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老师讲解药量
郝万山老师伤寒论研究生讲座讲稿
郝万山老师伤寒论研究生讲座讲稿发表者:赵东奇(访问人次:1418)目录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2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3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4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4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11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14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19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20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23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26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29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主表例如:浮脉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
∴+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
《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辨霍乱病脉证并治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十篇――398条112方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
清通“圊”,欲通“续”,自可即“犹,宜”。
辨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吐篇》)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吐篇》)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下篇》)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下篇》)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以下简称《汗吐下后篇》)后8篇,应了解,特别是8篇中出现的而未在中十篇中的条文。
郝万山教授:我治疗抑郁症用了30多年的方子!一一柴桂温胆定志汤
郝万山教授:我治疗抑郁症用了30多年的方子!一一柴桂温胆定志汤图| 郝万山教授治疗抑郁症用了30多年的方子柴胡桂枝汤证146 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太阳伤寒六七日的时候,正好是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结束了,邪气就会传经,传到哪一经呢,从临床症状来看,“发热、微恶寒”是邪气还在表,表邪生重不重呢,不重,只是微恶寒。
“支节烦疼”,支是四肢,节是关节,烦是什么意思?心烦,四肢关节心烦,这话通吗?烦是什么意思?支节疼这个好理解。
“烦犹剧也”,这个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周礼》郑玄注,郑玄注的是《周礼》,郑玄注这个烦字的时候说“烦犹剧也”,烦在这种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它不当心烦讲也不当发热讲,而当剧烈、当“很”“甚”来讲。
所以“支节烦疼”呢,就是四肢关节剧烈的疼痛,这提示了风寒邪气侵袭四肢。
风寒邪气侵袭四肢这个证候我们会在什么地方遇到呢,会在太阴病篇遇到,在太阴病篇有“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什么叫太阴中风啊?是太阴系统被风邪所伤,伤到哪个部位呢,四肢烦疼,四肢剧烈的疼痛,四肢和脏腑相比,它属于表还是属于里呢?当然属于表,所以脉应当是浮的,因为四肢是表啊。
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脉应当是浮。
“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轻取,脉由浮而转微了,提示了邪气退。
阴涩,沉取,阴脉是沉取,沉取由涩脉而转长,阴涩而长,沉取由涩而转长,提示了里气的恢复。
脉由浮而转微,由沉取由涩而转长,提示了邪气退而正气复,所以这种四肢烦疼可以自愈,这是在太阴病篇的一条。
我们到太阴病篇还要详细的谈,你们在这里没有听太明白没有关系的。
太阴病篇还有一条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里虚寒能够发汗吗?太阴里虚寒它能够脉浮吗?所以他这里所说的太阴病就是指的风邪侵袭四肢的那种四肢烦疼这个证候,它叫太阴病,它叫太阴中风。
也就是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浮者,可以发汗,用桂枝汤。
郝万山讲柴胡桂枝干姜汤
郝万山讲柴胡桂枝干姜汤和法,对于和法,我们通常用“和解”这个词,对于“和解”的理解,有的人说是调和,实际上我的理解它不是调和,因为和解的方法主要治疗枢机不利的证候。
人体的枢机有两个,一个是少阳半表半里这个枢机,一个是中焦半上半下这个枢机。
少阳半表半里的枢机是调气的升降出入的,而中焦半上半下这个枢机,主要是调气的升和降。
人活着全凭一口气,人体的气一定是流畅的,一定是畅通无阻,一定是条达的。
许多疾病都是气不和所造成的。
