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中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银行的一些新名词解释

银行的一些新名词解释

银行的一些新名词解释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和时代发展的推动,银行业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和术语。

这些名词既反映了银行业务的新进展,也体现了金融行业对于技术革新的不断探索。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银行业中的新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意义。

1. 数字银行(Digital Banking)数字银行是指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电子平台上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

传统银行业务主要依赖于实体网点,而数字银行则通过电子渠道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账户管理、转账支付、贷款申请等。

数字银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银行服务体验。

2.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移动支付是指借助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的支付行为。

用户只需打开绑定银行卡或支付账户的手机应用,就能通过扫码、近场通信等方式进行购物付款。

移动支付提供了一种更加便利、快捷和安全的支付方式,也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更高效的交易体验。

3.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计算模式,通过网络技术将计算资源集中在云端进行管理和使用。

在银行业中,云计算可以提供弹性存储和计算能力,为银行提供更高效、可靠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

同时,云计算也降低了银行的IT成本,提升了数据安全性。

4. 区块链(Blockchain)区块链是分布式记账技术的一种应用模式,通过分布式节点网络共同验证和记录交易信息,以解决传统中心化系统的信任问题。

在银行业中,区块链可以提供更加安全和透明的交易环境。

同时,区块链还具备不可篡改的特性,保障了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5.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使机器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的某些特征和功能。

在银行业中,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客户服务、风险控制、数据分析等领域。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银行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并帮助银行更好地识别和防范风险。

银行常用专业名词解释汇总

银行常用专业名词解释汇总

银行常用专业名词解释汇总备付金收付账户:是支付机构在备付金合作银行开立的,可以以现金形式或以银行转账方式接收客户备付金、以银行资金内部划转方式办理客户备付金支取业务的专用存款账户。

支付机构备付金收付账户应该开立在备付金合作授权行。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备付金银行:是指与支付机构签订协议、提供客户备付金存管服务的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备付金存管银行和备付金合作银行。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不记名预付卡:是指预付卡业务处理系统中不记载持卡人身份信息的预付卡。

(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风险准备金专用存款账户:是支付机构在备付金存管银行或其授权分支机构开立的专用存款账户,用于支付机构按季计提的风险准备金。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互联网特约商户:是指基于互联网信息系统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并接受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服务完成资金结算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客户备付金:是指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实体特约商户:是指通过实体经营场所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特约商户。

网络特约商户,是指基于公共网络信息系统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特约商户。

(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收单机构:包括从事银行卡收单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为实体特约商户提供银行卡受理并完成资金结算服务的支付机构,以及获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为网络特约商户提供银行卡受理并完成资金结算服务的支付机构。

(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收单机构的特约商户:是指与收单机构签约并同意使用银行卡进行资金结算的法人、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组织。

(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受理终端:是指通过银行卡信息(磁条、芯片或银行卡账户信息)读取、采集或录入装置生成银行卡交易指令,能够保证银行卡交易信息处理安全的各类实体支付终端。

(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特约商户:是指与收单机构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按约定受理银行卡并委托收单机构为其完成交易资金结算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组织,以及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规定,开展网络商品交易等经营活动的自然人。

商业银行经营学的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学的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学的名词解释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商业银行经营学是一门研究商业银行运营和管理的学科,旨在探讨商业银行的职能、业务模式、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经营学中的关键名词进行解释。

1. 存款:存款是指个人和企业将资金存入商业银行的行为。

这些资金可以随时支取或者用于支付和投资。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负债,也是商业银行通过放贷和投资等方式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

2. 放贷:放贷是商业银行核心的贷款活动。

商业银行通过将存款转化为贷款,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评估确定贷款金额、利率和还款期限等条件,并通过收取利息和手续费等方式获取回报。

3. 利差:利差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示商业银行贷款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异。

商业银行通过利差来获得贷款和存款之间的净利润。

合理的利差管理是商业银行确保盈利能力的关键。

4.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验面临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学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确保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稳定经营。

