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勇 研究百年研究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文章论述了汉戏进京和对京剧形成所起的作用,值得关注【羽。王俊、方光诚…1笳、周笑先【4】553、刘正维15l等
撰文论述了进京楚伶对京剧形成的历史贡献。此外,受汉剧声腔和表演艺术影响较大的荆河戏、常德汉 剧、巴陵戏、广东汉剧、闽西汉剧、桂剧等地方剧种的研究者,都有相关的论文论述本地剧种与汉剧之间 的艺术渊源关系,限于篇幅,不一一罗列。在荆楚大地上,表演艺术成熟的汉剧也给了其他地方小戏艺术 滋养,如梅重喜、桂有林以自己从艺的经历,阐述了汉剧对黄梅采茶戏的滋润161。 4.汉剧剧场及其外部生存环境的研究汉剧既属于文学艺术现象,也属于文化、历史、社会、经济现 象,因此有学者利用跨学科的视角来解读汉剧在近代汉口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独特意义,不能不 说是近年汉剧研究的新动向。如傅才武在专著《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娱乐业(1861—1949)》(湖北教育出 版社,2005)中以汉剧、楚剧为主要考察对象,研究了汉口近代娱乐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历史进程和基 本规律。其中涉及的汉剧班社在娱乐业近代化大背景下生存状态的描述以及近代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转变对汉剧的影响的研究,都为汉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此外,姚伟钧等人的论文《近代传统戏
剧演进过程的经济学解读——以汉剧、楚剧等为例》(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武汉音乐
学院李俊的硕士学位论文《清末民初汉口音乐生活初探》(2006)、华中师范大学代亚松的硕士学位论文 《茶馆与近代汉口的文化社会生活》(2007)等也对汉剧在清末民初时期的生存环境有所涉及。 二、汉剧音乐形态研究 音乐形态研究,是汉剧研究较为“吃重”的一块。在这个研究领域中以武汉音乐学院的教授刘正维和 汉剧老琴师李金钊建树最大。刘正维先后就西皮、二黄的源流和汉剧中的一些特殊声腔展开深入研究, 发表了系列论文。而李金钊作为汉剧琴师,数十年的侵染使他对汉剧的音乐形态十分熟悉,最终出版了 《汉剧音乐漫谈》(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一书。全书共分七章,对汉剧行当声腔分类、汉剧的腔调、汉剧 的四声及运用、汉剧的板眼规律、汉剧各类板腔的落音、著名演员代表唱腔等专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总 结,是目前汉剧音乐形态研究的一部力作。 汉剧的音乐形态分为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个范畴。综观汉剧音乐形态的研究,可以细分为以下三 个研究板块:一是对汉剧特殊唱腔的研究。汉剧除了西皮、二黄声腔外,在其形成的各个历史环节中还逐 步生成了一些比较特殊的音乐唱腔,如襄阳腔、娃娃腔、洄流水、马蹄调以及各种平板等等。由于【襄阳 调】关涉到西皮腔的形成问题,汉剧音乐的研究者较为重视。汉剧史专家刘小中根据广东汉剧“花二六”、
万方数据
第6期
陈志勇:汉剧百年研究史:历史、现状与反思
19
常德汉剧“草鞋板”、云南“襄阳二流”的音乐谱例与西皮唱腔对照,认为襄阳腔与西曲结合在湖北生成西 皮腔(《汉剧史料专辑》)。李金钊则在《汉剧音乐漫谈》中对《雷神洞》一剧中【襄阳调】的结构、调性、音乐 色彩进行了细致而微的分析。他还对娃娃腔、洄流水、马蹄调以及各种平板的音乐形态,以音乐谱例为实 证作了具体的分析。二是对具体剧目的唱腔音乐研究。如董维松以汉剧《宇宙风》中一段反二黄慢板中的
人——米应先》(载《文史知识}}2006年第!期)、《徽班汉伶米应先生平及家世考——兼论米应先对京剧