我们遇到气不和的这种证候,抓哪个环节,抓哪个关键来调节,就可以抓少阳半表半里这个枢机,也可以抓中焦半上半下的枢机。
因此,对于“和解”的理解,我们把他解释为“和枢机,解郁结”。
因为枢机如果不利,气机必然郁结,气机郁结以后,就造成了各种疾病的发生,所以“和解”应当理解为“和枢机,解郁结”。
把这两个词的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和解”。
和法代表方是柴胡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这是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枢机的。
还有一组代表方,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这是和解中焦半上半下之枢机的。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它是和解半表半里之枢机的,它的药的煮服方法也要求煮后去滓再煎,再把药汁加热浓缩。
这样做的目的,因为这些方剂都属于和解剂,它们在用药的特征上,都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
煮后去掉药渣子把药汁再加热浓缩,它就有利于药物的寒热协调,攻补并行,更好的起到和解的作用。
而且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这样做,可以提高整个方子的疗效。
老师怎么看啊,他经验多了,实际上不怎么辨病,也不怎么辨证,就对着症状来治疗,这是经验的积累。
他有三个学生给他抄方,这儿一个学生摆着一个凳子,一个病人来了,说大夫我乙肝,大三阳。
老师说,你口渴吗?渴。
大便怎么样?经常稀,吃得不合适就经常稀,那么肝区痛吗?有时候痛,有时候不痛。
老师说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学生就给他开柴胡桂枝干姜汤。
为什么?因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它的适应证是肝胆有热,脾阳虚衰,津液不足,所以他抓住口渴,便溏,这不是脾阳不足吗,然后再抓个肝胆有湿热未尽,好,柴胡桂枝干姜汤。
郝万山芍药甘草汤医案
郝万山芍药甘草汤医案
郝万山芍药甘草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可以用于治疗女性痛经。
以下是一例治疗痛经的医案:
患者李女士,年龄25岁,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经期5天左右,每
次月经前5天开始出现下腹痛、腰酸、乏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经过详细的咨询和检查,诊断为功能性痛经。
将李女士标本对照后,给予郝万山芍药甘草汤治疗。
方剂组成如下: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甘草5克。
生姜5克。
将当归、白芍、甘草、生姜加水煎煮,分三次服用,每天一剂。
李女士服用药物后,下腹疼痛、腰酸乏力等症状逐渐缓解,经期也变
得规律。
治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停药后没有复发。
总之,郝万山芍药甘草汤是一种适用于痛经的中药方剂,但其具体剂
量和治疗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综合情况而定。
建议患者在就医
前尽量了解方剂的具体信息和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郝万山讲伤寒(精粹版)
郝万⼭讲伤寒(精粹版)郝万⼭讲伤寒(精粹版)伤寒论中药物剂量换算⼗个杏仁=4克;⼀合=20毫升,⼀升=200毫升;⼀钱⼔=1克;⼀⽅⼨⼔=2.3 平⽅厘⽶(⼀⽅⼨⼔五苓散,⼤约是 5-6 克)1 ⽄(汉代)=250 克,1⽄=16两,1 两= 15.625 克,1两=24铢, 1 铢= 0.65 克,1分=6铢=3.9 克⼩柴胡汤,柴胡半⽄=⼋两,是三次治疗量,⼀次治疗量=40 克柴胡桂枝汤,桂枝⼀两半,是三次治疗量,⼀次是= 8 克,黄芩⽤了 8 克,⼈参⼀次⽤了 8 克,⽢草⼀次⽤了 5 克,半夏在⼀次⽤了 8 克,芍药⼀次⽤了 8 克,⼤枣⼀次⽤两枚,⽣姜⼀次⽤8 克,柴胡⼀次⽤了20 克。
学习《伤寒论》的⽅法和要求1.理、法、⽅、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
1.1鉴别诊断的思路: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桂枝汤,汗出⽽喘,⽆⼤热者,可与⿇黄杏仁⽢草⽯膏汤”。
第162条呢“下后,不可更⾏桂枝汤,汗出⽽喘,⽆⼤热者,可与⿇黄杏仁⽢草⽯膏汤”主证:“有汗、喘、⽆⼤热”鉴别:(1)”发汗后,不可更⾏桂枝汤”表证汗后不解可仍以桂枝汤再汗⽽解,此云“不可更⾏桂枝汤”,说明症候已变,“汗出⽽喘,⽆⼤热”既排除有“微喘”桂枝加厚朴杏⼦汤证,⼜排除⽆汗⽽喘之⿇黄汤、⼩青龙汤证,有汗有喘但⽆⼤热则⾮阳明腑实承⽓汤证(“喘冒不得卧”,有“微喘直视”“阳明病,法多汗”),以⽅测证⿇黄宣肺杏仁肃降,⽯膏倍⿇黄清热兼制其热。
,汗出⽽喘系肺热(热在⽓分),必兼⾆红脉数尿⾚⼝⼲喜冷饮等热像。
⽽⿇黄杏仁⽢草⽯膏汤从何⽽来?由汗下可知,表证循经⼊⾥,⾥证循经出表皆可会与肺脏成热。
既有肺热,不单喘,咯脓⾎之肺痈,等⼀理也。
1.2抓病机的思路:例1:⼩建中汤证: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建中汤”。
在102条⾥头说“伤寒⼆、三⽇,⼼中悸⽽烦者,⼩建中汤主之。
”这两个证候症状表现不⼀样,但它们的病机都是⽓⾎两虚。
(完整版)郝万山伤寒论讲义
