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验)抽样原理+实务最全版

合集下载

(抽样检验)第七章整群抽样最全版

(抽样检验)第七章整群抽样最全版

(抽样检验)第七章整群抽样第七章整群抽样第壹节整群抽样概述壹、整群抽样的概念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各单元划分成若干群(组),然后以群为单位,从中随机抽取壹部分群,对中选群内的所有单元进行全面调查。

确切地说,这种抽样组织形式应称为单级整群抽样。

如果总体中的单元能够分成多级,则能够对前几级单元采用多阶抽样,而在最后壹阶中对该阶抽样单元所包含的全部个体(最基本单元)进行调查,这种抽样称作多级整群抽样。

本章只讨论单级整群抽样。

设总体被划分为N群,第i群含有Mi个次级单元,全部总体次级抽样单元数记为M0,即M0=∑M i。

当诸Mi都相等时,称为等群;否则,称为不等群。

采用整群抽样的俩个理由:-抽选群能大大降低数据收集的费用,当总体的分布比较广且调查采用面访时更是如此;-从总体中直接抽选个体在实际中且不总是可行的(没有关于个体的抽样框);有时,抽选单元组成群体组更简便易行(如整个住户)。

整群抽样包括俩步:首先,总体被分为群;然后,在总体中抽取群的样本且访问群中的所有单元。

如果总体单元是自然分成组或群的,创建壹个这种关于群的抽样框且对它们进行抽样比创建总体中所有单元的名录框更为容易。

或者,无法得到关于总体中所有单元的名录框,但却有这些单元分布地域的地图,因而能够创建地域框。

群的抽取能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或PPS抽样等各种不同的方法。

二、群的划分问题整群抽样策略的统计效率取决于群内单元的相似程度有多大,每个群中有多少单元,及抽中群的数量。

同分层抽样壹样,整群抽样的前提是先要对总体进行分群。

关于群的划分,有俩个问题:壹是如何定义群,即当群且非是壹个自然形成的单位时,确定每个群的组成;二是如何确定群的规模即群的大小。

分层抽样是在各层都进行随机抽样,“层是缩小了的总体”,抽样单元仍然是总体基本单元。

这决定了分层的原则是:尽量缩小层内差异,而扩大层间差异。

而整群抽样只是在各群之间抽取壹部分群进行调查,且在抽中的群内作全面调查。

(抽样检验)抽样与参数估计最全版

(抽样检验)抽样与参数估计最全版

(抽样检验)抽样与参数估计抽样和参数估计推断统计:利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某些性质或数量特征进行推断。

从数据得到对现实世界的结论的过程就叫做统计推断(statisticalinference)。

这个调查例子是估计总体参数(某种意见的比例)的壹个过程。

估计(estimation)是统计推断的重要内容之壹。

统计推断的另壹个主要内容是本章第二节要介绍的假设检验(hypothesistesting)。

因此本节内容就是由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即:学习目标:了解抽样和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理解抽样分布和总体分布的关系了解点估计的概念和估计量的优良标准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和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第一节抽样和抽样分布回顾相关概念:总体、个体和样本抽样推断:从所研究的总体全部元素(单位)中抽取壹部分元素(单位)进行调查,且根据样本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总体(Population):调查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的全体参数个体(Itemunit):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所抽取的部分个体统计量样本容量(Samplesize):样本中所含个体的数量壹般将样本单位数不少于三十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样本单位数不到三十个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壹、抽样方法及抽样分布1、抽样方法(1)、概率抽样:根据已知的概率选取样本①、简单随机抽样:完全随机地抽选样本,使得每壹个样本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

注意:在有限总体的简单随机抽样中,由抽样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又可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而且,根据抽样中是否排序,所能抽到的样本个数往往不同。

②、分层抽样:总体分成不同的“层”(类),然后在每壹层内进行抽样③、整群抽样:将壹组被调查者(群)作为壹个抽样单位④、等距抽样:在样本框中每隔壹定距离抽选壹个被调查者(2)非概率抽样:不是完全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①、非随机抽样:由调查人员自由选取被调查者②、判断抽样:通过某些条件过滤来选择被调查者(3)、配额抽样:选择壹群特定数目、满足特定条件的被调查者2、抽样分布壹般地,样本统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及其取值概率所形成的概率分布,统计上称为抽样分布(samplingdistribution)。

(抽样检验)AQL抽样介绍最全版

(抽样检验)AQL抽样介绍最全版

(抽样检验)AQL抽样介绍AQL抽样方法介绍AQL的定义AQL原来叫“合格质量水平(AcceptableQualityLevel)”,在新版国家标准《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中,AQL的全称被改为了“接收质量限(AcceptanceQualityLimit)”,其定义为“当壹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抽样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

检验水平在AQL中,有三种壹般检验水平(Ⅰ、Ⅱ、Ⅲ)和四种特殊检验水平(S-1、S-2、S-3、S-4)。

在三种壹般检验水平中,LEVELⅡ是常规水平,也是最经常采用的水平。

从LEVELⅠ到LEVELⅢ抽样的数量逐渐增加。

LEVELⅠ的抽样数是LEVELⅡ的40%,适用于品质较为稳定或产品出现不壹致可能性极小的状况。

LEVELⅢ的抽样数是LEVELⅡ的160%,加大检验的样本数量能够降低接受不合格产品的可能性。

四种特殊检验水平的特点是抽样数量少,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检验的成本高、检验所花费的时间长、货物的品质比较稳定(单壹产品的重复加工),通过少量的抽样检验就能够反应总体的品质水平。

从S-1到S-4抽样检验数逐步增加。

在服装辅料的检验中有时会采用特殊检验水平,例如拉链、纽扣等的检验。

抽样方案AQL有壹次、二次、多次(五次)3种抽样方案。

确定抽样方案能够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1)简便易行:壹次优于二次,二次优于五次。

2)平均样本量:五次少于二次,二次少于壹次。

3)管理难度:五次难于二次,二次难于壹次。

4)取样的难易程度:取样麻烦时,壹次优于二次,二次优于五次。

5)试验时间的长短:根据单个试验时间的长短和是否能够多个样品同时进行试验来确定总的试验时间。

严格程度AQL中制定了三种严格程度:正常(NORMAL)、加严(TIGHTENED)、放宽(REDUCED)。

正常检验是最常用的检验水平,刚开始检验新的供应商生产的货物时,应采用正常检验。

监理工程师-水利质量精讲--14、抽样检验原理

监理工程师-水利质量精讲--14、抽样检验原理

第13讲抽样检验原理第二节抽样检验原理知识点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知识点二、计数型抽样检验知识点三、计量型抽样检验方案知识点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一)抽样检验的定义 全数检验常用在非破坏性检验,批量小、检查费用少或稍有一点缺陷就会带来巨大损失的场合等。

