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求近似数

合集下载

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地区
人口数
人口数/万
上海
24870895
2487万
山西
34915616
3492万
浙江
64567588
6457万
湖南
66444864
6644万
广西
50126804
5013万
云南
47209277
4721万
课堂练习
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1)2017年故宫博物院宣布,有藏品一百八十六万二千六百九 十件,其中珍贵文物一百六十八万三千三百三十六件。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 省略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大于或等于5。

探究新知
为什么省略部分的最高位小于5就要舍弃,千位大于等于 5就要进1呢?
180000
18 5000
190000
课堂练习
下面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的数据,求出各数的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本月步数 182068
本月步数 218309
探究新知
张阿姨:182068≈180000
李阿姨:218309≈220000
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 数全舍去,改写成0。
182068≈18万
“四舍”:当千位小于或等于 4,
就舍去万位后面的尾 数(0,、用1、0补2、位3。、4)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 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218309≈22万
“五入”:当千位大于或等于5 就
向万位进1并舍去万位 后(5面、的6、尾7数、,8用、09补) 位。
探究新知
2018年8月5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接待参观者达56023人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课件

15000
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20000
1 3 8 9 0 0 0 ≈1390000 =139万
千位上9大于5,向前一 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 数全舍去,改写成0。
1380000
1389000 1385000 1390000
二、探究新知
(二)理解“四舍五入”法 结合数线图找一找,1□756的近 似数也是是10“00舍0?”1还□是7“56入的”近,似哪数 就是2000位0了上?的数起了关键作用? 12756
二、探究新知
(一)求近似数 12756
11328795060的0的近近似似数数是是几几?? 12756
10000
15000
20000
1389000
1389000 1380000 1385000 1390000
二、探究新知
(二)理解“四舍五入”法
1 2 7 5 6≈10000 =1万
12756
千位上2小于5,把它和右 10000
我国每十年 进行一次人 口普查。
知识运用
□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21□975≈21万 34□041≈35万 53□6831≈540万 2□572≈2万
小结:
改写成“万”并不难,右数四位很简单。
如果四位全为0,
全部去掉添个万。
任意一位不为0,
千位与5相比较。
千位要是小于5, 舍掉四位添个“万”。
千位大于等于5, 向前进一去掉尾数加“万”。
不舍不入用“=”, 四舍五入用“≈”。
与原数的关 系
相等,是准确数。
符号

不相等,是近似数。 ≈
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第五次人口普查
地区名 人口数/人

202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上课课件-【第9课时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202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上课课件-【第9课时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0<9
26090800000 < 26900800000
7451030000 < 54284000000
十位数
十一位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先阅读下面的文字,再按要求做一做。【选自《状元作业本》】
写出横线上的数,并将它们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4000000000 140亿 20000000000 200亿 200000000000 2000亿
3.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它们的 近似数。 【选自《状元作业本》】
(3)至2018年末,我国的就业人员已达七亿七千五百八十 六万人。 写作:__7_7_5_8_6_0_0_0_0_______≈__8_亿_____
(4)截至2019年10月6日11时17分,国庆献礼影片《我和 我的祖国》累计票房突破十九亿零五百万元。 写作:__1_9_0_5_0_0_0_0_0_0______≈__1_9_亿____
=180万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520000 = 352万
1808500 ≈ 181万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 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 改写成0。
是“舍”还是“入”,需要 看是省略部分的最高位 是小于5,还是大于或 等于5。
省略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30786500 ≈3079万
千位上的数6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万位后 面的尾数舍去。
55604000 ≈5560万
千位上的数4小于5,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
84705052 ≈8471万
千位上的数5等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万位后 面的尾数舍去。
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数的改写和 求近似数,那亿以上的数该怎么改 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呢?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教学重难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根据要求把245600985改写成近似数。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省略百万位后面的尾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四舍五入到百位是()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

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

例如,量得豆豆身高是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只说大约0.98米或1米。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我们今天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一、学习新知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例1: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

还可以怎样表述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或者说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5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位加l,是4以下的数舍去。

在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算,得出:0.984≈0.98 0.984≈1.0 0.984≈1引导学生分别说明省略的方法。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2、p52做一做三、巩固练习四、课堂总结说教学反思: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我对于这节课是这样理解的,前面所学的知识有些学生可能忘记了,而且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说法是有多种,实质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在课前引导学生复习多种说法,果然学生很难记起所学的说法。

