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解析
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紧急撤离路线的实践与评估
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
应急设备的快速部署与使用 演练实施
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方案,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与任务。
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
01
提前通知员工,确保演练时人员 到位、设备齐全。
02
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记录与评估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
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展望
技术优化降低成本 增强措施普适性 智能化技术应用 强化人才培养
进一步研究优化技术手段和方法,降低实施成本,提高措施的 经济性。
针对不同地质构造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提高 措施的适应性和普适性。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 造带的智能化决策和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地质构造带的识别方法
地质勘探
通过钻探、巷探等手段获 取岩心、岩屑、测井曲线 等资料,分析判断地质构 造带的存在和性质。
地球物理勘探
利用重力、磁法、电法、 地震等地球物理方法,间 接推断地质构造带的空间 分布和特征。
地质露头观察
在地表或井下观察岩石的 变质、变形、破裂等现象 ,直接识别地质构造带的 位置和类型。
目标:确保回采工作面在过地质构造 带时的安全、高效生产。
适用范围:本措施适用于所有回采工 作面在过地质构造带时的生产活动。
通过以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旨在确保回采工作面在地质构造带的 顺利通过,保障生产安全,提高采煤 效率,为煤炭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有 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 续关注地质构造带的变化情况,不断 完善和优化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矿 山的安全、稳定和高效生产。
03
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安 全技术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1. 简介综采工作面是矿井中进行综采作业的区域,其地质构造特征对于矿井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综采作业的安全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应对地质构造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
2. 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在进行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之前,首先需要对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
地质构造特征包括断层、节理、褶皱等,对于综采作业的稳定性和矿井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的关键问题和风险点。
3.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针对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的特点和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确保综采作业的安全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技术措施:3.1 断层处理当综采工作面遇到断层时,需要采取断层处理技术。
根据断层的特点和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程度,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包括挤压、削弱、加固等。
3.2 节理处理综采工作面通常会遇到节理带,这些节理带对于综采作业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降低节理带的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可以采用填充、注浆、锚杆等技术手段来加固节理带。
3.3 褶皱处理当综采工作面遇到褶皱时,需要采取褶皱处理技术。
褶皱会导致综采工作面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影响其稳定性。
针对不同的褶皱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包括预制煤柱、加固支护等。
3.4 瓦斯防治瓦斯是矿井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对于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瓦斯,可以采用通风、抽采、钻孔抽采等方法来减少瓦斯的积聚和扩散。
3.5 水害防治在综采工作面过程中,水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防治水害,可以通过固结灌浆、拦砂堰、抽水排涝等技术手段来控制地下水位,减少水害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
4. 结论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是确保综采作业安全进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综采工作面的关键问题和风险点。
