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检验作业指导书
光谱仪光谱检测作业指导书【最新版】

光谱仪光谱检测作业指导书【最新版】光谱仪光谱检测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0总则(1)为了规范光谱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和安全操作,特制定本检测工艺。
(2)本工艺适用于ARC-MET930、NITON XLT800光谱仪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产品的光谱检测工作。
适用于碳、硫、磷、硅、锰、镍、铬、钛、铝、钨、铜、钼、铌、钒和钴等元素的定量或半定量测定。
其他型号的光谱仪的光谱检测工作可参照本工艺,编制相应的专用工艺或检验方案。
2.0依据(1)相关的规程、材料标准等(2)ARC-MET930光谱仪使用手册(3)NITON XLT800系列合金分析仪使用手册3.0方法、程序、内容和要求3.1 要求3.1.1安全要求(1)环境要求:对于易燃易爆环境中的作业,应当具备动火条件。
(2)位置要求:要求工位易于操作,即够得着。
(3)空间要求:打磨的空间,放置仪器设备的空间。
(4)安全措施不到位,不准进行检测工作。
3.1.2 人员要求负责资料审查的人员必须具有3年以上特种设备设计、制造经验,材料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负责检测的人员必须具备特种设备检验人员或材料检验资质。
3.2 程序、方法、内容3.2.1 资料审查(1)审查试样的设计、材料牌号、规格等资料。
(2)审查试样以往的检测、运行资料等。
3.2.2 检测准备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仪器开机启动工作。
对于有辐射影响的,要做好防护工作。
3.2.3 试样准备:(1)平面试样直接用标准探头适配器,圆棒、管、螺栓等选择适当的适配器。
(2)打磨试样时,一定要将氧化层锈层打磨掉,全部露出金属本体,打磨面积φ30mm左右。
被测点要干净,不能有手印、锈迹、油污、裂纹。
(3)有些试样可以用酒精清洗。
(4)不同基体的被测材料最好用不同的砂纸打磨,以免影响测试精度。
(5)测点要能代表被测材料的成分含量。
3.2.4 取样(1)现场装置上的设备、管道等,由于其在役的状况,进行宏观检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相关部位(2)出于安全的原因,在上条所确定的部位中,选择可安全操作的位置。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为光谱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光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常见的光谱仪器的使用方法;3. 学习光谱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分光光度计:型号XYZ-123;2. 标准溶液:A溶液、B溶液、C溶液;3. 试剂:甲醇、硫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故障及时修理或更换;b. 清洗光学元件,确保无污染;c. 校准仪器,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光谱测量a. 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待仪器预热后进行测量;b. 调节仪器参数,如波长、积分时间等,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设置;c. 使用甲醇进行基线校正,确保测量结果准确;d. 分别加入A溶液、B溶液和C溶液,记录吸光度数据;e. 绘制吸光度-波长曲线,进行光谱数据分析。
3. 数据处理和分析a. 对测得的吸光度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排除噪声干扰;b. 计算各样品的最大吸光度和波长;c. 利用光谱数据,分析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五、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化学试剂时,注意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护目镜等;2.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注意实验室卫生和安全;3. 注意仪器操作规范,避免损坏仪器和发生意外事故。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A溶液的光谱图显示吸收峰位于400 nm附近,推测其主要成分为某种有机化合物;2. B溶液的光谱图显示吸收峰位于600 nm附近,推测其主要成分为某种无机物;3. C溶液的光谱图显示吸收峰位于800 nm附近,推测其主要成分为某种混合物。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并成功测量了A、B、C三种溶液的光谱数据。
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我们初步推测了各溶液的成分和性质。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测量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电磁辐射的能量与波长的关系,可以获取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等重要信息。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光谱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二、光谱的基本原理1. 电磁辐射的特性:介绍电磁辐射的波长、频率、能量和光速等基本概念,以及电磁辐射的分类和特点。
2. 光谱的分类:介绍连续谱、发射谱和吸收谱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物质中的产生机制。
3. 光谱仪的原理:介绍光谱仪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入射光的分光、光谱的记录和检测等关键过程。
三、光谱实验的准备工作1. 实验仪器与材料:列举光谱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常用材料清单,包括光源、光栅、检测器等。
2. 实验环境与安全:提醒学生在进行光谱实验时需注意的实验环境要求和安全事项,如保持实验室的洁净、安全操作光源等。
3. 样品制备与处理:介绍样品制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光谱实验的步骤和方法1. 标定光谱仪: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光谱仪的标定工作,包括波长校准、灵敏度校准和零点校准等。
2. 光谱测量: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进行光谱测量,包括选择合适的光源和光栅、调节光谱仪的参数、记录光谱数据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介绍常用的光谱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如峰位测量、峰面积计算、光谱拟合等,帮助学生从光谱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五、光谱实验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 光谱信号弱:分析可能导致光谱信号弱的原因,如光源强度不足、样品浓度过低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光谱峰形不对称:介绍可能导致光谱峰形不对称的原因,如仪器漂移、光栅质量差等,并提供相应的校正方法。
3. 光谱峰峰值不明显:分析可能导致光谱峰峰值不明显的原因,如仪器分辨率不足、样品浓度过高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六、光谱实验的数据分析案例1. 发射光谱分析:以某种金属离子的发射光谱为例,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光谱数据分析确定金属离子的存在和浓度等相关参数。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地质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匡助学生了解光谱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光谱技术以及光谱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方法。