5. 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本实力的指标。

它表示商业银行资本(包括股东权益和留存利润等)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

充足的资本充足率能够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其金融稳定性。

6.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进行金融业务活动的模式。

互联网金融为商业银行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拓展了业务渠道,提高了服务效率,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网络安全风险和合规监管等。

7.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商业银行经营学中的重要议题,旨在通过引入新技术和业务模式,提升商业银行的效益和竞争力。

科技创新可以改变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和客户体验,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8. 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保障商业银行健康经营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机制。

商业银行学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学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的性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产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一般企业的特征:拥有业务经营需要的自有资本;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是其生产经营的基本前提和内在动力)。

特殊的企业特征: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活动范围在货币信用领域;创造的是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存款货币。

2、商行的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和经济调节。

a、信用中介:商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各种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他投向需要资金的各个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作用:使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

b、支付中介:商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兑现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作用:使银行持续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节约社会流通成本,增加生产资本投入。

c、金融服务: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现金管理一级金融衍生品交易服务等。

作用:扩大了社会联系面和市场份额;为银行取得服务收入。

d、信用创造:商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作用:通过创造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可以节约现金使用、流通费用,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需要。

e、经济调节:商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余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到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3、商行的地位:a,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b,商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c,是全国社会经济的信息中心d,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e,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4董事会的职责:确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选择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设立各种委员会或附属机构,以贯彻董事会决议5基本原则:有利于银行业竞争,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使银行保持适当的规模6分行制的优点:①有利于银行吸收存款②使银行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设备,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③有利于银行调剂资金,减轻多种风险④总行家数少,有利于国家控制和管理,其业务经营受地方政府干预小⑤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竞争实力7业务收入: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入(股息、红利、债息以及出卖有价证券的价格净差额),劳务收入(各种手续费、佣金等8业务支出:吸收存款支付的利息,借入资金支付的利息,贷款和投资的损失,工资、办公费、设备维修费,税金等9银行监管的意义:有利于保护和充分发挥商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特殊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和保护存款人,可以弥补银行财务信息公开程度不高的缺点,防止“多米诺效应”10银行资本金的构成:所有者权益(核心资本)+债务资本(附属资本)核心资本:普通股,资本盈余,留存收益,公开储备金,永久非累积优先股附属资本: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次级长期债券,未公开储备金、可赎回累积优先股11资本充足性: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标。

银行业常用名词解释

银行业常用名词解释

银行业常用名词解释
1. 存款:指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入的钱款。

2. 贷款: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借款人提供的钱款,借款人需按照约定时间和方式偿还贷款。

3. 利率:指借入或存入资金所需支付的成本或获得的利润比例。

4. 储蓄:指将闲置资金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获得利息的行为。

5. 信用卡:一种用于消费和支付的银行卡,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消费,并在还款期内还清或分期还款。

6. 账户:指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立的客户账户,可用于储存和管理资金并进行交易。

7. 电子银行:指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电子平台进行银行业务的一种方式。

8. 银行行业:指各种银行机构通过开展各种金融业务从而获得利润的产业。

9. ATM:自动取款机,可以进行存款、取款、查询等银行业务。

10. 保险业:指提供保险服务的企业,对投保人提供风险保障和理赔服务。

银行术语

银行术语

银行专业名词解释1.借记和贷记借和贷在会计学上只是一种记账符号,做会计分录,必须要有这两个记账符号,表示各账户间的对应关系,有借必有贷,有贷必有借,借贷必相等;对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结构;资产、成本、损益支出类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收入类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把企业的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为两类:一是资金占用类,一是资金来源类。

所有资金占用类的增加计借方、减少计贷方;所有资金来源类的增加计贷方、减少计借方2.往报和来报报文形式,发送和接受3.退汇汇兑的退汇是指汇款人对汇出银行已经汇出的款项申请退回汇款的行为。