形成的贡献》(载《戏曲艺术})2007年第2期)等。 2.汉剧地域流派与流播研究扬铎首先在《汉剧丛谈》中提出汉剧有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个流 派的概念,并对各派流行的区域和特点作了简单的界定,然而语焉不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刘小中、郭 贤栋的《汉剧史研究》(武汉市艺术研究所,1987)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基本弄清了汉剧四大流派各自形成 的时间、艺术特点、著名演员、对外传播的区域、常演剧目和兴盛衰歇的情况。汉剧史家方光诚、王俊,根 据汉调皮黄流播后的声腔演变和艺术特征,在《湖北戏曲声腔剧种研究》一书中将汉调皮黄流变分为西 南片一字二流三板流变区、中南片南路北路流变区、华东片徽京皮黄流变区三个区域12】50--52。刘小中在《汉 剧史料专辑》(载《湖北文史资料))1998年第一、二辑)一书中分专章对汉剧在内陆各省以及在国外的传 播作了介绍。陆刚健《汉剧在重庆》(载《艺术))2003年第3期)一文,则记述了1921年至1952年30余年 间,汉剧在重庆的传播和交流情况。 3.汉剧与其他剧种历史关系的研究汉剧与京剧的关系是汉剧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苏移曾发
[收稿日期]2010—08—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BBOl6;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171 [作者简介]陈志勇(1975一),男,湖北嘉鱼人,咸宁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研究。
万方数据
18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7卷
俊、方光诚、扬宗拱、刘小中、邓家琪、余洁清、方月仿等。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汉剧人物研究对早期汉剧演员的研究,有助于廓清汉剧早期的历史面貌,对于汉剧形成的 时间、地点的界定意义颇大。汉剧早期的艺人有王湘云、李翠官、米应先等,《中国戏曲志・湖北卷》(文化 艺术出版社,1993)中的《王湘云小传》、《李翠官小传》有初步的介绍。王俊、方光诚通过田野调查找到了 同时通城名旦李三槐的族谱、故居和坟墓,提出李三槐就是李翠官的观点【2J儿。他们还通过大量的田野调 查发现了米应先的族谱,弄清楚了米应先谱名为应生及其大致的生平事迹…1-。此外,关于米应先研究的 重要文章还有单长江的《崇阳米应生与京剧》(载《艺术百家})2004年第5期),陈志勇的《徽班汉伶第一
一个独立性较强、结构较完整的【大过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结构、旋律手法、演奏中的变化进行了
音乐形态学的研究用。余沽清以汉剧歌舞剧《猎猎楚魂》中的“招魂曲”为个案,研究了汉剧舞台上“招魂 曲”的音乐源头和地方文化特色【8】147。三是对汉剧伴奏音乐和乐器的研究。汉剧同其他戏剧一样也有很多 情景性的伴奏音乐,主要由各种地方小调、俚曲、曲牌组成。李金钊在《汉剧音乐漫谈》中,对9首小调、14 首曲牌在具体剧目中的运用及其音乐色彩和旋律特色进行了分析。余洁清则具体分析了汉剧三种不同 形式的曲牌【清江引】在不同剧目中的不同运用方式和音乐形态【8】鹅。她还在《论汉剧文场乐队的编制》一 文中,具体探讨了汉剧文场四大件的组成形式、文场乐队组成的变迁以及乐队建制的设想等问题181 27。此 外,杨小楼、杨定邦通过实例,对打击乐在汉剧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全面总结19l
265。
