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后感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后感《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后感(一)没用过小米手机,一直以来只知道小米手机“一机难求”,想当然的认为小米在走“饥饿营销”。
读完吴晓波推荐的《参与感》这本书,才发现我忽视了很多内在性的关联和实质性的状况。
雷军说:“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就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就是我们目前的行业大势,那我们怎样才能借得东风好杨帆呢?我觉得小米的“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做爆品,就是产品战略。
因一句广告就购买产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产品是基座,它是商业游戏的入场券。
按作者的话说“只有专注,你才能做到快,才能做到极致;只有做到极致,才会有好的口碑”。
产品线不聚焦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容易导致参与感难以展开。
目前,“4G”就是我们的“爆品”,就是我们的“发动机”。
公司只有紧紧围绕4G发展,凝聚团队力量、集中主要精力、动用主要资源、创新方法和手段,才能打好打赢这场决定公司未来命运和成败的攻坚战。
做粉丝,就是用户战略。
“参与感”三个字看起来简单,但要想做好却不容易。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从产品的研发到营销,企业应该始终同用户在一起,让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用户来参与,让用户同我们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
“参与感”能扩散的背后是“信任背书”,只有用户成为了朋友,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你的产品。
具体而言,就需要在战术层面上设计好的互动方式,2015春节微信红包的爆火就是一个好互动的例证:微信只提供红包最基础的玩法,让大家不用付出太多学习成本和时间就能玩起来,在玩的过程中,用户自然创造出各种玩法和规矩,这就是频度经济。
互动,比传播更重要。
愿意和我们互动的,一定是我们最核心的、最忠诚的客户,对这部分人我们不能怠慢。
做自媒体,就是内容战略。
大众媒体时代品牌可以没有人格,因为都是单向传播的硬广居多。
但是在社会化营销时代,品牌需要人格化,需要有“情怀”。
小米参与感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米参与感读书心得篇一:小米参与感读后感小米模式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其商业营销中渗透的互联网思维也是值得大家深入学习和借鉴,在读完参与感这本书后,自己总结了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喜与不喜,都是希望来吐槽,毕竟参与是最重要的!1.口碑传播是小米模式成功的关键:书中提到,小米从头至今,一直是把用户的口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进行维护的,从最初的100用户,到如今6000万用户,都是通过口碑的不断扩散来积累的,最初的100用户既是发烧友,也是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分散传播,对于新的用户购买起着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也就是书中提到的种子用户,另外也举例了谷歌的gmai几千个试用账户必须通过邀请码的体验传播,韩都衣舍的时尚快速跟进也是得到了女性在各大社交媒(:小米参与感读书心得)体的推荐,都是说明了获得好的口碑必须通过新的社会化媒体来进行分享和传播。
2.用户思维,让用户有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也就是小米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全部给用户开放,让用户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小米的经营过程中来,同广大小米工作人员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打造具有粘度极高的小米社区,也就是把用户当做朋友,因为只有做到朋友的关系,用户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小米。
3产品过硬,性价比最高:口碑的传播得益于要有好的产品,小米就是做到了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做到了极致,因为现在的用户了解各种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你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够精细或者没有特别新鲜奇特的东西,用户是不会买你的账的,而且要求营销部的同事对于产品的了解程度不亚于工程师,也就是要真正的读懂产品的设计和理念,并翻译成用户能听懂的大白话来跟用户互动和沟通,所以要具备产品经理的思维做营销。
4.把握好口碑推荐场景:也就是用户在向新用户推荐小米的时候,这个场景该如何来定义,书中提到,小米不喜欢玩用高大上的词语或者其他噱头来进行定义,而是推荐就是用大白话和通俗易懂的话来进行口碑传播,比如,小米手机就是快,操作很流畅也很便捷…….5.服务要走心,学会讲故事。
读《参与感》读后感