抽样检验是按数理统计的方法,抽样检验是利用从批或过程中随机抽取的样本,对批或过程的质量进行检验。

(二)抽样检验的分类1.按统计抽样检验的目的分类(1)预防性抽样检验。

这种检验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和正常。

(2)验收性抽样检验。

这种检验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的抽取部分产品(称为样本),检验后根据样本质量的好坏,来判断这批产品的好坏,从而决定接收还是拒收。

(3)监督抽样检验。

第三方、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验,主要是为了监督各生产部门。

2. 按单位产品的质量特征分类按单位产品的质量特征可分为计数抽样检验和计量抽样检验两种类型。

(1)计数抽样检验。

指在判定一批产品是否合格时,只用到样本中不合格数目或缺陷数,而不管样本中各单位产品的特征测定值如何的检验判断方法。

(2)计量抽样检验。

所谓计量抽样检验,是指定量地检验从批中随机抽取的样本,利用样品中各单位产品的特征值来判定这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检验判断方法。

【例题】下列选项中,不可用计量型抽样检验进行抽样检验的( )A.强度B.焊点不良数C.长度D.质量【答案】B【解析】计数抽样检验。

指在判定一批产品是否合格时,只用到样本中不合格数目或缺陷数。

【例题】以下不是按统计抽样检验的目的划分的是( )。

A.预防性抽样检验B.计数抽样检验C.验收性抽样检验D.监督抽样检验【答案】B【解析】按统计抽样检验的目的可分为预防性抽样检验、验收性抽样检验和监督抽样检验三种类型。

3.按抽取样本的次数分类按抽取样本的次数可分为一次、二次、多次和序贯抽样检验。

(1)一次抽样检验。

仅需从批中抽取一个大小为n样本,便可判断该批接受与否。

(抽样检验)第三章抽样检验最全版

(抽样检验)第三章抽样检验最全版

(抽样检验)第三章抽样检验第三章抽样检验大纲要求和内容提要壹、基本概念1、掌握抽样检验、计数检验、计量检验、单位产品、(检验)批、不合格、不合格品、批质量、过程平均、接收质量限及极限质量的概念1.1抽样检验(p130)——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从壹批或壹个过程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的检查,根据样本检验结果判定壹批产品或壹个过程是否能够被接收。

1.2计数检验(pp.130-131)——包括计件和计点抽样检验。

计件抽样检验——根据被检样本中的不合格产品数,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和否。

计点抽样检验——根据被检样本中的产品包含的不合格数,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和否。

1.3计量检验(p131)——通过被检样本中的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且和标准进行比较,进而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和否。

1.4单位产品(p131)——为实施抽样检验需要而划分的基本产品单位。

……在抽样标准中定义为可单独描述和考察的事物。

……1.5(检验)批(p131)——提交检验的壹批产品,亦为检验对象而汇集的壹批产品。

——它应由同型号、同等级和同种类(尺寸、特性、成分等),且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相同的单位产品组成。

——又分为孤立批和连续批:孤立批——指脱离已生产或汇集的批而不属于当前检验批系列的批;连批批——指待检批可利用最近已检批所提供质量信息的连续提交检验批。

1.6批量(p131)——检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常用N表示。

1.7不合格(p132)——单位产品的任壹质量特性不满足规范要求。

常据不合格的严重程度必要时将其由重到轻分类为A、B、C类不合格。

1.8不合格品(p132)——具有壹个或壹个之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对应于不合格分类而为A、B、C类不合格品。

1.9批质量(p132)——单个提交检验批产品的质量。

由于质量特性值——计数值、计量值的属性不同而对之表示方法有别。

a.计数值有:i)批不合格品率(计件)——批的不合格品数D除以批量N:P=D/N,ii)批不合格品百分数(计件)100piii)批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计点):批的不合格数D除以批量N:u=D/N b.计量值有:i)批中所有单位产品的某个特性的平均值;ii)批中所有单位产品的某个特性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等。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的基础知识最全版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的基础知识最全版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的基础知识第1章抽样检验的基础知识第1节抽样检验的目的从居家过日子到国家重大经济决策都离不开抽样检验。

比如说,你到水果摊买桔子,你可能会问:“酸不酸呀”?摊主说“你尝壹尝,先尝后买”,于是你从壹大堆桔子中抽取壹个尝壹尝,你尝的目的是什么呢?你尝的目的是要通过这壹个桔子的质量情况来推断这壹大堆桔子的质量情况。

显然抽样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

样本是样品的集合,壹个样本可由壹个样品组成,也可由多个样品组成。

欲达到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这样的目的,要通过三个步骤:A.抽样,B.检验,C.推断。

其中抽样这个步骤含有俩个内容a.怎么抽,b.抽多少。

其中检验这个步骤和抽样检验的理论没有关系,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质量特性使用不同的检测设备,有不同的检验方法。

C.推断,即用对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对总体进行推断。

抽多少和怎样推断就构成了抽样方案。

第2节抽样方案抽样方案分为计数型抽样方案和计量型抽样方案俩大类,首先讨论计数型抽样方案。

2.1计数型抽样方案计数型抽样方案有俩种形式:(1)(n;c);(2)(n;,)从批中抽取n件产品构成样本,逐个检验各个样品,发现其中有d件不合格品;若d≤c(d≤)则接收该批,若d>c (d≥)则拒收该批。

其框图见图1-1:图1-1抽样方案的使用方法是非常简单的。

可抽样方案是怎么确定的呢?这里必须指出:抽样方案不是人为规定的,抽样方案是根据对总体的质量要求,用数理统计理论设计出来的。

2.2计量型抽样方案计量型抽样方案的形式是:(n;k);它用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对批作出推断,和计数型抽样方案相比,在相同的判断精度下,计量型抽样方案比计数型抽样方案所需的样本量更小。

其使用方法在后面的章节中做详细介绍。

第3节抽样检验的统计理论(基础)当讨论抽样方案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基本理论问题:3.1当存在随机误差时,样本质量指标不壹定等于总体质量指标。

