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语媒体综述
全媒体时代美国华文媒体的创新发展研究——以鹰龙传媒为例
坚持中英双语传播,落实本土 化目标。海外华文媒体的特殊性在 于,既要贴近华人社群,为他们提供 华语新闻资讯,又要适应所在国家或 地区的社会环境,扎根本土、汲取养
分。如果只关注华人受众群体,忽视 融入当地社会,华文媒体就如同“空 中楼阁”,其发展前景将大为受限。 许多海外华文媒体在传播语言上选择 汉语,在传播内容上照搬新华社、中 新社等国内媒体报道,在经营模式上 因循守旧,承袭百年前的发行传统, 导致华文媒体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 毫无招架之力,遑论实现新旧媒体融 合和移动转化。而鹰龙传媒在传播理 念上进行创新,坚持中英双语传播, 兼顾华人社群和当地社会,更重要的 是,美国鼓励多元文化交织,少数族 裔可以通过母语传承文化和习俗,比 如,墨西哥裔通过西班牙语传承本族 裔文化,欧洲裔则利用法语、德语和 希伯来语等汇集文化共同体。华人社 群也需要通过汉语来凝聚共识和传承 中华文化,但仅用汉语传播,将使鹰 龙传媒沦为边缘媒体,而加入英语传 播,既扩大了鹰龙传媒的受众面和影 响力,也促进了美国其他族裔对中国 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为鹰 龙传媒的媒体融合和移动转化创造了 有利条件。
第二,客观中立的时政报道,塑 造主流媒体形象。多数海外华文媒体 对当地时政新闻报道的范围较小、形 式单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有限。与 之不同,以《城市杂志周刊》和环球 东方卫视为代表的鹰龙传媒旗下媒体 在报道美国时政新闻方面的水平已日 渐成熟,特别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 期间,鹰龙传媒旗下媒体客观中立的 报道原则得到了各方好评,美国前总 统奥巴马更在2016年授予鹰龙传媒负 责人“总统义务服务金质奖章”。由 此可见,鹰龙传媒作为少数族裔主流 媒体的形象已经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 认可。
第一,原创英语高端访谈,提 升媒体格调。鹰龙传媒旗下的环球东 方电视台推出名为《东西对话》的英 语访谈类节目,邀请美国政治、商业 和教育等领域的知名人士,就各类热 点议题展开讨论。《东西对话》涉及 的话题多元丰富,既包括加州当地的 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建设等地方性议 题,也包括美国校园枪击案、族群对 立和总统选举等全国性话题,还包括 中美教育差异、经贸关系和政治走向 等国际课题。节目在华人社群和美国 中高层精英人群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力,并为环球东方卫视和鹰龙传媒塑 造了严肃、高端的媒体形象。
美国华人现状与华文媒体生态的考察研究——基于对美国华文媒体的实地考察
第一部分:在美华人现状概览狭义而言,美国华人又称华裔美国人或美籍华人,英语为:A m e r i c a n o f C h i n e s e ,是依据国籍确定的称谓;广义而言,凡具有中国血统的美国公民和旅居美国的中国人,都应纳入美国华人的范畴。
1860年开始,“华裔”成为第一个亚裔分类,出现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人口普查回答类别表格上,其他州则从1870年开始增加。
当前华人在美国已经成为亚裔族群中人数最多的族裔。
根据人口普查局列出的《2010年按州列出的最大细分亚裔人群百分比分布》,华人在美国各州的分布情况为:加利福尼亚(36.2%)、纽约(15.4%)、夏威夷(5%)、德克萨斯(4.6%)、新泽西(3.7%)、其他州(35.2%)。
[1]一、从“三刀”到“三师”华裔超508万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早在200多年前就开始了,经历了几次移民潮。
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之后,大批华人开始移入美国“淘金”。
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大批中国工人到加利福尼亚修建太平洋铁路。
1943年12月,小罗斯福签字废除了历时61年的《排华法案》生效后,饱受战乱之痛的华人难民经香港、台湾移居美国。
1965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新移民法》,彻底废除之前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条款,赴美华人移民数量大幅度增长。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及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通过留学、技术移民等方式进入美国的高素质华人开始迅速增加。
传统移民所从事的行业也从“三刀”(菜刀、剪刀、泥水刀)向新型移民的“三师”(工程师、医师、律师)等高素质职业转变。
1990年代开始,中国居民赴美留学、探亲人数增多,这些人被称为华裔中的新移民,以区别1980年代及以前从广东、福建、香港、台湾赴美的老移民。
2018年公布的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华裔美国人超过508万,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少数族裔。
新移民占据了全部在美华人的七成以上。
在收入方面,华裔家庭收入中位数约7.28万美元,他们赋予婚姻、生育、艰苦工作和事业成功以更多的价值感。
2013年美国文化传媒产业分析报告
2013年美国文化传媒产业分析报告2013年2月目录一、美国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当之无愧的全球文化帝国 (3)1、美国文化传媒产业定义及行业分类 (3)(1)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分类标准(IIPA) (3)(2)北美产业分类系统(NAICS) (4)(3)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 (7)2、美国文化传媒产业总体市场概况:占GDP比重达13% (7)3、产业结构变化:传统出版下降,软件和网媒上升 (12)4、美国文化传媒业政策法规体系:松管制、促竞争、护版权 (15)(1)美国文化传媒产业管理机构 (15)(2)相关政策法规 (16)二、产业发展历程:从分散经营走向跨界融合,从对内服务走向全球扩张 (22)1、美国文化传媒产业发展历程总览 (22)2、萌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23)3、发展:20世纪10年代初至40年代末 (24)4、扩张: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末 (25)5、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29)三、重点行业竞争格局 (33)1、出版业:低集中寡占型 (33)2、广播电视业:极高寡占型 (36)3、电影娱乐业:低集中寡占型 (38)四、美国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启示 (39)1、中国文化传媒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39)2、广播电视业、电影娱乐业和出版业中更容易出现龙头企业 (40)3、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结构和居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40)4、管制放松、鼓励竞争、保护版权 (41)一、美国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当之无愧的全球文化帝国众所周知,美国的文化传媒产业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美国的电影、电视和音乐等文化产品已成为全球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美国文化传媒产业更是创造了高达数千亿美元的产值,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的文化传媒业也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当然需要借鉴美国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从而推动中国文化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
美国主流媒体表达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显异策略基于对《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实证研究
美国主流媒体表达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显异策略基于对《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美国主流媒体在表达中国文化特色词汇时所采用的显异策略。
以《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报道中如何呈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研究将聚焦于《纽约时报》在涉华报道中使用的词汇选择、表达方式以及背后的文化认知与偏见。
通过收集和分析《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相关数据,本文旨在揭示主流媒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并如何通过显异策略来凸显中国文化的特色。
同时,研究还将关注这些策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媒体自身立场、意识形态以及读者群体需求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实例,本文期望为跨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启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本文也将为媒体从业者在处理涉华报道时提供参考,以促进更为准确、客观的报道。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详细阐述研究背景、目的、方法以及具体的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的显异策略,本文将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文化传播研究视角。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各国之间的文化互动与影响愈发显著。
美国主流媒体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在塑造国际公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探究美国主流媒体如何表达中国文化特色词汇,以及其在涉华报道中采取的显异策略,对于增进中美文化理解与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文化传播、媒体报道框架、以及词汇翻译与解读等方面。
跨文化传播理论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会受到自身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历史传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而在报道中形成特定的倾向和框架。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美国主流媒体在涉华报道中的文化表达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媒体报道框架方面,研究者指出,媒体在报道不同国家的事件时,往往会采用特定的报道框架,以凸显或淡化某些信息,从而影响公众的认知。
【精彩图文】美国十大大众文化与传媒排行榜
【精彩图文】美国十大大众文化与传媒排行榜各大媒体每年至少都要发布一个某某排行榜,内容要么总结年度大事,要么干脆娱乐大众。
以下是十大最受欢迎的大众文化与传媒排行榜:第十位.《展示》杂志收入排行榜《展示》收入排行榜《展示》杂志(Parade Magazine)每年都公布一份收入排行榜,对普通百姓和杰出人士的收入状况进行深入地调查。
调查对象从学校的门卫到家财万贯的亿万富翁,将资本主义的收入状况一览无余。
2010年的排行榜披露了泰格·伍兹(Tiger Woods)和泰勒·斯威夫特(Tayler Swift)等备受瞩目的知名人士的收入状况。
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也受到了更多关注,比如凯思林·加里特(Kathleen Garret),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克莱默人,在一家百货公司上班,每周工作20小时,每小时收入7.6 1美元。
这份排行榜可以在实际中作为预测经济的晴雨表,它反映的不是股票期权,也不是401K计划(美国的一种养老金制度),而是人们收入的多少。
这份年度排行榜详实地调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隐私的问题:收入问题。
它解答了人们从一开始就想知道的问题:你的收入是多少?第九位.《风度》杂志百大性感女郎凯蒂·佩里《风度》杂志(Maxim Magazine)百大性感女郎由一百位最性感的比基尼美女或身着其它暴露服饰的美女组成,用来展示她们惹火的身材。
这份排行榜貌似以性感取人---你说对了,它确实如此。
《风度》有250万订阅者,销量超过《绅士季刊》(GQ)和《绅士》(Esquire),毫无争议地统治了男性杂志市场。
当然买这本杂志的人可不是为了专门读里面写的文章。
《风度》百大性感女郎相当于《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的泳装特辑,后者的内容是泳装、沙滩、微笑和诱惑。
两者的唯一区别就是如果儿子在家私藏了一本《体育画报》,他爸根本没工夫揍他,因为他爸正忙着在网上欣赏《风度》里的辣妹。
中美两国媒体对华为事件的报道框架分析
中美两国媒体对华为事件的报道框架分析近年来,美国政府多次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进行制裁和打压,并试图将其排除在5G等关键领域之外。
这一系列事件在中美两国媒体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报道。
