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教案

合集下载

社会大班见面礼仪教案大全

社会大班见面礼仪教案大全

社会大班见面礼仪教案大全教案标题:社会大班见面礼仪教案大全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交场合的基本礼仪规范。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案一:认识社交场合的基本礼仪规范活动1:引导学生讨论社交场合的意义和重要性。

活动2:介绍社交场合的常见礼仪规范,如问候、握手、礼貌用语等。

活动3: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社交场合中实践礼仪规范。

教案二:握手礼仪活动1:介绍握手的意义和作用。

活动2:演示正确的握手姿势和力度。

活动3:让学生两两配对进行握手练习,并互相给予反馈。

教案三:问候礼仪活动1:介绍不同场合下的问候方式和礼貌用语。

活动2:让学生进行问候练习,包括面对面问候和电话问候。

活动3: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问候中的体验和感受。

教案四:餐桌礼仪活动1:介绍正式餐桌礼仪的基本规范,如用餐姿势、使用餐具等。

活动2:模拟餐桌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活动3: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表演一场正式的餐桌礼仪示范。

教案五:礼貌用语和表达活动1:介绍常用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

活动2:学生小组合作,编写一份礼貌用语手册。

活动3: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练习。

教案六:面对陌生人的礼仪活动1:讨论面对陌生人时的不同情境和应对方式。

活动2: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面对陌生人的场景,并进行礼貌表达练习。

活动3: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份面对陌生人的礼仪指南。

教案七:礼仪在社交场合中的应用活动1:学生小组合作,收集不同社交场合的礼仪规范。

活动2:学生进行展示,分享自己对不同社交场合礼仪的理解和应用。

活动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一份社交场合礼仪应用指南。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2.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情况。

3. 学生对礼仪规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扩展:1. 邀请专业人士或礼仪老师来学校进行讲座和示范。

2. 组织学生参观社交场合,如餐厅、办公场所等,亲身体验和学习礼仪规范。

社交礼仪教案

社交礼仪教案

社交礼仪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社交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常见的社交礼仪规范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礼仪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
1. 社交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3. 社交场合常见的礼仪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通过讨论和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
1. 介绍社交礼仪的概念和定义,以及在社交场合中的作用。

2. 解释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如尊重他人、注重礼貌、
注意言行等。

三、案例分析
1. 以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为例,分析常见的社交礼仪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社交场合的礼仪要求和注意事项。

四、演示和模拟
1. 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社交场合中实践社交礼仪。

2. 演示一些常见的社交礼仪技巧,如握手、致辞、交流等。

五、讨论和总结
1. 组织学生讨论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总结学习到的社交礼仪规范和技巧。

六、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社交礼仪的文章,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2. 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社交场合,分析其中的社交礼仪问题并
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资源:
1. 社交场合演示模拟材料。

2. 社交礼仪案例分析材料。

评价方式:
1. 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的评价。

2. 作业的评阅和讨论。

交友礼仪教案

交友礼仪教案

交友礼仪教案交友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交友礼仪及其重要性。

2. 掌握交友礼仪的基本要素。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友礼仪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交友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礼貌用语和行为。

3. 尊重他人的空间和时间。

4. 规范的社交礼仪和礼尚往来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短的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引发学生对交友礼仪的认识和重要性的思考。

收集学生的回答,并向学生解释什么是交友礼仪以及为什么要注意交友礼仪。

2. 正文:(1)讲解礼貌用语和行为: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和行为,如问候语、道歉、感谢、表扬等。

并重点强调要用礼貌的语气和微笑的面孔。

(2)尊重他人的空间和时间: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或者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尊重他人的空间和时间是交友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注意不要干扰别人,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侵犯别人的隐私等。

(3)规范的社交礼仪和礼尚往来的原则: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社交礼仪,如如何吃饭、如何穿着整洁、如何礼貌待人等。

同时,教师还要告诉学生礼仪是互相的,要学会给予别人礼遇和尊重。

3. 拓展:教师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锻炼他们的交友礼仪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模拟参加一个社交活动,然后相互评价自己的表现。

四、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交友礼仪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内或者家庭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鼓励学生将交友礼仪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回答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完整版)社交礼仪教案

(完整版)社交礼仪教案

(完整版)社交礼仪教案1. 引言社交礼仪是培养学生良好社交惯、提高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培养他们在不同场合中的自信、尊重和友善的举止。

2.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社交礼仪的概念和价值;- 掌握日常社交场合中的基本礼仪规则;- 培养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态度;- 提高自信,有效沟通和交流。

3. 内容3.1 社交礼仪的概念和价值- 社交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涉及到与他人交往时的规范和礼貌。

- 社交礼仪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信心以及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3.2 日常社交场合中的基本礼仪规则1. 礼貌用语:尊重别人的感受,使用适当的称谓和礼貌用语,如问候语、感谢语等。

2. 注意仪容仪表:保持整洁干净的外表,不要穿着不当或过于暴露的服装。

保持良好的仪态和姿势。

3. 注意听说技巧:倾听别人讲话时保持注意力,避免打断对方,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4. 礼仪搭配:懂得合理安排和组织社交活动,注意场合的礼仪要求。