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是隧道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地质构造包括断层、褶皱、岩体强度、岩层稳定性等一系列因素,对于隧道开挖和使用阶段的安全性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为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以下是针对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的一些技术措施。
1.地质预测和勘察阶段:在隧道工程的前期,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预测和勘察工作。
通过现场地质勘察和实验分析,以及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得出地质构造的详细信息和工程险情,为后续掘进巷道过程中的施工选择和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2.合理的掘进巷道方案设计:根据地质构造信息,设计合理的掘进方案。
在掘进巷道过程中,根据地质构造的变化,合理调整施工方式、进尺断面和支护方案,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加强巷道支护工程:针对地质构造变化带来的巷道稳定性问题,需要加强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根据巷道的不同地质条件和地应力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如锚杆、注浆、喷射混凝土等,以增加巷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强化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地质灾害监测手段,如地应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岩体位移监测等,及时获取地质构造变化的信息。
同时,建立预警体系,根据监测数据及时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预警和撤离措施。
5.科学合理的巷道掘进方法:根据地质构造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巷道掘进方法。
例如,在遇到断层带时,采用分段连续掘进、先进尺后进尺等方式,减小对巷道的影响;在遇到岩层强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刀齿掘进机、瞬时支护等方式,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总之,为确保巷道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需要综合运用地质预测和勘察、合理的掘进方案设计、巷道支护工程、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科学合理的巷道掘进方法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同时,需要加强巷道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地质构造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确保他们能正确应对各种地质风险,保障巷道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综采工作面机尾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机尾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引言综采工作面机尾是指综合采煤工作面的尾巷部分。
由于地质构造会对综采工作面机尾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来保障综采工作面机尾的安全。
综采工作面机尾地质构造影响地质构造是地球内部构造的一部分,包括断裂、褶皱、岩性变化等。
这些地质构造会对煤矿综采工作面机尾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断层的影响断层是地质构造的一种形式,是地层断裂带的一部分。
当综采工作面机尾穿越或沿断层开采煤层时,断层的存在会导致煤层的断开和位移,进而对机尾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褶皱的影响褶皱是地球地壳中因地壳的构造运动而引起的地层倾斜、折叠的现象。
当综采工作面机尾穿越或沿褶皱开采煤层时,褶皱的存在会导致煤层的倾斜和变形,进而对机尾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岩性变化的影响岩性变化是指煤层中存在的岩性改变,如岩性突变、堆积体、凝聚体等。
当综采工作面机尾穿越或沿岩性变化区域开采煤层时,岩性变化的存在会导致煤层的不均一性和不稳定性,进而对机尾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综采工作面机尾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为了保障综采工作面机尾的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综合地质勘察和预测通过综合地质勘察和预测,了解工作面机尾所经过的地质构造情况,包括断层、褶皱、岩性变化等,从而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同时,还需要对地质构造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及时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采用支护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采用相应的支护技术,包括钢架支护、锚杆支护、注浆支护等。
通过支护技术,增强机尾的稳定性,确保工作面机尾的安全。
定期巡检和监测对综采工作面机尾进行定期巡检和监测,及时发现机尾的异常变化和地质构造的活动,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工作面机尾的安全稳定。
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工作面机尾的施工管理、巡检管理、安全防护管理等。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提高工作面机尾的安全性。
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地质构造的认识和安全意识。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措施在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带是一种经常被遇到的地质隐患。
