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在局部中晚期鼻咽癌中的研究
疗 模式 与 治疗 程 序 . 是 一种 严 格 的质 量控 制 体 系
其 最初 目的是降 低 医疗 费用 .最 终起 到 规 范 医疗
行 为 .增 加 医疗 服 务 的系统 性 和 完整 性 .减 少变
优化方 法进 行逆 向优 化 ML C动态 调强 全部 均根
治性外照射 。鼻咽和颈部采用 全程 I MR T照 射 。
GTVn x DT 7 0 . 4 Gy / 3 2 f / 4 6 d; GTVnd DT 68 . 1 Gy / 3 2 f / 4 6d; CTV6 0 DT 6 0Gy / 3 0 f / 42 d; CTV5 4 DT 5 4Gy / 3 0 f /
异, 降低 成本 , 提 高 医疗 质 量 的作 用『 l - 4 ] 。 目前 临床 路径 正行 推广 , 国内外 尚没 有具体 的经 验借 鉴 因 此 。本 研 究对 我科 初 治 中 晚期 鼻 咽癌 的治疗 制 订 临 床路 径 .并 对 住 院 时间 负性 变 异 因素 进 行初 步
路 径流 程实施 时 . 可 以 进 入 路 径
其家 属交 代 出院后 注意事 项
2 结 果 9 3例 患 者 .每 例 完 成 治 疗 需 办 理 4次 住 院 手
1 . 2 方法
每位 患 者采 取 3程 D C F方 案 诱 导化 疗
每次 入 院病 例 均 按 照 医 院核 心制 度 执 行 对
每一个 阶段 出现 的变 异原 因 , 包括 病 人/ 家 属 因素 、
成 治疗 的 9 3例局 部 中晚期 鼻 咽癌 临床 路 径 患 者 . 均 经病 理 确诊 。其 中男 7 2例 ; 占7 7 . 4 %, 女2 1 例, 占2 2 . 6 %, 平 均 年龄 4 8岁 入选 标 准局部 中晚期鼻 咽 癌 临 床 路 径 人 选 标 准 :( 1 ) 第 一 诊 断 必 须 符 合
鼻咽癌 GP方案
鼻咽癌 GP方案1. 引言鼻咽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由于该癌种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和隐匿性生长,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为了提高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鼻咽癌GP方案。
2. 鼻咽癌 GP方案2.1 方案介绍鼻咽癌GP方案是一种结合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常用于鼻咽癌的治疗。
以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和放疗为核心,通过联合应用,将化疗和放疗的疗效相互叠加,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2 方案流程鼻咽癌 GP方案的治疗流程如下:1.评估病情: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2.化疗: 使用顺铂等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化疗。
3.放疗: 采用放疗技术,将高能射线聚焦在肿瘤区域进行放射治疗。
4.术后治疗: 在手术切除后,根据病理结果和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化疗或放疗。
2.3 方案优势鼻咽癌 GP方案相比于单纯的放疗或化疗方案,具有以下优势:•综合治疗: 鼻咽癌GP方案将化疗和放疗相结合,通过双重杀伤效应,提高了治疗效果。
•协同作用: 化疗药物顺铂和放疗具有协同作用,可以相互增强疗效,提高肿瘤细胞的死亡率。
•病灶缩小: 鼻咽癌 GP方案可以在手术前缩小肿瘤的体积,有助于手术的精确切除。
3. 方案的不良反应与风险鼻咽癌 GP方案在治疗鼻咽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风险,如下所示:•毒副作用: 化疗药物顺铂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放射性损伤: 放疗可能会引起放射性口腔炎、食管炎、皮肤损伤等放射性损伤,需要及时处理和预防。
•耳聋: 鼻咽癌 GP方案中的放疗可能会导致耳聋,需要做好听力保护和康复工作。
以上不良反应和风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评估和管理,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4. 结论鼻咽癌 GP方案是一种常用的鼻咽癌综合治疗方案,通过化疗和放疗的结合应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
鼻咽癌放疗临床护理路径表
鼻咽癌放疗临床护理路径表况、过敏史等
相关制度
耳鸣,面麻、复视等症状需要配合的事项
和恐惧心理○完成
大便常规等
查
物反应
○填写护理记录
锐器等
周留置宣教,签署单张
脱发等。
般状况
痛头晕、腮腺炎
血常规。
泌,减少干燥症状。
患者一般状况
有无口干、疲劳、虚弱、
物助眠
不良反应等
食。
护理
为永久性功能锻炼
状况
性皮炎及口腔炎
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规
○进行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般状况
Ⅱ度放射性皮炎及口腔炎血常规、生化,
肉汤、鱼汤、肉粥等。
○督促指导功能锻炼患者一般状况
口腔炎
不良反应等
汤、肉粥等。
护理。
状况
放射性皮炎及口腔炎度、耳鸣
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常规。
10斤。
腔护理
○协助患者功能锻炼
般状况
血常规、生化
口腔护理
○协助患者功能锻炼○定时巡视病房
○观察放疗副反应
茶水漱口,加强营养
性功能锻炼
○完成出院指导。
鼻咽癌复查临床路径
鼻咽癌随访复查临床路径一、鼻咽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鼻咽癌(ICD-9:147.901)(非M1且不影响放疗的并发症)(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鼻咽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文版)、其他可以获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研究结果。
1.间接鼻咽镜或显微鼻咽镜提示鼻咽粘膜毛糙或/和有新生物2.鼻咽CT或MRI提示鼻咽粘膜增厚或以鼻咽为中心的肿物(可伴有周围浸润)3.病理提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非角化型癌;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2003WHO分类)4.可有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三)标准住院日为1-5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鼻咽癌(ICD-9:147.90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或经一般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 复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等(3)X线胸片、心电图,肝胆胰脾肾肾上腺B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肿瘤相关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肿瘤相关抗原,肿瘤免疫相关检查等(2)鼻咽及颈部CT(3)鼻咽及颈部MRI(4)ECT全身骨扫描(5)PET-CT(6)凝血功能(六)出院标准。