(1)样本不合格品率不壹定等于总体不合格品率。

(抽样检验)第七章第一次课抽样原理与方法

(抽样检验)第七章第一次课抽样原理与方法

(抽样检验)第七章第⼀次课抽样原理与⽅法第⼀节抽样⽅案的制定在科学研究中,除了进⾏控制试验外,有时也要进⾏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对已有的事实通过各种⽅式进⾏了解,然后⽤统计的⽅法对所得数据进⾏分析,从⽽找出其中的规律性。

例如,了解畜禽品种及⽔产资源状况;探索和分析对某种疾病有效的防治规律、措施以及新的检验⼿段和⽅法等。

由于现场调查⽴⾜于⽣产实际,所以它是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种重要研究⽅法。

同时,控制试验的研究课题,往往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试验研究的成果,⼜必须在其推⼴应⽤后经调查得以验证。

为了使调查研究⼯作有⽬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开展,必须事先拟定⼀个详细的调查计划。

调查计划应包括以下⼏个内容:(⼀) 调查研究的⽬的任何⼀项调查研究都要有明确的⽬的,即通过调查了解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例如,家畜健康状况的调查的⽬的是评定家畜健康⽔平;畜禽品种资源调查的⽬的是了解畜禽品种的数量、分布与品种特征特性等情况。

同时,调查研究的⽬的还应该突出重点,⼀次调查应针对主要问题收集必要的数据,深⼊分析,为主要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 调查的对象与范围根据调查的⽬的,确定调查的对象、地区和范围,划清调查总体的同质范围、时间范围和地区范围。

例如,四川省家禽品种资源调查,调查地区为四川省,调查总体和对象为全省各市、县的家禽,调查时间从2000年1⽉到2000年12⽉。

(三) 调查的项⽬调查项⽬的确定要紧紧围绕调查⽬的。

调查项⽬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调查的质量。

因此,项⽬应尽量齐全,重要的项⽬不能漏掉;项⽬内容要具体、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应按不同的指标顺序以表格形式列⽰出来,以达到顺利完成搜集资料的⽬的。

例如,家禽品种资源调查项⽬有:种类(鸡、鸭、鹅等)、品种(柴鸡、来航、⽩洛克等),数量、体重、产蛋性能等项⽬。

调查项⽬有⼀般项⽬和重点项⽬之分。

⼀般项⽬主要是指调查对象的⼀般情况,⽤于区分和查找,如畜主姓名、住址及编号等。

抽样检验方法与原理

抽样检验方法与原理

抽样检验方法与原理抽样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用于验证某个总体的某个特征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它通过从总体中随机选择一部分样本,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来判断样本数据与总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介绍抽样检验的一般原理和常见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数据分析工具。

一、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抽样检验基于概率统计的理论,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样本的统计特征推断总体的统计特征。

在进行抽样检验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一个虚无假设(null hypothesis)和一个备择假设(alternative hypothesis)。

虚无假设表示我们认为样本数据与总体数据无显著差异,备择假设则表示我们认为样本数据与总体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然后,我们通过计算样本数据的统计量和概率分布来得出检验统计量(test statistic)的值。

检验统计量是样本数据的函数,用于测量样本数据与虚无假设的差异程度。

统计学家经过严密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常见的检验统计量,比如t检验、F检验、χ²检验等。

接着,我们计算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值,即p值(p-value)。

p值表示在虚无假设成立的条件下,观察到与样本相对应或更极端情况发生的概率。

若p值小于预设的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ce level),通常为0.05或0.01,我们就有足够的证据拒绝虚无假设,接受备择假设。

最后,我们根据统计推断的结果来得出结论。

如果拒绝了虚无假设,则可以认为样本数据与总体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不能得出显著差异的结论。

二、常见的抽样检验方法1. t检验t检验是用于比较两个样本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方法。

常见的t检验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比较两个独立样本均值)和配对样本t检验(用于比较同一样本在不同条件下的均值)。

t检验的原理是根据样本均值和标准差,计算检验统计量t值,并根据自由度和显著性水平查找t分布表得出p值。

2. F检验F检验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方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抽样检验)抽样与参数估计最全版

(抽样检验)抽样与参数估计最全版

(抽样检验)抽样与参数估计最全版(抽样检验)抽样与参数估计抽样和参数估计推断统计:利⽤样本统计量对总体某些性质或数量特征进⾏推断。

从数据得到对现实世界的结论的过程就叫做统计推断(statisticalinference)。

这个调查例⼦是估计总体参数(某种意见的⽐例)的壹个过程。

估计(estimation)是统计推断的重要内容之壹。

统计推断的另壹个主要内容是本章第⼆节要介绍的假设检验(hypothesistesting)。

因此本节内容就是由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估计,即:学习⽬标:了解抽样和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理解抽样分布和总体分布的关系了解点估计的概念和估计量的优良标准掌握总体均值、总体⽐例和总体⽅差的区间估计第⼀节抽样和抽样分布回顾相关概念:总体、个体和样本抽样推断:从所研究的总体全部元素(单位)中抽取壹部分元素(单位)进⾏调查,且根据样本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总体(Population):调查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的全体参数个体(Itemunit):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所抽取的部分个体统计量样本容量(Samplesize):样本中所含个体的数量壹般将样本单位数不少于三⼗个的样本称为⼤样本,样本单位数不到三⼗个的样本称为⼩样本。

壹、抽样⽅法及抽样分布1、抽样⽅法(1)、概率抽样:根据已知的概率选取样本①、简单随机抽样:完全随机地抽选样本,使得每壹个样本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

注意:在有限总体的简单随机抽样中,由抽样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可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且,根据抽样中是否排序,所能抽到的样本个数往往不同。

②、分层抽样:总体分成不同的“层”(类),然后在每壹层内进⾏抽样③、整群抽样:将壹组被调查者(群)作为壹个抽样单位④、等距抽样:在样本框中每隔壹定距离抽选壹个被调查者(2)⾮概率抽样:不是完全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①、⾮随机抽样:由调查⼈员⾃由选取被调查者②、判断抽样:通过某些条件过滤来选择被调查者(3)、配额抽样:选择壹群特定数⽬、满⾜特定条件的被调查者2、抽样分布壹般地,样本统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及其取值概率所形成的概率分布,统计上称为抽样分布(samplingdistribution)。