二、光谱的基本原理1. 光谱的定义:光谱是指将光按照波长或者频率进行分解和显示的过程。
2. 光谱的分类:根据波长范围的不同,光谱可分为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光谱等。
3. 光谱的产生原理:光谱的产生是由于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作用所导致的。
三、常见的光谱技术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于研究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常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浓度测定。
2. 红外光谱:用于研究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可以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结构、鉴定功能性基团等。
3. 核磁共振光谱:通过核磁共振现象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
4. 质谱:通过对物质份子进行离子化和质量分析,用于鉴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四、光谱数据的分析与解读1. 光谱峰的位置和强度:光谱峰的位置反映了物质吸收或者发射的波长,峰的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或者含量有关。
2. 光谱峰的形状:光谱峰的形状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如对称性、键的种类等。
3. 光谱峰的宽度:光谱峰的宽度与物质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有关,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份子运动、份子间相互作用等。
4. 光谱的峰位移:光谱的峰位移可以提供物质的环境信息,如溶剂效应、温度效应等。
五、实验操作指导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样品,并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2.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制备好需要进行光谱分析的样品。
3. 仪器调试: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仪器的调试和校准。
4. 光谱测量: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谱技术和测量条件,进行光谱的测量。
5. 数据分析与解读:根据测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光谱峰的分析与解读,得出相应的结论。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注意安全: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仪器的正确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分析物质的光谱可以获得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质等信息。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提供光谱实验的详细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指导。
二、光谱原理1. 光的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和能量等特性。
2. 光谱的分类:根据波长范围的不同,光谱可分为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
3. 光谱的形成:当光通过物质时,会发生吸收、散射或透射等现象,形成特定的光谱图案。
三、实验准备1. 实验器材:光源、光栅、光电管、光学仪器等。
2. 实验药品:具有吸收特性的物质样品。
3. 实验环境:实验室应保持安静,避免干扰光谱实验的结果。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选择具有吸收特性的物质样品,并将其制备成适当的溶液或固体样品。
2. 设置实验装置:将光源安装在适当位置,将光栅装置与光电管连接好,并调整光栅的角度和位置。
3. 调节光源: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并调节其亮度和稳定性。
4. 获取光谱图像:将样品置于光路中,通过调节光栅的角度,使得光谱图像清晰可见,并使用光电管记录下光谱图像。
5. 数据处理:使用光谱软件或计算机程序对所获得的光谱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感兴趣的信息。
五、实验数据处理1. 光谱峰位分析:通过测量光谱图像中各个峰位的波长或频率,可以确定物质的特征峰位。
2. 光谱强度分析:通过测量光谱图像中各个峰位的强度,可以了解物质的吸收程度或发射强度。
3. 光谱峰形分析:通过观察光谱图像中峰位的形状,可以推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六、实验结果分析1. 光谱图解读:根据光谱图像中的峰位和峰形,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2. 光谱峰位对比:将实验结果与已知的标准光谱进行对比,确定物质的种类或纯度。
3. 光谱强度对比:比较不同样品的光谱强度,可以了解物质的吸收或发射特性。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或有害物质。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学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匡助学生理解光谱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供相应的实验指导,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光谱作业。
二、光谱基础知识1. 光谱的定义光谱是指将光按照波长进行分解并记录其强度的过程。
根据波长范围的不同,光谱可分为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
2. 光谱的分类根据光谱的测量方法和原理,光谱可分为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拉曼光谱等。
3. 光谱仪的构成光谱仪主要由光源、样品室、光栅、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光源产生光,样品室用于放置待测样品,光栅用于分散光束,检测器用于测量光强度,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数据。
三、光谱实验操作指导1. 实验前准备a. 检查光谱仪的各部件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b. 准备待测样品,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处理,如稀释、溶解等。
2. 光谱测量步骤a. 打开光谱仪电源,待仪器启动完成后,进行暗噪声测量。
b. 将待测样品放置于样品室中,并调整光栅的角度和入射光强度。
c. 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等),设置波长范围和积分时间。
d.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记录测量数据,并保存数据文件。
3. 数据处理与分析a. 使用数据处理软件打开保存的数据文件。
b.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光谱数据的处理,如峰位分析、吸收峰面积计算等。
c. 进行数据图表的绘制,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
