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单元和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的第一个红点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逐步建立和完善常用长度单位体系。并通过学习为以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

教材设计意图是采取让学生估计、测量、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然后利用学生尺让学生认识毫米,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学习好本课的内容是以后学习长度单位、估测和实际测量的重要基础。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程中尽可能多地经历毫米的产生和估测等数学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学情分析】

就学生而言,“毫米的认识”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他们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

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和实际测量活动,在感悟毫米产生的必要性中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估测物体长度,发展估测意识。

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让学生经历毫米的产生过程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先辈的探索历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理性精神。

3.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细分单位)。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毫米长度观念的建立和估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米尺或软尺;

学具:学生尺、一分钱硬币、光盘、磁卡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测量导入

师:今学期我发现不少同学长高了呢,你现在多高?要想准确知

道他的身高需要怎么办?

预设:量一量

师:用什么量?学生尺?

生:米尺或软尺。

(测量并问: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从0刻度开始,尺子放平等。)

师: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精确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预设: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教室有多长,能让我们知道树都有多高,能知道所有物体的长度。

师:看来测量在生活中作用真大。在刚才的测量中,大家用到了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是什么吗?(板书并提问:用手势比划1米大约多长?1厘米呢?)

师:那请大家估测一下数学课本有多长?有多厚呢?要想知道它们的精确长度该怎么办?

生:测量.

师:请大家拿出你的直尺量一量看数学书精确的长度、厚度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二、新知探究

1.汇报交流:

预设:数学书长27厘米多,厚不到1厘米或差不多1厘米师:有同学说“多一点,不到、差不多”,请问这是精确长度吗?

生:不是。

师:你们不是已经用尺子测量了吗?怎么会说不出精确长度呢?

生:有多出来的,不到1厘米;

师:那要想知道这个精确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呢?

预设:

1)如果有人说用毫米做单位,很好。问:什么是毫米(板书)?指一指毫米在哪里?

2)如果没人说,引导:刚才有同学提到了一个新单位:毫米(板书),你来说说什么是毫米?指一指毫米在哪里?

3)如果没人说,前面也没提到。引导:你观察一下尺子上每个1厘米之间还有些什么?-----小短线、小格子。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你来说说什么是毫米?指一指毫米在哪里?

2.认识毫米

师:对,需要更精确地知道长度的时候,或者像数学书的厚度这样的用厘米作单位太大了的情况下,就要我们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这就是毫米。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看,这是厘米尺(ppt尺子),科学家们和同学们一样在精确测量时

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所以为了测量出更精确的长度,人们又把厘米进行了更小的分割(ppt演示分割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由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引发冲突从而体会到对厘米进行细分的必要性——也即新知学习的必要性。学习从需要开始。

师:那1毫米究竟有多长呢?(出示ppt)这里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板书),你还能找到其他的1毫米吗?

大家来观察一下你的直尺,同桌之间用铅笔尖互相指一指1毫米。(巡视)

总结:尺子上的每一小格长就是1毫米。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 (板书)。

3.感知1毫米

1)请大家用手在尺子上比对一下,闭眼想象一下记住1毫米的长度,再用手势来比划1毫米有多长;

2)请比着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毫米;

3)说一说你对1毫米的感受;

4)那请大家找一找,估测一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4.探究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大家对1毫米有了感觉了吗?

1)那请大家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2毫米有多长?几个小格?5毫米呢?

小结:几毫米就有几小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