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 SECI知识螺旋 模型可 以看 出 , 知识 转移 在不同 层 次的主体间发生 , 即个体与个体 、 个体与团队 、 团队 和组 织 、 组织与组织 及组织与个人等多种层次 。 知识转移 的对 象既有 显性知识 , 也有隐性知识 。 知识的转移是知识 不断 转化 、 知识得到扩散 、 共享和创新的过程 。 这一过程 少不 了人力资源的作用 , 知识发展过程由于人力资源的投 入才 使得知识实现增值 [ 3] 。
ITA
综述与述评
Shannon和 Weaver' s的电子 通信传播 模型中 引进了 噪音 , 也为众多知识转移研 究学者所认可 。 1.1.2 知识转移影响因 素研 究 知识 转移涉 及的 因素主 要有 :知识 本 身 、 知 识 发 送 者 (知 识源 )、 知 识 接 受者 (知识受体 )、 转移媒介 、 知识源与知识受体的距离等 。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述评
Abstract:Knowledgetransferisakeylinkaswellasanimportantresearchfieldofknowledgemanagement. Therearealotofresearchesonitathomeandabroad.Thispaperisdividedinto2 parts.Itgivesareviewoftheresearchesonknowledgetransferbydomesticandforeignacademiccircles.
*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发展与学 科体系构建研究 ” (项目 编号 : 06CTQ009)及安徽 大学人才 建设 计划项目 “企业应对危机的知识管理问题研究 ” 、 “知识管 理学科 体系构建研究 ” 的研究成果之一。
从组织到个体的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移 , 称之为 知识 的内化 。 4 种 模 式依 次 发生 , 构成 了 创新 知 识 的一 般 过 程 [ 2] 。
Keywords:knowledgemanagement;knowledgetransfer;impactfactor;review
1 国外知识转移的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对知识转移 的关 注较 早 。 1966年 , 波兰 尼 (M. Polanyi) 首 次 对 知 识 进 行 了 显 性 (Explicit /Codified Knowledge)与隐性 (TacitKnowledge)知识的 划分 ; 1977 年 , Teece首次提出知 识转 移的 概念 ;此 后知识 创造 、 转 化利用等 模型 逐渐 产生 。 1995 年 , 日 本学 者野 中郁 次郎 和竹内提出了最 为著名 的 SECI模型 , 为 知识转 移 、 知识 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 1] 。 从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 国外开 始了对知识转移的众 多讨论 。 1.1 国外知识 转移的研究现状
综述与述评
ITA
○郭春侠 1 , 马费成2 , 储节旺1 (1.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 , 安徽 合肥 230039;2.武汉大学 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 湖北 武汉 430072)
国内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
摘 要 :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 也是其重要研究领 域之一 , 国内外对此都有较多的研 究 。 本文分两个部分 , 对国内外知识管理学界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进行 了梳理和评析 。