读《参与感》读后感在阅读《参与感》之前,我先阅读了《颠覆式创新》和《互联网世界观》,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多深刻的体会。
如今,很多人将小米的成功归结于“风口”,认为小米赶上了智能手机的浪潮,雷军在这个产业起步时就进入了。
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后来进入这个领域的老罗,也很有本事,但他的产品并没有让大众消费者眼前一亮。
然而,如果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小米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赶上了“风口”,还因为李善友提出的基于互联网世界观的颠覆式创新,以及黎万强所说的参与感。
小米从一个小众群体“发烧友”切入,逐渐发展成为大众消费前提下的消费电子品牌。
在小米崛起的过程中,很多大品牌,如华为、深耕线下的 OV 等,都曾对小米的互联网模式不屑一顾。
但当小米从一个小虾米成长为巨大的独角兽时,这些品牌不得不承认小米的模式是可行的。
然而,《参与感》也提到,小米前期的崛起并非仅仅是线上互联网模式的崛起,更重要的是满足了新时代下人们对体验感的需求。
如今,其他品牌虽然学习了小米的线上模式,但时代已经不同了,再去模仿也只能学到一些皮毛。
几天前,雕爷呐喊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
确实如此,我们生活在一个与父辈们完全不同的时代。
乔布斯的初代 iPhone 如同揭开了大海贼时代的宣言,Android 的出现则让我们卷入了这个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人们喜新厌旧,商家们为了赚钱不断推出新产品,消费者也更倾向于 2-3 年更换一部手机。
如今,很难区分是先有需求还是先有服务,商业的可持续性促使商家不断推出新产品,而消费者则追求消费带来的快感。
《参与感》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从营销的层面讲述了小米是如何崛起的,同时也表明了照抄是死路一条。
小米通过这种独特的打法定义了自身,但它只适合小米,因为其中融入了小米的基因。
无论是三三法则,还是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些理念都在思维层面给人以启发,更多的是帮助我们了解这个时代和所处的互联网环境,理解其内涵。
在从事新媒体工作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管理者用传统思维做产品和经营,却期望用互联网的方式融入消费群体。
小米成功案例
小米成功案例对跨境电商的启示小米出书了,小米总裁黎万强把小米4年的工作经验全部总结为《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除了部分见不得人的事(比如水军之类的),这本书应该完整阐述小米的发展历程,不藏不掖。
一口气就把它读完,然后到微信看看那些自媒体的高见,中国文章一大抄(只要你能更快,那就OK),基本都是从《参与感》这本书摘抄下来的,感觉实践意义不大。
Smartrade认为一切不以行业为借鉴的经验都是抄袭。
Smartrade非常认同李嘉诚的6字决,从“取势、明道、优术”来分别阐述小米对外贸B2C的借鉴意义:取势:在台风口,哪怕一头猪都会飞起来。
1.雷军总喜欢讲,“在台风口,一头猪都会飞”,“勤奋是最基本的,大势才是决定作用的”,确实,我们从事外贸多年,深知跟上大势的重要性。
传统的外贸面临着劳动力成本增高、原料成本增高、外汇三座大山的压迫,从全球来看,向欠发展国家(孟加拉、越南、非洲等)转移是大势所趋。
对于这个大势,我们中小微外贸公司或则外贸业务员该什么办?1)当时台湾、香港外贸被大陆取代后,一大批台湾、香港人涌入大陆做国际贸易或则开外贸工厂,他们的经验与对行业的把握成就了很多知名的外贸公司。
所以我们中小微外贸公司何不到这些要转移的国家,把他们性价比高的产品推给国外客户;2)对于大公司,学日本或则美国,把低端制造业交出去,从供应链来继续控制制造业;3)到发展中国家是做分销,他们的发展轨迹基本跟中国80,90年代的类似;4)直接接触国外消费者,做小额外贸B2B或则B2C,了解国外消费者的习性,最终打造自己的品牌。
(外贸B2C是否是趋势,说实话,我们也不太肯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是目前比较靠谱的做法。
)2.关于外贸B2C的未来,以前像兰亭、DX等,都是以增加SKU、模仿国外款式与搜索投放等获得粗暴式的发展,建立起目前的B2C王国,都遇到困难了。
搜索广告成本涨了不少、利润也降了不少,这都是这些大佬为你建立起的壁垒,所以微小中外贸企业这条路走不通了,而应该往小而美的道路发展。
小米引爆用户参与感的实操心得
小米引爆用户参与感的实操心得导读:小米和很多传统品牌最大的不同是我们和用户一起玩,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什么时候,我们都在想,怎样让用户参与进来。
参与感三三法则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新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我总结有三个战略和这三个战术,内部称为“参与感三三法则”。
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做爆品”是产品战略。
产品规划某个阶段要有魄力只做一个,要做就要做到这个品类的市场第一。
产品线不聚焦难于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会导致参与感难于展开。
“做粉丝”是用户战略。
参与感能扩散的背后是“信任背书”,是弱用户关系向更好信任度的强用户关系进化,粉丝文化首先让员工成为产品品牌的粉丝,其次要让用户获益。
功能、信息共享是最初步的利益激励,所以我们常说“吐槽也是一种参与”,其次是荣誉和利益,只有对企业和用户双方获益的参与感才可持续!“做自媒体”是内容战略。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已消灭了权威,也消灭了信息不对称,做自媒体是让企业自己成为互联网的信息节点,让信息流速更快,信息传播结构扁平化,内部组织结构也要配套扁平化。