1. 评估病情稳定,体温正常,生命体征平稳。
2.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七)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复查评估病情变化须调整治疗方案。
二、鼻咽癌随访复查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咽癌(ICD-9:147.9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5天结束。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作者:朱雪莹李忠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1年第10期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
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
鼻咽癌与Epstein-Barr病毒密切相关。
临床常见症状为鼻塞、血涕、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
目前鼻咽癌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放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着调强放疗等在鼻咽癌治疗中广泛应用,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远处转移成为最主要的失败模式。
肿瘤治疗药物近年来发展迅速,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
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本文就放化疗、手术、靶向治疗及治疗副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介绍。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1.二维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
鼻咽癌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因此,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根基。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常规的二维放射治疗是标准的放疗方式。
但是二维放射治疗的同时会造成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损伤。
现在三维适形治疗运用CT图像对肿瘤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可以提高靶区的照射剂量,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提高了放疗的有效率。
2.调强放射治疗(IMRT)。
IMRT 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一种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具有显著的剂量学分布优势,即在提高肿瘤靶区放疗剂量的同时,降低邻近器官辐射剂量,极大提高了放疗的精准度。
临床研究显示,鼻咽癌患者行IMRT治疗时,脊髓的最大照射剂量下降了10Gy,腮腺的照射总剂量也下降了18Gy,能提高对腮腺和脊髓的保护。
3.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
VMAT 是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型精准放疗技术,可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对肿瘤及周围组织进行实时的CT扫描监控,根据肿瘤情况选择弧形射野数目及入射角度,准确调整射线的照射范围,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
与IMRT 相比,VMAT的靶区剂量适形度更高,优化后的剂量分布更准确。
4.质子治疗(IMPT)。
鼻咽癌精确放疗加同步化疗
鼻咽癌精确放疗加同步化疗临床路径一、鼻咽癌精确放疗加同步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鼻咽癌(疾病编码:BWA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鼻咽恶性肿瘤(疾病编码:C11.901)(非M1且治疗中不出现影响放疗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西医诊断: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
1.症状:涕血、鼻出血、鼻塞、耳鸣、听力减退、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颅神经损害或远处转移症状。
2.体征:鼻咽部、颈部有新生物。
3.辅助检查:间接鼻咽镜、纤维或电子鼻咽镜、鼻咽部增强CT和(或)MRI、全身骨扫描或PET检查。
4.病理学[鼻咽部和(或)颈部转移灶]明确诊断。
中医证候诊断: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2011版《中医肿瘤学》。
鼻咽癌临床常见证候:1.1、热毒蕴肺型:鼻塞流脓涕或涕中带血,头痛发热,心烦失眠,咽干口苦,耳鸣耳聋,大便秘结,小便黄,鼻腔粘膜充血甚至溃疡,舌质红,苔薄白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或滑数。
1.2、瘀血阻络型:鼻塞脓涕,涕血色紫黑,头痛,耳鸣,复视,口干喜冷饮,鼻咽部肿块,颈部肿块凸出,质坚硬,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黄,脉弦细或涩。
1.3、痰浊内阻型:鼻塞涕多,头晕头重,胸闷痰多,恶心呕吐,纳呆,口干不欲饮,耳内胀闷,大便溏薄,鼻咽粘膜水肿,分泌物多,颈部有转移性肿块。
舌质暗淡或淡红,体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弦滑或细滑或濡细。