5. 礼物赠送:根据不同场合和关系选择合适的礼物,并注意礼物的包装和送礼的礼仪。

3.3 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态度- 尊重他人是社交礼仪的重要原则,要学会关注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观点。

- 友善待人是社交交往的基础,要学会表达关心和友好,充分展示自己的善意。

3.4 自信的重要性和有效沟通与交流- 自信是展示个人魅力和自我表达的基础,要学会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形象。

- 有效沟通和交流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要善于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避免争执和冲突。

4. 教学方法- 前导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不同场合下的社交礼仪,并进行简单讨论。

-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社交礼仪的概念、基本规则和原则,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 实践操作:设计情景演练,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模拟社交行为,加强实操能力。

- 反馈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体会和观察,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反馈。

大学期末社交礼仪教案及反思

大学期末社交礼仪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良好礼仪素养。

3. 提高学生在期末聚会、答辩等场合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交礼仪的定义和作用2. 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3. 社交礼仪在大学期末场合的具体应用4. 社交礼仪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在大学期末,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社交场合?这些场合需要我们具备哪些礼仪素养?2. 讲授(1)社交礼仪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社交礼仪的概念,强调在社交场合中遵循礼仪的重要性。

(2)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介绍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如尊重、真诚、礼貌、谦逊等。

(3)社交礼仪在大学期末场合的具体应用结合具体场景,如期末聚会、答辩等,讲解学生在这些场合中应遵循的礼仪规范。

(4)社交礼仪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社交场合中如何运用礼仪。

3. 实践(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期末聚会、答辩等场合中如何运用礼仪。

(2)角色扮演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交场合,练习运用礼仪。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交礼仪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能够在实际场合中运用所学知识。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讲授、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不足之处(1)部分学生对社交礼仪的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引导和讲解。

(2)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学生的表现不够自信,需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4. 改进措施(1)针对学生对社交礼仪的认识不足,加大讲解和案例分析力度。

(2)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心理素质培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社交场合中的礼仪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本节课在帮助学生掌握社交礼仪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6篇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6篇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6篇《社交礼仪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招待会篇一招待会不备正餐,是一种较为灵活的宴请方式。

通常备有食品、酒水、饮料,由客人自取,或坐或站,或与他人一起,或独自一人用餐。

一般不排座次,可以自由活动。

常见的招待会主要有冷餐会、酒会。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篇二活动目标:1、能主动、快乐地向同伴及幼儿园内熟悉的人问好,知道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2、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学说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尝试运用体态语言辅助礼貌用语的表达。

活动准备:绘本的多媒体课件一份;幼儿园工作人员向小朋友问好的录像五段;立体纸塑人物两个;自制的《找朋友》歌曲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快乐问好教师组织《找朋友》游戏,导入主题。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幼儿在找朋友游戏中复习敬礼和握手等动作。

二、故事欣赏,学习问好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倾听理解故事,学习礼貌用语并用动作辅助表达。

提问:悠悠和马哥哥怎么打招呼的?和羊姐姐呢?悠悠又是怎么样和熊奶奶打招呼的啊?悠悠和马哥哥时做了什么动作?和熊奶奶打招呼时做的是什么动作。

小结:我们和不同的人问好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小伙伴要招招手,和长辈要鞠躬。

教师带领幼儿向故事角色问好。

三、游戏翻新,行为练习教师鼓励幼儿向不同的人问好,然后教师依次播放幼儿园这些工作人员回应的的录像。

(本班班主任老师、陌生教师、保健医生、门卫爷爷、礼仪小标兵、本班幼儿的妈妈……)小结:我们用不同的问好方法和遇到的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打招呼,打招呼的时候还要有肢体动作。

四、激励迁移,养成礼仪教师出示自制的《找朋友》歌曲图谱,清唱歌曲:"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招招手呀(鞠个躬呀),笑眯眯呀,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教师依次出示立体纸塑人物小姐姐和老奶奶,请幼儿一边唱歌曲一边练习问号的动作。

幼儿园社交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园社交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园社交礼仪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交礼仪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规范;3.培养同伴间自然、和谐的交往方式。

二、教学内容1.社交礼仪的定义和意义;2.社交礼仪规范(打招呼、问候、饭桌礼仪、礼貌用语、礼貌行为等);3.模拟练习,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在不同场合下与人交往;4.培养团队协作和互相尊重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介绍课程主题,提问幼儿们是否知道什么是社交礼仪。

教师简单介绍社交礼仪的定义和意义,并强调好的社交礼仪可以让人更容易地与人交往,建立友好的关系。

2.正文:2.1 社交礼仪的规范2.1.1 打招呼和问候教师模拟一些场景,如进入教室、见到老师和同学、见到陌生人等,让幼儿跟随,学会使用简单、礼貌的打招呼和问候方式。

2.1.2 饭桌礼仪教师介绍饭桌礼仪的基本规则,如如何使用餐具、如何端盘子、如何挑食物等。

幼儿模拟练习。

2.1.3 礼貌用语教师编写一些常见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不好意思”等,并为幼儿演示使用礼貌用语的场景。