鼓励引导每个员工每个用户都成为“产品的代言人”。
做内容运营建议要遵循“有用、情感和互动”的思路,只发有用的信息,避免信息过载,每个信息都要有个性化的情感输出,要引导用户来进一步参与互动,分享扩散。
“开放参与节点”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筛选出对企业和用户双方获益的节点,双方获益的参与互动才可持续。
开放的节点应该是基于功能需求,越是刚需参与人越多。
“设计互动方式”根据开放的节点进行相应设计,互动建议遵循“简单、获益、有趣和真实”的设计思路,把互动方式要像做产品一样持续改进。
2014年春节爆发的“微信红包”活动就是极好的互动设计案例,大家可以抢红包获益,有趣而且很简单。
《参与感》阅读感想
《参与感》阅读感想《参与感》的作者黎万强是一位设计师,他的营销经验对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我对黎万强的了解始于他和雷军一起开创的小米公司。
他在小米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后来因个人兴趣辞职去追求诗和远方,还举办了个人摄影展。
最近,我听说小米成功上市,他也因此成为可能最富裕的设计师之一。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计划深入研究营销学。
与历史学和哲学等学科相比,营销更贴近实际,能为我提供更实用的方法。
书中提到的“三三法则”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战略,包括三战略和三战术。
三战略中的三方面分别是做爆品、做粉丝和做自媒体。
做爆品需要聚焦于一个独特的产品,成为该品类的第一;做粉丝则要让员工成为产品的粉丝,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权益和激励;做自媒体则要创造有价值、有情感的内容,鼓励用户参与和创作。
三战术包括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和扩散口碑事件,旨在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传播效果。
在产品方面,用户模式应优于工程模式,工程师要直接与用户沟通,了解需求并推动产品改进。
同时,要处理好碎片化需求,及时响应并公示改进计划。
此外,产品的核心在于用户体验,要注重好用和好看,活动也可以产品化,产品也可以活动化,以增加用户参与度和品牌影响力。
追求极致是成功的关键,但也要注意团队的重要性,让用户激励团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在品牌建设方面,要潜入用户大脑,避免过度洗脑广告。
先建立忠诚度,再追求知名度,利用粉丝效应,让产品更具影响力。
在服务方面,要以人为本,注重速度和效率。
在设计方面,要做到一剑封喉,用简洁明了的方式打动客户;真实动人,避免虚假和塑料感;一图胜千言,利用读图时代的特点吸引用户;面试设计师时,要注重外表、气质和作品细节,以及做设计的态度。
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做爆品战略的重要性,即集中力量打造核心产品。
这与我之前了解的营销策略相似,通过打造爆款产品吸引用户,并利用引流策略引导他们购买其他产品。
就像小米通过手机吸引用户,然后销售周边产品,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进而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参与感》读书笔记范文
《参与感》读书笔记范文之前一直对小米抱着或多或少的偏见,导致迟迟没有去读这本书,读完才发现确实是自己浅陋无知了。
整本书核心其实就是小米的“三三法那么”: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三战略与三战术又通常是彼此关联,互为因果。
例如:只有做到极致的爆品,才会受到用户追捧,成为粉丝。
在扁平化互联网时代,消除中心,企业和粉丝一起发声,到达最大效果,这就是自媒体。
而这其中,如何打造爆品、如何吸引粉丝?当然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好的互动方式,让用户一起参与进来,一起来设计产品,一起推动产品的口碑推广。
所以三三法那么更多的是相辅相成,战略是核心,战术是方式,以此成就了如今的小米。
根据书本构造,分以下几点:1、产品篇:组建团队时,秉持团队第一、产品第二心态,寻找最优秀的人组建核心团队。
设计好开放节点,让用户一起参与进来设计产品,团队按功能模块打散,每个小团队长期负责某一模块,并充分授权。
在这种前提下,让团队所有人去跟用户长时间接触,快速迭代、试错。
产品开发前后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让用户参与进来,做的好与坏,自然有用户来评价,以用户评价来鼓励产品团队所有人。
在用户参与进来的情况下,优先处理用户最紧急的需求,并将结果及时反响到用户群体。
做好用户体验,好的用户体验标准是:为谁设计、好用、好看。
即要清楚用户群体是哪些?好用第一,在好用的前提下,再追求界面好看,把产品细节做到极致。
关于极致,可以参考小米对包装盒的设计。
2、品牌篇:首先在产品定位上,小米手机是开拓了一个新的分类,即互联网手机,跟传统的手机区分了开来。
然后又跟其他上市时大肆宣传的企业不一样,小米选择了口碑浸透,即先做用户的忠诚度,等积攒了大批粉丝后,再去做知名度(如今信息传播太低,口碑传播会形成宏大的势能,而且小米是3C 产品,发烧友极容易成为意见领袖)。
在打造粉丝群体时,开放参与节点,让粉丝们参与进来,企业在其中只是因势利导,不去设计,让粉丝们自己去决定适宜群体的行为方式。
参与感读后感_参与感读书心得五篇
参与感读后感_参与感读书心得五篇参与感读后感一在春节放假期前黄总给了我们一个读书学习的任务——读小米的《参与感》。
经过两天的时间终于把332页的《参与感》看完。