收款人与会款人必须达成一致的退汇意见。

转会银行不得受理汇款人或汇款银行对汇款的退汇意见。

对于收款人拒收的汇款,应即办理退汇。

如汇入行向收款人发出取款通知而收款人2个月无法交付的应退汇。

4.落地银行的个贷系统需要做笔业务,它可能需要先发送个交易信息银行核心系统进行一些帐户等信息的验证,核心系统验证完后,再转发出去给其他系统,对于核心系统来说只进行了一些业务逻辑判断并没有将交易的具体信息存入自身的数据库,对与核心系统来说这就叫做不落地,如果核心把交易的具体信息都记录下来存入自身的数据库就叫做业务落地了简单来说就是业务的信息在你这有没有具体信息有了就叫做落地了所谓“落地”就是指客户提交的电子指令,传到支行,支行打出纸质凭证,再按纸质凭证内容办理相关业务。

“不落地”就是客户提交的电子指令不经支行落地处理,由银行系统直接进行发送的业务处理模式。

一般来说,“不落地”的速度比“落地”的快。

但由于不落地的业务是完全有客户操作的,其正确性只能由客户把握,银行不进行任何人工参与,有时因为客户自身输入问题,造成转账无法到达对方账户的问题5.核准和复核核准对已有信息核实,复核柜员二次录入相关信息。

6.冲正银行冲正是指由操作员发起的,对已经成功记账的交易进行撤销的过程。

商业银行的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的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的名词解释商业银行是一种以赢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为个人、企事业单位提供金融服务。

以下是商业银行常见的名词解释:1. 存款:指个人或企事业单位将闲置资金存入商业银行的行为。

存款利率是商业银行对于储户存款支付的利息。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

2. 贷款:商业银行向个人、企事业单位提供的金融服务,使其获得所需的资金。

贷款利率是商业银行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3. 利润:商业银行从各种金融业务中获得的净收入,包括贷款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投资收益等。

商业银行通过经营赢利来保证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4. 非performing loan(不良贷款):指商业银行贷款中已逾期90天以上未还本息的贷款。

不良贷款一般对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和经营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5. 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为履行限额准备金制度而凭存款余额存储于中央银行的一定比例的资本储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6. 跨境支付:指商业银行通过跨境支付系统为跨境贸易提供的支付服务,支持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跨境支付和结算。

7. 牌照:商业银行设立和经营需要得到相关金融监管机构的准许和授权。

牌照是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活动的法律依据,也是商业银行的合法经营凭证。

8. 存款利率差:商业银行放贷利率与吸收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

存款利率差是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

9. 网上银行: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一种在线金融服务平台。

顾客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账户查询、转账、缴费、贷款申请等各种金融交易操作。

10.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对各项业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商业银行的安全和稳健经营。

总之,商业银行是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经常接触的金融机构,它们提供存款、贷款等金融服务,并通过经营赢利来保证其持续发展。

在履行这些业务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注意风险管理和合规要求,以确保安全和稳健的运营。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本位货币】是由国家造币厂按照一定规格铸造的铸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价格标准或计价、结算货币。

【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

【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一种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信用制度】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和维护信用关系的一系列规范、准则等合约性安排。

【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和预付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是现代经济中的主要信用形式【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广义的国家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狭义的国家信用只指国内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购买消费品的信用【直接信用】是指企业自己或通过经纪人、证券商向金融投资者(即储蓄者)出售股票或债券等有价证券而获取资金的融资方式。

【间接信用】是指企业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银行)间接获取储蓄者资金的融资方式。

金融中介机构在间接信用中同时扮演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双重角色。

【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重点总结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重点总结

B;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巴塞尔协议: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

该协议于1987年7月15日由西方12国中央银行行长签署,目的是通过订立资本和风险资产的比例确立最低资本比例的方法,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以利于各国商业银行在乎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

