一 例 院 内感 染 , 痊愈 出院 。 未 均 13 方 法 . 采 取单 间 隔 离 或 者 同 病 种 隔 离 。 室 内 每 天 通 风 换
・ 2 ・ 5 2
CHI S GENERAL NURS NG, b u r , 0 0 Vo . . C NE E I Fe r a y 2 1 1 8 No 2
轻 重 , 低 病 人 的 焦虑 程 度 。并 根 据 临 床 路 径 , 病 人 适 应 从 住 降 使 院 到 出 院不 同角 色 的转 变 , 解 症 状 和 体 征 , 养 自我 护 理 能 缓 培
文章 编 号 :64 44(002 52 0 17 — 7821)C~ 2 — 2 手 足 口病 是 一 种 由 多 种 肠 道 病 毒 引 起 的 婴 幼 儿 急 性 传 染
病 。传染 源 为 患儿 和隐 性 感 染 者 ; 播 途 径 : 传 主要 经 过 胃肠 道
和 呼 吸道 传 播 , 可 以通 过 接 触 患 儿 皮 肤 上 的 水 疱 和分 泌 物 传 也 染 。 一般 发 生 在 4月 ~ 7月 , 4岁 以 下 儿 童 易 感 , 于 丙 类 传 染 属 病【 。手 足 口病 的 病 原 体 可 以 是 各 种 病 毒 , 常 见 的 是 C X 2 J 最 O — Al 6和 B 1型 。 临床 主 要 表 现 为 发 热 、 、 、 腔 、 周 、 V7 手 足 口 肛 臀 部等 部 位 的皮 疹 、 疹 。我 市 2 0 疱 0 8年 5月 一 2 0 0 9年 6月 , 足 手 口病 流 行 期 间 , 院 被 定 为 手 足 口病 定 点 收 治 医 院 。在 手 足 口 我 病 的 护 理 中 不 断改 进 和探 讨 科 学 的 护 理 方 法 , 得 了 满 意 的效 取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措施与体会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措施与体会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该病可轻可重,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脚疱疹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由于手足口病大多数患者为儿童,因此护理管理措施非常重要,下面就针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管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和体会。
一、如何预防手足口病?首先,加强卫生防护意识。
这是预防手足口病最基本的措施。
因为手足口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染以外,还通过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空气传播。
所以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尽量避免到人多集中的场所,少用公共牙刷、杯子等共用物品。
家长应及时给孩子洗澡、换衣服;餐具要进行消毒;地面、桌面等物品要及时清洁卫生。
其次,饮食要健康。
多喝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含维生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最后,孩子生病要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并要遵医嘱进行治疗。
避免自己亲手给孩子乱服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延误治疗时间,导致病情加重。
二、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管理措施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口腔和皮肤黏膜传播,所以护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局部卫生和预防并发症。
针对不同的病情,具体的护理管理措施有:1.口腔护理手足口病会导致婴幼儿口腔溃疡、口急舌生、口赤疼痛。
这个阶段的护理比较关键,需要保持口腔卫生。
一般护理措施如下:(1)口腔清洗:孩子每次吃完饭后要及时清洗口腔,避免食物残渣滞留口腔,加重感染。
(2)漱口:用盐水、红花水、食盐苏打水等温开水冲洗,可缓解口炎症状。
(3)喝温水:孩子宜多喝温水,这样有利于口腔溃疡愈合。
2.皮肤护理手足口病会在皮肤和黏膜上引起疱疹。
照顾好孩子的皮肤,防止感染和并发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口腔和皮肤细小的损伤,及时清洗消毒。
(2)避免搔抓疱疹部位,避免细菌感染。
(3)给孩子穿宽松、柔软的衣服,避免皮肤瘙痒和过敏。
3.饮食护理孩子需要足够的营养,增强自身免疫力。
126例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126例手足口病护理体会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可以在3-6月龄的婴儿中流行,典型的症状是口腔溃疡和手足皮肤斑点。
近几年,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种疾病,在本次护理中,在工作范围内有126例手足口病患儿,年龄介于3个月到6岁之间,所以护理工作也有所不同。
第一,手足口病宣教显得尤为重要。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食物、玩耍、接触以及一些其他疾病传播,护士应该对患儿家长进行宣教,告知他们正确的护理方法,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手足口病,以便更好地护理患儿,减少患儿接受护理的时间。
其次是正确的护理方法。
在护理手足口病患儿时,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清洁、保护、消毒和护理。
首先要让患儿洗手,使受污染的手尽量减少,防止病毒的乘虚而入;其次要消除更多的病毒,护士可以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最后,要及时地测量患儿的体温,以便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此外,准确的诊断也是手足口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查看患儿的症状,护士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患儿的病情,并准确地设计护理方案,以保证患儿更快地康复。
同时,护士还要做好病患的情绪护理。
特别是婴儿,他们往往容易被伤害、伤心和恐惧,所以护士要多多安慰患者,尽量让他们觉得平安,不要让他们老是感到孤独和不安。
最后,护理患儿时要及时纠正错误,调整护理措施。
随着病情的改变,护士要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更好地护理患儿,避免带来更大的危害。
在这次护理当中,护士通过准确、科学、周到的护理服务让患儿恢复得更快,从而提高了护理效果。
手足口病护理没有固定的护理方案,关键取决于护士的专业能力和经验,也取决于尊重患者的护理服务。
只要护士拥有良好的护理态度,尊重患者,坚持规范,就可以做出更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答案:126例手足口病护理体会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可以在3-6月龄的婴儿中流行,典型的症状是口腔溃疡和手足皮肤斑点。
本次护理范围内有126例手足口病患儿,年龄介于3个月到6岁之间,所以护理工作也有所不同。
手足口病护理管理人性化服务体会
K N 、 1 、 a 、 a C 一 C 2 等浓度 会发生 改变 。 以要根 据检 查结 果 所 及时添加各种成分。本组 1例患 者透析 液浓度达 到 3 5 出 . %, 现高血糖 , 我们在透析 液中加 入短效胰 岛素来控制血糖。 34 2 严格无菌操作 , .. 预防感染 腹 膜炎是腹膜透 析最重要 、 最常见 的并发症 , 尤其 是婴幼 儿身体抵 抗力 低下 , 腹膜 透析 时 感染更易发生【 所以治疗时必须严格无 菌操 作 , 范洗手 , 引, 规 保 持伤 口清洁、 干燥 , 腹透管与三通连接处 及伤 口用无 菌 巾覆盖 ,
