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省高中语文 全册课文整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bc5a9d7d3b3567ec102d8a34.png)
必修一教案全集第一单元“认识自我”教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方法论,做好高中新阶段学习的思想准备。
2、结合各课特点,学习议论文、散文的一般写法。
3、学习语言。
4、教法上注意:①整体感知,揣摩语言;②把握文意,理清思路;③筛选信息,概括要点;④研究探讨,转化能力。
⑤适用343教学法。
*单元导语讨论:1、为什么“认识自我”是世上最大的难题?用书上的话回答。
2、为什么说“高中时期是确立自我意识最为关键的阶段”?*参考阅读第一课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朱光潜教案一:◆目标要点学法1.知识与能力:把握本文词语的音形义和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充分理解“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和在现实中的意义,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学生阅读,质疑,讨论,鉴赏评价,通过课外相关阅读和写作等手段,课内外衔接一体,提高自我感性认识,从而达到理性认识高度。
3.情感态度与世界观: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学会与自己的惰性和现实的困难做斗争,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从而锻炼出强大的自我意志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识记理解积累字音叨(tāo)天席不暇(xiá)暖长沮(jū)渣滓(zǐ)桀溺(jiénì)夤(yín)缘淫佚(yì)蹶(jué)倒字形洗练—提炼—凝练—锤炼惰性—隋朝缴械—激动蹶倒—撅断—噘嘴—猖獗席不暇暖—瑕不掩瑜—假戏真做—遐迩闻名词义叨天:沾光,受到好处;附丽:依附,附着。
夤缘: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淫佚:放纵。
渣滓:①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②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因循苟且:不思创新,做事马虎。
蹶倒:摔倒,比喻失败或挫折。
敷衍:应付了事。
席不暇暖:连席子也来不及坐暖。
形容奔走忙碌,没有坐定的时间。
谁以易之:谁去改革它。
易:改变。
◆导读剖析领悟走进作者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
上海新教材高一语文教案1
![上海新教材高一语文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f6b4304227916888486d7d5.png)
四、思路点拨这一教学思路比较适合于重点中学的学生或是预习比较充分的学生使用,因为这是从哲学的层面上来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
有难度,所以建议:1、学生课前对课文的预习一定要充分。
2、学生对于居里夫人的介绍最好能事先做好ppt演示文稿。
3、课文第六段富有哲理性语句比较难理解,要带领学生多读、多感悟。
在语言反复的涵咏和咀嚼中来理解。
如果学生基础比较一般或是预习的不是很充分的,建议可以从解题入手,然后引导学生从“外表美”与“内在美”两个方面来理解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
五、练习举隅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我眼中的美是怎么样的?以《我眼中的美》为题写一篇短文。
附:板书:献从根本上改变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身伟大的发现促进了科学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科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学,艰辛炼镭造不为美形所累福超凡脱俗青春换镭人不为美誉所负第三课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教学目标1.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对生命本色的感悟,自觉抗拒金钱世故、权势名位等对纯真生命的侵扰,从而充满挚诚地爱己爱人。
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文本意义与生活积累的结合,深化对文章理解的阅读方法。
说明在当今功利化、物质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生命的思考日益稀缺。
周国平的这篇文章,就如同一剂良药,可以预防学生年轻的心灵受到虚华浮躁的社会风气的熏染。
因此,本文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感目标的重要性要高于知能目标。
而要达成情感目标,又绝不能离开具体阅读方法的引导。
离开了有效的阅读方法,脱离了对文本的体验,情感目标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作为说理性散文的阅读,把握关键语句是准确理解文本意义的重要途径;而作为一篇有鲜明现实针对性的文章,激活阅读时的现实体验,让文本与生活对话,无疑是深化理解,丰富文本意义空间的有效方法,也是情感目标能够高质量达成的重要保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文本意义与生活积累的结合,深化对文章理解2.难点:对生命本色的理解。
说明:生命是一个笼统宽泛的名词,既可以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生命,也可以是人格学意义上的精神生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24644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1.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篇1】1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培养文言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_的义侠精神;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我校地处郊区,学生基础较差,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3重点难点1、理解*内容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古代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掌握文中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培养文言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评论(0)学时重点理解*内容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文言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评论(0)学时难点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荆轲刺秦王二、导入新课在春秋战国的历史画卷上,有一位人物,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
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他是谁?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各种评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荆轲刺秦王》,去一感荆轲的侠士形象。