地质构造带是指在地层中形成的一些比较狭长的地质构造,其内部构造发育、力学性质具有明显差异的特征。
这些地质构造带一般分为断层带、褶皱带、倾斜带等。
这些地质构造带不仅影响采煤进度,还对采煤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确保采煤安全,必须采取一些专项安全措施,从而有效防范地质构造带对采煤工作的影响。
地质构造带的安全风险地质构造带的存在会直接影响采煤的安全和效率。
具体地,地质构造带在采煤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煤柱稳定性下降地质构造带在煤层中具有破碎带,这个破碎带的特征是破碎区的煤层完全破裂或部分破碎,煤层裂隙增大,煤体纵向位置变化。
这样,煤柱的支撑力度将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整个采煤面的煤柱稳定性下降。
煤层变形加剧地质构造带通常都是经过剪切滑动的地质断层或褶皱。
在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带内的煤层会发生更为剧烈的变形和破碎,从而导致采煤面上方煤层的变形加剧。
顶板失稳地质构造带的存在将会加大煤层顶板的变形和破裂面积。
在采煤过程中,顶板的失稳风险将会大大增加。
专项安全措施基于地质构造带的安全风险,采煤作业中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保障采煤安全和效率:选址和布置在煤田开发前,平面选煤和立体勘探对地质构造带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调查、探测和分析。
针对构造带的盘活程度、变形分布、性质特征等进行评价和定量描述,为采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必须制定详细的选煤和采煤规划,合理规划采煤工作面的布置和采煤方向,在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对地质构造带的危害的前提下,实现采煤流程的“一刀切”。
预防与控制在采煤过程中,必须通过适当的防范措施来减轻地质构造带对煤炭开采的危害。
具体的,这些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1)固定和支撑。
即通过注浆、烘干法、脚手架等方法来固定和支撑构造带,从而减轻其对采煤过程的影响。
(2)加固。
通过煤岩注浆或锚杆、网片等方法来加固构造带,提高其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减轻其对采煤过程的影响。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穿越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技术措施一、项目概述:15101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出现地质构造带,采煤机截割困难,截齿消耗量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机组安全截割,要求综采队严格按照以下措施在岩石区进行松动预裂爆破。
为确保安全施工,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二、施工方法:1、出现地质构造岩石地段,施工时采取训练放松动炮,使采煤机切割通过,并确保刮面机的摊铺坡度一致。
2、施工方式:采用湿式钻孔爆破。
3、训练机具:气动锚杆钻机。
4、气动锚杆钻机训练。
爆破采用矿用三级乳化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引爆,MFB-200型发爆器起爆。
5、降尘方法:湿式训练、水炮泥装药、装货前洒水、爆破时使用喷雾,爆破后冲洗巷帮。
6、作业期间,现场值班矿长、科长进行现场指挥。
值班安全员对警戒人员负责、班组长担任。
地下联系电话为:8174。
7、放炮前首先对采面支架立柱、手把、液体供应管道等设施和设备用垃圾带保护。
8、构造带段严禁滞后,并确保刮刀笔直移动,无空顶现象。
9、采煤机从上往下割煤,当采煤机割透机头时,采煤机空刀跑至机尾,单向割煤,防止煤矸石引起输送机断链事故。
10、当工作面岩石厚度小于1.5m时,采用单排炮眼布置进行松动爆破(工作面全岩石、当地岩石地质结构基于本措施规定的装药量、炮眼间距、眼深布置)。
三、安全技术措施:(一)采矿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回采过程中,采煤机割煤要割直割齐,采煤机司机应严格控制开采高度。
2、当采煤机通过地质构造带时,要控制好采煤机的速度,时时监控采煤机的运行情况,使之缓慢通过,需训练放炮时提前进行加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采煤机割煤后,架子工必须立即赶上机器并拉动框架、移溜,拉架后及时打出侧护板。
当顶板破碎时,及时进行临时支护,否则人员不得进入作业。
4、过地质构造拉架作业时,要及时超前拉架顶死煤帮,保证端面距不大于200mm,当超过极限时,架设单柱,支撑方板,并设置临时支架,以缩短空顶时间及空顶距离,防止出现冒顶情况,并及时用坑木将顶板穿紧背实,防止漏冒顶。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综采工作面是煤矿开采的核心区域,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带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矿井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危害地质构造带在煤层中常常伴随着断层、褶皱等地质现象,其存在会给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带来许多危害。
首先,地质构造带容易导致煤层的断裂和变形,影响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
其次,地质构造带常常存在瓦斯和煤尘积聚的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瓦斯和煤尘爆炸的风险。
最后,地质构造带的存在还会增加矿井的水害风险,使采煤工作面的水文条件复杂化。
3. 安全技术措施之支护技术为了保证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需要针对地质构造带采取相应的支护技术措施。
首先,可采用钢支撑和锚杆支护技术加强综采工作面的支撑能力。
钢支撑可以增加工作面的支护强度,防止煤层的断裂和变形。
锚杆支护技术可以进一步加强钢支撑的固定性能,提高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