书中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环节、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深深吸引和启发我。
未来将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时代。
我们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潮流,学习互联网最新知识。
读了《参与感》这本书使我认识到小米的成功在于:与用户做朋友,让用户成为粉丝,让粉丝参与产品开发,让粉丝称为专家的所谓参与感。
要达成参与感小米做到了:1、有极致爆品的产品。
2、有专业的高效的执行团队。
3、有互联网思维的服务。
一、创造极致参与感的产品。
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培养起具有参与感的粉丝。
小米手机,正处于移动互联网代替PC,智能手机一片蓝海,小米推出人人都能用的起的平价机占尽天时地利。
虽然现在四处都乱糟糟,但能静下心来以工匠的精神去做一部手机一件家具的企业真的不多,小米这股要把产品做精做透的精气神,值得很多人很多企业学习。
小米通过互动论坛,开放产品开发的需求、测试和发布让用户参与其中并提出意见每周改进产品。
小米产品的研发强调让用户参与其中的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
为了设计一个好的产品小米的团队就是在不断的收集意见,更改、打样测试中。
如小米的包装盒在整个团队历时6个月,经过30多版结构的修改,上百次打样做了一万多个样品最终才做成让人称道的工艺和品质的手机包装盒。
小米团队研发极致参与感的产品就是在不断的改中,敢于改中创造的。
二、有专业的高效的执行团队。
如果我们拥有足够炫的产品,我们能保证自己就玩的比小米好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在我们看到小米的各种经典营销案例的时候,我们敢拍着胸脯说我们就能比小米玩的转吗?就能想到像“致青春”一样的经典创意吗?另外小米保证线上和线下活动一起进行,不会跟风去开通各种营销渠道或者宣传路径,而是既然开通了某个渠道就本着为粉丝负责的态度,小米的产品经理可以在顾客反馈问题的几分钟之内,迅速召集同事研究案例并回复顾客对应的处理意见,我们就能信誓旦旦的说我们也可以吗?小米的员工不仅仅是手机发烧友,他们还是各种创意点子,各种好玩发烧友,因为他们的第一感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小米粉丝的反馈,如果没有这样的员工,仅仅靠老板发烧,各种创意也玩转不起来。
书摘|《参与感》——参与感的三三法则: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才是可以长期持续发展的方式。
”2、“凡事要‘顺势而为’”二、参与感篇:1、“金山时期,我们讲究‘风暴式营销’,将就‘海陆空’三军并进。
”…..“比如‘红色正版风暴’、‘’龙行世纪”、‘秋夜豪情’、等,先把概念做足,再通过市场投放把声音放大,做成声势浩大的营销事件。
”—-P42、“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做爆品是产品战略。
产品规划阶段要有魄力只做一个,要做就要做到这个品类市场第一。
”…..“扩散口碑事件,先筛选出第一批对产品最大的认同者,小范围发酵参与感,把基于互动产生的内容做成话题做成可传播额时间,让口碑产生裂变,…”—–P19-20三、产品篇:3、“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P25 (看到这里我参与感和我自己逻辑体系里的“荣誉感”“存在感”产生了共鸣。
我一直强调要给别人以这两种感觉,然后通过一种“仪式感”表现出来。
为人做事先搞清楚别人的最大诉求,尽可能去满足他们,然后大家就会以主人翁的姿态为你站台,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当然,如果你懂了这个道理,还想事半功倍的话,就要把麻烦留给自己,把轻松献给别人。
这也就是这本书里写到的“尽量减少用户参与成本”。
)4、“用户体验就是‘好用好看’。
翻译成设计语言是UI/UE的话题,但是,‘为谁设计’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P35(这里是我开篇引子里写到的5W理论的一个小的实践。
为谁设计即who,好用好看即how。
)四、品牌篇:5、“不是劈开脑海,而是潜入大脑。
”—–P59(所谓用户习惯培养一定不是凭空出现的,从恐龙时代到现代社会,每个改变都是有迹可循的,这句话再次印证我的这个思考。
由此,想要独树一帜务必先要潜入到目标用户脑袋子,深入“敌人”内部,寻找突破口,争取一招致命。
)6、“经典品牌定位理论是指开创并主导一个新品类,如何在潜在用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小米品牌的胜利,首先是‘互联网手机’这个新品类的胜利。
小米参与感三三营销法则
小米品牌快速崛起的背后是因为社会化媒体下的口碑传播,那么小米用什么方法让口碑在社会化媒体上快速引爆?小米口碑的核心关键词是“参与感”。
第一是参与感;第二是参与感;第三是参与感。
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
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决策心理在这几十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用户购买一件商品,从最早的功能式消费,到后来的品牌式消费,到近年流行起来的体验式消费,而小米发现正参与其中的是全新的“参与式消费”。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为了满足功能性的需求而消费。
那时候,当用户要买一块手表的时候,这块手表是上海牌还是北海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准确看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的日益丰富,广告行业在这个年代崛起,品牌成为了商品世界的核心因素。