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下这篇*的出处。
1、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后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
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_、勇于斗争的行为。
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详案五篇
![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详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89ccf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64.png)
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详案五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
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1《荷塘月色》教学目标:1.抓住文眼,理解课文的主旨。
2.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参阅书目:《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登陆了《高中语文课改网》,和123课件站,利用百度收集了图片和课文美读。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教学要点:介绍背景知识,结合美读,初步感知课文。
(打开课件,播放幻灯片1)一、导语:(播放幻灯片2)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
他是的散文家、诗人、_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
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散文秀丽朴素,我们通过学习《荷塘月色》一起体会一下。
二、背景介绍:(播放幻灯片3)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在这样的社会,作者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
《荷塘月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上海省高中语文 全册课文整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
![上海省高中语文 全册课文整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https://img.taocdn.com/s3/m/0db98a9fba1aa8114531d905.png)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发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上阕:重在写景,由景带情,即景生情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结尾用一句反问句,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深刻思考,景中寓情,情中言志。
下阕:重在抒情,情中见景,缘情设景,情景交融,情志合一。
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以天下为己任,有着肩负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艺术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当代散文家“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主旨:作者以抒情的笔墨展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动人”、揭示了美丽的真正内涵:从人类发展与进步的角度看,凡是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的人和人的行为都是美的,只有这样的美才能历久不衰、光照千秋,才能在人类的历史上定格成永恒。
居里夫人:坚强执着,信念坚定,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热爱祖国,超越自我,追求真理,治学严谨艺术特色: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当代作家哲学家主要散文集:《守望的距离》等生命本应一视同仁,生命贵在独一无二。
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对生命本色的感悟,自觉抗拒金钱世故、权势名位等对纯真生命的侵扰,从而充满挚诚地爱己爱人。
《边城》沈从文一支优美的田园牧歌,一段古老人性的绝响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湘行散记》等风格特征: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的意境;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贡献:创造了一种采用抒情笔调描写的具有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样式。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876f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b.png)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第一课《人生若只如初见》
教学目标:
- 了解古文《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作者和背景;
- 理解古文中的意境和主题;
- 掌握古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解读和个人感悟。
教学准备:
- 课文材料:《人生若只如初见》;
-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对初见的注意。
研究课文(20分钟)
1. 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 逐句解读课文,解释生字和难句;
3. 分析课文的作者、背景和意境;
4. 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课文讲解与拓展(15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鼓励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意象和象征含义;
3. 分享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和知识。
小结与拓展(10分钟)
1. 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回答问题;
2. 师生共同整理课堂笔记,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思考。
课堂练(15分钟)
1. 设计练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个人答题,然后进行讨论。
课后作业:
1.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复述;
2. 提供相关文献和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思考。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科学,教学过程互动性和参与性较高。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朗读、解读、讨论等,加深了对古文的理解和体会。