手足 口病 护 理管理 人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服 务体 会
李 玉梅 ( 西柳 州 市妇 幼保健 院 , 西 柳州 5 5 0 ) 广 广 4 0 1
关 键 词 :儿 童 ; 手足 1病 ; 理 工作 3 护
中图 分 类 号 :R 7 . 43 1 文献 标 识 码 :C di1 .9 9 in 10 —5 1 .0 9 0 .2 o:0 3 6  ̄. s .0 1 8 72 0 ,2 15 s
脂肪乳剂、 白蛋白、 需氨 基酸 、 必 多种 维生 素 、 水化合 物 以满 碳 足机体的营养需要 。患者 胃肠道功能正 常 , 给予 鼻饲婴幼儿 配 方奶 , 鼻饲时间与腹透 液注 入时 间隔 开 , 以免引 起患者 腹 腔压 力增加。 4 小结 通 过对 1 2例婴 幼 儿 心 内直 视 术 后 腹 膜 透 析 的 护 理 , 们 我 体会到在透析过程 中, 密切观察 病情 , 应 积极纠正低 心排 出量 , 保持透析管 引流通 畅 , 确记录 尿量 及透析量 , 准 防止 发生腹 膜 透析并发症 , 格无菌操 作 , 严 预防感 染 , 及时 给予 营养 支持 , 发 现问题及时有效地 给予对 症处理 , 能使 患儿顺 利 渡过危 险期 , 提高手术成功率 。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和心得体会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和心得体会方法对210例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做好消毒、卫生宣教,做好发热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和用药护理等。
对80例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结果210例患儿均不同程度缩短了住院天数,痊愈或好转出院。
结论本病没有针对病因的特效治疗,只有通过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及对症治疗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卫生宣教。
【关键词】手足口病;疱疹;传染病;护理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心肌炎等[1].个别患儿病情进展快,可持续高热,恶心、呕吐,继而引起神志改变,全身弛缓性麻痹,导致死亡。
1 临床资料2009年7月至12月临猗县人民医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10例,并发脑炎及无菌性脑膜炎的共35例,并发心肌炎的5例,年龄多为1~3岁婴幼儿,其中3例因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儿均病情痊愈或好转出院。
无死亡病例。
病程一般为5~10天,最长15天。
2 护理2.1 心理护理刚入院的患儿及家属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加之对医院环境陌生,又要进行隔离,往往不知所措,患儿哭闹不安,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向家长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及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病房的环境、消毒、疾病的转归情况、流行情况、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一一告知。
对患儿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并进行动作爱抚及鼓励赏识,比如夸奖孩子勇敢、干净,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以取得治疗上的合作。
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2.2 发热的护理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大多数患儿体温约在37.5℃,精神状态良好,玩耍正常,这时可通过让患儿多饮热开水,用温水擦洗全身,实施物理降温。
个别患儿物理降温效果较差,体温居高不下或继续升高者,除继续进行物理降温外,应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包括解热药尼美舒利口服,或者消炎痛片剂研碎后保留灌肠,灌肠时患儿臀部应适当垫高,插管深度应在10~15cm,拔管后轻轻挤压肛门处,以利药物吸收。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措施与体会
手足口病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口腔黏膜疹、手足皮疹、 发热、咳嗽、流涕等。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 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 诊断。
实验室检测
采集患者粪便、咽拭子等 标本进行病毒检测。
02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措施
基础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
口腔护理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 毒隔离制度,防止交 叉感染。
对患儿使用的物品、 医疗器械等进行严格 的清洁和消毒,确保 安全卫生。
对病房环境进行定期 清洁和消毒,保持空 气流通,减少病毒传 播的风险。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 通,了解病情和需求,提供个性
化的护理服务。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措施 与体会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措施 •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体会 •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展望
01
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的定义与特点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症状包括口腔黏膜疹、手足皮疹、发热等。
04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展望
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
开展国际合作项目
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手足口病护理管理 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共 享研究成果。
促进学术交流
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 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手足口病护理管理 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
优化护理流程
通过改进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措施与体会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对于疾病的预后和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包括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口腔护理主要是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感染;皮肤护理主要是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皮肤感染;饮食护理主要是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促进患儿康复;心理护理主要是给予患儿关爱和鼓励,缓解患儿紧张、焦虑的情绪。
