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案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给予树》课堂教案反思
《给予树》课堂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给予树》这篇文章,理解并体会给予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给予的快乐。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给予树》及相关背景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课堂讨论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给予树》的作者和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给予吗?你们曾经给予过别人什么?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所传达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 小组讨论(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讨论卡片。
(2)小组成员就卡片上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
6. 课后作业(1)学生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心得体会。
(2)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参与度等方面。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如调整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等。
七、学生反馈1. 收集学生对课堂的感受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家长沟通1. 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困惑。
2. 家长参与课堂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提出建议和意见。
九、教学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给予树》教案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1 / 4《给予树》教案及反思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理清层次。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层次。
一、议论课题,激发兴趣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2 / 4“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读xx句子。
b.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b.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
(开火车读,齐读)c.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d.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四、指导写字1、生自读生字条,识记生字。
2、指出难写的字。
3、xx写,生书空。
4、生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3 / 4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一、复习检查①读下面的词语: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②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给予树》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5篇
《给予树》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5篇给予树教学反思篇一《给予树》是一篇人文情怀的课文,爱的教育是本篇课文的主题,在本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预计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初步理解“给予”和“给予树”的意义。
我以圣诞音乐和圣诞图片引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大家踊跃谈论关于圣诞的知识,我总结:圣诞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12月25日,12月24日是圣诞前夕,又称平安夜,在这天晚上传说圣诞老人会从烟囱爬到房里给小朋友们送礼物。
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
一开始,我叫学生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生字,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
这个环节学生自己出现了齐读现象,我未能及时制止,使得后进生没能真正练习到初读课文。
生字词教学,我把生词结合拼音投影出来,首先叫学生个别读,然后纠正读音,然后再开火车读。
把这些词读完一遍后把拼音去掉,考察学生当场掌握的能力。
也采取开火车读的方式。
掌握词语后,为了让学生有运用词语的能力以及熟悉课文,我把含有生词的文中句子投影出来,叫学生读,读完纠正错别字,以及大致纠正读的语气。
其中要学生填“____的祝福”和“_____的微笑”,考察形容词的运用。
结合上下文要学生理解“沉默不语”和“如愿以偿”两个词的意思,为理解课文打下铺垫。
对于写字的辅导,我特别指导了“裕”的写法,从结构指导写,从字形理解字的意思:有衣穿,有谷吃,代表不愁吃穿,生活富裕。
然后叫学生用“宽阔”、“宽敞”、“宽裕”三个词填空,考察学生辨别词语的能力,并进一步掌握“宽裕”的用法。
我还叫学生区别“买、卖”、“即、既”两组形近字,并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方式考察字掌握的程度,以及增加课文的熟悉度。
初读课文环节,课文有五段,我叫每个组各读一段,最后一段跟老师一齐读。
读的时候叫学生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每组读完的时候,我都会纠正一些明显的错字、漏字的情况。
学生讲课文大概内容的时候,我直到学生要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
学生开始不怎么会说,有些人照着课文读,我提醒他们抓主要的说,并提示,比如时间,我们可以在课文第二段找到时间:圣诞节前夕。
《给予树》教案优秀4篇
《给予树》教案优秀4篇《给予树》教学设计篇一课时目标:1、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播放《圣诞歌》,渲染气氛。
1、看到圣诞树,听到圣诞歌,你想到些什么?你对圣诞节还有什么了解?(无需多讲,补充漏讲的即可)2、圣诞节:是一个充满了浓浓爱心日子,能让人们分享幸福和快乐的日子。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圣诞节前夕。
二、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指名读,出示拼音,“给”还有一个音读“ɡěi”组词,都有把东西交与、送与别人的意思,“给予”也带有“给”的意思,但这可不是一般的给,是一种无私的付出,无条件的帮助,不讲回报的赠送。
如上星期我们对甘村小学的捐款捐书的行为就是给与,就是给与甘村小学的的帮助和关爱,是不求回报的。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设计意图:读准“给予”,理解“给予”的意思,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给予树”的深层含义进行铺垫,从更深层面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过渡:那“给与树”究竟是怎样的一棵树,又有什么作用呢?想知道吗?请打开P123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了解了解吧。
读的时候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习一类生字:(开火车读---纠正字音---同桌互读---齐读---去拼音读---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指名读---齐读)3、指导识记字形(猜字谜):这些字我们除了会认读,还得要会写,在写之前你能提醒大家要注意些什么?(范写:裕、即、买、贴)4、把你觉得难记难写的字在本子上写一写。
5、学习二类字:(指名读---齐读---去拼音读)出示句子再齐读。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
采用当互读、开火车接读和会认的抢读等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而扎实、有效地记住生字过渡:看来大家对课文的生字词掌握得不错,老师要欣赏一下同学们的朗读本领如何,是不是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给予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给予树》教学设计及反思第1篇:《给予树》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①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