通过课后作业的要求,有效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教师还提供了拓展资源,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82b63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0.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
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梦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一起看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1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荆轲不畏-,勇敢坚忍的精神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课文分析】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
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
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平安,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
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表达,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1.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
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根底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故事——荆轲刺秦王。
(板书课题)简介荆卿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
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
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
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全册精品学案(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整理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全册精品学案(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整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6009c66f1aff00bed51e8a.png)
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漫游橘子洲日月经天,四季更替。
而今,又到了金风萧瑟的深秋。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诗人来到湖南长沙的西面,独自一人伫立于橘子洲头。
在他的眼中,这一脉奔腾的湘江,宛如一条飘动着的玉带,沐着秋阳,挟着秋气,漾着秋声,日夜不息地自南向北流去。
远望那苍苍莽莽的岳麓群山,山上那高高低低的一层层枫树林,经过秋风的吹拂和严霜的浸蚀,已经变成红色,似无尽的丹砂在缓缓流动,又似一团团炽烈的火焰在霍霍燃烧。
近看那滚滚滔滔的湘江,一片碧绿,清澈见底,秋水与长天浑然一色。
无数船只在湘江中南来北往,竞相行驶,船头剪开万朵梨花,船尾抛出千条白练,船驱浪涌,浪助船行,好一幅美丽壮观的湘江扬帆图!仰望万里长空,风和日丽,云淡天高,矫健的雄鹰正奋翅搏击。
俯视幽幽江底,水色明净,青草浮动,欢快的鱼儿正自在遨游。
在明媚的秋光里,世间万物都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繁衍生息,各显风流,从不感到秋天的肃杀和寂寥。
面对着辽阔无际、古往今来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诗人心潮难平,一种激昂慷慨的情绪油然而生,他不禁问道:这旷远迷茫的大地呀,到底该由谁来主宰你兴衰沉浮的命运?诗人于是回忆起当年在这风景如画的橘子洲上,和许许多多革命战友聚会、畅游的情景。
那时,他们谈理想,论抱负,评人生,抒豪情,共同度过了一段不同寻常而又有意义的岁月。
同学们青春如火,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经纶满腹,激情奔放,敢说敢为,浑身充满了革命的斗志和力量。
大家雄心勃勃,宏论滔滔,评说国家大事,关注国运民生;奋笔展纸,心潮作墨,写出了一篇篇激浊扬清的雄文。
一切达官贵人,一切军阀官僚,一切倒行逆施的反动统治者,在他们眼里都不过如粪土一般。
还记得吗?当年同学们在水深流急的湘江中游泳,激起的重重波浪,几乎阻挡住了飞速行驶的航船。
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并背诵默写。
2.品味语言,通过词中的意象与意境,理解诗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021奶年沪教版高一年级语文必备参考教案详案五篇
![2021奶年沪教版高一年级语文必备参考教案详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53932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5.png)
2021奶年沪教版高一年级语文必备参考教案详案五篇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上的许多决策都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作出。
有经验的教师凭借这条途径也能取得较好效果,这是具有教学艺术的表现。
但运用这门艺术的教师毕竟有限,而且教学艺术很难传授。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
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1《赤壁赋》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教学重点: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名篇。
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三、解决办法: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结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一、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二、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涵的情感与哲理;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学们,这首词气势雄浑,磅礴浩荡,有气吞天下之势。
正如有人评价苏轼的风格说:“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全册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全册学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255f86284ac850ac02420c.png)
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第一课时·复习《沁园春·长沙》(兼及《浪淘沙·北戴河》《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设计:周烨审核:一舟]【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格律诗的一些基本规则:压韵、对仗、平仄、粘对等等。
2、了解“沁园春”“浪淘沙”“采桑子”三种词牌的固定格律。
3、识记重点字词及典故的读音和解释,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的意象。