(抽样检验)AATCC检验及抽样标准最全版

(抽样检验)AATCC检验及抽样标准最全版

(抽样检验)AATCC检验及抽样标准AATCC检验及抽样标准1.抽样数量:总码数的平方根乘以八。

2.抽箱数:总箱数的平方根。

一.四分制检验1.1”-3”扣1分;3”-6”扣2分;6”-9”扣3分;9”之上扣4分2.疵点的评分原则:A.同壹码中所有经纬向的疵点扣分不超过4分。

B.破洞不问大小扣4分。

C.布边壹英寸内不扣分。

D.连续性疵点须开裁或降等外品。

E.任何大于针孔的洞均扣4分。

F.无论经向或纬向,无论何病疵,都以见的见为原则,且按疵点评分给予正确扣分。

G.除了特殊规定(比如涂层上胶布),通常只检验布的正面。

3.等级计算方法有俩种:A.以线长度为基准计算:100M扣分不超过50分为A级(为可接受范围)。

100M扣分超过50分为B级。

(为不可接受范围)。

B.以平方码为基准计算:每百平方码四十分(为可接受范围)总疵点评分*3600被查布匹实际长度*实际布匹门幅(英寸)拒收标准:A.壹匹布疵点评分超过四十分。

B,整匹大货的标准疵点超过20分。

C,疵点连续出当下三米或之上,不论疵点评分多少。

二.十分制检验1.经向疵点扣分法:1”以下扣1分;1”-5”扣3分;5”-10”扣5分;10”-36”之间扣10分。

2.纬向扣分法:1”以下扣1分;1”-5”扣3分;5”-半门幅之间扣5分;半门幅之上扣10分。

疵点的评分原则:A:同壹码中所有经纬向的疵点扣分10分。

B,破洞不问大小扣10分。

C,布边半英寸内不扣分。

D,连续性疵点须开裁或降等外品。

E,任何大于针孔的洞均扣10分。

F,无论经向或纬向,无论何病疵,都以见得见为原则,且按疵点评分给予正确扣分。

G,除了特殊规定(比如涂层上胶布),通常只需检验布的正面。

三.等级计算方法1.可接受范围=总分数小于总码数;2.百码扣分不得超过壹百分四.布匹检验标准布匹的检验方法常见的是“四分制评分法”。

在这个“四分制评分法”中,对于任何单壹疵点的最高评分为四分。

无论布匹存在多少疵点,对其进行的每直线码数(linearyard)疵点评分都不得超过4分。

第7章 抽样检验原理与应用课件

第7章 抽样检验原理与应用课件
3) N、n固定,c变化对OC曲线的影响 c越大,OC曲线越平缓,接收概率变化越
小;c越小,OC曲线越陡峭。
20
第7章 抽样检验原理与应用 7.3.6 百分比抽样方案的不合理性
21
第7章 抽样检验原理与应用
由图7.10可知,当P=5%时,L900(P=0.05)=2%, L300(P=0.05)=22%,L90 (P=0.05)=63%。可见, 在不合格品率相同的情况下,批量N越大,方
3
第7章 抽样检验原理与应用
(5) 不合格品与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缺陷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 (6) 批不合格品率。批中不合格品数占整个 批量的百分比。 (7) 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批产品的初次检 查时发现的平均不合格品率
4
第7章 抽样检验原理与应用
7.2 批质量判断过程 7.2.1 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案越严;批量越小,方案越松。这等于对批 量大的交检批提高了验收标准,而对批量小 的交检批降低了验收标准。因此,百分比抽 样方案是不合理的。
22
第7章 抽样检验原理与应用
7.4 抽样检验方案 7.4.1 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检方案 1)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检方案特点 (1) 仅从交检批中抽取一次样本即可判定批 合格与否。 (2) 选定的抽检方案能同时满足供需双方的 质量保护要求。 (3) 它不要提供交检批的事前情报。 (4) 不要求对不合格批做全数挑选,所以也 适用于不能进行全数检验的场合。
c d 0
(nP)d d!
enP
11
第7章 抽样检验原理与应用
7.3.3 抽查特性曲线 1) 理想的抽查方案
什么是理想的抽查方案呢?如果规定,
当批不合格品率P不超过Pt时,这批产品是
合格的,那么一个理想的抽查方案应当满

(标准抽样检验)抽样原理+实务

(标准抽样检验)抽样原理+实务

博迪管理顾部有眼公司抽样原理(标准抽样检验)抽样原理+实务第一节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1个体是可以对其进行一系列观测的一件具体的或一般的物体或可以对其进行一系列观测的一定数量的物质或一个定性或定量的观测值.1.2批:在一致条件下生产或按规定方式汇总起来的一定数量的个体叫”批”.批中包括的个体数叫批量.一次交付的个体集叫交付批.1.3样本:是取自总体中的一个或多个个体,用于提供关于总体的信息,并作为可能对总体(或产生总体的过程)进行某种判定的的基础.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叫样本量.1.3随机抽样从包含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n个个体,使包含有n个个体的所有右能的组合被抽取的概率都相等的抽样叫简单随机抽样.例如设总体包含A、B、C、D、E共五个个体.今要从其中抽取3个个体.则有10种可能.随机抽样的方法大体有三种.一种是我国古代的抓阄,缺点是做纸团不方便;二是由计算机数学创始人冯.诺依曼最早建议,后来由其他学者发展的用计算机程序产生随机数.但由于这种随机数是程序按一定规律产生的,故叫伪随机数.第三种就是日本首倡的正20面体子.二、抽样检验的概念1、抽样检验的概念:是指从交验的一批产品(批量为N)中,抽取一个样本(由n个单位产品组成)进行检验,从而对批产品质量作用推断的过程。

2、抽样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而其期望则在于“用尽量少的样本量来尽可能准确地判定总体(批)的质量”。

欲达到这一目的和期望,传统的“百分比抽样”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通过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只有采用“统计抽样检验”才能保证科学、合理地实现这一目的和期望。

3、抽样检验的步骤a)抽样: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抽和抽多少的问题。

b)检验:是在统计抽样检验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具有一定测量能力的设备和正确的方法进行检验。

c)推断:是用对样本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总体(批)的质量水平。

其中抽样和推断状况构成了抽样方案,即抽多少和怎样推断。

初级-理论与实务-第2章-抽样检验

初级-理论与实务-第2章-抽样检验

第二章抽样检验第一节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批质量判断过程第三节抽样方案的评价第四节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及GB/T2828.1的使用第五节孤立批技术抽样检验及GB/T2828.1的使用第一节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一、概念z抽样检验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一批或一个过程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的检验,根据样本检验的结果判定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是否可以被接收。

z抽样检验的特点对象:一批产品方法:应用数理统计原理目的:推断产品批合格与否缺点:接收批不等于批中每个产品都是合格品;拒收批不等于批中全部产品都是不合格品。

二、名词术语1.单位产品:为实施抽样检验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产品单位。

2.检验批:提交进行检验的一批产品,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

①孤立批②连续批3.批量:检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常用N表示。

4.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满足规范要求。

按严重度分为A、B、C类不合格。

不合格分类:z A类不合格:认为最被关注的一种不合格。

z B类不合格:认为关注程度比A类稍低的一种类型的不合格。

z C类不合格:关注程度低于A类和B类的一类不合格。

5.不合格品: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可分为:A、B、C类不合格品。

z A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B类和(或)C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z B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C类不合格,但没有A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z C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但没有A类不合格,也没有B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8.接收质量限AQL: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抽样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