d. 根据实验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光谱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在进行光谱实验时,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光源和样品,以免造成伤害。
同时,注意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佩戴实验室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
2. 仪器操作在操作光谱仪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调整光栅角度时,应注意不要触碰光栅表面,以免损坏。
3. 样品处理在进行光谱实验前,要对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稀释、溶解等。
同时,要避免样品受到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可以获取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信息。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以便顺利完成光谱实验作业。
二、光谱的基本原理1. 光的本质:光既可以被看作是粒子,又可以被看作是波动。
根据光的波动性质,可以将光谱分为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
2. 连续光谱:连续光谱是由连续的波长范围内的光组成的,例如太阳光就是连续光谱的典型代表。
3. 线状光谱:线状光谱是由一系列离散的波长组成的,例如氢光谱就是线状光谱的典型代表。
三、光谱实验的基本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准备好光源、狭缝、色散元件(例如光栅)、光电探测器等实验器材。
2. 狭缝调节:调节狭缝的宽度和位置,使得仅有一束光通过狭缝。
3. 光源对准:将光源对准狭缝,确保光线垂直入射。
4. 色散元件安装:将色散元件安装在光路中,使得光线通过色散元件进行分散。
5. 光电探测器连接:将光电探测器连接到适当的电路中,以便测量光的强度。
6. 数据采集:使用光电探测器采集光谱数据,并记录下波长和相应的光强度数值。
7.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光谱曲线,并分析曲线上的峰值位置和强度等信息。
8. 结果总结: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信息。
四、光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 安全注意:在进行光谱实验时,应注意避免直接观察强光源,以免对眼睛造成损伤。
2. 实验环境:实验室中应保持较暗的环境,以便更好地观察光谱现象。
3. 实验器材使用:使用实验器材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或者污染。
4. 数据采集注意: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保持仪器的稳定性,避免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5. 数据分析准确性: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应注意准确计算峰值位置和强度,并进行合理的统计和比较。
五、实验结果示例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光谱曲线如下图所示:[图片示例]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根据峰值位置,确定了物质的组成成分。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

1.目的本规范规定了光谱分析人员具体工作,确保光谱分析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2.范围适用于光谱分析人员与相关人员3.引用文件《光谱仪操作规程》《化学成分分析记录》《化学成分分析报告》4.光谱分析试验作业流程4.1待测样品准备工作4.1.1试验委托单上基本信息是否与样品信息一致。
4.1.2委托检测项目是否在本业务范围内。
4.1.3检查待测样品尺寸、检测面是否符合要求;4.1.4确定检测工艺,指定检测方案(如需要)4.1.5是否需要提供技术服务。
4.1.6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有权拒绝接受。
4.2试验准备阶段4.2.1开机前必须详细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熟悉仪器各种功能菜单和操作;明确分析任务,正确选择并熟悉分析方法。
4.2.2试样、标样和应在专用砂轮和工具上进行加工,加工后,应符合制样要求,光谱试样要注意除去表面污物、缺陷。
4.2.3选择好测定方法,并将标准样块和待测样品准备好。
4.2.4检查电极是否需要更换,电极在使用前都应用铁刷将“放电”部位进行擦拭。
4.2.5检查实验室工作环境:保证试验室温度+18℃―+28℃;湿度≤75%;电源电压稳定在230±10%V;仪器尽可能避免震动。
4.2.6检查电路、气路是否已妥善连接。
4.2.7检查湿式过滤盒的刻度,满足要求水位。
4.2.8将氩气压力设置为0.7Mpa。
4.3检测阶段4.3.1开机顺序,首先开启光谱仪的辅助设备仪器(稳压器、氩气净化器等),最后开启光谱仪(欧式插板)和光源开关,稳定一段时间,使得仪器能量达到最佳状态。
4.3.2开启计算机,打开光谱仪程序“Spark Analyzer Vision Mx”软件,检查仪器稳定性。
4.3.3用待测标准样品检查仪器曲线的稳定性。
4.3.4选择是否要进行ICAL(标准化)和类型标准化样品校正。
4.3.5开始待测样品测量。
4.3.6光谱分析人员需遵守光谱分析仪操作规程。
4.3.7光谱分析中,发现操作失误或数据异常应将放弃本次试验结果,重新进行试验。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1.1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中辽阳宏伟无损检测工程有限公司所从事合金钢材质复核分析,以及它们的焊接接头,焊接材料、紧固件用钢的光谱分析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有关工作程序。
2.编写依据2.1 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
2.2 DL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2.3 DL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3.人员资格3.1凡从事光谱分析的工作人员, 必须经专业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方能从事光谱分析工作。
3.2检验人员工作时,严格执行《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及有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4.仪器设备的要求4.1仪器应轻拿轻放,不应受到撞击。
注意电极位置。
4.2仪器应放在干燥的地方,以防光学零件发霉,不能放在有腐蚀作用的物品的地方。
4.3仪器应注意防灰,工作完毕,应盖好目镜。
4.4当保护玻璃污损时应及时更换。
5.检验程序光谱分析工作全过程包括(1)接受委托 (2)分析前准备 (3)分析 (4)整理记录、发报告。
5.1接受委托单: 委托部门需写明分项工程名称、、材质、规格、数量、部件名称, 要求完成的时间。
如不符合委托单内容要求的, 检验人员有权不予接受, 并待按要求重新填写符合要求后, 接受委托, 以便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5.2分析前准备5.2.1技术准备: 了解试件状况, 以便选择分析条件, 原始材质所含元素及成分根据条件作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
5.2.2设备、仪器、检验条件准备5.2.2.1 选择合适的仪器,电极材料及电极的固定、仪器的调试等。
5.2.2.2试件的准备,首先要对试样进行清理,去掉试件表面的异物和氧化层,清理面积足以满足分析工作进行即可。
否则有可能造成分析上的错误结论,如:铬黄油漆镀层分析时,会呈现明亮的铬线。
注意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以便作出必要措施。
5.2.3对分析的合金管道及焊缝,应绘制系统管路图并在分析过程中作编号标记。
