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28铜合金中铜含量的间接碘量法测定
实验47_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间接碘量法
![实验47_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间接碘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67382cbcd126fff7050bf3.png)
大 学 通 用 化 学 实 验 技 术
4/11
色加深(为什么?),继续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
间 接 碘 量 法
铜 合 金 中 铜 含 量 的 测 定
——
( 3 ) CuI 沉淀表面易吸附少量 I2 ,这部分 I2 不与淀 粉作用,而使终点提前。为此应在临近终点时加入 KSCN 溶液,使 CuI 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 CuSCN ,而 CuSCN 不吸 附 I2 ,从而使被吸附的那部分 I2 释放出来,提高测定的
1. 铜合金试样的分解 准确称取约1g铜合金试样于250mL烧杯中,加入20mL 1:1HCl溶液,滴加约3mL30%H2O2,盖上表面皿,放置几分 钟,观察试样是否溶解完全。如不全溶可小火加热,切 不可过早加热。一般情况下可不必加热,如若试样不全
大 学 通 用 化 学 实 验 技 术
3/11
溶,可补加少量H2O2,不断摇动烧杯,待试样溶解完全后
好消失即为终点。此时因有白色沉淀,终点呈灰白色或 肉色。记录所消耗的Na2S2O3体积。平行测定3次。计算铜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在线答疑:wxrong5093@ wy-fxhx@
间 接 碘 量 法
铜 合 金 中 铜 含 量 的 测 定
——
47.4 注意事项
(1)间接碘量法必须在弱酸性或中性溶液中进行, 在测定Cu2+时,通常用NH4HF2控制溶液的酸度为pH 3~4, 这种缓冲溶液(HF/F-)同时也提供了F-作为掩蔽剂,可
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
![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85e48f0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c.png)
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一、试剂1+1HCl溶液、30%H2O2、1+1NH3·H2O溶液、1+1HAc溶液、20%NH4HF2溶液、20%KI溶液、10%NH4SCN溶液、0.5%淀粉溶液、0.1mol/LNa2S2O3标准溶液。
二、测定原理铜合金试样可用HCl-H2O2熔解,加热煮沸使过量的H2O2,分解,然后将溶液调节至酸性(pH=3~4),加KI、使之与Cu2+作用生成CuI沉淀,同析出与铜量相当的I2,(实际上以I3-形式存在)。
析出的I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其反应如下:2Cu2++4I-=2CuI+I2I2+2S2O3-=2I-+S4O32-根据Na2S2O3的用量计算试样中的铜的含量。
由于CuI沉淀强烈地吸附I3-,因此在近终点时加入硫氰酸盐以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沉淀,从而使被吸附的I3-释放出来参加反应。
Fe3+的干扰可用NH4HF2掩蔽加以消除。
三、测定步骤准确称取铜合金试样0.16g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1HCl溶液10mL,并用滴管加30%H2O2约1mL,加盖,观察试样是否溶解完全,必要时再加些H2O2,加热助溶,煮沸至冒大气泡,冷却后加水10mL,滴加NH3H2O溶液至出现浑浊,再加入1+1HAc8mL,加NH4HF2溶液5mL、KI溶液10mL,摇匀。
稍放置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加入淀粉溶液5mL,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浅蓝灰色,再加入NH4SCN溶液10mL,充分摇动。
此时,溶液颜色变深,然后滴定至蓝灰色消失为止。
根据Na2S2O3标准溶液用量计算铜合金中铜的含量。
备注:1.本实验所用试剂种类较多,加入先后顺序不可颠倒,故对每种试剂应配备专用量杯。
2.淀粉指示剂应在临近终点时加入,不可加入过早。
否则,大量碘与淀粉生成蓝色配合物,终点难以观察。
3.NH4HF2对玻璃有腐蚀作用,测定结束后应立即在锥形瓶中溶液倒去并清洗。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https://img.taocdn.com/s3/m/0954846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f.png)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txt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乐观和悲观对这个世界都有贡献,前者发明了飞机,后者发明了降落伞。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实验思考题答案1. Na2S2O3溶液如何配制能否先将Na2S2O3溶于蒸馏水后再煮沸为什么答:Na2S2O3不是基准物,因此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配制好的Na2S2O3溶液不稳定,容易分解,这是因为在水中的微生物,CO2,空气中的O2作用下,发生反应此外,水中微量的Cu2+或Fe3+也能促进Na2S2O3溶液的分解.2. 以重铬酸钾标定Na2S2O3浓度时为何要加KI 为何要在暗处放置5分钟滴定前为何要稀释淀粉为何接近终点加入答: (1) KI的作用有二点:其一是与K2Cr2O7作用定量生成I2, 以标定Na2S2O3;其二是与I2络合成I3-络离子,以防止I2的挥发.(2) K2Cr2O7与KI作用时,在暗处放置5分钟是因为避免光照防止I-被空气氧化以及便于K2Cr2O7与KI 作用完全.因此,应将溶液贮于碘瓶或锥形瓶中(盖好表面皿),在暗处放置一定时间,待反应完全后,再进行滴定.(3) 为保持标定时的酸度在0.2-0.4mol·L-1,在滴定前要稀释溶液.(4) 由于I2可部分氧化淀粉,使终点提前且不明显,所以在进行间接碘量法时淀粉指示剂要在临近终点时才能加入,即I2已绝大分被滴定,溶液呈现浅黄色时在加入淀粉.3. 碘量法测定铜时,pH为何必须维持在3.5~4之间过低或过高有何影响答:碘量法测定铜时,采用的是间接碘量法,其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因为:⑴在碱性溶液中I2与S2O32-将发生下列反应:S2O32- + 4I2= 2 SO42- + 8I- + 5H2O而且I2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岐化反应生成HOI和IO3-,Cu2+也可能有水解副反应.⑵在强酸性溶液中Na2S2O3溶液会发生分解:S2O32- + 2 H+ = S↓⑶铜合金或铜矿石中常含有Fe,As,Sb等金属,样品溶解后,溶液中的Fe3+,As(ⅴ),Sb(ⅴ)等均能氧化I-为I2,干扰Cu2+的测定.As(ⅴ),Sb(ⅴ)的氧化能力随酸度下降而下降,当pH>3.5时,其不能氧化I-.Fe3+的干扰可用F- 掩蔽.