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学教案
《晏子使楚》的教案14篇
《晏子使楚》的教案《晏子使楚》的教案1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子使楚》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
2、学会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哇”,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
3、能读懂有关词语的意思。
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楚国的尊严。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简介人物和时代背景。
二、课内自学1、要求: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主要写了什么事?自学生字词。
三、按自学要求依次检查自学效果。
1、主要写了什么事?2、多音字正音:大3、字形、笔顺:敝、臣、尊四、指名分段读课文五、学习1—3小节1、议议读读,深入理解。
(1)晏子刚到楚国,楚王用什么办法侮辱晏子?(让学生找到有关课文回答: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想让晏子从这个洞庭湖里钻进去,以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2)晏子是怎样对待的?结果怎样?(3)为什么晏子说了这番话后,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晏子用的是什么方法?(4)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课堂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作业本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晏子怎样挫败了楚王的第一次侮辱?二、学习第4自然段1、自读课文,划出晏子所说的话。
2、读晏子的话,想一想含着的意思。
(1)“这是什么话?……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2)“敝国有个规矩,……就派到这儿来了。
”给这两句话配上话外音,讲讲他们心底的意思。
3、同桌对读晏子与楚王的对话,注意人物的神态与语气;指导名学生角色表演读。
4、练习小结:第二次楚王取笑晏子(),没想到反倒被晏子取笑楚国是(),晏子又一次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善辩的口才,反击了楚王。
关于《晏子使楚》教案范文9篇
关于《晏子使楚》教案范文9篇《晏子使楚》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读懂《晏子使楚》的故事内容。
2、抓住晏子三斗楚王的言行,体会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智慧以及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气节。
【教学重点】从晏子充满智慧的语言中体会晏子的智慧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气节。
【课前准备】搜集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人物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__思路。
2、知道课文用了“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记叙了晏子和楚王的交锋。
二、学习三个小故事从晏子充满智慧的语言中体会晏子的智慧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气节。
1、学习:进城门:⑴学习第3段,知道楚王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怎样反驳以及故事的结果。
⑵重点朗读晏子的话,读懂晏子的言外之意,体会晏子面对侮辱,用充满智慧的语言进行了有力的反驳,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2、学习“见楚王”:⑴学习第4段,知道楚王见到晏子是怎样侮辱他的。
⑵面对侮辱,晏子是怎样反驳的呢?抓住“严肃”和“笑了笑”从表情和语气体会晏子的智慧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气节。
3、学习“赴酒宴”:⑴学习第5段,知道楚王在酒宴上又是怎样侮辱晏子?面对侮辱,晏子是怎样反驳的呢?⑵读懂晏子的话,再次体会晏子用智慧维护国家尊严。
三、总结1、故事最后的结果怎么样?2、从楚王态度转变感受晏子形象。
3、想象:晏子圆满地完成了出使楚国的使命,在晏子离开楚国前,楚王会怎样做?怎样说?怎样想?4、总结,体会晏子表现出的一种精神──尊严。
《晏子使楚》教案篇2晏子,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晏子使楚》教案设计。
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
课文就是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
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
课文中晏子是怎样智斗楚王的,为什么晏子的话会驳得楚王无言以对?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5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5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侮、辱”等生字,会认“敝、柑”等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一回合,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的精神。
从人物对话中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先和大家来分享一个故事。
(出示故事)2、从这个故事里,你看懂了什么?3、再来看一个,哎,你看这个人又是怎么反驳的?二、揭题导入1、看来,这语言可是一门大学问,要看你会不会说。
其实这样会说话的人啊不只这两位,早在咱们古代的中国就有一位。
他就是晏子(出示晏子二字)2、关于晏子,你了解什么?3、他明明叫晏婴,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4、(子是对古代男子的尊称),像这样的称呼你还能找出几个来吗?5、看来这晏子可是个不简单的人,今天我们就要来看一看(读课题:晏子使楚)6、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7、哎,你帮我们解释了一个字的意思,使的意思是(出使)8、那么,在晏子出使楚国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打开书本。
三、初读,交流课文主要内容1、现在老师请同学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想一想课文主要内容。
2、请生分段读课文。
随时纠正字音(侮、乘机、规矩、枳、敝、大夫)3、出示词语:带读,齐读重点书写:辱、侮4、这是一篇写事情的课文,我们在概括这种课文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谁来试试。
5、预设:这个经过有点啰嗦,谁来简洁一点。
说得很好,但是漏了……四、研读第一回合,感受晏子的机智1、楚王和晏子一共进行了三个回合的交锋,那具体战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第一回合。
2、自由读课文1至3自然段,分别划出描写楚王和晏子的话,想一想,你从中读明白了什么?3、随机交流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显显楚国的威风。
1)、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仗着”、“国势强盛”“显显”、“威风”------楚王早做好了准备“乘机”、“侮辱”2)、在我们的故事里,这里的楚王可是刚上场,怎么样?留给你什么印象?3)、现在你就是楚王,谁来傲慢地读一读。