郝万山伤寒论讲义目录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2)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3)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4)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4)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 (11)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14)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19)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 (20)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 (23)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26)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 (29)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 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 主表例如: 浮脉 主热 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 主阳虚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
∴+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
《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第5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6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7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8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9篇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10篇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11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12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13篇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14篇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十篇――398条 112方第15篇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 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执水执水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第16篇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17篇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解析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解析古今中药剂量换算解析1981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1.8克,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克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寸=2.3公分,1尺=23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郝万山讲伤寒论之——经方计量古今换算
郝万山讲伤寒论之——经方计量古今换算1 石=120斤=70800克1 钧=30斤=7440 克1 斤=248 克1 斤=16 两1 斤=液体250 毫升1 分=0.37克1 两=15.625克1 两=24 铢1 升=液体200 毫升1 合=20 毫升1 圭=0.5 克1 龠=10 毫升1 撮=2克1 方寸匕=金石类2.74 克1 方寸匕=药末约2 克1 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1刀圭=1钱匕=1.5 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65 克1铢=100 个黍米的重量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 克葶力子1升=60 克吴茱萸1升=50 克五味子1升=50 克半夏1升=130 克虻虫1升=16 克附子大者 1 枚=20~30 克附子中者 1 枚=15 克强乌头 1 枚小者=3 克强乌头 1 枚大者=56 克杏仁大者 10 枚=4 克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瓜蒌大小平均 1 枚=46 克枳实 1 枚约 14.4 克石膏鸡蛋大 1 枚约40 克厚朴 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 12 克1 斛=10 斗=20000 毫升1 石=2 斛=100000 毫升1 斗=10 升=2000 毫升1 斛=5 斗=50000 毫升 1 升=10 合=200 毫升1 斗=10 升=10000 毫升 1 合=2 龠=20 毫升1 升=10 合=1000 毫升 1 龠=5 撮=10 毫升1 合=100 毫升 1 撮=4 圭=2 毫升1 圭=0.5 毫升1 引=10 