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cb1a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c.png)
确定引流部位
根据胸片或胸腔积液 检查结果,确定引流 的具体部位。
消毒麻醉
对引流部位进行消毒, 并使用麻醉药进行局 部麻醉。
置入引流管
在确定的位置,将引 流管插入胸腔,并确 保引流管通畅。
连接引流袋
将引流管与引流袋连 接,使胸腔内的液体 能够顺畅地流出。
固定引流管
用胶布将引流管固定 在皮肤上,防止引流 管脱落。
引流管感染
引流管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感染的原因可能包括操作不当、护理不当、细菌感染等。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生 素、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引流管清洁等。同时应加强预防措施,如严格无菌操作、 定期检查等。
05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案例分 享
案例一:胸腔闭式引流在气胸中的应用
总结词
成功缓解呼吸困难
术后处理
观察引流情况
定期更换引流袋
拔管时机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量、性质等,并做好记录。
根据需要定期更换引流 袋,保持引流管的清洁。
当胸腔积液量减少,肺 膨胀良好时,可以拔出
引流管。
并发症处理
如出现发热、胸痛等并 发症,应及时处理。
03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
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 流管堵塞,确保引流液顺 利排出。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 理课件
目 录
• 胸腔闭式引流概述 •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案例分享
01
胸腔闭式引流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通过引流管 将胸腔内的液体、气体或血液引 流出体外的治疗方法。
目的
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呼吸功能、 促进肺扩张、控制胸膜腔内出血、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关键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关键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d2fb3f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9.png)
胸腔闭式引流旳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用于排除胸膜腔内积液、排除胸膜腔内积气、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
胸腔闭式引流管位置旳安顿护理要点1.胸腔闭式引流应妥善固定,保持管道密闭。
随时检查引流装置与否密闭及有无脱出,水封瓶长管应浸入水中3-4cm,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漏气发生,进一步加重气胸或导致并发症发生。
2.保持有效引流。
取半从卧位,定期以离心方向挤捏胸腔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鼓励做深呼吸、咳嗽及变动体位,以利于及增进肺扩张。
3.做好病情观测及记录。
观测水柱波动,一般波动在4-6cm,若过高也许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是引流不畅通或肺已完全扩张。
但若患者浮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应怀疑引流管被血块阻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旳短管,促使其畅通,并立即告知医生。
观测及记录引流旳量、色、质。
若术后引流液体,一般正常引流量第一种2h约100-300mL.第一种24h约500ml,第一种8h多为血性液。
4.当浮现并发症后及时进行对症解决。
1)感染避免解决: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定期更换引流瓶,保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避免瓶内液体逆流,导致感染。
鼓励深呼吸、有效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
2)气胸避免解决:引流管连接处脱落应立虽然用两把无齿血管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并更换引流装置。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解决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作进一步解决。
在床边备两把无齿血管钳夹,以备急用,交待患者下床时需使用双钳夹闭。
5.拔管指征。
一般置管后48-72h后,无气体溢出或引流量明显减少,24h引流液<50ml、脓液<10ml,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则可拔管。
6.做好拔管后护理。
拔管后要密切观测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发生。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0567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3.png)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和困惑,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 ,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03
情绪支持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关心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保持
乐观的心态。
基础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避免 引流管受压、扭曲或脱落。观察 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
总结词
引流管堵塞是胸腔闭式引流中常见的并发症,会导致引流不畅,影响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引流管堵塞的原因可能是血块、脓苔或组织碎片堵塞,也可能是引流管扭曲、折 叠。处理方法包括适当调整引流管位置、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或更换引流管 。
引流管滑脱
总结词
引流管滑脱是胸腔闭式引流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治疗 失败和并发症加重。
胸膜腔出血
总结词
胸膜腔出血是胸腔闭式引流中常见的并 发症,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和死亡。
VS
详细描述
胸膜腔出血的原因可能是胸膜粘连、肿瘤 坏死等。处理方法包括保持引流管通畅, 及时排除积血,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必要时进行输血或手术止血。
胸膜腔气胸
总结词
胸膜腔气胸是胸腔闭式引流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定期更换引流瓶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更换引流瓶,注 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清洁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保持 干燥,防止感染和皮肤溃烂。
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的易消化食物。避免进食辛辣
、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适量饮水
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保持口腔和 呼吸道湿润,有利于痰液排出。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a5b14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0.png)
胸腔闭式引流管旳植入
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 侧孔位于胸腔2~3CM.