该协议主要由资本的构成、风险加权的计算、标准比率的目标和过渡期的实施安排等四个部分构成。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思想:①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 由银行资产结构形成的资产风险 所决定,资产风险越大,最低资本额越高 ②银行的主要资本是银行持股人的股本 ,构成银行的核心资本③协议签署国银行的最低资本限额为银行风险资产的8% ,核心资本不能低于风险资产的4% ④国际间的银行业竞争应使银行资本金达到相似的水平 《巴塞尔协议》的影响:1)①有助于平等竞争 ②有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获得资本支持、表外业务扩张受限、 国际银行业的监管趋向一致 2)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有助于银行的国际化发展 3)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①加强了银行对资本金的认识 ②使银行的风险管理由表内拓展到表外 ③使银行的信用膨胀规模与财务杠杆作用受到约束 《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的分类: (一)核心资本: ①股本:普通股;非永久积累性优先股 ②公开储备:股票发行溢价、未分配利润、公积金等 (二)附属资本:①未公开储备 ②重估储备③普通准备金 ④混合资本工具:资本准备金、放款与证券、投资损失准备金、不超过风险资产的1.25% ⑤长期附属债务:五年期以上的债务、不超过核心资本的50% 《巴塞尔协议》对资本扣除的规定: (1)商誉 (2)对从事银行业务和金融活动的附属机构的投资 ①避免交叉控股,重复计算的¡°双重杠杆效应¡± ②避免跨国银行调拨资金,规避管制或进行投机活动 备用信用证:开证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对受益人开立的承诺承担某项义务的凭证,即开证行保证在开让申请人未能履行义务时,受益人只要凭备用信用证的规定向开证行开具汇票(或不开汇票),并提交开证申请人未履行义务的声明或证明条件,即可取得开证行的偿付不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此类中间业务时承担一定的会影响到银行当期损益的风险,但银行和客户所承担的义务对称,客户不拥有单独决定是否履行合同的权利保管类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利用自身设施(如保管箱、保管库)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保管各种贵金属、珠宝古玩字画、有价证券、契约文件、保密档案资料、设计图纸等,并收取一定手续费备用贷款:辛迪加贷款市场常用工具之一,循环贷款的变种,与循环贷款的区别是,只是作为备用 备用信用证保证贷款:银行开立信用证作为担保,受益人(卖方)在正常情况下只需出示备用信用证便可按信用证项下的金额提款使用。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商业银行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2、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充当将经济活动中的赤字单位、盈余单位联系起来的中介人的角色3、支付中介: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借助支票这种信用流通工具,通过客户活期存款账户的资金转移为客户办理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存款转移等业务活动4、信用创造: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5、核心资本:又称产权资本或者一级资本,是指资产总值减负债总值的净值6、附属资本:又称债务资本或者二级资本,是指非产权资本7、银行资本充足性:包括数量充足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数量充足是指商业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10、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11、外国金融债券:外国金融债券是指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外国金融市场所在国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组织发行的以该国货币为面值的金融债券12、欧洲金融债券:欧洲金融债券指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在债券面值货币以外的国家发行并推销债券13、现金资产:现金资产是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狭义的是指银行库存现金,一般意义上指广义14、库存现金:库存现金是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15、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账户上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16、资金头寸:资金头寸是指一种以买入或卖出表达的交易意向17、贷款承诺:贷款承诺是指银行承诺客户在未来一定的时期内,按照双方事先确定的条件,应客户的要求,随时提供不超过一定限额的贷款18、补偿余额:补偿余额是应银行要求,借款人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19、保证贷款:保证贷款是指按《中国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20、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是指按《中国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者的财产作为抵押发放的贷款21、消费贷款:消费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消费者个人为对象,以个人消费为用途而发放的贷款22、审贷分离制:审贷分离制指将贷款的推销调查信用分析、贷款的评估审查发放、贷款的监督检查风险监测收回三个阶段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岗位来完成23、国库券:国库券是期限为1年以内的、所筹资金主要用于弥补中央财政预算暂时性的收支不平衡的债券24、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是公司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发行债券的公司向债券持有者作出承诺,在指定的时间按票面金额还本付息25、融资性租赁:融资性租赁是指出租人在一定时期内把租赁物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按租约规定,分期付给一定的租赁费26、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27、备用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光票信用证,是商业银行出具的保函性质的支付承诺,以保证申请人履行某种合约规定的义务,并在申请人没有履行该义务时,凭受益人在信用证有效期间内提交的与信用证条款相符的文件或单据,向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28、商业信用证:商业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指进口商请求当地商业银行开出的一种证书,授权出口商所在地的另一家商业银行通知出口商,在符合商业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愿意承兑或付款承购出口商交来的汇票单据29、票据发行便利: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中期的(一般期限为5~7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循环融资承诺30、期货:期货是指现在进行买卖但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31、贷款出售:贷款出售贷款出售是指商业银行一反以往“银行就是形成和持有贷款”的传统经营哲学,开始视贷款为可销售的资产,在贷款形成以后,进一步采取各种方式出售贷款债权给其他投资者,出售贷款的银行将从中获得手续费的收入32、支付结算:支付结算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33、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34、银团贷款:银团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基于相同贷款条件,依据同一贷款合同,按约定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银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业务35、资产管理思想:资产管理思想是指以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为侧重点的管理思想36、负债管理思想:负债管理思想核心内容是商业银行通过从市场借入资金,调整负债流动性来满足资产的需要,以此来扩大负债与资产的规模37、资产负债管理思想:资产负债管理思想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资产负债进行组合而获取相当收益并承担一定风险的管理思想38、商业银行风险: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银行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不能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1.金融——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二者虽然在表面上密切联系,本质上却各自独立运动,是两个范畴。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信用货币进入流通体系,货币和信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产生了一个由这两个原来独立的范畴相互渗透、融合所形成的新范畴,即金融。