晏子使楚的教案(7篇)
晏子使楚的教案(7篇)《晏子使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3.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
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教学重点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质疑,讨论释疑”的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学生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
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质疑,讨论释疑”的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学生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
理解“使”,出使。
2、介绍宴子。
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
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比如: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2)分段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3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晏子使楚教学设计3篇《晏子使楚》此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叙述文中的故事。
2.通过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理清文中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明确主人公晏子的人物形象(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不仅涌现出了许多英勇战士,还出现了不少外交大使。
这些外交官,用自己的一张嘴,在外交这个无烟的战场上展示着自己极好的口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齐国的这位外交大使——晏子,去感受他那张“利嘴”吧!(板书课题——晏子使楚)2.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过渡语: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如下问题。
思考:本文具体讲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课文主要讲述了在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要出使楚国,而楚王通过三次不同的言行举止侮辱晏子,想以此来显示楚国的威风,而晏子却用巧妙的语言予以回击,从而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3.精读课文,潜心对话(1)同学们,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语句,我们一起探讨、解决。
(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并解答)。
①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明确:是想仗着自己国家的强盛,以显示楚国的威风。
②“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该如何理解?明确:此为二者的第一次相斗。
楚王了解到晏子身材矮小,挖洞让晏子入城,而不是开城门去迎接,以此来侮辱晏子,进而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晏子使楚的教案最新10篇
晏子使楚的教案最新10篇《晏子使楚》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一qi个词语的意思。
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3、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1、简介晏子。
使什么意思?2、简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二、按要求自学课文1、轻声读,读通文中的两个长句子:(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脚碰脚。
淮南的`柑桔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2、自学生字,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大夫敝国、国势、安居乐业,饮酒取乐。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检查长句子和是否读通,随机正音。
2、区别大(da )夫与大(dai )夫。
(前者指古代官职的名称,后者指医生。
)3、注意敝、臣的笔顺及淮、尊的字形。
4、指名说说对思考题的理解:(只作为检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学生回答完全正确。
)四、学习1、2、3自然段1、读课文,思考:⑴ 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划出文中有关句子。
⑴ 晏子反驳楚王,结果如何?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只好)⑴ 晏子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开城门,而当接待的人把他的话传给楚王后,为什么楚王只好吩咐开城门?2、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的句势写话。
3、扣只好,明关系:(楚王如果坚持要晏子钻狗洞,也就承认了楚国是狗国;楚王当然不会承认,所以只好吩咐大开城门。
)4、小结:从中,你对晏子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五、做作业本上1、2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会说出楚王侮辱晏子时的话中之话和晏子反驳楚王时的话外之话。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教案优秀14篇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教案优秀14篇《晏子使楚》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会认8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知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讨、点拨式教学。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
说到齐国就会让人想起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他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
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 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 孔子、孟子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2、你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吗?3、“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4、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 )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 )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找出能体现出使结果的一句话。