1.4、气阴两虚型:神疲乏力,少气自汗,头痛,五心烦热,失眠,口干咽痛,间有涕血,唇焦舌燥,形体消瘦,影像吞咽,尿赤便干,口咽粘膜充血、糜烂,舌质红少苔、无苔,或有裂纹,脉细滑或细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头颈肿瘤综合治疗专家共识》(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年)、《中国鼻咽癌诊疗指南》(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2007年)、《2010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及剂量设计指引专家共识》(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1年)、《2012ESMO临床实践指南:鼻咽癌的诊断、治疗与随访》(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评估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评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相对较少见但较为恶性的头颈部肿瘤。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治疗鼻咽癌通常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关键手段之一。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是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最佳疗效并最大限度减少危害的重要步骤。
下面将对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以及评估过程进行探讨。
一、放射治疗计划设计1. 患者评估和分期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合理分期。
这包括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病理检查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分期、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
2. 靶区划定根据鼻咽癌的位置及其淋巴结转移规律,需要合理划定治疗的靶区。
一般来说,放射治疗的靶区包括原发肿瘤灶、颈部淋巴结区域等,同时还需避开关键器官(如脑干、眼球等)。
3. 剂量分配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剂量的分配。
根据肿瘤的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剂量分配方案,确保肿瘤组织受到足够的放射剂量,同时尽量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
4. 照射技术选择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常用的照射技术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S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疗效。
5. 治疗计划评估完成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后,需要进行治疗计划的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剂量分布、靶区覆盖情况、剂量与毒副作用之间的平衡等。
通过评估,可以进一步优化治疗计划,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和患者的安全。
二、放射治疗计划评估按照治疗计划的设计,进行放射治疗后,有必要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放疗治疗中,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相关问题。
一、鼻咽癌的放疗剂量放疗剂量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对于鼻咽癌的放疗剂量,通常采用总剂量和每次剂量两个参数来描述。
1. 总剂量:总剂量是指在整个放疗周期内给予患者的放疗总量。
鼻咽癌的总剂量一般在70-80Gy之间,根据鼻咽癌的分期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总剂量的确定既要保证肿瘤的控制,又要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2. 每次剂量:每次剂量是指每次放疗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鼻咽癌的每次剂量一般在1.8-2.2Gy之间,每周给予5次。
每次剂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肿瘤的敏感性、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二、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放疗治疗时间是指完成放疗所需的天数。
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一般较长,治疗周期在6-8周左右。
放疗治疗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
较短的治疗时间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增长,但可能会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
较长的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但容易造成肿瘤的抵抗性增加。
因此,治疗时间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分期和位置等因素。
三、放疗剂量与治疗时间的关系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在合理控制剂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长的治疗时间可能增加肿瘤的抵抗性,减少治疗效果。
因此,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早期鼻咽癌,适当控制总剂量,缩短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而对于晚期鼻咽癌,较高的剂量和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总之,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特点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鼻咽癌治疗方案及疗程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咽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详细介绍鼻咽癌的治疗方案及疗程。
一、鼻咽癌的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适用于早期鼻咽癌患者。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鼻咽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2)鼻咽-鼻窦联合切除术:适用于肿瘤侵犯鼻窦、眼眶等邻近器官的患者。