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呼声的逐步升温,学院派学者对汉剧的研究兴趣日隆,如武汉音 乐学院的蔡际洲教授指导研究生孙思对汉剧京胡的音乐形态作了专题研究。这篇名为《汉剧京胡音乐研 究》(2007)的硕士学位论文虽然只是以汉剧京胡为研究个案,但涉及到汉剧伴奏音乐的核心问题。此外, 上海戏剧学院赵先政的博士学位论文《汉剧传承发展与保护研究》(2008),是目前研究汉剧及传承保护 的第一篇博士论文,值得特别关注。 三、汉剧表演艺术研究 汉剧作为历史悠久的地方“大戏”,舞台表演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涌现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大师。对 这些大师精湛的表演艺术的总结和研究,就是在传承汉剧的经典表演艺术,传承汉剧的传统精神和文化。 1981年,武汉市文联戏剧部、武汉汉剧院艺术室联合汇编陈伯华、李春森、李罗克等人表演艺术研 究文章,题为《汉剧表演艺术》内部印刷发行。该书中既有阿甲、冯其庸、木水、赵景深观看陈伯华表演后 撰写的评论文章,也有陈伯华、李春森、李罗克等人总结自己舞台艺术的文字,这些文章都是汉剧艺术大 师评艺的重要文章。为了记录和弘扬著名汉剧艺人的艺术经验,1985年5月,湖北省戏剧工作室在《戏 剧研究资料》第14期编发了22篇汉剧艺人谈艺文章,这组文章几乎涉及汉剧全部十个行当的表演,既 有具体剧目的谈艺文章,也有行当程式的总结,是汉剧舞台表演艺术的一次巡礼。 除了这些谈艺组稿外,还有一些重要艺人的重要文章也十分值得重视。汉剧五丑名家李罗克在《“三
出戏”和“四个老头”》、《丑行功法及其他》两篇文章中110】214锄,结合具体的剧目和自己数十年的演出得
失,对汉剧丑行的表演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为后来丑行演员的表演提供了理论指导。在《“三出戏”和 “四个老头”》一文中,李罗克择取典型的三出丑脚戏《打花鼓》、《海舟过关》、《柜中缘》和四个丑脚形象 (《广平府》中的李虎、《秋江》中的老艄公、《借牛》中的刘大伯、《春江渡》中的老艄公),对汉剧五丑行当的 “五功四法”、剧中人物性格的体会和表演程式的革新,以及相关丑行音乐唱腔作了详细的讲解。而在《丑 行功法及其他》一文中,李罗克对丑角练好基本功的意义、丑行的基本功及其练法、汉剧丑行的类型,以 及如何演好丑角人物作了深入的介绍。李罗克的这两篇文章不仅是汉剧丑行演员入门的重要教科书,同 时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汉剧艺术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李春森是汉剧著名的丑行艺人,李紫贵在《李春森的艺术创造》(载《中国戏剧))1961年第z3期)一 文中阐述了李春森学艺的过程,并着重介绍了李春森如何理解角色、安排外部技术和舞台创造把剧中人 物演活、演好的。“江南第一丑”刘斌昆将李春森的丑脚艺术特色归结为“缩、小、绵、软、巧、奸、盗、淫、妄、 酒”十个字flOl 480而万生鼎等人的文章也介绍了李春森的演艺人生和艺术特色【ll】。 陈伯华是汉剧四旦的著名演员,自创“陈派”表演艺术。邓家琪、黄靖撰文总结了陈伯华“陈派”艺术 的特点,认为陈派艺术以《宇宙锋》为代表,具有雅(追求高雅的情趣和纯净的意境)、真(表演的逼真,内 心活动和形体动作、技巧的和谐统一)、细(细腻含蓄)、新(新颖别致)、明(凝练、鲜明、大方)五个特点[12]216。 上世纪80年代由陈伯华口述、邓家琪、黄靖二人整理,发表了陈伯华“述艺录”的系列文章,包括《我演 (宇宙锋)中赵艳容》、《我演(柜中缘)里刘玉莲》、《谈(二度梅・丛台)中陈杏元的表演》、《我怎样演杨贵
2010年11月 第37卷第6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Nov.,2010 V01.37 No.6
汉剧百年研究史:历史、现状与反思
陈志勇