2.1.4 礼貌行为教师提供一些场景,如如开门、让别人先走、让别人坐、遇到失物等,让幼儿学会有礼貌地行为。

2.2 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交往场景,让幼儿跟随教师模拟,例如:(1)在公园里和陌生人打招呼、奉劝他们不要乱扔垃圾;(2)前来参观的外地游客问路,让幼儿展示如何礼貌地回答。

等等。

3.巩固:在幼儿实践操作过后,教师回顾各种场合各种礼仪规范的使用,通过家长介入,家长也可以用下列的问题帮助孩子做总结:(1)你知道社交礼仪为什么重要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你学习了哪些社交礼仪规范?(3)你更懂得尊重别人、如何与人交往了吗?四、师生互动教师应该注意孩子们身上的进展和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帮助;同时,在课程中,也可以适时引导和鼓励幼儿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五、教学评估老师应评估孩子对社交礼仪的实际掌握情况,并考虑是否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讲解。

社交礼仪中班教案

社交礼仪中班教案

社交礼仪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社交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基本的日常社交礼仪,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习惯和礼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交礼仪的概念介绍。

2. 日常社交礼仪的学习和实践。

三、教学过程:1. 社交礼仪的概念介绍(10分钟)社交礼仪是指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中,人们应当遵循的一套规范和习俗。

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对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2. 日常社交礼仪的学习和实践(40分钟)- 问候礼仪:a. 学习正式场合的问候语,如“您好!”、“请问您贵姓?”等。

b. 学习非正式场合的问候语,如“你好!”、“最近怎么样?”等。

c. 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加深理解和记忆。

- 道歉礼仪:a. 学习在不同情境下进行道歉的方式和措辞,如“对不起”、“我错了”等。

b. 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们亲身体验道歉的过程,并引导他们理解为什么要道歉以及道歉的重要性。

- 感谢礼仪:a. 学习表达感谢的方式和用语,如“谢谢你”、“真的很感谢你的帮助”等。

b. 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们互相感谢对方,并分享自己为什么要感谢对方。

- 礼貌待人:a. 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谢、对不起等,以及说话时注意的礼貌行为。

b. 观看有关礼貌待人的视频,学习正确认识礼貌行为的重要性,并进行讨论。

3. 活动延伸(20分钟)-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们模拟社交场景中的互动情境,并运用所学的社交礼仪进行表达。

- 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们用画笔表达对他人的感谢和问候。

- 教师组织小游戏,加深幼儿对社交礼仪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总结及评价(1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对社交礼仪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他们学会了问候、道歉、感谢等基本的社交礼仪表达,并能够在角色扮演和互动活动中积极运用所学。

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将有助于幼儿们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和礼貌表达能力。

幼儿园社交礼仪教案(12篇)

幼儿园社交礼仪教案(12篇)

幼儿园社交礼仪教案(12篇)幼儿园仪表礼仪教案篇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2、教育幼儿进出门是要有秩序礼貌让行,进而指导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3、深入贯彻《弟子规》的内涵。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2、歌曲《滑滑梯》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小朋友:刚才老师和你们在外面玩什么啦?那么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二、欣赏歌曲: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让小朋友听,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三、提问幼儿理解歌词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为什么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四、讨论: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还应注意排好队?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去高处取东西、进门出门时;上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倒,发生意外伤害。

延伸1:家集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之,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礼貌的。

延伸2:在公共场所如:去超市购物、乘坐公交车、去型的游乐场等都应该排好队、有秩序的进行。

渗透方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教学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我针对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提问、对话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幼儿在活动中学到了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并知道用语场合。

教育活动时,我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内容简单,能学易懂的自由学习空间。

在教师与幼儿互动时,我尽量用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幼儿、评价幼儿,用热情的态度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人人主动参与礼貌用语的情境表演。

这样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幼儿懂礼貌的好习惯。

但是,由于本人经验不足,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良现象,希望专家们多多指导。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案篇2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小班社交礼仪活动教案

小班社交礼仪活动教案

小班社交礼仪活动教案1.教学目标本次社交礼仪活动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与他人礼貌交往,提高素质和修养,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2.教学内容(1)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介绍,包仪态、言谈、穿着等方面。

(2)礼仪座谈会,让学生参与其中,分享自己对礼仪的认识和经验。

(3)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各种社交场合,并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会。

(4)示范讲解,老师给学生演示礼仪行为,学生模仿练习。

3.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交场合中的礼仪要点,探究行为规范,提高应变能力。

(2)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加强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3)互动讨论法:通过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带动思维,增强学习兴趣。

(4)示范教学法:由老师进行示范讲解,加以引导、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社交礼仪的正确姿态和技巧。

4.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引出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社交礼仪的基本意义。

(2)知识内容讲授: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包括仪态、言谈、穿着等各方面的要点,加深学生对社交礼仪的了解。

(3)座谈交流:分组进行座谈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社交礼仪的认识和实践经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灵感。

(4)角色扮演:模拟各种社交场合,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场合的礼仪要点和应对策略,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5)示范讲解:老师进行社交礼仪的示范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表现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6)总结回顾: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社交礼仪的印象和认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社交礼仪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5.教学结论(1)社交礼仪是一种文明、安全、亲善和礼貌的交往方式,对个人生活、工作、学习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意义。