胸腔闭式引流管旳植入
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结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 漏气;
套管针穿刺置管
【护 理】
1、体位:半卧位
2、置管部位: 排出气体——患侧锁骨中线 外侧第2肋间 引流液体——患侧6~8肋骨 腋中线或腋后 线 引流脓液——脓腔最低点 上肺叶切除——2根
【拔 管 指 征】
1、生命体征稳定 2、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24h后 3、24h引流量不大于50ml,脓液不大于10ml 4、听诊肺呼吸音清楚,胸片示伤侧肺复张良好
【异常情况分析】
1、几种常见旳异常水柱波动分析
水柱与水平面静止不动:提醒水柱上旳管腔有漏气,
使之与大气相通或管道打折、受压;
水柱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多提醒肺已复张,胸腔内
引流旳装置
水封瓶
一种无菌引流瓶,内装无菌 蒸馏水或无菌生理盐水;瓶口用 带两个圆孔旳橡皮塞封柱;长、 短两根玻璃管分别插入圆孔;长 管应在水面下3-4cm,且保持直 立,另一端与病人旳胸腔引流管 相连,短管作为空气通路。
引流管旳位置安放
引流气体一般选 在锁骨中线第2肋 间或腋中线第3肋 间插管
引流液体选在腋 中线和腋后线之 间旳第6~8肋间 插管
胸膜腔闭式引流管旳安顿
胸腔闭式引流管旳植入
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行胸 膜腔穿刺抽吸确诊。沿肋间做2~3CM旳切口,依次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胸腔闭式引流管旳植入
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 肌层达肋骨上缘,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 进入胸膜腔,此时可有突破感,同步切 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
双瓶水封 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cd94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3.png)
等。
03
患者心理护理
引流过程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不适。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
的心理需求,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探讨未来胸腔闭式引流技术改进方向
引流管设计优化
未来可以改进引流管的设计,如采用更柔软、更细的材料,以减 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
智能化技术应用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引流过程的实时监测 和数据分析,提高引流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原理
利用胸腔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差 ,使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通过引 流管自然流出,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气胸、血胸、脓胸、胸腔积液、开胸 术后等。
禁忌症
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胸壁广泛感染或肿瘤等。
术前评估与准备
术前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病史、过敏史等;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确定引流 部位和方式。
参与科研和临床研究
医护人员可以积极参与相关科研和临床研究项目,探索新 的胸腔闭式引流技术和护理方法,推动该领域的进步和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进肺复张。
手术过程
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包括 麻醉方式、手术切口位置、引流 管放置及固定方法等,让患者了
解手术步骤和可能的不适感。
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在手术前、中、后需要 注意的事项,如术前禁食、禁饮 时间,术中的配合要点,以及术 后的引流管护理、疼痛管理等。
提供心理安慰和鼓励,减轻焦虑情绪
1 2 3
引流管选择与放置位置
引流管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引流需求,选择合适的引流管,一 般选用质地柔软、刺激性小的硅胶管。
放置位置
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应根据病变部位和手术需求进行确定,一 般选择在腋前线或腋后线的第6-8肋间进行穿刺置管。
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e913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0.png)