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①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②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③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④理解课题。
“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二、,整体感知①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②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立即卡片盼望拥抱仁爱同情体贴如愿以偿b.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③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
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①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②请学生做小老师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给予树》教学设计参考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圣诞节的意义,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金吉娅在特殊的节日里的“特殊”的行动。
2、感悟“给予”,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爱心。
重点难点:1、通过妈妈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最会一段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心愿卡片。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
1、播放《新年好》的歌曲,提问:a.孩子们你们听完了这首歌后,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呢?b.最想过的节日是那个节日?(春节)c.你们喜欢春节吗?为什么?(预设;穿新衣服、放鞭*、贴对联、收压岁钱、给长辈、邻居、好朋友们拜年。
小学三年级语文《给予树》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赋予树》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文是根抵训练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力量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根抵,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沟通思想等的工具。
以下是 《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赐予树》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指望帮忙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赐予树》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赐予、摸索、心愿、祝愿、甜美、耽忧、富裕、前夕、提示、兴高采烈、示意、猜想、马上、卡片、希翼、明显、拥抱、仁爱、怜悯、爱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哺育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味金吉娅和善、富有怜悯心的美妙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终一段话。
课前豫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有关圣诞节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沟通课前搜集的有关圣诞资料,导入新课。
二、出示课题,理解赐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学习生字词。
其次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现圣诞有关的资料,创设西方孩子过圣诞节装饰圣诞树、制圣诞卡片,送圣诞礼物的欢乐气氛,导入金吉娅一家购置圣诞礼物这一新课内容。
二、细读感悟,体味感情1、金吉娅和哥哥姐姐高快乐兴去商场选购礼物,回来的路上他们有什么表现呢?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课件出示: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
你给我一点儿示意,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想自己买了什么礼物。
惟独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缄默不语。
为什么金吉娅缄默不语呢?3、当妈妈看到金吉娅知买了一些很便宜的棒棒糖时,心情怎样?4、为什么妈妈很生气?5、想象金吉娅在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时心里怎么想的?6、课件出示:“……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不少礼物了,而那个小孩却什么都没有……”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体味到了什么?7、听完金吉娅的叙述,妈妈的心情是怎么的?出示“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给予树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给予树教学设计教案(三篇)给予树教学设计教案篇一1、读会“给予、如愿以偿、沉默不语、兴高采烈、享受”等生字新词,正确书写“予”字。
2、理解“如愿以偿”的意思,围绕问题“小女孩如愿以偿了吗”,触摸“一直盼望”等语言的温度,层层扣击文本,解决问题。
3、读中悟,悟中读,深化感受金吉娅“仁慈、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妙心灵。
【学习主线】以“如愿以偿”为文眼,提炼“小女孩如愿以偿”这一中心,以研读的形式层层扣击文本,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强烈愿望,明白是金吉娅帮助她如愿以偿,然而金吉娅并非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她在用二十美元给家人买圣诞礼物和给小女孩买洋娃娃之间有过剧烈的思想斗争,选择后者,并老实向妈妈交代。
透过金吉娅的话语,学生体会到她的美妙心灵。
感悟到了这些,“如愿以偿”的内涵显得饱满,以“金吉娅的妈妈、兄弟姐妹们,他们都如愿以偿了吗”将“如愿以偿”的内涵推向深度,学生的学习空间也就得到了更充实的延伸。
【预设流程】一、理解女孩,期待“如愿以偿”1、每个人都有美妙的愿望,就如我,今天来上课比赛,希望拿个一等奖回家。
那你们呢?在考试的时候,100米赛跑的时候,看到喷香的鸡腿时,你的愿望是什么?〔学生尽兴说〕〔追问:愿望实现了吗?〕实现了愿望就叫——如愿以偿〔板书:如愿以偿〕,“愿”就是愿望,“偿”就是实现。
2、在西方国家,人们表达愿望的方式很特别,每到圣诞节,家里条件好的都摆放了一棵圣诞树,孩子们把愿望写在卡片上,由父母帮他如愿以偿,可是也有一些人,他们家境贫穷,有的甚至漂泊街头,无家可归,于是就把愿望卡挂在援助中心的“给予树”上。
你们看——〔出示“给予树”图,____出示课题及注音〕看这两个字,拼一拼,读正确。
〔指名读〕指导生字“予”的书写,在学生写字时板书课题,板画给予树。
3、在这棵给予树上,有无数人的心愿,其中一个女孩这样写道——〔出示文字〕亲爱的圣诞老人:你好!我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给予树》课堂教案反思
《给予树》课堂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课文《给予树》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2)运用讨论、小组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给予树》的主要内容。
(2)学会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美好品质。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会到友情的重要性,学会感恩。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主人公的美好品质。
3. 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给予树》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课堂讨论所需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给予树》的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思考题目中的“给予树”寓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理解生词、难句。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的美好品质。