2.信用经济——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表现为以偿还为条件的商品货币的让渡形式,并且由于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暂时转让出其对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承借者因此要付给一定利息作为补偿。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存在造成了信用扩展的条件,进而形成的以信用为联系的经济,称为信用经济。

3.间接融资——货币资金的需求者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间环节融通资金,以其作为信用活动的中间环节和媒介,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同货币资金的需求者并不发生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方式。

4.直接融资——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以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方式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资金的融资方式。

5.收益资本化——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算出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习惯地称之为收益资本化。

6.市场利率——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标准可以将利率划分为市场利率与官定、公定利率,市场利率是指随市场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利率。

7.基准利率——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的利率。

8.实际利率——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用以评估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风险,由名义利率和借贷期内的物价变动率决定。

9.浮动利率——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

10.金融工具——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对债权债务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有法律约束意义。

具有偿还期限,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等基本特征。

11.融通票据——无交易背景而只是为了融通资金所签发的商业票据。

银行的银行名词解释

银行的银行名词解释

银行的银行名词解释
银行是一种专门从事存款、贷款、汇兑和信用工作的金融机构。

它是一个可以接受存款,并提供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的机构。

下面是一些银行常见术语的解释:
1. 存款:指个人或企业将资金存入银行账户中的行为。

2. 贷款:指银行向个人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利息形式借出资金。

3. 银行利率:指银行向客户贷款或接受存款所收取的利率。

4. 利息:是借款人为使用银行提供的资金而支付给银行的费用。

5. 支票:是银行客户可以用来支付或转移资金的一种付款方式。

6. 信用卡:是一种银行发行的支付工具,持卡人可以在消费时使用,并在一定时期内还款。

7. 电子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或移动设备来进行银行交易,如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

8. ATM机:全称自动取款机,是一种可以让客户进行现金存取、转账和查询余额等操作的自动化设备。

9. 银行业监管:是指政府或相关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进行监管,以确保其合法运营,并保护客户的权益。