4、深情顶礼一代伟人的博大情怀,感悟主席心忧天下的豪情壮志。
【重点难点】1、重点——字词典故和格律;2、难点——意象把握、情怀解读。
【教学内容】一、课前检测1、请一位同学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注音,然后带全班同学读两遍百舸.争流___;怅寥廓.___;浪遏.飞舟___;矫.健___;激昂慷慨..___;劳役.___挥斥方遒.___;秋风劲.___;碣.石_____;分.外___2、请一位同学解释句中加黑词语的意义并要求全班同学识记之漫.江______;百舸.______;峥嵘..岁月________;岁月稠._________激扬....________;挥斥方遒....__..______;风华正茂..______;寥廓______浪遏.飞舟______;五岭逶迤..当年万户侯_______..________;粪土_____3、请同学们填写出名句的上句或下句A.鹰击长空,雨翔浅底,______________。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
C.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
E.萧瑟秋风今又是,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延伸,知识积累(全班齐读,抄写并背诵!)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你知道本是谁所作吗?毛泽东(也有人说是明人的作品)。
1910年,毛泽东的年龄正与我们现在相仿,性格决定命运。
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沪教版五篇
![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沪教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0febf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0.png)
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沪教版五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沪教版五篇教学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个别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便于广大教师掌握和运用的教学科学,注意把已有的教学研究理论成果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19ee0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3.png)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文学知识,包括文言文阅读技巧、古代诗词鉴赏方法等。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和鉴赏技巧的学习与实践。
古代诗词的意象分析与情感体悟。
教学难点文言文词汇的积累与运用。
古代诗词中深层次的情感与哲理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与本课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标注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尝试总结文章大意。
教师提供辅助资料,如词汇解释、背景知识等,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和重要观点,相互分享学习成果。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4. 展示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见解。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形成多元化的观点和解释。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撰写赏析文章等,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案例,帮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和技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拓宽知识视野。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教案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027268fe4733687e21aa40.png)
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2、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2、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学资料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一、导语设计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
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
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二、现代诗歌鉴赏(一)现代诗歌的特点1、分行排列押韵,读起来顺口,而且应富有感情地去读,不能像读新闻那样客观冷静、语气平缓。
2、饱含真情比如流沙河的《哄小儿》中有这样的诗句:莫要跑到外面去,去到外面有人骂,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
虽然是普通的场景,却表达出极为复杂、悲痛、深切的思想感情,感人泪下。
3、立意新颖王夫之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苏轼也说:“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
”这是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再如:辛笛的《寄心》:经过一夜的不平静,决定把这颗心,贴上八分邮票,寄出去就是了。
【免费下载】上海新教材高一语文教案1
![【免费下载】上海新教材高一语文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712d79a0242a8956bece4a6.png)
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从鉴赏作品多种“美”的角度入手,鉴赏作品的山水美,人情美,等等。
也可联系沈从文的经历与思想,探究沈从文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文章风格的原因。
练习举隅
1、品味下列句子的内涵。
⑴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如一只小兽物。
⑵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很远了,方回到船上,把船牵回近家的岸边,且独立低低的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
⑶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2、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场景,给翠翠写一段内心独白。
3、阅读孙犁的《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上海省高中语文全册课文整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含答案】
![上海省高中语文全册课文整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d8d92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8.png)