它是对生产的过程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允许的生产方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的最大值。

9.极限质量LQ:对于一个孤立批,为了抽样检验,限制的某一低接收率的质量水平。

它是在抽样检验中对孤立批规定的不应接收的批质量(不合格率)的最小值。

抽样检验原理和方法

抽样检验原理和方法

抽样检验原理和方法一、抽样检验的基础术语•单位产品• 1.单位产品划分:•所谓单位产品,是指构成产品总体的基本单位。

如一个螺丝钉、一双鞋等;但有些连续性产品不可以自然划分,如糖、味精、汽油等,其单位产品划分有相对任意性。

• 2.单位产品缺陷:•单位产品不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任何一点,即构成一个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区分为:致命缺陷、严重缺陷、轻度缺陷、微小缺陷等。

• 3.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合格品:不含有任何缺陷的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缺陷的单位产品。

• 4.单位产品的质量衡量方法:•主要两类:计量方法和计数方法。

批量与样板• 1.批量:检查批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

记为N。

• 2.样本单位:从检查批中抽取并用于检验的单位产品。

• 3.样本:样本单位的全体。

• 4.样本大小:样本中包含的样本单位数。

记为n。

•在具体实施抽样检查时,先根据提交检查批的批量与检查水平,查表确定样本大小字码:A、B、C……,由查出的样本大小字码、检验严格度和抽样方案的类型,查表即得此抽样方案下的样本大小n。

不合格• 1.单位产品的质量特征不符合规定,称为不合格。

•其按质量特性不符合的严重程度或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分为A类、B类、C类不合格。

•A类不合格为单位产品极重要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B类不合格为单位产品重要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严重不符合规定。

•C类不合格为单位产品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 2.合格判定数:•作出批合格判断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数,记为Ac。

• 3.不合格判定数:•作出批不合格判断样本中所不允许的最小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品数,记为Re。

合格质量水平• 1.合格质量水平:•在抽样检查中,认为可以接受的连续提交检查批的过程平均不合格率(或每百单位缺陷数)上限值,常用AQL表示。

•原则上,按不合格的分类分别规定不同的合格质量水平。

《抽样检验实务》PPT课件

《抽样检验实务》PPT课件

36
感谢下 载
4.2 一次抽样方案
简记为(n Ac,Re)
从批中抽取n 个单位产品
对样品逐个进行检验,发 现d个不合格品
若d≤Ac,接收该批 若d≤Re,拒绝该批
Re=Ac+1
4.2 符号的意义
N
批量─批中包含的产品单位数
样品量—从批中抽取的单位产品的汇集 n
Ac 合格判定数─作出批合格判断样本中所
允许的最大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数
本,对批或过程的质量进行检验。
4.2 统计抽样检验流程
N,Ac,Re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确定
判断准则(Ac,Re)
N 批产品
随机抽取
n 样本
全检
d
比较
不合格品
4 d≤AC
3
批产品合格
2
1
批产品不合格
d≥Re
0
不足:批产品合格中可能包括不合格品,反之批产品不合格中可能包括合格品。 全检不能被否定,全检仍适用于价值较大,后果影响严重的产品。如热水器、汽车等
•最终检 验 • 过程检验 PQC
IQC
• 进料检验
•出货检 验 OQC
FQC
在线检测
•中控检 验
1.2、质量检验的类型:(按方式分)
全部检验, 挑选次品
抽取样本 推测整体
全数检验 抽样检验
检验
免检
免检不免责
2、抽样术语及定义
批 lot
汇集在一起的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材料 或服务。
批量 lot siz e
转移规则
1 正常到加严
由正常转入加严检验的规则是:“当正在采用正常 检验时,只要初次检验中连续5批或少于5批中有2批是不 可接收的,则转移到加严检验”。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方案最全版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方案最全版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方案抽样检验方案第四节抽样检验方案(大纲要求熟悉)壹、抽样检验的几个基本概念(基础知识)1.抽样检验方案是根据检验项目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接受标准和方法。

如在简单的计数值抽样检验方案中,主要是确定样本容量n和合格判定数,即允许不合格品件数c,记为方案(n,c)。

2.检验.检验是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且将结果和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3.检验批4.批不合格品率是指检验批中不合格品数占整个批量的比重。

5.过程平均批不合格品率是指对k批产品首次检验得到的k个批不合格品率的平均数。

6.接受概率(又称批合格概率)接受概率是根据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将检验批判为合格而接受的概率。

壹个既定方案的接受概率是产品质量水平,即批不合格品率P的函数,用L(p)表示,检验批的不合格品率p越小,接受概率L(p)就越大。

二、抽样检验方案类型(壹)抽样检验方案的分类(二)常用的抽样检验方案(大纲要求熟悉)1.标准型抽样检验方案(1)计数值标准型壹次抽样检验方案计数值标准型壹次抽样检验方案是规定在壹定样本容量n时的最高允许的批合格判定数c,记作(n,c),且在壹次抽检后给出判断检验批是否合格的结论。

c也可用Ac表示。

c值壹般为可接受的不合格品数,也能够是不合格品率,或者是可接受的每百单位缺陷数。

若实际抽检时,检出不合格品数为d,则当:d≤c时,判定为合格批,接受该检验批;d>c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2)计数值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方案(之上俩种标准型抽样检验程序见图7-16、7-17)(3)多次抽样检验方案(★适当位置加图7-16和7-17)2.分选型抽样检验方案3.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例题]当采用计数值标准型壹次抽样检验方案实际抽检时,检验出的不合格品数d,当(),判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A.d<cB.d>cC.d=cD.d=r答案:B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三、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大纲要求了解)实际抽样检验方案中也都存在俩类判断错误。