中美两国媒体在报道华为事件时,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角度和立场。
本文将从中美两国媒体对华为事件的报道框架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差异和共同点。
一、报道角度分析1. 美国媒体报道角度美国媒体对华为事件的报道往往呈现出对华为的负面态度,将其描绘成一家存在安全隐患的公司。
美国媒体通常强调华为的安全风险,并将其与中国政府联系起来,认为华为受到中国政府的操纵和控制。
美国媒体还对华为在知识产权保护、商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质疑,指责华为存在抄袭、窃取商业机密等行为。
相比之下,中国媒体对华为事件的报道角度更加积极正面。
中国媒体通常强调华为在技术创新、专利申请、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的认可和赞誉。
中国媒体也会对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打压和制裁进行批评,认为这是美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科技公司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做法。
中国媒体则更多地关注华为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成就。
中国媒体通常会报道华为在5G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的完整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中国媒体也会关注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打压,认为这是美国企图阻碍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结语中美两国媒体对华为事件的报道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美国媒体更多地关注华为的安全隐患和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呈现出对华为的批评和质疑;而中国媒体则更多地关注华为的成就和受到的打压,表达了对华为的维护和支持。
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也进一步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正是因为这种差异和对抗,中美两国媒体对华为事件的报道也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关注。
美国华语电视台发展受限 对外汉语教育应重视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 美国华语电视台发展受限对外汉语教育应重视已近年末,面对将要到来的2014年,大多行业都对即将过去的2013年进行年终总结。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了一则关于华语电视台在美国发展状况的年终总结,分析了华语电台受局限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的华语电视台多达十几个。
仅纽约市就有海外电视、宏声电视、华语电视等华语电视台,众多电视台抢占观众市场。
但2000年之后,规模比较大的只有美国中文和华语电视两个电视台。
美国的电视业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只要有资金和人力,就可以开办电视台。
据统计,在美国少数族裔的电视事业中,非洲裔最多,占首位,其次是西班牙语裔,日裔与韩裔占第三、第四,华语电视台只能算第五名。
“美国中文电视”是在美国拥有最多观众的电视台,1990年开播之后,在纽约市、长岛以及纽约周边的3个州的部分地区,以地面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平台播出。
栏目众多,有中国新闻、美国新闻、港台新闻、社区新闻、综艺、英语节目等,兼有报道北京、天津、深圳、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市的专题节目。
经过20多年的耕耘,该台多元化的节目已经成为美东地区近百万华人观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成为今天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媒体之一。
但华语电视台整体发展受限,也存在一些需要正视的原因。
资金、人力的缺乏,导致节目数量不高,广告的宣传成本有限是主要原因,另外,方言、地域、文化等综合因素也导致收视率不高。
挑战与机遇并存。
华文电视台面临挑战的同时,“汉语热”也为它带来了一些机遇。
这股席卷中国的“汉语热”源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据了解,现在美国已有3000所中小学准备开设华文教育课程,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会开设华文课程,对汉语的重视可见一斑。
一些因家庭原因移民去美国的中老年人,仍然保留着看中文报纸、中文节目的习惯,习惯通过中文媒体来了解中国。
12月18日,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美国《侨报》报道,由美国《侨报》、《侨报周末》主办的第二届少年儿童中文写作大赛纽约地区复赛颁奖暨决赛选拔活动在《侨报》总部举行,自9月1日正式启动,为期4个月,比赛分为纽约、新泽西州、麻省等区。
美国华语媒体综述
《美国华语媒体综述》中国经济发展,有60%的外资来自于海外的华人,这支投资中国的海外华人群体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北美地区的华人。
据统计,北美地区的华裔人口接近600万,这600万华人的财富总和超过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财富总和。
华人投资中国,当地华语媒体起到重要的传播纽带作用。
近年来,国内政府海外招商引资、房地产、旅游等企业海外拓展的发展,更多的需要了解和研究这些海外的媒体。
本文简要对美国的华语媒体进行概述,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顺风:美国和北美地区华语媒体作为在美华裔的重要话语和信息管道,对于华人族群融入主流社会、凝聚华人文化、维护合法权益、宣传大陆政策、加强与各族群沟通互动、介绍祖国进步和繁荣、促进国内外华人商业活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美国和北美地区华语媒体作出系统客观的介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广播谈及美国的华语广播媒体,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中文广播电台几乎都隶属于一家叫做多元文化广播集团( )的媒体集团。
在华人聚集的纽约、洛杉矶等地,这家媒体集团旗下华语广播媒体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在洛杉矶为核心的南加州地区有5个中文广播频率,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三家为多元文化广播集团所有。
