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社会语言学与文化语言学的异同
社会文化与社会语言

社会文化与社会语言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表达器,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社会语言则是各社会文化之间联系和交流的重要媒介。
而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因此在研究语言的同时也开始思考社会文化与社会语言的相互作用。
一、社会文化塑造语言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对语言有着不同的影响。
从孩子刚刚学会说话开始,他们就会受到来自社会文化的各种各样的词语和表达方式的影响。
所以说,每个人说话的方式和语言背后都是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的。
比如,在日本,人们经常用“敬语”来表示尊重和礼节,而在美国则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因此人们在说话时更倾向于使用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
此外,社会文化也影响了人们对语言习惯和语言规范的认识。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对语言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也影响了语言的使用方式。
比如,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人们喜欢使用方言或者俚语来表达某些特定的情感。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口头传统,从而推动了特定地区口头语言的发展。
二、语言反过来塑造社会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
相反,语言也常常被用来塑造社会文化,或者在本来的文化系统中加入新的元素。
比如,在美国,有一种流行的短语叫做「yes we can」,这是奥巴马在总统竞选时使用的口号。
这个短语代表了一种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成为了一种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此外,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也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文化。
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用户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也使得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展现。
三、语言传承与消亡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有生命的轨迹。
语言只有在被广泛传承和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保存和发展,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例如,很多濒危的语言如闽南语、藏语等就面临着被逐渐淘汰的风险。
同时,随着社会的变迁,语言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语言形式。
比如,现代汉语就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化,现代汉语也在不断变化。
文化语言学

简答题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的学术贡献?该书专门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当时以语言形式研究为主的时代卓然而立。
它论述了六个方面的问题:①从词语的语源和演变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②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③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④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
⑤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⑥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
这实际上是一本词汇与文化的专门著作。
2.文化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的联系与区别?同: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人身上。
异:人类语言学以活的语言为对象,以了解语言的现状为目的,以实地考察为主要方法。
而文化语言学除了活的语言外,还关注语言的历史、语言的书面形态、语言现状背后的原因、有多种方法如参照法、认同法等。
3.文化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联系与区别?同:都强调人类与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都关注着语言与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
异: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在社会中的存在状况,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现象中与人有密切关系的地域、职业、行业、性别、年龄、性格等特征。
文化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在民族文化中的存在状况,它主要关注观念、信仰、道德、习俗、意识、思维等因素。
4. 什么是语言的人文性?指语言结构体能通过自身的存在状态、分布范围、活动单位、变化方式等各方面表现出它所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中种种因素的属性语言的人文性应是语言的一种属性,一种功能,而不是具体的文化因素。
5.中国文化语言学有几个学派?它们的异同点是什么?三个:以游汝杰为代表的文化参照派、以申小龙为代表的文化认同派、以陈建民为代表的社会学派。
同:语言研究必须要与它的人文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对几乎全盘接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中国现代语言学提出尖锐批评,要求建立独立的文化语言学科,注重语言的个性,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等。
异: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看待语言的人文属性;怎样评价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文化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如何。
文化派: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参照比较研究,认为可以从汉语来探求文化,也可以从汉文化来探求汉语。
社会语言学简介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科学。
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
对这个定义,有一些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此研究应以语言为重点,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语言的变异;有的学者认为是语言的社会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使用语言学的材料来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并将语言当做社会现象考察。
[1]中文名索绪尔外文名Saussure概况听语音在当前中国,“社会语言学”与“文化语言学”、“语言文化学”等有相混的地方,应该把它们区分开来为好,给“社会语言学”一个较为固定的内涵、一个较为稳定的外延,不能作为一个“漫无边际”的“糊里糊涂”的概念。
社会语言学在当前中国,主要是一些研究方言学的学者在做,或者说是一些学者从方言学的领域中转移过来的。
这有一定的原因,方言与文化、方言与民俗之间,等等,本来就关系较为紧密,这也是促成中国社会语言学形成的一个原因。
社会语言学将从以下两个领域进行探索:第一,是社会生活的变化将引起语言(诸因素)的变化,其中包括社会语境的变化对语言要素的影响。
第二,从语言(诸因素)的变化探究社会(诸因素)的变化。
在第一个领域中,社会是第一性,社会有了变化,才引起语言的变化。
在第二个领域中社会仍是第一性,但未会有像语言相对论者所认为,有什么模式的语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模式或者社会文化。
社会语言学的任务是在于描述“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
“共变”是现代语言学常用的新术语。
该命题说的“共变”是现代语言学常用的新术语。
该命题说的“共变”似乎指语言是一个变数。
这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而引起的互相变化。
[2]代表人物听语音索绪尔索绪尔(Saussure,1857-1913)首先提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向。
他认为Language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Langue)即平时人们研究的语言系统或是总结语言的使用,例如语法,句法,词法等;另一个方面便是言语(Parole),即社会语言学,语言的当代的使用偏好,与当代社会相关联的研究方向。
社会语言学名词解释