综上所述,碘量法测定铜时,pH为何必须维持在3.5~4之间.标定反应的条件:K2Cr2O7+ 6I- + 14H+= 2 Cr3+ + 3I2 + 7H2O1.溶液的酸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但酸度太大时,I-容易被空气中的O2 氧化,所以酸度一般以0.2-0.4为宜.2. K2Cr2O7与KI作用是,应将溶液贮于碘瓶或锥形瓶中(盖好表皿)在暗处放置一定时间,待反应完全后,再进行滴定.3.所用的KI溶液不应含有KIO3或I2,如果KI溶液显黄色,或将溶液酸化后加入淀粉指示剂显蓝色,则应事先用Na2S2O3溶液滴至无色后在使用.滴定至终点后,经5分钟以上,溶液又出现蓝色,这是由于空气氧化I-引起的,不影响分析结果,若滴定终点后,很快又转变为蓝色,标示反映未完全(指K2Cr2O7与KI的反应),应另取溶液重新标定.测定反应注意以下几点:测定反应注意以下几点:1.溶解样品时,所加入的H2O2一定要赶尽(根据实践经验,开始冒小气泡,然后冒大气泡,表示H2O2已赶尽)否则结果无法测准,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操作.2. 加淀粉不能太早,因滴定反应中产生大量CuI沉淀,若淀粉与I2 过早形成兰色络物,大量I3-被CuI沉淀吸附终点呈较深的灰色,不好观察.3.加入NH4SCN不能过早,而且加入后要剧烈摇动,有利于沉淀转化和释放出吸附的I3-.1,溶解铜试样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1> 加热与冷却的过程中决不能加塞子(为什么?)<2> 控制火焰的大小,溶液不能蒸干(为什么?万一不慎,溶液体积很少,但未烧干,如何处理?)<3> 多余的H2O2一定要分解完(如何判断多余的H2O2已分解完?)2若过氧化氢未赶尽,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若留有H2O2,加入KI后,会有以下反应:H2O2 + 2I- + 2H+ = I2 + 2H2O使测定结果偏高。
碘量法测定铜实验报告
![碘量法测定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c3bb9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6.png)
碘量法测定铜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碘量法测定铜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碘量法是一种间接原理,通过测定还原漂白碘的生成量,计算出其所需反应的铜离子的浓度,从而计算出待测液中铜离子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
1.制备0.1mol/L的KIO3溶液
2.称取待测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彻底沉淀
3.将待测液中的溶液过滤并冲洗净
4.称取1mL的清液,加入5mL的HCl溶液
5.加入1mL的KI溶液
6.乘以标准化K2Cr2O7溶液,直至深橙色
7.加入淀粉溶液
8.于终点时读取K2Cr2O7溶液的滴数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验得出待测液的K2Cr2O7滴数为x,铜离子的摩尔浓度为n(mol/L),加入K2Cr2O7溶液的总体积为V,则有如下关系式:
n = (x/2)*0.001*0.1/(V-1)
其中,0.1为铜离子在反应中的摩尔量,V-1为取样液的体积。
四、结果分析
本实验通过采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得出样本中铜的摩尔浓度为x,为xxxmol/L。
通过此结果可以推测出样本中铜的含量,并得到一些重要信息,有助于进行实验设计和化学反应的研究。
五、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测定待测液中铜的含量,采用碘量法得到的结果表明,待测液中的铜的含量为xxxmol/L,达到了预期目标。
此实验结果对于研究化学反应过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进一步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实验报告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4d486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d.png)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间接碘量法是一种根据一定的分析方法,通过加热剂溶液通过蒸馏的方式使碘变成气体,再通过测量气体中的碘的含量来确定原液的浓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其中,在铜合金实验中,先将铜合金中的干粉与63mL的硝酸混合,加热提取,经过滤分离以去除杂质,再加入碘酸将铜成分转化成铜碘,再通过真空蒸馏使铜碘分解,蒸发成无色无气体状的气体,最后通过对无色无气状的气体中的碘的测量含量,从而可以得到该样品中铜的浓度,以及样品中铜含量的值。
三、实验步骤1. 将1.2克的铜合金干粉加入滤瓶中,再加入70mL的稀硝酸中,加入搅拌棒混合;2. 将混合液定容至100mL,灌入石蜡封口的真空蒸馏收集管中,加热提取;3. 通过滤筛将提取液经过筛分由杂质;4. 将滤分后的液体容量调节至30mL,并加入3-3.5mL的碘酸;5. 用真空抽引真空蒸馏仪,真空蒸馏仪加热,使气体通过Co柱进行洗净;6. 将洗净后的气体浓度在Na柱上进行测定,记录碘浓度对应的原液碘浓度;7. 根据测定的碘浓度,计算实验样品中铜含量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下所示:样品中铜含量:98.7 mg/L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知样品中铜含量为98.7 mg/L,说明本次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目标。
本次实验使用真空蒸馏装置,使铜碘分解蒸发,最后通过对无色无气状的气体中的碘的测量含量,从而可以得到该样品中铜的浓度,以及样品中铜含量的值。
六、讨论本次实验使用的真空蒸馏装置的操作非常简单,样品处理效率较高,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说明该实验是可靠的。
另外,此类实验有可能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控制各个方面因素,以保证最终得出的实验结果准确可信。
KJ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学生讲义(与“溶液”有关文档共13张)
![KJ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学生讲义(与“溶液”有关文档共13张)](https://img.taocdn.com/s3/m/9d476612172ded630a1cb67f.png)
等)或引起 CuI 溶解度增加的因素均使反应不完全。加入过量 KI, 可使Cu2+的还原趋于完全,但是,CuI 沉淀强烈吸附 I3-,又会使结果偏
低。
第3页,共13页。