一时间品牌顾问公司、广告公司、VI设计等都火得不得了。
摩托罗拉、爱立信发明了手机。
但在2000年左右,诺基亚以“科技以人为本”为理念的全球化品牌运作,让诺基亚品牌深入人心,超越了摩托罗拉、爱立信,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市场占有率。
在品牌运作最疯狂的年代,有些保健品把广告刷到了全中国的每个县镇乡村,很多农村的猪圈墙上都刷着他们的广告,品牌知名度给予了他们无比辉煌的历史。
但是到了体验式消费到来的年代,很多品牌基本都销声匿迹了。
伴随着超级市场等体验式卖场逐步取代传统的百货商店,体验式消费时代到来。
食物好吃不好吃?您先尝尝。
衣服好看不好看?您穿上试试。
手机用起来爽不爽?您到我们的体验店里面来试试看。
为了让用户有更深入的体验,小米一开始就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研发过程中来,包括市场运营,满足了用户这个全新的消费心态。
让用户参与,能满足年轻人“在场介入”的心理需求,抒发“影响世界”的热情。
在此之前,多见于内容型UGC(用户产生内容)模式的产品。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如何快速构建参与感?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小米有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内部称为“参与感三三法则”。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导语:《参与感》读后感(一)这本书也是源于李总的推荐。
刚读时觉得没有《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得过瘾,这也是读得慢的原因。
后来越读越发现,其实这两本书有个共同点就是“说我所做,做我所说”!我一直以来和外界所想认为小米走的就是“饥饿营销”手段。
读后才发现,如果说小米不就是搞“饥饿营销”,那就是只看到表面,完全忽视了很多内在性的关联和实质性的状况。
小米自身的努力、成长和尊重用户、尊重国情、顺势而为的方法论等等。
首先对小米有个重新的认识是源于小米的LOGO。
不得不说,小米是一个真正用心做手机的企业,小米的LOGO, MI反过来是一个“心”字,只是少了一点,意思就是让用户省一点心。
第二是用户思维,让用户有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也就是小米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全部给用户开放,让用户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小米的经营过程中来,同广大小米工作人员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打造具有粘度极高的小米社区,也就是把用户当做朋友,因为只有做到朋友的关系,用户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小米,第三是产品的性价比。
小米不仅在手机上下大功夫,连盒子都想得很周到。
小米盒子品质好到能承受得起两个胖子的体重,试问这样的包装盒你对物流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所以一个好的企业做推广有三大要素:品牌的建立、团队的专业素养、产品的质量。
在这三点上,小米真的做的非常不错,是一个在用心做产品的企业,值得我们学习的企业!特别是产品包装这一块,我觉得我们有可学习的地方。
再怎么优化,都不能忽视外包装,起码让客户收到货后第一眼的感觉是要舒服。
另外黎万强在书中强调,“产品第二,团队第一”的概念也是我特别认同的一点。
不论是做产品设计、营销推广、亦或是售后服务,拥有专业的人才,才不会出岔子。
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是决定一个团队最终能否成功的基础条件。
在这一点上,还是有点惭愧的,做为电商的负责人,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欠缺,不能提出些切实有效的推广方法。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范文《参与感》读后感1《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作者,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
20xx年8月份拿到这本书,封面是一头会飞的猪,橙黄色,简单而耀眼。
直到最近我才看完这本书,有一种宠幸太晚的感觉。
首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质感很好,当然,我这里说的是正版书。
不说假话,这是我看到的从装订到纸张再到排版设计都是高水准的图书。
纸质光滑带感,一摸就知道没作假。
段落没有采用书籍惯用的首行缩进两个字符的格式,取而代之的是公众号常用的两端对齐且加大了段前段后距的格式。
颜色也不花哨,黑色或者黑色加粗。
嗯,作为一个读者,觉得阅读体验很好,清晰且有设计感。
其次,这本书真的很简洁有料。
简洁,是指翻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画蛇添足,没有凑字数,没有不必要的广告或者图片。
有料,是指虽然简单但是该有的都有,而且某些地方还会让你觉得眼前一亮。
比如,我就特别喜欢这本书每个章节的插图,和文章的主旨很搭,而且能够感觉到每一幅插图都是花了心思去设计的,带着诚意。
后来了解到作者是设计出身才恍然大悟,作为一个设计者当然会让自己的作品带上该有的设计感。
以上这两点虽不是大多数读者关注的点,但我在看书的过程当中确实被这本书文字以外的东西吸引到了,试想一下,如果一本书能将形式美做到让读者惊叹,对内容的品质要求又会低到哪里去呢?突然想起了书中讲到小米手机包装盒的例子。