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内积液或气体的方法,通过植入引流管,在引流瓶中引流胸腔内的积液或气体,从而减轻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时,正确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方法。
一、术前准备1. 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
2. 检查引流管是否完整、清洁无污染。
3. 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手术包、引流瓶、抗生素等。
4. 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告知手术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二、手术操作1.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2. 选择适当的引流部位,常见的部位包括胸腔第4或第5肋间隙的锁骨中线处。
3. 使用局部麻醉药对引流部位进行麻醉,确保患者无疼痛感。
4. 开始进行引流,将引流管插入患者的胸腔内,连接至引流瓶,并确保引流管的位置正确。
5. 注意观察引流瓶的引流情况,及时记录引流量及引流性状。
三、术后护理1. 定期观察患者的引流瓶引流情况,确保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堵塞。
2. 定期更换引流瓶,避免引流液的积聚和污染。
3. 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固定情况,避免引流管脱出或脱漏。
4. 定期更换引流管,避免引流管长时间固定在患者身体上造成感染。
5. 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避免皮肤压疮的发生。
6. 定期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7. 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呼吸锻炼、体位转换等,促进康复。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时,要遵循团体标准2023的操作规范,严格控制感染风险。
2. 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引流系统的无菌,避免感染风险的增加。
3. 在进行引流管固定时,要注意避免引流管被患者的活动所拉扯,避免引流管脱出。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管道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管道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1a50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f.png)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管道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是用于胸腔引流的一种医疗器械,主要用于胸科手术后的引流和排除胸腔内积液或气体。
胸腔引流管的管道护理十分重要,对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起着关键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管道护理的相关知识。
1.管道清洁由于胸腔引流管需要长时间留置在体内,因此管道的清洁非常重要。
在为患者更换药物或引流瓶时,需要注意保持管道口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在更换引流瓶时,先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洗引流管口周围的皮肤,使用消毒棉球擦拭,并确保引流管口周围无渗液,以防感染。
2.管道固定胸腔引流管在引流过程中需要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以便保持管道的畅通。
一般来说,引流管需要固定在胸部,可以使用皮肤胶布或者特殊固定器来固定引流管,避免在活动中被拉扯或滑动。
3.管道适时更换胸腔引流管需要适时更换,以保持引流的畅通,并避免细菌感染。
一般来说,每隔一定时间就需要更换一次引流管,具体的更换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
更换引流管时,需要注意操作的缓慢和细心,避免管道的任何损伤或污染。
4.管道潜水和放气胸腔引流管的管道潜水是为了保持引流的畅通,避免管道堵塞。
在引流过程中,如果出现管道Blockage,需要进行潜水操作。
具体操作时,可以把引流瓶放置在低于患者胸部位置,给引流瓶施加一定的负压,使引流管内的液体或气体重新通畅。
同时,在潜水操作后,需要检查引流管口是否有漏气或渗液的情况,以保持引流的正常进行。
5.管道观察在胸腔引流管的管道护理中,需要及时观察管道的引流情况和引流液的性质。
观察的内容包括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以及管道口周围的渗出物等。
观察引流液的改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引流异常的情况,如管道堵塞、感染等。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管道护理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细菌的污染。