10. 金融风险:是指银行可能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银行术语解释,银行的具体业务和术语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名词解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名词解释:1.资产:指商业银行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现金、存款、贷款、证券等。

2.负债:指商业银行为筹集资金而欠他人的债务,包括存款、借款、发行债券等。

3.资本:商业银行所有者对银行的投入,包括股东资本和留存盈余。

4.贷款: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资金,客户需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偿还本金和利息。

5.存款:客户将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需按照约定支付一定的利息,存款是银行的负债。

6.利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或吸收存款时,所支付或收取的一定比例的资金报酬。

7.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8.储蓄存款:指民众个人储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9.对公存款:指企业、机构等机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10.信贷: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向借款人发放贷款。

11.银行间借贷:商业银行之间互相借贷资金的交易行为。

12.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根据法律规定必须按一定比例保留的存款,用于应对资金紧张、控制货币供应等。

13.跨境业务:商业银行与国外金融机构或个人进行的资金业务活动。

14.客户资金清算: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指示,对其资金进行结算、划拨、清算等操作。

15.银行承兑汇票:商业银行对客户提供的以自己为付款人承诺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进行承兑。

16.存款保险:由国家或法律机构设立的保险机构对存款进行保险保障的制度。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目录。

法律名词及注释:1.银行法:规范银行业机构组织结构、经营行为及监管职责的法律。

2.存款保险法: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

3.证券法: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的法律。

4.信贷风险管理规定: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事项进行详细规定的法规。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和办理结算为其根本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

2.资本充足率: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值为资本充足率,用来衡量资本的充足程度。

3.核心资本:核心资本由权益资本和公开储藏构成,权益资本由普通股和非累积优先股构成。

4.附属资本:附属资本由非公开储藏、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重估储藏、和长期次级债券构成。

5.协定账户:银行与客户达成协议,客户授权银行将款项存在活期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账户中的任一个账户中。

6.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一种固定期限、固定利率的,面额较大的可在市场上转让的银行存单。

7.抵押贷款: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不动产、动产和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给银行发放的贷款。

8.质押贷款: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证书为质押品交付银行,按担保的约定出质,银行按出质物品的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贷款给借款人。

9.委托贷款:由委托人提供资金,银行作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视、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10.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无法收回的那局部。

11.循环信用额度:银行和客户之间达成的不可撤销的正式协议,银行在约定的时间向客户提供贷款,客户可在协议期限内屡次使用贷款。

12.保理业务:商业银行以购置票据的方式,购置企业的应收账款,并在账款收回之前提供融通资金之外的各项效劳。

13.信用风险: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意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造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

14.资本风险:商业银行资本金过少,缺乏承担风险损失和对方存款及其他负债的最后清偿能力,是银行的经营平安受到威胁的风险。

15.债转股:国家通过组建金融资产公司依法处置四大国有商业而银行局部不良资产,把局部企业的银行贷款转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账目下,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的投资主体,将债权转化为股权。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 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2. 银行控股公司制: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

二、名词解释3. 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银行的资本。

4.一般准备:指商业银行根据发放的某项全部贷款余额一定的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

5.信用风险: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6.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因为市场价格变化而导致表内外头寸损失的风险。

7.操作风险:指由于商业银行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三、名词解释8、个人通知存款:指存款人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在支取时需要提前通知金融机构,约定支取日和金额方能支取存款的一种储蓄方式。

9、单位协定存款:是客户按照与金融机构约定的存款额度开立的结算账户,账户中超过存款额度的部分,金融机构自动将其转入协定账户,并以协定的存款利率计算的一种企业存款。

10、回购协议:资金的融入方在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时,双方约定在将来的某一个时期由正回购方按照约定的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还资金,逆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的融资行为。

四、名词解释11、现金资产:商业银行随时用来应付现金需要的资产,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最富有流动的部分,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

12、基础头寸: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13、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