(2)通过本次小班社交礼仪活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和技能,增强了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素质和修养。

社交礼仪教案

社交礼仪教案

(完整版)社交礼仪教案一、教案简介1. 课程名称:社交礼仪2.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提高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的文明素养和交际能力。

3. 适用年级:小学高年级4. 教学课时:10课时5.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社交礼仪。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礼仪概述1. 介绍礼仪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礼仪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2课时:日常交往礼仪1. 介绍日常交往中的基本礼仪规范。

2. 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如问候、感谢、道歉等。

第3课时:公共场所礼仪1. 介绍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如餐厅、电影院、商场等。

第4课时:校园礼仪1. 介绍校园内的礼仪规范,如课堂、宿舍、食堂等。

2. 讲解如何在校园中遵守礼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5课时:电子邮件和网络礼仪1. 介绍电子邮件和网络交流的基本礼仪。

三、教学过程1. 每课时结束后,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内容。

2. 设置情景模拟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礼仪知识。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实践中遇到的礼仪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4. 开展礼仪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情景模拟:评估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的礼仪表现,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社交礼仪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辅助教学。

3. 视频资料:收集相关社交礼仪的短视频,用于示范和讲解。

4. 情景道具:准备一些道具,如服装、饰品等,用于情景模拟。

5.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例子。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6课时:商务礼仪1. 介绍商务场合中的礼仪规范,如商务会议、商务宴请等。

社交礼仪教案

社交礼仪教案

社交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社交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规则和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交往能力。

4.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形象修养。

二、教学内容1.社交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社交礼仪的定义和涵义。

–引导学生思考社交礼仪对个人形象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2.基本的社交礼仪规则和技巧–握手礼仪:如何正确地握手,保持适度的力度和时长。

–问候礼仪:学习适时地问候他人,示意尊重和友好。

–谈话礼仪:培养学生言谈举止的文雅和得体,避免冒犯他人。

–礼物赠送礼仪:了解送礼的时机、方式和选择,以及礼物的包装和传递方式。

3.社交场合的仪态和言行举止–餐桌礼仪:学习用餐时的姿势、举止和禁忌。

–舞会礼仪:了解参加舞会时的衣着要求、舞蹈姿势和交往礼仪。

–商务社交礼仪:掌握商务社交场合的礼貌用语、坐姿以及商务谈判技巧。

4.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形象修养–自我介绍礼仪:教授学生如何做到简明扼要地介绍自己。

–形象修养:着装技巧、仪容仪表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整体形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利用短视频和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向学生展示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影响。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引发学生对社交礼仪的思考。

2.知识讲解(30分钟)–针对社交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讲解。

–详细介绍基本的社交礼仪规则和技巧,包括握手、问候、谈话和礼物赠送等方面。

3.实践训练(4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社交场合的模拟练习,如握手、问候和礼物赠送等。

–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互相帮助。

4.总结归纳(15分钟)–整理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归纳。

–强调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学习社交礼仪的好处。

四、教学评估1.实践训练评估:观察学生在模拟社交场合中的表现,评估其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社交礼仪规则和技巧。

2.学生反馈评估:通过讨论、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了解他们对社交礼仪的理解和体验。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素材:社交礼仪的相关短视频和图片素材。

社交场合文明礼仪教案

社交场合文明礼仪教案

社交场合是人们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是交际、交往的主要场所。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文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探讨社交场合的文明礼仪教案,以帮助大家在社交场合中更加得体地表现自己。

一、邀请函礼仪邀请函的发出是参加社交场合的第一步。

不论您是参加婚礼、生日会、商务晚宴等各种场合,都需要收到邀请函,便要遵守邀请函的礼仪。

我们需要按照邀请函中的内容准时、准确地赴约。

如果因为临时有事无法参加,要及时与邀请者联系,表示歉意。

二、着装礼仪在社交场合中,穿着得体是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优点。

我们需要根据场合特点、气氛、主人要求、个人特点、季节和天气等各方面因素,进行搭配穿着。

在穿衣方面,要注重色彩协调,避免“花瓶效应”和“过度装饰”。

我们还要注意规格的选择,选择与场合相符的盛装。

三、进场礼仪在社交场合中进场,如果没有主人引导,要对场地进行观察,掌握环境以及气氛。

我们迈步进入时,领略歌舞升平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做到低调。

如果是商务场合,我们要遵守商务活动的规则,在礼仪方面也要注意积极表现,展示出自己的个人魅力。

四、用餐礼仪就餐是社交最为常见的环节之一,良好的用餐礼仪可以让我们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用餐前,我们需要提前研究用餐场合的习俗和规则。