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嘱,进行有关观察和记录,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保持引流的畅通和患者的康复。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233d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a.png)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观察要点】1、引流装置连接是否正确,各连接处是否衔接紧密。
2、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和颜色。
3、观察穿刺处有无渗出以及胸腔引流管的置入刻度。
【护理措施】1、术后患者如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体位引流和呼吸。
2、妥善固定胸腔引流管位置,引流瓶应放在低处,(引流瓶内的液面应低于胸腔60cm,水封管下端在瓶内液面下2-4cm),通常置于地上或专用的瓶架上,妥善保护固定,防止打翻或接管脱管而致气胸;在搬动患者时需用两把血管钳将引流管夹紧,以免在搬动过程中发生管道脱节、漏气或倒吸等意外情况。
3、引流系统内保持无菌,引流瓶内每天更换无菌生理盐水。
更换时,应用2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以防发生气胸。
4、引流瓶不能上提至高于胸腔的平面,以防瓶内液体倒流入胸腔而致感染,常规备2把血管钳于床头。
5、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观察水柱波动情况,经常挤压引流管或施以负压吸引。
如发现引流管已阻塞,原则上不作冲洗,以更换引流管为宜。
6、观察记录每单位时间内引流量与性状。
术后早期,如引流量多呈鲜红色,则提示有胸内出血存在,须密切观察引流量的动态变化,结合监测血压、脉搏、红细胞与血色素的变化,决定是否再次剖胸止血。
术后24h以后,出血机会已少,如引流量增多,引流液为淡红色或乳白色,则提示乳糜胸或胸腔感染。
7、胸腔引流管一般在术后36~48h拔除,拔管时,注意无菌操作,用凡士林纱布及多层纱布,堵盖引流管的创口,妥加固定包扎,以防发生气胸。
【健康教育】1、加强心理护理,避免紧张。
2、指导患者术中配合的要领,嘱其穿刺时避免咳嗽,如要咳嗽提前告知医生。
3、告知患者术后应半卧位的意义。
4、告知患者活动时,防止引流管受压、牵拉和拖出。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讲课)-PPT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讲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20bd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a.png)
1
胸腔闭式引流术 及护理
Introduction Of Atmospheric Business Plan Startup Plan PPT Template, Complete Framework
CONTENTS
目 录
01 胸膜腔有关知识 02 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03 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 04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第四部分 护理
全肺切除---胸管夹闭: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内放置一根引 流管,接水封瓶以调节胸膜腔内压力,平时夹闭,根据情况可 作短暂开放,以了解和调节胸腔内压力,防止纵隔移位,因此 也称调压管。
全肺切除术后,术侧胸腔成为一个空腔,逐渐被渗出的血 性胸水所填充,故术后胸腔内放置一根引流管,接无菌水封瓶 以调节胸腔内压力,平时夹闭,根据情况可作短请在时此间写入开标放题 。注 意观察气管有无移位,气管位置是否居中是全肺单简击要切此内处容除添。加本术本模章板节精后的心 了解 纵隔位置、判断胸腔内压力的标志。气管位置居中则说明胸腔 两侧压力平衡,此时不予开放引流管;若气管向术侧偏移,原 因是术侧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经引流管排出过多,术侧胸腔内 压力减低或对侧胸腔因肺大泡破裂造成自发性气胸使对侧胸腔 内压力增高,此时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管连接处松脱,引流管破损,胸壁引流口缝合不紧密等。
第四部分 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漏气的分度
一般分为三度: 一度:仅咳嗽时有气泡逸出 二度:讲话或深呼吸时有气泡逸出 三度:平静呼吸时有大量气泡逸出
第四部分 护理
异常情况分析
4、其 他
除以上较为常见的两个问题外,还有其较少发生但 亦应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排气管堵塞;误将引流管接在 排气管上;引流管过长;盘曲下坠;引流积请在存此写管入内标题影响 引流;引流管被病人身体所压。搬换床位时单简击要此内,处容添。不加本本模章板注节精的心意保 持水封瓶低位;更换水封瓶时夹管未完全致漏气;引流 管损破;引流液较多时,水封瓶内液平面太高,增加了 引流的阻力,而又未予及时更换水封瓶内液,机械地执 行“每日更换水封瓶内液一次”的医嘱等等。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ae4e60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8.png)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