(3)颈部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适用于大多数鼻咽癌患者。
放射治疗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外照射:采用直线加速器或钴-60等放射源对肿瘤进行照射。
(2)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性源直接放置在肿瘤部位或邻近部位,以达到高剂量照射。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肿瘤进行精确照射。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或复发、转移的患者。
化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顺铂: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首选化疗药物。
(2)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3)紫杉醇、多西他赛等:近年来被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
目前,针对鼻咽癌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2)肿瘤疫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
二、鼻咽癌的疗程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疗程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位、患者全身状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手术治疗的疗程为1-2周。
术后还需进行随访和观察,包括复查、放疗等。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疗程一般为6-8周,分为两个阶段:(1)诱导放疗:照射剂量为40-50Gy,治疗时间为4-5周。
(2)巩固放疗:照射剂量为30-40Gy,治疗时间为3-4周。
3. 化学治疗化疗的疗程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患者全身状况等因素。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02
新版指南对鼻咽癌靶区的勾画和剂量规定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提供了具体的勾画原则和剂量参考,使得放射治疗更加规范化和个性化。
疗效评价标准更完善
03
新版指南在疗效评价标准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引入了更多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评价指标,使得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
免疫治疗的应用
新版指南首次将免疫治疗纳入鼻咽癌的治疗方案中,介绍了免疫治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潜力和应用前景,为鼻咽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根治性放疗
总剂量DT70-74Gy/33-37次/6.5-7.5周,常规分割1.8-2.0Gy/次,每周5次。
同步放化疗
在放疗期间给予化疗药物增敏,常用方案为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药物的使用时机、剂量和疗程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耐受性进行调整。
延时符
鼻咽癌放射治疗技术与方法
03
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正常组织的损伤。
技术进展与优势
主要治疗手段
通过指南的制定和推广,规范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行为,提高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规范治疗行为
指南的制定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和经验总结,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精准医疗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鼻咽癌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基因测序、生物标志物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延时符
指南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医生放射治疗技术水平,确保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规范放射治疗技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应用临床路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 src 】 0bet e T td h f c o ap ig cnclpt a oi pe eth ah e uao o Abtat jc v o s yte eet f p l n l i a w yt m lm n el d ct nt i u f y i a h t i
年上升 , 注重护理 优秀人才 的宣传和肯定 , 先后 有数名护 士荣
获 “ 国劳动模 范” “ 国五一劳动奖 章” 全 、全 等荣誉 , 并推荐护 理 优秀人才到电大 、 职大等处兼职授课。 另外 , 要积极组织护理岗 位能手竞赛 、 十佳护士评选 等活动并 大力表彰。在护士长的选
理人员在 职广 开学 路 。医院要积极支持 护理人员 参加在职教 育, 要按照继续教育管理 办法加强继续 教育工作 , 继续教育 的 学分与晋 升职称 、 护士执业注册 、 年度 考核 挂钩 , 达不 到学分要 求的人员 , 不得晋升职称 , 能执业 注册 , 不 年度不能考核 “ 合格”
i a h g o p. a to lh at du ai n meho sp ro me ot te t n Co to o p a ci ia t wa n e c r u Tr di na e l e c to t d wa e r d t hepain si nr lGr u nd ln c lpah y i h f
● 噙 园
作, 培养造就基础理论扎实 、 技能好 、 紧急条件下应 战 素质 能在
的护 理人 才 。 同 时 加 强 护 士 的 在 职 教 育管 理 , 据 护 理 事 业 发 根 展 的需 要 , 极 发 展 多层 次 、 渠 道 、 规 格 的 成 人 教 育 , 护 积 多 多 为