上海省高中语文全册课文整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含答案】《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发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上阕:重在写景,由景带情,即景生情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结尾用一句反问句,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深刻思考,景中寓情,情中言志。
下阕:重在抒情,情中见景,缘情设景,情景交融,情志合一。
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以天下为己任,有着肩负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艺术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当代散文家“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主旨:作者以抒情的笔墨展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动人”、揭示了美丽的真正内涵:从人类发展与进步的角度看,凡是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的人和人的行为都是美的,只有这样的美才能历久不衰、光照千秋,才能在人类的历史上定格成永恒。
居里夫人:坚强执着,信念坚定,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热爱祖国,超越自我,追求真理,治学严谨艺术特色: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当代作家哲学家主要散文集:《守望的距离》等生命本应一视同仁,生命贵在独一无二。
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对生命本色的感悟,自觉抗拒金钱世故、权势名位等对纯真生命的侵扰,从而充满挚诚地爱己爱人。
《边城》沈从文一支优美的田园牧歌,一段古老人性的绝响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湘行散记》等风格特征: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的意境;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完整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b1a90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4.png)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完整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基于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材编写的完整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1. 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2. 掌握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 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材的全部内容,其中涵盖了以下单元:1. 第一单元:《春》;2. 第二单元:《关雎》;3. 第三单元:《百年潮》;4. 第四单元:《辛夷坞》;5. 第五单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6. 第六单元:《画》;7. 第七单元:《小石潭记》;8. 第八单元:《雾》;9. 第九单元:《老实巴交的外祖母》;10. 第十单元:《希望的田野》。
教学流程以下为每个单元的教学流程简要概述:1. 第一单元:了解《春》的背景和意义,分析诗中的形象和意象;2. 第二单元:介绍《关雎》的古代文化背景,分析其写景手法和意义;3. 第三单元:探讨《百年潮》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4. 第四单元:研读《辛夷坞》,分析其意义和艺术特色;5. 第五单元:解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表达能力;6. 第六单元:理解《画》中的情感和意境,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7. 第七单元:分析《小石潭记》中探讨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观点;8. 第八单元:剖析《雾》中的诗意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9. 第九单元:阅读《老实巴交的外祖母》并讨论其中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10. 第十单元:研究《希望的田野》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作业考核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评价,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参考资源本教案参考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材的教学指导和其他相关教学资源。
以上为《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完整教案》的简要概述,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全集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eca1a19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f.png)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全集一、前言高中语文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具有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重要作用。
为此,本文收集整理了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的教案全集,供广大教师参考。
二、教案下载1.必修一教案下载链接2.必修二教案下载链接3.必修三教案下载链接4.必修四教案下载链接5.必修五教案下载链接三、教案目录必修一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文化与价值观》1.第一课时《文化的多元性与人类文化共同体》2.第二课时《文化的包容性与人的发展》3.第三课时《情感与文化》2.第二单元《质疑与探索》1.第一课时《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2.第二课时《着眼未来:文化创新与实践》3.第三课时《人文精神与现代文明》必修二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文学概论》1.第一课时《文学概论导入》2.第二课时《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3.第三课时《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特点》2.第二单元《古代诗歌》1.第一课时《古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2.第二课时《先秦诗歌的特点与意义》3.第三课时《汉赋的文化价值》必修三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文艺批评方法与常识》1.第一课时《文艺批评方法与常识导入》2.第二课时《文艺批评方法概述》3.第三课时《语言、风格批评方法》2.第二单元《唐诗鉴赏》1.第一课时《唐诗的历史背景》2.第二课时《唐诗的艺术特点》3.第三课时《唐诗的鉴赏方法》必修四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白话小说》1.第一课时《白话小说的发展与分类》2.第二课时《鲁迅与《阿Q正传》》3.第三课时《白话小说的特点与鉴赏》2.第二单元《古文观止》1.第一课时《古文运动的历史背景》2.第二课时《《古文观止》概述》3.第三课时《古文的类型与表达艺术》必修五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修辞与鉴赏》1.第一课时《修辞的概念》2.第二课时《修辞的分类》3.第三课时《修辞手法与鉴赏方法》2.第二单元《现代文学》1.第一课时《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2.第二课时《中国现代文学的体裁及特点》3.第三课时《中国现代文学名著赏析》四、总结以上是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全集的目录列表,供广大教师免费下载使用。