其次,还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将混凝土喷射到地质构造带的周围,形成坚固的支护墙体,增加综采工作面的支护能力。
4. 安全技术措施之瓦斯抽采技术地质构造带常常存在瓦斯积聚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瓦斯爆炸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瓦斯抽采技术。
瓦斯抽采技术主要包括负压抽采和正压抽采两种方式。
负压抽采的原理是通过在矿井上部设置瓦斯抽采设备,利用负压吸引地质构造带中的瓦斯,将其抽到地面进行处理。
而正压抽采则是通过在矿井下部设置瓦斯抽采设备,利用正压驱动地质构造带中的瓦斯,将其抽到地面进行处理。
通过瓦斯抽采技术,可以降低矿井的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5. 安全技术措施之煤尘防治技术地质构造带常常伴随着煤尘积聚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煤尘爆炸的风险。
为了防止煤尘爆炸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煤尘防治技术。
首先,可以采用湿式喷雾降尘技术,通过喷洒水雾将空气中的煤尘湿化,减少煤尘的扬尘量。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1. 前言综采工作面是煤矿采煤的重要部位,其稳定与安全对采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部构造、岩层结构、地层断裂和褶皱等地质地貌现象。
其在采煤过程中可能对矿区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和防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2. 地质构造的影响地质构造是指影响矿区地质、地貌、地形的各种因素,它们的变化和演化是采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可能影响到矿井的稳定性和地表地貌的平衡,导致采煤事故的发生。
对于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需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保障采煤的安全和稳定。
3. 安全技术措施3.1. 处理裂隙带裂隙带的存在会给采煤过程中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具体操作如下:1.清理裂隙带内部的煤块和碎石;2.使用高压水射流进行冲洗和清理;3.在开采过程中使用较短的工作面长度,减少裂隙带的数量;4.对于大面积的、影响较深的裂隙带,需要进行注浆处理,填充裂隙间隙,增加地质体的整体强度。
3.2. 加强支护裂隙带处理完毕后,需要对支护进行加强。
1.确保支架质量符合要求,支架件精度要求高,要保持整体的刚性和稳定性;2.采用智能化全自动液压支架或电液伺服控制支架,增加煤巷稳定性和支护效果;3.加密支架间距,保证支架的连续性;4.采用具有优越性能的煤巷进刀机,保证支架移动的连续性和平稳性。
3.3. 加强透水控制在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对矿井的透水性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加强透水控制。
具体操作如下:1.使用井下注浆和注水技术进行控制;2.对面细钻构建钻孔测水试验网,实时掌握井下水情;3.加强地质预测,确定透水危险区;4.进行排水井网优化,保证矿井排水系统的稳定。
3.4. 加强煤岩变形控制在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对煤岩变形的影响也很大,主要表现为悬臂垂直度、自由面特点和支架角度等方面。
过构造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技术手段
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 ,如预应力锚索、土钉墙 等,对过构造区域进行加 固和稳定,防止发生突发 性破坏。
信息化监测
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 系统,实时监测过构造区 域的地质变形、应力变化 等指标,及时预警潜在的 地质灾害。
应急预案与救援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救 援措施,一旦发生突发性 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 响应,最大限度减少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
突出危险性控制技术
区域防突措施
在过构造区域采取区域防突措施 ,如预抽煤层瓦斯、注水降低煤 层透气性等,降作面采取局部防突措施 ,如打超前排放孔、深孔松动爆 破等,消除工作面前方的突出危
险。
防突设备配备
配备专业的防突设备,如防突钻 机、高压注水设备等,提高防突
安全风险评价
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识别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 各种风险因素,如人员管 理、设备设施、环境条件 等。
安全风险等级评价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 方法,评价各种风险因素 的风险等级,确定矿井安 全生产的风险水平。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 低安全风险,确保矿井安 全生产。
02
过构造防突安全分析
地质构造分析
01
02
03
地质构造识别
通过对矿井地质资料的综 合分析,识别出存在的断 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为 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构造特征描述
详细描述地质构造的形态 、产状、规模等特征,以 及构造与煤层、岩层的空 间关系。
构造稳定性评价
评价地质构造的稳定性, 分析其对矿井安全生产的 影响,提出针对性的防范 措施。
技术措施的目标和期望效果
目标:确保矿井在过构造区域的安全稳定生产,降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概率 。