2、交流,引导: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出示,齐读“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板书: 尊重三、抓中心句,理解脉络1、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像这句也一样,你读了以后想到了哪些信息?2、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在这之前是怎样的?在这之前,楚王。
板书: 侮辱3、指名男女同学分读这两句话,“学贵有疑”,读了以后,我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变侮辱为尊重?谁能简单来说一说?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1 )在这之前,楚王(2 )后来晏子(3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教师过渡:要想真正理解课文,咱们还得好好研究。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精选13篇)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精选13篇)《晏子使楚》教案设计篇1一导课1作者说自己是晏子,穿越时空来到今天,给同学们讲自己出使楚国的事情,看谁最聪明?表现最好?板题《晏子使楚》。
2分析“使”的意思(1)使是什么意思?出使,派遣去。
(2)什么人可以出使别的国家?(3)出使的时候代表了什么?(4)为什么要出使?3(1)如果我到你们家去做客,你高兴吗?(2)你会怎样招待我?如果我到你家去,那可是你的荣幸!(3)二楚王却不是这样想的,他想干什么?板“趁机”“ 侮辱”(4)过了几次招?他侮辱了我几次?(5)结果怎样?板“尊重”4穿越时光隧道,穿越到70页,看我那天的表现吧!二授新〈一〉第一次楚王怎样侮辱我的?默读第二段。
1请生概括2师譬喻:如果你现在要进教室了,我把门一关,让你从墙上开的一个小洞里钻进来,你的心情如何?此刻我跟你们一样生气。
楚王的做法体现了什么?侮辱不尊重3我用什么话来反击?请生有感情读。
4他这句话说白了是什么意思?(如果楚国是狗国,我就从这个狗洞里钻进去。
)5结果怎样?尊重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迎接6处王此时的心情从哪个词语反映出来的?(只好吩咐)7这件事反映出晏子的什么?板聪明才智8表演过渡语楚王并不甘心,又挑起第二次侮辱〈二〉分角色读:划神态词、动作词1 “冷笑”是什么态度?2听到这话晏子的神情怎样?“严肃”说明什么?3晏子说的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手法?(夸张)是什么句式?(排比)给你什么样的感觉?4“既然你........你来呢?”哪个词说明楚王的态度?(打发)我们一般都会打发什么人?这又体现了什么?(侮辱)5:晏子是怎样反击的?读他说的话.6他为什么要故意笑?(嘲笑)7楚王为什么只好陪着笑?8结果?(赢得尊重)9再次反映了什么?(聪明才智、口才好、思维敏捷、爱国)〈三〉楚王仍不甘心,又可以安排酒席来侮辱晏子,(表演读)1正当他们吃得很高兴的时候,就有五是压着齐国的盗贼从他们面前走过,你们不觉得奇怪吗?这说明了什么?2从楚王的表情看他的心情。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精彩3篇)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精彩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整理的晏子使楚教案设计(精彩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篇一晏子,名婴,字仲平,春秋时齐国大夫。
本文讲的是这位貌不惊人但才华出众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出访楚国的故事,表现他维护自己人格更维护齐国尊严的卓越外交才能。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通过指导阅读让孩子们体会读书中理清文章条理进而理解文章内蕴的一些基本方法。
孩子们汇报课外查找资料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对故事中历史人物的了解。
教师资料准备:“春秋”,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这个时代出现了各诸侯国争霸的局面,齐、宋、晋、秦、楚均为当时争霸的大国,称为“春秋五霸”。
当时齐国盛世已过,但大国雄风犹存,在诸侯国中仍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楚国经庄王的治理,国力日强,骄横日盛,仗此想借机侮辱晏子以显示楚国的威风。
出使楚国的晏子处境极为艰难,但他不卑不亢,机智应对,化解危机,最后迫使楚王“赔不是”。
理清课文主线:课文围绕中心着重描写了晏子“刚到楚国”、“见到楚王”、“酒席上”三个片段。
品析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在对比描写的赏析中认识了解人物的个性,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里“立起来”,领悟文学描写的一些方法。
点拨:作者运用大量巧妙的对话,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晏子的话,绵里藏针,以守为攻,策略灵活,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强大力量;楚王的话则表现了楚王先狂妄傲慢、后狼狈尴尬的情态。
因势利导,让学生就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谈出自己的认识就可以了。
1、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2、机敏智慧、自尊自信、处变不惊是取得成功的保证。
3、出色的语言表达才能可以交流思想与情感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具备的重要才能……楚王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反击(显示楚国威风)(维护齐国尊严)开狗洞、狗国齐无人、想取笑下等国、反让取笑齐人盗、水土不同晏子使楚教案设计篇二1、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5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5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晏子出使楚国时,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的精神。
2、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段、概括段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晏子出使楚国时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了解词义,师生也可以结合上下文共同讨论词义。
强盛:强大而昌盛(多指国家)。
访问: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
大夫:古代官职。
出使:接受命令到外国去。
乘机:利用机会。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
冷笑:含有讽刺、不满意、无可奈何、不屑于、不以为然等意味或怒意的笑。
敝国: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欺君之罪:欺骗君主的罪名。
撒谎:说谎。
囚犯:关在监狱里的犯人。
盗窃: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
柑橘:果树的一类,指柑、橘、柚、橙等。
赔不是:赔罪。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有些字词要特别提出,加强记忆。
4、多音字组词。