(2)教师通过举例,阐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体验(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友情、关爱他人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友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2024年《给予树》语文教学教案反思
《给予树》语文教学教案反思一、教学背景《给予树》是一篇描绘人与人之间关爱与给予的温馨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圣诞节前夕,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颗树,送给了一个没有家的女孩。
这个小小的善举,让两个孩子感受到了温暖和爱。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到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关爱与给予的美好,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感受关爱与给予的美好,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关爱与给予的思考。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情节,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表演故事,体验关爱与给予的情感。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关爱与给予的作文。
3.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共同培养孩子的关爱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价其参与度。
2.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关注其团队合作能力。
4. 表达能力:通过作文和课堂发言,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3. 课堂氛围是否融洽,学生是否能在这个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4.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能否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八、教学调整1.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给予树教学反思《给予树》教学设计(10篇)
给予树教学反思《给予树》教学设计(1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10篇给予树教学反思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予树教学反思篇一一、教材分析《给予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
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
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本文的语言平实,但它很真,真实,真诚。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
二、设计理念:《给予树》这篇课文以“给予”为线索,突出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给予”进行教学。
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
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同时,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已经让学生收集了许多关于圣诞节的资料,在一课时进行了处理,教让学生了解圣诞节,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公开课上,我以圣诞节开头,引导学生从预习中已知的内容入手,尽快将学生带入情境,了解金吉娅送给大家的礼物的意义,同时我的板书设计就是一棵圣诞树,在圣诞树上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这几个关键词。
课中,我还设计了朗读小女孩的心愿卡的环节,目的都是为了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文本,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精读课文,感悟人物情感。
给予树教学反思 给予树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
给予树教学反思给予树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这5篇较新给予树教学设计一等奖是来自于作者的给予树教学反思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给予树教学反思篇一《给予树》描写了在圣诞节前夜,一位叫金吉娅的小朋友,用妈妈给她的为家人购买圣诞节礼物的钱为一位不知名的女孩买了个洋娃娃,完成了女孩在“给予树”上留下的心愿。
而金吉娅的母亲由不知情到了解,到较后是激动万分。
在文章的学习中,只要学生能抓住人物心理变化,并有所感悟,就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所在。
师: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你能代妈妈说吗?生:对不起,我的宝贝,妈妈误会你了。
生:你给妈妈送了一份多么珍贵的礼物呀!生:你真有爱心,妈妈为你骄傲。
……师:说得多好呀!让我们轻轻地写下来,作为妈妈的圣诞赠言,送给金吉娅,好吗?(学生依次读着自身写的话)师:假如你是那个在圣诞节受到梦寐以求的洋娃娃的女孩,你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生:感谢你的馈赠,让我度过了较快乐的一个圣诞节,你那么关心他人,也一定会得到很多人的关心……生:多么漂亮的洋娃娃,真谢谢你,我一定向你学习,努力去协助身边的每一个人,把快乐和幸福带给他人……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拥有幸福的生活,让我们记录下这些感谢的语言,等会读给大家听。
……【反思】在教授《给予树》的第二课时时,这两个小练笔花了大约二十几分钟,在这过程之中小朋友们一直在考虑、交流、书写,在两个小练笔完成之后,无须教师的点拨,小朋友们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中心,体会到“给予”是一种高尚品格和“给予”后的快乐与幸福,也懂得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经常让小朋友进行小练笔,但大多放在末尾,作为拓展,还有一些可以说是画蛇添足,是地道的点缀品。
而这一课中的两个小练笔却实实在在的让我感受到了“感悟课堂”的魅力。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9篇)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9篇)《给予树》教学设计篇一《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理念】本课的设计重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
“语文教学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习得语文。
让学生在“听说”实践中锻炼听说能力,在默读、朗读中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具体词语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
【设计特色】1、抓住“词串”导读:在整堂课的构思中,三个词串将课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情”因品词析句读文而起,情境与文境有机相生。
2、创设多个情境场:创设了一个写的情境和多个口语交际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听、说、写的实践机会,从而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和由此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的】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词语与色彩、情感的关系,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洞察力。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品词入境,对比激疑1、揭题导入:(课件出示圣诞节的画面)我们都知道,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隆重的节日。
每当圣诞节即将来临,人们都以兴奋的心情期待她。
《给予树》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圣诞节前夕。
2、品读第一个词串:(课件出示词串,红色显示)热烈地讨论诚挚的祝福甜蜜的笑容兴高采烈请学生用声音和表情读出对词语的理解。
设计意图:圣诞节是快乐的,红色是令人振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上述词串,不仅有助于理解词语本身,还烘托了圣诞节的热闹氛围。
3、品读第二个词串:(课件出示词串,灰色显示)担心沉默不语生气4、质疑:第二个词串与圣诞节的气氛是不是不相吻合?设计意图:两组词串感情色彩对立,红、灰色对比鲜明,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给予树》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给予树》教学设计精选11篇给予树教学反思篇一《给予树》所在单元的专题是“爱的奉献”。