转移媒介因素 。 转移媒介 即转移渠道 , 用于数据和信 息传输的所有工具和 手段 , 它 是指由人 、 制度 、 组织 、 社 区和符号系统 、 工具组件 、 网络软件等 综合形成的转移通 道 。 转移媒介包括两个要素 :编码和渠道 , 编 码是对用于 交流信息的专门化表 示 , 渠道 则是编码传输的手段 。 媒介 的优劣依赖于编码与渠道的有 效结合 , 二者的有效结合会 使知识的交流更具容量和丰富 性 , 媒介 的大容量有利于减 少不确定性 , 而丰富性则有利 于减少歧义性 。 如人与人之 间的信任程度及 人员流 动 、 社区 、 制度 建设的 完善 程度 、 组织的规模与正规程度 、 符号系统和工 具软件的准确清晰 程度及和可操作性等 都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 1] 。
缺乏这 种知识往往会造成知识转移过程中大量有价值 知识 的丢失 。 1.1.3 知识转移机制 与规 律研究 国外学 者对 知识转 移 的各个方面都有研究 , 但针 对知 识转移 机制 的研 究较少 。 最早提出知识转移机制的学者是 Davenport和 Prusak等人 。 其中最 知名的是 Zack和 Hansen等人 。 将知 识转移机 制分 为两种类型 :即个 人化策 略和 编码 化策 略 [ 14] 。 个 人化 方 法中 , 知识是 通过 面对 面的 交流 转移 (称为 F-2-F);编 码化的 方法中 , 知识是被仔细编码 , 技术在知识转移 中扮 演中心 角色 。显 然这是按知识类型进行的划分 。 根据 这种 思想 , S.M.Jasimuddin提出了选择合适的知识转移机制 , 即根据隐 性 知识 的 成 分多 少 从 电 话 、 电 子 邮件 、 F-2-F、 LotusNotes等 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 , 很 明显 , 他所认 为 的机制主要是技术 手段 。 S.M.Jasimuddin是针 对从事 软 件开发的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 , 他认为知识机制涉 及 3个 方面的变量 :人际关系 、 地位身份 、 知识发送者与接 收者 的距离 [ 14] 。 Kim研 究了 知识 转移 机制 , 将 知识 转 移的 媒 介分成市场媒介与非市场媒介 , 并基于知识转移媒介 与知 识供应者的态度两个维度给出 了知识转 移机制 [ 5] 。 Morten 等人在 对企业知识管理策略考察中发现企业知识管理 需要 同时采取针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的策略 , 这优 于那 些只重视其一而使另一种策略处于次要地位的企业 [ 15] 。
从知识螺旋模型可以看出 , 知识转移并不是静态 发生 的 , 它 必须经过不断的动态学习 , 才能达到目标 。 知 识的 转移包括知识的发送和知识的接受两个基本过程 , 这 两个 过程是由知识拥有者和知识接收者分别完成 , 并通过 中介 媒体连接起来 的 [ 4] 。 或者 说知 识转 移 是一 个教 与 学的 过 程 , 是 由知识提供者教导知识接受者如何将新的信息 与现 存的知 识基础加以联结 [ 5] 。 因此 , 知识转移是 指当知识接 收者能够获得原 则上 与知 识转 移者 相 同的 知识 的 类似 认 识 [ 6] 。 Szulanski认为 , 可以用 交流 模型来 研究 知识 转移 , 认为知识转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 , 从知识源单元到接 受单 元的信 息传播过程分为 4个阶段 :①确认 、 识别受体 需要 的知识 ;②双方促成转移通道 , 受体对知识调整 ;③受体 对新知识 进 行 鉴 别 、 理 解 ; ④受 体 对 转 移 知 识 吸 收 利 用 [ 7] 。
知识源与知识受 体之 间的 距离因 素 。 在 SECI模型基