实验原理
通常的办法是近终点时加入硫氰酸盐,将CuI(Ksp=1.1×10-12)转化为溶
6mol/L (1+1) HCl 200 g/L KI 0.5 % 淀粉 铜合金
30%H2O2
(1+1) HAc
(1+1) NH3·H2O 20 % NH4HF2
10 % NH4SCN
第5页,共13页。
实验步骤
1、0.1 M 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称取一定量的Na2S2O3·5H2O试剂于烧杯中,用少量煮
沸后经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后,加入0.1 g Na2CO3固体,再
用煮沸后经冷却的蒸馏水定容(根据所需配置的量)。配好的
溶液存储在棕色试剂瓶中,5天后标定。
2007 硕士液的标定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
称铜合金0.1-0.15 g于250ml烧杯中
取25.00ml K2Cr2O7 于250m锥形
4
2、
(浅黄) Na S O 2Cu2+ + 5I - = 2CuI↓ + I3-
2 2 3滴至浅土黄色
加3ml 0.5%淀粉继续滴至浅米色
加2ml淀粉,Na2S2O3继
续滴至亮绿色
加5ml NH4SCN 溶液兰色加深
Na2S2O3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
第7页,共13页。
计算Cu的含量
0
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
铜合金种类较多,主要有黄铜和各种青铜。铜合金中铜的测定,
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
![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83e5d631dd36a32d7375816f.png)
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 消失。
铜 标准 溶液 : 称取 1 . 0 0 0 0 g 铜( 9 9 . 9 9 %) 于2 0 0 m L 锥形瓶 中 , 加入 2 0 mL硝 酸 ( 1 + 1 ) , 待激 烈 反 应 后 , 于 低 温 电炉 上 加 热 使 铜 完 全 溶 解 , 蒸 发 至小 体 积后 加 入5 mL 硫酸 ( 1 + 1 ) , 继续 蒸 发 至 冒浓 硫 酸 烟 , 取 下 冷
1实验部分
1 . 1试齐 0 酉 己 制
量1 mL , 混 匀 。向溶 液 中加 2~3 g 碘 化钾 , 摇 匀 。迅 速用 硫代硫酸钠 标准滴定溶液 滴定至淡黄色 , 加2 mL 5 g / L 淀粉溶液 , 继续滴定至淡蓝色 , 加l m L4 0 0
硝硫 混合 酸 : 将7 0 0 mL 硝酸与3 0 0 m L 硫 酸混 合 g / L 硫 氰酸 钾溶 液 , 激烈 振摇 至蓝 色加 深 , 再 滴定 至蓝
按下式计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对铜的滴定
度:
Te u =
氟化 氢铵 饱 和溶 液 : 贮存 于塑 料瓶 中。 淀粉溶 液 ( 5 g / L ) : 称取0 . 5 g 可 溶性淀粉 于 2 0 0
m L烧杯 中 , 用 少 量水 调 成 糊状 , 加1 0 0 mL 沸水 , 煮 至
式中 : T c u 为滴定系数 , 与1 . 0 0 m L 硫代硫酸钠标
准 滴定 溶 液 相 当的铜 的质 量 , g / mL ; m为 标 定加 入 金 属铜 的质 量 , g ; V. 为滴 定铜 消; V 。 为滴 定空 白溶 液 消耗 硫代 硫 酸钠
2 0 1 4 钲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https://img.taocdn.com/s3/m/37621efa2e3f5727a4e9620f.png)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一、实验目的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了解碘量法测定铜原理学习铜合金的分解二、实验原理在弱酸性溶液中(pH=3~4),Cu2+可被KI还原为CuI,2Cu2++4I- == 2CuI +I22Cu2+ +4I- == 2CuI +I3-析出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间接测得铜的量I2 +2S2O32- == 2I- S4O62-这是一个可逆反应,由于CuI溶解度比较小,在有过量的KI存在时,反应定量地向右进行,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间接测得铜的含量。
由于CuI沉淀表面会吸附一些I2使滴定终点不明显,并影响准确度故在接近化学计量点时,加入少量KSCN,使CuI沉淀转变成CuSCN,因CuSCN 的溶解度比CuI小得多(K sp,CuI = 1.1×10-10, K sp,CuSCN = 1.1×10-14)能使被吸附的I2从沉淀表面置换出来,CuI +SCN- == CuSCN ↓+I-使终点明显,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且此反应产生的I-离子可继续与Cu2 作用,节省了价格较贵的KI。
假如试样中含有铁,铁(三价)也可与碘化钾作用析出碘:2Fe3+ +2I- == 2Fe2 ++I2使结果偏高。
加入氟氢化铵NH4HF2,使铁生成不与碘化钾作用的[FeF6]3-,以消除干扰。
氟氢化铵还可以作为缓冲剂,调节pH为3.0~4.0。
二、主要试剂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1mol/L。
用制定质量法准确称取干燥的(180℃烘两小时)分析纯K2Cr2O7固体0.49g 于100mL烧杯中,加50mL水使其溶解之,定量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
在台秤上称取25g硫代硫酸钠,溶于500mL新煮沸并放冷的蒸馏水中,加入0.1g Na2CO3,稀释1L转移到棕色试剂瓶中,摇匀后备用。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1ec60dc2caaedd3383c4d3e4.png)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原理2、学习铜合金的溶解方法3、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的原理及其方法二、实验原理:1、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1)、配制:Na2S2O3不是基准物质,不能用直接称量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配好的Na2S2O3溶液不稳定,容易分解,这是由于细菌的作用:Na2S2O3→Na2SO3+S;溶解在水中的CO2作用:S2O32-+CO2+H2O→HSO3-+HCO3-+S空气中的氧化作用:S2O32-+1/2O2→SO42-+S此外,水中微量的Cu2+、Fe3+也能促进Na2S2O3溶液的分解。
因此,要用新煮沸(除去CO2和杀死细菌)并冷却的蒸馏水配制Na2S2O3,加入少量Na2CO3使溶液呈碱性,抑制细菌生长,用时进行标定。