社会语言学名词解释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关系的学科,主要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语言使用的人群、语言使用的条件等因素,旨在揭示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言、文化、社会、认知等多个方面。
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定量分析语言数据等方式,研究语言使用的人群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
定性研究则是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研究语言使用的场景和条件,以及语言使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的重要领域包括跨文化交流、语言交际、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等。
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社会语言学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探讨语言差异对交际关系的影响,提倡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在语言交际方面,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使用的场景和条件,探讨语言使
用对交际效果的影响,提出有效的语言交际策略。
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使用和心理过程的关系,探讨语言使用的心理因素,研究人类认知的特点和语言使用的关系。
在认知科学方面,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探讨语言使用的认知能力,提出认
知语言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对社会语言学的体会和感悟

对社会语言学的体会和感悟在生活中,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
在这个社会中,语言已经演变成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交流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口头传递信息。
因此,社会语言学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也不断地感受到语言的纷繁复杂,深深地理解到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探讨。
在多数情况下,各种各样的语言成为了人们交流的首选。
然而,当我们的交流对象变成外国人的时候,语言的差异就成为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因此,我们常常采用翻译、口译、文字翻译等方式来完成交流。
这些方式不仅在商业和政治活动中很常见,也在人力资源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广泛应用。
翻译行业的兴盛,体现了语言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不能准确有效地使用语言,那么我们就难以完成更广泛的交际活动。
其次,语言的使用在不同文化中,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
我们常常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过来说,文化也在语言中得以表达。
中文有很多成语,因为这些成语背后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这些成语在日常交流中的使用,也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甚至在口语中,也会使用一些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词汇。
相反,我们如果不了解其他文化的习俗和禁忌,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犯下大错。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多元文化素养,从而才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再次,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也是社交工具。
在不同社交场合中,语言的应用也有所不同。
在商业谈判中,语言更注重精准、简练的表达方式。
而在社交活动中,语言更加注重亲切、友善的口吻。
对于不同的人群,我们也需要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就涉及到语境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还需要考虑到时机、场合以及听众的背景等方面的影响。
总之,在我的生活中,对社会语言学的感悟很多。
我们不可能离开语言,因此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艺术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更需要我们拥有多语言、多文化的认知和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交流场合中尽善尽美地完成交流,丰富我们的生活,增加我们的成功率。
社会语言学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探究

社会语言学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探究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深入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了解语言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和语言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究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社会交往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首先,语言能够帮助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促进社会交流。
其次,语言能够反映社会身份和地位,人们的语言使用往往与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此外,语言还能够塑造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感,例如方言、口音等可以反映地域特色和群体身份。
二、语言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语言与社会文化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
一方面,社会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
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会受到语言和语言规范的影响,从而形成特定的语言习惯和语言风格。
例如,在中国的不同地区,由于地域文化差异,人们的语言使用方式也存在差异,表现为方言和口音的差异。
另一方面,语言也会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
语言通过词汇、语法、语气等方面,传递和表达不同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
在不同语言背后,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
例如,英语注重个体表达和直接表达,而东方语言多注重含蓄和间接表达。
三、语言的语境化与语用学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语境化和语用学。
语境化指的是语言的使用需要考虑语境因素,包括交际背景、社会关系、语境信息等,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才能发挥其作用。
语用学研究则关注语言的使用目的和效果,探讨语言使用者如何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境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语言策略。
例如,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人们会根据社会关系和目的选择不同的语言策略,如使用正式语言或非正式语言,使用直接表达或间接表达等,以实现交流的顺利进行。
同时,不同的社会文化中也存在着对语言使用的不同规范和期望,例如在某些文化中,使用含蓄和间接的语言表达方式被认为更为恰当。
四、语言政策与社会文化社会语言学研究还关注语言政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语言学概论问答题