入座时,应该避免较大的动作,姿势端正,双手放在桌子上,有时我们需要根据场合礼仪进一步调整我们的举止。

在就餐过程中,我们不宜囤食,不该大声嚼食,不能大声喝饮,要维持优美的姿态。

吃饭嗓门儿要保持呢,饭后我们需要主动收拾器皿餐具等残余物品,以表现我们的绅士风度。

五、语言礼仪在社交场合中的语言礼仪又是半个重头戏。

为了保持与人的正常交往,我们需要注意措辞,不妨说些感性、深情和说些意思深刻的话语。

同时我们也需要导入“嗯”“哦”等词,以表现我们的贴切及流畅度。

在饭后,在场所中,常言道:语言是对方能不能接受我们的礼貌表达。

六、善意礼仪在社交场合中,我们还需要表现出我们的善意,体现我们的文明素质。

无论是哪种场合,我们要尽量避免言语上的尖刻,不应该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社交礼仪课程培养社交礼仪的礼仪训练教案

社交礼仪课程培养社交礼仪的礼仪训练教案

社交礼仪课程培养社交礼仪的礼仪训练教案社交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涵盖了各个方面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为了培养人们良好的社交礼仪,社交礼仪课程应该被纳入教育系统中,让学生们在早期阶段就能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训练。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社交礼仪课程的礼仪训练教案,以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社交礼仪习惯。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们对社交礼仪的认知和理解,了解其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沟通和交际能力,包括言辞得体、举止优雅等方面。

3. 引导学生们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 培养学生们遵守公共规则和礼仪的意识,提高整体社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社交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社交礼仪的定义和作用- 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 社交场景中的基本礼仪准则- 餐桌礼仪:正确使用餐具、文明用餐、懂得如何感谢主人等- 礼仪用语:学习正式场合的礼貌用语和礼仪用语- 服装礼仪:穿着得体、人称得体、服装卫生等3. 社交礼仪的沟通技巧- 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倾听、表达和回应等- 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正确使用- 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和交际技巧4. 社交礼仪的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空间-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帮助学生们理解社交场景中的礼仪准则和应对方式。

2. 小组活动: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展示在不同社交场景中的正确礼仪表现,促进互相学习和分享。

3. 角色扮演:学生们模拟不同社交场景,通过角色扮演来锻炼他们在各种情境中的应对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常规讨论: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加深对社交礼仪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合作、表达能力等,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2. 案例分析报告:学生们可以撰写关于真实案例的分析报告,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社交礼仪的相关问题,对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进行评价。

社交礼仪校本教材完整教案

社交礼仪校本教材完整教案

社交礼仪校本教材第一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交礼仪素养,如问候、自我介绍、倾听、表达等。

3. 增强学生对不同社交场合的礼仪认识,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交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社交礼仪素养:问候、自我介绍、倾听、表达3. 不同社交场合的礼仪要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基本素养和不同场合的礼仪要点。

2. 难点:如何在实际交际中灵活运用社交礼仪。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基本素养和不同场合的礼仪要点。

2. 互动法:通过问答、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社交礼仪。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交礼仪在实际交际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社交场景为例,引发学生对社交礼仪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社交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基本社交礼仪素养,如问候、自我介绍、倾听、表达等。

4. 互动环节:问答、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社交礼仪。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交礼仪在实际交际中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礼仪表现,评估教学效果。

社交礼仪校本教材第二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交礼仪素养,如问候、自我介绍、倾听、表达等。

3. 增强学生对不同社交场合的礼仪认识,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交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社交礼仪素养:问候、自我介绍、倾听、表达3. 不同社交场合的礼仪要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基本素养和不同场合的礼仪要点。

《社交礼仪》分课时教案

《社交礼仪》分课时教案

《社交礼仪》分课时教案第一课时:认识社交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交礼仪素养。

教学内容:1. 社交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社交礼仪规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社交礼仪的思考。

2. 讲解:介绍社交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基本社交礼仪规范。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社交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4. 总结:强调社交礼仪在日常交往中的作用,引导学生重视并培养自己的社交礼仪素养。

作业布置:1. 课后观察身边的同学或家人在社交场合的表现,总结他们的社交礼仪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言谈举止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言谈举止礼仪的基本原则。

2.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

教学内容:1. 言谈举止礼仪的基本原则2. 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实践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言谈举止礼仪的案例,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关注。

2. 讲解:阐述言谈举止礼仪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了解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文明礼貌言谈举止。

4. 总结:强调言谈举止礼仪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践行。

作业布置:1. 课后观察自己在家庭、学校等场合的言谈举止,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第三课时:穿着打扮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穿着打扮礼仪的基本原则。

2. 培养学生得体的穿着打扮习惯。

教学内容:1. 穿着打扮礼仪的基本原则2. 得体穿着打扮的实践指导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穿着打扮得体与不得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讲解:介绍穿着打扮礼仪的基本原则,分析得体穿着打扮的重要性。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穿着打扮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4. 总结:强调得体穿着打扮在日常交往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注重个人形象。

作业布置: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对穿着打扮的要求和期望,并基础上制定自己的穿着打扮计划。