五名词解释14.抵押贷款:是以特定的担保品作为保证的贷款,如果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银行有权处理用作担保的担保品。

15.信贷集中:指如果贷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某一地区,某一客户或某一贷款类型的话,一旦借款人发生风险,银行会受到贷款集中的损失风险。

银行中的一些专业名词解释

银行中的一些专业名词解释

银行中的一些专业名词解释在现代社会中,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储蓄、贷款融资等重要职能。

银行业务涉及大量的专业名词,掌握这些名词对于理解和参与金融交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银行专业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银行业务。

1. 存款存款是银行业最基本的业务之一。

它指的是个人或机构将闲置的货币资金存放于银行,并以相应的利息获取增值的行为。

根据存款的种类和特点,可以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活期存款指的是可以随时支取的存款,通常不享受利息;而定期存款则是将资金存入银行一定期限,期满后才能支取,并根据存款期限享受相应的利息。

2. 贷款贷款是银行提供给借款人,用于满足个人或企业资金需求的一种金融服务。

贷款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计息方式可根据合同约定的利率或浮动利率来确定。

根据用途和还款方式的不同,贷款可以分为个人贷款、企业贷款、购房贷款、汽车贷款等各种类型。

3. 利率利率是银行贷款和存款交易中重要的指标。

它是指银行向借款方提供资金时所收取的费用,也是存款者将资金存入银行时所能获得的回报。

利率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在贷款或存款合同签订时约定好的,不会随市场变动而变化;而浮动利率则会根据市场利率的波动而相应调整。

4. 银行间同业拆借银行间同业拆借是指两家或多家银行之间进行的短期借贷活动。

这一活动通常用于满足银行间资金周转需求和调整银行资金结构。

拆借利率在同业间协商确定,通常会有一个基准利率作为参考。

银行间同业拆借是银行市场及利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5.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贷款人或债务人在约定时间内未能履行债务义务的风险。

这种风险可能由于借款人的经营不善、产业风险、市场波动等因素而引发。

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时,需要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以确保风险可控。

6.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必须依法存放在央行的一定比例的存款。

它是央行对商业银行资金进行管制的一项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专项辅导——名词解释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它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2.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3.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4.货币存量——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货币增量——一国在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5.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6.国家货币制度——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国家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7.国际货币制度——也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包括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2汇率制度的安排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8.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否则视为违法9.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10在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若大量对外输出美元,会导致美元自身的危机,若限制输出美元,国际货币体系就会面临国际货币的数量短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内在缺陷后来被称为在特里芬难题11.牙买加体系——它是在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它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2.外汇——国际汇兑的简称.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即藉以清偿国际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经营活动.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13.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付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14.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15.铸币平价——金本位条件下两种货币的含金量的之比.铸币平价市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16.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或借贷活动,其具体形式包括:一)出口信贷二)国际商业银行贷款三)政府贷款四)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五)国际资本市场业务六)国际租赁直接投资17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是根据融资活动中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地位划分的.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建立债权债务关系进行融资活动,债务人的法律责任是要按照融资合同规定按时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偿还本金18.股权融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的融资活动19.企业信用——是指企业作为资金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20.泡沫经济——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主要表现为某种资产或商品地价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大幅度地下跌,先暴涨然后是暴跌,暴跌后这种资产和商品的价格回复到基本价值21.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22.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23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24.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利息伴随着信用关系发展而产生,并构成信用基础25.收益资本化——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为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为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26.利率市场化——是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27金融风险——经济中不确定因素给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兑风险,政治风险,创新风险等,经济发展的内在复杂性使这些风险相互关联28.四行二局一库——旧中国官僚买办金融体系的核心.指”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29货币经营业——早期的银行萌芽.由从事贸易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货币兑换的商人,在接受货币兑换业务的同时代管货币及代理由交易引起的有关货币支付,成为货币经营业30.商业银行——办理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业务的银行.是唯一能接受活期存款的银行. 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31.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32.银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以外,还开展了一些提供服务,旨在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因这类业务既不属于负债业务也不属于资产业务,所以称为中间业务33.再保险——是保险公司对承担的来自于投保人风险进行再次分散的一种方法34.证券公司——是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证券提供服务的投资机构.35财务公司——是由大型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出资组建并为各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支持国家重点集团或重点行业发展.36.金融市场——是实现金融资产交易和服务交易的市场。