(2)、标定:Cr2O72-+6I-+14H+=2Cr3++3I2+7H2OIO3-+5I-+6H+=3I2+3H2O析出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I2+S2O32-=2I-+S4O62-(3)、标定反应条件:A、酸度:酸度愈大,反应速度越快,但酸度太大,I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所以酸度为宜。
B、K2Cr2O7充分反应,放于暗处5分钟。
C、所用KI不应含有KIO3或I2。
2、铜合金中铜的测定(1)、铜的溶解:试样可以用HNO3分解,但低价氮的氧化物能氧化I-干扰测定,故需用浓H2SO4蒸发将它们除去。
也可用H2O2和HCl分解样品Cu+2HCl+H2O2=CuCl2+2H2O。
分解完成后煮沸除去H 2O2(溶液冒大泡)。
(2)、调节酸度pH=,用HAC-NaAC,NH4HF2,或HAC-NH4AC。
(3)、加入过量KI析出I2。
2Cu2++4I-=2CuI↓+I2。
加入KI,在这里有三个用途:还原剂:将Cu2+还原为Cu+;沉淀剂:沉淀为CuI;络合剂:将I2络合I3-。
(4)、Fe3+能氧化I-,对测定有干扰,可加入NH4HF2掩蔽,NH4HF2也可作为缓冲液,控制pH值3-4。
碘量法测定铜实验报告
![碘量法测定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f6750680eb6294dc886cbc.png)
碘量法测定铜实验报告碘量法测定铜碘量法测定铜一、方法原理在弱酸性溶液中,Cu2+可被KI还原为CuI,2Cu2 4I- == 2CuI I2这是一个可逆反应,由于CuI溶解度比较小,在有过量的KI存在时,反应定量地向右进行,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间接测得铜的含量。
I2 2S2O32- == 2I- S4O62-由于CuI沉淀表面会吸附一些I2使滴定终点不明显,并影响准确度故在接近化学计量点时,加入少量KSCN,使CuI沉淀转变成CuSCN,因CuSCN的溶解度比CuI小得多(Ksp,CuI = 1.1×10-10, Ksp,CuSCN = 1.1×10-14)能使被吸附的I2从沉淀表面置换出来,CuI SCN- == CuSCN I-使终点明显,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且此反应产生的I-离子可继续与Cu2 作用,节省了价格较贵的KI。
二、主要试剂1(0.01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用差减法准确称取干燥的(180?烘两小时)分析纯K2Cr2O7固体0.7,0.8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水使其溶解之,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0.05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
在台秤上称取6.5g硫代硫酸钠溶液,溶于500mL新煮沸并放冷的蒸馏水中,加入0.5g Na2CO3,转移到500mL试剂瓶中,摇匀后备用。
3(Na2SO4:30%水溶液。
4(碘化钾:A?R。
5(硫氰酸钾溶液:20%。
6(淀粉溶液:0.5%。
称取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加入到沸腾的100mL蒸馏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透明为止。
7(盐酸:3mol/L。
8(硝酸:1:3。
9(氢氧化铵溶液:1:1。
10(醋酸:6mol/L。
11(HAc—NaAc缓冲溶液pH3.5。
12(尿素:A?R。
三、实验步骤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用移液管移取25.00mL K2Cr2O7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mol/L HCl 5mL,1g碘化钾,摇匀后放置暗处5分钟。
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
![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33080ce0e009581b6bd9eb5f.png)
实验内容:
1.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的标定 称取K2Cr2O7 三份于250ml锥形瓶中溶解,加入20% KI溶液和1:1 HCl溶液,盖上表面皿置于暗处反应3~5min后,以Na2S2O3溶液滴定 至红棕色明显变浅,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而呈现 透明绿色,即为终点。计算Na2S2O3溶液的浓度。 2.铜合金试样分析 准确称取铜合金试样三份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1 HCl 溶液和 30%H2O2 溶解试样后,加热煮沸赶尽H2O2。冷却后滴加1:1氨水至 浑浊出现,再加入1:1 HAc 溶液,加入20% NH4HF2 溶液,20%KI溶 液,以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 浅蓝灰色,再加入10% NH4SCN溶液充分摇动后,继续滴定至蓝灰 色消失,即为终点。计算铜合金中铜的百分含量。
注意事项:
1.K2Cr2O7与KI的反应速度受酸度影响较大,提高酸度可使反应加快, 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酸度。 2.淀粉指示剂应在临近终点时加入,不可加入过早。
3.Fe3+ 能氧化I- 干扰测定,可采用NH4HF2掩蔽。NH4HF2对玻璃有腐 蚀作用,滴定结束后应立即将溶液倒去并洗净。
实验思考题:
2 Cu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I- = 2 CuI↓+ I2 I2 + 2 S2O32- = 2 I- + S4O62-
实验内容:
1.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的标定 称取K2Cr2O7 三份于250ml锥形瓶中溶解,加入20% KI溶液和1:1 HCl溶液,盖上表面皿置于暗处反应3~5min后,以Na2S2O3溶液滴定 至红棕色明显变浅,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而呈现 透明绿色,即为终点。计算Na2S2O3溶液的浓度。 2.铜合金试样分析 准确称取铜合金试样三份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1 HCl 溶液和 30%H2O2 溶解试样后,加热煮沸赶尽H2O2。冷却后滴加1:1氨水至 浑浊出现,再加入1:1 HAc 溶液,加入20% NH4HF2 溶液,20%KI溶 液,以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 浅蓝灰色,再加入10% NH4SCN溶液充分摇动后,继续滴定至蓝灰 色消失,即为终点。计算铜合金中铜的百分含量。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a76a7dd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5.png)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要点。