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1、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甚至直到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
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⑴自然语言系统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
①语言符号是由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
某个人最初或者临时用某种语音代表某种语义,如果得到了社会群体的共同认可,并且加以效仿,才能进入语言系统,称为语言符号。
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不能成为语言符号。
②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也是由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哪些符号能与哪些符号组合,不能与哪些符号组合,能够以什么方式组合,不能以什么方式组合,都取决于社会团体使用语言的惯例。
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共同认可,任何人或少数人都无法制定或改变语言的组合规则。
⑵语言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社会。
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无论是语音的变化,还是语义、语法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
而且语言的任何发展变化都取决于社会的集体意志,任何个人意志都不能决定语言的发展变化。
⑶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就会消亡。
如古拉丁语的消亡,中国满语的趋近消亡,就是典型例子。
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取决于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些副语言都只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因为⑴语言是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而文字等依附性副语言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第二性的。
⑵与体态语等独立性副语言相比,语言的表达功能最强,体态语、美术语言、音乐语言等表达功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表意也不如语言明确。
⑶语言的使用范围最广,而副语言一般使用范围有限。
电报代码等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即使是文字、体态语等使用范围较广的副语言,也不如语言适用范围那么宽广。
第六章语言、社会、文化

第六章语言、社会、文化第一节语言、社会、文化的关系一、语言与社会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
它的出现,无论是在语言观上还是在方法论上都给语言学界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为其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从目前看,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队伍日渐扩大且稳定发展,其研究对象明确,成果显著。
在进行相当广泛的社会调查中,社会语言学家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法,并且提出了具有相当水平的理论。
社会语言学的总任务是要解决语言在社会生活使用中的种种问题(陈松岑: 1985),其包括内容极其广泛,几乎涉及一切与语言学有关的社会因素及语言在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变异。
祝畹瑾(1992)把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五大类: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按种族、民族、阶级、阶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属性划分的各类言语共同体使用语言的状况和特征;2) 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标准语和土语、正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3) 交谈的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4) 社会和不同社会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5) 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
二、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语言是人类行为发生的工具, 又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精神交往都离不开语言, 人类的信仰及世界观,生产经验及文化知识的世代相传, 也是由于语言, 否则我们的历史将是一片空白。
同时语言本身又是一种文化, 不同文化系统的人, 语言活动有不同的特色。
西方人直率, 东方人含蓄, 代表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
同样, 未开化民族的语言粗糙,缺乏抽象, 也表现了一种文化模式。
人们见面, 彼此打招呼, 西方人说“早上好” , 中国人问“吃了没有” , 也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关于语言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学科,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多彩,本文将就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文化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语言习得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
文化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表达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究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形态、结构与变化,以及语言对文化认知的相关性,如跨文化沟通障碍、语言习得与文化背景,文化语言刻板印象等。
二、语言政策研究语言政策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的另一大分支学科,旨在探究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方面的科学原则和实践应用。
语言政策的制订、实施和评估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语言政策研究也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分支。
语言政策研究主要涉及语言的规划、教育、官方语言的规定、多语种社群的管理等多方面。
三、语言教育研究语言教育研究主要研究语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语言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语言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教学策略,使得语言学习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目标语言。
同时,它也研究语言教育与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语言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语言技能的水平评估等。
语言教育研究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在第二语言教育领域。
四、语言变异与变化研究语言变异与变化研究是研究语言变异和变化的规律、原因和趋势。
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不可避免地要随着社会环境和文化交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异和变化。
语言变异与变化的研究旨在揭示语言的演化和变化规律,为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该领域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语言变化的历史、方言、语言接触、语言习得、语言变异等。
五、语言与认知研究语言与认知研究旨在从认知科学角度探究语言的认知机制,研究语言的认知流程和与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的相关性。
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语音知觉、形式语言处理、语义语用、记忆和情感等多方面,它为我们了解人类思维和语言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深入的研究依据。
对社会语言学的体会与认识