社交礼仪与沟通教案

社交礼仪与沟通教案

社交礼仪与沟通教案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的社交礼仪和有效的沟通技巧对个人和职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沟通的关键技巧,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社交礼仪——给予尊重和关注1. 自我介绍- 着装得体,保持微笑- 先介绍自己的姓名、背景等基本信息,然后询问对方的姓名等信息- 注意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和眼神接触2. 礼貌用语- 使用称呼,如先生、女士、老师等- 说谢谢、对不起等基本礼貌用语- 注意用语文雅、表达含义清晰3. 礼仪举止- 进出门时注意礼让,保持队伍整齐- 用餐时注意用餐礼仪,如不大声喧哗、嘴巴不含食物等- 礼貌地与他人交流,避免打断对方发言三、沟通技巧——倾听和表达1. 倾听技巧- 保持眼神接触,给予对方注意和尊重- 不要打断对方,积极倾听他人观点- 使用肯定性语言,如“我明白你的观点”2. 语言表达-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注意发音准确,语调自然,避免口头禅和语法错误- 提前准备要表达的内容,避免紧张和结巴3. 非语言表达- 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注意身体姿势,保持自信和开放的姿态- 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借此调整自己的表达四、社交礼仪和沟通实践1.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进行社交场景的角色扮演,如商务会议、面试等- 要求学生在扮演过程中注意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的应用2. 应用训练- 设计各种场景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社交礼仪和沟通能力五、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社交礼仪和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职业素养。

这将对他们未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道路产生积极的影响。

鉴于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加以练习和提升,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小学三年级下社交礼仪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社交礼仪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社交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2、了解不同场合下的礼仪;3、提高学生的礼仪意识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社交礼仪知识学习;2、常用礼仪用语和行为准则;3、沟通技巧的学习;4、实践训练。

三、教学重点1、社交礼仪知识和常用礼仪用语的学习;2、沟通技巧的培养;3、实践训练。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和实践训练相结合;2、情境模拟练习法和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1、学习社交礼仪知识(1)带领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知识,讲解和分析常见的礼仪用语和行为准则,如微笑、握手、问候、道别、礼物赠送等。

(2)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要求,如学校、家庭、公共场所、商务场合等。

2、培养沟通技巧(1)要求学生平时多交流,提高口头表达和听取他人意见的水平。

(2)模拟常见的交际场景,如求助、破冰、倾听、回应等,让学生学会沟通技巧,如:不打断对方的讲话、耐心倾听对方讲完、用肢体语言和眼神表达自己的态度等。

3、实践训练(1)分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礼仪,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沟通交流,如面试、晚宴、商务洽谈等。

(2)请家长配合,让学生在家中也多多练习,如家中宾客来访时,学生可以主动出来迎接,礼貌地问好,奉上饮料。

六、教学评价1、课堂教学效果评价;2、实践训练评价。

七、教学建议社交礼仪是一项长期的修行,孩子们需要通过切身的实践和日积月累的训练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礼仪素养。

希望家长和学校能够共同合作,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不断加强和关注孩子的礼仪修养,培养他们拥有高尚的人品和良好的道德素质。

《社交礼仪教案》幼儿行为规范训练游戏选教案

《社交礼仪教案》幼儿行为规范训练游戏选教案

《社交礼仪教案》幼儿行为规范训练游戏选教案。

一《社交礼仪教案》1、教育目标(1)培养幼儿的互助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社交礼仪能力。

(2)学习并掌握幼儿应该注意的身体姿势和语言表达。

(3)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2、教育内容(1)站立姿势:教导幼儿如何优雅地站立,保持良好的姿势。

(2)行走姿势:引导幼儿学会在走路时保持舒适自然的姿势,避免手足乱舞,冲撞他人。

(3)语言表达:训练幼儿掌握一些基本语言表达规范,如问候语、道歉语、谢谢语等。

(4)社交礼仪:浅谈幼儿应该怎样与别人交往,例如怎样遵守礼仪、尊重他人等。

3、教育方法(1)游戏教学法: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运用游戏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如模拟场景、小剧场互动、角色扮演等。

(2)示范教学法:通过教育者的示范,让幼儿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标准,有一个怎样的目标。

(3)讨论教学法:利用讨论,让幼儿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学到不同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4、评估方法(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看是否有较大改进。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是否掌握了一些社交礼仪并得到家长的参与。

二、幼儿行为规范训练游戏选教案1、《做一个优雅、自信的小朋友》(1)活动目的:让幼儿们认识到优雅、自信的行为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表现自己。

(2)活动内容:分别安排小组让幼儿们进行“优雅、自信”大比拼。

比如,让幼儿模拟自我介绍、优雅地开门、散步、说话、举止等能够体现品质的行为。

最后评选出“最优雅、自信”的小朋友。

(3)活动评估:直接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讨论幼儿的评选标准、和问卷调查家长对孩子身上的改变。

2、《温馨问候,是美好生活的开始》(1)活动目的:让幼儿知道问候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互相关心、关注他人的意识。

(2)活动内容:让幼儿们学习问候,把常见问候语印制在卡片上,当幼儿间见面、告别时,递给别人一张问候语卡片。

通过活动教育幼儿们学会微笑、道别等一些基本礼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交礼仪教案Social etiquette lesson plan社交礼仪教案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常用的称呼1、社交、工作场合中常用的称呼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

