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六首1

合集下载

近体诗六首

近体诗六首
说明“ 的状态。 “回”说明“潮”的状态。由空城四周 的景色表达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的景色表达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诗中句句是景, 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 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课文学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 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 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 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课文学习
课文学习
1、长使英雄泪满襟 3、望帝春心托杜鹃 望帝春心托杜鹃 5、三顾频烦天下计 三顾 蓝田日暖玉生烟 , 两朝开济老臣心 7、渚清沙白鸟飞回 8、中原北望气如山 中原北望气如山 铁马秋风大散关
2、潮打空城寂寞回 2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三顾频烦天下计
4、映阶碧草自春色 映阶碧草自春色
课文学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回答下面的问题,仔细品味诗的意境。 回答下面的问题,仔细品味诗的意境。
• 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仔细体会这两个诗句里的意境, 仔细体会这两个诗句里的意境,说说 ”“回 二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在”“回”二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解析:“在”说明“山”的状态, 说明“ 的状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随君直到夜郎西!

近体诗有哪些

近体诗有哪些

近体诗有哪些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
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
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4
崔颢《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地学长生。

5
戴叔伦《山居即事》
岩云掩竹扉,去鸟带余晖。

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

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

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

6
元稹《寄洛中诸姊》
旧国经年别,关河万里思。

题诗凭雁翼,望月想蛾眉。

白发愁偏觉,归心梦独知。

谁堪离乱处,掩泪向南枝。

李白近体诗

李白近体诗

李白近体诗
1.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2.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3.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4.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5.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6.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8.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
9.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10.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近体诗【九首】

近体诗【九首】

【导语】近体诗是诗歌的⼀种。

格律诗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和七⾔。

篇式、句式有⼀定规格,⾳韵有⼀定规律,变化使⽤也要求遵守⼀定的规则。

下⾯是⽆忧考整理的近体诗,欢迎阅读与借鉴。

1、转⼭
⼀江春意千帆起
百峰朝阳万⽊青
风雪才上东⼭顶
回⾸却现西岭晴
2、观⽔
春⼭捧⽇升
秋⽔映⽉秀
古今兴亡事
付与⼀江流
3、⽆题
⽇⾼巴⼭俊
⽉秀秋池清
古今兴亡事
携⼿⼤江⾏
4、悟时
我乐少年时
君怨黄昏近
两般皆幻影
应惜今时景
5、悟情
君爱⽵马郎
我怜青梅影
两般皆幻景
惜取眼前⼈
6、哀刘帅
挑灯看剑寻常事
苍狗晓⽉梦⼤同
百年求索随风逝
记取关⼭第⼏重
7、2015年元旦万源徐庶寺 庙内⾹旺风畏冷
寺中⽕盛鸟空鸣
善男信⼥盲敬佛
普罗⼤众佑何⼈
8、中秋⼀
⽉中树婆娑
⼀枝遗⼈间
凭此匀昼夜
寒暑各相参
9、中秋⼆
⽉上龟⼭顶
巴河今夜宽
桂⾹嫌秋晚
⼀曲相见欢。

近体诗六首原文及翻译

近体诗六首原文及翻译

近体诗六首原文及翻译第一篇:近体诗六首原文及翻译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文解释】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词语解释】浣女:洗衣女。

王孙:贵族的后裔,这里指隐居的高士。

【诗文赏析】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

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登高杜甫译文: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的祠堂建在何处?锦官城外的柏树丛中。

庭院中春草碧绿如翠,茵茵的绿草却无人过问。

枝叶间黄鹂声声鸣叫美妙的叫声却无人聆听。

想刘备三顾草庐访诸葛,那诸葛锦囊妙计定乾坤。

助先主开创西蜀鼎足三,辅刘禅七出祁山尽丹心。

叹只叹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们感慨万古泪沾襟。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翻译:群山围绕着故都(金陵),四面群山还在,长江的潮水拍打着空城,带来丝丝寂寞的心情。

近体诗《蜀相》《书愤》《越中览古》

近体诗《蜀相》《书愤》《越中览古》

陆游
宋代诗人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之一,他的诗今存9300首。陆游,字务观,号 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 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 1154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 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 (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 旅生活。淳熙五年(1178年),被召回临安, 先后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 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 次遭到罢斥。晚岁闲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 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陆游诗歌突出特点是 “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此诗即是一例。 追述诗人早年的抱负,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 此时诗人61岁。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人选取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只“尽锦衣”三字, 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 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都城 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 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过去曾经存在过的 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 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 出之。咏叹兼嘲讽,越王苦候20年,取得胜利,已把旧日屈辱忘记,完全陶 醉在胜利的喜悦中,这样必将使胜利化为乌有。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 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 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得的效果往往能 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末 句用鹧鸪飞,以动衬静,人来鸟乍起,此处已无人问津,一片凄凉之景。

古代近体诗

古代近体诗

古代近体诗1. 《春夜喜雨》作者:杜甫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 《望岳》作者:杜甫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登高》作者:杜甫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 《登岳阳楼》作者:杜甫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 《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 《旅夜书怀》作者:杜甫原文: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近体诗六首PPT(优秀课件)1 人教版