这三家电台分别是:洛杉矶KAZN AM1300广播电台(号称北美最大的中文广播电台)、洛杉矶KMRB AM1430粤语广播电台(是南加州唯一也是北美最大的中文粤语广播电台)、另外一家KAHZ AM1600中文广播电台也影响巨大。
在纽约和新泽西地区,四家全频率华语广播电台有两家隶属于这家集团。
另外纽约还有一家部分时间讲中文的AM930频率也属于这家集团。
其中多元文化广播集团旗下的纽约华语广播AM1480,影响巨大,同时在线收听率曾经一度超过美国最大的广播网CNN。
作为人口不到80万的纽约华埠,偌大的收听率,创造了美国广播史上的奇迹。
另外在华盛顿、旧金山、蒙特利尔、达拉斯、圣地亚哥等华人聚集的地方,多元文化广播集团还有数家电台全部或部分时间用华语广播节目。
社交媒体在北美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社交媒体在北美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社交媒体在北美市场蓬勃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还在商业、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社交媒体在北美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一、社交媒体的兴起与现状社交媒体的兴起源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应运而生,迅速受到北美用户的欢迎。
北美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高,移动设备普及率也极高,这为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目前,北美市场的社交媒体使用率已经非常高。
据调查显示,约80%的北美人口使用社交媒体平台。
Facebook是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除了Facebook外,Twitter、Instagram、Snapchat等平台也各有特色,受到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群体的喜爱。
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1.商业领域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企业宣传和推广的重要渠道。
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直接互动,了解消费者的意见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广告也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2.政治领域社交媒体在政治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选举期间,候选人会通过社交媒体与选民进行互动,传递政策和观点。
此外,社交媒体上民众的声音也对政策制定产生影响,一些社交媒体运动和抗议活动引发了重大社会变革。
3.文化领域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图片、视频、音乐等。
这使用户能够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感兴趣的内容。
在北美地区,一些红人和网红通过社交媒体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成为了文化和时尚的引领者。
三、社交媒体未来的趋势1.视频内容的兴起视频内容将成为未来社交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短视频平台如TikTok等在北美市场迅速走红,用户对于快节奏、简洁有趣的视频越来越感兴趣。
未来,视频内容的制作和分享将更加便捷,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创作。
从美国辱华事件看华文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
从美国辱华事件看华文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作者:杨珂来源:《新媒体研究》2015年第11期摘要一直以来,辱华事件在美国层出不穷。
2013年10月16日,一档由美国广播公司制作的深夜栏目引起在美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响,游行示威活动席卷全美近20座城市。
本文重点通过研究在美华文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探讨其为维护中国国家形象做出的突出贡献,为今后积极面对此类事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儿童圆桌会议;辱华事件;华文媒体;国家形象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11-0062-022013年10月16日,一档美国深夜栏目进入广大华人华侨的视野。
这档节目是由美国广播公司主持人吉米·基梅尔主持,节目分别邀请4名不同肤色的儿童组成儿童圆桌会议(Kids Table),针对时下热门的国家大事进行讨论,传播范围仅在当地民众中受到欢迎。
但在10月16日的节目中,当主持人问到如何解决美国欠中国的1.3万亿美元债务时,一名6岁儿童回答“杀光中国人”,吉米·基梅尔并没有阻止或纠正男孩此类可能会增加种族仇恨的言论,反而以调侃的口气笑称:“这是很有趣的观点”,美国广播公司在播出时也没有对辱华言论进行删减。
视频一经播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引起全美华人华侨及华裔社团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1 在美华文媒体对“儿童圆桌会议”事件的报道美华文媒体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微博、报纸以及电视台等多种途径对事件进行报道,与华裔社团齐心合力,迅速将在美华人华侨组织起来,举行抗议和游行示威活动,颠覆了美国人对中国人及华裔的传统认知。
1.1 网络成为事件爆发的源头节目被上传至Youtube,最初由网民发现并展开讨论,评论者观点不一,部分认为这是孩子的童言无忌,而绝大多数华裔认为这是一起严峻的辱华事件。
10月17日,美国网络媒体《赫芬顿邮报》以“史上最棒的政治脱口秀”为题(Kimmel’s ‘Kids Table’ Is Pretty Much The Best Political Talk Show Ever)贴出这期节目视频,并调侃节目中“杀死中国人”的语句。
华文媒体人眼里的美国新媒体
华文媒体人眼里的美国新媒体作者:暂无来源:《中国传媒科技》 2015年第2期本刊特派记者曹素妨实习记者陈鑫胤在美国,即使互联网科技已被广泛普及,但美国人仍然更依赖传统媒体获取信息,这与国内大部分人更倾向于相信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形成鲜明反差。
所以,在美国,电视仍然是“客厅主流文化”。
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的新媒体发展滞后,或者说新媒体在美国没有生存土壤,美国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角色关系跟我们国内的还不太一样,尤其在电视媒体领域,与其说是受到冲击,不如说是锦上添花。