(抽样检验)统计、抽样方法最全版

(抽样检验)统计、抽样方法最全版

(抽样检验)统计、抽样方法统计、抽样方法壹、教学目标1.随机抽样。

2.用样本估计总体。

3.变量的相关性。

二、知识提要1.抽样当总体中的个体较少时,壹般可用简单随机抽样;当总体中的个体较多时,壹般可用系统抽样;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壹般可用分层抽样,而简单随机抽样作为壹种最简单的抽样方法,又在其中处于壹种非常重要的地位.实施简单随机抽样,主要有俩种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系统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的情况,因为这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就显得不方便,系统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即在将总体中的个体均匀分后的每壹段进行抽样时,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壹样,系统抽样也属于等概率抽样.分层抽样在内容上和系统抽样是平行的,在每壹层进行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也是等概率抽样.2.样本和总体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研究统计问题的壹种思想方法.当总体中的个体取不同数值很少时,其频率分布表由所取样本的不同数值及其相应的频率来表示,其几何表示就是相应的条形图,当总体中的个体取不同值较多,甚至无限时,其频率分布的研究要用到初中学过的整理样本数据的知识.用样本估计总体,除在整体上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的分布以外,仍能够从特征数上进行估计,即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用关于样本的方差(标准差)去估计总体的方差(标准差).3.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很多变量,如测量的误差、产品的尺寸等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利用正态分布的有关性质能够对产品进行假设检验.4.线性回归直线设x、y是具有相关关系的俩个变量,且相应于n组观察值的n个点大致分布在壹条直线的附近,我们把整体上这n个点最接近的壹条直线叫线性回归直线.三、基础训练1.壹个总体中共有10个个体,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壹容量为3的样本,则某特定个体入样的概率是()A.B.C.D.2.(2004年江苏,6)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壹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用下面的条形图表示.根据条形图可得这50名学生这壹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时间为()A.0.6hB.0.9hC.1.0hD.1.5h3.如果随机变量ξ~N(μ,σ2),且Eξ=3,Dξ=1,则P(-1<ξ≤1)等于()A.2Φ(1)-1B.Φ(4)-Φ(2)C.Φ(2)-Φ(4)D.Φ(-4)-Φ(-2)4..为考虑广告费用x和销售额y之间的关系,抽取了5家餐厅,得到如下数据:现要使销售额达到6万元,则需广告费用为______.(保留俩位有效数字)四、典型例题【例1】某批零件共160个,其中,壹级品48个,二级品64个,三级品32个,等外品16个.从中抽取壹个容量为20的样本.请说明分别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法抽取时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取到的概率均相同.【例2】已知测量误差ξ~N(2,100)(cm),必须进行多少次测量,才能使至少有壹次测量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8cm的频率大于0.9?五、达标检测1.对总数为N的壹批零件抽取壹个容量为30的样本,若每个零件被抽取的概率为0.25,则N等于()A.150B.200C.120D.1002.设随机变量ξ~N(μ,σ),且P(ξ≤C)=P(ξ>C),则C等于()A.0B.σC.-μD.μ3.(2003年全国,14)某X公司生产三种型号的轿车,产量分别为1200辆、6000辆和2000辆,为检验该X公司的产品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6辆进行检验,这三种型号的轿车依次应抽取______辆、______辆、______辆.4.某厂生产的零件外直径ξ~N(8.0,1.52)(mm),今从该厂上、下午生产的零件中各随机取出壹个,测得其外直径分别为7.9mm和7.5mm,则可认为()A.上、下午生产情况均为正常B.上、下午生产情况均为异常C.上午生产情况正常,下午生产情况异常D.上午生产情况异常,下午生产情况正常5.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0,1),如果P(ξ<1)=0.8413,求P(-1<ξ<0).6.公共汽车门的高度是按照确保99%之上的成年男子头部不跟车门顶部碰撞设计的,如果某地成年男子的身高ξ~N(173,72)(cm),问车门应设计多高?基础训练1.解析:简单随机抽样中每壹个体的入样概率为.答案:C2.解析:壹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时间应为壹天的总阅读时间和学生数的比,即=0.9h.答案:B3.解析:对正态分布,μ=Eξ=3,σ2=Dξ=1,故P(-1<ξ≤1)=Φ(1-3)-Φ(-1-3)=Φ(-2)-Φ(-4)=Φ(4)-Φ(2).答案:B4.解析:先求出回归方程=bx+a,令=6,得x=1.5万元.答案:1.5万元典型例题【例1】剖析:要说明每个个体被取到的概率相同,只需计算出用三种抽样方法抽取个体时,每个个体被取到的概率.解:(1)简单随机抽样法:可采取抽签法,将160个零件按1~160编号,相应地制作1~160号的160个签,从中随机抽20个.显然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2)系统抽样法:将160个零件从1至160编上号,按编号顺序分成20组,每组8个.然后在第1组用抽签法随机抽取壹个号码,如它是第k号(1≤k≤8),则在其余组中分别抽取第k+8n(n=1,2,3,…,19)号,此时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3)分层抽样法:按比例=,分别在壹级品、二级品、三级品、等外品中抽取48×=6个,64×=8个,32×=4个,16×=2个,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分别为,,,,即都是.综上可知,无论采取哪种抽样,总体的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是.评述:三种抽样方法的共同点就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同,这样样本的抽取体现了公平性和客观性.思考讨论:现有20张奖券,已知只有壹张能获奖,甲从中任摸壹张,中奖的概率为,刮开壹见没中奖.乙再从余下19张中任摸壹张,中奖概率为,这样说甲、乙中奖的概率不壹样,是否正确?【例2】解:设η表示n次测量中绝对误差不超过8cm的次数,则η~B(n,p).其中P=P(|ξ|<8)=Φ()-Φ()=Φ(0.6)-1+Φ(1)=0.7258-1+0.8413=0.5671.由题意,∵P(η≥1)>0.9,n应满足P(η≥1)=1-P(η=0)=1-(1-p)n>0.9,∴n>==2.75.因此,至少要进行3次测量,才能使至少有壹次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8cm的概率大于0.9. 达标检测1.解析:∵=0.25,∴N=120.答案:C2.解析:由正态曲线的图象关于直线x=μ对称可得答案为D.答案:D3.解析:因总轿车数为9200辆,而抽取46辆进行检验,抽样比例为=,而三种型号的轿车有显著区别.根据分层抽样分为三层按比例分别有6辆、30辆、10辆.答案:630104.解析:根据3σ原则,在8+3×1.5=8.45(mm)和8-3×1.5=7.55(mm)之外时为异常.答案:C5.解:∵ξ~N(0,1),∴P(-1<ξ<0)=P(0<ξ<1)=Φ(1)-Φ(0)=0.8413-0.5=0.3413.6.解:设公共汽车门的设计高度为xcm,由题意,需使P(ξ≥x)<1%.∵ξ~N(173,72),∴P(ξ≤x)=Φ()>0.99.查表得>2.33,∴x>189.31,即公共汽车门的高度应设计为190cm,可确保99%之上的成年男子头部不跟车门顶部碰撞.。