它的总的要求,是要庄重、正式、规范。

1)、职务性称呼就高不就低。

一般在较为正式的官方活动、政府活动、公司活动、学术性活动中使用。

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而且要就高不就低。

这种称呼,具体来说分三种情况:a)、只称职务。

如:董事长、总经理等。

B)、职务前加姓氏。

如:王总经理、张主任、刘校长等。

C)、职务前加上姓名。

适合于极为正式的场合。

如:×××市长等。

2)、职称性称呼对于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可用职称相称。

a)、仅称职称。

如:教授、律师、工程师等b)、在职称前加姓氏。

如:龙主编、常律师、叶工程师。

C)、在职称前加姓名。

适合于正式的场合。

如:杨振宁教授、谢玉清研究员等。

3)、学衔性称呼这种称呼,增加被称者的权威性,同时有助于增加现场的学术气氛。

有四种情况:a)、仅称学衔。

“博士”b)、加姓氏。

刘博士c)、加姓名。

刘选博士d)、将学衔具体化,说明其所属学科,并在后面加上姓名。

如:法学博士刘选。

这种称呼最正式。

4)、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按行业称呼。

可以直接以职业作为称呼,如:老师、教练、会计、医生等。

在一般情况下,此类称呼前,均可加上姓氏或者姓名。

如:刘老师、于教练、王会计等。

5)、泛尊称就是对社会各界人士在一般较为广泛的社交中,都可以使用的。

如:小姐、女士、夫人、太太。

未婚者称“小姐”,已婚者或不明其婚否称“女士”。

男的叫“先生”。

不分男女叫同志。

2、生活中的称呼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

对亲属的称呼:① 对自己亲属的称呼。

与外人交谈时,对自己亲属,应采用谦称。

②对他人的亲属的称呼,要采用敬称。

对朋友、熟人的称呼:①敬称。

对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人称代词“你”、“您”相称.对长辈、平辈,可称其为“您”;对待晚辈,可称为“你”.对有身份的人或年纪大的人,应称“先生”.对文艺界、教育界以及有成就、有身份的人,称“老师”.对德高望重的人,称“公”或“老”.如“秦公”“谢老”.被尊称的人名字是双音,将双名中的头一个字加在“老”之前,如称周培公先生为“培老”.②姓名的称呼.平辈的朋友,熟人,彼此之间可以直呼其姓名,如“王迎”,“李香”;长辈对晚辈也可以这样做,但晚辈对长辈却不能这样.为表示亲切,可免呼其名,在被呼者的姓前加上“老”,“大”或“小”字相称,如“老马”,“大李”,“小杜”. 对关系极为亲密的同性的朋友、熟人,可不称其姓,直呼其名,如“晓龙”等;但不可对异性这样称呼只有其家人或恋人才允许这样称呼.③亲近的称呼.对于邻居、至交,可用令人感到信任、亲切的称呼,如“爷爷”“奶奶”“大爷”“大妈”“叔叔”“阿姨”等类似血缘关系的称呼.也可以在这类称呼前加上姓氏,如“毛爷爷”等.对一般(普通)人的称呼:对一面之交、关系普通的人,可视情况采取下列称呼. 同志;先生;女士;小姐;夫人;太太等;3、外交中的称呼国际交往中,因为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称呼就显得千差万别。

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规律,二是要注意国别差异。

一般都可以称小姐、女士、夫人、先生。

还有称其职务和对地位较高者称“阁下”的。

如“市长先生”“大使阁下”。

对军界人士,称军衔。

“将军”“上校”“上尉”“元帅”。

对宗教人士,称呼其神职.如“牧师”“神父”“传教士”。

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因为他们在社会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为称呼。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讲英语的国家里,姓名一般有两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如“理查德?尼克松”。

女子结婚后,通常她的姓名由本名与夫姓组成。

如“玛格丽特?撒切尔”,玛格丽特为本名,后面为夫姓。

有些英美人的姓名前会冠以“小”字,如:“小乔治?威廉斯”,这个小字与年龄无关,而是表示他沿用了父名或父辈之名。

这些国家,一般称其姓,并加上先生、小姐、女士、夫人。

对于关系密切的,不论辈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姓。

俄罗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个部分。

妇女的姓名婚前使用父姓,婚后用夫姓,本名和父名通常不变。

在俄罗斯,一般的口头称呼只采用姓或本名。

日本人的姓名排列和我们一样,不同的是姓名字数较多。

日本妇女婚前使用父姓,婚后使用夫姓,本名不变。

二、称呼禁忌1、使用错误的称呼。

主要在于粗心大意,用心不专。

常见的错误称呼有两种:(1)误读,误读也就是念错姓名。

如“仇(qiu)”、“查(zha)” 、“盖(ge)”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不认识的字,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是临时遇到,就要谦虚请教。

(2)误会,主要指对被称呼者的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

比如,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

相对年轻的女性,都可以称为“小姐”,这样对方也乐意听。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旦时过境迁,若再采用,难免贻笑大方。