对社会语言学的体会与认识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强调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交往、组织和文化活动的基础。
在我看来,社会语言学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学科,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够给我带来很多启示和帮助。
首先,社会语言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
比如,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
我还记得有一次去某个地方出差,当地的人们说话的速度非常快,用词也非常生硬,让我有些无法适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地学会了跟当地人交流,并且对这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使得我意识到,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的语言和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特点,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必须具备跨文化的视野和能力。
其次,社会语言学还让我厘清了语言对人们交流和社会组织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语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它不仅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涉及到各种社会问题,比如教育、就业、权利和权益等。
在这方面,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社会语言规则、等级和权力,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并且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
最后,社会语言学还帮助我认识到语言与个体发展和认知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言作为人类认知活动的基础,不仅为人们感知和理解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符号系统,还通过言语互动的方式对人类思维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灵活应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文化及其背景的元素,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创新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充满活力和智慧的学科,具有多重启示和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和应用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现象,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并且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思考

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思考[摘要]上世纪80年代,社会语言学传入中国,并且对其研究发展迅速。
本文首先讨论了社会语言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探讨了社会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的关系,并且试图从几个微观的角度理解社会语言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最后对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关键词]语言社会语言学一、社会语言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兴起于 20 世纪50 年代,是研究社会与语言的共变的一门学科。
关于它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向来众说纷纭,较为重要的学派有“分支”说、“两属”说、“语用”说等。
我国语言学家陈建民和陈章太则提出“应用”说,认为中国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在世界范围内,社会语言学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还很不成熟,从以上许多对学科本身性质的争议就可以看出。
在我国,社会语言学更是处于刚刚起步的时期。
另一位著名语言学家郭熙提出:“中国社会语言学有两个重要使命,一是描写、解释语言变异的各种现象及其原因,为不同时期的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解决中国社会语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二是充分利用中国特有的社会资源和语言资源,为世界社会语言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由此可见,中国社会语言学不仅在中国语言学的地位十分重要,还肩负着为世界社会语言学做贡献的重大使命。
数十年来,无数语言学家在这块崭新的领域中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二、社会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关系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和多元性是社会语言学最显著的特征。
这些特点滋生出了一系列有关学科的界定以及研究范围等事关学科体系的问题,成了社会相关学科内部争论的焦点。
明确了该学科的性质,有助于摸清这块交叉重合地带,理清社会语言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构建社会语言学的学科体系。
社会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都研究语言,但前者是结合社会语境进行的语言研究;而后者是舍弃情景、脱离社会实际的语言研究。
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也都研究语言,但前者关注社会语境中的语言; 而后者关注一个人说话及理解他人语言的心理过程,即语言习得。
文化语言学简介及三大流派

一什么是文化语言学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
”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
当代美国人类学家艾尔弗克罗伯也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
中国当代学者大多采纳《辞海》对文化的定义: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语言学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一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
二文化语言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世界语言学的主流学派一一结构语言学有着明显的不同。
结构语言学所依据的是符号学理论,它把语言看做是一种以声音为载体的符号系统,所关注的是语言符号系统的音义结合规律、组合与类聚规律。
它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强调语言对象的纯洁性。
它所提出的与历时相对的共时观、与言语相对的语言观,都是为了保证对象的纯洁性。
而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语言研究。
它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如何取决于它本身采取的是何种研究模式。
如果文化语言学采取的是交叉学科的定位,从事的是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映照式的研究,那么它与结构语言学就是互补的关系。
结构语言学是对语言本体的研究,文化语言学是对语言的应用性研究;结构语言学是主流研究,文化语言学是从属式的边缘性研究。
如果文化语言学采取的是语言本体研究的定位,从事的是站在文化的背景下对语言的人文性进行挖掘,并由此来观照语言状态与规律上的表现,那么它与结构语言学就是以两种不同研究范式对语言本体进行研究的学科。
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

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语言是人类最基础、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
它可以用来传达思想、表达情感、交换信息等,是人类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则是研究人类语言及其在文化中扮演的角色的学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的重要性。
首先,国际视野下的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日益受到重视。
在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对于语言学和语言文化学的深入研究,在跨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同时,在世界范围内,语言数量众多,这既是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体现,也为语言学工作者提供了研究的广阔领域。
然而,除了实践意义外,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在理论上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语言并不只是句子构成的简单串联,而是由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多个方面相互影响构成。
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但是只有通过对每一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人类语言这一现象的本质。
此外,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具有独特的交流功能,还携带着人类文化的各种元素。
例如,人们在语言使用中表达出来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等文化内涵,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可以说,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的研究,是对人类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除此之外,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也对于人类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语言是反映人类思想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因此,对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的研究也可以拓宽人类思想的视野,推动人类思想的发展。
综上所述,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对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现代人类社会不仅需要跨语言交流的能力,同样也需要有人能够深入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以及它在各个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当然,这项研究不仅是一种技术,更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探索人类价值观的学问。
语言学中的语言变化与社会语言学