2. 了解淀粉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3. 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
4. 学习铜合金试样的分解方法。
5. 掌握以碘量法测定铜的操作过程。
二、试验原理铜合金种类较多,主要有黄铜各种青铜。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一般采用碘量法。
在弱酸溶液中,Cu2 +与过量的KI作用,生成CuI沉淀,同时析出I2,反应式如下:2Cu2 + + 4I- ⇌2CuI↓+I2或 2Cu2 + + 5I- ⇌2CuI↓+I3析出的I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 +2S2O32 - ⇌2I- + S4O62 –Cu2+与I-之间的反应是可逆的,任何引起Cu2+浓度减小(如形成络合物等)或引起CuI溶解度增加的因素均使反应不完全。
加入过量KI,可使Cu2+的还原趁于完全。
但是,CuI沉淀强烈吸附I3-,又会使结果偏低。
通常的办法是近终点时加入硫氰酸盐,将CuI(K SP = 1.1×10-12)转化为溶液度更小的CuSCN沉淀(K SP = 4.8×10-15),把吸附的碘释放出来,使反应更为完全。
即I2 +2S2O32 - ⇌2I- + S4O62 –KSCN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否则SCN- 会还原大量存在的I2,致使测定结果偏低。
溶液的pH一般应控制在3.0~4.0之间。
酸度过低,Cu2 +易水解,使反应不完全,结果偏低,而且反应速率慢,终点拖长;酸度过高,则I-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I2(Cu2 +催化此反应),使结果偏高。
Fe3 +能氧化I-,对测定有干扰,但可加入NH4HF2掩蔽。
NH4HF2(即NH4F.HF)是一种很好的缓冲溶液,因HF的K a =6.6×10-4,故能使溶液的pH控制在3.0~4.0之间。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1.KI 200 g。
L-1 。
2. Na2S2O3 0.1 mol。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1489529c551810a6f52486f8.png)
实验步骤
称取0.10~0.15g试样
10mL HCl
锥形瓶
2mL30% H2O2 ∆
分解完全后 并赶尽H2O2
60mL H2O
滴加氨水到有稳定沉淀到现
8mL HAC, 10mL KI 用 Na2S2O3滴定
至浅黄色
10mL NH4HF2 buffer
至浅蓝色
加入10mL NH4SCN
至蓝色消失
终点
加入3mL淀 粉指示剂
化学化工学院液浓度的标定
滴定号码
I
K2Cr2O7 m/g K2Cr2O7 c/mol ·L-1 移取V K2Cr2O7 /mL
消耗VNa2S2O3/mL cNa2S2O3 /mol·L-1 cNa2S2O3 的平均值/mol ·L-1
相对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化学化工学院
Fe3+能氧化I-,对测定有干扰: 2Fe3+ + 2I- = 2Fe2++ I2
加入 NH4HF2可掩蔽Fe3+消除干扰,同时NH4HF2 是 一种很好的缓冲溶液。因为HF的Ka为6.6 x 10-4(PKa为 3.18) ,故可使溶液的pH值控制在3~4之间。
化学化工学院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化学化工学院
本实验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难点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实验中pH控制的方法和原理 硫氰酸盐在本实验中的加入时机及作用原理
减少CuI吸附碘的方法和原理 滴定终点的判断
一、实验目的
化学化工学院
掌握碘量法的原理。 掌握 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掌握碘量法测 Cu2+的原理。 掌握铜合金试样的分解方法
铜合金中铜测定
![铜合金中铜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fcf4f35ddccda38366baf47.png)
实验十五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间接碘量法)一 实验目的1 掌握Na 2S 2O 3溶液配制及标定2 了解淀粉指示剂的作用原理3 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4 学习铜含量试样的分解方法 二 实验原理1 铜合金的分解 铜合金的种类较多,主要有黄铜和各种青铜等。
试样可以用HNO 3分解,但低价氮的氧化物能氧化I -而干扰测定,故需用浓H 2SO 4蒸发将它们除去。
也可用H 2O 2和HCl 分解试样:Cu + 2HCl + H 2O2 = CuCl 2 + 2H 2O 煮沸以除尽过量的H 2O 2 2 含量的测定<1> Cu 2+与过量碘化钾的反应;在弱酸性溶液中,Cu 2+与过量 KI 作用,生成CuI 沉淀,同时析出定量的 I 2: 2Cu 2+ + 4I - = 2CuI¯ + I 2 或 2Cu 2+ + 5I -= 2CuI ¯+ I 3- 通常用HAc-NH 4Ac 或NH 4HF 2等缓冲溶液将溶液的酸度控制为pH=3.5~4.0,酸度过低,Cu 2+易水解,使反应不完全,结果偏低,而且反应速率慢,终点拖长;酸度过高,则I -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I 2(Cu 2+催化此反应),使结果偏高。
Cu 2+与I -之间的反应是可逆的,任何引起 Cu 2+浓度减小或引起CuI 溶解度增加的因素均使反应不完全。
加入过量的KI 可使反应趋于完全。
这里KI 是Cu 2+的还原剂,又是生成的Cu +的沉淀剂,还是生成的I 2的络合剂,使生成I 3-, 增加I 2的溶解度,减少I 2的挥发。
由于CuI 沉淀强烈吸咐I 3-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故加入SCN -使CuI(K sp = l.l x l0-12)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 (K sp = 4.8 x 10-15) ,释放出被吸附的I 3-。
<2> 铜的测定。
生成的I 2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https://img.taocdn.com/s3/m/38e9bb99960590c69ec376ed.png)
w (Cu) =
c (Na2S2O3) V (Na2S2O3) M(Cu)
1000 ms
铜的摩尔质量(g/mol)
合金试样质量(g)
五、注意事项
1、注意各试剂的加入顺序。
2、注意各试剂的加入时机。 3、注意各反应体系的酸度。 4、标定与试样测定均需进行平行实验。
四、实验步骤
1、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
(1)粗配0.1mol· L-1 Na2S2O3溶液500mL: • 应称取约多少克 Na2S2O3· 5H2O? • 溶解固体时对水有什么要求?用什么量器量水? • 加少量Na2CO3固体且将溶液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的作用是什么?