丈=2310 厘米1 丈=10 尺=231 厘米1 尺=10 寸=23.1 厘米1 寸=10 分=2.31 厘米1 分=0.231 厘米汉朝伤寒论中的度量衡同当代换算:1石=4钧=29760克;1钧=30斤=7400克;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1两=24铢=15.625克;1圭=0.5克; 1撮=2克;1方寸匕=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 1.5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65克;一铢=100个黍米的重量;一分=3.9-4.2克;1斛=10斗=20000毫升;1斗=10升=2000毫升;1升=10合=200毫升;1合=2龠=20毫升;1龠=5撮=10毫升;1撮=4圭=2毫升;1圭=0.5毫升;1引=10丈=2310 厘米;1丈=10尺=231厘米;1尺=10寸=23.1厘米;1寸=10分=2.31厘米;1分=0.231厘米;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克;葶苈子一升=60克;吴茱萸一升=50克;五味子一升=50克;半夏一升=130克;虻虫一升=16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附子中者1枚=15克;强乌头1枚小者=3克;强乌头1枚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枳实1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
实用文档之经方剂量—郝万山
实用文档之""汉代度量衡的转化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或支原体性肺炎??郝万山
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或支原体性肺炎郝万山
分享一个方子:
荆芥穗、防风、炙甘草各5克,桔梗、杏仁、紫苑、冬花、当归各10克,乌梅15克,地龙3克。
适用证:风燥咳嗽,见咽痒而咳,阵发、剧烈、夜甚、少痰无痰、苔薄不腻,咳嗽变异性哮喘或支原体性肺炎。
用法:一周5付。
前3天每天一付,后4天两天一付。
此方得自伤寒名家郝万山教授,未公开发表。
10年前我感冒后延误治疗患此种咳嗽,自己尝试多种方法无效。
先生出此方,一周后大减。
后来我在门诊多用此方,
一周后遗留轻证,需合玉屏风散或芪桂五物汤;
痰多,苔腻合三子养亲汤类,
不腻合麦门冬汤,作肺痿治。
效果挺好。
郝万山讲伤寒(精粹版)
郝万山讲伤寒(精粹版)伤寒论中药物剂量换算十个杏仁=4克;一合=20毫升,一升=200毫升;一钱匕=1克;一方寸匕=2.3 平方厘米(一方寸匕五苓散,大约是 5-6 克)1 斤(汉代)=250 克,1斤=16两,1 两= 15.625 克,1两=24铢, 1 铢= 0.65 克,1分=6铢=3.9 克小柴胡汤,柴胡半斤=八两,是三次治疗量,一次治疗量=40 克柴胡桂枝汤,桂枝一两半,是三次治疗量,一次是= 8 克,黄芩用了 8 克,人参一次用了 8 克,甘草一次用了 5 克,半夏在一次用了 8 克,芍药一次用了 8 克,大枣一次用两枚,生姜一次用8 克,柴胡一次用了20 克。
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1.理、法、方、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
1.1鉴别诊断的思路: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162条呢“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证:“有汗、喘、无大热”鉴别:(1)”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表证汗后不解可仍以桂枝汤再汗而解,此云“不可更行桂枝汤”,说明症候已变,“汗出而喘,无大热”既排除有“微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又排除无汗而喘之麻黄汤、小青龙汤证,有汗有喘但无大热则非阳明腑实承气汤证(“喘冒不得卧”,有“微喘直视”“阳明病,法多汗”),以方测证麻黄宣肺杏仁肃降,石膏倍麻黄清热兼制其热。
,汗出而喘系肺热(热在气分),必兼舌红脉数尿赤口干喜冷饮等热像。
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从何而来?由汗下可知,表证循经入里,里证循经出表皆可会与肺脏成热。
既有肺热,不单喘,咯脓血之肺痈,等一理也。
1.2抓病机的思路:例1:小建中汤证: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在102条里头说“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这两个证候症状表现不一样,但它们的病机都是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在平常情况下人体感觉不出来。
郝万山柴胡桂枝汤案例
郝万山柴胡桂枝汤案例
嘿,大家知道郝万山那神奇的柴胡桂枝汤案例吗?这可得好好给你们讲讲!
有一次,有个病人啊,那叫一个难受,浑身不舒服,各种症状都有,就像那乱了套的毛线球,找不到线头啊!到处求医都没啥效果。
后来找到了郝万山教授。
郝教授一番诊断后,就给他用上了柴胡桂枝汤。
你说这柴胡桂枝汤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咔哒”一声,就把那困住病人的病痛之锁给打开了!没多久,病人就感觉好多了,那惊喜的表情,就好像突然中了大奖一样!
还有一个例子呢,有个阿姨,整天心情烦躁,身体也这儿疼那儿疼的。
她都快绝望了,觉得自己没救了。
嘿,这时候郝万山教授的柴胡桂枝汤出现了!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哇!这阿姨喝了药之后,心情慢慢变好了,身上的疼痛也逐渐消失了。
她逢人就说:“这柴胡桂枝汤可真是神了呀!”