新人教版四下数学第1课时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新人教版四下数学第1课时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求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 一样,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求取近似数,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 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 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 还是“入”。
(2) 3.72 0.58 9.0548 (保留一位小数)
3 . 7 2 ≈ 3.7
2 < 5,舍去。
0 . 5 8 ≈ 0.6
8 > 5,向前一位进1。
9 . 0 5 4 8 ≈ 9.1
5 = 5,向前一位进1。
教材第50页“做一做”
2. 按要求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在日常生活和计算中,有 些数据并不需要知道它的精 确值,因此,可运用“四舍五 入”法把它们保留指定位数, 求出它的近似数。
保留两位小数 0 . 9 8 4 ≈ 0.98
如果保留两位小数,也就 是把0.984精确到百分位, 就要把千分位上的数省略。
小于5,舍去。
保留一位小数 0 . 9 8 4 ≈ 1.0
1. 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 0.256 12.006 1.0987 (保留两位小数)
0 . 2 5 6 ≈ 0.26
12 . 0 0 6 ≈ 12.01
6 > 5,向前一位进1。 6 > 5,向前一位进1。
1 . 0 9 8 7 ≈ 1.10
8 > 5,向前一位进1。
教材第50页“做一做”
1. 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8.916
9
8.9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

3、把下面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
的数。
1264008 1328543 1209000 560005 30950000
4、在下面的□中,可以填哪些数字?
92□100≈92 万


69□690≈690000 (

247□863≈248 万 (

5、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5 万,这个数最大是
(7)小结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
先找到要省略的尾数,再找到尾数的最高位,用“四舍五
入”法决定是舍去还是向前一位进“1”,最后写成约等式。若
要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直接改写即可。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做一做”
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650000 35620000 10200000 8020000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 国家。大约 2000 年前,人们就已经使用“四舍五入”法 进行计算了。大约 1700 多年前,天文学家杨伟明确提出 了“四舍五入”法。
(6)谁能试着解释一下 “四舍五入”法? 不满 5„„,满 5„„ (7)介绍准确数与近似数用“≈”。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3、教学用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案
课 题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授课日 期
课 型
新授课
节次
1、使学生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知道它们
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

学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目 3、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体验 准小结。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求近似数ppt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求近似数ppt

5)。 4)。
四、全课总结
今天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5264棵。 四舍五入到十位求近似数,是( 145260 )棵。 四舍五入到百位求近似数,是( 145300 )棵。 四舍五入到千位求近似数,是( 145000 )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求近似数,是( 15万 )棵。
145264 ≈ 145260 145264 ≈ 145300 145264 ≈ 145000 145264 ≈ 150000 145264 ≈ 15万
练习
1. 2010年5月1~3日,中国科技馆三天共接待 84455人次。
原 数 要 求
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近似数Fra bibliotek84455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84500 84000 8万
2. 省略横线上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1)2012 年故宫博物院宣布,现有藏品1807558件,
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 (2)全世界鱼类有19056种。
1807558 ≈ 181万 1684490 ≈ 168万 19056 ≈ 2万
3、按要求填空。
502 5025 502 502 000=502万, 90≈503万, 590≈503万, 590≈502万, 可以填( 可以填( )。 0
0、1、2、3、4、5、6、7、8、或9
)。
最小可以填( 最大可以填(
猜猜的身高是1.57米。 教室里有24张桌子。 一盒蒙牛高钙奶是250ml。 2017年一共有365天。
近似数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是38万千米。 亮亮家一个月的用水量是8吨左右。 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公里。 央台每天播报天气预报的时间大约是5分钟。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求近似数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求近似数
精品课件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
市实小 清风制作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将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 数
(1)360000 (2)90000 = 36万 = 9万
想一想:360000是90000的多少倍? 360000÷90000=4
再想一想:360134大约是90122的多少倍? 360134÷90122 ≈ 4
你知道太阳的直径大约是 地球的多少倍吗?
1389000千米
12756千米
地球 太阳
12756≈?
约等号
1389000≈?
读作“约等于”
1 2 756 ≈ 1 0000 = 1 万
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 数全舍去,改写成0。
138 9 000 ≈ 139 0000 = 139 万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 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 改写成0。
第五次人口普查
地区名 上 海
人口数/人 16737700 90793100 46769800 64400700 44893700
人口数 1674万 9079万 4677万 6440万 4489万 我国每十年 进行一次人 口普查。
山 东
浙 江 湖 南 广 西 云 南
42879000
4288万
2002年中国科技馆共接待1843527人 原 数 要 求 近似数
(36万) (9万)
你知道吗?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准确数表示, 只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数。 实验小学有学生大约4500名,其中四年级五班有学生 74名;实验小学优秀少先队员有大约2000人,四年级 五班有优秀少先队员25人。 这里的4500和2000是近似数,74和25是准确 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概述
《相似数》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节课是让学生收集一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和使用相似数,相似数与实际值之间有一定的偏差。