(2)标 定
•准确称取约0.12g分析 纯K2Cr2O7于锥形瓶中
Ө (I3-/ I-)=0.545V,为什么本实验中的Cu2+
却能将I-氧化成I2呢? 8、滴定试样溶液时,淀粉指示剂和NH4SCN 在什么时候加入?为什么?
三、与本实验有关的方程式
1. 标准溶液的标定 Cr2O72- + 14H+ + 9I- = 2Cr3+ + 3I3- + 7H2O 2S2O32- + I3- = S4O62- + 3I2. 与样品测定有关的反应 Cu + 2HCl + H2O2 = CuCl2 + 2H2O 2Cu2+ + 5I - = 2CuI↓ + I32S2O32- + I3- = S4O62- +3 I-
4、用盐酸和过氧化氢处理含铜合金试样, 若过氧化氢未分解完全即用标准溶液进行滴 定,则对标准溶液的体积及铜含量的测定结 果有何影响?
5、可以采用硝酸分解含铜合金试样吗?
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1e67af998fcc22bcd10d84.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间接碘量法滴定铜的原理。
2.学习铜合金试样的分解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ph=3~4的溶液中,cu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由于cu2?2?与过量的KI作用,生成cuI沉淀和I2,析出的I2可以淀粉为指示剂,与KI之间的反应可逆,因此加入过量的KI使反应(2)向右移。
?但是,由于cuI强烈吸附I3,又会使结果偏低。
通常办法是在近终点处加入硫氰酸盐,将cuI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cuscn,反应(5)。
在沉淀的转化过程中,吸附的I3被释放出来,使分析结果的准确的得到提高。
?硫氰酸盐应在近终点处加入,否则scn会还原大量存在的I3,反应(4),致使测定结果偏低。
溶?液ph应控制在3.0~4.0之间。
酸度过低,cu?则I3容易在cu2?2?容易水解,结果偏低,反应速率慢,终点拖长;酸度过高,催化下,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使结果偏高。
?Fe3?能氧化I3,可加入nh4F?hF掩蔽。
同时它也是一种很好的缓冲溶液。
有关反应如下:cu?2hcl?h2o2?cucl2?2h2o(1)?cu2??5I??cuI??I3(2)?2?2?I3(3)?2s2o3?3I-?s4o6I2?2scn?2I?(scn)2?(4)scn?cuI?cuscn?I(5)三.主要试剂2mol?LKI溶液,na2s2o3标准溶液,淀粉溶液,nh4scn 溶液,30%h2o2,1+1hcl,1+1hAc,1+1氨水,4mol?Lnh4F?hF 1?1?1四.实验步骤(: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准确称取黄铜试样0.10~0.15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mL(1+1)hcl溶液,滴加约2mL30%h2o2,试样溶解后加热使h2o2完全分解,然后煮沸1~2min。
冷却后加入60mL水,滴加(1+1)氨水知道溶液中刚有稳定的沉淀出现,然后加入8mL(1+1)hAc,10mLnh4F?hF溶液,10mLKI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
碘量法测定铜
![碘量法测定铜](https://img.taocdn.com/s3/m/72ff13e9b90d6c85ed3ac6c2.png)
铜及铜合金中铜的测定(碘量法)1、方法要点:在酸性溶液中,以氟化氢铵掩蔽三价铁,用碘化钾与二价铜反应生成碘化亚铜沉淀,并析出碘,以淀粉为指标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从而间接求出铜含量。
2、试剂:2.1 盐酸(1+1)。
2. 2 过氧化氢(30%)。
2. 3 氢氧化铵(1+1)。
2. 4 硫氰酸铵溶液(10%)。
2. 5 氟化氢铵溶液。
2. 6 碘化钾溶液(10%)。
2. 7 淀粉溶液(1%)(新配制)。
2. 8 铜标准溶液:称取2.500 g 纯铜(纯度>99.9%)于200 mL 烧杯中,加10 mL 盐酸(2.1),3~5 mL过氧化氢(2.2),微热溶解后,煮沸除去过量的过氧化氢,移入25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 mL 含10 mg 铜。
2. 9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25 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解于经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加0.2 g 无水碳酸钠,溶解完全后,用上述的蒸馏水稀至1000 mL,摇匀避光放置8~14 天,标定后使用。
2. 9. 1 标定移取25.00 mL 铜标准溶液(2.8)三份分别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少量的水,以下按4.2.2 进行。
2. 9. 2 按式(1)计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对铜的滴定度:T=0.01×25.00V (1)式中:T——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对铜的滴定度,g/mL;V——滴定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mL;0.01——铜标准溶液的浓度,g/mL;25.00——移取铜标准溶液的体积,mL。
3、分析方法:称取试样0.2000g,置于300ml锥形瓶中,加入盐酸(2.1)5ml及过氧化氢(2.2)3—5ml。
加热溶解后煮沸,除去过量的过氧化氢,冷却,滴加氢氧化铵(2.3)至开始出现沉淀。
加入氟化氢铵(2.5)3g,加水至100ml,摇匀。
加入碘化钾溶液(2.6)25ml,摇匀,放置半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2.9)滴定至碘的棕色褪至淡黄色。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1ec60dc2caaedd3383c4d3e4.png)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原理2、学习铜合金的溶解方法3、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的原理及其方法二、实验原理:1、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1)、配制:Na2S2O3不是基准物质,不能用直接称量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配好的Na2S2O3溶液不稳定,容易分解,这是由于细菌的作用:Na2S2O3→Na2SO3+S;溶解在水中的CO2作用:S2O32-+CO2+H2O→HSO3-+HCO3-+S空气中的氧化作用:S2O32-+1/2O2→SO42-+S此外,水中微量的Cu2+、Fe3+也能促进Na2S2O3溶液的分解。
因此,要用新煮沸(除去CO2和杀死细菌)并冷却的蒸馏水配制Na2S2O3,加入少量Na2CO3使溶液呈碱性,抑制细菌生长,用时进行标定。
(2)、标定:Cr2O72-+6I-+14H+=2Cr3++3I2+7H2OIO3-+5I-+6H+=3I2+3H2O析出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I2+S2O32-=2I-+S4O62-(3)、标定反应条件:A、酸度:酸度愈大,反应速度越快,但酸度太大,I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所以酸度为宜。
B、K2Cr2O7充分反应,放于暗处5分钟。
C、所用KI不应含有KIO3或I2。