(咸宁学院人文学院,湖北咸宁437005) [摘要]汉剧是湖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它的研究已经走过百年的历史。汉剧研究虽然在汉剧史、 音乐形态、表演艺术、创作与改革研究以及史料的汇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汉剧的地位并不相称,故而 应在薄弱处发力。强化汉剧形成史的研究和此期相关文献的发掘;着力汉剧地域文化特征的研究;极力促进文化 艺术系统与高校系统学ຫໍສະໝຸດ Baidu的合作,撰写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汉剧史。是今后汉剧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汉剧;汉剧史;汉剧研究史;汉剧形成史;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1236.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D10)06—0017—06
汉剧是湖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大剧种之一,早期又称“楚调”、“汉调”、“皮黄调”、“楚腔”、“楚曲”等。 1912年,汉剧史家扬铎在《汉剧丛谈》中第一次将以汉口为中心流行的“楚调”定名为汉剧,得到了同行 的认可。本文将从汉剧史、音乐形态、表演艺术、创作与改革研究以及史料的汇编等方面对百年的汉剧研 究史进行梳理和考量,为汉剧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汉剧历史研究 一个剧种的研究总是离不开对剧史的勾勒和描绘,对剧史的研究是地方剧种研究的基础和“重头 戏”。在汉剧百年的研究历史中,有几部史志值得介绍和关注。 首先是扬铎的《汉剧丛谈》。此书1912年首刊于《汉口小报》,1915年、1916年先后分别由夏口法言 书屋、椒山别墅两次再版刊行。全书包括“楔子”共60则,涉及皮黄之由来、汉剧之滥觞、汉剧之通行地 点、派别;汉剧化妆、唱、做、腔、调、板眼及练嗓、养嗓之法;古人编剧之法、旧有剧本之精华、剧目之分类 等。从内容来看,《汉剧丛谈》将汉剧放置在中国古代戏剧史的宏阔背景中,初步勾勒出汉剧发展的历史, 并涉及汉剧舞台规范的介绍,因此,可以讲《汉剧丛谈》是第一部汉剧简史。扬铎出生在汉剧世家,本人又 是著名的汉剧票友,毕生热爱汉剧和致力于汉剧的弘扬,创作了数量不少的剧本,还撰写了《汉剧丛谈》、 《汉剧皮黄考》、《汉剧正错》、《汉剧传统剧目考证》、《汉剧在武汉六十年》等著作。值得一提的是《汉剧在 武汉六十年》一书。这部著作是扬铎先生六十年亲历汉剧写下的文字,真实可信,为我们研究汉剧的历史 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全书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了汉剧的历史,介绍了汉剧的知名艺人、班社以及剧场 的建设情况,总结出汉剧的特点、历史地位;还依据时下观众的品评和自己看戏的体会,介绍了汉剧十个 行当的艺术流派和著名演员艺术生涯、师承关系、演出特点、代表剧目等。此书从清末民初一直写到 1961年,因此,完全可以将它当作一部现代汉剧发展史来读。 另一部重要的汉剧史作是阎金锷的《汉剧》(商务印书馆,1945)。此书是作者1943年前后在重庆期 间完成的。全书分五章:西皮、二黄溯源;剧团、前台、后台的组织;剧本的要素、内容、形式;汉剧的教育、 艺术价值;汉剧的今昔、改进。阎金锷的《汉剧》因撰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研究还稍嫌简略、不够深入,但也 是1949年以前的一部有关汉剧剧史方面的重要著作,对于了解当时汉剧发展的景况,很有学术参考价值。 1949年以后,汉剧的研究逐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如戏剧史家周贻白曾撰写了《谈汉剧》的长文,分 汉剧的源流及其发展、汉剧的规律、解放前后的汉剧等三节,对汉剧的历史、现状和艺术特色予以了介 绍【1131。汉剧史的研究全方位铺开,则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先后涌现出一批汉剧研究专家,如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