想想看,咱平常要是身体有啥不舒服,又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那得多着急啊!但郝万山教授的柴胡桂枝汤就像是咱的救星呀!它能让那些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样子的人,重新恢复活力,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我觉得啊,郝万山教授和他的柴胡桂枝汤真的是太厉害了!这就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它能从我们意想不到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健康!这可不是随便什么药都能做到的呀,你们说是不是?。
郝万山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体会
郝万山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体会本汤出自《伤寒论》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组成: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即连翘根),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一、面部皮肤瘙痒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症是头痛寒热,无汗,身黄。
关于原文说的病症,我在临床上还真没遇到过,因此也没有用过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但是我记得老师说过,皮肤病只要脉浮、有热象的就可以用这个方子加减治疗,效果很好。
半个月前,我确实遇到了这样一个病例,而且见证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确切疗效。
一天下午,来了位二十多岁的女病人。
她说她的皮肤一向都很好,可就是这脸一到春天的这个时候就发痒,起红色的小疹子,面部也有些轻度的浮肿,感觉脸上的皮肤紧紧的。
往年都是吃药没什么效果,忍一忍,一周左右也就自己好了。
可是这次十几天了没有好的征兆,反而越来越严重了,还起了几个小疖子。
于是就来试试中药。
我看了她的面部皮肤,又给她诊了脉,发现是浮数,舌苔薄黄。
我觉得这很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于是就给她开了六付药,我记得是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桑白皮、生甘草、大枣、生姜、加了一些金银花、蝉衣、防己等。
一周后,她来复诊,说吃了一付药就有效果了,三付药吃完,瘙痒、浮肿以及面部皮肤的那种发紧的感觉就全部消失了。
她又把后面的三付吃完,但是又起了几个疖子,而且原来起的那三个疖子也化脓了。
因为她过几天回内陆,所以要求继续治疗,直到痊愈。
我考虑了一下,觉得起疖子的原因一个可能是药性偏热,助长了热邪;一个可能就是热邪外泄,这也正是邪有出路,中医治病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邪有出路。
根据她现在的情况,我又给她开了六付中药,是五味消毒饮加减的。
大前天,她又来到我到这里,很高兴说她的病完全好了,是临走的时候来说声谢谢的。
郝万山教授讲“经方的剂量与药效”
郝万山教授讲“经方的剂量与药效”郝万山教授导读为什么同一个方子,同样的药物,对同一个病人,两次开方效果确不一样?经方的药量对效果到底有多重要?看完本文郝老师讲的故事,你会恍然大悟。
有一年,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的工农兵学员,在北京京西门头沟矿区开门办学。
我说开门办学的这句话,现在的同学可能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那个时候,我们上课就是到乡下去上,到基层去上,是这么一种形式,我们经常送医送药到矿工的家里。
有一家矿工的年轻的媳妇坐月子,生完小孩20天,发烧10天,身上疼痛10天,我们到家里给她看病,当然我们就想到是气血两虚、肌肤失养,所以开始我给她用八珍汤,吃了3付没效果、还是疼,后来又用人参养荣汤,还是没效果。
刘渡舟老先生我和刘渡舟老师住一个房间我说:“刘老,我遇到一个产后身痛的病人,我用补气养血的方法,怎么没有效啊?她又没有感冒的症状。
”他说:“你用的什么方子?”我说:“八珍汤我用过了,人参养荣汤我也用过了。
”他说:“你应当用《伤寒论》中的方子--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这张方子是在桂枝汤里加重芍药的用量来养血柔筋止痛,加重生姜的用量来引药达表,另外加人参来益气。
”那么我在开这个方子的时候,产妇在产后出汗很多,一动就冒汗,我心想生姜不能多用,更何况生姜很辣,因为我吃饭的时候特别讨厌生姜,我就想到别人也讨厌,所以生姜我用了3小片,其它的药还是正常的,吃了3付,还没效果。
我说:“老师,您告诉我的那个新加汤,我给病人用了,我给人家看了9天了,人家身疼已经10天,现在又是9天,都20天了,身痛不能缓解,吃了您的那个方还没效。
”他说:“你把方子拿来我看看。
”我就把方子给他看。
老师说:“生姜3片,多大3片?”我说:“3小片。
”他说:“为什么这么少?”我说:“她产后出汗这么多,我不敢给她用辛散的,更何况生姜太辣。
”老师说:“你知道新加汤中用生姜的意义吗?”我说:“它还是引药达表吗?”他说:“你用这么点药怎么能够引药达表。
【郝万山:精神抑郁证常用方-柴胡桂枝温胆定志汤】
【郝万山:精神抑郁证常用方-柴胡桂枝温胆定志汤】
柴胡桂枝温胆定志汤
郝万山老师的一张方剂。
专门用来治疗精神抑郁类疾病的
组成:胡10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竹茹10克,茯苓20克,人参5克,菖蒲6克,远志10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
以上只是参考用量,实际临床过程中,需要对药物进行加减。
郝万山老师认为,心主神志、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此三脏阳虚、气虚乃是易诱发本症的体质因素。