(抽样检验)抽样原理+实务

(抽样检验)抽样原理+实务

博迪管理顾部有眼公司抽样原理(抽样检验)抽样原理+实务第壹节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壹、基本概念1.1个体是能够对其进行壹系列观测的壹件具体的或壹般的物体或能够对其进行壹系列观测的壹定数量的物质或壹个定性或定量的观测值.1.2批:在壹致条件下生产或按规定方式汇总起来的壹定数量的个体叫”批”.批中包括的个体数叫批量.壹次交付的个体集叫交付批.1.3样本:是取自总体中的壹个或多个个体,用于提供关于总体的信息,且作为可能对总体(或产生总体的过程)进行某种判定的的基础.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叫样本量.1.3随机抽样从包含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n个个体,使包含有n个个体的所有右能的组合被抽取的概率都相等的抽样叫简单随机抽样.例如设总体包含A、B、C、D、E共五个个体.今要从其中抽取3个个体.则有10种可能.随机抽样的方法大体有三种.壹种是我国古代的抓阄,缺点是做纸团不方便;二是由计算机数学创始人冯.诺依曼最早建议,后来由其他学者发展的用计算机程序产生随机数.但由于这种随机数是程序按壹定规律产生的,故叫伪随机数.第三种就是日本首倡的正20面体子.二、抽样检验的概念1、抽样检验的概念:是指从交验的壹批产品(批量为N)中,抽取壹个样本(由n个单位产品组成)进行检验,从而对批产品质量作用推断的过程。

2、抽样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而其期望则在于“用尽量少的样本量来尽可能准确地判定总体(批)的质量”。

欲达到这壹目的和期望,传统的“百分比抽样”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通过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只有采用“统计抽样检验”才能保证科学、合理地实现这壹目的和期望。

3、抽样检验的步骤a)抽样: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抽和抽多少的问题。

b)检验:是在统计抽样检验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具有壹定测量能力的设备和正确的方法进行检验。

c)推断:是用对样本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总体(批)的质量水平。

其中抽样和推断状况构成了抽样方案,即抽多少和怎样推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迪管理顾部有眼公司抽样原理(抽样检验)抽样原理+实务第壹节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壹、基本概念1.1个体是能够对其进行壹系列观测的壹件具体的或壹般的物体或能够对其进行壹系列观测的壹定数量的物质或壹个定性或定量的观测值.1.2批:在壹致条件下生产或按规定方式汇总起来的壹定数量的个体叫”批”.批中包括的个体数叫批量.壹次交付的个体集叫交付批.1.3样本:是取自总体中的壹个或多个个体,用于提供关于总体的信息,且作为可能对总体(或产生总体的过程)进行某种判定的的基础.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叫样本量.1.3随机抽样从包含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n个个体,使包含有n个个体的所有右能的组合被抽取的概率都相等的抽样叫简单随机抽样.例如设总体包含A、B、C、D、E共五个个体.今要从其中抽取3个个体.则有10种可能.随机抽样的方法大体有三种.壹种是我国古代的抓阄,缺点是做纸团不方便;二是由计算机数学创始人冯.诺依曼最早建议,后来由其他学者发展的用计算机程序产生随机数.但由于这种随机数是程序按壹定规律产生的,故叫伪随机数.第三种就是日本首倡的正20面体子.二、抽样检验的概念1、抽样检验的概念:是指从交验的壹批产品(批量为N)中,抽取壹个样本(由n个单位产品组成)进行检验,从而对批产品质量作用推断的过程。

2、抽样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而其期望则在于“用尽量少的样本量来尽可能准确地判定总体(批)的质量”。

欲达到这壹目的和期望,传统的“百分比抽样”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通过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只有采用“统计抽样检验”才能保证科学、合理地实现这壹目的和期望。

3、抽样检验的步骤a)抽样: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抽和抽多少的问题。

b)检验:是在统计抽样检验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具有壹定测量能力的设备和正确的方法进行检验。

c)推断:是用对样本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总体(批)的质量水平。

其中抽样和推断状况构成了抽样方案,即抽多少和怎样推断。

二、统计抽样检验1、统计抽样检验的概念1)统计抽样检验:是指抽样方案完全由统计技术所确定的抽样检验。

2)统计抽样检验的优越性,体当下能够用尽可能低的检验费用(经济性),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水平(科学性),且对产品质量检验或评估结论可靠(可靠性),而其实施又很简便(可用性)。

3)统计抽样理论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道吉和罗明创始的,目前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等工业发达国家已行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领域已深入到电子、机械、军工、建材、轻工、化工、航天、铁路、交通、邮电、农业、商业、外贸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4)我国在统计抽样检验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60年代只有少数先进企业采用。

十壹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改革开放方针,由于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在检验工作中必须和国际接轨,从而促进了对统计抽样理论的研究和标准化。

1981年我国制订了GB2828(逐批检验)、GB2829(周期检验)的统计抽样检验国家标准,且于1987年进行重大修订。

到目前为止我国制订的统计抽样检验国家标准已有22个,表1列出的是已颁布统计抽样检验国家标准的目录。

表1:统计抽样检验国家标准目录*注:在工业企业只有GB2828和GB2829为常用标准本教材着重讨论GB2828和GB2829标准的实施。

2、统计抽样检验标准中涉及的抽样检验类型1)计数抽样检验和计量抽样检验:计数抽样检验只需考虑单位产品合格和否,而计量抽样检验需要测定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和计算出特征值。

2)调整型抽样检验和非调整型抽样检验。

(1)调整型抽样检验的调整方式:A、调整检验的宽严程序;B、调整检验水平;C、调整检验方式(全检、抽检、免检)(2)非调整型抽样检验又有以下几种类型:A、标准型抽样检验:只需判断批本身的质量是合格仍是不合格,且做出保护供需双方利益的有关规定。