如何锦上添花?让我们来看看凤凰卫视美洲台台长吴晓镛的解读。
在美国新媒体冲击的对象不是传统的电视台,而是平台经销商,包括卫星电视运营商和有线电视运营商。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其角色更多的是内容提供商,用户收看节目从电视机转向IPTV、PC、手机等新媒体,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更多的是“东边不亮西边亮”。
新媒体曾经的“闪现”新媒体的概念不是今天才有,早在2000年左右就提出来了,但当时呈现出一个很大的泡沫,然后破灭。
当时在美国加州硅谷地带,出现了一批互联网公司,提出了新媒体的概念,互联网革命性的改革了传统的传输方式,以前的传输方式通过无线电传播、有线电缆传输、卫星传输,互联网可通过无线线路或者有线线路传输,现在的WiFi都是无线线路,而且它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第一次打破了传统的收看方式。
其次,当时互联网新媒体互动的属性被“一眼看穿”。
什么叫互动?不再是“你播什么我收看什么”,也不再是“错过收视时间就等于错过收看节目”了,通过点击,观众可以自己决定收看时间、收看地点、收看内容,互联网为这一切提供了可能。
对于广告的投放,在当时也有超前的预见,针对不同的受众投放不一样的广告。
但是,各种各样的瓶颈,也让这一伟大设想有了软肋,进而破碎。
这个软肋就是一个全智能化的、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超级神奇的盒子(Super-box),这在当时没人能做出来,互联网公司千千万万、五花八门,需要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这在当时也找不到答案。
美国汉语传播研究共3篇
美国汉语传播研究共3篇美国汉语传播研究1美国汉语传播研究情况分析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汉语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学习的对象。
在此背景下,美国也逐渐成为学习汉语的重要国家之一。
汉语教育事业在美国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中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汉语教师和研究人员。
本文旨在对美国汉语传播研究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
一、研究领域美国汉语传播研究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汉语教学、汉语语言与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汉语应用语言学、汉语教材编写与评估、汉语语音、汉字与汉语拼音、汉语口译与笔译、汉语网络语言等。
其中,汉语教学是美国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领域。
在这个领域内,他们主要从教材编写、评估、评价和教学法等角度展开研究。
此外,跨文化交际研究也是汉语传播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在这个领域内,学者们致力于探讨汉语学习者与中文母语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流障碍,为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二、研究机构美国汉语传播研究机构众多,其中一些机构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例如,美国中文教师协会(ACTFL)、美国中文教学协会(CLTA)、美国亚洲语言文化学会(AATC)、美国华人教师协会(ACTA)等。
这些机构致力于推广、促进和协调汉语教学、研究工作。
此外,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设有汉语传播专业,其师资力量雄厚,研究工作水平较高。
例如,伊利诺伊大学、波士顿大学、密歇根大学等。
三、研究成果美国汉语传播研究机构和学者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在汉语教学领域,已有一些教材被广泛采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行汉字表》(简称“简表”)、《标准中文》、《新实用汉语课本》等。
这些教材主要由美国的专家和学者编写,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针对性,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
在汉语语言和文化研究领域,美国学者们取得了很多的重要成果。
例如,海德格尔、杜波依斯特拉、陶行知等汉语哲学领域的翻译和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文学、历史等方面,美国学者也展开了许多深入的研究。
例如,研究明、清小说、民间文化、诗歌等。
我国华语电视海外受众及传播效果研究综述——兼述对受众与传播效果研究的思考
我国华语电视海外受众及传播效果研究综述——兼述对受众与传播效果研究的思考作者:范思翔来源:《声屏世界》 2017年第8期摘要:本研究综述主要将我国华语电视海外受众与传播效果研究进行整理综述,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其涵盖我国华语电视发展现状的文献资料,据此兼顾论述未来我国华语电视海外受众及传播效果研究的思考。
关键词:华语电视海外受众传播效果综述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际移民(2015)》显示,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超过6000万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
无论从人口数量还是国际影响力上,我国海外华侨华人是我国国际传播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
具有200多年历史的海外华语媒体与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并称华人社区“三宝”。
①华语媒体包括华语印刷读物、电视、广播电台与互联网络,它是海外传承中华文化、联络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在海外华人群体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研究综述中所指的华语电视仅限于由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主办的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电视节目,不包括外国政府或民间组织所办的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电视节目。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读秀等中文数据库对“华语电视”“华语电视受众”“华语电视传播效果”等关键词进行搜索,笔者发现有关“华语电视”的文献研究比较多,但其中多是关于对我国华语电视的历史发展、现状困境、内容模式、提升策略以及有关国家形象方面的研究,鲜见有关我国华语电视海外受众和传播效果的研究。