1210综采切眼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1210综采切眼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1210综采550米处切眼掘进至57米处西帮遇见地质构造,为确保安全作业,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地质构造的现状在掘进到57米处的西帮出露岩石,继而扩展到巷道中间是岩石,岩石较为坚硬、层理紊乱。
根据钻探情况得知:该无碳柱构造长为30米。
在向前掘进时方位不变、沿水平延伸。
二、地质构造带施工方法1、采取短掘短进的办法进行掘进,每次放炮后先对顶帮的活石进行认真检查处理,并随时进行“敲帮问顶”及时排除隐患进行支护。
2、施工方法:采用人工打眼爆破的方法进行。
爆破后,人工用大锤将大块岩石砸碎,装入跟面溜则运走。
3、施工顺序:检查顶帮→打眼、装药与联线→对20米范围内的设备安全防护、小件撤出→设臵警戒→放炮→检查处理崩坏的支护→锚杆(锚索)与金属网永久支护→装、运岩→根据围岩稳定状况也可滞后10米采用工字钢棚补强支护。
4、施工要求严格按照标定的方位、沿水平掘进。
巷道断面按照矩形断面,巷道宽3.6米,高2.4米。
三、构造带支护要求:(一)临时支护:采用金属摩擦支柱加木楔点柱支护,柱距1.0米、排距1.0米,距帮0.3米;必要时采用半圆木梁呈“一梁二柱”大板棚式支护,柱距1.0米、排距1.0米,距帮0.3米,并预先铺设铁丝网。
(二)正规支护:采用锚杆、锚索、铁丝网及时进行支护,按照破碎顶板进行管理,具体如下:1、顶板支护:采用锚杆、锚索、锚梁与双层铁丝网支护。
锚梁长3.6米,根据钻锚杆孔过程中出现的岩层软硬程度选用长2.0~2.5米的锚杆或3.0~6.0米锚索;锚梁排距0.5米,梁上及时铺双层铁丝网,网片之间相互连接,每隔30cm用绑丝拧紧。
2、两帮支护:采用 1.5米玻璃钢锚杆、专用帮锚梁加塑料网护帮,并与顶部铁丝网互相搭接、拧紧形成一体。
3、支护质量要求:(1)锚梁支护必须组组平行,与煤帮垂直;锚杆支护锚固剂每孔2卷,锚索支护锚固剂每孔3卷,遇软岩时,全长锚固。
(2)锚杆托盘下外露长度≤50mm,锚索在锁具下外露长度120mm。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一、防治水措施(一)按照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进行探放水工作,交接班交清探放水剩余允许掘进距离不低于30m,总工程师、矿长严格审批。
(二)探放水前必须加固迎头10m 范围内巷道支架,在紧贴迎头打好立柱和栏板,防止发生煤壁因渗水溃塌。
探放水过程中如遇到水压过大,不得取出钻杆;应立即在钻机后边打上加固钻机的点柱、撑柱,防止钻杆、钻机移位。
(三)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疑必停”的原则进行探放水作业,遇到透水预兆,工作面及其受影响向的相邻工作面人员应立即按照既定的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面,同时通知煤矿调度室。
(四)遇断层、地质构造带时,应及时清通巷道水沟,工作面突水时,水能顺利外排。
(五)机电人员应加强对排水泵的日常检修与维护,确保工作泵运转正常,备用泵、检修泵时刻完好,能够随时投入正常使用。
二、防治片帮、冒顶措施(一)锚杆支护的巷道,应及时打设锚杆、挂网,严格控制空顶距不得超过1.5m;严格监管支护质量,打锚杆必须基本垂直岩面,保持合适的迎山角度。
(二)遇到顶板岩层破碎、开裂情况,应及时敲帮问顶,及时用液压柱、铰接梁牢固地打设临时点柱支护。
锚杆应加密,顶板、两帮锚网支护从巷顶到巷底全部打严。
(三)不适合采用锚网支护的情况下,换用11?工字钢棚式支护。
工字钢棚间距0.6m,采用木料牢固、严实地刹帮背顶。
(四)工字钢棚式支护时,最大空顶距不得超过1m。
在每次放炮前加采取在顶梁与迎头之间之上加穿楔,相邻棚腿之间加撑木连锁等方法固工作面10m支架。
(五)工作面放炮应浅打眼、少装药,放小炮。
每次放炮前后检查支架的稳固性,对炮后崩坏的支架及时恢复。
(六)不定时检查断层、地质构造地段巷道支护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维修加固。
三、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措施(一)过断层前的管理措施1、生产中,对于地质部门在防突预测图上标注的断层或日常下达的地质预报出现的断层,通风队队长、防突队队长及技术科科长审签后,交发防突班;防突副班长以上人员必须签字,并贯彻到防突员,根据断层情况制定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和收尾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和收尾安全技术措施在煤矿生产中,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通常是非常困难和危险的,因为构造带常常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发生变形、开裂、塌方、冒水等危险性。
此时,为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在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和收尾时,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1.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技术措施1.1. 采用先掏后支的方法先掏后支是指在向前开采时,先将煤炭掏空,然后再用钢带、垫板等支架支撑,以达到保证矿工安全和控制震动的目的。
此时,需要注意根据地质构造的不同、分段设置合理的先进处理方案,并且开始掏空之前要进行大量的验算和实地调查,以确定所选方案的安全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1.2. 设计合理的钢架、木桩和垫板等支护材料在选择钢架、木桩和垫板等支护材料时,必须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机械的切割方式来进行选型和设计。
同时,因为地质构造对支架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支架的设计和选择应该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以期达到更好的安全效果。
1.3.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规程在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时,必须要做到有计划、有预测地进行作业,确保地质条件、支架措施的选择、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灵活应对不同的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安全效益。