5.2.4制定分析措施,确定分析工作条件,(火花或电弧),检查光谱仪是否符合安全可靠的工作条件。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光谱是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谱分析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光谱作业指导书。
该指导书将详细介绍光谱的基本概念、仪器设备、实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帮助读者在光谱分析实验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光谱的基本概念1.1 光谱的定义光谱是指将物质通过光的作用分解为不同波长的成分,并记录下各个波长的强度或者吸收情况的一种实验方法。
1.2 光谱的分类光谱可分为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两种。
连续光谱是指由连续的波长组成,如白炽灯发出的光;线状光谱是指由离散的波长组成,如氢原子发射光谱。
1.3 光谱的应用光谱广泛应用于物质分析、光化学、天文学等领域。
通过光谱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相互作用等重要信息。
二、光谱仪器设备2.1 分光器分光器是光谱仪的核心部件,用于将进入的光按波长分解成不同的光束。
常见的分光器有棱镜分光器和光栅分光器。
2.2 探测器探测器用于测量经过分光器分解后的光的强度。
常见的探测器有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和CCD等。
2.3 光源光源是提供光的装置。
常用的光源有白炽灯、氘灯、汞灯等。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
三、光谱实验步骤3.1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并进行制备。
样品制备要求纯度高、浓度适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仪器调试在进行光谱实验前,需要对光谱仪进行调试。
调试包括分光器的调整、探测器的灵敏度设置以及光源的选择等。
3.3 数据采集根据实验要求,将样品放入光谱仪中,进行数据采集。
注意调整仪器参数,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光谱数据处理方法4.1 峰位测定通过对光谱图进行峰位测定,可以确定各个波长对应的峰位位置,进而分析样品中不同成分的含量。
4.2 峰面积计算根据峰位测定结果,计算各个峰的面积。
峰面积与样品中成分的浓度相关,可用于定量分析。
4.3 峰形分析通过对峰形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样品中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情况。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技术,通过对不同物质的吸收或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光谱分析法对某种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1. 实验仪器:-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色散式光谱仪2. 试剂准备:- 待测物质溶液(浓度为0.1 mol/L):将待测物质按一定比例溶解在适量溶剂中制成溶液。
三、实验步骤1. 光谱扫描a) 使用色散式光谱仪,将试剂的溶液注入光谱仪样品池中。
b) 调节光谱仪的波长范围和光强度,确保测量时的准确性。
c) 开始光谱扫描,记录样品的吸收谱和发射谱数据。
2. 确定峰值波长a) 通过观察光谱图,确定峰值波长。
b) 根据峰值波长,选择合适的滤光片或单色仪,调节入射光的波长。
3. 定性分析a) 将待测物质溶液与不同参比物溶液进行比较。
b) 观察吸收或发射光谱的差异,根据光谱特征判断物质的成分。
4. 定量分析a) 构建标准曲线:用已知浓度的参比物溶液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它们的吸光度。
b) 测量待测物质溶液的吸光度,并使用标准曲线确定其浓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轻放,防止试剂溅出。
2. 使用色散式光谱仪时,注意对光路进行调整,确保测量准确。
3. 小心避免将试剂溶液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如有误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4. 操作前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如有故障应立即报告老师。
五、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目的:简要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
2. 实验仪器和试剂:列出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和试剂。
3. 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操作的顺序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4.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中所观察到的数据和光谱图。
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6. 思考题:根据实验所得结果提出一定数量的思考题,要求考虑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及改进措施。
7. 参考文献:列出实验所参考的相关文献。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测量物质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取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等信息。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光谱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谱分析技术。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某种物质的光谱测量,了解光谱仪的基本原理、熟悉光谱测量的操作步骤,并学习如何分析和解释光谱数据。
三、实验原理1. 光谱仪的原理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光谱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成分,然后通过检测器对各个波长的光强进行测量。
常见的光谱仪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
2. 分子光谱的原理分子光谱是通过测量分子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来研究分子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常见的分子光谱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光谱仪的工作状态,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2)准备待测物质的样品,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处理和制备。
2. 光谱测量(1)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光谱仪的样品室中。
(2)选择适当的波长范围和光强范围,并设置光谱仪的参数。
(3)开始测量,并记录每个波长处的光强数值。
3. 数据处理(1)对测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去除噪声和干扰。
(2)根据光谱的特征峰位置和形状,分析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3)利用光谱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在操作光谱仪时,要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和稳定,避免对结果产生干扰。