Bn S r e,i um i ag Xi h  ̄ ta.T e i am i n X e e, n a u e 1 h t L Y o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剂量计算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剂量计算鼻咽癌,又称鼻咽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作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对于确定适当的放射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剂量计算的相关内容。
一、放射治疗剂量计算的重要性放射治疗是通过针对癌细胞的射线照射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增殖。
而放射治疗剂量的准确计算和调整是保证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关键所在。
合理的剂量计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免受放射线的伤害。
二、放射治疗参数的选择与计算1. 靶区的确定靶区是指肿瘤存在的区域,其中包括实体肿瘤和可能存在的淋巴结转移区域。
在鼻咽癌的治疗中,一般选择鼻咽部和颈部为靶区。
2. 剂量的计算方法常用的剂量计算方法有等效单次剂量(EQD2)和总生物等效剂量(TBD)。
通过这两种方法的计算,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肿瘤对于不同剂量的反应,并制定相应的放疗计划。
3.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选择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是专门用于放射治疗过程中剂量计算和剂量分布模拟的软件。
常见的计划系统有Varian Eclipse、Philips Pinnacle、Elekta Monaco等。
根据临床需求和医疗设备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剂量计算和评估。
三、放射治疗剂量的调整与评估1. 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剂量体积直方图是在放疗计划系统中生成的一种图形,用于显示患者接受的剂量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剂量体积直方图,医生可以了解患者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及其对应的体积。
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的结果,可对剂量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治疗计划的评估在确定了适当的剂量分布后,医生需要对治疗计划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保合理的治疗剂量可以覆盖整个肿瘤区域,同时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通过计算各种评估指标,如剂量覆盖率、同构指数等参数,可以对治疗计划进行全面评估。
四、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是确保放射治疗剂量计算和实施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鼻咽癌的放疗技术VMAT与TOMO的应用与优势
鼻咽癌的放疗技术VMAT与TOMO的应用与优势鼻咽癌是指起源于鼻咽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华南地区。
由于鼻咽癌的位置特殊,容易侵犯周围重要组织,如视神经、颈动脉等,因此放疗是鼻咽癌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放疗技术被引入鼻咽癌的治疗中,其中VMAT和TOMO两种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鼻咽癌放疗技术VMAT与TOMO的应用与优势。
一、鼻咽癌放疗技术概述放疗作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旨在通过高能射线照射瘤体,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传统的放疗技术包括立体定向放疗(3DCRT)和强度调控放疗(IMRT),它们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辐射剂量分布不均匀、副作用较大等。
而VMAT和TOMO作为新型放疗技术,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VMAT的应用与优势VMAT(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是一种以强度调控放疗为基础的技术,它通过改变射束的强度和辐射源的运动轨迹,实现对瘤体的精确照射。
相比传统放疗技术,VMAT有以下应用与优势:1. 高精度的照射:VMAT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可以更准确地照射靶区,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2. 快速的治疗时间:VMAT技术通过优化照射计划,缩短了整个治疗过程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3. 适应不规则瘤体:VMAT技术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瘤体,可以更好地覆盖瘤体,避免辐射漏斗现象。
4. 副作用减少:由于VMAT技术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辐射副作用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
三、TOMO的应用与优势TOMO(Tomotherapy)是一种立体定向放疗的改进技术,它采用旋转调强技术来实现放疗。
TOMO的应用与优势包括:1. 高剂量精确递送:TOMO技术采用螺旋扫描方式逐层递送辐射,具有非常高的剂量精确性,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2. 整体调控:TOMO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肿瘤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现对肿瘤的全面调控。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资料 .
选择 2 1 0 1年 l 2月 一2 1 0 2年 2月 鼻咽癌患
者6 O例作 为试验组 , 3 男 2例 , 2 女 8例 。年 龄 l 8~6 9岁 , 平 均( 32 4 .8±1.2 岁 ; 4 3 ) 选择 21 01年 8~1 月患者 6 1 0例作为对 照组 , 3 例 , 2 。年龄 1 7 男 1 女 9例 8~ 6岁 , 平均 (3 4 4 .5±1.8 46) 岁。人选条件 :1 已明确诊断 的患者。( ) () 2 无其 他疾病 的并发 症。( ) 3 患者能配合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 ) 4 治疗方案相