础上 , Nanoda进 一 步 提 出 了 场 (BA)的 概 念 :源 发 场 (OriginationBA)、 互 动 场 (InteractionBA)、 网 络 场 ( CyberBA)和练习场 (ExercisingBA)[ 11] 。 许多学者 称之 为转移的情境 , 即 知识 源 与知 识受 体 之间 的空 间 位置 距 离 、 文 化距离 、 制 度 距 离 和 知 识 距 离 对 知 识 转 移 的 影 响 [ 1] 。 空间位置距离越大 , 相互隔绝的可能性 或传输噪音 越大而使知识难 以转 移 [ 12] ;文 化距 离指 文化 背景 、 语 言 背景 、 认知模式的差异性 , 差异性越小 , 知识转移效 果越 好 ;制 度距离指组织文化 、 组织结构 、 技术体系 (如网络 平台 )、 人际 交 流环 境 (组 织内 部 和 谐 、 组 织 关 系 的 好 坏 )等 [ 9] , 都 会影 响 知 识 转移 效 果 ;知识 距 离 指 专业 、 知识结 构 、 认知 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相似程度 , 当知识 源与 知识受体之间的知识基础有重叠又有适当交叉时 , 知 识转 移的效果较好 [ 13] 。 对于知 识接 受者 来说 , 在 评价 和消 化 新知识过程中 , 与知识源共 有相 似的经 验知 识至 关重要 ,
知识接 受者 (知识 受体 )因素 。 考察 知识 转移 最终 效果的重点就是知识接 受者 (知 识受体 )对 知识的 吸收 、 理解及 创新 。 因此 , 知 识接 受者 (知识 受体 )对知 识发 送者的信任 , 对知识 接受 的主动 意愿 [ 10] , 对接 受知 识价 值的预见 、 捕捉能力 、 接受动机和机会成本 、 其自身原有 的知识存量 、 对知识的领悟吸收能力 , 即其 学习能力 、 思 维能力 、 交往能力等智力因素和情感智 商即综合素质的高 低直接影响知识转移 的效果 [ 9] 。
基于传播或交流理论对知识转移研究的学者们都 对知 识转移的构成要素有所论述 , 虽然这些理论在术语上 有所 区别 , 涉及的 要 素也 或多 或 少 , 达 成的 基本 一 致是 :知 识 、 知识发送者 、 知识 接受 者 、 传 输渠 道 、 传 输情 境 [ 8] 。
— 466 —
· 第 31卷 2008年第 3期 ·
知识自身因素 。 从知识本 身特性来看 , 知识转移依赖 于知识是否易 于被移 植 、 理解 和吸 收 。 Kogut和 Simmonin 的研究表明 , 知识的隐性 、 复杂性 、 可编码 性 、 专有性等 都对知识转移有较大影响 。 通常情况下 , 知 识越隐晦 、 越 复杂 、 越难于编码 、 越专有就越难 于转移 。 Zander发现知 识的隐性程度对知 识转移 过程的顺 利与 否有着 重要 影响 。 显然 显 性 知 识 与 隐 性 知 识 转 移 的 难 易 程 度 明 显 不 同 。 Kogut和 Zander证明编码知识可以快速转移 。 Lord和 Ranft 研究得出隐性知识在 转移过程中存在困难 。
国外对知识转移的研究日 益广泛化和深入化 。 以前学 者们研究的对象 主要是 公司 内部 、 合 资企 业 、 跨国 公司 、 企业联盟等之间的知识转移 , 所属研究 领域主要是企业知 识管理 、 人力 资 源管 理 、 组 织行 为 学 、 信 息 系统 、 心理 学 、 经济学和战略管理 。 目前知识转移受到 教育学 、 社会 学甚至医药卫生等诸 多学科领域的普遍关注 。 1.1.1 知识 转 移 的 模 式 、 过 程 及 要 素 研 究 Nonaka和 Konno基于对知识显 — 隐性分类 的研究 , 提出了 知识转移 的 SECI模型 , 将知识转 移分为 4种 模式 :①从个 体到个 体的隐性知识的转移 , 称之为 知识的群化 ;②从个体到团 体的隐性知识向显性 知识的转移 , 称之为知识的外化 ;③ 从团体到组织的显性 知识的转移 , 称之为知识的融合 ;④
知识发 送者 (知识 源 )因 素 。 其 知识 转移 的主 观意 向 、 动机或受激励程度 [ 9] , 对自身知识的意识程度 , 对知 识的保护意识 , 其知 识 转移 的代 价 (经济 成本 及 收益 ), 以及其编码能力 、 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对 知识转移的质量与 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 在信息系 统环境下 , 当个体认为自己 能力强就会有更大的知识转移 倾向 , 而 认为自己知识不够 时 , 是不大可能与他人共享知 识的 。社 会对知识发送者的 认同程度 , 或说个人 的影响 力也与 知识 转移有 密切 关系 。 Davenport等人认为 知识 转移 的发 生与 知识 发送 者的 能力 正相关 。 因此 , 专家wk.baidu.com易转移知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