B、挑选型抽样检验:需要预先规定检验方法的抽样检验。

合格批接收,不合格批要逐个产品挑选,检出不合格品要换成(或修复为)合格产品后遭到进行二次提交。

C、连续型抽样检验:是相对于稳定批而言,产品在流水线上连续生产不能预先构成批,检验是对连续通过的产品进行的。

3)壹次、多次抽样和序贯抽样(1)壹次抽样检验:只需从交验批中抽取壹个样本。

根据检验结果能够判定该批产品合格或不合格。

壹次抽样检验程序(见图1)(2)二次抽样检验:第壹次按规定样本大小抽样且进行检验后,可能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也可能做不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此时就继续抽取第二个样本进行检验,此后应根据累积检验结果做出(壹定能够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二次检验抽样程序(见图2)(3)多次抽样检验:多次抽样检验是二次抽样检验的扩展。

我国国家标准GB2828规定有五次抽样检验。

五次抽样检验程序(见图3)(4)序贯抽样检验:每次只抽取壹个单位产品进行检验,之后依次继续抽检直至能够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为止。

3、统计抽样检验的基本事项1)单位产品(用于检验的检验单位)(1)单位产品的划分:单位产品是指构成产品总体的基本单位。

单位产品能够自然划分(如壹只螺丝钉、壹双鞋、壹部收音机等),有时又不能够自然划分(如:布匹、水泥、钢材、油漆等)。

对不可自然划分的单位产品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单位产品的定义。

(2)单位产品的合格或不合格:壹个单位产品只要有壹项规定的特性不符合技术要求,就称为单位产品不合格。

壹个单位产品的持性可能有若干项,在产品设计时应确定出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

由此,把单位产品的不合格也按重要度分类。

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的为A类不合格,如电器的漏电、高压容器压力不符合规定等。

具有A类不合格的产品称为A类不合格品,会给使用者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

B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的为B类不合格品,会如空调机噪声大,收音机选择性差等。

具有B类不合格的产品称为B类不合格品,会给使用者带来应用和维护的不便及比较严重的危害。

C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壹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称为C类不合格,如玻璃器皿上的气泡、家用电器外观颜色不正等。

具有C类不合格的产品称为C类不合格品,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轻微的影响。

(3)单位产品质量的度量方法计数法: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度量方法,又可分为计为计什法和计点法。

计件法是将产品质量区分为合格品、不合格品、或区分为壹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的方法。

计点法是用以衡量缺陷数的方法。

计量法:属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度量方法,需要测定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如:彩色电视机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钢材的抗拉强度等。

3)检验批(交验批)(1)批的构成:需要进行检验的壹批产品为检验批(交验批)。

风构成批的所有产品必须是同样生产条件下所生产的单位产品,构成批的单位产品不应有本质的差异,只能有随机的波动。

批的形式有稳定批和流动批。

稳定批是指产品能够整批储放在壹起,使批中所有单位产品能够同时提交检验的。

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可能采用稳定批的形式。

(2)批量N:壹批产品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总数称为批量,用字母N表示。

批量的大小没有特殊规定,壹般不太稳定的产品以小批量为宜,而生产过程稳定的产品批量能够大些,但批量不宜太大,太大时壹旦出现误检,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3)批质量的衡量方法有计数法和计量法。

第二节抽样检验特性曲线(OC曲线)壹、OC曲线的概念产品是壹批壹批依次提交检验的,但每壹批的不合格品率不仅是壹个未知当选,而且也不是壹个固定的数值。

对供需双方面而言都想知道,不同批当不合格品率不同时,抽样检验的接收概率是多大。

OC曲线就是接收概率L(P)和批不合格品率P的关系曲线。

OC曲线是衡量抽样检验特性的图像,每有壹个确定的方案就会有壹个确定的OC曲线相对应。

(图4)为壹次抽样检验方案〖1000,20,2〗的曲线。

二、OC曲线的讨论1、理想的OC曲线若规定当批不合格品率P<P0时为好批,当P>P0时为坏批,则壹个理想的抽样方案应当满足:当p<p0时,L(p)=1;p>p0时,L(p)=0;(图5)所示为理想的OC曲线,这样的OC曲线只有在100%检验而且保证不发生错检和漏检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出现不理想的方案。

如方案〖20,1,0〗的OC曲线为壹条直线(图6)从图中能够见出,这种方案的判断能力很差。

比如:规定当批的不合格品率>5%时为坏批,若P=5%时接收概率L(5%)=0.95,但当不合格品率增大到P=10%时,其接收概率依然很大,L(10%)=0.90。

那么,理想的OC曲线实际上做不到,不理想的OC曲线判断能力又很差,实际的OC曲线应当是什么样呢?我们希望实际的OC曲线尽可能接近理想的OC曲线,要具有相当好的判断能力,使质量好的批能以高概率接收,对质量且差的批以小批以概率接收(即高概率拒收)。

2、抽样检验的俩种风险采用抽样检验必然和全检不同,从OC曲线能够见出,合格的批也可能有a的概率被拒收,而不合格的批也可能有B概率被接收。

前者称为生产方风险,后者称为使用方(需方)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应照顾双方的利益,使生产方(供方)和使用方(需方)的风险尽可能小(见图7)第三节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的使用GB2828-87属于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抽样方案。

在抽样检验过程中,随着批质量的变化按照事先规定的“转移规则”,抽样的方案可在放宽、正常和加严之间随时进行调整,以达到促进生产方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供需双方的收益之目的。

抽样方案和转移规则必须同时使用。

GB2828-87是以合格质量水平AQL为质量指标,包括壹次、二次、五次抽样方案,适用于边疆批的逐批检验。

一、检索抽样检验方案的先决条件1、批量1)交验批必须是由质量均匀的产品所构成的。

(1)不同原材料、零部件制造的产品不得归在壹批;(2)用不同设备、制造方法制造的产品不得归为壹批;(3)不同时间或交替轮番制造的产品不得归为壹批。

2)批量N的大小要适宜。

(1)批量过小时,相对于批量抽样比例加大。

(2)批量过大时,壹旦发生误判所造成的损失很大。

(3)从提交批的批量N中抽取检验样本n,壹定要做到随机取样。

2、合格质量水平AQL1)AQL的概念:AQL是合格质量水平,也称为可接受的质量水平,它表征提交批所充许的平均不合格品率的上限。

它是计数调整型检验批的质量标准。

当批质量水平等于或优于AQL值时,抽样方案以高概率判批合格,当批质量水平较大地劣于AQL值时,抽样方案以高概率判批不合格。

2)AQL的数值:AQL以每百件产品的不合格品数或每百件产品的不合格数表示。

GB2828-87标准中规定的AQL值取值范围为0.01%~1000%,按E5优先系列取值。

当AQL<10%时,既可表示百件产品的不合格品数,又可表示百件产品的不合格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