2. 样品的制备要准确、均匀,避免产生误差。
3. 在进行光谱测量时,要选择适当的波长范围和光强范围,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测得的光谱数据,可以得出样品的成分和性质等信息。
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可以进一步探讨样品的结构和特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七、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了光谱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物质吸收、发射或者散射光的特性进行分析,可以获取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等信息。
本指导书旨在匡助学生掌握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其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光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光谱仪的使用方法;3. 学会进行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实验操作;4. 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光谱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光谱仪:包括光源、单色仪、光电探测器等;2. 样品:如溶液、气体等;3. 试管、烧杯、移液管等常见实验器材;4. 光谱分析软件(如需要)。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仪器正常运行;b.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不同样品,如溶液、气体等;c. 根据实验要求调节光谱仪的参数,如波长范围、暴光时间等。
2. 吸收光谱实验操作a. 将待测样品转移到透明的试管或者烧杯中;b. 将试管或者烧杯放入光谱仪的样品槽中;c. 打开光谱仪,选择吸收光谱模式;d. 设置合适的波长范围,开始记录数据;e.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进行多次测量或者调整参数。
3. 发射光谱实验操作a. 将待测样品转移到透明的试管或者烧杯中;b. 将试管或者烧杯放入光谱仪的样品槽中;c. 打开光谱仪,选择发射光谱模式;d. 设置合适的波长范围,开始记录数据;e.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进行多次测量或者调整参数。
4. 数据分析与结果a. 将实验得到的光谱数据导入光谱分析软件(如需要);b.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光谱峰位、峰高、峰面积等参数的计算;c. 分析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特征,与已知物质的光谱进行对照;d.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已知知识,判断样品的组成、结构或者性质。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对身体和仪器造成伤害;2. 样品的制备应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3. 在进行光谱测量时,避免光源和探测器受到干扰,保持仪器的稳定性;4.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仪器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光谱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以及数据处理方法,以便能够顺利完成光谱相关实验作业。
二、光谱基础知识1. 光谱的定义和分类光谱是指将物质辐射或吸收的电磁辐射按照波长进行分解和记录的过程。
根据测量的目的和实验条件的不同,光谱可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等。
2. 光谱仪的原理和组成光谱仪是用于测量和记录光谱的仪器。
它通常由光源、样品室、光栅或棱镜、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光源产生光,样品室用于放置待测样品,光栅或棱镜用于分光,检测器用于测量光强,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数据。
3. 光谱的基本参数光谱的基本参数包括波长、波数、频率和强度等。
波长是指光波的长度,常用单位是纳米(nm);波数是指单位长度内所包含的波数,常用单位是cm-1;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动的次数,常用单位是赫兹(Hz);强度是指光的能量或功率。
三、光谱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和样品首先,确保光谱仪和相关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选取合适的样品,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如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或散射光谱。
2. 设置光谱仪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光谱仪的参数,如波长范围、光强范围、扫描速度等。
确保参数设定正确,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光谱数据。
3. 校准光谱仪使用标准样品进行光谱仪的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光谱仪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放置样品并测量将待测样品放置于样品室中,确保样品与光源之间的距离适当。
启动光谱仪,开始测量。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和时间,记录光谱数据。
5.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测量得到的光谱数据导入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峰值识别、峰面积计算、光谱拟合等。
根据实验要求,对光谱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光谱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前,务必熟悉光谱仪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强度变化,可以获取物质的光谱信息,从而推断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光谱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光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 学会测量和分析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拉曼光谱;4. 掌握光谱数据的处理和解读方法。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光谱仪:XYZ型光谱仪;2. 样品:A、B两种溶液样品;3. 光谱软件:SpectraPro。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光谱仪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光源和检测器的连接正确;b. 将样品A和B分别注入两个样品槽中;c. 打开光谱软件,设置光谱仪的参数,如波长范围、积分时间等。
2. 吸收光谱测量:a. 选择样品A,点击软件上的“吸收光谱”按钮;b. 调整波长范围,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进行测量;c.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记录吸收光谱的数据;d.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样品B的吸收光谱。