小米手机包装盒的成本价是平均价的三倍多,高档纯木浆牛皮纸制作,且经过大量的试验,30多次的结构修改才呈现出最后简约而令人惊艳的样子。
据说小米手机包装盒能够承重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书中有图为证。
看到这里,我一点也不惊讶,我曾经也是一位小米手机的用户,虽然不敢说手机本身有多好,但包装盒确实很有质感,作为小小收纳盒也是很不错的呢。
第三,来说说这本书的内容。
本书的精髓是参与感三三法则。
所谓参与感三三法则是指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
三个战略是说,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个战术是说,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读《参与感》读后感
读《参与感》读后感
一本真正的好书,其思想应经受得住时间和事实的检验,能为读者揭示真谛,并让其从中受益。
而商业炒作的书籍,则是借助某个热门事件,构建出关于该事件为何成功或失败的理论。
由于结果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因此从结果推导出来的原因,一般来说听众都会接受,并认为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的大脑是结果主导型的。
那么,小米究竟为何能够取得成功呢?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这是由众多偶然事件相互组合而成的结果。
而对于这个问题,作者也有自己的思考,并提炼出了参与感、口碑和互联网思维等概念。
但这些真的是小米成功的关键吗?我对此表示怀疑。
小米手机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性价比,那么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其实,这运用了蓝海战略的几个基本原则。
通过对重点价值进行大量投入,同时减少非重点价值的投入,最终形成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结构。
例如,在手机的运行速度、屏幕和外观等重点价值方面,小米投入了更多的资源,并且做得非常出色。
然而,在手机的声音方面,小米手机的音质与苹果手机相比确实存在差距(只有使用森海塞尔等高端耳机时才能有强烈的对比感),因此小米在这里削减了成本,同时在广告投入方面也借助新型媒体进行了节省,从而实现了最终的高性价比。
而国内其他低端手机则在追求低价的过程中,全方位地采用低配置,导致手机的核心价值,如屏幕和运行速度都非常差,这给消费者留下了很差的印象,使得这些手机直接沦为地摊货。
整本书基本上都在介绍小米的各种优点,而对于小米所犯的错误,这些对于创业者来说才具有真正的价值,书中却只字未提。
因此,此书无疑是一本典型的借助小米事件进行炒作、贩卖虚构理论的作品。
对于这样的书,我只能表示鄙视!。
参与感读后感_参与感读书心得五篇
参与感读后感_参与感读书心得五篇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小米终于开口!雷军亲笔作序,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著。
揭开小米4年600亿奇迹背后的理念、方法和案例。
关于《参与感》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参与感》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参与感读后感一《参与感》这本书也是源于李总的推荐。
跨过了国庆七天长假才读完。
我一直以来和外界所想认为小米走的就是“饥饿营销”手段。
读后才发现,如果说小米不就是搞“饥饿营销”,那就是只看到表面,完全忽视了很多内在性的关联和实质性的状况。
小米自身的努力、成长和尊重用户、尊重国情、顺势而为的方法论等等。
首先对小米有个重新的认识是源于小米的LOGO。
不得不说,小米是一个真正用心做手机的企业,小米的LOGO,MI反过来是一个“心”字,只是少了一点,意思就是让用户省一点心。
第二是用户思维,让用户有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也就是小米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全部给用户开放,让用户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小米的经营过程中来,同广大小米工作人员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打造具有粘度极高的小米社区,也就是把用户当做朋友,因为只有做到朋友的关系,用户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小米,第三是产品的性价比。
小米不仅在手机上下大功夫,连盒子都想得很周到。
小米盒子品质好到能承受得起两个胖子的体重,试问这样的包装盒你对物流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所以一个好的企业做推广有三大要素:品牌的建立、团队的专业素养、产品的质量。
在这三点上,小米真的做的非常不错,是一个在用心做产品的企业,值得我们学习的企业!特别是产品包装这一块,我觉得我们有可学习的地方。
再怎么优化,都不能忽视外包装,起码让客户收到货后第一眼的感觉是要舒服。
另外黎万强在书中强调,“产品第二,团队第一”的概念也是我特别认同的一点。
不论是做产品设计、营销推广、亦或是售后服务,拥有专业的人才,才不会出岔子。
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是决定一个团队最终能否成功的基础条件。
黎万强8000字长文说参与感2.0:没有温度感必死
黎万强8000字长文说参与感2.0:没有温度感必死小米手机成功的三大因素是什么?黎万强的答案是:第一是参与感,第二参与感,第三是参与感。
懂得了参与感的秘密,你才能真正了解小米新营销的真相。