(二)理清课文条理,分段,概括段意。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要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晏子出使楚国,楚国的国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给予了有力地反驳,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以必要的指导就可以了。
因此在分析课文结构时要放手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脉络。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成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第二段:(第2~5自然段)讲的是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三次给予反驳。
第三段:(第6自然段)讲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学生在分清段落之后,也就明白了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主要讲晏子和楚王三次斗智的过程。
《晏子使楚》教案3篇
《晏子使楚》教案3篇《晏子使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训练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国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一)、审题训练明起因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二课——晏子使楚。
(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找出最能解释课题的一句话(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练说什么是“晏子使楚”?2、什么叫出使?(代表一个国家去外国执行外交任务)那么这次晏子出使就代表着——(生答:齐国)3、请同学们边读第二自然段完成练习。
(幻灯投影练习题)①、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 )。
②、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 ),而且( )。
③、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 ),而且( )。
4、交流①、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板书:想显显威风)。
②、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筒唤觯ㄊ窍粤顺??耐?纾???遥ㄎ耆枇似牍??br>③、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灭了楚国的威风),而且(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二)、训练理解句子含义知进过1、一个要侮辱晏子显显威风,一个要挫败楚王,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
(板书:侮辱、挫败)。
两人之间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课文哪些自然段就是写他们较量的经过?共有几个小故事?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5自燃段,用找出晏子是怎样挫败楚王三次侮辱,维护齐国尊严三个重点句。
3、交流:(用幻灯出示三个重点句)①、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在得钻狗洞。
②、放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放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③、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4、明确学习任务: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理解这三句话中含着的意思,来读懂这篇课文。
理解句子含义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们知道理解句子含义先要从字面上想句子贩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7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7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二、教学重点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三、教学难点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四、教学准备电教媒体、挂图、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㈠教学目标⒈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⒉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⒊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㈡教学过程⒈揭题解题。
⑴、使:出使。
⑵、简介晏子。
(见背景知识3)⑶、简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⒉按要求自学课文。
⑴、轻声读,读通文中的两个长句子。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脚碰脚。
淮南的柑桔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⑵、自学生字,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大夫敝国、国势、安居乐业,饮酒取乐。
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朗读,检查长句子和是否读通,随机正音。
⑵、区别大(da)夫与大(dai)夫。
(前者指古代官职的名称,后者指医生。
)⑶、注意敝、臣的笔顺及淮、尊的字形。
⑷、指名说说对思考题的理解。
(只作为检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学生回答完全正确。
)⒋学习1、2、3、自然段。
⑴、读课文,思考:①、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划出文中有关句子。
②、晏子反驳楚王,结果如何?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只好)③、晏子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开城门,而当接待的人把他的话传给楚王后,为什么楚王只好吩咐开城门?⑵、讨论后教师作如下板书:⑶、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的句势写话。
⑷、扣只好,明关系。
(楚王如果坚持要晏子钻狗洞,也就承认了楚国是狗国;楚王当然不会承认,所以只好吩咐大开城门。
)⑸、小结:从中,你对晏子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⒌做作业本上1、2题。
《晏子使楚》教案范文6篇
《晏子使楚》教案《晏子使楚》教案范文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晏子使楚》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晏子使楚》教案篇1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重点字词.2.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领略晏子善辩的语言才能,感受晏子的爱国情怀.教学流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晏子使楚》的文意,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感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晏子出使楚国去领略晏子不凡的勇气和智慧。