在我国古代,对官员称为“老爷”、“大人”。

若将它们全盘照搬进现代生活里来,就会显得滑稽可笑,不伦不类。

3、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中国人把配偶、孩子经常称为“爱人”、“小鬼”。

但是,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

而外国人则将“爱人”理解为进行“婚外恋”的“第三者”,将“小鬼”理解为“鬼怪”、“精灵”,可见这是“南辕北辙”,误会太大了。

4、使用庸俗低级的称呼。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切勿使用. “哥们儿”、“姐们儿”、“磁器”、“死党”、“铁哥们儿”,等等一类的称呼,就显得庸俗低级,档次不高。

它们听起来令人肉麻不堪,而且带有明显的黑社会人员的风格。

逢人便称“老板”,也显得不伦不类。

对于关系一般者,切勿自作主张给对方起绰号,更不能随意以道听途说来的对方的绰号去称呼对方,还要注意,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

如:拐子、秃子、罗锅、四眼、傻大个、麻杆儿等更不能说出.另外,还要注意,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要尊重一个人,必须首先学会去尊重他的姓名。

每一个正常人,都极为看重本人的姓名,对此,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牢记。

从礼仪的角度来讲,介绍可以分为:第一类,自我介绍,也就是说明个人的情况。

第二类,为他人做介绍,你作为第三方出面为不相识的双方做介绍.一、自我介绍礼仪(介绍自己)1、自我介绍的时间自我介绍的时间应该限制在一分钟或者半分钟左右.2、介绍自己时的顺序介绍的标准化顺序就是地位低的人先做介绍.主人应该首先向客人做介绍;长辈和晚辈在一块儿,晚辈先做介绍;男士和女士在一块儿,男士先做介绍。

3、自我介绍的内容一般情况下,自我介绍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1)、寒暄式,又叫应酬式。

它的内容就一项,就是你的姓名。

小姐你怎么称呼,你好,我叫×××,完了。

2)、公务式(商务式)这是我们在日常交往和工作中遇到最多的介绍的内容。

就是在工作之中在正式场合做的介绍,一般而论,公务式自我介绍需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3)、社交式自我介绍就是在非公务的私人交往中使用的,大体上有这么几个内容:姓名;职业;籍贯;爱好;自己跟交往对象双方所共同认识的人。

实际上就是找彼此之间关系的共同点。

血缘、亲缘、同学、朋友、师生等关系。

二、为他人介绍(介绍他人)又叫第三方介绍,即自己作为第三者,替不相识的双方做介绍。

要考虑的问题,大概有这么几个。

1、介绍人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礼仪规范。

①、家庭聚会:应该是女主人充当介绍人。

②、公务活动:由办公室主任、秘书、前台接待、礼仪先生、礼仪小姐、公关人员等专门人士;双方的熟人;本单位职务最高者做介绍。

2、介绍的顺序介绍他人的一般规则:尊者居后。

就是把双方之中地位较低的一方首先介绍给地位较高的一方。

“尊者有优先知情权”。

具体来说:介绍晚辈和长辈,一般要先介绍晚辈。

介绍上级和下级,一般要先介绍下级。

介绍主人和客人,一般要先介绍主人。

介绍老师和学生,先介绍学生。

介绍男士和女士,先介绍男士。

3、介绍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

1)、社交式:类似于自我介绍时的应酬式,介绍名字就够了。

2)、公务式:它是在正式场合的介绍,要求说明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如果在替双方介绍时,双方都不只一人,这时候,我应该先介绍谁呢?这是替别人介绍时一种特殊情况,我们称为集体介绍。

三、集体介绍集体介绍一般分两种情况:1、一种情况是两个集体,双方都不止一个人。

还是要遵守我们讲的原则:把地位低的一方先介绍地位高的一方。

而介绍到其中一方的时候,顺序就应该是自高而低。

2、集体和个人。

(一边是一个人,另一边是许多人)“把个人介绍给集体,”少数服从多数嘛。

握手礼通常是用来表示欢迎、欢送、见面、相会、告辞,表示祝贺、感谢、慰问,表示和好、合作时使用的礼节。

一、握手的顺序(尊者决定;但主宾相见例外)一般情况下:长辈和晚辈握手,长辈先伸手;上级和下级握手,上级先伸手;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时要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再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

交际时如果人数较多,可以只跟相近的几个人握手,向其他人点头示意,或微微鞠躬就行。

为了避免尴尬场面发生,在主动和人握手之前,应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对方欢迎,如果已察觉对方没有要握手的意思,点头致意就行了。

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

而在社交、休闲场合,它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婚否。

但主人和客人握手比较特殊。

按照社交礼仪的规矩,当客人到来之时,主人先伸手,这表示欢迎;当客人走的时候,应该客人先伸手,意思是再见。

如果主人先伸手了,就是逐客之意.二、握手的正确方法上身微微前倾,两足立正,双方伸出右手,彼此之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双方握着对方的手掌,上下晃动两到三下,(握手的时间3-5秒为宜),并且适当用力,左手贴着大腿外側自然下垂。

一般来讲,地位低的人迎向地位高的人。

两个人同时迎向对方也行。

三、握手的典型样式1)、支配式握手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

这种人一般来说,办事果断、高度自信,凡事一经自己决定,就很难改变观点,作风不大民主。

2)、谦恭式握手也叫“乞讨式”握手、顺从型握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