近体诗六首PPT(优秀课件)1 人教版
颔联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的萧萧 而下的落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 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 “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萧萧落木之声,长江汹涌 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颈联点出“秋”字,“独登台”表明诗人是在登高远 望,“常作客”写出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涯。“百年”诗中 指暮年,“悲秋”二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 诗人目睹苍凉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 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意。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 最爱登台的感情融进诗中,使人能感受到诗人羁旅与孤独 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 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 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 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
国之志至死不移。
•《蜀相》的核心是“出师未 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既是叹惋诸葛亮未能完成自己 的事业,也是借古人抒发诗人 壮志未酬的怀抱。
作者简介
•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 放翁。绍兴人。生当北宋危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 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 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 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 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谟阁待制。主张坚决抗金, 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 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9300首,内容 极为丰富,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关山月》、 《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为后世所传 诵。
明月来相照。
1、“空”字是诗眼,“空山”有如世外桃源,
《 诗人愿在此归隐。
山 这里有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月下清松和石上清泉

近体诗六首赏析:《山居秋暝》《登高》《蜀相》《石头城》《锦_瑟》《书愤》

近体诗六首赏析:《山居秋暝》《登高》《蜀相》《石头城》《锦_瑟》《书愤》

近体诗六首赏析:《山居秋暝》《登高》《蜀相》《石头城》《锦瑟》《书愤》山居秋暝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笔下怎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有由于这里人迹罕到,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这月下的青松和石上的清泉,(画面虚实、疏密相间)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洗衣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

最后两句,诗人反其义而用之,觉得“山中”比“朝中”好,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通篇的比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登高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起对。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飘落摩擦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叹。

近体诗6首正版

近体诗6首正版

蜀相
杜甫 • 鉴赏: • 首联开门见山,洒洒落 落,庙貌数楹,临风结 想。 • 颔联“自”“空”,拗 格,满院萋萋碧草,寂 寞之心难言,数声呖呖 黄鹂,荒凉之境无限。 • 颈联,一方知人善任, 始终不渝,一方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一方付 托之重,一方图报之诚。 • 末联心念武侯,高山仰 止,所怀者大,所感者 深,有才困时艰的感慨。
• 将石头城放在深沉的 群山中写,放在寂寞 的潮声中写,放在朦 胧的月夜中写,在山 水明月中融合着故国 萧条,人生凄凉的深 沉感伤。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鉴赏 意境扑朔迷离,颇费猜详,最 难解的一首诗! 首联,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 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惆怅以 难言;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 之九结。 颔联,包含着美好的情景,虚 缈的梦境,引起无限的悲伤, 难言的悲愤。 颈联,一方面对高旷皓洁十分 爱赏,一方面对凄寒孤寂又十 分感伤,难言的惆怅溢于言表。 “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 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美 好的理想景色不能把握,又无 法亲近。 尾联,就在当时已惘然,那么 今朝追忆何以能堪!两句却几 层曲折,几层曲折中又含几多 苦痛!
近体诗六首
1.山居秋暝 2.登高
4.石头城 6.书愤
鉴赏
3.蜀相
5.锦瑟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王维
• 鉴赏: 《山居秋暝》是王维隐 居辋川时作,用优美的语言 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清新秀丽 的秋山晚景图。 最为人称道的是中间两 联,先“竹喧”“莲动”而 后见“浣女”和“渔舟”, 又动人又自然。 颔联,写物芳以明志洁; 颈联,写人和以望政通。描 绘出一种理想境界,也隐含 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因此这首诗是诗人高尚 情操的写照,是诗人理想境 界的环境烘托。是以自然美 来表现人格美和理想中的社 会美。主题应该是寄托诗人 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 求。

近体格律诗

近体格律诗

近体格律诗近体格律诗: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近体诗六首》01

《近体诗六首》01

《山居秋暝》的思想内容
首联: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 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 可以想见。紧扣题意,描绘出秋天雨后 山村傍晚的大背景,给人以深远、幽静、 清新之感。
颔联:是景物写生。天色已暝,却有皓 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 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 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明月、松林、 清泉、山石几种意象组成色调明洁的图 画,具体渲染了山景的清幽 。
综上所析,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幽静、 淳美而清新活泼的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 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深入探究 欣赏品味
问题: 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 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 笔说是“空山”呢? 2. 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 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 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 “归浣 女”“下渔舟”?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 岖见王侯。‛ 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诗人所追 求的理想境界。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 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 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 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 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 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 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颈联:在‚空山‛的背景上,点缀了人物 的活动的两幅优美的画面。听到‚竹喧‛ 声,知道是‚浣女‛归来;看到‚莲动‛, 知道是渔舟出去。 一写听觉,一写视觉。
深入探究 欣赏品味
问题1: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 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 语响‛(《鹿砦》)啊!又由于这里人迹 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 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 中有人了。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 外桃源,诗人愿意在此归隐。