在这一体质因素的基础上,稍遇精神情志刺激则不能耐受,从而形成脑神失养,气郁痰阻,神窍迷蒙之证。
治疗当以温补心胆阳气,益肝兼助疏泄,养脑涤痰醒神为法,并采用柴桂温胆定志汤为主加减治疗精神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当然一张方剂不是万能的,针对躁郁症的病人这个情况就不合适了。
看病还是要抓主证,临机应变,辨证施治才是根本之道。
主要是理解少阳枢机的作用,然后再根据病人的情况纾解气机,配合安神定志,化痰开窍的药物即可。
郝万山教授治脾虚腹胀有良方
郝万山教授治脾虚腹胀有良方脾虚腹胀是多种疾病的的常见症状,一般以午后或晚上腹胀难忍。
医家多以脾虚立论,或施以补中益气汤、或施以四君子汤等,效果一般,甚或无效。
《伤寒论》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宗其义,效其法,常收到“一剂知,二剂已,三剂收功”之效。
病例:患者袁某,女,74岁。
素患便秘证,腹胀、纳差。
给予温阳益肾之剂大便通畅。
仍有腹胀,以午后、傍晚更甚,须解衣宽带。
查舌淡、苔白滑、脉沉弦。
辨证:脾虚气滞。
治则:健脾行滞。
处方:厚朴125g,生姜125g,半夏40g,党参6g,炙甘草12 g,3剂,每剂以水15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3次。
服完第一剂,腹胀明显好转,服完第二剂,腹胀基本消失。
不需宽衣解带。
为巩固疗效,继续服完第三剂,告愈。
按:已故经方大师胡希恕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认识深刻,认为其证是脾虚湿滞,总结指出“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亦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
郝万山教授当年曾用此方治疗脾虚腹胀,但因方中药物之间量的比例与经方不一样,不仅未能获效,腹胀反而加重。
经胡希恕指点,效如桴鼓。
由此可见,经方的严谨不仅表现在药物之间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药物用量必须是符合汉代度量衡的要求。
否则很难达到“一剂知、二剂已”的效果。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来源】《伤寒论》。
【组成】厚朴15克(炙,去皮) ,生姜15克(切) ,半夏6克(洗) ,(炙)甘草6克,人参3克(或党参3克)【方歌】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
【用法】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主治】发汗后,腹胀满者。
有两种情况腹胀满:一是虚胀特征为腹满时减、喜温喜按,得温得按则减轻,治用理中汤类温中散寒。
二是实胀特征为"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按之痛",治用承气汤类通泻里实。
三是厚朴(pò)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证属虚中夹实,腹胀满一般多表现为上午轻,下午重,傍晚尤重,但胀满发作的时候不喜温按。
郝万山讲《伤寒论》: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郝万山讲《伤寒论》: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大家好,我们上课。
这个,我们上一次主要讨论了关于伤寒兼证的三个方证,一个是葛根汤的适应证,一个是大青龙汤的适应证,一个是小青龙汤的适应证。
那么应当说葛根汤的适应证,我们把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内容归纳起来的话,葛根汤的适应证主要有三种情况。
那么第一种情况,是我们《伤寒论》讲义上没有仔细描述过的,就是那个阳明经脉受邪的,阳明经表证。
我们引用《医宗金监_伤寒心法要决》中的一段歌诀,那就是,“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那么这个证候是葛根汤的适应证之一。
那么葛根汤的适应证之二,那么就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这是讲的寒邪在太阳经脉,所以用葛根汤发热散寒,疏通经脉,这是葛根汤的第二个适应证。
那么可见葛根汤这个方子,即可以治疗阳明经表受邪,也可以治疗太阳经表受邪,太阳经气不利,因此呢,它就也完全可以治疗太阳和阳明合病。
那么太阳和阳明合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葛根汤治疗呢?那就是太阳和阳明合病,必自下利。
在《伤寒论》中,关于太阳和阳明合病,有兼见喘而汗出的,有兼见下利的。
兼见喘而汗出的,我们用麻黄汤来治疗,因为麻黄汤本身就有宣肺平喘的作用。
如果太阳和阳明合病,兼自下利的,我们用葛根汤来治疗。
一方面因为下利是中焦里气升降失调的表现,那么中焦里气升降失调,提示了阳明的阳气抗邪于表,而不能布敷于里的这个症状比较突出,所以我们用葛根汤解阳明经表之邪为主。
另一方面,葛根这个药,又有升阳止泻的作用。
所以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的,我们当然要选用葛根汤了。
当然,太阳与阳明合病,正气抗邪于表,不能布敷于里,出现胃气上逆,不下利而呕吐的,那我们就在葛根汤里头加半夏,来和胃降逆止呕,这就是葛根加半夏汤。
那么以上我们所讲的葛根汤的适应证就是这么三个方面,其中第一种情况,阳明经表受邪,是我们根据后世医家的研究给它补充的。
关于大青龙汤的适应证,我们讲得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寒邪闭表,阳郁化热,不汗出而烦燥,这是第38 条的内容。
郝万山:经方计量的换算
郝万山:经方计量的换算经方计量的换算(郝万山原创,周培培整理)疗效是中医药续存和发展的根本,提高中医药疗效是振兴中医药事业的首要之策。
提高中医药疗效的首要举措之一就是合理使用中药的剂量。