上海高中语文第一册语文教案集合
![上海高中语文第一册语文教案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9a0ade8889eb172ded63b76a.png)
高中语文第一册讲读课文教案集一、沁园春·长沙第一课时1、简介词的有关知识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
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3、介绍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
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
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四、指导朗读听录音朗读→学生诵读→教师指正。
诵读提示:“看”、“忆”都是领字,读时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作用。
看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学生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舸gě怅chàng寥liáo廓kò遒qiú遏è六、教读词的上阙:a) 词上阙的分析:上阙开头三句为“起句”,中间七句叫“铺叙”,最后三句叫“煞尾”或“小结”;下阙开头两句称“过变”或“换头”,下七句是“铺叙”,最后三句是“煞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发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上阕:重在写景,由景带情,即景生情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结尾用一句反问句,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深刻思考,景中寓情,情中言志。
下阕:重在抒情,情中见景,缘情设景,情景交融,情志合一。
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以天下为己任,有着肩负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艺术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当代散文家“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主旨:作者以抒情的笔墨展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动人”、揭示了美丽的真正内涵:从人类发展与进步的角度看,凡是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的人和人的行为都是美的,只有这样的美才能历久不衰、光照千秋,才能在人类的历史上定格成永恒。
居里夫人:坚强执着,信念坚定,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热爱祖国,超越自我,追求真理,治学严谨艺术特色: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当代作家哲学家主要散文集:《守望的距离》等生命本应一视同仁,生命贵在独一无二。
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对生命本色的感悟,自觉抗拒金钱世故、权势名位等对纯真生命的侵扰,从而充满挚诚地爱己爱人。
《边城》沈从文一支优美的田园牧歌,一段古老人性的绝响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湘行散记》等风格特征: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的意境;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贡献:创造了一种采用抒情笔调描写的具有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样式。
他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
-------------------------------------本文写于1934年,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沈从文,看到了都市文明掩盖下的传统美德的衰落,看到了现代文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看到了质朴真诚的淡退、腐化浅薄的流行,于是写下这篇文章,表达内心的痛心和推崇传统美德的心意。
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湘西民风古朴而淳厚。
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
这里的一切,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单纯寂寞,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
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
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
内心无比孤独——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照顾自己,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
没有人能体会一个青春少女的感情。
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外公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只能哄劝她。
对于一个花季少女,这样的话太不切实际了。
爱的执著——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的人的归来。
爷爷:自甘贫苦而生性达观、洞悉世情而信守天明的善良。
翠翠、天保、傩送:尚未沾染世俗尘埃的天真、淳朴。
《合欢树》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合欢树:1. 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
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
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2. 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
3. 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实物,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它是母亲曾活在人世的见证。
它好像是母亲的化身。
4. 和它晃动的树影,象征着作者对母亲的不尽思念。
艺术手法:以小见大为什么说“悲伤也成享受”?理解重点:抓住母亲的苦衷,就可以明白史铁生悲伤的根源。
“悲伤也成享受”,看似有悖人情,实则体现了史铁生对母爱深深的理解,对人生独特的感悟,是最深切最纯粹的人情。