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
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
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每日更换水封瓶。
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
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发性气胸或血胸)
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
自发性气胸,肺压缩大于50%者 外伤性血、气胸 大量胸腔积液或持续胸腔积液,需彻底 引流,便于诊断和治疗者 脓胸早期彻底引流,有利于炎症消散和促进肺复张 开胸术后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护理
历史回顾
• Gotthard Bulau (1836-1900) • 德国汉堡人,胸腔闭式引流 的创始人。
• “我始终相信虹吸引流的主 要优点是降低了胸膜腔内的 压力,从而使肺能复张。”
胸膜腔有关知识
• 胸膜腔是由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形成的密闭腔隙。 • 胸腔内呈负压,有助于 肺组织膨胀、维持肺的通 气和换气功能;增加上下 腔静脉的回心血量。
✓ 缺点:管径细,粘稠的分泌 物易阻塞导管造成引流失败。
2 操作方法和引流部位的改良
• 2.1 Selinger's改良法穿刺
• 穿刺针进入胸膜腔抽取少量液体后,从针孔后端的小孔进入导丝 。拔出穿刺针,顺导丝插入扩张器扩张,拔出扩张器,顺导丝送 入导管,置管12~13 cm后抽去导丝,用注射器抽取积液顺利, 若不通畅,可试用生理盐水快速冲管或略调整导管深度后即可, 尾孔即旋上肝索帽,穿刺点用3M敷贴固定待用。根据需要积液引 流入引流袋或直接用注射器抽出。
• 如有中小气泡溢出,提示肺脏层胸膜有破裂。破裂口不大,通常经24~ 48 h引流可望排气停止。如有大气泡溢出,提示脏层胸膜破裂口较大, 或肺有较严重裂伤。
• 排气停止,如引流管无阻塞,提示肺漏气已修复。注意肺部听诊,如水 封瓶无气泡溢出则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基本对称,应考虑肺复张。
3.2.2引流管内液体排出的观察
• 英国胸科协会指导原则推荐通 过完整闭合的胸腔放置胸腔引 流管的安全三角形区域为:背 阔肌前缘,胸大肌侧缘,及沿 同侧乳头解剖位置的水平线。
• 最常用的位置为该三角区内的 腋中线。从该位置越往前,则 增加穿过女性病人乳腺组织的 危险性,胳膊活动时越容易觉 得不舒适。从该位置越靠后, 病人越觉得不舒适,且易在仰 卧位时使引流管打折。
• 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 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更
换引流装置。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
• 维持引流系统密封,随时观察水封瓶玻璃管内水柱波动情况是观察胸 腔负压、判断引流是否通畅的重要环节。
• 术后应每30~60 min挤压引流管1次,防止管口被血凝块堵塞,以保 证有效引流。挤压时先夹闭排液管下端,两手反复同时挤压胸壁近端 引流后开放,使引流液顺利排出。挤压时注意避免牵拉致病人疼痛不 适,对疑有内出血病人,应增加挤压引流管次数,保持通畅,准确及 时反映病情。
2.4 在鼻镜下操作胸腔闭式引流
• 通过此技术可方便、简单的插入胸腔闭式引流管,利用套 管针进行引流且无危险性。
3.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 3.1 维持引流系统密封,保持引流管通畅
• 保持半卧位体位,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水 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 cm,并始终保持直立。引流管周围用油 纱布盖密。
胸腔闭式引流的禁忌症
• 结核性脓胸 • 肺和整个半侧胸壁粘连绝对禁忌症; • 肝性胸水是闭式引流的相对禁忌症,因为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
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最终引起患者死亡;
引流的原理
当胸膜腔内因积液或积气 形成高压时,胸膜腔内的液 体或气体可排至引流瓶内。
当胸膜腔内恢复负压时, 水封瓶内的液体被吸至引 流管下端形成负压水柱,阻 止空气进入胸膜腔。
• 在肋骨上缘作一长约1~2cm的切口,然后用止血钳沿切口与胸壁 垂直方向分开胸壁肌肉直达胸腔内。
• 此时可有气体或液体从胸腔内溢出,立即用另一止血钳钳夹一根 开有侧孔的、内径较粗的胶管,经胸壁肋间切口处插入胸腔内 4~5cm,确定插入胸腔内的深度合适后,将引流管胸腔外部分与 连接水封瓶的另一胶管连接,同时缝合切口管一侧的皮肤切口, 并将缝线与引流胶管固定,外覆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pneumothorax)
正常胸腔内没有气体,胸腔内出现气体仅在 三种情况下发生:
⑴肺泡和胸腔之间形成破口 ⑵胸壁创伤产生与胸腔的交通 ⑶胸腔内有产气的微生物
气胸分类
1.闭合性气胸 2.开放性气胸 3.张力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 排除胸内积液积气,调整胸内负压,维持纵隔正常位置,促使 术后肺膨胀。