本研究综述主要将我国华语电视海外受众与传播效果研究进行整理综述,并涵盖我国华语电视发展现状的文献资料,兼顾论述未来进行华语电视海外受众及传播效果测量研究的思考。
当前我国华语电视研究的主要方向一、关于华语电视在不同国家发展情况的研究。
郭彦、陈宏昌等在《传承与超越:海外华文传媒历史与现状分析》一书中对我国海外华语电视进行了总体现状概述。
他们认为,我国华语电视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当地华侨华人的热烈欢迎,华语电视台(频道)通过共享节目、互送节目等方式建立彼此相当密切的合作关系。
李蔚华:美国华文媒体市场与产业运作
李蔚华:美国华文媒体市场与产业运作美国美南新闻报业集团董事长李蔚华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有这个机会到北京来,让本人做一个非常简短的报告。
今天我们利用25分钟到3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互动。
因为,我觉得今天在中国改革的大浪潮里,我们海外的华人无论在各方面都感到非常兴奋。
昨天我听了各位专家、学者的报告,觉得从任何的角度看,我们不管是在美国,不管是在海峡两岸,都有机会参与中国媒体的发展。
首先,我想报告一下我写的一本书--《从哈佛看世界》,这本书跟我本身对企业的经营稍微有关。
大家知道,传媒跟金融事业在美国是支柱企业,从华尔街到三大电视网,有线电视网,不但掌握了美国的理论跟经济,更是立法、司法、行政以外的第四权,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市场经营的成功,中国的传媒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经济效益的企业。
当然,今天中国的传媒大部分是国营企业,跟西方国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相信今天我们看到这个题目,怎么样在这方面能够继续推进企业的改革、产业的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过去20年来,本人在美国从事传媒事业。
大家知道,在美国使用130多种各国方言的大融炉里,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从1979年开始,我们在美国休斯敦创办第一份中国报《美南新闻》,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在全国有12份地区性的报纸,我们有一个印刷厂,其它方面我们也有一些计划,八年前我们在休斯敦成立美南银行,这个银行的成立对当地的社区相当有帮助。
在美国所有的企业里,银行、金融事业是比较难以经营的一个事业,因为美国政府对金融事业管理得非常严格。
我们希望利用多角化的经营,能够让我们的企业有一个永续经营的基石,当然在经营上我们面临很多的困境。
我想谈两个比较实际的,在经营方面的一些小小的经验。
任何企业必须有一个企业的文化,什么叫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应该是指导思想的准则,在规划企业共同的信念,有一个道德的标准,全体员工追寻的方向。
比如麦当劳那这个企业,它所标榜的所谓企业文化就是希望能够清洁、服务跟品质。
美国华文媒体如何在主流社会发声
作者: 苏彦韬
作者机构: 美国鹰龙传媒
出版物刊名: 中国广播
页码: 14-1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0期
主题词: 海外华文媒体 主流社会 美国 发声 媒体发展 中文报纸 中国 国际
摘要:美国是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发展最蓬勃的地区之一,早在1854年就诞生了全球最早的一份中文报纸《金山日新录》。
华文媒体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美国出现过的华文媒体种类和数量都在海外华文媒体中名列前茅。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华文媒体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美国华文传媒发展史上的转型期
美国华文传媒发展史上的转型期
王士谷
【期刊名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年(卷),期】1993(000)003
【摘要】<正> 美国的华文传播媒介,在海外华文传播媒介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美国是华文报刊的发源地之一,海外第一份报纸型华文周报《金山日新录》,第一份由华侨主办的报纸同时是第一份华文日报《沙架免度新录》,都产生在美国。
第二,从19世纪末年开始,美国一直是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在海外进行宣传和舆论斗争的最重要的阵地。
第三,经过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大发展,美国已成为海外华文传媒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就报刊的累计
【总页数】13页(P6-18)
【作者】王士谷
【作者单位】中国新闻社;原社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4
【相关文献】
1.欧洲华文传媒发展的历史轨迹 [J], 萧良;
2.美国华文传媒发展的过程、现状与问题 [J], 殷琦;
3.《枫华文集》与《白雪红枫》在加华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意义 [J], 洛保罗
4.中国社会转型期传媒发展的逻辑与使命 [J], 李明
5.当前海外华文传媒发展动态浅析 [J], 彭伟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华文媒体发展困境考察
美国华文媒体发展困境考察
林爱珺;樊雪婧
【期刊名称】《新闻知识》
【年(卷),期】2014(0)5
【摘要】作为一种传播机制存在的华文媒体,在服务华裔、传播中国文化、塑造
国家形象等方面有着国内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传统媒体的寒冬,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华文媒体内外交困。
本文详细考察和分析美国华文媒体面临的一系列困境,探讨其发展壮大之道。
【总页数】3页(P45-46,14)
【作者】林爱珺;樊雪婧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美国辱华事件看华文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以“10·16”美国广播公司“儿童
圆桌会议”事件为例 [J], 杨珂
2.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代表团考察江苏采集精彩“故事”感受美好“声音” [J],
3.从美国辱华事件看华文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以“10&#183;16”美国广播公司“儿童圆桌会议”事件为例 [J], 杨珂;
4.美国华人现状与华文媒体生态的考察研究——基于对美国华文媒体的实地考察[J], 赵文刚
5.美国华文媒体有关"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的报道分析——以美国侨报网为例 [J], 林逢春;王素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文媒体美国印象