教师可以以“爱”为线索,抓住“爱”字来进行教学。
第一、课文的时间背景是圣诞节前夕,这是人们较快乐的日子,也是充满了浓浓爱心的日子。
第二、文章主要表现的。
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
金吉娅拿着并不多的钱,本来要给哥哥姐姐买圣诞礼物,但当她发现“给予树”上的卡片后,便毅然给小女孩买了洋娃娃,而且,她对自己的行为有简单而充分的理由:“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这直接反映了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这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金吉娅的“给予”不光是礼物,还有同情和爱心。
第三、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
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
买礼物前,孩子们‘希望送出较诚挚的祝福,收到较甜蜜的笑容”,这是手足之爱的表现;买完礼物后,孩子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这也是手足之爱的表现。
这两种爱,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
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也有很大的关系。
《给予树》教学反思篇二《给予树》教学反思《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故事。
课文以爱贯穿始终,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由学生提出问题,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
学生正是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
一、把握课文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2024年《给予树》语文教学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思考。
(3)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认识到给予他人的自己也能获得快乐。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感悟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情感,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讲述的“给予树”。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给予”的理解和经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查找生字词,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词汇。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故事中“给予”的意义和价值。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给予”的意义。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写作、绘画等,展示他们对“给予”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检测学生的词汇量。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的情况,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课后练习及拓展活动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程度。
给予树教案设计教案
给予树教案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给予树》,使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分享的品质。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故事中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给予树”。
(2)引导学生猜测:“给予树”是什么?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教师提问: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主人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3.精讲课文(1)分析主人公形象1)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外貌、言行,感受其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2)讨论:为什么主人公会被称为“给予树”?(2)解读故事情节1)分析主人公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体会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讨论:故事中哪些情节让你感受到了温暖和感动?(3)感悟人生哲理1)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2)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主人公的精神?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故事中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
5.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主人公的经典台词。
(2)写一篇关于“给予树”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反思1.提高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2.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
3.丰富教学手段,如引入多媒体、实物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将继续努力,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分析主人公形象对话引导:同学们,你们在阅读中觉得“给予树”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它和一般的树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是的,它不仅提供了果实,还无私地给予关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
(2)解读故事情节对话引导:请大家回忆一下,故事里“给予树”在不同情况下是如何帮助别人的?它为什么会这么做?(学生分享后)很好,它总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这就是乐于助人的体现。
《给予树》教案设计(优秀6篇)
《给予树》教案设计(优秀6篇)充满爱意的语文教学——《给予树》教学设计篇一《给予树》教学反思宣城市第二小学刘月华《给予树》是一篇有关“爱心奉献”的故事。
课文写了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孩金吉娅把原本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小女孩。
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围绕“爱”字展开教学,是本堂课的主要特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并要跟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以下几点:一、抓住文本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如“你在卡片上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一直盼望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
通过体验告诉孩子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
“当妈妈被金吉娅的行动所感到时,我问孩子,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样赞扬金吉娅呢?”为重点,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读说思结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朗读、交流,并把字词教学渗透于教学的各环节中。
如在理解金吉娅为什么给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时,让学生体会“什么都没有”到底没有什么,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又如理解课文金吉娅对家人关爱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时,我紧紧抓住“沉默不语”的意思,并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探究“沉默不语”背后的金吉娅的内心。