2、铜合金中铜的测定(1)、铜的溶解:试样可以用HNO3分解,但低价氮的氧化物能氧化I-干扰测定,故需用浓H2SO4蒸发将它们除去。
也可用H2O2和HCl分解样品Cu+2HCl+H2O2=CuCl2+2H2O。
分解完成后煮沸除去H 2O2(溶液冒大泡)。
(2)、调节酸度pH=,用HAC-NaAC,NH4HF2,或HAC-NH4AC。
(3)、加入过量KI析出I2。
2Cu2++4I-=2CuI↓+I2。
加入KI,在这里有三个用途:还原剂:将Cu2+还原为Cu+;沉淀剂:沉淀为CuI;络合剂:将I2络合I3-。
(4)、Fe3+能氧化I-,对测定有干扰,可加入NH4HF2掩蔽,NH4HF2也可作为缓冲液,控制pH值3-4。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https://img.taocdn.com/s3/m/7f5bc27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6.png)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铜合金是一种常见的合金材料,主要由铜及其他元素组成。
铜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化工、航空航天和机械等领域。
然而,在工业生产和科研应用中,需对铜合金中铜的含量进行精确测定,以保证其质量和应用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本测定方法基于铜离子在硫酸与碘化钾溶液中氧化成Cu2+的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测定物样中的铜离子受碘化物氧化为Cu2+,碘化钾消耗,因此溶液中的碘化钾浓度随着铜的含量逐渐降低。
最终,通过测定溶液中剩余的碘化钾量,可计算出样品中的铜含量。
二、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准备(1)取重量瓶及铜合金样品;(2)分别取47.5ml和2.5ml容量瓶;(3)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移液管、烧杯、热板、漏斗、试管、振荡器等。
2.样品处理(2)在热板上加热熔融铜合金,冷却后将均匀的合金样品用适量稀酸溶解,并过滤去杂质;(3)调整所取的铜合金溶液的浓度,使其适合该实验条件下的铜离子浓度要求。
3.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氢氧化钠0.5g,加500ml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称取100ml稀溶液加入47.5ml容量瓶中。
4.实验操作(1)取2.5ml碘化钾溶液加入各个样品中;加入10g氢氧化钠,并加入适量水,定容至容量瓶;(2)在振荡器中均匀振荡30min;(3)取2ml反应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钠硫代硫酸溶液(0~30μg/ml);滴加1ml淀粉溶液(C6H10O5)n,并继续振荡5min;(4)设置空白试验,在反应液中不加样品,按上述操作进行处理;(5)设4个样品,分别标记为A、B、C、D,按上述操作进行处理,并分别测量所剩余的碘化钾溶液的体积。
5.数据处理(1)计算样品中碘化钾的消耗量,ΔV=CNa₂S₂O₃V1-CNa₂S₂O₃V2,其中,CNa₂S₂O₃为钠硫代硫酸溶液浓度,V1为滴定用钠硫代硫酸溶液用量,V2为空白试验滴定用钠硫代硫酸溶液用量。
[精品]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
![[精品]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https://img.taocdn.com/s3/m/69f9d52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c.png)
[精品]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铜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其中含有大量的铜元素。
因此,测定铜合金中铜元素含量的方法十分重要。
本实验采用间接碘量法,通过铁锌溶液中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的方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
实验原理铜合金中的铜含量可以通过间接碘量法来测定。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铜合金经过原位氧化反应生成铜离子,再用铁锌溶液与铜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和铜离子,然后再用氯化钾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通过测定氯化银沉淀的重量,可以计算出溶液中的铜含量。
实验步骤1. 取0.1g铜合金样品,加入5ml氢氧化钠溶液,用盖玻璃密封容器密封并放置于浴缸中加热恒温。
使样品在100℃下加热4h,使其完全氧化并保持恒温。
2. 取出样品,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将容器洗涤干净,严密密封避免挥发。
3. 取1ml的样品,加入2ml的铁锌试剂中,加入蒸馏水至10ml,摇匀备用。
4. 取20ml氢氯酸,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呈现弱酸性,用异硫氰酸钠溶液滴定至淡黄色。
5. 将第4步得到的氯化银沉淀和第3步得到的溶液混合,用水稀释至100ml,并用两次滤纸过滤,留下氯化银沉淀。
6. 将氯化银沉淀洗涤干净,用过滤纸吸干,并用真空烘箱在60℃下烘干至恒重。
7. 将得到的氯化银沉淀称重,用铜的原子量计算出样品中的铜含量。
实验结果本实验中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了铜合金中的铜含量。
测得铜合金样品的重量为0.1g,银沉淀的重量为0.0102g,因此溶液中的铜的含量为0.496%。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采用间接碘量法可以准确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
该方法简单易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度。
因此,该方法可被广泛应用在铜合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研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学时 4 实验15 铜合金中铜含量的间
接碘量法测定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实践课
教学
方法
1. 具体讲解与总体要求相结合的方法。
2. 运用讲解与实际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
3. 加强巡视指导、个别指导,注意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习
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Na 2S 2O 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2.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
3.学习铜合金试样的分解方法。
重点: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掌握淀粉指示剂的正确使用以及终点的判断和观察。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等:
1.碘量法测定铜时,为什么常加入NH 4HF 2?为什么临近终点时加入NH 4SCN (或KSCN )?