华文媒体美国印象作者:暂无来源:《中国传媒科技》 2015年第2期本刊特派记者曹素妨绝大多数美籍华人具有“祖国”意识,中国是老侨的“原乡”,是新侨认知上的文化归属。
尤其是第一代移民(新侨),他们对于华文媒体的需求更加强烈,他们需要通过华文媒体了解美国、牵挂中国,华文媒体成为许多华人每日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和精神伴侣。
华人在美国仅占 1.2%的比例,却能支撑起数目众多的华文媒体。
然而,当新闻爆炸式涌现,当免费成为常态,美国的华文媒体,不论是电视媒体,还是报纸媒体,亦或是新兴媒体,却能以收费的姿态谈古论今。
美国媒体发展的井然有序,得益于其媒体生态环境和市场运行机制,当新技术或新事物带来新的革新或改变时,也会处理的冷静和理智。
首先,相对于国内用户更多的倾向于从新媒体或自媒体获取信息,美国的大众更倾向于“忠实”于传统媒体,所以,即使新的数字媒体扑面而来,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依然有自己的生存土壤和空间。
其次,在美国,由于其健全的知识产权法,新媒体的来袭,对于报纸媒体机构而言,不会形成内部“自己人打自己人”的状况,因为其创造的内容不会轻易受到侵犯,读者用户的转移,也是从自家的一亩田地跑到自家的另外一亩田地,不会出现大量用户的“水土流失”,这是跟国内情况不太一样的地方。
在国内,新媒体的出现更像是一位不速之客,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可能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有些冥冥中的矛盾,比如,既依赖又排斥,既有欢喜又有忧愁。
新媒体对美国电视媒体来说,更算不上是冲击,因为美国的广播电视节目管理早就走过了从“制播合一”体系向“制播分离”体系过渡的过程,并直接带动了其节目生产等内容产业的崛起,所以,美国的电视媒体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内容生产商,渠道传播商的竞争对于内容生产商来说,更多的是利好。
另外,在美国自由的市场机制中,由于准入门槛比较低,所以报纸、电视台数量庞大,规模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但与此同时,媒体更多的是独立运营,自负盈亏,所以停刊、关台会是自由市场竞争的常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华语媒体综述》中国经济发展,有60%的外资来自于海外的华人,这支投资中国的海外华人群体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北美地区的华人。
据统计,北美地区的华裔人口接近600万,这600万华人的财富总和超过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财富总和。
华人投资中国,当地华语媒体起到重要的传播纽带作用。
近年来,国内政府海外招商引资、房地产、旅游等企业海外拓展的发展,更多的需要了解和研究这些海外的媒体。
本文简要对美国的华语媒体进行概述,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顺风:美国和北美地区华语媒体作为在美华裔的重要话语和信息管道,对于华人族群融入主流社会、凝聚华人文化、维护合法权益、宣传大陆政策、加强与各族群沟通互动、介绍祖国进步和繁荣、促进国内外华人商业活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美国和北美地区华语媒体作出系统客观的介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广播谈及美国的华语广播媒体,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中文广播电台几乎都隶属于一家叫做多元文化广播集团( )的媒体集团。
在华人聚集的纽约、洛杉矶等地,这家媒体集团旗下华语广播媒体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在洛杉矶为核心的南加州地区有5个中文广播频率,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三家为多元文化广播集团所有。
这三家电台分别是:洛杉矶KAZN AM1300广播电台(号称北美最大的中文广播电台)、洛杉矶KMRB AM1430粤语广播电台(是南加州唯一也是北美最大的中文粤语广播电台)、另外一家KAHZ AM1600中文广播电台也影响巨大。
在纽约和新泽西地区,四家全频率华语广播电台有两家隶属于这家集团。
另外纽约还有一家部分时间讲中文的AM930频率也属于这家集团。
其中多元文化广播集团旗下的纽约华语广播AM1480,影响巨大,同时在线收听率曾经一度超过美国最大的广播网CNN。
作为人口不到80万的纽约华埠,偌大的收听率,创造了美国广播史上的奇迹。
另外在华盛顿、旧金山、蒙特利尔、达拉斯、圣地亚哥等华人聚集的地方,多元文化广播集团还有数家电台全部或部分时间用华语广播节目。
多元文化广播集团,堪称海外最大的中文广播媒体集团。
顺风:多元文化广播集团在美国作为一个面向少数族群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传播集团,在美国极端激烈的传播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是一个历经数十年艰苦打拼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争取华人等少数族群在美话语权的过程,更是一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过程。
仅以其旗下的纽约华语广播AM1480同时在线收听率曾经一度超过美国最大的广播网CNN 而言,即可看出多元文化广播集团在美国传播界的巨大影响。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兴起广播事业的国家,而广播也一直是美国最普遍、最个人化的一种媒体。
目前广播电台的主要听众,是那些开车上下班的移动人群,然而他们也开始受到了收费的,但音效清晰、频道多、可量身打造节目内容的卫星电台的强烈诱惑了。
由于洛杉矶是个必须以车代步的城市,该地的华语广播电台背靠此优势,稳固地拉住驾车族听众。
此外,诸如“洛杉矶中文1300广播电台 ”、“洛杉矶中文1600广播电台”、“洛杉矶中文粤语广播电台 ”、“洛城双语广播电台”、这两年制作的节目更加贴近社区,吸引了特定的听众群。
纽约华语广播电台所面临的,则是一个与洛杉矶同业截然不同的局面。
首先,纽约的公共交通如地铁、公共汽车十分发达,而市区交通拥挤,泊车位不但昂贵而且一位难求,民众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通勤的比例占绝大多数;其次,纽约市作为新闻之都,媒体营运成本原已高出其他城市,而广播频道无论是调频(FM)频道还是调幅(AM)频道有限,其租金和售价更是天文数字;第三,由于纽约市高楼林立,功率低的调幅广播电台在这片石林之中,无法有效地广播。
因此,纽约自1976年5月第一家华语广播电台(粤语广播,多元文化集团旗下)开播以来,只有1998年改换广播功能的“中国广播网”和2001年3月启播的“纽约华语广播”使用调幅广播,其他两家主要的华语广播电台――“华语广播电台”和“侨声广播电台”――都是用调频副波来广播。
顺风:面对驾车族听众、社区听众的主流需求,面队纽约等城市的不同广播消费环境,面对音效清晰、频道多、可量身打造节目内容的卫星电台的发展大趋势,多元文化广播集团旗下各广播台能够立足市场和竞争形式,灵活调整策略、技术、服务和网点布局,形成了一种客观务实的竞争风格。