而《伤寒论》是汉前经方治疗疾病有效的临床经验总结,经千百万人体的实践验证,数十代医家的科学总结,系统论述了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其中也包括了常见的各种杂病。
经方药少而精、配伍严谨、法度森严、出神入化、效如桴鼓,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很多医生苦读《伤寒论》,理法方药了然于胸,却逐渐疏忽中药学的重要性,自古医与药从不分家,用药的剂量、部位、炮制的方法以及产地和服药习惯不同都可以影响疗效。
《伤寒论》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制,往往不同于我们临床上的习惯用量,所以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是每一个中医药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
有一句话我们都很熟悉,“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经方用于临床不仅需施用得当,还要精确剂量才能效如桴鼓。
张仲景是汉代人,所以他所引用的方剂,应当是汉代的度量衡制[1]。
在班固的《汉书·律历志》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1200个黍米,有12铢这么重。
还说“二十四铢为两”,也就是两个12铢是1两,那就是24铢。
“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计量单位用了铢、两、斤、钧、石。
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两个12铢是1两,16两是1斤,30斤为1钧,4钧为石。
在这里提醒大家这个「石」字在后世,它是作为一个容量单位,它念[dan],但是在汉代,在这里,它是作为衡重单位,它念[shi]。
那么那时候1斤和现在的1斤是一回事吗?从出土文物的考察来看,历史博物馆藏着东汉司农铜权,这就是国家的一个农业管理的最高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这个标准的衡重器具。
按照当时的衡重器具的系列来看,这是个12斤的权,那么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等于250克,相当于现代的半斤。
刚才说到汉代的一斤等于汉代的16两,那么说明现在的250g就是汉代的16两,那么一两就需要用250g除以16,等于15.625克,我们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就把1两说成是15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郝万山老师讲解汉代度量衡的转化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
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
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
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
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
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
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
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
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
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 15g 15g 10g 4枚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
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
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
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
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
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
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
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
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
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
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
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
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
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
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
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
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
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
仅供参考。
案:此文为我发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论文,是讨论经方的量值的,贴在这里,欢迎讨论。