3. 发射光谱测量:a. 选择样品A,点击软件上的“发射光谱”按钮;b. 调整波长范围,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进行测量;c.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记录发射光谱的数据;d.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样品B的发射光谱。
4. 拉曼光谱测量:a. 选择样品A,点击软件上的“拉曼光谱”按钮;b. 调整波长范围,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进行测量;c.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记录拉曼光谱的数据;d.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样品B的拉曼光谱。
5. 数据处理:a. 打开数据处理软件,导入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拉曼光谱的数据;b. 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峰位分析和峰面积计算;c. 绘制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图谱,并进行解读。
光谱作业指导书结束以上是关于光谱作业指导书的详细内容。
通过本指导书,学生可以了解光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学会测量和分析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拉曼光谱,并掌握光谱数据的处理和解读方法。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1. 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光谱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指导学生进行光谱实验操作。
2. 光谱的基本概念光谱是指将光按照波长或频率进行分解和测量的过程。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得到物质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特性,从而推断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3. 光谱的分类光谱可分为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两类。
连续光谱是指由各种波长的光组成的连续谱线,如太阳光谱。
线状光谱是指由离散的谱线组成的谱,如氢光谱。
4. 光谱的原理光谱的形成是由于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作用。
物质吸收光的能量,使得物质内部的电子跃迁到更高能级,产生吸收光谱。
物质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形成发射光谱。
物质对入射光的散射作用也会产生散射光谱。
5. 光谱的应用光谱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天文学中,通过分析星光的光谱,可以推断出星体的组成和温度。
在化学分析中,光谱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和物质鉴定。
在药物研发中,光谱可以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纯度检测。
6. 光谱实验操作指导6.1 实验器材准备准备实验所需的光源、光栅、光电探测器、样品等器材。
确保器材的干净和正常工作状态。
6.2 光谱测量操作步骤1) 打开光源,调节光源的亮度和稳定性。
2) 将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光栅进行分光,使不同波长的光线分离开来。
3) 将分离后的光线照射到光电探测器上,测量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强度。
4)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出光谱图。
6.3 光谱数据分析根据光谱图的形状、峰值位置和强度等特征,分析样品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特性。
可以通过与已知物质的光谱进行比对,推断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7.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光谱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注意光源的辐射安全,避免长时间直接注视光源。
- 小心操作光学器材,避免损坏或误伤。
- 使用化学样品时,遵循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8. 结论光谱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物质研究和分析领域。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性质和结构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光谱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学习使用光谱仪器进行实验操作;3. 掌握光谱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4. 分析光谱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光谱仪:型号为XXX,波长范围为XXX;2. 样品:可使用XXX作为样品,浓度为XXX;3. 光谱软件:使用XXX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打开光谱仪电源,预热XXX分钟;b. 启动光谱软件,确保与光谱仪的连接正常;c. 校准光谱仪,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2. 光谱采集:a. 将样品放置于光谱仪样品槽中;b. 设置光谱仪的参数,如波长范围、积分时间等;c. 开始采集光谱数据,记录下每个波长处的吸光度数值。
3. 数据处理:a. 导出采集到的光谱数据,保存为XXX格式;b. 使用光谱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如平滑、峰识别等;c. 绘制样品的吸光度-波长曲线图,并进行数据分析。
4. 结果与讨论:a. 分析光谱图,观察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形状等特征;b. 根据光谱数据,推测样品的结构和性质;c. 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光谱差异,得出结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光谱仪时,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和稳定;2. 样品槽中的样品应均匀涂布,并避免气泡的产生;3. 采集光谱数据时,应选择适当的波长范围和积分时间;4.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遵循软件的操作规范,确保结果的准确性;5. 实验结束后,关闭光谱仪电源,清理实验台面。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所采集到的光谱数据,我们得到了样品的吸光度-波长曲线图。
通过分析光谱图,我们可以观察到样品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情况。
根据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形状等特征,我们可以推测样品的结构和性质。
通过与其他样品的光谱比较,我们还可以得出不同样品之间的光谱差异,进一步研究样品的组成和特性。
光谱检验作业指导书

1项目工程概略与工程量1.1 项目工程概略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辽宁盘山新城热力有限企业热电项目安装工程的光谱剖析工作。
1.2 工程量拜托单位拜托的各种金属构件(含焊接接头、焊接资料)的合金成分复验及甄其他光谱剖析工作。