语言学中的语言变化与社会语言学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它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反映人类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演变。
在语言学领域中,研究语言变化和社会语言学成为了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中的语言变化和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影响因素。
一、语言变化的概念及形式语言变化是指语言系统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发生的变化。
它是语言的内在属性,与时代变迁和社会演进密切相关。
语言变化形式多样,包括音位变异、词义拓展、语法结构改变等。
音位变异是最常见的语音变化形式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音的发音可能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例如英语中的“knight”一词的发音从/m/发展为/n/。
词义拓展则指词汇的意义扩展,如英语中的“nice”本来的意思是“愚蠢的”,现在则表示“好的”或“友好的”。
语法结构改变则是指语法规则和句法结构的演变。
例如英语中的“you was”曾是合理的用法,现在则被标准语法视为错误。
二、语言变化的理论解释为了解释语言变化的原因和机制,语言学家提出了多种理论。
其中,社会角度的理论尤为重要,代表性的理论有社会认知语言学、变异语音学和族群接触理论。
社会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变化是与社会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关注语言使用者对话码的认知和心理过程,认为语言变化是因为人们对语言规则的认知和理解发生了变化。
变异语音学则研究个体语音变异与社会变异之间的关系。
根据该理论,语音变化是通过社会因素在社群中传递和演变的。
族群接触理论则探讨族群之间语言接触对语言变化的影响。
当不同语言社群之间发生接触,语言交流和语言借用现象将促进语言变化。
三、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社会语言学是对语言和社会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它关注语言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群认同等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社会方言学、言语社会学和语言政策与规划。
社会方言学研究不同社群内语言使用差异和变体。
方言是一种特定社群内的语言变体,它包括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语言学简介及三大流派

一什么是文化语言学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
”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
当代美国人类学家艾尔弗克罗伯也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
中国当代学者大多采纳《辞海》对文化的定义:“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语言学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
二文化语言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世界语言学的主流学派——结构语言学有着明显的不同。
结构语言学所依据的是符号学理论,它把语言看做是一种以声音为载体的符号系统,所关注的是语言符号系统的音义结合规律、组合与类聚规律。
它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强调语言对象的纯洁性。
它所提出的与历时相对的共时观、与言语相对的语言观,都是为了保证对象的纯洁性。
而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语言研究。
它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如何取决于它本身采取的是何种研究模式。
如果文化语言学采取的是交叉学科的定位,从事的是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映照式的研究,那么它与结构语言学就是互补的关系。
结构语言学是对语言本体的研究,文化语言学是对语言的应用性研究;结构语言学是主流研究,文化语言学是从属式的边缘性研究。
如果文化语言学采取的是语言本体研究的定位,从事的是站在文化的背景下对语言的人文性进行挖掘,并由此来观照语言状态与规律上的表现,那么它与结构语言学就是以两种不同研究范式对语言本体进行研究的学科。
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的异同与互动-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的异同与互动-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教育语言学自1972 年由Spolsky 提出以来已经有了较深远的发展,美国很多大学设立了教育语言学博士或者硕士专业。
英国、德国、加拿大、沙特阿拉伯、泰国和澳洲的不少高校也先后培养了教育语言学研究方向的硕博研究生。
[1](P39)教育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也成果显着,其学科体系逐渐成熟。
由于教育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与教育的实践,原来这一领域的指导理论是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认同危机促进了教育语言学的诞生,以往已经有诸多国内外学者论证和分析过两者的关系问题,例如Francis M. Hult 在《教育语言学手册》(TheHandbook of Educational Linguistics)一书中指出:教育语言学的历史和应用语言学密不可分,而且将继续保持一种共生的关系。
与此同时,教育语言学也已开辟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专注于语言与教育。
[2](P10)然而,对直接影响教育语言学诞生和发展的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之间的关系却尚无专门的研究,显然不利于国内教育和研究人员对于教育语言学的了解和发展。
社会语言学于20 世纪60 年代在美国兴起,其定位虽仍然存在争议,但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与此同时,应用语言学由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理论模式而忽视了自下而上的实践,和教学实践有了的趋势。
这一背景之下社会语言学家Spolsky 提出了教育语言学的学科范式,此范式兼有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支撑。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教育语言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起色。
文章试图从两种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出分,梳理两者的关系,为学习和研究者能够更好地驾驭社会语言学和教育语言学抛砖引玉。
二、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的相同之处(一)研究焦点相似:关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平各种流派的社会语言学家都无一例外以真实的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文化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异同.