1 周内随访第 1 , 个月 内随访第 2次 次 1
13 评价 指标 否 自我护理以及对 护理 工作满意度 。
14 统计学处理 . 采用 P M . 统计 学软件 , E S3 1 计数 资料 比 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检验 , 检验水准 = .5 00 。
3 饮食 上少量多餐 , . 鼓励患者进食 继续做好 心理护理 。连续 4 周
在病情允许下 , 当活动 适 1 服药指导 , . 疾病预防 2 调节情 志, . 用乐观 的态度 面对生 活中的
不 幸 3 根据 医嘱按 时 回院化 疗 ,定 期返 院 复 . 查, 如血常 规、 肾功 能、 电 图等 , 肝 心 以便 及早发现 问题 。 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
4 ・ 2
护 理 实 践 与研 究 2 1 第 9卷 第 1 ( 半 月 版 0 2年 6期 下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化疗患者 中的应用
原 雨灵
d i1 .9 9ji n 17 o :0 36 /.s .62—97 .02 1 .2 s 6 62 1 .6 0 1
鼻咽癌肺转移治疗方案
摘要:鼻咽癌肺转移是鼻咽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旨在探讨鼻咽癌肺转移的治疗方案,包括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咽癌的治疗方法日益丰富。
然而,鼻咽癌肺转移仍然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对鼻咽癌肺转移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治疗方案1. 综合治疗鼻咽癌肺转移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策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1)化疗:化疗是治疗鼻咽癌肺转移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氟尿嘧啶、多西他赛、奥沙利铂等。
化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如联合用药、序贯用药等。
(2)放疗:放疗是治疗鼻咽癌肺转移的重要手段,可有效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
放疗方式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
外照射适用于肺转移灶较大或多发的情况,近距离照射适用于单发且位于肺部表浅部位的情况。
(3)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有限,主要针对以下情况:(1)肺转移灶局限,且可切除。
(2)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够承受手术。
(3)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
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等。
手术切除后,应配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3. 生物治疗生物治疗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或制剂,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常用的生物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4. 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三、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结合多种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3. 持续治疗:鼻咽癌肺转移治疗需长期、持续进行,以维持治疗效果。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一、鼻咽癌的发病情况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呈南高北低趋势,其高发区在南方诸省,而以广东省发病率最高,据中山医学院统计,鼻咽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
而北方发病率偏低,但也不少见,居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
世界其他地区则少见。
发病以30~60岁多见,40~59岁为最多,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健康。
二、鼻咽部的解剖及淋巴引流鼻咽位于颅底之下、软腭之上、第一、二颈椎之前、鼻腔之后的一个空腔。
上下及左右径各约3~4cm;前后径约2~3 cm;有前、后、左、右、顶、底六个壁。
前壁是鼻后孔和鼻中隔后缘;顶壁和后壁,顶壁向后逐渐移行为后壁,故两壁又可合称为顶后壁,其上方是蝶窦和枕骨体,后方是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的上半部;侧壁有耳咽管隆突、耳咽管开口和咽隐窝,此窝上方恰是破裂孔,咽隐窝是鼻咽癌最常发生的部位;底壁是软腭背面,鼻咽癌很少发生于底壁,但顶侧壁肿瘤可侵及软腭。
见图1、2。
鼻咽肿瘤可通过上述各壁侵及相邻组织,如向上可到颅底、海绵窦区(常损伤Ⅲ、Ⅳ、Ⅴ、Ⅵ对颅神经);向下到口咽;向前经后鼻孔到鼻腔、筛窦、眼眶;向后可侵犯咽后间隙、椎前软组织、颈椎;向两侧可侵犯咽旁间隙,当茎突后区受累可损伤Ⅸ、Ⅹ、Ⅺ、Ⅻ对颅神经。
鼻咽的淋巴管网极为丰富,左右交叉,局限于鼻咽一侧的原发癌可有双侧或对侧颈淋巴结转移。
鼻咽粘膜淋巴管网汇集后顺流而下到达上颈深淋巴结,所以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最多见的是上颈部。
最早最常出现的转移淋巴结多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部、乳突尖下方或二腹肌后腹下方的颈深上组淋巴结。
再向下扩散可累及中下颈、锁骨上区及颈后三角区的脊副链淋巴结(副神经淋巴结链在颈后三角区),甚至全颈的各深组淋巴结。
若颈部转移灶巨大或颈部手术后的病人可出现逆流转移至颌下、颏下、耳前淋巴结或侵犯皮下淋巴管而形成皮下结节。
见图3。
鼻咽癌血行转移率也高,约占20.2~29.7%。
死亡者中半数或半数以上有远地转移,远地转移中以骨转移最多见,其次是肺和肝转移,多数是几个器官或多处组织同时受累,而脑转移少见。
鼻咽癌诱导化疗(TPF)表单
路径—1:第一诊断为初治鼻咽癌,适用于08分期为T1~4N2~3M0、T4N0~1M0的患者
应用TPF方案(多西他赛 + PPD + 5-FU):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5~18天