1.4. 加强技术力量培养在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时,要求现场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掌握各种煤矿安全技术措施,以便快速处理紧急情况。
2. 采煤工作面收尾的安全技术措施2.1. 喷浆加固封闭在采煤工作面收尾时,需进行喷浆加固封闭,以防止瓦斯、粉尘等危险物质向已经开采的煤层和排放冒进区渗透,并控制采空区倒塌失稳的风险。
同时,喷浆加固封闭还能减少地面裂缝和地面塌陷的风险,确保矿山地质安全。
2.2. 采用大型板岩局部垫煤技术大型板岩局部垫煤技术是一种能够快速并有效地进行过渡性支护的方法,可适用于不同程度的地质构造和不同尺寸的岩石块。
它主要通过平行堆放钢管、滑动支架等板岩支架来控制岩石的位移和振动,以达到局部巩固的效果。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机类型选择
根据煤层厚度、倾角、硬度等地 质条件,选择适宜的采煤机类型
,如滚筒式、刨煤机等。
采煤机功率确定
根据工作面生产能力、采煤工艺 和煤质等要求,确定采煤机的装
机功率。
适应性分析
评估所选采煤机对地质构造带的 适应性,包括截割能力、牵引力
、爬坡能力等。
液压支架选型及适应性分析
液压支架类型选择
01
包括工作面推进速度、原煤产量等,用于评价安全技术措施对综 采工作面生产效率的影响。
经济性指标
包括安全技术措施投入成本、经济效益分析等,用于评价安全技 术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加强地质构造带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通过引入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提高地质构造带的预测预报精度和时效 性,为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现场勘查与风险评估
对地质构造带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 了解其岩性、构造、水文地质等特征 。
根据勘查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 全技术措施。
对综采工作面的设备、工艺、人员等 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 。
措施内容及实施步骤
加强支护管理
在地质构造带区域,加强液压支架的 支护强度,确保顶板安全。
02
支护材料选择与使用要求
支柱
选用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具有初撑力大、工作阻 力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顶梁
选用铰接顶梁,与单体液 压支柱配合使用,形成稳 定的支护结构。
护顶材料
选用金属网、塑料网等柔 性材料,铺设在顶梁上方 ,防止碎矸石掉落伤人。
顶板监测与预警机制建立
矿压观测
在工作面设置矿压观测站,实时监测顶板压力变化,为顶板管理提供依据。
1212运输顺槽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1212运输顺槽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1212运输顺槽掘进至839米处遇见地质构造,为确保安全通过地质构造带,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地质构造的现状出露情况:构造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现巷道北部3米宽全部为全岩,岩石较为坚硬且有少量淋水,南部靠帮1米为全煤。
钻探情况:用坑道探水钻机进行钻探,距巷道南帮1米,按6度的上坡前探50米,全部为煤。
二、地质构造带施工方法1、施工方法根据钻探情况,该构造可以初步确定为无碳柱构造。
在向前掘进时需按照+7°的坡度掘进。
通过该地质构造,因巷道岩层坚硬,不能用掘进机硬掘,所以,需采用人工打眼爆破与掘进机辅助的方法进行,掘进过程中若岩石较松软时则采用掘进机直接破岩法进行。
爆破后,人工用大锤将大块岩石砸碎,使用掘进机耙爪将碎石由随机小溜流入巷道皮带运走。
2、施工顺序打眼、装药与联线→对掘进机进行安全防护→放炮→检查处理崩坏的支护→锚杆(锚索)与金属网永久支护→装、运岩→根据围岩稳定状况也可采用工字钢棚加强支护。
3、施工要求严格按照7°的仰角(也可根据巷道南帮的煤层情况延煤层掘进适当调整巷道的坡度)、按原定方向掘进,巷道断面严格按照《北回风巷作业规程》规定的矩形断面掘进,巷道宽4.0米,高2.4米。
三、构造带支护要求根据该地质构造揭露情况来看,地质构造的围岩较硬,掘进过程中采用锚杆、锚索、铁丝网及时进行支护,按照破碎顶板进行管理,具体如下:采取短掘短进的办法进行掘进,每次放炮后先对顶帮的活石进行认真检查处理,并随时进行“敲帮问顶”及时排除隐患,紧接着进行锚杆(索)铺网进行支护。
(1)顶板支护:采用锚杆、锚索、锚梁与铁丝网支护。
锚梁长3.6米,根据锚杆孔钻孔过程中出现的岩层软硬度选用长2.0~2.5米的锚杆或3.0~6.0米锚索;锚梁排距0.5~1.0米,梁上及时铺双层铁丝网,网片相互连接,每隔30cm用绑丝拧紧。
(2)两帮支护:采用1.5米玻璃钢锚杆、专用帮锚梁加塑料网护帮,并与顶部铁丝网互相搭接、拧紧形成一体。
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回采工作面是煤矿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而在该环节中,地质构造带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
地质构造带通常是指矿区中不规则或断裂的地质构造,可能产生煤岩层的开裂、破碎、坍塌等危险。
为了确保回采工作面的安全运行,需要在回采工作中引入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来预防和应对地质构造带的危险。
一、地质勘探和预测地质勘探是预防地质构造带危险的第一步,在开采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和预测工作。
通过地勘和地质预测可以确定地质构造带的分布和特性,确定安全回采工作面的范围和方向,并加强前方预测工作,确保采掘面的全面预防和防范。
二、支护技术在确认地质构造带的位置后,需要采用有效的支护技术来减轻地质构造带对工作面的危害。
支护技术包括了各种型号的金属网片、带式、网管、螺旋泵、气动钻、人工支护等。
这些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增强煤岩层的抗裂、抗变形能力,而且能够防止释放出来的岩石块直接撞击鼓面,从而确保工作面的持续安全运行。
三、雷达预警技术雷达预警技术是一种新的、高效的地质构造带监测技术。
雷达在工作面挤压煤岩层时,能够追踪地下煤体运动和地质构造变形,预警地质构造带运动情况并及时报警,使采取安全措施成为可能,预防和应对地质构造带危害。