文化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异同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语言学的历史非常古老。
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而研究语言的。
中国在汉朝时产生了训诂学。
在印度和希腊,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就建立了语法学。
现代的语言学建立于18世纪初期,是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的。
它主要包括文化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
文化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上的两个分支,它们虽然相互联系,但重点很不相同。
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的意义,还有实践意义不同,它们对人类的其他活动都有着不同的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一、定义不同人类文化语言学(ethnolinguistics)是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亦称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的边缘化所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其交迭领域为“语言、思维、文化及其关系”,这是当今语言研究中最具动力和潜势的一个探索点。
同时人类文化语言学是一门大跨度的综合性学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和语言思想史研究构成了它的基本学科扇面,而当代最活跃的几个语言学分支诸如语用学、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理论、翻译理论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都可以从中获得本体论和方法论资源。
换言之,开展人类文化语言学研究,不仅可以直接介入语言、思维和文化这一领域,而且还可以高屋建瓴地带动、推进和融合当代语言学分支的研究。
人类之所以会有文化,而其它动物不能有文化,其原因除脑力的差异以外,便是语言能力的有无,故语言对于文化的关系极为重大(Ellwood C ·A·,Cultural Evolution)。
社会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在研究范围上有什么不同

社会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在研究范围上有什么不同?
答:广义的把从不同角度去考察语言的都看成社会语言学等等范围,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哲学等等。
具体来说,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
2)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标准语和土语、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3)交谈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社会以及不同的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
5)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等。
最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的延伸,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社会语言说的研究会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同时也对我们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对多种语言作综合研究,试图找出其中的共同规律。
主要包括语音学、语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文字学和修辞学等学科。
不同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广、大、综合性强。
而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小,具体,综合性不算太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社会语言学与文化语言学的异同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考察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及语言结构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规律。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关系到语言学,社会学,人文学,心理学,信息论等领域的多科性交叉边缘科学。
文化语言学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后半期,当时整个中国弥漫在一片“文化热”的浪潮中。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文化性质和文化价值的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虽然诞生的时间不同,但是它们的研究目的是相同的,并且相互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思考,是语言学研究不止于语言形式,而且也通过语言来研究一个民族文化的过去和将来。
语言之中蕴含着文化,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得益于语言,从而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变,故与社会语言学的目标之一是一致的。
社会语言学的目标之一也是研究语言演变,研究语言有哪些变体,如何演变,有什么规律。
不过它不是从文化的角度而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就此而言,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可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在社会语言学的引导下,更多的语言学工作者把语言放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探讨语言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性质以及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从而使文化语言学从社会语言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一
门崭新的语言学科。
虽然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目的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子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也有不同之处。
第一,社会语言学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语言,研究的是语言社区,多语制语言态度,语言选择,语言计划和标准化,语言和文化等问题。
狭义社会语言学从语言的角度看社会,研究的是语言事件,语言功能,语码变异,语用,语篇分析,语言和性别等问题。
从语言观和方法论上看,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学,而研究社会的真实的社会交谈的人的言语,社会语言学特别重视各类语言变体的调查研究。
而文化语言学属解释性的语言学科,侧重于语言系的研究,注入语言和文化,语言和社会,语言和哲学,语言和生态,语言和认知等关系研究。
第二,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也有不同。
社会语言学中索绪尔式的矛盾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社会语言学家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对语言学的性质和研究范围的界定,而且直接关系到搜集语料的方法。
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有文化背景透视法,语言中有文化,语言也以文化为本,文化语言学对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背景进行探究,从而了解其渊源,推测其未来。
还有语言符号文化解读法,文化差异比较法,语言学者往往立足汉族文化的传统,通过对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在结构语法和使用上的差异来分析产生差异的文化根源。
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相辅相成,有异有同,需要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