37.货币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是指交易资产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38.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指交易资产在一年以上或没有到期期限的金融市场39.衍生金融工具——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组合形式的总称,主要包括期货,期权和互换及其组合.通常以双边合约的形式出现,其价值取决或衍生于原生金融工具.合约规定了持有人的权利或义务,并据此进行交易,可发挥套期保值的作用40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出资者作为投资入股的证书和索取股息红利的凭证.股票代表的是所有权而非债权41.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务凭证42.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实际交易价格.有价证券的行市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有价证券的收益;二是当时的市场利率43.股票价格指数——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是以计算期样本股市价总值除以基期市价总值再乘上基期指数而得到的44.票据贴现——是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45.票据承兑——是指商业票据(主要是汇票)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46.再贴现——是指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行为47.回购协议市场——是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市场活动有回购与逆回购组成.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其他子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政府的金融宏观调控主要在这一市场进行48.证券交易所——是二级市场的组织方式之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49.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纪录.他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段内对外收付的累计结果,是一种流量概念50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把一国的国际收支,按某种适合于经济分析的需要编制出来的报表.是反映一个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一种统计表.它实际上是国际收支的外在表现形式51.国际结算——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并借助于相应的结算工具,实际资金跨国转移,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也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其实质均表现为通过银行结算体系及结算工具的运用,实现客户委托的资金清算与货币收付52.信用证——是由开证行根据申请人(进口商)的要求和指示,向出口商开出的在特定期限内,凭信用证规定单据取得确定金额的书面承诺53.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进行国际间资金借贷或融通的场所.广义是指国际间集中进行各种金融活动的场所.狭义是指从事国际资金借贷和融通的市场,即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54套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贱买贵卖某种外汇赚取利润的行为55中央银行——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策的银行”56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实际保有的准备金总额减去法定准备金所得的余额57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率58清算业务——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59货币需求——指人们通过对各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综合衡量后所确定的最优资产组合中所愿意且能够持有的货币量,它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愿望,二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能力60.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降到一个低点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变得无穷大得一种极端形式,此时央行无任增加多少货币供应给,都对利率不起作用.61.外生变量——内生变量的对称.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由于这种变量通常可为政策控制,被用来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因而被称为政策变量62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如市场经济种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变量63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64.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通货)构成65.货币乘数——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66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以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d= MsG q67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68通货紧缩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物价水平下降是其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69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等于以当年价格(现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以基期不变价格(基期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70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7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而将货币投放出去,否则反之72.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即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73.金融监管——狭义的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在金融市场上所有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是指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74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75.金融深化——是指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够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情况,并能够抑制通货膨胀76金融压制——若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底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反过来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相互擎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就称作金融压制77二元金融体系结构——是指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现代化金融机构是指以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的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是指以传统方式经营的钱庄,放债机构,当铺之类的小金融机构78金融创新——泛指金融领域内出现的,有别于既往的新业务,新技术,新工具,新机构,新市场与新制度安排的总称.从经济学意义说.指通过引进新的金融要素或者将已有的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在最大化原则基础上构造新的金融生产函数79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80金融中介比率——所有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在全部金融资产中所占的份额81.融资比率——各融资方式占全部资金来源的份额82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83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84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85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86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87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的数额以上兑换金块;黄金集中由政府保管,作为银行券流通的保证金_88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不蒙受损失的能力89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 90流通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C/`*q-ZR M91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92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93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是指辅币具有有限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94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95再贷款——它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96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97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