1.3 编制依照1.3.4 DL/T991-2006《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剖析技术导则》1.3.5 DL/T 438-2009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督查规程》。
1.3.6 DL/T 869-201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1.3.7 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2项目作业进度的安排知足现场光谱剖析的需要,保证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
3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3.1 作业人员的质量3.1.1 从事光谱剖析的人员应按理化查验人员资格查核规则的要求参加培训并经查核获得相应的理化查验资格。
获得不一样级其他查验资格的人员,只好从事与该资格级别相适应的查验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从事光谱剖析的人员应无色盲、色弱,校订视力在 4.8 以上。
从事光谱剖析的人员应熟习所用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作业时应严格履行有关的标准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从事光谱剖析的人员一定经过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从事光谱剖析的人员一定明确被检试件的有关技术条件和要求,认识现场的作业环境,关于不切合作业条件的应预先采纳举措。
3.1.6 从事光谱剖析的人员应做好仪器的养护、保护工作。
3.2 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的要求3.2.1 现场光谱剖析采纳便携式光谱剖析仪。
3.2.2 所用的光谱仪一定按期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的光谱仪方可使用。
3.2.3 所用的光谱仪的安全性能要优秀,其绝缘电阻应大于20M Ω。
3.2.4 光谱仪的使用性能要优秀,能够知足标准的要乞降现场光谱剖析的实质需求。
4作业程序及作业方法4.1 光谱剖析的流程图 (见图 1)受理拜托单剖析前准备光谱剖析出具报告、通知单签发报告、通知单拜托单位资料存档图 1光谱剖析流程图4.2 剖析前的准备认识被检零件的名称、资料牌号、热办理状态、规格和用途等。
光谱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确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保障设备、人员的安全。
2范围凡本公司用光谱分析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检验频次:炉内试样的采取次数以调整到炉内化学成份达到规定出炉的成份为止(非固定取样),第一包铁水抽取的试样个数以符合浇注控制标准为止,量产时的取频次参见生技下达到作业标准。
取样规则:3.2.1取制过程应简便而快速进行,样品要有代表性,要获得一个激冷表面,使其作为分析面。
具体制取方法为:在样品冷却一段时间后,水淬急冷分析表面,使其迅速凝固导致晶粒细化(白口化过程)且要求样品表面均匀。
制样规则:3.3.1制取样品时要严格遵守制样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注意维护保养制样设备。
3.3.2非磁性规则样品应避免用磁性夹具制取而应采用氧化铝或碳化硅砂轮、砂带研磨来制取样品。
(砂轮粒度为80~120)3.3.3制取的样品表面要光滑,条纹方向一致,加工好的工作面应平整、光洁,无气孔、砂眼、缩孔、缩松、毛刺、裂纹和夹杂等缺陷。
3.3.4研磨设备专用以避免污染。
分析条件:3.4.1电压控制在220±10%范围,频率控制在50HZ±2%范围;3.4.2氩气要求纯度大于%,氩气压力为;3.4.3室温控制在22~28℃,湿度<70%,无震动,无粉尘和化学污染,无电磁干扰。
操作分析过程:3.5.1开机3.5.1.1合上电源闸,按下稳压器启动按钮,待电压稳定到220V3.5.1.2按下仪器后面板上红色开关由OFF变成ON3.5.1.3打开氩气瓶上的氧气表开关,将分压表调至3.5.1.4检查氩气净化器各开关及连接3.5.1.5按下后面板上STANDBY开关3.5.1.6按下SOURCE开关3.5.1.7打开电脑及打印机3.5.2分析3.5.2.1生产样品的分析在完成类型标准化后便可以进行生产样品的分析了,点击图标F5在弹出之对话框中输入炉号(NO)、质量牌号(Quality)、操作者(Operator)、及样品编号(Sample No)完毕后点OK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项目工程概况与工程量1、1项目工程概况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辽宁盘山新城热力有限公司热电项目安装工程得光谱分析工作。
1、2工程量委托单位委托得各类金属构件(含焊接接头、焊接材料)得合金成分复验及甄别得光谱分析工作。
1、3编制依据1、3、1《中国人民共与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1、3、2《中华人民共与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4号1、3、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1、3、4 DL/T991-2006《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1、3、5 DL/T 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1、3、6 DL/T 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1、3、7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2 项目作业进度得安排满足现场光谱分析得需要,保证下道工序得正常进行。
3 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3、1作业人员得质量3.1.1 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按理化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得要求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取得相应得理化检验资格。
取得不同级别得检验资格得人员,只能从事与该资格级别相适应得检验工作,并负相应得技术责任。
3.1.2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无色盲、色弱,校正视力在4、8以上。
3.1.3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熟悉所用仪器得原理、使用方法,作业时应严格执行相关得标准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3.1.4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必须经过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3.1.5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必须明确被检试件得有关技术条件与要求,了解现场得作业环境,对于不符合作业条件得应事先采取措施。
3.1.6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做好仪器得保养、维护工作。
3、2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得要求3.2.1现场光谱分析采用便携式光谱分析仪。
3.2.2所用得光谱仪必须定期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得光谱仪方可使用。
3.2.3所用得光谱仪得安全性能要良好,其绝缘电阻应大于20MΩ。
3.2.4光谱仪得使用性能要良好,能够满足标准得要求与现场光谱分析得实际需求。
4 作业程序及作业方法4、1光谱分析得流程图(见图1)4、2分析前得准备4.2.1了解被检部件得名称、材料牌号、热处理状态、规格与用途等。
4.2.2检查被检材料与环境就是否存在影响分析结果得因素(如油漆、氧化层、光线、风速等),并采取必要得防范措施。
4.2.3根据委托单位得要求与被检材料得情况,确定分析条件(激发光源与电极等)。