雷达还具有自适应性,可根据参数的实时变化及时调整制定作业计划,做到及时止损以保全工人生命安全。
四、科技应用在预防和控制地质构造带危险中,各类科技应用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鼓面监控系统,可以监测和预警煤岩层变形和开裂情况;根据采矿工艺,推行智能化施工管理,将人员安排、物资管理、设备保养等各项工作全面有效地集成到系统中;应用VR技术,对回采工作面安全知识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等。
在面对地质构造带危险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确保采矿生产的持续安全性。
从地质勘探和预测、支护技术、雷达预警技术、科技应用等方面入手,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地质构造带对回采工作面的危害,确保矿井安全运行和工人的生命安全。
机运巷掘进工作面过地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机运巷掘进工作面过地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1506机运巷掘进5米处遇一褶曲构造带,顶板连续凹凸不平,巷道煤层厚度变薄,煤层层理紊乱,节理发育,有明显背向斜受力痕迹。
根据上部巷道掘进情况分析,该褶曲构造带预计掘60米左右后煤层厚度可恢复到正常厚度,为安全过构造带,制订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安全技术措施1、掘进仍按煤巷方位掘进,控制好中腰线,巷道断面保证煤巷设计断面。
2、在掘进过程中发现顶板破碎严重时,可以采用小循环作业方式掘进,掘进时打浅眼小循环掘进,炮眼深度为1.2米,循环进度不大于1米。
3、加强巷道支护,掘进后及时前移前探梁并找掉顶帮浮煤矸,并及时支护好工字钢棚,刹严刹实帮顶,确保支护安全。
4、此构造带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工艺严格按照《1506掘进作业规程》执行。
在爆破时。
掘进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爆破三人联锁”制及爆破停电撤人制度。
爆破前、后及时进行洒水降尘工作。
爆破后,待工作面炮烟被吹散30分钟后,由班组长、爆破工、瓦检员同时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瞎炮、通风、瓦斯、顶板冒顶等异常情况,无问题后方可恢复生产。
5、遇顶板局部破碎严重或压力过大时,加强支护,适当缩小工字钢棚间距。
6、瓦斯员严格执行“一班三检”制度。
加强对该构造带附近及工作面的瓦斯浓度的监测,以防该区域瓦斯涌出量增大,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掘进,撤离人员,并及时汇报。
7、技术科每天派专人到工作面进行勘察煤层厚度及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加强该区域的矿压监测。
8、掘进要打抽放钻场,铺设抽放管路,对预掘区域进行预抽。
9、要严格探放水,每班认真观测工作面瓦斯等有害气体情况,发现异常,停止掘进待处理后方可掘进。
10、进入煤层要严格作瓦斯突出参数K1值检测,并做好记录。
11、其它未提出事项;必须严格按照《1506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执行。
二、避灾路线:1506机运巷工作面→1506轨道巷→井底车场→主斜井→地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泉市太平煤矿
作业地点:15002回风巷
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二0一二年十二月七日
安全技术措施会审记录
15002回风巷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一、巷道基本概况:
根据15002回风巷施工揭露情况来看,该掘进54m时遇地质构造带有淋水,岩层破碎且夹有黄泥,泥厚0.65m,煤层厚度1.8m,底板松软,施工困难,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经矿研究决定,先架锁口棚,打木垛接顶控制顶板,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调整施工方案。
经过3各多月的稳定观察,构造带顶板已基本稳定,局部泥岩已漏空见顶板,施工难度依然较大。
由于我矿技术力量有限,职工劳动技能不多,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等因素,没有掌握打穿梁架设U型柔性支护的技术,只能选择锚网和砌碹支护工艺。
为了施工安全,决定对已施工的软岩段,现行锚网喷浆支护,然后自碛头后退5m 处向右帮夹30°角重新开口掘进,从K5煤层顶板绕过次地质构造带。
编制依据: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15002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以及本矿实际情况编制,如有与作业规程相抵触或相异的条款内容,执行本措施。
为了该巷道过地质构造带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特编制本措施,施工班组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检查、督促。
二、组织领导
矿成立过地质构造带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熊安法
副组长:朱先明徐克华
成员:黄芳根聂荣华安东范细荣吴文龙雷东红林军良熊四元付应金
掘进头过地质构造带时,必须至少有1名领导小组成员在现场监督指导施工。
三、施工方案
1、在15002回风巷碛头退后5m处在巷道右侧垂直开口2m,然后沿与原巷道中心线夹30°角,即15°左右的方位角掘进,进入K5煤层的顶板绕过该地质构造带。
2、对原巷道迎头5m的矿工钢支护,每架再打一棵加强支撑柱,确保该段巷道支护牢固,然后密闭该段巷道。
3、施工前,必须按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水,进一步搞清地质构造带的延伸范围,确定下一步巷道施工方位及支护工艺。
4、巷道仍然采用YT-28型凿岩机打眼,2.5m的钻杆,循环进尺2.0m。
5、采用12#矿工钢进行临时支护,采用三根4.5m长的12#矿工钢梁作超前支护,上面铺设大板护顶,随掘进前移架设支架,支架间距(中对中)0.6m,误差不超过0.1m。
6、巷道锚喷与碛头间距5m,打锚杆挂网与掘进架设支架同步进行;采用Ø20㎜长2200㎜的钢筋作锚杆,锚杆间距800×800㎜,自巷道墙帮开始,布满整个巷道断面;锚
网采用1200×2000㎜的金属网,布满整个巷道断面,喷浆厚度100mm。