这是阿黎在微创新总裁营第6期的主题演讲,很干货,也很接地气,花了3个小时详细揭秘小米是如何打造参与感的。
这种参与感有三个维度:第一,用户参与营销活动;第二,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第三,用户参与公司的内部管理。
在小米内部,有三个词也经常被提及,算是参与感的延伸:1、温度感。
没有对一线的温度感必死,为了保持温度感,以前雷军、黎万强等创始人要保证每天在论坛上1个小时,现在每天再忙也要保持在论坛上十几分钟。
2、直接可感知。
千万不要把噱头当痛点。
3、少做事。
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
====温度感的分割线:口述:黎万强小米联合创始人整理:创新派记者龚进辉编辑:庞龙彪“在一线的同事如果没有这种温度感的时候,你没有泡在这个池里面去做产品的话肯定是死掉了。
” 10月23日,在微创新总裁营第6期现场,黎万强用3小时深度讲述小米新营销和用户体验创新的秘诀:《参与感2.0》。
为了保持温度感,以前雷军、黎万强等创始人要保证每天在论坛上1个小时,现在每天再忙也要保持在论坛上十几分钟。
黎万强首次总结小米式营销内部心法:参与感的38法则:3大基础:1、定位用户群体。
2、以社区为基础。
3、以内容营销为核心。
8项注意:1、说人话。
2、别跑偏。
3、别撑着。
4、接地气。
5、别动摇。
6、要死磕。
7、有特权。
8、一起搞。
以下为黎万强口述:基础1:定位用户群体第一,最核心的是你要去定位用户群体,在定位用户群体的时候越精准、越小越好。
我发现,企业在做第一个新产品的第一步的时候,最好把原点收缩得越小越好。
不论从革命传统,还是从哲学或者宇宙学来看,所有的引爆都是从一个原点开始的。
毛主席也曾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所以在定位用户群的时候,最忌讳的是你一开始就找了一个很大的定位,找一个很广泛的用户群。
从雷军手稿解读小米MIUI的互联网开发模式
之所以从这个手稿开始说产品的发版,是因为BLUES在YY语音产品团队的经历,有个关于YY创始人李学凌的小故事。
在YY语音做产品的时候,我对YY创始人李学凌关于做产品的观点,印象很深刻的一点,就是他在研究产品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关注产品的小时候,就是从目前的产品回溯到最初的样子,也就是这个产品发布的第一个版本,是满足了用户哪一个核心需求,产品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当时听到李学凌这个观点,我第一反应就是,这哥们不愧是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
三大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放到产品上,就是这个产品是什么?产品从哪里来,最初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未来方向如何?产品发版:用户的疑惑更加凑巧的是,在微信号后台,一位非常热爱思考的朋友——小胖他爸,提了下面这个问题:很多产品让用户没有感受到版本升级的好处,源于需求来源不明确,脱离用户。
我也经常和同行探讨,按时发版本是产品经理的基本职责,反问一下自己:每个版本的意义何在?发版本与不发版本,用户有感知到的有多少?(必然有些是用户无法感知的,这里不钻牛角尖)发版本与不发版本,产品数据有无变化?小米MIUI的版本开发模式小米的MIUI版本的第一个版本于2010年8月16日发布,只有100个用户,是MIUI团队一个一个从第三方论坛“人肉”拉来,凭借用户口口相传,没有一分钱广告,没有任何流量交换,到2011年8月16日,MIUI发布整整一周年的时候,已经有了50万用户。
这50万用户来自于雷军总结的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口碑。
再回到雷军的互联网思维手稿,整理如下,可见口碑的重要程度。
围绕口碑的核心理念,小米的MIUI的研发构建了“橙色星期五”的互联网开发模式,核心是MIUI团队在论坛和用户互动,系统每周更新,如下图所示,每周五集成开发版,用户升级体验,并在MIUI论坛进行投票,生成“四格体验报告”,这是来自用户对产品的最直接的评价。
需求来自用户,产品评价来自用户,前文提到的“小胖他爸”的疑惑,或许有了答案,每次发版升级,都是用户可感知的,是用户想要的,用户不仅使用产品,同时拥有了产品评价的权利,用户成为产品的主人。
前小米资深运营:3年的用户运营心得,值得你一看
前小米资深运营:3年的用户运营心得,值得你一看用户运营是运营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与用户直接接触的前沿阵地,如何与用户打交道是用户运营的关键。
一. 用户是什么?用户运营的根本是什么?作为用户运营的话,无外乎两个字——人性。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和个性,所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对于不同的用户要有区分。
任性有哪些特性?七情六欲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厚黑学用户对于运营来说意味着什么?用一句话概括:用户就是产品的最终载体,营收的财神爷和用户运营的衣食父母。
用户为什么而来?很多人可能会说,因为我们的产品好,体验好,服务号,所以我们有用户。
其实,这些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再差的产品也会有用户的。
优秀的产品、绝佳的体验、良好的服务和心灵的寄托,这些产品是没有问题的。
这些产品会带来更多的用户,并不是说产品不能带来用户,或者说产品就是靠最优秀的体验带来用户,这不是绝对的,它只是一个辅助性的东西。
其实,只要有产品,用户自然就来了。
用户为什么而来?这是我们应该去想的地方。
二.用户为什么而来?属于用户的感觉(1)获得感用户使用这个产品肯定是有一定目的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才会买这个产品或者服务。