4.2.4对于管排、结构复杂得部件,应绘制分析位置图,并在图上做好分析标记。
4.2.5对于有特殊要求得被检材料,应要求委托方先确定好分析位置。
4、3作业方法4.3.1确认受检工件与部位,合理选择分析点。
⑴光谱分析点选定处得材质成份应具有被分析试件得代表性,且表面已作清除处理。
⑵对大型工件、铸件与容易产生成分偏析得部件应在其一定距离范围内进行多点、多次分析。
⑶焊缝分析点应取在焊缝中间得顶部,以尽量降低焊缝与母材金属熔合比得影响或偏弧引起得分析偏差。
⑷精密零部件光谱分析点得选定应征得委托单位得同意或在专业技术人员得指导下进行。
4.3.2仪器状态得选择⑴根据被分析试件所含元素得不同进行仪器状态与分析电极得选择。
⑵对大多数金属元素(如Cr、Mo、V、Ti、Ni、W、Mn等)得光谱分析,仪器均应选择“电弧”状态。
⑶对难激发元素(如Si)得光谱分析,仪器应选择“火花”状态。
4.3.3分析电极得选用对一般钢铁材料得试件进行光谱分析,宜选用圆盘纯铜分析电极。
4.3.4引弧与燃弧间隙⑴稳妥放置好仪器,正确接通电源,确保接地可靠,才可引弧分析。
⑵引弧宜采取分析电极与试件间瞬间短路,迅速拉开到规定得燃弧间隙得方法。
⑶燃弧间隙(分析电极与试件间得距离)一般应控制在1、5~3mm之间。
⑷调节辅助放电间隙,使分析燃弧稳定。
⑸现场电压过低,或压降过大能使仪器燃弧过短与不稳,甚至不能起弧,这种情况下调节辅助放电间隙已无效,应采取避开用电高峰等针对性措施。
4.3.5燃弧时间得控制⑴由于各种元素激发特性不同,某些元素在燃弧初始阶段难以激发(谱线弱)经过预燃一段时间后谱线亮度才能渐趋稳定(如钼等),又有一些元素(如钒等)在燃烧初始阶段,其分析谱线得亮度较强,随着燃弧时间得延长,谱线强度会减弱。
因而要根据分析元素得特性控制好预燃时间。
⑵如试样为焊丝、线材、薄片件、细小零件、低熔点合金或表面光洁度要求高得试件,燃弧时间应严格控制尽可能短一些。
必要时应采取在备用件调好仪器及(分析谱线组得)视场范围后,才到试件上间断燃弧分析得方法。
⑶对大工件,或表面要求不高,清理不够(甚至未作清理)得工件进行光谱分析,则需要适当延长燃弧时间,以确保分析结果得准确性。
4.3.6现场瞧谱分析中仪器得调节使用⑴调节棱镜、分析燃弧得相对位置,使视场在可见光得范围内,且亮度满足要求。
⑵调节目镜,使视场内得谱线尽可能清晰,提高分辨率。
⑶对低含量合金元素得分析(或在分析谱线亮度弱得情况下),分析谱线组得视场范围应尽可能调节得亮一些(此时可拉长分析电弧),并且应将分析对比谱线组调节到视场中间得位置。
⑷对高含量合金元素得分析(或在分析谱线亮度很强得情况下)分析谱线组得视场则应调节得相应暗一些(此时可缩短分析电弧)。
以利于分析谱线与对比谱线间得对比分析。
4.3.7试件合金元素得定性分析与半定量分析⑴施工现场得光谱分析技术,主要就是对钢中所含合金元素(Cr、Mo、V、W、Ti、Ni等)进行定性与半定量分析从而达到复核钢号得一种方法。
⑵定性分析就是通过对基体(铁谱线)特征线中某元素谱线就是否出现来判别该元素得存在与否。
⑶半定量分析就是根据定量分析原理(谱线宽度或强度与其含量得函数关系基本上就是线性得)。
通过基体线与分析元素特征谱线得强度比较,通过受检分析试样与标准材料试样在同一条件下谱线强度得比较来粗略估计其元素含量得。
⑷光谱分析时,对试件中含有得各合金元素先逐个在分析谱线范围内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再进行半定量分析。
⑸定性分析采用被分析元素可见得最“敏感线”(最低含量时出现得谱线)进行判定。
⑹半定量分析中应选择从低含量谱线组到高含量谱线组得顺序进行,并应至少选用两组以上分析线进行半定量分析。
⑺半定量分析应在同一视场内选用对比线组,同时要考虑某些合金元素(如Cr、Ni、Ti等)对分析线得干扰。
⑻当分析结果与委托项目不相符时,应增加元素分析种类与扩大检验范围(多点抽查复验),并由光谱专业负责人再次复核后确定。
4.3.8检验标记⑴光谱分析后,试件表面要有明确、醒目得检验标记。
相符得用蓝油标识,不相符得用白油标识。
⑵对于管排、结构复杂得部件,除了油漆标识外,还要绘制分析位置图,并在图上做好分析标记。
⑶如果无法对小型零部件进行油漆标识时,可以交由委托单位经办责任人作专项标识(或挂牌,或单独存放标识)。
5 作业得质量要求及检测验收标准/规范5、1执行标准:5.1.1 DL/T 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5.1.2 DL/T 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5.1.3 DL/T 991-2006《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
5、2光谱分析前要对被检验试件进行表面处理,去除油漆等杂质,分析面应露出金属光泽。
5、3在露天场所进行光谱分析时,应避免强烈阳光直接照射被检部件得分析面。
5、4对薄小零部件,应注意燃弧部位及燃弧时间可能对精度或性能造成得影响。
5、5分析时,应保持电弧稳定与充分得预燃时间,应经常检查电极间隙大小与光源位置就是否正常。
5、6现场瞧谱分析时,应先分析合金元素含量低得零部件,以免因污染造成误判。
5、7对于易产生裂纹得高合金钢材料(如P91/T91、P92/T92等)或刚性大得金属部件(如锅筒、联箱等),分析后应及时用锉刀或砂布磨去燃弧斑点。
5、8瞧谱分析时,人、机不应长时间连续工作,宜工作10min,休息10min。
5、9钢材材质应符合设计选用标准得规定。
当分析结果与委托钢号不相符时,应及时出具材质不符通知单,及时通知委托单位。
5、10分析要及时,结论要准确,做到不漏检、不错检。
6 针对检测安全、环境条件,提出安全防护与文明检测标准及措施6、1检测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得安全方针,严格执行有关得安全法律、法规、文件及公司制定得相关规章管理制度。
6、2安全目标6、2、1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为零;6、2、2火灾事故为零;6、2、3放射源辐射事故为零;6、2、4仪器设备人为事故为零;6、2、5职业病为零;6、2、6危险废弃物合理处置;6、2、7节约水电消耗。
6、3绿色施工措施6、3、1节约电能。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降低用电量,节约电能;6、3、2减少材料得损耗。
通过更仔细得采购,合理得现场保管,减少材料得搬运次数,减少包装,完善操作工艺,增加摊销材料得周转次数等降低材料在使用中得消耗,提高材料得使用效率。
6、4要对职工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提高职工得安全、环保意识与能力。
6、5制定并切实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
6、5、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符合标准得安全帽,并系好帽带;6、5、2新使用得安全带必须有产品检验合格证,无证明不准使用。
要正确使用,拉平,不要扭曲。
三点式腰部安全带应系得尽可能低些,最好系在髋部,不要系在腰部;肩部安全带不能放在胳膊下面,应斜挂胸前。
8W1cuIQ。
nKBHMgq。
6、5、3脚手架外侧悬挂密目式安全网,电梯井每隔2层并最多隔l0m设一道安全网。
6、6确保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完善,合格率达100%。
6、7对作业人员提供合格得劳动保护用品,作业人员能够正确佩戴与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6、8尽量减少交叉作业,施工人员作业时做到四不伤害。
6、9施工人员做到持证上岗,且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执行作业指导文件与仪器操作规程。
6、10工作场所应有可靠得安全设施、足够得活动空间、良好得照明、电源装置、屏蔽措施与防风、防雨、防雪、防尘措施。
tIsM9BT。
rzguqif。
6、11工作时要有监护人,并真正起到监护作用。
6、12工作中仪器、设备要安放在可靠得位置,保证仪器得安全。
6、13发现安全隐患后能够及时整改并消除。
6、14工作结束后要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7 提出出现危险及紧急情况时具有针对性得预防与应急措施7、1危险点分析光谱分析作业得主要危险点包括: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火灾、中暑、冻伤。
7、2具体预防措施7.2.1触电⑴作业时必须穿好绝缘鞋、戴好绝缘手套、使用好验电笔。
⑵必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方可工作,即工作时要有监护人,不准搭接电源。
⑶临时工不准使用任何电源与操作各种仪器。
⑷要经常检查电源线有无裸露处,发现有则需立即处理。
⑸检修设备、电源线时一定要确认已断电后再进行。
⑹要注意正确得收放线顺序,即要先放线,后给电,先断电,后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