2.已知,,为何本实验中Cu 2+却能将I -离子氧I 2? 2/0.159Cu Cu E V ϑ++=3V /0.545I I E ϑ−−=
3.铜合金试样能否用HNO 3分解?本实验采用HCl 和H 2O 2分解试样,试写出反应式。
4.碘量法测定铜为什么要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 华中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后记:实验中注意问题:
1. Na 2S 2O 3溶液的标定。
2. 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
说明:1、授课类型:指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技能课,习题课等;2、教学方法:指讲
授、讨论、示教、指导等;3、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4、讲稿内容附后。
实验15 铜合金中铜含量的间接碘量法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Na 2S 2O 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2.2.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
3.学习铜合金试样的分解方法。
【实验原理】
铜合金种类较多,主要有黄铜和各种青铜。
铜合金中铜的含量一般采用碘量法测定。
在弱酸性溶液中(pH=3~4),Cu 2+与过量的KI 作用,生成CuI 沉淀和I 2,析出的I 2可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
有关反应如下:
2Cu 2++4I -=2CuI ↓+I 2
或 2Cu 2++5I -=2CuI ↓+I 3-
I 2+2S 2O 32-=2I -+S 4O 62-
Cu 2+与I -之间的反应是可逆的,任何引起Cu 2+浓度减小(如形成络合物等)或引起CuI 溶解度增大的因素均使反应不完全,加入过量KI ,可使Cu 2+的还原趋于完全。
但是,CuI 沉淀强烈吸附I 3-,又会使结果偏低。
通常的办法是在近终点时加入硫氰酸盐,将CuI (Ksp=1.1×10-12)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 沉淀(Ksp=4.8×10-15)。
在沉淀的转化过程中,吸附的碘被释放出来,从而被Na 2S 2O 3溶液滴定,使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得到提高。
硫氰酸盐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否则SCN -会还原大量存在的I 2,致使测定结果偏低。
另一方面,SCN -也有可能直接将Cu 2+还原为Cu +,致使计量关系发生变化,有关的反应式如下:
CuI+SCN -=CuSCN ↓+I -
6Cu 2++7SCN -+4H 2O=6CuSCN ↓+SO 42-+CN -+8H +
溶液的pH 值应控制在3.0~4.0之间。
酸度过低,Cu 2+易水解,使反应不完全,结果偏
低,而且反应速率慢,终点拖长;酸度过高,则I -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I 2
(Cu 2+催化此反应),使结果偏高。
Fe 3+能氧化I -,对测定有干扰,可加入NH 4HF 2掩蔽。
NH 4HF 2(即NH 4F·HF )是一种很好的缓冲溶液,因HF 的Ka=6.6×10-4,故能使溶液的pH 值保持在3.0~4.0之间。
【仪器试剂】
1、仪器:50mL 碱式滴定管一支;400mL 烧杯一个;250mL 锥形瓶三个;10mL 、25mL 移液管各一支;滴管一支;吸耳球一个;10mL ,100mL 量筒各一个;分析天平一个;800W 电炉或其他加热器件一套。
2、试剂:K 2Cr 2O 7标准溶液(0.02000mol·L -1);Na 2S 2O 3溶液(0.1mol·L -1);H 2SO 4溶液(1mol·L -1);KI 溶液(2mol·L -1);淀粉溶液(5.0g·L -1);NH 4SCN 溶液(1mol·L -1);H 2O 2(30%);HCl (6mol·L -1);NH 4HF 2(4mol·L -1);HAc (7mol·L -1,即1+1);氨水(7mol·L -1,即1+1);铜合金试样。
【实验步骤】
1.Na 2S 2O 3溶液的标定。
准确移取25.00mLK 2Cr 2O 7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mL6mol·L -1HCl 溶液,5mL2mol·L -1KI 溶液,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 (让其反应完全)后,加入100mL 蒸馏水,用待标定的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淡黄色,然后加入2mL5.0g·L -1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现亮绿色即为终点。
平行标定三次,计算223Na S O C 。
2.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黄铜试样(质量分数为80%~90%)0.10~0.15g ,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10mL(1+1)HCl 溶液,滴加约2mL 30% H 2O 2,加热使试样溶解完全后,继续加热使H 2O 2完全分解,然后煮沸1~2min 。
冷却后,加60mL 水,滴加(1+1)NH 3·H 2O 溶液直到溶液中刚刚有稳定的沉淀出现,然后加入8mL(1+1)HAc ,10mL NH 4HF 2缓冲溶液,10mL KI 溶液,用0.1mol·L -1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浅黄色。
再加3mL5.0g·L -1淀粉指示剂,滴定至浅蓝色后,
加入10mL NH 4SCN 溶液,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平行测定三次,根据滴定所消耗的Na 2S 2O 3的体积计算Cu 的含量。
【数据处理】
1. 用重铬酸钾作基准物标定Na 2S 2O 3溶液时,若无碘量瓶,可用锥形瓶,暗处放置
时用表面皿盖好瓶口。
2. 淀粉指示剂应近终点时加入,否则大量I 2与淀粉结合生成蓝色加合物,加合物中的I 2
不易与Na 2S 2O 3溶液迅速作用。
3. 加入NH 4SCN 溶液不能过早,加入后应剧烈摇动,有助于沉淀的转化并释放出I 2。
接
近终点时标准溶液一定要一滴或半滴加入。
【问题讨论】
1.碘量法测定铜时,
为什么常加入NH 4HF 2?为什么临近终点时加入NH 4SCN (或KSCN )? 2.已知,,为何本实验中Cu 2+却能将I -离子氧I 2? 2/0.159Cu Cu E V ϑ++=3V /0.545I I E ϑ−−=3.铜合金试样能否用HNO 3分解?本实验采用HCl 和H 2O 2分解试样,试写出反应式。
4.碘量法测定铜为什么要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