这个时候,用户只是来了,并没有沉淀下来,这时候怎么办?(2)归属感让用户有家的感觉。
如何做到呢?比如说用户是来学习的,有一个学习型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给大家能带来什么呢?就是让所有所有爱学习的人集合在一起,这是大家来的归属感。
(3)参与感小米一直强调米粉的参与,我们会从很多方面做参与。
比如说在一些重大时间点邀请用户做活动规划,甚至到后期的时候,一些活动已经下放给用户去做。
这会让用户感到他是社区的领头羊,他去帮我们去解决很多事情,同时可以给我们解决很多成本上的压力。
(4)成就感用户参与后,他还会追着玩的,原因就是他有成就感。
比如给他一个参加发布会的邀请函,年终给他发一个VIP勋章等,这些都会激发用户的成就感。
三. 我们和用户是什么关系?用户≠上帝我们总是为用户是上帝,我们应该不断地哄他们,他们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
参与感 小米口碑营销读后感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读后感
小米口碑营销是一本深入探讨口碑营销在中国有哪些具体指导措施和实施经验的专业书籍。
书中从策略、案例分析、实施要点、具体技巧、经验指导等多方面、细致入微地对口碑营销做了介绍。
特别是在口碑营销中强调了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口碑营销更加人性化,从而让消费者在参与口碑营销活动中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参与感。
总的来说,这本书深入剖析了口碑营销的专业技术和实施要点,给了我们一些有用的知识,使我们在做口碑营销时能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和利用口碑营销。
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口碑营销应该是让消费者与企业获得更本质的互动,主动参与和体验,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有更多的参与感,从而让口碑营销更加有效地完成其宣传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米《参与感》读后感
在老师的要求下,读了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这本书的部分内容,首先谈谈我对书名的理解,我觉得参与感就是和大众互动,发动大众的力量,让大众参与到活动中。
我主要读了序言、参与感篇、产品篇、品牌篇等前半部分的内容,我就大致谈谈我对前部分的感悟。
首先是序言部分,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小米董事长雷军说:“创办小米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是,不管这个公司未来能做多大,我们一定要把小米办成一个像小餐馆一样,能让用户参与进来的公司。
老板跟每个吃饭的客人都是朋友。
这种朋友的方式,才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方式。
”这就是小米经营的思维模式。
他举了个例子说:“台风口上,猪也能飞——凡事要‘顺势而为’,如果把创业人比作幸运‘猪’,那行业大势是‘台风’,还有用户的参与也是‘台风’。
”这里就说到用户的参与了,也就是说只有用户参与了,才能做出好的产品,用户的口碑可以为产品做宣传和营销。
接着就是参与感篇,主要有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口碑的铁三角、参与感三三法则三部分内容。
这部分我总结为两个字:口碑。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大家都喜欢把自己的感觉和体验发布在网上,这样就为产品的宣传奠定了基础,那么创造口碑的人就是小米的用户,因为用户是站在大众的角度,她们更具有说服力。
让用户参与其中,是小米让口碑在论坛、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上快速引爆的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有好的口碑营销呢,那就要有好的产品、善于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宣传、以及和用户成为朋友关系,让用户对其有高度信任感,这样才可以使口碑传播越广。
要想让用户有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
牌。
要想做到这样,作者总结了以下口碑武器即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产品做好,做出自己的特色,要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让用户和员工成为“产品的代言人”,让企业自己成为互联网的节点,引导用户参与互动,分享扩散。
把产品服务、销售的过程开放化,让双方都获益,设计例如“微信红包”的案例和可以一些可以扩散口碑的事件,让大众都可以参与到其中,让信息可以快速传递,达到互动的效果,提升参与感。
最后是产品篇和品牌篇,给我印象最深的那就是要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激励团队,把活动当作产品来设计和运营,把活动环节设计成为产品的功能,把产品做到极致。
产品第二,用户第一,只有好的团队才能研发出好的产品,首先要建立产品忠诚度,让用户为产品代言。
总之就是要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和用户互动,和用户成为朋友关系,让用户信任,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让用户在参与的过程中为其建立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