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摘要:东汉至隋唐,药用衡量单位采用斤、两、分、铢制,与唐以后采用斤、两、钱、字、分制不同。
在量值上,隋唐时期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大两是小两的三倍,医药用小升小两,小两的量值与汉魏时期相同。
经方中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关键词:汉唐衡制;衡值;经方剂量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关系及其量值,特别是汉方剂量古今的折算,是个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
自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今天医家在汉方剂量的折算上多因之,把仲景方的一两折为3克①,更有主张折为1~1.6克者②。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发表柯雪帆等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折东汉一两约15.6克。
搞清汉方的真实剂量,对于澄清明清以来在汉方剂量上的错误认识,很好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以张仲景《伤寒论》为代表的汉方医学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认为,从新莽至唐末的的几百年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药秤衡制,这是汉唐医家代代相传,虽经多次朝代的变迁而沿用不变的药用衡量单位,其衡值也是相对稳定的。
汉唐时期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一、自汉至唐,均采用斤、两、分、铢制从度量衡发展的历史来看,汉代是我国度量衡的完善时期。
《汉书?律历志》首先明确了五量制,即铢、两、斤、钧、石。
《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钓、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
—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二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其衡量关系为:24铢=1两16两=1斤20斤=1钧4钧=1石其后,南朝梁著名医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本草经集注》中说:“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
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虽有子谷秬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
”与《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衡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陶弘景的药秤在铢两之间多了“分”,其衡量关系是:6铢=1分4分=1两16两=1斤;其次,他提出了“分”这个衡量单位的起源,即“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即南北朝时期才有“分”这个衡量单位。
斤、两、分、铢制是不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东汉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已经使用了陶弘景所说的斤、两、分、铢制,如:《金匮要略》中“侯氏黑散”。
比张仲景晚约一百多年的晋?葛洪(约公元283~363年)《肘后备急方》也使用这个衡制。
隋唐时期的医家沿用汉魏的衡制,《外台秘要》、《医心方》引六朝、隋、唐医家方皆采用斤、两、分、铢制,孙思邈也如此。
唐末宋初,衡制发生了变化,医家逐渐采用新的斤、两、钱、字、分制,如北宋?钱乙(约公元1035~1117年)的《小儿药证直诀》,刊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都出现了汉唐时期没有的衡量单位“钱”、“字”。
那么,张仲景方使用斤、两、分、铢制,是不是现今所见最古的例证呢?东汉早期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中相对完整的方计36个,除了用斤、两、升等衡量、容量单位外,大量用到了“分”,如简42~43:麻黄三十分大黄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乌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皆并冶这里的“分”是估量单位“份”③,还是衡量单位,尚需研究。
二、汉唐时期医方中的一两相当于13.8克隋唐药用衡量单位沿用旧制不变,其量值是不是也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是汉魏的二倍三倍呢?从苏敬、孙思邈、李时珍到今天的医家,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争议。
我们认为,自汉至唐,药用衡量单位未变;如从新莽始建国(公元9年)起,至唐末昭宗天祐年(公元904年),其间近900年药用单位的量值,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1、南朝依古制,隋唐通行两套衡制,医药用小升小两《隋书?律历志》在讲到衡量时指出:“梁陈依古称,齐以古称一斤八两为一斤。
”“梁陈依古称”这句话很重要,郭正忠指出,李淳风提到的“梁陈”,应泛指南朝的宋齐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