02
CHAPTER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措施
将患儿及时隔离在指定区域,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消毒隔离
监测生命体征
休息与活动
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体力消耗。
03
02
01
每天用生理盐水漱口2-3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03
指导家长做好居家消毒
指导家长在患儿出院后,对居家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家庭卫生。
01
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将患儿隔离在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病室,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02
做好环境卫生和物品消毒
定期对病房、床单、玩具等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儿使用过的餐具、衣物、被褥等进行煮沸或暴晒消毒。
向患儿家长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日常护理要点、居家隔离注意事项等,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和体征。患者通常出现发热、口腔疼痛、手足疱疹等症状,疱疹通常出现在口腔、手足和臀部,并伴有疼痛和瘙痒。此外,患者可能还伴有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检查方面,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口腔、手足和臀部是否有疱疹,并询问患者的病史和接触史。如果发现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同时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即可诊断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护理体会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全球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
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我院共诊治手足口患儿96例,经精心临床与家庭护理指导,患儿均获全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96例患儿,住院治疗28例,门诊治疗68例。
其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7个月~6岁,其中<1岁的患儿女1例,男2例;1~4岁的患儿女29例,男57例;5~6的患儿女2例,男5例。
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肛门出现斑丘疹、疱疹,手部斑丘疹疱疹在掌心,足部在足底,口腔黏膜疱疹主要在二颊部,臀部疱疹多在肛周及尾部皮肤处,疱疹不痛不痒。
本组患儿均在发热后2天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体温38.5 ℃以下。
有三分之一患儿出现流涕、发热、咽部充血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例伴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无重症病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抗病毒及其他对症治疗,效果显著,5~7天痊愈。
2护理体会2.1 心理护理: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由于本年度安徽阜阳发生暴发流行并有患儿死亡,给所有患儿家长及年龄较大患儿造成一定的恐慌。
我们用理解之心、温和的态度热情接待患儿及其家长,针对患儿家长不同的文化水平及居住环境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讲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护理患儿的注意事项、隔离要求、饮食要求、病情发展的观察内容及家长保持稳定情绪对患儿的影响等,并请同类治愈的患儿家长现身说教。
对住院患儿家长让责任护士一对一服务,对门诊患儿家长给其就诊医师电话、儿科专家电话,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
同时所居住区域疾控中心有专人每日定时电话给予访问及治疗护理指导。
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护理体会1.严格消毒隔离临床一旦确诊,应将患儿及时隔离,对患儿和密切接触者隔离7~10天,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水疱结痂脱落才能解除隔离。
隔离病房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h,医护人员做诊疗前后要严格消毒双手,防止交叉感染。
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要擦拭消毒。
患儿的用具、呕吐物、粪便等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对出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先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h,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后方可收治病人。
2.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
每2~4h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发现患儿有高热、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面色苍白、嗜睡、昏迷、呼吸浅促、心率增快等,应警惕脑膜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3.发热的护理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干燥。
如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退热剂或其他退热处理,并每4h监测体温1次。
4.口腔护理患儿每次进餐前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有口腔溃疡者病人因口腔溃疡、疼痛、张口困难,可用吸管给予朵贝氏液漱口,用金喉健喷雾剂等喷雾,以促进溃疡愈合,口腔喷药后,嘱病人闭口10min,不可马上漱口及饮水、进食,以保证疗效。
少量多次喂水,以保持口腔清洁。
5.皮肤护理保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干燥,衣服宽大、柔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
应剪短患儿的指甲,嘱患儿不要抓挠皮肤和水疱,必要时包裹手,防止抓破皮疹,以免引起疼痛和继发感染。
疱诊已破裂者,局部皮肤涂抗生素药膏或炉甘石水剂,擦药前清洗局部,擦药期间嘱患者勿洗浴。
6.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