在读到“一个陌生小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如果你就是那个陌生小女孩,你的心情会怎样,你想对金吉娅说什么?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
这是把读说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结果,很多学生既说出了对金吉娅的感激,又说出了对金吉娅的赞扬,如有的孩子说:“亲爱的金吉娅,谢谢你帮我完成了心愿,你使我感到很温暖,我现在很快乐,每天晚上都抱着它进入香甜的美梦。
2024年《给予树》语文教学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给予树》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寓意和道理。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认识到付出带来的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给予树》的内容简介:《给予树》是一篇讲述一个男孩在圣诞节时,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棵给予树,并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与关怀的故事。
故事通过男孩的善举,展现了付出带来的快乐,以及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并提出问题。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学成果,解答疑问。
3.2 合作探讨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讲解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给予树》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分享自学成果,解答疑问。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3 合作探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4.4 案例分析:教师讲解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5.1 请学生复述课文《给予树》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5.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5.3 思考题目:请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给予树》课堂教案反思
《给予树》课堂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给予树》这篇文章所传达的善良、关爱和分享的精神。
2. 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营养,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给予树》的内容介绍。
2. 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寓意。
3. 讨论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4. 实践活动:学会分享和关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人物形象和情节,体会文章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营养,将文章的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学会分享和关爱。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给予树》的内容。
2. 讲解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价值观。
3.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讨论成果,强调文章所传达的善良、关爱和分享的精神。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关爱和分享的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实践关爱和分享的情况。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课堂教案的认可度和改进建议。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教案中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2. 反思教学方法:分析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实践课文中的价值观。
3. 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评估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调整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自读生字条,识记生字。
2、指出难写的字。
3、xx写,生书空。
4、生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 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重点词句
① 学生默读课文,用 “——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 体会。
② 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a.“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
b.“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 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
《给予树》教案及反思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 “给予、试探、心意、祝 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 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 质。
2、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b.出示词语
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c.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d.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 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一、议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 “给予树 ”吗?(师板书课 题),你能想象出 “给予树 ”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 ”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 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xx句子。
b.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总结全文
雨果说: “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 ”让我们 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四、布置作业
① 抄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② 替那个陌生的小女孩给xx写几句话。
课后反思:本课学习恰逢圣诞节,学生们都有与家长欢度圣诞的经历,对 于圣诞节送礼物有一定认识,加之课后资料袋的介绍,文章的背景很容易就解 决了。授课时,我临时改变,提了一个问题: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爱?学生自 读课文找出了好几种爱,有母爱,有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有对陌生人的关爱 等,找出句子充分朗读,又受了一次爱的教育。妈妈的心情变化又作为一个问 题,解决起来就相当容易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 “给予、试探、心意、祝 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 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理清层次。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层次。
3联系上下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b.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 地朗读有关句段。
4用二”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 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