日期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7天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评估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
记录“日常病程”
医嘱
PICC置管+ 验证片(首次化疗)
开明日化疗医嘱
地塞米松片 8.25mg bidd0-d2
开化疗过程心电监护医嘱
(首次使用多西他赛时或必要时)
水化利尿医嘱(大剂量顺铂者,d0-d2)
化疗医嘱(TPF方案)
复查血常规、住院生化常规组合
护理
工作
确定是否执行化疗医嘱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A班
P班
N班
第8天
(再次住院第3天)
住院第9-13天
(再次住院第4-8天)
住院第14天
(再次住院第9天)
诊疗工作
科内讨论治疗方案
行PICC置管(首次化疗)
病情沟通告知,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
化疗5天
记录“日常病程”
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完整查体
开出常规检查
当日完成首次病程
24h内完成住院病历
主管医生查房
上级医师查房及心理分型
记录“日常病程”
患者实验室或影像检查
医生分析入院检查结果
鼻咽癌诱导化疗临床路径
鼻咽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诱导化疗)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治鼻咽癌(C11.902)二、诊断依据:根据《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鼻咽癌治疗指南2012年第一版》、《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2010专家共识》、《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鼻咽癌92分期修订工作报告》(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9,18(1):2-6)1. 临床症状部分早期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和体症。
大部分病人可以出现鼻塞、涕血、耳鸣、听力下降、头痛、面麻、复视。
2. 临床检查鼻咽肿物,颈部肿块和脑神经受侵的临床表现;3. 影像检查鼻咽MRI /CT 扫描检查或PET-CT检查;4. 病理检查鼻咽部病理+免疫组化证实为鼻咽癌。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鼻咽癌治疗指南2012年第一版》、《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2010专家共识》、《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鼻咽癌92分期修订工作报告》(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9,18(1):2-6)四、标准住院日:1、路径——1:“TPF”方案诱导化疗 15~18天;2、路径——2:“PF”方案诱导化疗 15~18天。
五、路径标准:1、路径——1:适合于第一诊断为鼻咽非角化性癌、08分期T1~4N2~3M0、T4N0~1M0的患者,同意使用“TPF”方案者;2、路径——2:适合于第一诊断为鼻咽非角化性癌、08分期T1~4N2~3M0、T4N0~1M0的患者,不同意使用“TPF”方案者;六、化疗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BG2、尿液分析及尿沉渣分析3、大便常规+OB4、住院生化常规5、免疫常规+乙肝两对半(需知情同意)6、血脂分析(必要时)7、凝血四项(必要时)8、EBV三项(初次及疗效评价时)9、HBV-DNA(必要时)10、细胞免疫检测(必要时)11、鼻咽纤维镜/鼻内镜(初次及疗效评价时)11、心电图12、胸部正侧位片13、腹部及颈部彩超(初次及疗效评价时)14、鼻咽+颈部MRI (初次及疗效评价时)15、骨扫描(初次及疗效评价时)16、胸部CT(N3者、必要时)17、PET-CT(必要时)18、口腔科会诊放疗前口腔处理(初次时)七、诱导化疗方案:1、TPF方案(多西他赛+PPD+5-FU)2、PF方案(PPD+5-FU)八、路径:1.路径——1、2:诱导化疗(适用于鼻咽非角化性癌08分期T1~4N2~3M0、T3~4N1M0)九、出院标准:患者一般情况好,血液学、心、肝、肾毒性≤II级。
健康教育路径评价表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住 院 须 知 ,医 院 环 境 ,主 管 医生 ,责 任 护 士 口 各 种 检 查 的 目的 和 注 意 事 项 口
心 理 护 理 口
劝 戒 烟 酒 口
第 2天
鼻 咽 癌 的 病 因 、临床 表 现 、治 疗 方 法 口 列 举 同种 疾 病 治疗 效 果 口
放 疗 前 准 备
表依据鼻咽癌诊治标准 f 2 _ 、 健康教育路径及护理路
径相关文献[ s ] ,由我科主任 、 护士长 、 主治医师 、
见表 4 。
3 讨 论
责任护士共同制定 ,见表 1 )进行健康教育 ,即责
临床路径是 2 0 世纪 8 0 年代美国医疗机构提出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3 - 2 2
计分析 。 计数资料采用 j c 2 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检 验。 尸<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收治 2 5 5 例鼻咽癌初治患者 ,男 1 6 2 例 ,女 9 3 例, 年龄 2 1  ̄ v 7 9 岁。 经病理切片证实为低分化鳞癌 2 1 5 例, 中分化鳞癌 4 0 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外照 射 ,鼻咽 、颈 、锁 骨上实 施调强 放疗 。按住 院号 单
第4 3卷第 2期
2 01 3年 2月
温
州
医
学
院
学
报
V l _ 43 NO . 2 Fe b. 2 O1 3
J o ur n a l o f We n z h ou Me d i c a l Col l eg e
嘲
健康教 育路径评价表在鼻咽癌放疗患者
健康教育 中的应用
保 持 口腔 卫 生 的 意 义 和 方 法 ( 正 确 刷 牙 、漱 口 )口
鼻咽癌放疗的方案
鼻咽癌放疗的方案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部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而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将谈论鼻咽癌放疗的方案以及相关内容。
一、放疗的基本原理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或粒子照射肿瘤部位,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进而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
对于鼻咽癌而言,放疗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杀死肿瘤细胞,达到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效果。