作者悲伤的方面有:①自己的残疾给母亲带来的痛苦;②自己获奖,母亲已不在;③自己当年不体谅母亲给母亲带来的痛苦;④想看合欢树也没看成。
作者享受的内容有:①自己深味了母爱的伟大;②写作成功聊以告慰母亲;③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④体悟到生命的价值真谛。
《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小说在“先抑后扬”的对比中,揭示了贝尔曼平凡、普通的外观下所深藏的热爱他人、富于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美好心灵。
艺术特点:幽默、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幽默的描写中领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
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西的生死,它是希望和爱的象征。
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而它更是爱的写照,没有贝尔门在凄风冷雨之夜绘藤叶,没有苏的悉心的照料,也不可能有琼西的康复。
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生与死、抗争和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
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欧·亨利(美):《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没有完的故事》莫泊桑(法):19世纪法国批评现实主义代表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契柯夫(俄):《变色龙》、《套中人》《邂逅霍金》葛剑雄霍金:《时间简史》1. 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邂逅前,我对霍金的精神和业绩充满敬意;第二,邂逅中,我为霍金平静而不平凡的生存状态所震撼,为他平静而受尊重的生存环境所感染;第三,邂逅后,我思考霍金的“不幸”和“幸运”。
2. 霍金的精神品质:霍金不仅是一个同死神顽强抗争的人,更重要的,他是一个尊重自我生命价值的人,一个不受病魔专制,也不为鲜花和掌声所累,充分享受生活的人。
3. 全文主旨:通过叙述邂逅霍金的情况和感受,赞颂霍金以高度的残疾之身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赞美霍金生活的人文环境,充分揭示尊重人的价值、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环境是科学家成长的关键因素,希望世界各国都能给杰出人才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
4. “霍金是不幸的,又却是幸运的”:不幸:是指生理的疾病——身患罕见的疾病,禁锢在轮椅上20年之久,不能读写,甚至口齿不清。
幸运:是指他生存时代的精神条件——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物质条件——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他提供了多种机械装置和电脑服务。
5. 评价本文的标题“邂逅霍金”:本文所写的是作者与霍金的一次偶然相遇,不是专访,不是集会,不是宴请,不是追星;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喧闹,没有狂热,十分平静。
本文的主旨也是赞美他平静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
标题与题材和主旨十分吻合。
《一碗阳春面》栗良平(*) 日本作家主要从事童话创作和演讲活动本文以母子三人吃阳春面为线索,将各部分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小说的每一部分作者都精心构置了悬念,不断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当读者的好奇心被撩拨到按捺不住时,小说恰到好处地道出了原委,同时又引起了读者的同情,更加关注母子三人的命运,从而又造成了悬念,再一次蓄势,最后母子三人终于完全战胜了厄运。
因此,全文情节可以说是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对身处逆境的人,同情固然重要,但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则更加可贵。
母子三人之所以能战胜厄运,不仅在于他们的可贵品质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还在于他们生活在一个同样充满温情的社会环境里,可以说,母子三人的美满结果是与老板夫妇、顾客等人的同情、理解、支持、尊重分不开的。
这碗里盛的不仅仅是热腾腾的阳春面,还有浓浓的人间温情——母亲的爱子情、儿子的敬母情、兄弟的团结情、社会的关爱情。
因此,本文可以说是一曲美好人性的颂歌。
这就是小说的主旨。
《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人物以诗赠别康桥。
诗中各种意象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康桥的爱与留恋。
艺术特色:1. 以物象表示意象,意象突出形象,形象再显现意境。
2. 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融合。
诗人那份对康桥看似淡淡的恋恋不舍、依依别情与康桥的宁静、梦幻、柔和、飘逸相融合。
3. 语言清新,富有音乐美。
(建筑美、绘画美)《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现代诗人艾青: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大堰河》、《向太阳》、《旷野》、《北方》等。
“自由体诗”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
写作背景:1937年作者来到当时抗战的首都武汉,但作者看到的是在国民党统治下,人民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苦境中,由此联想到东西南北的广大民众,意识到夺取抗战胜利的道路艰辛而漫长,悲苦、凝重之情油然而生,巧借寒雪、暗夜挥就此诗。
由此奠定了全诗凝重、沉郁的感情基调。
艺术特色:诗歌回环递升的表现手法通过“冒雪赶车的农夫”、“乌篷船里的少妇”、“家中年老的母亲”、“拥挤绝望的垦者”这四幅从男女老少不同层面,由北而南,循序渐进的画面,呈现出劳动人民的苦难:流离失所——失去依傍——不知去向——向天乞援。
写作特点:文中多处意象“风”,“雪”等体现了当时局势严酷与作者为人民的倾诉。
形象鲜明,富有画面感;运用了多种手法,增强艺术感染力;语言清新、自然、具有节奏感。
《双桅船》舒婷朦胧派代表人物(还有北岛、顾城)主要内容:全诗围绕“双桅船”和“岸”这两个主要的意象,以哀怨而缠绵的诗句,诉说离情别绪,营造了一种凄楚、忧伤的艺术氛围。
同时诗歌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艺术特色:1. 以意象组合的方式表情达意。
“双桅船”喻“我”;“岸”喻“自己追求的对象”;“雾、风暴”喻“人生中的艰难坎坷”;“灯”喻“人生的目标”。
2. 象征的手法。
船与岸的关系象征着人生探索和追求的过程。
《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 现代作家、历史学家代表作:《女神》、《屈原》-----------------------------《蒹葭》《诗经》305篇,别名《诗三百》《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源头(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诗经六义:按内容:风、雅、颂按表现手法:赋、比、兴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本诗以蒹葭起兴,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赋),营造了凄清朦胧的意境,记叙了诗人追寻伊人的过程,伊人可视为所敬仰的和所热爱的人或是一种理想和追求,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坚守信念、执著追求的形象。