必须钳闭引流管之后再行操作。
• 引流管浸入水下不得过深或过浅,一般以3-4cm为宜。
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
• 引流管位置不当 • 出血(肋间动脉;上下腔静脉及心脏) • 皮下气肿 • 脓胸 • 复张性水肿 • 肋间神经痛和引流管口肺疝 • 各种罕见并发症(Horner综合征;膈肌麻痹;坏死性筋膜炎;
乳糜胸;主动脉压迫)
• 炎性渗液多为淡黄色澄明液。脓液浑浊不难辨认,如兼有臭味 ,可能系大肠杆菌感染。
• 乳糜液为乳白色,其量常>1 000 ml/d。
• 恶性肿寝所致的胸腔积液多为暗红色或褐色。通常不合并感染 。
全肺切除---胸管夹闭: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内放置一根引流管,接水封瓶以 调节胸膜腔内压力,平时夹闭,根据情况可作短暂开放,以了解和调节 胸腔内压力,防止纵隔移位,因此也称调压管。
• 皮肤缝线常规术后7天拆除即可。
胸腔闭式引流术注意事项
• 麻醉要充分、操作要轻柔、避免刺激性过强、注意不要损伤肋间 血管神经。
• 胸膜切开不宜过大。安放引流管时要将末端钳闭,待管周密封, 接通水封瓶后方可开放。
• 排气放液不要过快,防止引起纵膈摆动。 • 安管之后病人取半卧位,以利引流。要经常鼓励病人咳嗽及深呼
胸腔引流系统
• 被动引流装置
✓商用单向活瓣(Heimlich活瓣) ✓自制紧急单向活瓣 ✓水封瓶装置
单瓶 双瓶 三瓶
• 主动引流装置(干式吸引装置) • 平衡引流系统(全肺切除后残腔引流) • 胸腹分流(恶性、顽固性胸腔积液、乳糜胸)
单瓶
三瓶
双瓶
水封瓶
一个无菌引流瓶,内装无菌 蒸馏水或无菌生理盐水;瓶口用 带两个圆孔的橡皮塞封柱;长、 短两根玻璃管分别插入圆孔;长 管应在水面下3-4cm,且保持直立 ,另一端与病人的胸腔引流管相 连,短管作为空气通路。
• 影响引流的因素: 水封瓶:胸部水平下60~100cm,禁高于胸部
管短——咳嗽、深呼吸→胸水回流→感染
管长——扭曲、增大呼吸道死腔→不易引流→影响肺膨胀
3.2 引流物的观察
• 3.2.1 引流管内气体排出的观察
• 腔闭式引流术后,如有气体排出,须观察引流瓶内气泡溢出的程度。病 情稳定后夹管24~48小时,开放夹管者引流瓶仍无气泡溢出应复查胸片 了解肺复张情况。
全肺切除术后,术侧胸腔成为一个空腔,逐渐被渗出的血性胸水所填 充,故术后胸腔内放置一根引流管,接无菌水封瓶以调节胸腔内压力, 平时夹闭,根据情况可作短时间开放。注意观察气管有无移位,气管位 置是否居中是全肺切除术后了解纵隔位置、判断胸腔内压力的标志。气 管位置居中则说明胸腔两侧压力平衡,此时不予开放引流管;若气管向 术侧偏移,原因是术侧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经引流管排出过多,术侧胸 腔内压力减低或对侧胸腔因肺大泡破裂造成自发性气胸使对侧胸腔内压 力增高,此时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行胸 膜腔穿刺抽吸确诊。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依次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于 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此时可有突破感,同 时切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
Hale Waihona Puke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 侧孔位于胸腔2~3CM.
吸以促进肺早日复张。 • 每天观察记录每小时或者24小时引流液量,引流液性质及其变化。
• 要经常注意引流瓶内有无气泡溢出,引流管内水柱有否波动,水 柱有波动并随呼吸上下移动,说明引流管通畅。
• 术后要经常挤压引流管以保持管腔通畅,防止堵塞、扭曲、受压、 脱出、漏气。
• 引流管胸内、胸壁、胸外均不可形成锐角。 • 引流瓶应低于病人至少50cm,若需要搬动、抬高、更换引流瓶时,
• 胸膜腔内引流出的液性物质,可分为血液、炎性渗出液、脓液、乳糜液及癌性 渗液等。其观察指标为量、色、性质
• 术后第一个5小时内每小时记录1次引流量。以后第8小时记录1次或按需要记录 ,在瓶上贴胶布并标上时间。正常引流量第一个2小时内约100~300ml,第一 个24小时内约500 ml
• 第一个8小时内引流液为血性液,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 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持续3h未见减少,提示胸腔内 有活动性出血,其主要原因为术中局部止血不良,或在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因 吸痰而剧烈呛咳、麻醉清醒前病人强力挣扎,应及早做好备血和开胸准备。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结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 漏气;
套管针穿刺置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
• 如水封瓶内无气体溢出,或每日引流液体量少于50ml,经查体如 x线检查证明肺确已膨胀良好时,可拔出引流管。
• 拔管时,先揭开切口处无菌纱布,消毒切口处皮肤、剪掉固定胶 管的缝线,让病人深吸一口气屏住,拔出引流管并立即用凡士林 纱布和无菌纱布封盖好伤口,然后用胶布固定。
在平静呼吸时,肺的 弹性回缩力和胸壁的推力 相反,因此造成胸腔内负 压,使得两层胸膜紧贴在 一起并使肺膨胀。
胸膜腔独特的生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