《近体诗六首》课件

《近体诗六首》课件

近体诗的美学价值
形式美:讲究格律、对仗、押韵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意境美:通过描绘自然、社会、人生等景象,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语言美:运用丰富的词汇、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思想美:通过诗歌表达诗人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思考和感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近体诗的教育价值
语言艺术:学习近体诗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历史知识:通过近体诗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丰富历史知识 思想教育:近体诗中蕴含的思想道德观念,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审美教育:近体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诗歌添加标题
创作背景:唐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艺术特色: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 远,情感真挚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创作背景: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因思念亲人而作
作品特点:以月为主题,抒发思乡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对未来研究和传承近体诗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研究:深入研究近体诗的创作技巧、语言特点、思想内涵等,为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 持。
创新传承:结合现代审美和表达方式,创新近体诗的创作形式和内容,使其更加贴近现代人 的生活和情感。
教育推广:在学校教育中增加近体诗的学习和欣赏内容,提高学生对近体诗的认识和兴趣。
交流合作:加强国内外近体诗研究者、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近体诗的研究和 传承。
总 结 和 展 望
总结近体诗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起源:起源于唐代,由古体诗发展而来 特点:讲究格律,注重对仗,讲究音韵 发展历程:唐代至宋代,逐渐成熟和完善 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苏轼等 影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句赏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首联在全诗中起什 么作用?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 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 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登高而望,江 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是这样 的画面:风凄急、猿哀鸣、鸟回旋„„构成 一幅悲凉的秋景图,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时间、地点、天气
景物:月、松、泉、石
活动:浣女归、渔舟下 诗人愿望:留
深入探究 欣赏品味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 是“空山”呢? 2、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该是“浣女 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 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归浣 女”“下渔舟”?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 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 人语响”(桃源行》),一般人自 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字是诗眼,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诗人愿意在此归隐。
课堂练习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 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 “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C.中间两联摄取月、松、泉、石、竹、莲及 浣女、渔舟八种景物,组合成宁静淳美而清新活 泼的画面,诗中有画,寄寓诗人的高洁情趣。 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 山中不可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 流露出隐遁消沉情绪。
近 体 诗
六 首
关于近体诗 山居秋暝 登 高 蜀 相 石头城 锦 瑟 书 愤
其他近体诗
关于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 诗体,也称今体诗。指唐代形 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
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
的规定。
主要有律诗和绝句两种类型。
关于近体诗——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
②规定诗句数量。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提示: 这里有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月下青松和 石上清泉正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物芳可 以明志洁,泉水、青松、翠竹、青莲,都是 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 这里有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有勤劳善 良、无忧无虑的人们。诗人厌恶污浊的官场, 而这里安静纯朴的生活正符合诗人的理想, 可谓以人和望政通。 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 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 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 为“诗圣”。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 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练, 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代表作品有:《兵车行》《自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 望》《羌村》《北征》《三吏》 《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兴》等。有《杜工部集》。 浣花草堂
潦艰 百 万 不 无 渚 风 倒难 年 里 尽 边 清 急 新苦 多 悲 长 落 沙 天 停恨 病 秋 江 木 白 高 浊繁 独 常 滚 萧 鸟 猿 酒霜 登 作 滚 萧 飞 啸 杯鬓 台 客 来 下 回 哀 。,。,。,。,
《 登 高 》
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 之乱已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 互争夺地盘。在四川,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了依 靠,只好离开成都草堂,买舟南下,却又病魔缠 身,在夔州一住就是三年,生活困苦,身体很差。 本诗就是56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 写成的: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 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 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 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 “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
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又不 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1、先写“竹喧”“莲动”,是因 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 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 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 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情画意。 2、还有平仄押韵方面的考虑。
深入探究 欣赏品味
3、谈谈写景与言志的关系在本文的体现。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偶句押韵,通
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句中平仄相间,
上下句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
两式。
关于近体诗——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 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 六言绝句。韵律与律诗相同,只 是不一定对仗。
近体诗鉴赏的要求及要领
“意”是作者的主观 1.基本要求 感受(情);“境”是 鉴赏诗的内容、形象、客观世界(景)。两者 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 语言和表达技巧。 因此,意境是诗人借 2.基本要领 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 ①朗读吟诵,整体感受。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物我同感 ②披词入情,激发感情。 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 ③展开想象,探究意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 ④感受韵律,品味语言。完美统一。
王维《山居秋暝》
走进王维
王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官至尚 书右丞,晚年奉佛长斋,过着亦官亦隐的 生活。唐代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诗人兼 画家。
代表作:《鸟鸣涧》、《送元二使安 西》、 《观猎》、《相思》、《使至塞 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北宋苏轼称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
基本思路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杜甫《登高》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 中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自幼好学,知识渊 博,颇有政治抱负。曾先后官左 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 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安史之乱后,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 世称浣花草堂。晚年病死湘江途中。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 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 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 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
课堂练习
1、对课文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题目中“山居”二字点明居住环境,“暝” 是傍晚的意思。 B.首句中 “空山” 写出山中树林繁茂,掩 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C.“竹喧”“莲动”两句是说浣女摇动竹枝, 竹枝发出沙沙声;晚风吹来,莲叶摇曳多姿。 D.“随意”“王孙”两句是说春草任其凋枯, 如此秋景,“王孙”亦可自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