7、巷道绕过地质构造带后,向左(底板方向)转入煤层中,恢复正常掘进和矿工钢支护顶板。
四、巷道布置
1、巷道布置图见下页附图。
2、巷道断面:
1)、15002回风巷过地质构造带段断面为半圆拱形,掘进断面S掘=7.43(㎡),净断面S净=6.72(㎡)。
巷道净高2.7m,净宽2.8m,水沟0.3×0.3m。
2)、15002回风巷过地质构造带段临时支护巷道断面基本呈梯形,掘进断面S掘=7.43(㎡),净断面S净=6.0(㎡)。
巷道净高2.5m,上净宽2.0m,下净宽2.8m,水沟相同。
3)、巷道断面图附后页。
超前支护示意图:
巷道布置图
15002回风巷过构造段断面图
比例1:30
断面(m 2)巷道特征 净7.43掘进6.72支护形式锚喷厚度12kg/m 梯形直径0.10m 轨道铺设水沟每米巷道材料消耗量m 3
形状(钢筋)6根锚杆
间距粗砂断面(m 2) 净0.149掘进0.098砂浆18mm 0.8m 0.460.0940.0270.014
水
水泥水沟数量喷浆巷道特征及每米材料消耗量
五、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除掉活石悬矸。
在刷帮、挖柱窝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确保安全,挑顶时必须有专人观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在地质构造带边缘施工,因煤体松软、顶板破碎,必须采取前探支护,应在前探梁掩护下进行打眼、装药爆破、
出渣及架设支架等工作,严禁空顶作业,必要时还应采取打点柱加强支护。
3、严格按支护标准施工,巷道做到平、直、稳、净,支架必须与煤岩接严接实,严禁空帮漏顶。
4、支架间必须用拉杆固定好,防止支架前倾后倒。
5、及时进行支护,严格控制好空顶距和空顶时间,严禁空顶作业或空顶时间过长而发生冒顶。
6、支架必须打在实底上且必须牢固可靠,严禁支在浮煤悬矸上,并有一定的迎山角。
支架必须合口、接口合缝,不得出现前倾后仰。
7、支护材料规格12#矿工钢,支架间距0.6。
空顶段必须采用前探梁前移超前支护,顶部用大板过顶,巷帮用金属网背帮,防止煤壁片帮伤人。
8、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除掉活石悬矸并不得留有伞檐。
9、由于构造带附近底板松软,所有支架必须穿鞋,柱鞋尽量放在实底上,柱靴采用木板时,木板厚度必须大于100mm,规格200×150mm。
10、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
11、更换支架时,必须坚持“先支后回”原则。
12、放炮前,距迎头10米以内支护必须加固,防止被
炮崩倒。
13、每个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冒顶前的预兆,如发现顶板压力急剧增加、有异响、围岩变形等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后方可工作。
14、打眼过程中当班安全员及带班人员必须安排专人进行观顶,发现问题要及时停钻撤人进行处理。
15、打锚杆挂网前,巷道两帮基底的存矸必须清理干净,并要达到设计断面要求。
16、挂网时,接头搭茬不得小于200mm,必须用托盘压紧,锚杆螺母拧紧,使金属网紧贴煤岩壁。
17、喷浆前,必须对喷射机具和风、水、电管线,进行全面检查,并试运转,若发现橡胶结合板磨损,压紧螺丝杆失灵,橡皮清扫器磨损,喷头出水不正常等,要及时处理。
18、喷浆人员必须佩戴好防尘口罩、手套、眼镜或其它保护面具,穿好雨衣。
19、初喷前首先敲帮问顶,摘掉活石。
初喷和复喷前,必须用风水冲刷岩壁,当围岩不宜见水时,可单独以压风吹净岩壁浮尘。
20、复喷前在拱顶、拱肩、拱基线等处每隔10米打点拉线并在拱基线上挂垂线,严格拉线复喷,以保证喷厚和平整度。
21、对影响喷浆的障碍物必须提前拆除,如不能拆除的
必须加以保护。
22、喷射手应配2人,1人持枪喷射,1人辅助照明并负责联络、观察顶板及喷射角度等情况,以保证安全和喷射质量。
23、喷料湿润,减少粉尘,喷头距喷射面不能太近或太远,一般控制在(0.8~1.0)米左右,应尽量垂直喷射面,但不能大于70°,工作风压调至(0.1~0.25)Mpa为宜,下料要用筛网,规格为20×20mm的钢筋圆形网片,大小与喷射机搅拌口相同。
24、喷浆时,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作业现场,无论何时,喷枪出口不得朝向人员,防止伤人。
25、喷浆完毕,停机前要吹净喷浆机内余料,停机后必须将喷浆机具及周围清理干净,管路要盘放整齐。
26、掘进头施工结束,当班收工前,领导小组成员和安全员必须对工作面做全面验收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消除,不得留到下一班处理。
六、应急措施
1、所有参加过地质构造带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服从跟班矿领导的指挥。
2、发现掘进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的瓦斯超过1%时,必须停止打眼及爆破工作,采取加接风筒增大风量降低瓦斯浓度,只有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恢复作业;当掘进
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的瓦斯超过1.5%时,必须停止作业,将所有人员撤到进风巷道,待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恢复作业。
3、当掘进工作面出现顶钻、喷孔、片帮、顶板压力突然增大、瓦斯增大或忽大忽小、响煤炮声等明显突出征兆时,跟班矿领导或安全员必须立即将所有人员撤至风门的安全地点并及时向矿长、总工程师汇报,采取有效防突措施进行处理。
4、发现顶板有离层、掉渣、压力增大等冒顶片帮预兆时,必须将所有作业人员撤到巷道安全地点内,进行观察,待顶板稍稳定时,再派有经验的工人采用长柄钢钎挑掉松动离层顶板,然后架设临时支护控制顶板,并接顶背严,确认安全后再恢复施工。
5、发现电气设备漏电或失爆时,立即切断电源,将人员撤离漏电设备20米外的安全地点,通知电工下井处理,处理完毕后由电工亲自恢复供电后,方可恢复施工。
6、施工中发现探眼内有水流出时,要加强水情观察,如构造导水,探眼内水量增大或有透水预兆(有水叫声、臭味、水压增大、岩壁挂红挂汗等)时,必须立即停止打眼并不得拔出钻杆,将所有作业人员撤到总轨道上山以上安全地点待命,并向地面调度汇报,同时通知+860m水平及以下作业地点人员撤人。
由安全员、瓦斯员在总轨道上山下出口观
察,确认无危险后,再按照探放水措施要求进行探放水作业,消除构造水患。
7、避灾路线:同《作业规程》,掘进工作面发生灾害事故均从总轨道上山撤到轨道平巷,沿副斜井撤到地面。
本措施未尽事宜,执行《15002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
措施贯彻学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