让学生初步体会根据例外需要,可以在例外数位上取相似值。

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四舍五入”取相似值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相似数.2.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根据详尽的情况求一个数的相似数。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的欢乐。

学情、学法
对于跨入四年级的学生,收集信息、数据,查找资料的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也很愿意去查找资料,收集数据。

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已比较强了,尤其是对于现实情境中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表现的兴趣更浓,但也有部分学生分析、归纳、自主探索的能力还存在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展示台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一些数据,给大家说一说,并说明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收集得到的,这个数据有什么实际意义。

生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这个数据是我在二年级课本上学到的,从这个数据中我知道了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真正高度。

它是亚洲第一高度。

生2: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人约为13亿,这个数据是从《人口报》上查到的。

说明中国人数逐渐在增多。

生3:我家的楼房花了16万元,这个数据是爸爸告诉我的。

生4:我从《中国少年百科全书》中查到了地球上住着约55亿人口。

师:同学们从各种途径中获得了好多信息数据,说明你们在学习上都很用心!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收集了一组关于植树方面的数据,这也是我们这一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用四舍五入法求相似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大数目的意义,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感受到收集信息渠道的广博性,增大信息量,为学习相似数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相似数(1)出示教材第10页的五条数据信息。

师:谁能说说这些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生1:2002年我国造林面积约是747万公顷,说明造林面积很大。

生2:从“目前,世界上约有2万多种高等植物濒临灭绝”这个数据中,我认为大家都应该来保护植物,不能随意乱砍滥伐。

生3:在电视上或我们身边总有破坏自然保护区的事,2000年我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276处,这样就可以防止破坏自然保护区了。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以上这组有关植树方面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片刻后,小组交流。


生1:我们发现了有的数据前面有一个“约”字,而有的数据前面就没有“约”字。

生2:我们小组发现特别大的数据前面就有“约”字,而比较小的数据前面就没有“约”字。

师:为什么大数据前面就加“约”字,而小数据前面就不加“约”字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后,得到数据大了,不简易统计确凿,而数据小简易统计出来的结论。

(2)数据分类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讨论,如果把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类呢?(师巡视发现同学们很简易就把有“约”字的信息归一类,没有“约”字的分一类。

)师引导学生:明确一类是精准数,另一类为相似数。

(3)请同桌说说自己收集的数据中的相似数。

(4)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相似数。

生1:xx大约有40多万人。

生2:妈妈买了10斤土豆,大约有20个。

生3:教室的面积约是50m2。

生4:我一分钟大约读250个字。

生5:黑板的长约是3米。

……
2.求一个数的相似数。

师:淘气很喜欢收集数据,但也有一个大意的毛病,一次,他把“1949年至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约是224300000公顷”。

(板书于黑板上)中的一个零丢掉了,这样他收集的这条数据就不确凿,你能用一个简单便当的办法帮助他吗?(学生很快就把224300000公顷改写成22430万公顷)
师:笑笑也收集到了这个数据“1949年至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板书于黑板)你们能不能帮助他把以上的数据用“万”作单位求出它的相似数呢?
(1)学生xx,小组交流想法。

(2)小组汇报思路和方法。

(3)师归纳介绍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相似数的方法。

(4)练习:把以上数据精准到千公顷,精准到亿公顷。

(学生独做,二人板演后,交流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开放式的提问中,学生的潜能不断地被发掘出来。

“找生活中的相似数”使学生再次认识到相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博的应用,感受到相似数与精准数的例外。

“淘气收集数据”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求相似数的必要性。

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得到较好地体现。

(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下表为2001年我国部分省市的造林面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精准到万公顷我国部分省市2001年造林面积统计表公顷
省市造林面积精准到万北京31777 3万河北356071()万黑龙江205658()万陕西436572()万贵州240692()万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方法
2.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造林面积为731866公顷。

(1)请学生把这个数据用自己喜欢的相似数形式表示出来。

生1:731866公顷≈730000公顷
生2:731866公顷≈732000公顷
生3:731866公顷≈731900公顷
(2)如果2001年全国造林面积约495万公顷,和以上造林数相比,选择哪个相似数比较好,为什么?
(3)2000年内蒙古造林面积约590千公顷,和以上造林数相比,又将选择哪一种?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根据情况取例外精准程度的相似数。

在此过程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四)全课小结
请学生说说学习这一课的收获和感想。

生1: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是精准数和相似数。

生2:我学会了求一个相似数的方法,还知道了相似数的使用范围,例如:估测物体的长度有时用相似数,计算面积有时也需要用相似数,一些大的数据书写和读写时为了便当也需要用相似数,总之,相似数在我们生活中运用很广博。

生3:这节课我的收获很大,我不仅知道了精准数和相似数,还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相似数,另外我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