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05T10:44:06.50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28期作者:吕金香

[导读] 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的临床疗效。

(肇东市中医院黑龙江绥化 151100)

【摘要】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胺碘酮组经治疗后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各指标均优于普罗帕酮组治疗效果,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胺碘酮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药物价格低,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普罗帕酮;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043-02

室性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范围从良性无症状性收缩到导致猝死的心室颤动。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要防止潜在的疾病发作,减少猝死的发生。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治疗,降低室性期收缩的级别,降低猝死的危险性[1]。现对我院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动态心动图记录均有室性早搏,有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24小时有4000个以上。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为60.5±2.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达9年,平均病程 3.5±2.5年。对80例患者进行分组,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80例患者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各4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均停止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给予安慰剂治疗;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片治疗,第一周每日3次,每次200mg;第二周每日2次,每次200mg;第三周每日一次,每次200mg。普罗帕酮组治疗,每次150mg ,每日三次。所有患者均经1个月的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各项指标进行观察记录。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转为正常。心电图和心率检查正常或明显改善;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一定的好转或改善,心电图和心率检查有一定的改善;无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率等检查无明显改善[2]。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临床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和n(%)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胺碘酮组40例,治疗前室性期前收缩数(6830±1310)个/24h;短阵室速数

(7.5±3.2)次/24h;PR间期(0.145±0.013)s;QRS波时限(0.080±0.013)s;QTc间期(0.39±0.02)s;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数(3715±475)个/24h;短阵室速数(1.4±1.1)次/24h;PR间期(0.145±0.012)s;QRS波时限(0.080±0.012)s;QTc间期

(0.42±0.05)s。普罗帕酮组40例,治疗前室性期前收缩数(6719±1301)个/24h;短阵室速数(7.8±3.4)次/24h;PR间期

(0.144±0.012)s;QRS波时限(0.078±0.014)s;QTc间期(0.38±0.12)s;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数(3844±682)个/24h;短阵室速数(4.3±2.5)次/24h;PR间期(0.146±0.014)s;QRS波时限(0.080±0.013)s;QTc间期(0.40±0.03)s。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前相对均衡,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数和短阵室速数比较,胺碘酮组明显优于对普罗帕酮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相对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胺碘酮组40例,显效25例(62.5%),有效11例(27.5%),无效4例(10.0%),总有效率为90.0%;普罗帕酮组40例,显效18例45.0%),有效13例(32.5%),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为77.5%。胺碘酮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胺碘酮组发生缓慢心律失常1例,厌食1例;普罗帕酮组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1例;两组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心脏状况、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的症状和预后意义,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

普罗帕酮主要阻断钠通道,对钙通道和β受体亦有阻滞作用。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延缓激动在心房和心室内传导,并延长其不应期,亦能延长预激综合征旁道不应期。口服后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t1/2为2~8小时[3]。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优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对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非常有效,特别是旁道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胺碘酮为苯丙峡喃衍生物,为Ⅲ类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转律、预激综合征伴发的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可作为首选。多通道阻滞剂,胺碘酮对钾离子通道可以有效抑制,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可以明显加长有效不应期的效果,有效延迟复极的时间。有效抑制心房和心肌上对纤维进行传导钠离子向内流,有效的减缓心肌的传导速度。用于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心律失常。胺碘酮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和转复房颤治疗的常用药物[4],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促心律失常反应少;但禁用于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治疗。

本研究中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总有效率90.0%,与普罗帕酮的总有效率的77.5%差异明显,胺碘酮对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神经和皮肤的毒副反应,不会加重心脏负担,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