二.温故知新这是一份同年级同学的作业,你能帮他批改一下吗?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1)王曰,何坐?:坐下(2)吏二缚一人诣王:禀报(3)圣人非所与熙也:开玩笑(4)寡人反取病焉:疾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叶徒相似,其实不同答:只是叶子相像,其实味道是不同的。
(2)王曰:“缚者曷为者也?”答:大王问:“为什么要绑人?”三、走进晏子,感受人物的善辩之才和爱国情怀1.品味语言,感受晏子所遭遇的险恶情境请学生圈点勾画能体现晏子即将面对险恶境况的词句。
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明确:①背景:楚强齐弱,小国弱国的使者出使在大国强国有诸多的压力②.楚王有”欲辱之”的险恶心理③.晏子有”齐之习辞者也”的声誉④.楚王君臣密谋策划,毫无顾忌地藐视、侮辱晏子和齐国以上种种都在增加了晏子的危险系数,晏子能否不辱使命,我们静心等待。
2.品味辩驳之词,欣赏晏子的善辩之才和外交家的不凡气度学生圆点勾画第二段中晏子和楚王和精彩对答,写出你的阅读心得“视”:挑衅,目光中充满了对齐国尊严的藐视和对晏子的挑战幸灾乐祸而又得意洋洋“齐人固”:楚王君臣将“一个齐国人”换成“所有齐国人”,从“固”字见其侮辱之意,这以意图羞辱齐国使者的伎俩,被晏子一眼看穿,逻辑漏洞成就了晏子。
为后文晏子以其外交上的机智,维护齐国的尊严做了铺垫。
“避席”:显示了晏子作为齐国使者的郑重庄严态度,任何时候都不忘维护国家尊严、百姓声誉的神圣职责。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5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晏子使楚教学设计(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经过。
2、感受语言的表达艺术。
教学重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晏子使楚》,同学们回忆一下故事的主要人物都有谁?围绕楚王和晏子发生了那几个小故事?谁来说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2、同学回答教师板书:楚王晏子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
二、导学1、上节课我让同学们读课文,提出一些值得我们大家探讨的问题。
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老师把你们的问题整理成一个问题就是: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我们也就知道晏子和楚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三、探学默读课文,看从那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画上问号。
四、研学把你的收获和你的问题和你的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五、评学1、“进城门”1)、按道理说楚国应该怎样做?我们学过的《丝绸之路》和《草原》中的安息国和草原人民是怎样欢迎远客的?2)、楚王为什么这样做?他只想侮辱晏子吗?“5尺来高”到底有多高呢?3)、如果你是晏子会怎样做?晏子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冷静的反驳,巧妙的语言把侮辱还给晏楚王,既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又不商两国的和气。
这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板书:钻狗洞是狗国4)、于是,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你从“只好”一词中又体会出什么?(无可奈何)这是楚王会怎么想?(先把你放进来再说)5)、再读晏子的话进一步体会体会。
晏子使楚教案6篇
晏子使楚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晏子使楚教案6篇晏子使楚教案。
《晏子使楚》教案实用六篇
《晏子使楚》教案实用六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教案实用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晏子使楚》教案实用六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4.能复述课文内容。
5.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简介背景,揭题,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
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
揭示课题,理解“使”、“楚”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能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检查读书情况。
3.读书,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并做上记号。
4.交流不理解的词句意思。
5.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晏子出使楚国,楚国的国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给予了有力地反驳,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
)6.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三、自由读文,质疑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怎样侮辱晏子?3.晏子怎样反驳?四、解决第一个问题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自己读文解决。
(楚国国势强盛,有吞并各国的野心。
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显示国威,就是要吓倒齐国,使齐国臣服。
《晏子使楚》教案3篇
《晏子使楚》教案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晏子使楚》教案3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晏子使楚》教案3篇,以供参阅。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优秀5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优秀5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晏子使楚》一文记叙了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楚国,凭借自己的机智和辩才维护个人和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的故事。
课文通过三个小故事: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展示了晏子的一身正气和过人智慧,体现了晏子这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的机智灵活的论辩、反击技巧,和他处处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
全文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序,先交待了时代背景和事件的起因,中间叙述了晏子与楚王三个回合的斗智过程,最后以一句话交待出斗智的结果。
结构精巧,紧凑完整,故事情节有起有落,矛盾冲突合情合理,且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既干净利落又风趣幽默,具有极强的故事性。
课文叙述语言简洁生动,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刻画人物。