例如多元文化广播集团于05年同全球最大的新兴卫星电台公司Sirius合资组建了自己的卫星广播频道,通过新的卫星广播服务来争取纽约等地的华裔听众。
二:电视2004年美国华语电视发展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一年的10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与美国第二大卫星电视公司——“回音之星”EchoStar合作通过D ish Network,推出中文“长城平台”套装。
此套装频道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四频道及娱乐、戏曲、电影、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等6个频道,此外,还有包括北京台、福建台、广东台、湖南台、江苏台、山西台和上海台等7個省、市台頻道。
与之搭配的还有凤凰台、亚洲电视台和华夏影视台等电视台的节目。
这些节目包括有12个普通话频道、两个粤语频道、一个闽南语频道、一个英语频道和西班牙及法语频道各一个。
此全方位展现今日中国的“平台”,不仅满足不同口味的华裔观众的需求,更为美国的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观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
不过,至今为止,由于长城卫星平台落地的局限性,只有极少数的华人能够通过卫星小耳朵收看这里电视节目。
大多数的华人还是收看美国本地发展起来的华语电视台。
顺风:长城卫星平台落地,主要面向美国少数使用卫星小耳朵的华人用户,但是因为美国法律规定卫星电视不能接入有线网,普通家庭不能随意接入小耳朵,目前大多数城市华人仍然以使用有线电视为主,加之中国长城平台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非盈利性,暂时还不可能形成与美国本土华语电视分庭抗礼的新形势,但是两者在华人文化宣传方面具有一定的分工协作前景,双方如何实现双赢、如何通过细节调整优化更好的实现各自的目标,是当前的最好选择。
粗略的统计,美国现有华语电视台约10多家,主要集中在洛杉矶、三藩市和纽约。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7家频率隶属于美国多元文化广播集团(www. )。
这些电视台主要是租用无线或有线(Cable)频道播放节目,提供的节目主要是大陆制作的连续剧和台湾制作的娱乐综艺。
当地制作的节目则以新闻为主。
由于同业间的激烈竞争,新闻节目近年来已成为各华语电视台短兵相接的战场。
在这些华语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节目中,除剪辑诸如中央电视台、台湾电视台、香港电视台和美国主流电视台的影音片段外,自行采访的当地社区新闻的比重正不断加重。
顺风:多元文化广播集团提供的电视内容主要分三大块:一是大陆制作的连续剧,二是台湾制作的娱乐综艺,三是当地制作的新闻节目。
如何根据用户喜好和竞争形势,加强自行采访的当地社区新闻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改变竞争力量对比的重要一环。
纽约不断增长的华裔人口只有很有限的华人电视可以选择,这就给华语电视电影台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电影是一家人娱乐、消遣的最佳媒体,因此华语电视502电影台正因此应了此一要求。
这个24小时的电影频道提供个种风格的剧情片、经典片、功夫片、卡通片、喜剧片,以及深宵剧场。
这些电影不仅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还有其他亚洲国家。
国际电影有中文配音或者中文字幕。
2 003年3月起,华语电影台开始为华纳兄弟公司制作的电影提供中文配音的影片。
现在华语电影台的用户可以欣赏荷里活的经典片如《巨人》、《欲望街车》,动作片《轰天炮》、《辣手神探》系列,喜剧如《警察学堂》、《国家蓝彭的假期》。
所有这些华纳兄弟电影巨片,在美国除了华语电影台从来没有过,也没有其它华语电视可以提供。
顺风:华语电影台为华纳兄弟公司制作的《巨人》、《欲望街车》等电影提供中文配音影片,不仅为开辟美国本土华人电影电视市场打下了双方合作的基础,也为联手开拓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华语电影市场打下基础。
多元文化广播集团旗下的黄金电视黄金台(501台)华语电视服务增长迅速,它以24小时全天候播放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各式节目。
每天播放的节目如电视连续剧、综艺、电影、烹饪、运动、儿童节目等,以及当地新闻及公共事务节日。
由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很多华人需要信息和协助来解决他们每天面临的各种问题。
华语电视的每日新闻资讯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每天新闻资讯包括他们家乡通过卫星传递的直播新闻、以及最快、最准的国际及本地新闻报道。
另外,电台财经记者在华尔街证交所现场报道股市的最新动态,并且有财经分析师来分析当天的市场交易情况,每周还有一次半小时的华尔街纵横节目。
501台心系社区,它的服务宗旨就是娱乐、教育和提供信息给华裔大众。
这个频道与当地社区机构如美华防癌协会一起制作教育及信息节目。
此外,还有《防谈》及《热线电话》节目,为听众提供发表意见的公开论坛。
在501台的大部分节目有中文字幕,或者有普通话和广东话双声道,以减轻不同方言的观众的语言障碍。
有些节目甚至有英文字幕,以提升非中文观众的欣赏乐趣。
顺风:从黄金电视黄金台(501台)华语电视综艺、电影、烹饪、运动、儿童节目等等庞大而细致入微的服务体系看,紧密结合社会区华人生活、娱乐、教育、财经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度的产品设计和服务价值挖掘,紧密贴近华裔受众,是其成功的重要策略。
在以纽约、新泽西为代表的美国东海岸,主要的华文电视频道是多元文化广播集团旗下的纽约华语电视(sino tv inc.)时代华纳78台、华语电视时代华纳501台、华语电视时代华纳502台、以及华语电视在CABLEVISION有线电视网上的238台。
这四个频道都是当地发展起来的地方电视台,以服务华语社区为主要定位,贴近华裔群体,加上该集团强大的广播、报刊媒体的互动,在华人社区家喻户晓,影响巨大。
2004年,多元文化广播集团华语电视将“美星”、“电影”两频道有洛杉矶送上卫星,在派电视频道上向全美播放并下载到时代华纳肯萨斯有线网络频道。
另外,多元文化广播集团2005年在洛杉矶地区收购了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有线电视台KHIZ-64,并将这个英文电视频道全面改版成中文频道,服务于洛杉矶湾区的上百万华人。
顺风:多元文化广播集团旗下的纽约华语电视等四个频道在当地华人社区家喻户晓,形成巨大的用户规模和社区影响,已经奠定了其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机遇。
例如随着Google、雅虎等巨头在社会区搜索用户争夺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拥有华人特定族群的用户规模和传播影响力的多元文化广播集团与上述巨头具有深入合作的广阔空间,进而给自身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前景。
同时,纽约华语电视等四个频道都是立足地方社区用户,以服务华语社区为主要定位,贴近华裔群体,在目前互联网社区与现实社区交叉融合的形式之下,其积累的社会区用户拓展和管理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