二、放疗的方案选择与注意事项1. 鼻咽癌放疗的方案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包括肿瘤的分期、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伴随疾病等。
2. 放疗可以作为鼻咽癌的根治性治疗,也可以与手术、化疗等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
具体的方案选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制定。
3. 放疗的具体方案一般包括剂量、分次、照射方式等。
常见的放疗方式有传统放疗和调强放疗,前者是传统的放疗方式,后者可以根据肿瘤的形态进行精确照射。
4. 鼻咽癌放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护邻近正常组织,特别是重要的器官和结构,如视神经、咽腔粘膜等。
5. 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放射性皮炎、食管炎等副作用,需要积极处理和监测。
三、放疗后的护理和康复1. 放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和康复工作,包括保持口腔卫生,防止感染,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2. 康复期间,患者的饮食应以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 康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口腔的保养,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处理任何异常。
4. 康复阶段还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复发或转移等情况。
四、放疗的效果评估和预后1. 放疗后的效果评估通常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以确定肿瘤的缩小或消失程度。
2. 鼻咽癌的预后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放疗的剂量等。
一般而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3. 放疗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复发或转移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临床路径
一、鼻咽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鼻咽癌(ICD-9:147.901)(非M1且不伴有和疗中不出现影响放疗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鼻咽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0,中文版)、
其他可以获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研究结果
自身经验
1.间接鼻咽镜或显微鼻咽镜提示鼻咽粘膜毛糙或/和有新生物
2.鼻咽CT或MRI提示鼻咽粘膜增厚或以鼻咽为中心的肿物(可伴有周围
浸润)
3.病理提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非角化型癌;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2003WHO分类)
4.可有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三)放射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鼻咽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0,中国版)、
其他可以获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研究结果
自身经验
1.IMRT(推荐)
2.3DCRT
3.常规放射治疗
以上三种方式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要求及设备条件,在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方案的优越性看,IMRT优于3DCRT;3DCRT优于常规放射治疗,但前者较后者费用高,须向患者说明,由患者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7-9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鼻咽癌(ICD-9:147.901)(非M1且不伴有和疗中不出现影响放疗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或经一般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等
(3)X线胸片、心电图,肝胆胰脾肾肾上腺B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肿瘤相关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肿瘤相关抗原,肿瘤免疫相关检查等
(2)鼻咽及颈部CT
(3)鼻咽及颈部MRI
(4)ECT全身骨扫描
(5)PET-CT
(6)凝血功能
(七)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时机。
1.可用放射增敏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
2.可用放疗防护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目前不建议与增敏剂同时使用。
3.可同时用中草药口服和/或中成药调理。
4.可同时用靶向药物联合治疗
5.建议顺铂同期放化疗(除T1-2aN0M0外)
6.可同时用免疫增强剂
7.可同时联合应用热疗(颈部淋巴结巨大患者)
8.处理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药物及措施
9.支持治疗。
(八)出院标准。
1.完成放疗计划,病情稳定,体温正常,生命体征平稳。
2.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放疗中出现鼻咽大出血须五官科或介入科协助止血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3.放疗中肿瘤病情变化须调整治疗方案(如放疗中发现远处转移)
4.没有其他需要住院处理的放疗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二、鼻咽癌根治性放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咽癌(ICD-9:147.901)(非M1且不伴有影响放疗的并发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9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