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描写楚王与晏子的对话,双方辩词的锋芒,都表现得准确而生动,恰当地体现了人物的身份特征。
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冷笑、招待、盗贼、柑橘、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补充、比较等形式品读晏子语言的巧妙之处,感受他的能言善辩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品读晏子的语言,感受他能言善辩的口才。
课前准备补充材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
2、学生汇报收集晏子资料。
3、揭示课题,理解“使”、“楚”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
大屏幕展示生字:侮辱谎敝矩囚嘻臣淮柑橘枳贼赔①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②交流识字经验。
③教师提醒并范写容易写错的字:谎敝臣。
晏子使楚教案15篇
晏子使楚教案15篇晏子使楚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晏子使楚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晏子使楚教案1教学目标:1.会写1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顺文章脉络,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揣摩人物的内心,体会晏子语言的妙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了解背景,初识晏子。
导入:上节课,我们结识了杨氏之子这位小朋友,感受了一个九岁孩子的聪慧。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历史上的大朋友。
他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群雄纷争的春秋时期,此人曾做过齐国的宰相,他有个特点――身材矮小(据古书记载,此人身高五尺,相当于一米四左右。
举例),但是此人有一大特点——非常聪明,能言善辩,口才极好,经常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
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等。
)(板书:晏子)(说起晏子,他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都收录在一本书里了,同学们可以去看《晏子春秋》)晏婴被称“晏子”呢?他肯定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
(板书:使楚)好,请大家一起齐读课题:晏子使楚。
(“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晏子出使楚国)。
是啊,今天啊,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只身出使楚国,为了能及时了解他出访的情况,来,现在我们就出发吧!把课本翻到50页,跟随晏子出使楚国!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按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2.检查自学情况(1)生字新词晏子春秋乘机敝国大夫大臣囚犯盗贼侮辱规矩淮南柑橘枳笑嘻嘻面不改色安居乐业(板书在小白板上)读准字音;质疑问难,强调“敝国大夫”的意思,并指导“臣”和“敝”的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子使楚》教学教案Teaching plan of Yanzi envoy to Chu
《晏子使楚》教学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2.学会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4.引导学生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
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
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晏子,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
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
课文就是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
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
课文中晏子是怎样智斗楚王的,为什么晏子的话会驳得楚王无言以对?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出现过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人,当过齐国的宰相。
晏子善于言辞,机智果敢,是当时著名的外交家。
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的故事。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课题中的“使”作什么解释?并且说出课题的意思。
(“使”是出使的意思,课题的意思是“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
”)
二、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字词。
读准字音:淄
敝
枳
淮
指导书写:淄、敝(笔顺)辱、臣(笔顺)
理解词语:大夫、欺君之罪、侮辱、敝国
安居乐业、得意洋洋、囚犯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写了晏子的几个故事?从哪里到哪里是写这几个故事的,给课文分段。
2.读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用晏子说的话概括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阅读了解三个故事。
(一)阅读理解第一个故事。
1.默读思考: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2.晏子说“楚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理解晏子的推理方法:
访问狗国得钻狗洞,楚国开的是狗洞,所以________
3.楚王听到传话,为什么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楚王当时是怎样想的?
(如果让晏子从狗洞进来,那么楚国就成了狗国,楚王也成了狗国之王了。
所以他只好吩咐打开城门。
)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小故事。
(二)阅读理解第2、3两个故事。
1.默读思考:这两个故事中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回击楚王的,结果怎样?
结合填空理解晏子话的含义:
(1)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我最不中用,所以派我来访问楚国,因为楚国是____。
(2)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到了楚国却做起了强盗,因为____。
这句话中的“水土不同”是指____
2.有感情地朗读两个小故事。
(三)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朗读全文。
读后讨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机智果敢,善于言辞,热爱自己的国家)
2.复述故事。
每人选择一个小故事,准备后复述。
3.按要求摘录课文中的词语。
(1)写动作的:____
(2)写神态的:____
(3)写外貌的:____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